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7-28 17:44:45

社交媒体管理

社交媒体管理范文篇1

医院媒体危机管理的现状

危机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的特点[1],这决定了危机管理的长期性。一个优秀的医院管理者应在危机发生之前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危机发生之后应善于与媒体沟通,使媒体能够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对整体事件予以报道。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医院管理者大都是从临床医生中选拔,没有经过专门的管理学培训,他们在任期内只强调经济和规模的发展,较少去考虑医院的潜在危机,而当医院出现媒体危机事件,医院领导者往往束手无策[2]。危机的未知性和医院危机中形式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医院危机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从目前各大医院发生的各类危机中可见,医院缺乏相应的危机应急预案和相关的危机预警机制。医院一般未设置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对危机的管理多采用以条块为主的垂直管理方式,如医患纠纷归口医务处;纪律、行风归纪委或监管科;其他投诉或纠纷则多由院办或党办负责,由于危机的表现形式多样加上各部门间认识不统一,出现纠纷定性不统一和互相推诿的现象,造成纠纷的升级和矛盾的激化[3]。医院缺乏应有的危机管理部门和沟通协调机制,而作为危机管理中的媒体危机管理更是易被管理者忽视[4]。

医院社交媒体危机管理策略

公共关系管理学专家涂光晋将医院的危机公关的发展过程分为4个时期,即危机潜在期、危机突发期、危机持续期、危机解决期。在社交媒体时代,医院应当根据各个时期的特点和要求,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以做好危机管理,使医院顺利度过难关。在时间跨度上,危机潜在期所占时间最长,也是最容易被管理者所忽视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管理者要做的工作主要有几方面。①关注社交媒体,关注和培育网络意见领袖。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怀疑来自正式渠道的信息,转而重视社交平台上网民的意见。当医院出现负面消息后,网络意见领袖的意见经常在保护或摧毁一个医院的信誉及公信度中起到关键作用。意见领袖分为3种类型:专家型(行业专家)、社交型(网络社区的管理者或版主)、草根型(某一品牌的忠实粉丝,并拥有大量跟随者)。如果医院危机的原因是由于对信息解读的误解,受网民信任的专家型意见领袖可以消除误解。对不实的报道和传言可及时的与社交型意见领袖相沟通,消除此类信息,以免混淆视听,以讹传讹。而对于草根型的意见领袖的疑问,医院应及时的给予解答,以减缓甚至消除危机的爆发。②建立健全分工明确的社交媒体危机管理机构。医院应建立社交媒体危机管理组织,其成员应与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建立长期关系,加深他们对医院的情感,在危机时帮助维护医院的声誉。③建立监测机制。网络危机传播很快,必须分秒必争。由于危机的多样性和不可预知性,处理社交媒体危机时应建立一套危机处理指导预案,帮助评估危机的等级。建立早期监测系统,做好应对医院危机的准备。通过网络收集有关医院危机管理的案例,对社交媒体危机管理进行演练,尽早熟悉处理社交媒体危机的方式和方法。危机突发期和持续期的负面信息传播很快,不仅媒体积极介入事件调查,社交媒体上的言论也出现爆炸性的增长。这个时期医院应通过社交网络,关注事态的发展,重点关注网民热点关心的问题和疑惑,为医院领导者处理医院危机提供参考。同时,寻求意见领袖的帮助。在危机期间,医院应与意见领袖保持沟通,并提供快捷、准确和真实的信息,以缓解或消除危机。另外,医院还应将危机和事件处理结果向公众和采取在社交媒体上将事情的真相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形式,吸引网民的关注。危机解决后,危机管理并没有结束,社交媒体对这一时期的医院危机呈现出弱关注度,这可能是社交媒体关注方向由原来的危机事件向新的热点、焦点事件转移,这个时期也是医院的重要恢复期,是提高医务人员信心和重建医患信任度的关键。为此,医院在这一时期应对本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处理过程是否合理等进行认真总结。找出问题迹象,如果条件允许,医院也应参考企业的做法,请意见领袖到医院做实地参观和考察,允许采访相关的人员,监督医院的管理工作,让意见领袖在网上准确的评价医院,以发挥他们正面宣传,重建医院品牌价值的作用。在处理突发危机事件时,医院管理者应该掌握英国危机公关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的“3T”原则,即Tellityourown(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itfast(尽快提供情况);Tellitall(提供全部情况)。同时,“真诚沟通原则”、“系统的原则”等也被证明是传统危机公关中非常关键和有效的方式。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保持与各方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抓住这几个方面,掌握危机处理的主动权,就可以减少危机事件的破坏性甚至化“危”为“机”。

本文作者:张眉芳陈晓燕朱硕周丹凤张翔工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社交媒体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社交媒体;档案管理模式;参与式

一、参与式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参与式档案管理的内涵。所谓的“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是指档案管理从业者基于社交媒体环境,同时借由相关机构(诸如档案机构、科研机构)提供的平台和技术,主动介入个体活动所生成的各类档案的管理,并且在其中彰显档案管理者的主体效用,从而实现对个体档案的系统化管理。(二)参与式档案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档案管理从业者在从业过程中应注重将档案管理理论同相关的实践成果进行有效衔接,以便使得档案文件在信息数字时代能够继续彰显其核心信息资源地位,进而让档案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可利用性等价值得以呈现,同时也是“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同个体依托自媒体进行自我信息管理的差别之处。(三)参与式档案管理的基本特征。1.明显的个性化。参与式管理与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最大的区别,就是参与式管理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在社交媒体的环境中,个体即是信息生产者,在对信息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成为档案管理工作者。由于个体之间的价值理念、受教育经历及对档案管理的认知程度并不相同,不同的个体档案管理工作者在进行具体的档案管理活动中会无法避免地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与个体差异性,而这种差异也是其个性化特质的一部分。2.参与对象、方式及管理内容的多元化。就参与主体来说,从档案机构、公众、社会机构、研究人员与应用的服务提供商等都在参与式的档案管理中形成各式各样的协作组合。从方式来看,实体与虚拟档案空间兼具,文化、行政、商业等性质的项目并存。就内容来说,文本档案以外,还包括了物品、口述记录、图片、影像等各类形式的记录。这种多元化的特征,是自媒体技术自身所秉承的协同参与理念的体现。也是这种特征,使得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最大化整合,使档案管理机构、政府机关、社会组织、科研机构、公众均参与其中,形成档案信息资源互动,进而形成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参与整合利用。

二、社交媒体档案对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的影响

《社交媒体文档管理指南》指出:“社交媒体允许个人合作、生成、组织、编辑、评论、整合和分享内容,就有可能形成‘联邦文件’。根据美国《联邦文件法》定义的联邦文件,即在联邦政府活动中记录、制作或接收到的任何材料,不论其形式或特征如何,都值得保存。社交媒体的内容如满足这一定义,即可适用相关法律和规章。”当社交媒体用于机构业务活动并充当记录的角色时,就有可能成为档案。参与式管理模式尽管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从未来的发展来看,“开发、分享”是时代的必然选择,让社会每一个主体能够参与到承载社会记忆的档案管理活动中,是对档案利用价值的最大化体现,也是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出现的契机所在。(一)社交媒体中的信息必会成为档案信息的来源之一。一方面,各类自媒体工具能够渗入用户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活动中,为用户创造一个以其自身为中心的虚拟网络空间,并且在这个空间中实现对用户活动的直接记录。考虑到自媒体信息传播的高速性和互动的便捷性等特质,加上自媒体工具使用者基数巨大,每天都会产生数以亿计的与使用者相关活动的第一手记载。这些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生成的记录,有着显著的原始性特征,具备被保存的档案价值;另一方面,自媒体技术所创设的虚拟空间来源于现实社会,同时,由于自媒体技术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程度加深,其有可能逐渐发展演变为同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基于社会资源及社会自身记忆层面而言,自媒体技术所建立的记忆一样表现为人类社会对自身发展历程的记忆,因此这部分记忆一样能够成为具备社会属性的档案资源,从而为各类组织、个人所共享使用。(二)社交媒体档案需要参与式的档案管理模式。在社交媒体所形成的虚拟网络世界中,同现实世界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些差异多是基于社交媒体的一些特征:1.个体表现性方面。使用者在借助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表意时,其同时兼具了信息受众与信息传播者的双重社会属性。2.互动联系方面。使用者借由社交媒体平台能够实现同其他使用者的信息互动,从而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彼此生成多样化的社会关系。3.管理分散性。虚拟的互联网社区并非现实意义的真实社区,现实社会难以在此发挥其约束效力。这些差异意味着在社交媒体构筑的虚拟世界中,以往档案管理部门所遵循与依照的模式已经无法契合时代的要求,档案管理模式需要根据这些特征做出相应的变化,来管理这些新兴的信息内容和形式。(三)社交媒体中的参与式档案管理推动现实世界档案管理的发展。社交媒体形成的虚拟社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与区别自互联网诞生以来就存在,虚拟社区源于现实,却又不同于现实,更会凭借其对网络用户的影响来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反作用。因而社交媒体平台对档案管理模式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网络社区中的档案,而同样会给现实世界营造出社交媒体的环境。因此,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不仅针对社交媒体,也需要融入现实世界所产生的档案管理。换句话说,社交媒体引发的个人参与在线档案管理工作的现象,同样会增强个人参与档案构建与维护的意识,促使其在真实世界中同样参与档案管理工作。

