生物课堂范文10篇

时间:2023-06-08 17:07:37

生物课堂

生物课堂范文篇1

【关键词】生物课;生活化;情景教学;实践应用

一、生物课堂生活化情境教学现状

自从新课改后,教育教学更注重生活实践,并且与环境相融合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很多地方都已推广,但是,由于我国教育体系还不算完善,所以各个地区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应该大力推广课堂生活化情境教学方的法,我们应该把在课堂上学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对生物的学习产生兴趣,激发斗志,让学生把学习生物作为一种乐趣,也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在教学方式上,还是受过去那种应试教育的影响,对生物知识死记硬背,重复大量习题的练习。课堂教师“一言堂”,这种传统式教学,通常都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但是这种方式学习效率成果比较低,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也比较少,缺少沟通,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主体能动性的有效发挥,这种教师只图通过学生被动式的知识接授,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根本难以真正掌握生物知识的内在精髓;学生没有时机去阐明自己的观点与主张,更谈不上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严重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驰。在新课改后教学中,不单单要求老师处于主导位置,同样也需要学生处于主体位置,这样才能更好的营造课堂的学习氛围,使老师与学生间可以更好的沟通,也可以使学生更快的掌握生物知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多数生物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都有设置教学情景的打算,但是在具体组织学生学习的活动时,往往因某种因素的影响,诸如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以及学生生物学科学习所具备得能力等方面的制约,教师无法真正实现情景化教学,其主要因素在于教师担心一节课时间内,难以完成预订的教学任务,从而导致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导致升学率低下,影响教师考核评定,即晋升晋职、评优评先;同时,教师还因教学素材的选取,以及教学案例预设匮乏,教学情景化的实施非常不理想。

二、生物课堂生活化情景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生物的知识往往是与自然生活相结合,在平时就会接触到,也就是说生物知识的结构与体系来源于日常生活,生物知识又是可实践的,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构成了生物知识的结构与体系,生物知识又很复杂,知识的覆盖范围广,从自然生物到细胞的构造。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激发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具体的学习情景中去,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生活化情景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全体学生发展,需要开展课堂生活化情景教学

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教师巧妙设置教学情景,能够较好地突出体现学生学习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从而彻底避免了过去那种“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式接收知识的局面,这样,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发挥学生个体特征,发展学生的个性,能够较好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需要在教学环节中设置教学情景,充分发挥好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大胆思维,让学生深入生物学科学习整个过程,通过对生物知识的探究,展现出生物课堂的生机与活力,从而提升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进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

(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需要开展课堂生活化情景教学

生物学科的教育目的在于通过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要达到这个教学目的,需要生物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与良好的学科情感,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想办法搭建学习平台,有效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探究生物知识,而生活化情景教学手段的实施,就是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

(三)开展探究性学习,需要开展课堂生活化情景教学

课程要求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去学习,教师精心引导学生正确去进行生物实验的探究,可以是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生物实验,指导学生搜集实验现象,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规律,较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综合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精神,促进学生思维活跃,主动进行探究学习。例如,在组织学生探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这个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性实验,比较学生探究得出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同时,引导学生理解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情况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什么?并比较两种呼吸方式的异同,从而归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这样,一个实验的探究实现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生物课堂生活化情景教学的要素

要求教师将与学生联系紧密的社会实际事例和生物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生活化情景中,去体验生活,在体验的同时获取生物知识。同时,教师要认识学生生活的经历是生活情景化教学的前提,只有学生在大自然中去发现问题,到农村接触花草树木,看到牛羊鸡鸭,到工厂看到日常用品的生产环节,学生就能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积极性较高。因此,生物课堂生活化情景教学,从学生的亲身经历出发引导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与熟悉,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变为学生思维活跃、讨论交流激烈的课堂。生物课堂情景化教学有以下要素:

1.生物课堂生活化情景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教师在教学中,既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也是指挥者。教师要体现出教学的主导地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与管理者,是参谋,也是参与者,即与学生一道共同学习生物知识。

2.生物课堂生活化情景教学中,学生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人,是学生参与整个获取生物知识的主要对象,成为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

3.生物课堂生活化情景教学中,教学信息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内容及其相关学习要求的具体反映。学生学习生物知识,主要是借助生物课本为媒介,便于教师与学生实施课堂教学。但是教师要注意生物课本所载知识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进行大胆取舍、整合。

4.生物课堂生活化情景教学中,教学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和学生学习的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的广泛使用,可以大大帮助学生学习,学生不易理解或动手实验难以操作完成的内容,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工具,搜集相关信息,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能够通过眼睛观察清楚,并帮助其对知识的理解,。

四、生物课堂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在生物教学活动中,生活化情景教学其目的在于学生学习活动达到本节课所预设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具有情绪色彩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较好将学生引入情景中,获取生物知识,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情感得到感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课堂生活化情景化教学

生物生活化情景教学要立足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为出发点,其目的在于能够让学生在新课前较短的时间里,对本节课知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参与,主动去探究,较好融入教学活动中,比如生物课中的实践课,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探究等,教师要整合生物生活化教学资源,去丰富课本教学内容,并营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景,把抽象的课本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如在讲解绿色植物的课程时让学生亲自去采集一些植株用来观察,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充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二)精心组织学生生物探究实验,开展课堂生活化情景教学

根据生物学科特点,教师要挖掘生物课标,精心预设实验,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较好获取实验信息,比较直观地对生物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实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学生对实验交流互动,掌握生物学科的一般规律。在探究实验时,教师要精心预设该实验情景,让学生能够在情景中,去发现问题,产生较浓厚的兴趣,并落实好实验目的、实验意义、实验步骤、实验方法等。

(三)有效结合社会关注的问题,开展课堂生活化情景教学

本着让学生感悟到生物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出发,教师在生物教学时,有效结合社会关注的问题进行教学,特别是将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有效结合,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生物知识的有效利用,从而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开拓创新。这样,生物教师结合社会关注的材料设置教学情景,指导学生利用情景中的信息,去学习生物知识。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生物病菌的时候,可以和当地的禽流感H7N9、、甲型HINI流感等社会关注的问题为素材结合起来。

(四)有效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开展课堂生活化情景教学

由于实验器材和场地的局限性,导致某些生物实验无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探究去得出实验规律,学生就难以通过观察去认知所研究的实验对象。面对这种现状,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辅助教具利用起来,创设教学情景,采取模拟教学方式,让学生比较直观地看到生物变化,从而让学生的思维中呈现出连续的、动态的画面,分析得出生物一般规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个实验中,学生观察到的植物细胞其实是经过固定后已经死亡的细胞,肯定不能观察到其动态变化,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动画,先进行分段学习,再将典型时期的片段串联,就能够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的影像。

