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4:39:07

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篇1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取向

1概念界定

就业取向指的是个体在个人条件的基础上,再加上受国家就业趋势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就业观念和心态的指导下,在自己选择职业或者岗位时采取的方法与对策。如果个人的就业取向符合社会需求,那么个体就会顺利就业;如果个人的就业取向不符合社会需求,那么个人的就业过程就会比较艰难曲折(许潘健等,2012)。大学生就业取向属于一种心理范畴,指大学生对于找工作的一种心态、观念(张文娜,2016)。

2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G校社会工作专业2017-2019级132名大学生为研究总体;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66名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3研究结果

3.1样本情况

本次调查按照概率抽样的原则,选取66名社会工作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20人,占30.3%,女生46人,占69.7%。性别分布基本符合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性别比例。二、三、四年级学生各占约三分之一。

3.2就业去向

调查显示,共有19个人选择考研,占总人数的28.79%;其中男生3人,女生16人,女生会更多地选择考研。选择创业的有4人,占总人数的6.06%。选择国家政府机关的有38人,占总人数的57.58%,其中男生12人,女生26人。选择无所谓的有5人,占总人数的7.58%,其中男生3人,女生2人。可以看出,社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还是倾向选择比较稳定的工作。

3.3就业意识

从择业和就业的先后关系来看,68.2%的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31.8%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中的学生63.4%在家中排行老大,且有68.7%属于家庭经济状况贫困。可见,择业观受到家庭责任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

3.4就业期望

(1)薪酬期望。调查对象对于期望薪金为5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0.6%;期望薪金为4000-5000元的比例为56.1%;期望薪金为3000-4000元的比例为19.7%,期望薪金为2000-3000元的比例为13.6%。可见,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薪金望值集中在4000-5000元。(2)地域期望。调查对象期望在自己的家乡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比例为45.5%,期望在西北地区工作的学生比例为30.3%,期望在东南沿海地区仅占10.6%。(3)择业因素。社会工作学生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分别是薪酬待遇占比22.7%、发展机会占17.1%、工作地点14.3%、社会地位与工作时间各占8%、个人兴趣7.6%、单位福利7.2%、能否胜任6.8%、实现个人理想价值4.8%、专业对口3.6%(表1).

4讨论

(1)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稳定、低风险工作。由于公务员和事业编相对稳定,社会地位高,福利保障好,工作环境舒适,工作量少,因此,学生参加其考试的热情一度很高。研究生考试能够获得更高学历。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为更好的就业储备学历和知识。遗憾的是,我们的设计中“担任社会工作者”的选项无人选择,不喜欢本专业,工资太低,达不到理想的标准,专业认可度低,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差都是不会从事本专业的原因。(2)就业、择业观与家庭经济情况紧密相连。经济情况越差需要承担的家庭责任越大;家庭经济情况贫困的学生要承担家庭负担,抚养父母和照顾兄弟姐妹,他们需要稳定的收入来缓解家庭经济贫困的现状,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贫苦家庭的大学生因为必然的家庭经济压力,必须斟酌个人工资水平和职业前景。而富足家庭的学生没有这些担心,由于生活和成长的良好环境,他们优先考虑工作福利、轻松程度和职业前景较高的工作。贫困大学生对工资水平和职业前景的需求太强,他们需要寻找高薪且稳定的工作,渴望扭转个人和家庭经济的现状,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3)薪金期望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调查对象所处地理位置本身属于西北偏远贫困地区,经济欠发达,所以对于薪酬期望较低;但与本地区薪酬相比,本专业学生薪酬期望较高,与本地区市场不符。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学生在求职就业中也表现出了一些功利主义态度。例如,他们比个人发展机会更关注工资和福利待遇,相比专业知识的应用更关注工作是否轻松稳定,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相比更多地考虑个人的需求。这类功利的心态不利于学生在求职就业时客观衡量分析、做出正确的就业选择,反而很容易导致实际的职业可能并不真正适合本身,从而使自己无法发挥本身的优势,局限或制约了个人职业的长远发展。(4)地域期望显示出地理上的不平衡,大多数的调查对象都表示他们将返回自己的家乡或邻近城市工作。