三、社交媒体参与式档案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社交媒体中存在着许多新兴的档案类型,参与式管理模式刚刚起步,实践尚未成熟。本文仅针对社交媒体特点,尝试着探讨其未来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来源合法性的确认问题。文件是由特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其职权范围内生成、传递、保管的;或者文件直接来自于文件的生成机构。这些机构或者个人能够对文件的质量状况负责。在电子文件管理中,来源是确认电子文件身份以及判断电子文件是否合法、具备法律效力的要指标之一。而在社交媒体环境中,自媒体信息传播的方式难以控制信息的来源,且也无法保证信息来源与信息内容之间有明确关联,即信息内容确实出自此信息来源,这也就导致无法辨别信息是否为需要存留的有效信息。(二)内容真实性的确认问题。社交媒体的信息易修改的特点给内容真实性的认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比如,微博好友之间存在利害关系,在司法程序中,一方通过临时更改自己一方的信息来取得对自己有利的局面,当事人双方之间出具的信息记录有所出入。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双方提供的记录内容真实性的认定就成了判决的关键节点。由于社交媒体的交互性特征,使用者对其内容具有较大的控制力。因此,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具一定的难度,需要借助和使用一些特殊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并通过与其他证据的相互印证才能确认其真实性。(三)元数据的捕获与留存问题。元数据是电子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文件的捕获归档包含元数据的捕获归档。缺少元数据的电子文件是不完整的。同时元数据也是电子文件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长期可用性,对电子文件起到记录、监控、跟踪、组织管理等作用。元数据主要包括:标题、形成者、主题、描述(范围和内容)、者、格式、收藏者和语言、网址。但是,由于元数据描述对象的不同,每一类收藏的元数据不是完全统一的。从目前我国元数据的研究成果来看,电子文件的元数据通常是根据电子文件类型加以制定的,如已经出台的《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46-2009)、《照片类电子档案元数据方案》(DA/T54—2014)、《录音录像类电子档案元数据方案》(征求意见稿)等。社交媒体尚未有成型的元数据标准加以规范,应该捕获和保存哪些元数据、如何捕获和保存、应该符合哪些要求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仍待研究解决。解决了元数据问题,参与式档案管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才能得以保障。(四)社交媒体数据的储存与长期保管。微博私信的聊天记录如果不及时保存在本地终端中,一定时间之后就无法查看;QQ信息在网络延迟或后台退出的情况下可能会丢失部分本应接收到的信息;转发别人的微博内容,如果原作者删除内容,则也会消失在所有进行转发的子用户的界面中;微信语音聊天记录无法保存和转发,一些关键信息为了避免传播或扩散,通常会使用语音的方式。这些问题都是目前由于社交媒体功能的特点所导致的。从档案管理角度而言,如果确认某些社交媒体信息作为文件档案保存的话,这些问题同样值得考虑。

四、社交媒体中构建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的建议

(一)进行档案管理平台创立与建设,允许第三方平台介入管理。官方的档案管理机构以往独占的档案管理职能应进行下放,即允许第三方参与其中。档案管理机构应充分利用主流社交媒体公共平台,比如同平台运营方订立契约,实现对使用者信息的共享,建立档案宣传与服务,将第三方自媒体平台引入档案管理工作中。现今,诸多西方国家已经采取了这种形式,如美国国家档案馆及部分州档案部门分别在脸书、推特等热门主流社交媒体平台上建立了相应的档案应用服务。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内法律、政策以及档案管理工作理念的进一步健全,伴随着云技术的应用与进一步发展,日后依托自媒体平台等第三方档案管理平台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协同效能。(二)做好安全维护,强化档案管理安全性能。在信息越来越开放的时代,人们对电子档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使用者在进行信息认证、信息搜索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隐患,这就需要不断对档案管理的安全性进行系统化的排查和规划。首先,需要关注系统安全升级,注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和功能保障,确保在“开放、分享”的网络大环境中电子档案不会出现泄露。其次,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应注意避免使用公开地址或网站进行数据传输,减少数据和档案被损坏、被拦截的可能性。最后,注重档案信息多样化保存。由于网络环境普遍存在不稳定的现象,所以数据和信息的保存应该避免单一性,充分发挥虚拟世界的优势,采用多渠道、多形式的保存,另外还要做好信息的备份工作。(三)强化技术支持,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参与式档案管理需要以相对成熟的数字技术作为后盾,所以应该积极地进行技术优化和革新,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为了充分发挥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的效果,不仅需要技术开发者之间相互合作沟通,配合好有关部门建立档案系统,保证数据资源的丰富性和系统性,而且还需要注重对技术开发者素质的提升,为开发者举行创新思维培训活动,提高其创新能力,使之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进行工作思路延伸。

【参考文献】

[1]魏娜娜,李明.自媒体背景下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探析[J].兰台世界,2016(14):57-59.

[2]陈永生,侯衡,苏焕宁,杨茜茜.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档案管理:整合共享[J].档案学研究,2015(06):19-26.

社交媒体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社交媒体;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

社交媒体的先进行和科学性显著,具有信息实时共享以及资源高速传播的功能,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为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针对社交媒体环境中的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的分析

参与档案管理模式有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指专业档案管理工作者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基于社会、企业、组织、个人进行系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以及制度体系。另一方面就是非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在相关专业档案管理工作者或者企业组织机构的推动下,基于自建平台进行的档案管理与完善。(一)参与式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1.遵循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的首要前提就是需要遵循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档案管理在信息化时代保持权威性与优越性的首要条件[1]。遵循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区分个体档案管理与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的主要形式。参与式档案管理不仅需要对信息进行基础的管理,更需要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使管理的信息具有更深刻的利用价值。2.现实与社交媒体相结合。将现实与社交媒体相融合的意义就是将社交媒体的特点融入到档案管理的内容中,切实中心以人为中心。积极的鼓励个人对信息的发掘,倡导个人信息共享,最终达到搭建由不同组织、档案机构、以及个人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二)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1.显著的个性化。参与式管理与其他传统管理最大的区别,就是参与式管理具有显著的个性化特征。在参与式管理模式中,个体可以成为信息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管理者。不同信息管理个体由于目的以及管理方式各异,导致参与管理模式的个性化凸显。由于个体之间的档案管理理念并不相同,导致了参与管理模式出现了多元化的现象。例如在针对图书资料管理中,一部分个体管理者喜欢按照年份进行管理,而另一部分管理着喜欢利用不同图书的主题进行管理。个性明显的管理方式,与传统古板的管理方式产生了明显的差异。2.多个主体互相合作参与管理。新时代下的参与式档案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多方参与的档案管理。在保障多主题参与的同时,更要注重主体之间的相互合作[2]。因此需要积极的鼓励各个机构、组织、个人参与到档案管理中,并且邀请专业的学术机构、政府组织、商业组织积极的参加到档案管理中,确保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通过多方共同的参与和互动达成档案信息管理的新形势。3.档案信息多维度。参与档案管理需要详细划归不同档案管理者的职责,切实达到信息以及证据保护的目标。专业的档案管理者为了使档案资源涉及范围更加广泛,需要积极引导多方进行合作,达到档案资源多元化利用。通过积极的引导以及辅助,推动个体人员以及个人组织的档案管理工作。4.差异化管理水平。参与式档案管理中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差异化的管理方式。参与式的档案管理由于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原因,导致了管理管理水平差异化。不同档案管理的主体,有专业性也有相对业余的管理主体,不同层次的个体可以更加广泛的进行档案管理,使档案资料的融合性增强。专业水平管理工作者的水平相对更高标准,个人档案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由于专业水准以及生活背景不同,导致了管理工作者的水平是多层次,具有显著差异化的。5.优越性显著。首先,参与性档案管理的理念存在真实性。由于在社交媒体的背景下,个人主题都可以变成信息的传播者,这就意味着信息的内容都非常庞大,为了达到参与式管理的要求,必须经过适当的信息筛选,将真实有效的社会记忆加以保护,切实达到真实有效的信息管理。其次,就是包容性特点。与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不同,参与式的信息管理允许多元化主体进行信息参与记录,接受多种多样的管理方式,适应了社交媒体下的管理要求,服务范围非常广。最后,参与式档案管理的传承与创新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管理模式,参与式档案管理积极体现着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坚持留存证据,注重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致力于丰富信息资源,以便于后人更好的利用信息档案。由于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档案管理工作也随之不断创新进步。在参与式管理中,新技术不断开发与运用,探索了新的工作方法,适应了时代的需求。