(五)有效借助生物发展史,开展课堂生活化情景教学

教师在一定适宜的机会,将生物发展史贯穿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一教学情景的创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诸如科学家们生物实验中的现象观察、现象分析、总结与归纳等,同时,在实验中的猜想与假设,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结论的验证等各个环节都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如,胰液的外分泌功能的研究就是从研磨胰腺却得不到胰岛素这一奇怪问题开始,逐渐发现促胰液素的。

(六)增进师生情感,开展课堂生活化情景教学

在具体的生物生活化情景教学中,需要教师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在生物实验探究中的交流与互动时,教师要以平等的朋友身份与学生一道进行,这是一种民主、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以此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获取生物知识,从而更全面地发展学生,发展学生的一切。为此,生物课堂生活化情景教学营造学生良好的学习生物知识的场景,较好与生物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理念与做法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充分将生活情景化教学的本色展现出来,既获取了生物知识,又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得到增进,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犹如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当学习生物知识遇到困难的时候,学生就会毫无保留地寻求教师的支持,便于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帮助,按时保质地完成生物知识学习的任务。

五、结语

生物生活化情景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今后的生活各个时期,诸多事情都隐含着生物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去观察,去分析,去解释生活中的具体现象。因为生物的知识有复杂的结构体系,所以这就要求学生要从生活实践出发,从实践中探索到学习的规律,在实践中找到的规律并应用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提高对生物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学习生物的内涵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与要求,进而实现全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佳,杨思杰.翻转课堂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论坛,2016,(10):47-49.

[2]陈小清,黄志坚.利用思维导图有效加强生物课堂教学[J].教学与管理,2014,(10):67-69.

生物课堂范文篇2

一、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要实施问题情境教学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实施问题情境创设能够有效地引发初中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进而产生对知识进行认知的需求,使初中生能够产生学习生物的心理倾向,激发初中生学习的动机。问题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是一种最简单、最常用的方式方法,问题情境教学主要将问题作为载体,使学生能够在师问过程中以及生问过程中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必须要围绕整个教学目标开展,以便能够促进学生实施定向性学习,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实施教学必须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并且要具有一定的思维性跨度,在创设问题情境以后必须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促进初中生实施目标指引性学习,只有身为生物学习人员的初中生才能够正确并且清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形成,并且在初中生得到自身所期望的学习成果的时候,初中生的学习才能够是成功的学习。创设生活情境能够使初中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能对学生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甚至会引起初中生将某一个领域中的研究和分析看成是自己生活以及学习中的任务,进而使初中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明确目标。实施初中生物教学必须要有一个生活化场景,只有拥有生活化情境才能够将学生生活与生物教育教学的距离拉近,使初中生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生物学。创设一个冲突的情境,营造一个知识建构的契机,在过去的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初中生形成一种自己对于各种现象的看法以及理解。

二、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要营造和谐的生物课堂氛围

在生物学习过程中,课堂学习一直都是相对集中但是并不封闭的,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要通过其态度以及语言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支持初中学生能够发挥自己不同的意见或者建议,教师不能搞一言堂,要根据生物教材的内容和目标,采取一种讨论法、谈话法以及探究实验法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对其实施主动的发问。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为了解答疑惑而不耻下问。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具有目的性的设疑,要引导学生能够从无意识设疑转向有意识设疑。很多初中生物科学史十分生动、有趣,将其进行充分利用,进而实施情境创设,引入新知识和新课题,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引起学生对其进行注意,会使创造以及设疑能够有机结合起来。

三、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初中生物课堂通过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学习进而达到学生自学的目的,经过学生自身的思考和体验,在初中学生个人进行探索这一个重要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见解发表出来。要鼓励学生开展讨论,互相纠正和补充,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总结和归纳指出本节生物课的内容。初中生物教师必须充分利用鼓励以及肯定的形式满足学生想要成功的欲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生物教师还必须注重生物课堂的调控,培养学生对新知识和新内容进行小结和归纳的能力。学生自己预习而获得的知识是片面和零碎的,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常都是将知识点进行归纳,并不能正确理解知识点的内涵,所以,初中生物教师要在学生知识归纳的过程中起到指导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课堂中具有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可以发挥的余地。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师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来实现多维教育的价值。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要实施问题情境教学、要营造和谐的生物课堂氛围以及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陈鹏工作单位:内蒙古鄂温克旗大雁镇第二中学

第二篇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时效性存在的问题

一些教师教学经验有限,课堂上讲课、画图、演示、做实验、提问、管理学生、维持课堂秩序等常规动作不连贯、不精炼,重复现象严重,浪费、损耗时间严重;一些教师容易受不听话的学生和学生接受能力的影响,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心情受干扰、忘记教学内容、说话紧张、管不了学生等现象,从而耽误教学时间;学生预习不充分,课堂上教师为追求教学质量,纠结于一个或几个问题,从而影响整个教学推进,课堂教学内容难以完成。此外,学校也通常会安排教学听课,进行课堂秩序检查,甚至临时找教师谈话等,都会影响生物教学的时效性。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上的这些时间浪费问题不仅影响阶段性、整体教学目标的推进,而且容易影响生物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

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时效性不强的成因分析

初中生物具有自身的学科特性,其教学时效性和质量涉及师生的思想观念、学生生理和心理特性、教学形式以及教师课前准备、心理素质、教学经验、教学能力等多层面。因此,造成课堂教学时效性不强的成因也是多样的:一些教师缺乏时间观念,或上课迟到,或下课早退、拖堂,对一节生物课时间没有宏观掌控意识;一些教师缺乏对学生生理、心理、兴趣爱好、思维模式等方面的认识,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些教师对生物课没有精确的认识,对生物教学方法掌握不足,导致课堂上手忙脚乱。就初中生而言,他们尚处于天真顽皮、活泼好动的状态,思维发散快,但缺乏系统性,对新事物好奇心强,善于发问,容易在课堂上出现突然发问、摆弄文具、走神等行为举止,制造一些“意外”,影响课堂教学。就教学而言,课前教师由于学案设计、实验、备课等准备不足,容易导致课堂时效性利用率低。另外,由于生物教学实验性强,需要学生直观感受和动手掌握的知识较多,教师往往会高度重视和丰富教学形式,从而忽略了教学内容,加上容易受到一些外界干扰,最终导致课堂时间浪费和教学质量更不上。在一节生物课临近结束时,一些教师通常会忽视复习和巩固的重要性,为学生准备的课后作业缺乏针对性和质量性,促使新的生物知识得不到及时掌握,从而给新的课堂教学带来基础薄弱性障碍。当然,初中生物教学的时效性还与整个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习惯、教学能力,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度等有着密切的关联,需要生物教师全面把握,科学审视,正确处理。