5建议与对策

5.1国家层面

(1)国家宏观调控,营造优良的就业环境;传播积极价值观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就业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流价值观,国家、社会、学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就业教育中。(2)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支持政策,并加大力度宣传社会工作专业,促进社会工作意识在全社会的形成,扩大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影响。同时,对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形象进行准确而权威的定位,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科学制定社工的薪酬待遇水平,保障合法权益。

5.2学校层面

(1)学校应高度重视就业教育和就业心理咨询,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培育艰苦奋斗价值观,通过对身边的真人真事的宣传,更为直接地唤醒学生的青春奋斗力量。(2)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在专业教育的第一年就要唤醒学生对专业价值观重要性的认识,并使他们意识到价值观在其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大学生就业必不可少。应要求所有学生参加该课程的培训,将就业指导课程划分为不同级别并针对不同年级进行不同的职业指导和职业计划。职业规划课程还应进行阶段性的总结。(3)学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模式亟待改进,学校尚未根据该地区的实际需要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社会工作培训模式。(4)要启发和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做出正确的自我能力评价和恰当的职业评价,引导和帮助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调整心态和行为,主动适应社会,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挖掘潜力,培养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胜任工作。

5.3家庭层面

(1)父母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还需要妥善处理子女的成才和就业问题,不要将考编视为子女取得成功的唯一标准,也要改变对孩子过高的就业期待。(2)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就业决定;多关注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帮助孩子理性分析就业,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父母生活的经验,给孩子提供合理的就业建议。

5.4个人层面

从个人或家庭的角度出发,结合社会需求和自己的现实需求,确定职业分析和就业方向,积极主动做好职业规划并抓住就业机会。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需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综合考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及兴趣爱好,尽快为自己制定职业目标,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树立良好的专业理念,积极参与专业实习,提高自己的专业实务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增加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提高自己在求职中的竞争力。进一步了解社会实际情况,并且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更实际的工作选择标准。

参考文献

[1]朱志伟.甘肃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初探[J].甘肃高师学报,2014,19(04):135-139.

[2]许潘健,李俭,邵朝晖,等.卫校护生就业取向分析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09):87-89.

[3]张发勤,郭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20,36(04):152-156.

[4]黎斌,张福东,邹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30(03):64-67.

[5]王思斌.社会工作的专业对口与素质教育[J].中国社会工作,2017(25):62.

[6]张雨明.日本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就业状况对我国的启发[J].科技视界,2014(30):151+277.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篇2

[关键词]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劣势;建议

一、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意义

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开办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但是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只是近几年的事。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是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融合的重要举措,不仅极大促进了学科的发展,更满足了现实社会的迫切需要。

(一)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顺应了医学整合的必然趋势。医学整合是对分化状态的医学各个部分进行合理耦合。医学整合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医学的科学一人文价值潜能,使医学协调、均衡、科学地发展,以适应医学发展内在需要,满足社会对医学和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正顺应了这一趋势,同时也践行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二)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例屡见不鲜,在很多患者眼里,医生不再是天使,而是憎恨的对象。开办医疗社会工作专业,培养专业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患者心理卫生咨询、社会适应指导、健康科普知识传授以及病人和家属应对疾病、死亡等方面的社会心理调适工作,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调动病人战胜疾病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体现人文关怀,促进病人早日康复;还可以促进医疗单位各项服务功能的实现,增加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综合医疗服务。

(三)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对社会工作学科发展意义重大。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还很不健全,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利用自身特有资源,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实习场所和督导,大大促进医疗社会工作方向的开展,从而提高了社会工作学科发展的实践水平,丰富了这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对这一学科的专业化、丰富化和完善化发展贡献重大。

二、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医学院校由于其自身具备的医学为主的特点,在开办和发展社会工作方面,具备显著的优势和劣势。