二、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分析

(一)社交媒体平台转变成档案的来源。社交媒体是互联网的产物,互联网技术已经不断的应用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首先,巨大的或联网用户利用社交媒体在生活中不断的实践,导致了广大社交媒体使用的记录已经转变成档案性质的记录。其次,社交媒体的优越性以及科学性显著,能够随时随地的实现信息互联以及消息共享。社交媒体的实时消息记录着广大用户的生活实践,这些事件消息被视为一手资料有着显著的原始性[3]。最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交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推动着社会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前进。社交媒体信息也实时反映着社会的现状以及人们对社会事件所表达的真实情感,作为社会记忆层面资源和人类社会记忆资源为社会资源管理机构以及组织提供了有效的个人资料。(二)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是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必要选择。新媒体环境下对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符合了新媒体环境下对档案管理的要求,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模式。由于社交媒体的特点导致了参与使档案管理模式的产生,社交媒体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个性鲜明,广大互联网用户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可以在社交媒体中分型自己的生活和兴趣爱好,为互联网用户搭建了一个不受时间、空间阻碍的社交平台,不同用户的个性也比较鲜明。(2)互动性强,社交网络的主旨就是利用社交平台搭建起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之建沟通的桥梁。用户之间可以利用社交平台开展良好的沟通互动,从而形成各种关系模式。(3)实时共享性,社交媒体平台的主要内涵就是可以使信息在任何互联网支撑的情况下实现共享[4]。在社交媒体中可以实现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组织机构之间的消息实时传播以及知识高度共享。(4)管理分散性,社交媒体中的管理并不是严格有序的管理,由于社交媒体的特点导致了在法律的规定下个体依然拥有自我管理的重要权利。想要实现集权管理在社交媒体平台中是很难出现的,并且社区管理也相对宽松。由于社交媒体中的多种特征,导致了档案管理模式也于需要进行有效的创新。参与式管理与社交媒体相适应的内容就是两者之间都重视个人的重要性,体制等级上相对弱化,在管理模式上以及管理成果上都展现了不凡的效果。(三)社交媒体环境下的档案与传统档案之间存在的差别。档案管理模式随着管理载体的形式不同进行不断的改变,社交技术下产生的档案管理是对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提出的主要原因。首先,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内容不同,社会媒体环境中的档案是在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以及娱乐工作中产生的琐碎内容,不同于以往政府以及企业的档案文件极具缜密系统的档案内容。社交媒体环境下,个体不仅是档案信息的生成者,更是档案信息的管理者。个人特色极强的信息档案对文档一体化的管理思想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对统一模式的流程也产生了强有力的挑战。其次,社交媒体产生的信息复杂多样。社交媒体信息的产生有是由用户个人的,不仅个人特点极强,而且内容也多种多样,极为复杂。参与式档案管理,为这一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个人档案管理者,可以在专业档案工作者的引导下,进行自我档案管理。这种先进的档案管理模式,不仅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压力,而且通过个体主观能动力的发挥,实现了历史信息的还原。最后,网络虚拟社区是现实社会的反映。网络世界来源于现实世界,是现实社会的反映。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来源于真实世界,在网络中发表的信息也是真实世界切实存在的,所以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不仅要在虚拟世界进行,更要融入到现实社会中。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个人档案管理意识,而且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

三、档案管理的现状问题

(一)缺乏相关系统的管理制度。我国当下的档案管理制度相对来说还不健全,导致了档案管理的质量相对较差。互联网技术以及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为档案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管理制度以及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下档案管理发展的需求。缺乏集中统一的管理目标以及制度保障,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较差。(二)档案管理人员能力水平较低。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重大,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档案管理制度虽然有不断完善的趋势,但是档案管理制度中并没有对档案管理人员确切的要求。据调查,当前很多档案管理人员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管理学习,缺少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档案的保存而忽略了对档案资料的收集以及推广。(三)档案利用率较低。俗话说“得信息者得天下”,档案作为记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源,时刻保持着权威性和准确性。档案信息虽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但是利用好档案资源,可以从中探索出社会发展规律,从而做到正确的决策[5]。档案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对档案的宣传和共享力度非常低,没有将档案的作用发挥出来。从而导致了人们没有良好的途径去利用档案,造成了档案利用率低的现象产生。

四、社交媒体环境中的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电子数据库。电子数据库的主要作用就是保障档案的安全功能,可以将涉及机密的文件加密处理。在社交媒体中,鱼龙混杂,很多人都能够在社交媒体中进行信息的浏览观看。为了使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掌握机密文件,不被心怀叵测之人运用,就需要积极的建立健全电子数据库。以便于强化参与式档案管理工作的职权建设,保障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建设的稳步发展。(二)训练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的发挥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最大程度发挥个人档案管理的优越性,切实保障多元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需要积极的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只有将先进的意识传授给档案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才能够实现多元化机构组织的合作互联,为档案管理提供纵深的科学信息,能够更加有效的发挥参与式档案管理的优越性。(三)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技能。档案管理之际的不断健全与完善,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在掌握基本的档案储存技能的前提下,还要积极的针对档案的安全、推广、信息化等方面进行不断学习。当代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为了使档案的利用率更高,档案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自身信息化科技技术的学习。切实的将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建立健全档案共享平台。学习参与式档案的管理方式,在多方位收集档案资料的同时,对档案进行积极的推广和共享。切实使档案发挥其自身的功能,以便于帮助更多人解决问题,促进社会的稳步发展。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建立健全参与式档案管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积极的设置电子数据库,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训练以及对自身能力的培养,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展参与式档案管理工作,以便于档案管理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文泓.社交媒体环境中的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4(15):116-122.

[2]康琳.浅析社交媒体环境中的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J].科学与信息化,2017(11).

[3]姬海琳.社交媒体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3).

[4]吴爱婷.档案馆社交媒体可持续性应用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档案管理,2017(1):45-46.

社交媒体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社交媒体举措;知识管理;运营;创新

社交媒体除了个人或个人使用之外,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组织目的,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对企业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企业的运营和创新管理(Kiron,2012)。Kane等人(2014)报告说,87%的成熟公司使用社交媒体来刺激创新,而60%的公司将社交媒体融入其运营。事实上,对社交媒体进行策略性使用是许多公司议程的首要目标。企业现在正在考虑社交媒体作为扩大其产品口碑的一种方式,一种保持客户联系的渠道,以及直销和营销的机会(GamboaandGon,calves,2014)。尽管倾听客户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可,特别是在知识管理原则下,快速发展的社交媒体技术赋予客户权力,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并为业务改进提供机会。利用文本分析方法搜索客户反馈,社交媒体技术能够在几分钟内将客户体验报告至总部。社交媒体也改变了个人接触和了解公司产品的方式(Rishikaetal.,2013)。企业通过管理与外部客户及供应商之间知识交流和内部员工之间知识交流质量对于企业成功越来越重要。

1.知识管理的内容

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来对知识管理进行分析。广义涉及的内容较多,包含了知识、收集、交互、共享、储存等多方面。狭义的则范围相对来说较小,是只对知识本体的管理过程,这亦是知识管理中最重要的核心构成。而对知识的本身管理,又包含三个层面:1)显性知识的管理,表现为对客观存在知识的组织活动的管理;2)隐性知识的管理,即对人的管理;3)知识变换的管理,就是显性和隐性相互作用的管理,知识可以相互变换、相互作用,具体体现在应用和创新实践过程中。综上分析,目前学术研究在显性知识层面已经获得了较大进展,并且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在对知识变换管理的研究中,目前却是处于探索发现的阶段。但日本学者著名管理学家Nonaka(1994)提出的知识变换的四种模式,获得了很多学者的认可,在知识交换管理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具体包括: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社会化、从隐性到显性的外在化、从显性到显性组合化、从显性到隐性的内在化。