三、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时效性的对策

在恒定的、有限的生物课堂教学时间内,针对上述时效性不强的问题,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策略生成。一是深化新课程理念,科学设计初中生物教学计划,科学规化整体性、阶段性,甚至每星期的课堂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严格规定教学时间,确保生物教学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二是着力加强生物教师的职业教育,通过管理机制、奖惩制度、监督管理、批评教育等手段不断增强教师的教学时间观念,严格履行教师职责;通过进修深造、交流学习、相互听课等方法切实加强教师的生物教学能力,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通过多种形式深入了解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性格特征等,和学生做朋友,亲密接触,拉近关系,做好高效课程的情感铺垫。三是教师充分做好课前备课、实验器材、学案设计等准备工作,注重教学方法,努力减少课堂管理、组织教学的时间;在课堂上摆正师生关系,把握距离之度、时间之度,在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推进教学进度。四是教师要十分注重课堂导入方案设计,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注重学生课后复习和预习工作,为新课教学打好基础;要减少课堂上教学环节的过渡时间,直奔主题,讲求连贯性,确保快速、高效完成整个教学。此外,教师可充分利用个人魅力、知识魅力和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不断吸引和集中学生生物学习的注意力,积极配合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综合而言,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时效性的把握,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构建,更需要生物教师进一步深入研究,进行更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的探讨。

作者:张玲工作单位:江苏启东市南苑中学

第三篇

1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虽然生物实验教学在初中阶段实施较早,但是当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课时不足,实验设计不够完善,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生物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实验经验不足,动手操作能力较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提高,所以,要深入分析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找出其中的问题。

1.1实验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观念落后

现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模式多为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只重视对相关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不论是教师的教学目的还是学生的学习目的都还是为了考试,往往在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有老师将实验内容演练后,要求学生记录实验原理、步骤以及结果等,而动手操作的机会却很少,动手能力也难以提高。这种重知识轻技能的应试方式的教与学,并不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也不有利于初中生物实验课程的发展。

1.2实验教学过分注重教师对实验演示

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下,过于注重演示实验,并将其当做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课程形式比较单一,而且老师对实验的演示然后再由学生自己操作,使得实验结果本身不具悬念,这样不仅导致学生失去了对于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失去了对于生物实验操作的兴趣,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可见,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和生物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且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内容的探究。

1.3实验科考核模式不合理

目前,初中生物实验课程的评定一般是有两部分组成,及生物学科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的评定,而且要求也不是很严格,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对学生实际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核,考试形式多为笔答,而很少以实验操作为主,只要学生记住了实验的结果,基本就能通过实验课的考核。虽然这种形式的考核形式下,学生的生物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得到了考察,但是生物实验操作能力却不能获得提高。

2如何改革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方法

针对上述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问题的分析,探究有效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提出下的改革建议:

2.1改革实验课教学内容,注重实验过程

改革试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提高,将原有的实验课授课重点由演示实验转向实验过程,增加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探究机会,不以验证试验和证明已知的实验结果为实验课的目的,增加探究性质的实验课程,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老师的简单讲解和原有的实验原理的指导下,自主的完成实验,获得实验结果,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力。

2.2改革初中生物实验课程的考核模式

对于初中学生的生物实验课程的考核要一改以前的重理论轻操作的模式,不以学生的实验结果的正确性为确定成绩的标准,加强对实验操作能力的考察,例如以某一实验为统一考核实验,从学生对理论重点的掌握、实验操作的准确性、以及结果的合理性等角度考察学生的实验课程,其中实验操作所占分值比例要适当的增加,总之,要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核。

3总结

生物课堂范文篇3

【关键词】对分课堂;高中生物;知识讲授;学生讨论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诞生于2014年,由复旦大学教授在论文中提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是现代教育改革推动下诞生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经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愈发深入,中小学教师亦开始践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关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也初露端倪。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目前,关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较多,但权威的莫过于张学新的概念界定。张学新指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将课堂一半时间用于知识讲授,一半时间用于学生的讨论式学习。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讨论式学习,希望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讨论式学习,激发他们的课堂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知识探究能力。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和讨论式教学模式的结合体,该教学模式虽有效但对教师的教学素养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要求一线教师践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时,应在不影响知识讲授成效的基础上科学控制知识讲授时间,留出更多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研究认为,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可行的。那么,究竟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有效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呢?接下来,简要谈谈自身看法。(一)科学进行教学设计。对分课堂要求将课堂一半时间用于知识讲授,一半时间用于学生的讨论式。因此,为提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成效,建议高中生物教师在正式教学之前应科学进行教学设计。例如,执教“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时,高中生物教师便决定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并在正式教学之前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两个重要组成部分:(1)知识讲授阶段的教学设计。首先确立本节课知识讲授目标:①对物质进入细胞的具体方式和特点进行详细、直观说明;②让学生充分明晰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之间的异同,明晰二者对细胞生活的重要意义。确立知识讲授教学目标后,再确立本节课教学重点及难点问题,并对新课导入及具体知识讲授过程进行设计。(2)学生讨论阶段的教学设计。为更好引导学生在课堂展开积极有效讨论,设计一至两个讨论话题。总而言之,高中生物教师必须在对分课堂的教学设计方面多下功夫,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础。(二)有效实施新课导入。高中生物课堂中无论采用任何教学模式均离不开有效的新课导入。有效新课导入不仅可起到积极引领作用,激发学生的新课学习兴趣,对整个对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极有帮助。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在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注重新课导入策略的有效应用。例如,执教“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时,高中生物教师是如此实现新课导入的: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动态模型,让学生直观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具体方式。虽然进行了动态模型演示,但生物教师并未进行过多解释,而是这样说道:“刚才多媒体演示的是‘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动态模型。相信你们看完该动态模型后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一定非常感兴趣。接下来,我们便对该知识点进行重点学习,请大家打开课本……”由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给予知识讲授的时间较为有限。因此,运用于对分课堂的新课导入应尽可能简短且高效,结余出更多时间用于教师的课堂知识讲授。(三)科学进行知识讲授。高中生物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因此生物教师必须抓紧有限课堂教学时间高效实现知识讲授。为提升知识讲授的有效性,高中生物教师应提前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预习。如此一来,在课堂中仅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授即可。例如,执教“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时,高中生物教师重点讲授的知识内容为:对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具体概念进行介绍,对三者之间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为提升知识讲授效率,教师提前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借助多媒体课件高效率实现知识讲授。通过该知识讲授模式,高中生物教师最终成功利用课堂一半时间高效实现了知识讲授。除采用上述知识讲授模式外,高中生物教师还可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实现知识讲授。需要注意的是,如若课堂知识讲授内容较多,高中生物教师可适当延长知识讲授时间,直至将相关知识点讲深讲透为止。(四)积极引导学生讨论。对分课堂的后半段时间主要用于学生的讨论式学习。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后半段时间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式学习。例如,执教“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时,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后半段时间设计的讨论话题为:(1)协助扩散及自由扩散过程中需要耗费能量吗?请通过讨论说一说为什么?(2)请对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之间的不同点进行讨论总结。(3)协助扩散与自由扩散被统称为被动运输的原因是什么?讨论话题用多媒体呈现完毕后,便要求学生立即分组对此展开讨论。在具体讨论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还有部分同学运用智能手机查阅相关资料,进而展开深入讨论。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高中生物教师也在教室内不断巡视,巡视学生的话题讨论情况,并适时参与学生讨论。整个讨论过程中课堂教学氛围极为活跃。通过一段时间的积极讨论,最终得出有效结论:(1)协助扩散及自由扩散过程中均不需要耗费能量。主要原因是因为协助扩散及自由扩散均为顺物质浓度梯度进行。(2)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存在的最大不同是:自由扩散无需蛋白质的协助,而协助扩散需要蛋白质的辅助。(3)协助扩散与自由扩散被统称为被动运输是因为二者均不需要耗费能量,均为顺物质浓度梯度进行。在对分课堂中,高中生物教师可设计一个话题让学生讨论,也可设计多个话题让学生讨论。需要注意的是,设计完讨论话题后,必须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讨论。(五)课堂总结与评价。在对分课堂的结尾阶段,高中生物教师还应留出一定时间用于本节课的课堂总结。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主要知识点进行回顾,对讨论话题的结论进行认知。在此基础上,如若课堂剩余时间充裕,高中生物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实施科学评价。评价应主要以赏识性评价为主,还可适当辅以学生自评和互评。具体教学实践表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是可行且有效的。所以,在此强烈建议一线高中生物教师应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践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让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绽放出耀眼光芒。

