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心理与共享空间设计研究

时间:2022-06-25 11:06:48

社交心理与共享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居住区逐渐出现许多问题:“核心家庭”的常态化、单身家庭的普遍化、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邻里关系淡薄化等。基于以上这些问题,一种新型的空间观念也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共享空间。本论文通过分析当代社区居民社交心理的问题,试图通过打破社区的传统认知,将对社交心理的分析研究应用到共享空间中,从而改善人们的精神上与生活上的问题。

关键词:共享空间;社交心理;城市居住区

早在仰韶时期,母系氏族就开始使用一种名为“公社生活”的布局方式,他们将族民分成以几个小房屋环绕中间大房子及周边空地为中心的“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居住方式及居住设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城市居住区仍然隐藏了诸多问题:单身家庭的普遍化;邻里关系变得冷漠化和淡薄化等。基于以上这些问题,一种新型的空间观念也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共享空间。我们通过共享空间的形式来达到稳定的心理作用,特别是在社交和人际关系上。然而在当前研究中也出现了许多诸如共享空间是什么、改变居住环境能否影响人的社交心理、社交心理是否对共享空间起着重要作用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基于

社交心理的共享空间设计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研究共享空间与社交心理,调查共享空间对社交心理的影响现状,结合相关设计理论总结出以社交心理为导向的共享空间设计方法及意义。

一、共享空间的内涵及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共享空间的内涵。现代人群的共享即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它包括行为与心理共享,以共享为设计目的的空间就是共享空间。当物质空间满足共享时,人们行为上的共享随之展开;当共享成为一种空间精神时就属于心理共享,它需要依附一定的物理形态。一般来说,构筑物中的公共部分通过几层楼或垂直穿过整个构筑物,称为共享空间。它还具有许多其他功能,如休息、展览、休闲和集会等。它强调资源的共享,为人群之间的交流提供机会。因此共享空间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一种特殊的空间形式,二是要作为一种精神空间存在来满足人们的精神要求。其次,笔者将从人、空间、社会三个从小到大的方面对共享空间的意义进行分析。第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得到改善。共享空间的巨大生命力就在于人与人互换情感的乐趣。一方面通过对室内和室外的模糊,增加室内外空间的交流,从而加大情感交流面;另一方面通过创造出符合不同程度情感交流的室内外空间,充分满足人们情感交流的需求。第二,使得空间的实用功能大大增加。早期住宅建筑空间功能大多较单一,普遍存在功能不合理等现象。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也形成了适应现代生活要求的结构灵活、功能合理、技术先进、快速高效的新型环境,使实用功能思想社会。第三,促进社会融合,助推城市空间的更新。通过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共享,提高社区凝集力和社区归属感。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首先是国内方面,2003年出版的《中国现代城市住宅:1840—2000》一书对反战时期的中国近现代住宅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当时欧洲许多国家已经在城市住区空间环境邻里交往上获得了许多成就,而我国许多建成的住区存在着诸如缺少住区生机、邻里之间交往不畅等问题,因此展开对住区环境及心理影响的研究很有必要。此外,王晶在论文中表示了她对未来中国共享居住的认同,共享社区可以促进居民之间的社会互动并成功地解决老龄社区和城市化条件下保障性住房的发展问题。通过以上论文及案例,我们认为共享空间对于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有关共享空间的文章及书籍还有很多,例如舒平教授的《共享生活空间——社会学的启示》等都对共享空间以及社交心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研究。与此同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外国建筑师建造了大量廉价房屋后造成巨大的事故,这样的教训迫使他们开始探索新思路,于是共享思想开始进入人们视野,1967年的丹麦,迪尔伯格等人建立了共享居住区“赛特达门”。从那时起,共享的浪潮开始从北欧蔓延到全世界,1961年简·雅各布斯所写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雅各布斯鼓励社区居民互相积极交流与帮助,使社区居民获得一定的心灵安慰。不同于欧美国家的个人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共享”,亚洲的共同生活是文化传统中对社区的强调和对社会发展趋势的回归的结果。例如在日本,人口老龄化等因素使“年轻人创业共享社区”和“多代际共享住区”等多种居住方式逐渐产生。前者是一群拥有不同行业背景和职业的年轻人通过共享空间来完成接触交流本地文化、办公学习等活动;后者则是老年人为一些无法支付昂贵房租的年轻人提供住宅,年轻人为免除房租为老人提供一定的生活服务。日本设计师筱原聪子在论文《日本居住方式的过去和未来——从共享住宅看生活方式的新选择》中通过回顾日本的历史,讲述了住宅从所有、占有迈向共有的转变,居住方式也从单个家庭过渡到了一个有归属感的新型共享社区,同时也叙述了在这种空间转变下每个人从冷漠疏远到热情乐观的感情变化。