2.知识管理视角下的社交媒体举措

2.1社交媒体举措和企业运营与创新。近年来研究人员对新兴社交媒体现象的关注日益增加,但前期研究集中于研究社交媒体用户行为的影响,而不是企业战略使用的结果社交媒体(即社交媒体倡议)。例如,For-man等人(2008)调查了消费者在网上社区生成的产品评论对企业产品销售的影响。Luo(2013)研究了消费者在线评级和博客帖子预测公司股权价值的能力。尽管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直接研究企业的社交媒体举措,他们关注企业在个人用户层面的社交媒体举措的后果,而不是其在公司层面的影响。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层面的社交媒体举措,研究发现能够利用外部和内部信息移动和大数据的组织可能比竞争对手具有知识优势。社会媒体举措以高效和低成本的方式促进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多方沟通,被认为是促进个人和组织之间知识交流的战略方法,推动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从而产生竞争优势。而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对竞争优势的战略重要性在各种商业学科中都得到了广泛认可。通过社交媒体举措,个人和组织社交网络可以提高公司的信息能力。信息处理理论认为,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在数据出现时处理,收集和采取行动,并且最好的组织结构是遵循信息处理要求。尽管如此,组织传统上还是按照职能单位来组织的。这种“孤岛”组织结构往往会阻碍跨地域分散的商业实体进行沟通。社交媒体技术通过传统组织结构加强信息流动,促进形成强大的信息共享渠道和咨询网络。由此可见,现阶段对于社交媒体举措的研究越来越向对企业影响效果方面转移,一方面和企业的运营有关,一方面与企业的创新有关。2.2知识管理视角下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通过社交媒体共享的信息和知识对不同方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避免知识重复,并使管理层能够及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社交媒体还使不同工作场所的员工能够进行虚拟协作,克服地理边界,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从企业外部来说,社交媒体为公司提供了一个开放和便利的资源,使其能够更贴近客户。客户可以自由地表达他们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和偏好。事实上,社交媒体包含来自不同受众的广泛观点,因此被视为理解客户需求的最佳选择,使公司能够改善质量管理并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客户服务和公关管理,也直接提高了服务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企业形象。通过社交媒体,公司信息(如新产品信息)可以及时分发给客户并在客户之间共享,从而提高响应能力和基于时间的效率。客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正面经验可以增加公司的声誉、销售额和降低一般管理成本。简而言之,社交媒体倡议可以加快信息流动,提高企业内部和外部社交网络之间的知识共享,从而提高运营效率。2.3知识管理视角下企业创新的提升。一些社交媒体技术旨在促进知识共享(例如在线社区和博客)和知识创造(例如百度文库和社交平台),其他一些则旨在让人们保持联系(例如微信和QQ)。一些社交媒体可以通过用户生成的内容提供无尽的可复用知识,一些其他社交媒体技术通过弥补知识寻求者和知识所有者之间的时空差距,更容易获取驻留在专家头脑中的知识。因此,社交媒体擅长支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为知识管理带来多重好处。它对于组织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让他们接受并有意识地利用它们来支持他们的知识管理计划。相反,使用社交媒体技术将为组织提供必要的技术环境,致力于知识管理举措。根据社会网络理论,信息丰富的社会网络凝聚力和结构等同性较低,但结构空洞丰富,对组织成功尤其有帮助。社交媒体创造的结构性漏洞增强了企业访问和收集非冗余社交群体的有价值信息的能力。Subramaniam和Youndt(2005)指出,在硅谷,个人之间频繁和非正式的个人接触被广泛观察到并且通常被认为是快速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Levin和Cross(2004)揭示,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动态互动获得有用的信息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而不是像数据库或文件柜这样的非个人来源。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需要愿意通过不同的人和渠道来探索来自不明确和不相关信息来源的各种新想法。由此可见,对于知识的有效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新知识的产生,从而提高企业创新。

3.结语

社交媒体作为社会大众生活的新方式,在改变和重塑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同时,社交媒体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企业使用社交媒体进行信息公开,获得知识反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社交媒体产生效应的多元化发展,在客观意义上提高了管理层在制定企业社交媒体战略时的复杂度以及其难度值。企业利用社交媒体的运营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促进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从另一方面来看,企业内部员工通过社交媒体反映出的一些和企业商品、服务有关的各种问题的相关信息,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的知识质量,从而提升对企业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KironD.Sustainabilitynearsatippingpoint[J].MitSloanManagementReview,2012,53(7):69-74.

[2]KaneGC,AlaviM,LabiancaG,etal.What'sdifferentaboutsocialmedianetworks?aframeworkandresearchagenda[J].MisQuarterly,2013,38(1):275-304.

社交媒体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社交媒体;大学生;创业

据统计我国2015年本科应届毕业生高达749万左右,而2016年的本科生毕业人数将超过770万,加之留学归来学生和往届未找到工作学生,今年将有1000万人进行竞争。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理念,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业的相关规定,如教育部倡导高校要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

一、大学生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创业的促进作用

1.社交媒体的覆盖面大。据统计,我国的手机用户超过了11亿,其中智能手机的比例达到30%。根据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高达99%的同学已经熟练的使用各种社交软件进行娱乐和资讯的获得。社交媒体软件已经从单纯的通讯软件达到如今覆盖率高,蕴含着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讯息平台,其中的商业机遇和社会效应是不言而喻的。

2.社交媒体创业的门槛低。新型社交媒体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传统模式,并在短期内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资源。社交媒体创业对于零存款的大学生来说是门槛很低的创业模式,社交媒体创业与其他要求人力、资本、技术的传统创业领域不同,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二、大学生对社交媒体创业心理

为了更准确的掌握大学生社交网络创业心理,笔者在2015年6月起对长春理工大学的学生进行走访,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64份,问卷回收的有效率达93%,调查和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

1.大学生中性别差异对社交媒体创业心理的影响。在调查的464人中男生为352人,女生为112人,在问到“对社交媒体中是否有买卖商品的想法”和“对社交媒体创业前景预期”两个题目中,女生有82.14%的同学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而男生中两个题都给出肯定答案的仅有57.10%。所以女生相比于男生更加了解社交媒体创业的相关知识,对于社交媒体创业的前景也表现的更加乐观。并且女生相对于男生更容易接受社交媒体创业的相关知识,在“是否想学习做微商”的问题时,女生肯定答案为89.28%,男生的肯定答案为73.29%。

2.大学生对社交媒体创业的接受程度较差。在调查问卷中以近期非常流行的社交媒体创业形式“微商”为例,调查同学们对于社交媒体创业的接受程度。在“如何看待朋友圈中的微商刷屏行为”一题中,有46%的同学觉得无所谓,20%的同学觉得很喜欢,觉得这样可以帮助自己买到更好的产品。34%的同学非常讨厌这种行为,表示这样会影响自己接受讯息的效率,并且会对微商的同学进行屏蔽或删除。在“是否信任微商推荐的产品”这一题时,有41%的同学给出的是肯定的答案,他们认为社交媒体是一个基于熟人网络的媒体,微商都是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所以值得信赖。而56%的同学则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认为微商的商品没有正规渠道,售后难以保障。

3.大学生对于社交媒体创业的认识不足。在调查问卷中大多数同学对于社交媒体创业的认识不足,在“未来创业选择的形式”一题中选择实体店创业的比社交网络创业的同学高1.29%。对于“好声音的火爆”等话题进行随机访问,大多数同学将其归类为娱乐话题,不了解社交媒体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可见大学生创业群体大多仍是将社交网络作为一种具有娱乐休闲功能的工具,并没有认识到其中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4.有社交媒体创业意向人数较多,作为今后工作的较少。根据调查的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同学都是将社交媒体创业作为一个赚钱和积累社会实践经验的方式,并没有将其作为毕业后的一种工作选择。大部分同学都是秉着“捞一把就走”的心理,没有配套的商业模式或后期打算。

三、对大学生社交媒体创业的建议

1.合理规划时间。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要把握好度的原则,合理规划时间,明确主次关系,在大学期间学习是最主要的,应该把社交媒体创业作为一个社会实践和积累经验的过程,不可以占用更多的学习时间,用更多的课余时间进行,切不可将其作为主要认为,舍本逐末。同时要理性的看待创业的成败,将失败的经验加以总结积累,为以后的工作或者创业提供借鉴。

2.合理分析市场。充分的研究市场环境,排除市场中已经处于衰退其的产品,根据自己社交圈中的客户定位选取合适的商品,吸引目标客户,通过新颖来打动消费者。对自己的产品也要从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选择价格实惠的商品,以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

3.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对于学校方面,要增强大学生对社交媒体创业的安全教育和引导,提供条件和政策鼓励同学们进行社交媒体创业,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加强创业者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大学生创业者诚实守信,恪尽职守的思想品德。并且要对创业者进行实时的关注,对他们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

4.政府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法律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是不可缺少的,社交媒体创业也是这样,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运营手段不正规,资金监管不严,售后无法保证等现象。现阶段我国的法律未涉及到社交媒体交易,对这个区域的监管属于空白区,这对于社交媒体的顾客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也制约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所以政府要在法律层面上施行监管,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作者:刘大钊 李雪 罗亮 张莹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周海华.《微营销+微服务——社交媒体发展趋势下运营商的客户管理方式》.通许企业管理,2012年第3期.