(一)优势分析

1.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以医学及相关资源为依托,具有实用性和专业性强的优势。现阶段,由于专业的社会工作实务机构数量有限,难以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实习场所,致使许多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缺乏专业实践技能培养,这已经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作为医学院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作为软材料,加上医院、康复中心及其他医疗服务机构等硬设施,可以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场所,从而通过实习活动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学习和运用。

2.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是大势所趋,也必将创造辉煌的前景。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是在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展开的,这符合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另外,从医学院校的发展来看,注人人文医学之后,学校的发展就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有利于学校师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完善学校的科学管理,促进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只要认可这一思想,医学院校重视人文医学的建设,支持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社会工作必将有一个光明的前景。3.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能够更好地解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现代社会对医疗社会工作人才有很大的需求。近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2004年,中国医师协会统计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74.29%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分别为47.35010和13.28%;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3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在这种情况下,急需发展医务社会工作,让医务社会工作者以履行工作职能为基础,在社会工作理念的指导下,采取有效方法,积极介入和调解医患纠纷,努力改善医患关系。另一方面,医学院校由于其专业性优势,培育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也会具备更强的实践技能,这也会增加就业的竞争力;并且,医学院校一般设有附属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这也能为解决自身毕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帮助。

(二)劣势分析。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其劣势体现在经验不足、学科知识基础不深厚以及人才缺乏等方面。由于全国的医学院校和其他综合类或文科类院校相比,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时间较晚,所以就会存在办学经验不足的问题,这种不足会进一步导致教学过程是逐步摸索进行的,可能会走一些弯路,影响学科的健康快速发展。学科知识基础不深厚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专业开办的时间晚、经验不足,另一方面也因为在开办之前缺乏相关学科的理论积淀,毕竟在医学院校是以医学为主,和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的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相对缺乏。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缺乏问题也是一个极大劣势,一方面,原来缺乏相关人才的储备,另一方面,作为医学院校并且是新开办的社会工作专业,在吸纳专业人才方面也缺乏一定的吸引力。这几个方面的劣势,是制约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瓶颈,需要采取措施来弥补。三、医学院校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议

“SWOT分析法”告诉我们,在解决发展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了医学院校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优势与劣势,这为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和明确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借鉴。

(一)提高重视程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充分重视社会工作专业。一个学科要想获得较好的发展,需要具备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得到重视。要加大社会工作专业建设资金投入,提供专业发展需要的各方面设施和资料,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要充分发挥实用性和专业性强的优势,重视学生医学知识的融人,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场所和设施,促其参与医疗社会工作实践活动,力争培养出社会工作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实践能力高、活动能力强的医疗社会工作者。与一般学校开办的社会工作专业相比,这是医学院校的巨大优势,只有培养出知识扎实、技能出众、就业良好的人才,这一专业才真正符合社会的需要,也才能真正取得大的发展。

(二)实行引进来举措,在不断学习中弥补不足。针对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要多向办学较好的院校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每一学科的发展都是经历成立、发展、成熟和完善的过程,对于那些开办社会工作专业较早、发展较好的院校,需要医学院校多学习他们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借鉴其学科发展规划,明确这一学科最前沿的领域与科学发展方向,这可以避免少走很多弯路。还需要经常邀请一些社会工作专业及其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学者来指导工作,开办讲座与学术交流活动,直观地学习经验并发现自身不足。其次,要加大社会工作教师队伍建设。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领域内的专门人才还相当欠缺,很多研究社会工作的学者都是半路出家,再加上社会工作专业在医学院校的学科地位相对不高,所以吸纳高水平的社会工作研究专家难度很大,所以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努力争取吸纳外来专家的同时,要着重做好自身人才的培养,多为本校社会工作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提供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为其创造自身成长的空间。对于教师来说,要以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为己任,广泛学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早日成长为教学与科研并重、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最后,医学院校要加大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资金投入,购买丰富的专业书籍和资料,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知识来源保证;还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各方面设施建设,例如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完备而现代化的社会工作实验室,能够把教学和实践融为一体,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模拟,并把过程进行监控和录制,以供分析和改进,这能够大大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互动,促进社会工作这一学科的专业化发展。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篇3