三、以社交心理为导向的共享空间设计

(一)社交心理

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邻里关系却逐渐淡薄,与此同时许多社区缺乏公共场所来进行邻里间的交流,而一些具有社区交流空间的社区也存在设施老化、环境冷漠化等现象,于是人们逐渐开始重视社交心理这一问题。社交心理可以教导人们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使人们的行为相互协调,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交心理也可以帮助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人类通过活动,借助于语言、表达等方式逐步培养自己的个性,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社交心理在空间中起着许多重要作用:第一,精神层面。比如解决老年人的孤寡问题、儿童的照管问题和成年人的社交问题;治愈曾遭受心灵创伤的人群,使其回归正常的社交生活。第二,社会层面。比如缓解城市化所带来的困扰,促进邻里和谐交流,从而提升社区凝聚力,推动社会的和谐等。

(二)共享空间对社交心理的作用

第一,保障弱势群体的健康成长及正常生活。共享空间对个人和集体心理以及生理的作用,减轻弱势群体及其家庭的负担,也缓解弱势群体的心理及生理健康。第二,符合社区友邻关系的价值。邻居之间缺乏交流使一些居民开始反思构筑物的冰冷与淡漠,开始怀念曾经邻里间互信友好,充满交流的居住环境,这也为追求传统友邻关系的社区住户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第三,帮助特殊人群获得生活上的关照。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养老、失独等社会问题愈发严重,由于共居社区强调邻里关系的和谐、弥补心灵的创伤以及社区内部互相的照顾,这种新型居住方式可以帮助特殊人群获得生活上的关照,也有助于其丰富精神世界,缓解心理压力,创造个人和集体价值。

(三)社交心理在共享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共享空间的设计要点:第一,开放性与公共性。当人们精神上能够接受空间布局并感到舒适时,他们才会决定参与其中,因此空间设计需要在公共区域下足工夫。例如在设计走道时,不但要考虑走道的功能,而且要运用设计手法,保持脚步,放慢脚步,以便更好地促进沟通。第二,多样性。不同类型的交流活动有不同的空间设计要求。例如报告厅颜色需要选取较为冷静的颜色,公共走道可放置少许座椅可供来往人群交流等。第三,精神性与物质性。相对于其他例如客厅、卧室等具有较强功能性的空间,共享空间的物质性较弱,但是其具有较高的情感性。共享空间的功能布局:第一,空间层次性。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空间分布是为了满足不同程度的通信需求而设立的,而保护家庭生活不受干扰。第二,强化空间多层次的综合服务功能。引入一些与居民活动密切相关的低消费空间,为居民建立交流提供机会,促进熟人之间的进一步深入联系。第三,具有复合性。共享空间在设计过程中要采用大空间围绕小空间的方式,小空间功能较为明确,大空间功能较为模糊但具有一定私密性,这样既不缺乏自由感,又能够保证一定的稳定感;既有室内感,又有室外感。

四、结语

随着时展,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在不断丰富。当精神等到满足后,人们更多地开始思考生活方式的变化,各种各样的居住方式也被实现。而选择共享住宅主要是期望与其他人联系并建立一个有归属感的新社区,他们的选择可以被视为应对家庭分解、个体分离时代的一种策略。当前,我们可以看到从共享住宅发展而来的很多新型群体生活方式,体现了一种从所有和占有到使用和共有的转变。本文通过对共享空间与社交心理的探析,试图概括共享空间的相关理念和部分实践经验。实践证明,共享空间可以利用闲置空间资源来促进居民间的交流沟通,也可以解决当代人的社交心理问题及老龄化社区等社会难题。未来,共享将不仅仅局限于某个活动空间或某个社区,而会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中不断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居住生活方式。共享不仅是一种具体的解决思路,更是在用有限的居住条件来解答当代城市议题,从而给未来空间及人类情感带来更多可能,因此基于对社交心理的共享空间的规划及设计方法,仍有待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嘉仪.具有多样化共享空间的住区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4.

[2]费麟作.喜读中国城市住宅的历史画卷——《1840——2000中国现代城市住宅》读后感[J].建筑学报,2006(1).

[3]王晶.共享居住社区——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社区营造的启示[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6.

[4]简·雅各布斯,金衡山.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J],.博览群书,2020(10).

[5]筱原聪子,姜涌.日本居住方式的过去与未来——从共享住宅看生活方式的新选择[J].城市设计,2016(3).

[6]杨静.室内空间的情感设计[D].大连工业大学,2008.

[7]张熹,孙志方.乡村振兴视域下国内乡土景观研究述评[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13-120.

作者:常皓 张熹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