社交媒体管理范文篇6

近有个现象引起了大家的热议:春节前基金投资出现了所谓的“饭圈化”,年轻的公募基金投资者们给表现优异的明星基金经理建立了“后援会”,拥有大批粉丝,一时间明星基金经理备受投资者关注。而春节后,事情发生了巨大的反转,从造神般的造势到一路质疑,中间只隔了一段市场的剧烈波动。但今天我们想讨论的是,社交媒体这一传播路径可能对投资理财带来的影响。基金“饭圈化”首先兴起于社交媒体,而后来的质疑也来自于此。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社交媒体已经在我们的投资理财中悄然生根,切实影响着我们的投资行为。不可否认,社交媒体作为一种传播迅速且来源广泛的渠道,可以降低过往投资理财中的信息障碍,减少其中的信息不对称。过往的投资者需要通过专业媒体或者行业杂志获取信息,现在只需每天浏览社交媒体的推送即可满足需求,大众获取信息的难度大大降低。但是,这种良性的影响并不是事情的全部,社交媒体也可能给我们的投资理财带来负面影响。例如,随着人们越发普遍地通过社交媒体关注家人和朋友的消费习惯、财务状况和投资理财行为,大家难免会产生攀比心理。这会导致人们进行超出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的支出,而忽略储蓄的重要性。此外,社交媒体还会对我们的投资理财带来以下潜在影响。

信息负荷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各种各样的通信方法和设备层出不穷,包括信件、电话、电报、传真等。而如今,所有的通信都可以通过单一的平台,即互联网来完成。社交媒体也一跃成为人们相互联系、分享观点的重要沟通渠道。随着公众对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日趋上升,企业也逐渐习惯通过社交媒体公司信息。这一平台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高效地进行品牌塑造和市场营销,还能拉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使之实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但众多的信息来源难免导致信息负荷。如果投资者面临信息过载,可能会无法有效筛选出与投资相关的正确信息,从而降低投资决策质量。嘉信理财和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嘉信—高金)联合的《2020年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就指出,社交媒体上纷繁的信息,可能导致新富人群在金融投资时无法专注于自己的长期财务目标。放大行为偏差社交媒体对投资者带来的第二大负面影响,是它可能会加剧人们在投资理财中的认知偏差。传统金融理论的一大基本假设,是市场是有效的、信息是完全的、投资者是理性的。但事实上,市场并不有效,个体更是无法完全理性。因此,有别于传统金融学的假设,行为金融学提出投资者会存在认知偏差,例如过度自信、厌恶损失等。美国金融服务公司RaymondJames在2019年3月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在自认为“精打细算”的投资者中,超过四成表示他们的情绪对其投资决策有极大的影响。此外,约45%的受访者称,新闻标题是影响他们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数字表明,即使是那些自认为理性、合乎逻辑的投资者也可能会让情绪和外部因素影响他们的财务选择。而这种认知偏差,容易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被放大。

从理论上讲,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有助于个人接受更好的投资者教育,并让大家接触到新思想、新信息。但是由于社交媒体的信息来源无法被严格管控,导致谎言和事实相掺杂。每条微信推送、微博或朋友圈都传达了别人的意见乃至“偏见”,这其中有几分真实就必须靠我们自己甄别。然而,如此爆炸式的信息量完全超过了人们日常可以处理的范畴,以至于人们无法始终对信息的真伪作出准确判断。于是,人们总是能从这些纷繁的信息中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内容,在内心反复自我强化。前文所提到的基金投资“饭圈化”现象虽有娱乐玩梗的意味,却也流露出投资者反复自我强化和寻找“同类”观点信息的痕迹。这无疑会影响到投资者的财富管理。对于那些厌恶损失的人来说,有关市场低迷或潜在市场波动的新闻可能引发其条件反射的投资行为。例如,当他们看到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新闻或帖子后,厌恶损失的情绪会使他们作出仓促而非理性的投资决定。而当他们因看到社交媒体上遍布短期抛售和市场调整的信息而感到危险和不安时,他们便无法专注于长期投资目标。在社交媒体时代,投资者面临的另一大常见挑战是“羊群效应”,即一种“其他人都在做”的心态,或者是“害怕错过”的状态。而许多信息者非常懂得如何利用“羊群效应”来吸引大家的注意。他们会一些有引导性的标题,比如“你错过的三种投资趋势”“你从没想过的五种省钱方法”,或者“让你成为百万富翁的秘密”。

没有人想落后于他们的同伴,不管他们的同伴是否正确。然而在投资理财中,这种随大流的心理可能意味着投资者无法从潜在回报中获益。因为每个人的财富管理目标不尽相同,因此适合某个人的投资理财方式对其他人未必合适。受骗上当一份来自融360维度的调查结果显示,30.22%的受访者承认自己遭遇过理财投资陷阱或骗局,从骗局发生渠道来看,社交媒体、电话短信和网站APP广告推送是受访者遭遇投资理财骗局最多的三个渠道,以社交媒体最甚。在遭遇骗局的受访者中有超过半数表示,自己是在社交媒体渠道上遭遇投资理财骗局。近年来,短视频直播日益火爆,作为大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也被欺诈团伙盯上成为投资理财骗局高发之处。融360维度调查数据显示,32.99%的受访者表示,在短视频直播平台上遭遇过投资理财骗局。从这个数据来看,社交媒体不仅仅是影响到我们正常的投资决策这么简单。普通投资者若缺乏审慎意识和足够的信息辨别能力,便极有可能使犯罪分子乘虚而入。而社交媒体正逐渐成为这些金融犯罪分子的重要作案工具,损害到我们的财产安全。提升金融素养正当时那么,对普通个人投资者而言,我们难道要屏蔽所有的社交平台信息吗?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如何抵御社交媒体对投资理财的负面影响。首先,我们要提高自身的金融素养,正确认识投资理财产品的属性和风险。同时理性看待社交媒体信息对自身的影响,识别信息中可能存在的偏见,在接受信息时进行自我过滤,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2020年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报告中也提到,金融素养越高的人在投资中受社交媒体信息的影响越低,越能够保持专注。其次,为了避免陷入认知偏差中无法对焦,我们可以寻找一位专业的投资顾问作为咨询对象,一同梳理投资者的财富管理目标和路径。此外,投资顾问也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地过滤信息,从而确定哪些信息与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和财务计划最相关。现如今,金融监管机构对社交媒体影响的关注也在日益提升。可以预见的是,社交媒体对日常生活和投资理财的影响将长期存在。利用好社交媒体的信息便捷性将更好地助力投资者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投资者会以更妥善的方式处理各类信息,去伪存真,尽量避免这些“噪声”对我们的长期财富管理目标所产生的影响。

作者:吴飞

社交媒体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社交媒体;社区信息传播;传播机制;创新研究

社区作为中国社会主要构成单元,具有信息传播的需求。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与普及,社区信息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

1社交媒体环境下社区信息传播的特点

1.1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传统的社区信息传播以电话、广播、宣传栏、会议通知等方式为主,传播的过程和结构相对简单,因此社区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覆盖率低。但随着社区内社交媒体的普及,社区传播渠道逐渐多元化,由传统的社区传播渠道转变为微信、QQ群、微博、社区生活服务平台APP的多元传播渠道,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全面的获取信息方式。

1.2传播互动的充分性

传统的社区信息传播主要依靠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其中人际传播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其互动性较强。社交媒体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传播,他们通过微信群、QQ群等社交媒体对社区事务进行自由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使得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中,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社区信息传播的互动更为充分。除了信息的传达,更重要的是传播过程的互动,社交媒体让居民主动参与社区事务讨论,形成共有的价值观和社区文化。社区居民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以及社区APP的留言功能,将疑难杂事报告给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快速回应并解决居民身边的急难杂事,同时社区居民还能够及时对社区官方的信息进行反馈,表达自己的意见,双向互动增强了传播的效果和社区人民的归属感。

1.3传播内容的分散性

目前很多社区都建立了社区微信群,但同时也暴露出问题。由于社交媒体让更多的人拥有话语权,在社区信息传播中,不仅仅是社区工作人员在信息,社区成员几乎都能够信息,这就使得社区信息内容杂乱、分散,信息超载,导致社区信息传播不顺畅,甚至出现虚假信息的传播。在社区传播中,经常出现有些居民屏蔽社区微信群、QQ群的现象,其中最大原因在于信息内容杂乱、广告和无关紧要的内容太多,这说明社交媒体在社区环境下的信息传播还存在一些问题。

1.4传播形式的丰富性

与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等社区信息传播相比,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社区信息传播表现形式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丰富了社区信息传播的表达方式,增强了社区传播的时效性与便捷性。从微信群的信息交流中可以看到,文字和音频可以有效促进对话和沟通。图片和视频可以推送居民生活相关信息,既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和生活,也提高社区居民的接受度。