应用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问题。社会工作专业整体上强调实践应用,要求学生能够整合理论、理念、方法、技巧并运用于实务,解决实际问题。OBE是近年来众多国家积极倡导的应用人才培养理念,已在各类专业教育中有所运用。OBE是以成果为导向并将之贯穿至教学目标制定以及教学设计、组织、实施与评价等全过程的教学理念,强调师生对教学预期成果的准确定位,通过持续互动、反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1]这一理念非常契合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线上教学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并将持续对教学实践带来影响。线上线下教学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如何基于OBE理念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值得教学工作者深入思考。

2OBE成果导向教育和线上教育的研究现状

OBE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聚焦于“成果”并将之贯穿于教学实践各个环节的先进教育理念,其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北美的基础教育改革运动[2]。成果导向教育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而非教师讲授了什么;对学习目标或任务的界定要求贴合实际需求,并要求师生对此都有清晰的认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围绕学习目标和任务开展教学设计、使用教学资源。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并通过持续的互动和反馈作用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对OBE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教学计划进行“反向设计”,实现对每一节课的预期定位,在OBE理念指导下完成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的培养以及对评价方法和评价机制的探索[3-5]。在线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存在已久,且应用趋势越发明显。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各类教学活动纷纷转入线上,线上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得到快速发展,很多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持续产生影响。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线上教学具有独特优势:线上教学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设计,促使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在线平台的录播和回放功能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充分运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可有效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线上教育的核心是课程资源的搭建和以互联网为渠道的学习活动。但是,一直以来线上教育的课程资源建设存在种类多且杂乱、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系统性等问题[6]。同时,线上教学也将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受网络的限制、学生缺乏自主性、教学质量低、难以深入互动、难以进行过程考核等。总体而言,虽然目前OBE理念在指导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面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是“互联网+”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多元化的学习渠道、方法和产出,而基于OBE理念对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研究还较为欠缺。

3基于OBE理念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线上线下融合教改思路

3.1深化OBE理念

通过对OBE理念的分析,可以发现它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一是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产出;二是灵活多样、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不局限于某一教学方法,而是围绕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来发现学生的多样性;三是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行业人员的多方参与。目前,线上教育资源丰富却繁杂,不利于学生进行选择和学习。而OBE理念聚焦成果导向,能够帮助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明确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生能够对学习的产出有清晰的认识,进而反向设计课程内容、组织课程资源[7],并且在教学中强调学习产出的应用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评价和反馈。具体到社会工作专业而言,可以在OBE理念的指导下,紧贴社会需求和能力培养导向,明确和细化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具体的课程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课程学习和专业学习的目标。宜宾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结合前期对社会工作机构、基金会、地方政府、企业用人单位或管理机构以及往届毕业生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系统梳理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要求,将能力素质要求以矩阵方式进行分解并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得每一门课程都能明确所承担的人才培养“角色”。通过这一过程,深化OBE理念,明确成果导向。

3.2整合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指为确保教学的有效开展而必备的各类教学素材、教学条件等。从不同视野对教学资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在专业建设中对不同要素、不同资源进行全面的把握和理解,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把教学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审视,使教学资源呈现出结构化、系统化和相对稳定的形态。一是要整合好校内不同专业的教学资源,着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群的建设。社会工作专业本身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运用的学科,具有多学科整合属性。在专业建设中,可以通过学校新文科研究中心的平台优势有效整合校内法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组建专业教育的课程群,共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二是要整合好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在线教育蕴含着更开放、更多元、更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有其特有的优势,能够提供相对完整的育人服务,尤其体现在对人的品格教育、综合能力教育方面。两种方法互相补充,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目前对线上教学资源的开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何让这些教学资源更好地匹配不同的教学功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学习需求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OBE理念的引入,能够将线上教学资源放入更具有结构性、整体性、目标性的框架中,使得这一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近年来,宜宾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大力推进线上教学资源的整合和运用,综合运用腾讯会议、钉钉等互联网应用工具以及中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线上课程资源,引入建设TPR社会工作专业情景化教学软件平台,强化线上教学资源对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研究、实践的作用,为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整合好国内外教学资源。2016年11月,宜宾学院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美国应用技术教育联盟(中国)在北京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宜宾学院社会工作等六个专业正式加入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领域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内容包括共建应用课程体系、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再训服务、开展教师交流和学生交换合作、开展社会工作实训室建设、实施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国际认证项目。域外经验有利于改善社会工作专业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教学环境固化、教学资源局限化等现状。