参考文献:

[1]祁培玉.构建高中生物“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8,(03).

[2]蓝芳丽,谭晓明.浅谈生物课对分课堂中德育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J].中学生物教学,2018,(11).

[3]李靖.对分课堂模式下教师角色的多元化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5).

生物课堂范文篇4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初中阶段的生物课程常常被忽略,但生物这门课程到了高中却又是高考中必考的一个科目。这就需要初中的生物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本文将从初中生物课堂提问过程的不足之处和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通过问题去探究有效的提升方式,具体如下。

一、初中生物课堂提问过程的不足之处

(一)教师所提方面。(1)提问之后见无人回答就很快说出答案:有些教师为了赶课堂教学进度,常常不管问题的难易程度,在提问之后见无人回答就很快说出答案,原本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让教师轻而易举的解答出来,看似是节约了教学时间,实则是浪费了宝贵的问题资源,学生听后无感,甚至没有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1]。(2)对答案的分析过于全面,不能接着提出问题:许多生物教师认为,只要给学生以全面的、细致的答案,学生就能搞懂问题并且学会知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全面的,答案分析的越全面,学生通过此问题发现其他问题的概率就会降低,常常一大段的解析过后,学生仍旧听的懵懵懂懂。(3)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都属于不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严重消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究其原因,是因为大部分教师还始终坚持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提问环节则主要表现在单方面的问题陈述,使得学生失去学习主动性,从而丧失学习兴趣。(二)学生回答方面。(1)不敢回答,害怕答错:学生不敢回答是因为其存在较大的心理障碍,害怕因说错答案或说的答案不标准而遭到其他同学甚至是教师的耻笑,因此不敢开口,同时,有些初中生(尤其是女孩)性格比较内向,当课堂气氛沉闷时也羞于开口,即使开口声音也非常小。(2)知道答案,但不想回答:学生不想回答是因为其对生物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即使其生物学习并不存在什么很大的困难,甚至其明明知道答案是什么,他还是选择不开口。对这类学生来说,虽然其学习能力较强,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学习心理障碍。(3)不知道答案,不会回答:学生不会回答是因为其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现实困难,例如基础知识记不住、不理解复杂的化合作用等等,即使其想回答甚至敢回答,但种种现实的学习困难却让其只能选择不回答[2]。

二、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从教师方面入手。(1)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这里所说的足够的思考时间并不是指很长时间,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予学生不同的时间去思考和解答,不能因为学生不回答就自行亮出答案,也不能因为问题太简单就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2)给问题“留白”,以问题为引,串联课堂知识点:提问过程中,教师要学会适当的给问题“留白”,即找出不同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继而引导学生由一个问题去思考另一个问题,自然而然的串联课堂知识点,这样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让课堂提问过程变得平顺有序[3]。(3)改变提问方式:单方面的问题阐述弱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改变问题的提问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回答兴趣就变得十分重要,例如教师提问“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这样的问题就是单向的,而换一种提问方式“同学们怎么看待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这就变成了一个双向的且具有互动性的问题。(二)从学生方面入手。(1)鼓励学生,让学生敢于回答: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鼓励学生,从而帮助学生走出心里舒适区。对于存在生物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抛弃不放弃,以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鼓励他们克服心理恐惧,从而让其敢于开口回答。当然,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过程非常艰难,教师可以鼓励,但绝不能逼迫或威胁,这样不仅违背师德,还容易产生反作用。(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即通过让学生难度恰当、内容恰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让其产生想回答的欲望;另一方面是提问的兴趣,即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让学生从一个问题中发现其他的问题。(3)夯实基础知识,可利用问题回顾教学内容:对于生物学困生,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其夯实基础知识,并通过问题引导其回顾旧知识,让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当然,教师在日常的提问过程中也要多考虑生物学困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感受,明知其不会的问题就不要强迫其回答[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造成初中生物课堂提问效果较差的原因有两方面,即教师的原因和学生的原因,因此,优化课堂提问过程的策略也需要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上述意见只是笔者的浅见,更多更好的策略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探索和发现。

参考文献

[1]王丰颖.探讨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几点体会[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7):55-55.

[2]赵玲玲.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7):99-99.

[3]刘文达.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8):175-175

生物课堂范文篇5

运用调查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有效的营造一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了解生物课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可以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基于此种情况,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我都会结合社会调查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如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节的教学中,我结合社会调查为同学们营造这样一种生活情境:让大家对学校周边的环境污染现象进行细致地调查,并分析污染源,对生物有哪些影响等。具体实施时把学生分为几个调查小组,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调查项目。如,噪声和污染对动物生活的影响、紫胶厂排放的污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香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等。确定调查项目后,让各个小组自行制订调查方案,通过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他们在调查过程中非常积极,如选择香烟对身体健康危害的小组,到医院调查香烟引起的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数量以及患肺癌的几率;到社区调查抽烟人群的比例以及区域香烟销售点的销售数量等。通过相关的社会调查,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环境对生物的严重影响。又如在教学“遗传和变异的现象”一节时,课前布置学生回家观察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等,和他们比较性状特点,如:皮肤的黑白、有无酒窝、有无耳垂、惯用左右手等,并填写“人类六种遗传性状调查表”,通过学生调查,让他们更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课堂教学中学生踊跃参与,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结合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