1.5传播过程的便捷性

社交媒体为社区信息传播带来了便捷性。在社区事务的管理中,信息传播是一个过程,需要居民的配合完成。而社交媒体的出现,解决了社区信息传播过程的艰难性,能够第一时间把信息传达给社区居民。在社区内,居民可以足不出户就掌握自己想要了解的事情并发表自己的意见,社交媒体的出现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便捷。

2社交媒体环境下社区传播的机制

2.1引导和反馈机制保证社区信息传播的质量

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社区信息的传播要建立引导和反馈机制,原因如下:①社交媒体是以网络媒体为依托的,网络是为人提供开放、互动以及交流的信息共享平台,每一个接触网络的社区居民都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因此信息的内容和质量上要严格把控,避免良莠不齐的信息影响人们正确的观念。②社交媒体不仅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还具有意见领袖的功能,能左右多数人态度倾向的少数人。网络的虚拟性使传播的信息杂乱无章,所以在基于社交媒体的社区信息传播中,要设置舆论检测人员,对于社区的相关问题保持关注,并且及时回应社区居民的疑问。因此,为了营造健康的传播氛围,要严格把控和正确引导传播内容,只有保证传播内容的质量,才能为社区居民营造安全的社区环境。

2.2资源整合机制丰富社区传播的内容

为了使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社区信息传播更快、更方便,这就要求建立社区内各类社交媒体的互相协作,为社区信息传播提供更加丰富的渠道。同时整合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社区信息传播的多样化表达形式,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结合于一体。丰富的社区传播方式可以加强社区传播的趣味性与吸引力,也极大地提升社区传播的宣传力,拉近了社区内各成员之间的距离,提高了传播效率。在社区内,社交媒体渠道的增多和表现形式的丰富,使社区居民更加全面的自愿接收信息内容,起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

2.3双向主导机制提高社区传播的效率

自上而下的社区信息传播要注重权威性,在宣传大政方针的同时做好居民的工作,从社区居民的需求出发,让社区信息传播为社区居民服务,解决社区居民实际问题。同时,注重社区居民的“话语权”,将传统的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的方式过渡,让社区居民的声音能够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双向主导的传播机制有利于社区信息的充分传播,社区为居民服务,居民拥有“话语权”,既维护了社区的权威,又保证了居民的参与权,所以,社区传播的效率也就相应提升了。

2.4社交媒体管理机制实现社区传播的制度保障

建立和健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社区信息传播管理机制,规范传播行为、引导舆论方向、提升传播的公信力、是保障社区信息传播有序、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加强社区信息的审核。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者,社区居民都可以在社区媒体上文字、图片以及视频,这些内容是需要社区人员审核,拦截一些不适当的信息,有利于丰富社区信息内容。建立社交媒体上的社区居民信息实名制,实名制的信息传播更具有影响力,并且更加具有规范化,可以减少隐匿用户传播的不规范信息。

3基于社交媒体的社区信息传播创新策略

3.1整合多种社交媒体方式加强社区建设

目前来看,很多城市社区都建立了自己的社区微信群或QQ群来弥补传统社区传播方式的不足。社区居民可以通过微信群或QQ群信息咨询、广告宣传以及生活求助等信息,还可以分享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生活感悟以及社区发展的建议。除此之外,社区传播还应该利用微信群和QQ群开展活动、设置议题,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发言积极性,促进社区关系的建立。另一方面,社区微信公众号、社区信息传播和服务的专属APP、小程序等也应该发挥积极作用。社区微信公众号可以持续进行较为深度的或者主题性的信息传播。社区APP平台拥有严格的管理规则,用户通过注册进入自己的社区,可在APP中进行物业服务、生活服务、社交分享服务。而小程序因其使用方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在社区信息传播中也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多种社交媒体方式可以让社区沟通无死角,如今,越来越多社区开启“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的方式,让社区服务与居民更加贴近。

3.2培养意见领袖人员引导社区舆论

由于网络虚拟性、匿名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各种鱼龙混杂的声音充斥在互联网中,为了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区服务,官方话语不可缺失,社区需要培养意见领袖人员,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做好舆论引导,在掌握舆论的基础上,宣扬国家政策、弘扬社区文化。积极发掘社区内部各层面具有意见领袖能力和正确价值观的人士,并邀请社区外部的专业化人士(例如社区居民关注的医疗健康、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专业人士)进入到社区微信群、QQ群等,或者在微信公众号上做系列专题讲座,逐渐将他们打造成为本社区的意见领袖,从而引导社区舆论。

3.3加强社区居民在社交媒体的话语权

社区利用社交媒体成立相关的社区交流功能和留言功能,居民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组织交流社区资讯、参与社区活动、分享社区经历、维护社区权益,不仅可以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社区的环境,同时也增强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为了更为充分地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性,加强他们的话语权,可以采用创建话吧、设立论坛、开通留言等多样化的渠道和方式,广泛征求意见,促进社区信息传播,着力解决社区急难问题。

4结语

社交媒体融入社区信息传播,使后者有了新的意义和变化。社交媒体带来了社区信息传播的新局面,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社交媒体环境下,如何建立社区信息传播的有效传播机制和运行方式,如何减少社区媒体在社区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社区信息传播的重要研究课题。在这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寻求基于社交媒体的社区信息传播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侯初初.社区媒体建设研究———社区新闻信息传播平台如何利用[J].新闻界,2012(8):73-75.

[2]张艳红.城市社区传媒建设的若干思考[J].新闻窗,2011(12):25-27.

社交媒体管理范文篇8

我国已经逐渐进入“互联网+”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交网络逐渐在社会当中迅速发展起来。随着社交媒体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其在营销中的作用,基于社交网络的营销行为也逐渐变得火热起来,例如,最近几年的微商就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由此可见,社交媒体营销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营销方式。对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来说,当前阶段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并没有针对社交媒体营销实现课程改革,与市场发展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滞后性。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内容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在现阶段的市场营销行为当中,网络营销已经成为极为重要的内容,而在网络营销当中社交媒体营销则是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同时也是网络营销行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在现阶段的市场行为当中社交网络营销也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同时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从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来看,市场营销专业的实际教学内容还是以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并没有结合社交网络营销为学生提供新的教学内容,从而导致大部分的学生对社交网络营销都并不是非常的理解,大部分的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工作当中也无法有效地使用社交网络开展营销工作。(二)实践教学力度不足。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社交网络营销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例如,社交网络营销需要具备一定的产品定位分析能力、产品价格管理能力、市场调研与预测能力、渠道管理能力、促销策略能力等。但是这些能力并无法在日常的理论当中获得,只有学生深入销售一线,通过经验的不断累积,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才能有效实现。但是目前阶段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当中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并不会为学生安排对应的实践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在社交媒体营销方面的实践能力存在着较大的欠缺。

三、基于社交网络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一)增强与时代的衔接性,更新教学内容。由于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没有针对社交网络平台营销开设专门的课程。因此,现阶段高职院校必须建构社交网络营销的具体教学课程体系,让学生接受系统的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社交网络营销的特点,在社交媒体当中,信息传播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客户对信息的感知与反馈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生必须明确社交媒体营销的特征。(2)加强社交网络销售渠道拓展的教学,社交媒体渠道拓展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同时需要遵循其特定的规律,这种规律与传统营销行为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3)加强社交网络营销策划能力的培养,在任何销售活动当中,营销策划能力都是营销销售成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必须为学生提供针对社交媒体的营销策划能力培养。(二)加强校企联合办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市场营销本身就属于一种实践行为,学生即便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如果无法将自己在课堂当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那么任何理论教学都是无意义的,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条件。而加强校企联合办学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学生在平时可以在学校当中接受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而在周末或者寒暑假学校则组织学生进入专业的网络销售公司中实习,让学生深入销售一线当中学习社交网络营销的具体技术,通过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社交网络营销能力,并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能力。

四、结语

在上文当中笔者对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社交媒体的大环境当中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对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对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徐明成,安静.基于产学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以网络营销人才培养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215-217.

[2]王传芸,章炳林.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设想[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179-180.

[3]唐旖聃.市场营销专业订单式人才的全程追踪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5(22):205-206,208.