多媒体的应用,为初中生物课堂营造生活情境提供了很好的辅助手段,它可以完整地再现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物,为我们的课堂增添生活的色彩。因此,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成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在《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节的教学中,针对同学们对鸟类都比较熟悉,但对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并不了解,课前上网搜集关于鸟类生殖和发育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给同学们看。由于第一次细致地了解到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他们都很感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又如,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节的教学中,我亦在互联网上搜集了很多生活在水中的动物的视频,有常见的四大家鱼、黄鳝、泥鳅、带鱼等,这些都是同学们在生活中常见也常吃的水中动物,看到这些动物的时候,同学们难免会产生一种熟识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结合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提前制作与课本内容相符合的课件,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会影响教学效果,这点是大家特别需要注意的。

三、结合角色扮演创设生活情境

在课堂教学之余,我发现有的同学具有进行角色扮演的天赋。这对我有所启发,何不结合角色扮演在课堂中营造生活情境呢?没想到这种教学方法一经实施果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的教学中,事先安排同学们预习课本,并根据课本内容编撰相关短剧,突出“传染病及其预防”这一主旨。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同学们自行分为了几个学习小组,并根据感冒、咳嗽等常见传染病进行了角色扮演。在课堂上,各组轮番上场,表演非常成功。记得有一组的表演是这样的:李明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不停地咳嗽,他的咳嗽声引起大家的关注。在课间的时候,同学们都来献计献策,有的让李明多喝水、有的让李明回家去多喝冰糖雪梨、有的让李明以后要多加锻炼、有的让李明多穿衣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关咳嗽的治疗和预防方案,让李明很受感动。又如,在教学《人的性别遗传》一节时,课前布置学生去准备与本节知识内容相关的小品,内容要突出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当时(2008年)我们学校实行课改,向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学习。在课堂上学生的扮演让我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小品的主要内容是:有四个人,即三个孩子和爸爸。首先三兄妹分别介绍自己名字及含意,大姐叫“招弟”,二姐叫“又招”,弟弟叫“壮子”,表演出爸爸对两个女孩和男孩不同的态度。学生自编自演的小品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学的效果特别好。结合角色扮演创设生活情境之所以取得如此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是因为这种生活情境创设方法比较贴近同学们的性格特点,让同学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生物知识,更有利于他们对相关生物知识的掌握。需要注意的是:同学们在进行角色扮演的预演之前,教师要适当地进行指导,避免同学们所进行的角色表演偏离教学主题,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利用谚语、谜语创设生活情境

谚语、谜语将一些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把学生熟悉的一些谜语、俗语、农谚同生物教学结合起来。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植物种子的结构》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猜“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学生猜对后,让学生分析“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指花生种子的哪一部分。再如在教学《植物的营养繁殖》一节时,说出农谚:“五九和六九,河边插杨柳。”意思是春天把杨树、柳树幼嫩的枝条插入湿润的土壤中,不久就可以生出杨树苗、柳树苗来,实践告诉我们,除了用种子繁殖新个体以外,有些植物的营养器官也能繁殖新个体。又如讲“生物的遗传”时,引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遗传现象)等。这样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来自于《新课程导学》杂志。《新课程导学》杂志简介详见.)

五、结合生物技术创设生活情境

生物课堂范文篇6

【关键词】初中生物;情境教学;策略

生物是初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于让学生获取生物学基本概念、事实、规律、原理等知识并可了解和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应用。要求学生初步具有实验操作技能和探究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但目前部分初中生物教师采取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情境教学即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产物,可以呈现直观重点和难点知识,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问题情境是课堂教学常用方式,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保证难度适中,如果问题难度较大,学生无法找到答案,进而则会失去学习兴趣。反之,问题过于简单则会没有探究价值,更起不到启发思维作用。对此,生物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从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能力为主。例如教师提到,将一颗烫过的150g白菜和一颗新鲜的生白菜分别装入塑料袋当中并插入软管和扎紧袋口。之后随机抽取一份蔬菜,再拿出一碗澄清的石灰水并将软管插入瓶子当中,观察石灰水有没有出现变化,还要推测选取的白菜是新鲜的还是已烫过的。生物教师可借助该实验设置问题,最后引出二氧化碳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增加探究知识欲望,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二、创设信息技术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信息技术以计算机为技术支撑,经综合处理后形成声音、图像、文字、视频、动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并建成成逻辑关系传递给学生,在短时间内作用于学生眼睛、耳朵等多个器官,形成较好地感官体验,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初中阶段年龄学生特点和心理特征,对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被子植物的一生》一课为例,该章节涉及较多的内容,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因繁琐的知识点感到烦闷,再加上实验操作所需时间长且难度较大,因而生物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演示实验视频。需要教师提前利用课余时间从互联网搜索和被子植物有关的教学信息,其中涵盖被子植物的发芽、生长、发育、开花以及结果等一系列过程,详细为学生呈现被子植物一生,符合该章节教学内容目标,帮助学生清晰直观了解知识点的同时降低学习难度。在初中实验教学中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对学生实验能力进行培养,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熟悉多种仪器操作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生物学科兴趣。以“动物的主要类群”中“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一课为例,该章节会涉及到很多动物解剖实验,然而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日益增强的动物保护意识,和动物活体解剖实验要求相违背。生物教师就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模拟动物解剖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生动直观地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更能避免伤害动物,完成生物实验教学目标同时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三、创设现实生活情境,便于学生理解知识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动生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当前社会开始关注航空育种、生物芯片、艾滋病、转基因食品等话题,也是初中阶段学生较为关注的社会现象。和小学阶段学生不同,初中生并不满足单纯从教材和课堂教学获取知识,更愿意从社会新闻和活动中补充知识。生物教师就可借助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并结合社会焦点问题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扩大视野。以“生物的变异”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说出这样一段话:“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河南省一百余克作物种子(彩色小麦),其色小麦是我国著名育种专家李航和周中普利用远缘杂交、物理以及化学诱变三结合,经数十年才培育成功。这种小麦中涵盖的蛋白质、铁和钙等含量大幅度高于普通小麦,甚至还含有硒和碘,这两种元素是普通小麦没有的。然而这种小麦回到地球后是否会产生有利于生产的变异?如果从隐性性状变为显性性状是否能扩大种植推广面积?”学生在生活情境铺垫下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课堂应用情境教学法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学习心理特征,通过巧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探究欲望,促使其主动学习。生物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也应注重技巧,引导学生从实际生产、现实生活以及学习当中发现和生物有关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生物知识解释现象,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君.初中生物教学情境创设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7,3(3):221-222.

[2]李海花.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1):122-122.