社交媒体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社交App;自媒体分享式;旅游宣传;旅游目的地;旅游体验

随着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新的精神文化追求,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在新媒体盛行的趋势下,社交媒体平台蓬勃发展,各类社交App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自我展示分享和获取有用价值信息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自媒体分享式传播方式的出现对旅游宣传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概念

(一)自媒体分享式社交App

社交App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社会交往的一种载体,是拉近人与人、地域、文化等距离的软件。自媒体是以个人或者企业为主体相关内容为核心,通过自我营销的方式在特定领域获取一定营利。社交类App层出不穷,几乎成了每部智能手机里必备的应用软件[1]。目前,在众多自媒体社交App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小红书”和“抖音”App。在“小红书”中,用户既是消费者,也是分享者,其通过文字、图片、短视频及直播的形式进行分享,记录并分享自己的真实生活和体验。在“抖音”短视频中,用户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表达自我,记录美好生活,同时让用户在生活中能轻松快速产出优质短视频。在互联网社交媒体快速发展下,社交App根据用户浏览、关注、搜索的内容匹配并推送有价值、可读性强、产生情感共鸣的相关内容。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文旅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强,加速了互联网与旅游业的融合[2]。自媒体分享式社交App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自媒体用户通过精准内容定位、把握价值内涵、传递情感共鸣、稳固粉丝联系的模式进行旅游宣传推广。例如,自媒体用户将旅游过程中的交通、攻略、费用、照片、短视频等内容记录下来,再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所见所闻发送到社交App平台上,最后再通过平台匹配到感兴趣的用户,引发共鸣、进行评论和交流。随着这些平台的普及,人们的社交活动不断丰富,平台功能对于社交App用户来说,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美好生活和体验,并得到其他用户的认可和喜欢,从而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在拥有一定的粉丝量和流量后,自媒体用户可通过在平台上进行营销、宣传、推广,打造自身利益和旅游效益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二)旅游市场

旅游市场是指在一定时期,某一地区存在的对旅游产品具有支付能力的现实和潜在购买者。旅游市场具有全球性、波动性、高度竞争性等特征。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三)旅游宣传

旅游宣传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称为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营销是指旅游行业相关的经营者在以获得利益为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并进行宣传与推广,最大限度地吸引游客[3]。旅游是一种预消费产品,这种特殊属性决定了它必须依靠宣传推广的方式让广大消费者所熟知,并通过此方式给予潜在消费者强烈的感官刺激,从而激发其去旅游的动机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最终使消费者产生旅游的欲望并制订出游计划。

二、自媒体分享式社交App对旅游宣传推广的影响

(一)自媒体分享式社交App对旅游宣传推广的积极影响

1.对旅游目的地的积极影响自媒体行业的发展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线上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品牌、标志性景点的宣传,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发展,用最低的成本投入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自媒体企业或个人利用分享式社交App,结合背景音乐、特效,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分享旅游目的地相关的内容吸引目标用户关注,刺激其感官和激发其出游欲望,这部分的广告宣传费用用于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形象和品牌的打造,这对供需双方都将产生有益影响。2.对用户的积极影响用户以往只能通过浏览网页,搜索旅游目的地的美食、住宿、交通、知名景点、购物、娱乐等攻略,获取的信息内容比较枯燥。分享式社交App通过动图、背景音乐、视频、特效、文字等方式,带给用户身临其境的感觉,提升旅游景点的吸引力,激发用户的出游欲望。旅游企业要提高用户黏性与购买意向,因为他们决定活跃度与流量变现[4]。曾经游玩或者正在游玩的用户浏览到自己熟悉的旅游目的地时,也会产生情感共鸣并在分享的内容中进行评论、留言,为潜在出游用户提供各式旅游攻略。这种模式有利于降低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成本、缩短决策时间及提高旅游的满意度,获取适合自己的旅游行程。3.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积极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居民顺应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提升了运用网络、社交平台宣传和营销的能力,在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素质的同时,通过自媒体营销方式展现真实的旅游目的地照片、游玩攻略、当地特色、游客体验视频和感受等吸引潜在目标用户。一方面,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改善了家庭的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保护和宣传;另一方面,旅游目的地居民也能了解到不同地区、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

(二)自媒体分享式社交App对旅游宣传推广的消极影响

自媒体分享式社交App在旅游宣传推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在社交App中展现的宣传内容提高了用户的期望值,因为部分照片和视频会使用艺术手法进行美化包装,以达到商业宣传推广的效果。而与实际的旅游景点相比,会出现一定落差,降低游客的体验感。旅游企业受利益驱动,出现急功近利现象。虽然旅游景点宣传到位,但实际的基础设施未完善,导致游客满意度降低。受社会发展程度影响,社交App旅游人才短缺,往往旅游景点宣传内容的都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粉丝量大、流量高的“网红”,真正具有专业性的人才稀缺,专业宣传不到位。

三、自媒体旅游宣传推广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一)自媒体旅游宣传推广模式的优势

1.用户数量大,增长较快截至2019年7月,“小红书”用户数量已超过3亿。截至2019年10月,“小红书”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过亿,其中70%新增用户是90后。根据“抖音”的《2020抖音数据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抖音”日活跃用户数已经突破4亿。可见“小红书”和“抖音”的用户数量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并逐渐成为生活方式的平台和消费决策的入口。2.成本投入少,传播速度快在人人都是传播者、共享者的自媒体时代,社交App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社交方式并通过自媒体分享式的方式满足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等需求。人们通过自媒体社交平台可以免费、不限次数、不限时间和空间地旅游相关的信息以吸引目标用户。在这种模式下,可以提高旅游宣传推广的效率,减少广告投入的成本,扩大宣传推广面,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3.互动功能全,情感共鸣强自媒体分享式的社交App可以有目的地进行相关分享和宣传,通过“一对一”的双向互动模式,双方可以在App平台进行全面互动,针对相关产品的内容和问题展开交流讨论,使目标用户能深度了解旅游产品,产生旅游欲望、情感共鸣,并提出反馈建议等[5]。在此基础上,旅游目的地利用电商的运营功能、直播带货的渠道开展营销推广,从而达到较高的网络曝光率,吸引旅游目标用户的注意力,提高旅游品牌的推广效率和知名度。

(二)自媒体旅游宣传推广模式的不足

1.宣传内容杂,信息质量低从自媒体人的旅游相关宣传内容来看,总体质量良莠不齐。旅游企业会选择粉丝量大、流量多的“网红”自媒体人,“网红”自媒体人在旅游宣传过程中会有信息不对称、同质化信息多、宣传内容低俗等负面情况出现,亦给品牌带来威胁,影响消费者的信任度。2.营销环境差,商业气息浓部分旅游品牌在宣传推广中忽略了新旧媒体营销环境和线上线下消费群体的差异性,宣传推广模式简单,缺乏吸引力和创新性。大部分自媒体人和品牌自身的宣传内容相似度较高,在同一个时间段的营销广告雷同,导致旅游企业给用户带来的直观感受较差。3.交互效率低,服务体验差消费者通过自媒体平台针对旅游相关的问题进行交流并提出相关建议,但部分企业和与企业有合作的自媒体人忽视了与消费者的交互。例如,在一个旅游产品的推送内容后,未及时回复关注用户的消息,亦或是未对旅游产品进行具体的了解,甚至需要脱离社交平台,通过另一方式进行交流,以上的问题都会造成客户流失、用户体验较差。

四、利用自媒体分享式社交App进行旅游宣传推广的建议

(一)发挥“网红”效应,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

自媒体分享式社交App融入现代旅游业发展,已呈现出多样的形式。例如,游客在“抖音”平台上分享旅游动态,在“小红书”上交流旅游心得等。一方面,当地在旅游宣传推广中,可利用自媒体分享式社交App平台,通过网络红人或星级用户圈粉,邀请“小红书”或“抖音”平台上的网络红人冠名旅游品牌和发帖分享等方式,充分发挥“网红效应”的正向影响力,增加旅游目的地曝光率,吸引更多用户的注意,从而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在旅游宣传推广中,加强“小红书”“抖音”等自媒体分享式社交App平台与用户的互动,如“小红书”网红可以根据其他用户的需求去实际体验指定的旅游目的地,通过网红对旅游的分享让其他用户感受旅游目的地的魅力。

(二)实现“精准”营销,提高旅游宣传推广的效率

自媒体分享式社交App作为自媒体技术范畴,具有数据收集、整合、分析等功能。因此,旅游目的地可以通过“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兴趣将有关旅游信息推送给定制的用户,使用户随时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旅游信息,这对促进旅游目的地精准化传播和提高旅游营销传播效率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要突出营销的特色,如通过“小红书”“抖音”等自媒体分享式社交App,在推送旅游景点的同时可以辅以生动的解读和轻快的背景音乐,激发用户对所看到的旅游信息或画面产生旅游消费的意愿,进而提升宣传营销的效果。

(三)加强平台管理,提高旅游产品的美誉度

由于“小红书”“抖音”等自媒体分享式社交App形式多样、使用简便,利用这类App进行旅游宣传推广时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一方面,可以通过直播等具体途径快速旅游信息传播;另一方面,也会存在传播虚假信息、不当言论等情形。因此,要保证旅游宣传正常进行,就需要加强对自媒体分享式社交App平台的管理与监督,实施网络实名制,倡导真实信息,建立健全监督反馈机制,持续净化平台环境。此外,要将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底蕴融入“小红书”“抖音”等自媒体分享式社交App中,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美誉度。

五、结语

自媒体分享式社交App已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满足了人们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以“小红书”和“抖音”App为例,要深入挖掘自媒体分享式社交App的价值,推动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开祥,黄廷原.自媒体时代社交App的传播策略与运行研究:以微博和微信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12):29-31.

[2]谭宇菲,刘红梅.个人视角下短视频拼图式传播对城市形象的构建[J].当代传播,2019(1):96-99.

[3]柴宇航,李健,张怡宁,等.大学生分享类旅游App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探索,2020(12):7-17.

[4]张初兵,李义娜,吴波,等.旅游App用户粘性与购买意向:互动性视角[J].旅游学刊,2017(6):109-118.

社交媒体管理范文篇10

自2014年以来,经济新常态理念已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广告作为经济的“体能表”,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商品流通,而且是一类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兴文化艺术形式。近年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社交软件发展迅速,互联网媒体的社交功能日益显著,研究社交媒体背景下广告信息的传播方式与途径,对于推进我国广告行业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告传播学》一书由徐小娟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为13章,从广告传播基本概念入手,探讨了广告传播的概念、特点、发展历史、传播模式、媒介特点、传播符号、文化传播与传播效果测评等内容。该书理论框架完整、逻辑内容清晰,适合作为媒体传播学、经济学、广告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课外读本。该书理论结构完整、案例分析鞭辟入里,对传播学相关理论的介绍十分详尽。第一至三章介绍了广告传播的基本概念、特征以及基本传播模式;第四至六章介绍了广告传播的受众与媒介;第七至十章介绍了改革传播的符号特点以及文化传播载体功能;第十一至十二章介绍了广告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包括广告的伦理传播等;第十三章介绍了广告传播质量评价制度。同时,该书收录了大量广告传播的经典实体案例,对书中的理论体系有较好的补充说明作用。在理论方面,作者结合大量文献给出独到的见解。关于广告的定义,各国传播学专家曾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作者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认为广告是商家通过有偿使用各种媒体传播形式,对指定商品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特定对象的宣传,影响人们对产品的主观态度,最终通过大众购买而获利的商业性信息传播行为。广告作为一种公开的信息流动方式,其传播对象十分广泛,可以说,广告传播对象具有盲目性,但不同商品广告传播都有特定的目的与传播对象群体。广告传播途径组成要素十分丰富,如具有广告需求的商家与团体、广告公司、网络与平面广告展示区等。作者认为,影响广告传播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人,即广告传播者。广告传播者决定了广告传播的质量、效率及理念,广告传播者可以人为纠正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保障信息传播遵循一般规律,实现信息传播价值最大化。

该书分析了社交媒体背景下广告信息传播的特点与实施策略。社交媒体平台信息流广告的特点首先在于拓展了广告创意空间。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交媒体的发展为各类信息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微博、微信、陌陌、探探等经典个人社交媒体都拥有大量的用户群体,个人社交媒体平台信息传播模式由于具有成本低、速度快、门槛低等特点,逐渐发展成为广告信息传播的重要阵地。其次是建立了精准的投放机制,提升了广告投放效率。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广告投放与广告信息推送是近年来广告传媒行业的重要转变,与其他形式广告不同,社交平台广告投放成本低、用户群体广泛、信息传播效率高。同时,社交媒体还可以通过用户数据分析,将不同信息内容推向不同的目标人群,并通过好友之间的信任进行二次传播,其传播速度与效率十分可观。这种分类投放与精准投放的广告信息传播策略是现代广告传媒行业改革的重要成果。在推动社交媒体平台信息流广告的传播上,首先要促进社交平台广告信息二次流通。基于社交目的的信息流仍然是社交平台信息流的主要组成元素,广告信息流可以借助社交平台的信息推送功能进行传播,但许多社交媒体用户对于推送广告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直接屏蔽,这种由第三方推送广告信息的方式难以达到传播效果。鉴于此,广告传播媒体可以借助社交媒体用户进行二次传播与宣传,将用户对广告与商品的认可借助用户交际网络进行二次传播,从而提升广告传播的效果。其次,要控制社交平台广告投放数量,保障广告传播质量。在广告信息传播过程中,广告投放数量与投放规模的选择十分重要,广告投放数量过多不仅会增加品牌建设成本,也会引起社交媒体用户的视觉疲劳与反感;广告投放数量太少则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品牌效益的最大化。作者认为,社交平台广告投放应遵循市场一般规律,并将广告以自然的形式植入信息流中,用广告作品的创意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最后,要建立社交平台广告传播监管制度,净化网络广告宣传环境。

社交平台广告信息传播具有准入标准低等优势,但准入标准低也使得许多低俗、价值观扭曲的广告产品得以借助这一渠道大肆传播,借助社交平台的广告信息仍需要加强社交平台内部监督与管理。社交平台应完善用户隐私保障制度,避免用户信息被非法使用,广告传媒行业也应制定完善的社交平台广告内容管理制度,避免低俗广告、价值观有偏差的广告进入传播渠道。该书对于我国社交媒体背景下信息流广告传播路径探索的也有一定的启示。第一,要推进广告文化符号化传播。广告传播效率与传播质量极大的影响着品牌的商业价值,因此,现代品牌广告传播也应注重广告传播的方式与质量。广告传播的本质是将文化内容以符号的形式进行传播,科技时代背景下,信息的符号化传播已成为了现代信息传播的必然趋势。广告作品的创作、传播与创新发展都需要借助文化的内涵与传播途径展开,广告的符号化传播理念也推动了传统文化现代化传播方式的创新发展。广告作品本身是一种展示产品性能的艺术作品,其兼具商业性与艺术性,广告作品的传播也具有文化传播的一般特性。广告传播过程是以现代文化传播途径为载体进行的,广告传播得益于文化传播途径的不断完善。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其传播仍然需要借助文化传播的途径展开。广告作品是从文化产品中脱颖而出的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特殊文化作品。广告作品的制作需要广告传媒从业者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与艺术修养,在广告制作中将文化、艺术、商品属性融合为一体,并最终实现广告的艺术性与商业性双重价值。广告作品的传播不仅需要借助文化的灵感进行创作,还需要借助文化传播途径进行传播,并以文化符号化的形式进行存储、传播、创新。第二,要强化广告传播过程中的文化传播与社会伦理传播。广告的受众十分广泛,广告传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广告传播唤起消费者群体的情感认同,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拓展用户群体、提升品牌形象,并最终实现产品的商业价值。广告传播的主要对象可分为具有购买意向的潜在消费者群体、购买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的消费者群体和无消费需求的消费者群体三大类。广告传播不仅需要实现品牌的商业价值,同时,广告的传播也需要体现广告作为艺术作品与公共信息的文化性与社会伦理性。现代广告制作大量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灵感,并在传播过程中以传统文化元素为重要宣传亮点,可以说,现代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发展。广告传播的社会伦理属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广告作为一种公共信息,其传播过程体现了社会伦理性的传播。

社会各界正在呼吁广告传播者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遵守广告传播的市场规律,同时,广告信息传播也应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展开,与社会公众共同营造一个自由、公正、健康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大众化的广告传播方式也需要以合适的艺术表现形式,引导公众理性选择个人喜好,并在提升大众生活品质的基础上,引导社会大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第三,要完善广告传播质量评测制度。广告传播效果不仅体现了商家在广告传播中的经济投入是否值得,也体现了广告传播的文化效应、经济效应以及社会效应,对广告传播效果的评测,也是促进广告传媒行业发展进步的有效途径。该书第十三章介绍了广告传播效果测评的原理、意义、内容、机制及测评方法。广告传播效果测评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广告投放前测,这一阶段可采用的测评方式十分丰富,包括消费者随机调查、消费者评审团提前观看广告样刊或样片、专家评议等,广告投放前测是对社会需求的深入了解,前测结果对广告作品制作与完善、广告投放方案制定等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第二阶段是广告投放中测,中测主要发生在广告投放后的两个月内,即广告投放前期。广告投放中测内容包括测评广告投放数量、产品销量、网络关注度、电视广告收视率等。中测结果可以帮助广告商及时调整广告传播策略,保障广告传播的商业价值。第三阶段是广告投放后测,广告传播效果后测的方式根据市场与广告商的需求变化而不断变化,对于不同的广告,其传播后期效果测评方式没有确定的模式,只需保证测评方式与目的相一致即可。现代社会社交媒体发展迅速,各类信息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得以迅速发展,广告信息传播也得以借此背景展开。信息流广告传播不仅有助于提升品牌效应与商品的市场认可度,也能较好地引导消费者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促进文化、艺术与社会伦理的大众化传播。总体来说,该书中理论概述与案例分析等内容对我国社交媒体下广告信息传播途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郅阳 单位:郑州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