生物课堂范文篇7

一、拓展学生的生物知识面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使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就是带着学生走入生活,围绕着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进行高中生物课堂的讲授,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知识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活是我们进行学习的基础,由此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师也要重视生活化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尽可能多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可以形成适合自己认知规律的知识框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其他渠道进行主动学习。例如:“亚硝酸盐对人体有什么影响”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最初的认识来源于生活,他们生活环境不同认知也会产生差别,因此他们对亚硝酸盐的说法可能多种多样。例如:“亚硝酸盐是有毒的,我们吃了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有的同学这样说。“很多食品中都是含有亚硝酸盐成分的,只要适量,不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也有的学生这样说。“我还在很多药品中发现过亚硝酸盐成分,我认为亚硝酸盐可能也是有益的。”也有学生这么说。对于这样的疑问,教师不能敷衍了事,应该逐一给学生解惑,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这些知识,拓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面。高中学生的注意力常常会聚焦在社会热点上,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该肯定学生,给予学生表扬,并结合生物知识进行讲解,把生活化更灵活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如,对HIV、H1N1等疾病,教师可以讲一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病毒如何引发病症,让学生在关注社会事件的同时也深刻掌握了相关的生物知识。

二、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生活化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在进行新课的讲解之前,第一步应该是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提出相关的疑问,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如何让学生认为枯燥的知识有趣起来?就要求学生对这方面充满兴趣,学生就会在学习时处于活跃状态,对这方面的知识接受起来就更加的容易。当学生对一门课程产生兴趣时,他们在上课时就不会轻易地跑神,而是被课程内容深深地吸引,沉浸在学习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生活中的生物知识有更深刻的感受。第二步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自己掌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可以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生物知识运用到他们的实际生活中,解决以前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样就会使生物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更加的紧密,也会让生物教学充满生活化的氛围。例如:教师在讲授“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小节时,教师可以在上节课结束时要求学生每人带一种有配料说明的食品,在上课后让学生比较一下谁带的食物蛋白质含量最高。提问学生食品配料表上蛋白质排在什么位置,引导学生认识到蛋白质在食物中的地位。又比如,在学习“植物激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上课时带应季水果和反季的水果,让学生尝尝并谈一谈这些水果的口感怎么样。提出是什么原因让同样的水果口感不一样了。这样的活动,会让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而是轻松愉快。

三、增添生物课堂教学的乐趣

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地推进,对高中生物教师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师为了提高自身能力应该积极投身于生活化教学,改变之前的不正确意识,设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有趣起来。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充满兴趣,抽象难懂的知识教师如果转化成图片或者具体的相似事物来进行讲解就会变得容易起来。例如:当进行“现代生物技术”这一内容的学习时,教师最好不要直接讲授,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生物技术?可以是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也可以是电视中看到的。比如韩剧中的白血病、血友病、骨髓移植治疗等。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一下这几个生物技术的特点,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对课堂会充满兴趣,理解也可以更深刻,课堂效果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四、总结

高中生物这门课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只有教师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切实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是把实际生活运用到了生物教学中,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深刻具体,使教学效果更突出。同时,学生会学会用学习到的生物知识去解决生活遇到的问题,这也就全面提高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巍.让教学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浅谈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几点策略[J].中学生物学,2010,26(8):33-34.

生物课堂范文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生物教学;情感教学法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公开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目标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生物学作为职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学科之一,其在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由于生物教学的实验性、科学性及趣味性,正确运用情感教学法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情感教学法在中职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中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按照“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在中职教育中一定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由于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正处于思想认识逐渐成熟的阶段,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正确运用情感教学法,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情感教学法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在知识讲解过程中采用有效实用的例子,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真知的热情,使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取新知识,产生幸福感和满足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态度,让学生从内心感知学习的奥秘。良好的情感体验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学生不由自主的就会产生对教师的敬意,从而也更有利课堂教学的组织。当学生情感体验得到极大满足时,不良的学习习惯就会得到规范与调整,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升。(二)情感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新知的激情。教师在讲解有关生物知识的过程中,要把一些科普内容贯穿于知识讲解中,不要局限于教材的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要把一些内容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产生一种视觉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愿意探究新知识的渴望。如在讲解核酸与遗传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基因重组的概念,就需要把克隆羊“多利”生产的技术路线展示给同学们,并把相关的视频播放一下,学生就会明白不通过受精同样可以产生新的后代。教师利用情感教学法,普及了科学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真理的兴趣。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生活实例,讨论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从而引起学生不断探究新知识,更加热爱生物这门课的激情。(三)情感教学法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打造更加高效的课堂。生物教学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不论是实验课还是理论教学,都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把实验环节与教学过程返还给学生,帮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形成小组长———小老师———任课教师这样的教学学习模式,留给学生更多答疑解惑的机会,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问题讨论,寻找答案的机会,帮助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由于把情感教育带入到了课堂教学,使基础好的学生知识掌握更扎实,基础差的学生也可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从而避免了教师讲解过程中程度差学生产生的自卑心理。形成了互帮互助,团结友好的班级氛围,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二、情感教学法在中职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幸福感、自信心与成就感。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课程,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如在实验中把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联系起来,增强感官认知和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热爱生物课的激情。在生物课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示范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做,把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汇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幸福感、自信心,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其对实验内容及环节理解更为透彻,从而获得成就感。(二)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在于师生之间的互动。高效的课堂,师生互动频率多,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高,成绩就突出。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知识面越宽,讲解越透彻、趣味性越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就越大,生动的教学会吸引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识,而教师宽广的胸怀、高尚的情操、良好的职业道德更有利于学生情感智力的培养。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会通过自身的情绪影响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对学生的行为起着巩固、调整和矫正的作用。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乐观、积极的情绪投入到课堂教学,把有限的教材知识讲到妙趣横生。课堂提问也是一门艺术,要照顾到各个层次学生,做到公平公正。学生会根据教师情绪的变化及授课的艺术收获不同的教学效果。(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教育教学模式的融合。情感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情感教育与其它教学模式的融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才能使情感教学法更有效的发挥作用。例如将情感教学法与激励教学法相结合,通过情感激励,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又如将情感教学法与探究式教学法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解疑意识。将情感教学法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在生物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科学社会主义教育等多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使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情感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认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毅力,降低学生心理的紧张,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情感教学法有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拉近师生之间心理的距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递,更需要技能的培养,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良好情感的建立,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寿颖颖.中职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12).

[2]曾锡俊.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运用探究[J].新校园(阅读),2018(1):87-88.

生物课堂范文篇9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教学意见

一、初中生物探究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随着新课改的教学发展,初中教学已经形成了以探究教学为主要方法的教学形式。所谓探究教学,就是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一起探究,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和引领者,主要起到的是诱导作用,之后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自由讨论交流探索,最后在没有老师传授知识的前体下得出属于自己的学习结论。一般的探究教学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提出问题,通过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或者实验的现象,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的疑问,得出想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合理假设,当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作出合理假设;三是制定解决方案,为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找到解决方法,在论证之前要有一个详细的行动方案;四是实施论证方法,执行拟定好的实施方案;五是得出结论,观察得出的结论与自己的假设是否相符;六是交流沟通,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彼此的探究过程,相互提建议,共同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

二、探究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思想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公式化。放眼全国,真正做到以探究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师屈指可数,大部分的老师还是沿袭以前的教育方式,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应付考试。教师本身的探究教学理论知识和探究理论经验缺乏,自身探究技能低下,在没有成熟的探究教学理念和实践的指导下,想要大范围地开展探究教学无异于痴人说梦。大部分教师在自己的大中小学阶段很少接触探究教学,没能系统地接受探究教学的教育,使得他们在作为教师的阶段没有可以参考的对象,加上新型的教育模式的不确定性很大,很多教师不愿意把自己和学生作为实验的小白鼠,故此更倾向于传统的教育方式。这样老师都束缚住自己的手脚,不敢大胆尝试,那探究教学的推进充满阻力。2.学生缺乏探究精神,探究能力较差。首先,学生从小接触的教育理念就是学生天职就是学习,而学习的关键就是好好听老师讲课,并且把好好听老师讲课当做是好学生的标准,而对于那些在讲课过程中提出疑问的学生,如果自己的疑问不太合理就会被老师或者同学反感。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思想已经麻木,逐渐变成只听老师讲课,没有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只是作为知识的接受工具。当学生从思想上开始僵化,要使他们接受灵活的探究教学模式的难度可想而知。再次,探究教学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思维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是很容易,需要有严谨的探究态度,科学的探究方法以及吃苦耐劳的探究精神。探究的过程可能很繁琐很费脑力,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使一些学生望而却步,因为一些学生的自主性差、坚持能力弱、害怕吃苦,这都是探究教学开展存在的障碍。3.生物教材落后、学习器材缺乏。现在初中生物教材的编辑思路还是比较落后,没能跟紧时代步伐,虽然教材中正在加入一些探究教学方面的内容,但在整本教材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内容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这样的教材还是偏重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探究教学的开展没有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时,侧重点也不在探究实验一类的方面,很多老师就一笔带过,使得探究教学的处境很尴尬。探究教学会使用到很多的实验和教学器材,在好的器材的帮助下,探究教学会很容易开展开来。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的初中学校在器材的配备方面做的不够,学校只有少部分的器材可供使用,而这些器材也被长时间的放在器材室内没被使用,而且教学器材缺乏和陈旧,不利于探究教学的进行。

三、促进探究教学逐步开展的建议

1.教师改变思想,重视探究教学的作用。生物教师是生物教育的执行者也是改革者。作为处在我国教育事业一线的教师,应该从思想上改变,对于传统的教育方式中优良的部分继承下来,将其中的糟粕摒弃。积极接受新思想,深刻地意识到探究教学在生物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推动探究教学的发展。教师可以认真学习探究教学开展的好的学校和老师的经验,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当教师开始接受探究教学,推进探究教学的开展,那探究教学在我国才能顺利建立起来。2.尊重学生想法,注重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想法,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疑问。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用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方法去解决问题,锻炼学生吃苦耐劳、不怕辛苦、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些习惯和精神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慢慢改变逐渐养成。3.创新教学教材、更新教学器材。教材的编辑者也要把探究教学的思想体现在生物教材上,在学生使用教材时,能按照探究教学的思想去学习,符合探究教学的思想。同时学校要完备自身的教学器材,为探究教学提供便利条件。探究教学是一种教学的新思路,它在初中生物教育起有着关键作用。整个教育行业都要推动探究教学的发展,这就需要学校、老师、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改变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使探究教学成为教育改革创新的新途径。

作者:谢瑜 单位: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生物课堂范文篇10

一、有效提问的相关概念

在初中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实施的有效提问一般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过一系列的提问行为,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地进行思考,并积极地参与到相应的教学活动中来,获得自身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提问,能够给予整个课堂源源不断的热情与活力,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且学生可以依照教师所提出的相关问题,集中注意力,积极找寻问题答案,有效实现对问题的合理解答。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有效提问这一教学策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全面掌握学生学习的各类情况,恰到好处地控制好相应的教学方向以及步伐,将初中生物的难点以及重点突显出来,确保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突出提问的桥梁作用,推动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有效提问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主要功能

(一)启迪学生思维

初中学生在实际的生物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惑,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进行提问,便能够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有效激发与启迪。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经过设置一系列需要学生通过努力才可得出答案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参照教师所给出的相应问题情境,根据问题所提示的方向来进行思考,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够在自身已有的知识以及问题情境下,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此同时,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给予学生更多的暗示以及提醒,使得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合理指引下,及时地捕捉初中生物知识的核心内容,深入掌握各个知识重点以及难点。

(二)突出课程重点与难点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突出生物课程的重点以及难点,因此,需将有效的教学提问策略跟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实际的教学内容所服务。合理地采取有效提问措施,能够突出生物课程教学内容的难点以及重点,让学生经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深入解答,强化整体学习印象。比如,教师在进行生物知识讲授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能够区分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可以用学生以前已经接触过的根、茎、叶、花以及种子等相关内容来提问,将每个大问题划分为多个小问题,然后综合归纳相应知识,最终使得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由此可见,通过有效提问,不断层层递进,从浅到深,使得学生由简单的知识节点逐渐接受与掌握各类生物重点及难点内容,思维得到扩展,能力获得提升,知识水平稳步提高。(本文来自于《新课程导学》杂志。《新课程导学》杂志简介详见.)

(三)强化师生间互动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实施的有效提问活动实际上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提问都需要经过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最终实现目标。具体来说,教师通过运用有效的课堂提问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努力将恐惧心理克服掉,引导学生敢于表达出自己的见解,让其充分享受到初中生物课堂学习所带来的乐趣。有效提问能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起一座友好的桥梁,将教师讲授以及学生学习中各种情况反馈出来,实现教学效率与质量的优化提升。

(四)有效实现知识巩固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各项生物练习均是围绕各种各样的问题所展开的,教师需经常通过有效提问,帮助学生不断实现知识的巩固与活化,引导学生构建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强化学生对生物这门课程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能够将具体生物知识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可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综上可知,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有效提问,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其对重点及难点知识的理解,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最终获得优良的教学效果。

作者:龙敏工作单位:贵州省黄平县党校

第二篇

一、问题提出

初中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又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其课程的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科技活动是结合课堂教学,运用生物学知识,组织学生设计开展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创造性活动。生物科技活动在学校的开展,既可以给学生实践机会,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实现塑造人格、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当今世界各国把科技教育问题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如美国的科技教育改革及《2061计划》在世界范围内也引起了巨大震动,美国“2061计划”以发展美国人的科学素质为目标,培养适应2061年发展水平的公民素质为目标,使其基础教育居于世界前列。目前我国进行的中学教育教学的改革,也十分强调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综合能力,但与国外比较起来是远远不够的。从科技活动现状调查来看,我国的生物科技活动无论从质量、普及程度和场地设备条件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对于象我校这样的乡镇学校,生物科技活动的开展,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活动的深度与广度都是远远不足的,科技活动虽然在科学教育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却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还很难取得真正的实效;还远远不能适应新世纪教学的要求。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能开展生物科技活动。这是值得每一个初中生物老师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说明。

二、初中生物科技活动的方法与内容

根据科技活动特点与新课标要求,开展初中生物科技活动的方法主要有:探究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与收集资料分析法等。探究实验法的过程一般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讨论并制定实验计划、实施实验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利用它可以观察动植物人个体或群体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命史;观察生命在相同条件与不同条件下的生长发育以及生理生化变化规律与活动现象;调查法也是生物科技活动常用的方法,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如实记录,最后是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收集资料分析法是把有关研究内容的现状、专著、论文、资料搜集起来加以研究分析的综合论述,能对某一生命科学问题提供全面的知识。以上的方法既可单独进行又可综合运用。而初中毕业生生物学科学业考试大纲所要求考查的实验有28个,其中探究实验9个,观察实验7个,调查4个,属收集资料分析3个与其它的有5个,其中I(模仿)要求的有10个,II(独立操作)要求的有18个。

三、初中生物科技活动的实践探究

近几年来,开展了一些生物科技活动,如植物标本的制作、细胞以及生物模型的制作、调查学校植物的种类及分布、学生的饮食情况调查和传染病对相关资料收集等等,通过这些生物科技活动虽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了学生设计方案、收集资料信息,记录统计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等科学研究的能力,但并没有有意识地紧扣考试大纲的实验要求,未能做到物尽其用,以致更好地发挥生物科技活动对学业成绩提高方面的作用。总结这些年的生物科技活动实践经验,结合考试大纲实验考查要求,显然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课题

确定研究课题是初中生物科技活动的第一步,也是极重要的一步。在这一步中,既要紧扣考试大纲,又要激发学生对生物科技活动的好奇心和兴趣。因此,教师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具体的做法是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课题。如准备一些稻谷、大米、米饭与碘液,介绍米饭的来源与米饭作为食物在人体中的作用后,取少量米饭加入少量蒸馏水于试管中并搅拌均匀,后加入少许碘液,这时学生会一直很专注地看着老师的实验操作,直至最后的颜色变化,这会让初中的学生感到很神奇,此刻趁机设问:什么物质与碘液混合时,会发生如此的颜色变化?这种物质是怎样来的?米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在人的口腔内会发生变化,为什么?等问题。将知识的科学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挖掘知识的固有趣味,激发学生提问题并巧妙地加以引导,于是顺理成章地确定生物科技活动研究的课题:1、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2、探究食物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甚至还可联系出:种子萌发的营养来源与条件;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等等。

(二)根据活动内容,构建知识网络

根据新课标与初中毕业生生物学科学业考试大纲所要求,初中生必须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理解不够,而生物科技活动的过程则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训练平台。例如在上述课题中,学生可构建如下知识网络:1、米饭来源于大米,大米来源于水稻的种子,水稻的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时能量的来源,能源物质位于哪里?其它种子呢?2、米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淀粉在人体内的消化与利用,其它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等。3、米饭能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能量的产生以及来源过程。4、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等等,如图1所示。通过一系列的生物科技活动,帮助学生构建的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评价活动过程,培养综合能力

初中生物科技活动更注重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及活动方案的实施,而与课标和考纲要求相吻合,其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考纲中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所涉及的方法与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生物科技活动的一般过程可概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制订合理的活动步骤;进行有效实践,依靠实验获取资料,结果分析,归纳概括,得出科学结论。针对探究过程进行有效科学的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是要针对活动过程制订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学生活动过程表现进行评分,如表2所示。当然,在此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具体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取样,取样的代表性是收集材料的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应随机取样,以保证科研结果的科学严谨;学会设置对照实验,对数据的记录、整理、处理和分析,引导学生设计表格、曲线,能为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铺设桥梁,获得设计表格整理数据的方法;帮助学生通过归纳和演绎判断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使学生从具体、个别的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一般的原理等等,能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开展初中生物科技活动应注意事项

首先要精心制订活动计划;再就是要根据学生能力梯度和实际合理设计与执行活动方案;其次是认真指导活动的进行,放手让学生操作,真正地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要适时进行评价与奖励,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落实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业成绩,同时又要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能动自主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自身生物科学素养,以适应学生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结论

开展初中生物科技活动的探究,对学生有很重要的意义。生物科技活动能提高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运用能力、特别是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

作者:沙文雅工作单位:广东东莞竹溪中学

第三篇

一、课堂提问要遵循“以人为本”

课堂提问要以了解学生的水平为前提。首先,教师要了解所在班级的整体水平。这是进行提问设计的基础条件,对整体水平的了解有利于教师把握提问的大致范围和方向。其次,要了解学生的个别水平。哪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强且对知识掌握得较好;哪些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都需要进行深入了解。这样才能在提问过程中体现出差异性。在提问基础较好的同学时可以适当地增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问基础稍差的学生应适当降低难度,让他们能够顺利作答,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生物教师还应该通过日常提问和反馈练习了解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对于大部分学生掌握不好的重点难点加以重视,并在提问过程中加以体现,这样就能对知识更好地进行强化和巩固。

二、初中生物课堂提问题设计有效性原则

1.科学性与启发性相结合。初中生物课堂提问要注重科学性与启发性的结合。科学性要求在提问过程中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要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而又对新的知识无限渴望的时候进行提问,这样能使得提问发挥较为理想的效果。提问的启发性要求初中生物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并且能够拓展他们的思维。尽量避免提问一些只有唯一标准答案的问题,这些问题一般很难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难易程度不适合学生作答。将提问的科学性和启发性结合,使提出的问题具有连续性和引导性,使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深入思考,最终找到答案。这样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更加深刻。

2.问题设计注意针对性和难度性。初中生物课堂提问要具有针对性。这种针对性不仅是指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有区别地有计划地提问。而且还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地提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想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在提问时注意问题的设计。高层次、发散型、加工性的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就能够成为有效性提问。教师在提问中要特别注意,除非学习的内容特别简单,否则最好不要使用低层次、聚合型、内容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的认知发展不能产生有益的作用,很容易成为低效或无效的问题。教师过多地依赖这样的问题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3.注重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该将生物知识与学生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或者现象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进行思考还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兴趣,进行深入的研究。例如在学习“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提问。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你们的细心观察,你们觉得人类的哪些发明创造与动物很相似?”学生们会回答出“飞机像大鸟”“潜艇像游鱼”等答案。教师就应该进行鼓励,并且引申出“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的物质就是对生物仿生学的基本理解”,并进一步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与仿生的例子?”“你认为进行仿生研究要求哪些方面的知识,请举例?”等问题。

三、初中生物课堂提问过程的有效性方法

1.初中生物课堂提问要明确,具有针对性。教师在提问之前应该对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之上选择提问的方向和具体内容。因为课堂的时间有限,所以问题的提出一定要明确而且具有针对性。这需要老师对课堂语言进行有效把握。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处在较为基础的阶段,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使用较为简洁自然、容易理解的语言,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生物知识中有很多专业术语,大多数学生对这些专业性较强的词语不能有效理解,因此,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适当地将一些难度较高或不太常见的专业术语,转化成能被初中学生接受和理解的词语,使他们能够顺利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