3.3强化行业组织的联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方面往往存在脱离实务和行业组织等问题。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非常强,因此一直比较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行业组织的联系也相对紧密。这种紧密合作至少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过程协同、就业对接三个方面,尤其是要求行业组织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如何有效衔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特别是如何构建起更为有效的行业组织关系以确保行业组织能够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是关键,也是难点。宜宾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借鉴社会服务企业运作和发展的思路,引入“事业群”实践育人模式,强化专业教育与行业组织之间的联系,与事业群建设单位合作组建管理和配合机制,形成资源共享、课程开发、技术难题攻关、学生管理、成果运用等育人综合通道,推动人才培养与地方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其一,聘任地方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的优秀实务工作者为实践导师。邀请其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加强理论教师与实务社工的交流,以提升专业教师的实务能力,培养更加符合转型发展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同时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对学生进行实务培训、论文指导等。其二,根据专业自身条件和地方行业发展需求组建若干实务合作事业群,将所有师生分阶段划归各实务合作事业群,参与教师以服务项目为依托、在课程及课题的统领下带领学生参与一线服务与训练,强化实践育人机制和方法创新。

4结语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篇4

一、社会工作融入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必要性

(一)可以满足高校学生管理发展需求

高校学生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而对学生日常生活进行管理的也是大学生,而学生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满足大学生的居住需求和生活需求。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满足大学生的基本需求是在进行社区管理和建设过程中提出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才能为学生成长提供优质服务,并让大学生在更加优越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生活,这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当前高校在对学生社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采用行政化管理方式,这种方法无法与大学生建立紧密联系和有效交流,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无法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而社会工作以大学生为主体,重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并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开展工作,采用当方评估的方式来对工作效果作出正确评估,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提升高校学生管理的质量,并能提升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为社区建设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为大学生成长发展提供专业服务[1]。

(二)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趋势相适应

马克思曾经提出,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全面发展的本质进行发展,也就是人要实现全面发展。而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国家教育部门也开始大力倡导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社区管理工作不仅要与高校相互配合做好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工作,还要提升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等等,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各项潜能。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可以有效调节学校、社区、学生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完善学生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趋势相适应。

(三)满足构建“家文化”的内在需求

高校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另一个“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为了给大学生创造更加温馨的生活学习环境,学生管理者开始逐渐渗透“以校为家”的理念,强调学生不应该与学生管理存在隔阂,对待学生管理者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学校要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这种“家文化”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各项管理工作,有助于拉近大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关系[2]。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也曾指明:人需要在自己生活的系统中去看待周边的事物和问题,社会工作以服务对象为主体,在工作理念上与“家文化”理念相一致。由此可见,社会工作融入到高校学生管理中可以满足构建“家文化”的内在需求。

二、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分析

高校学生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并确定思想政治方向,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管理工作主要是在高校内实施,服务对象是大学生。因此,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就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采取“政治教育+集体管理”的方式来管理学生。这种教育管理方式属于填鸭式教育,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中,自主参与能力较差,学习热情也较低,导致高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一是管理理念无法满足学生管理需求。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仍然以传统的管理理念实施管理,没有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情关怀,集体管理的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二是高校传统的管理方式缺乏层次性、延续性和整体性,而且管理目标不够明确,而高校学生管理理念的落后正是高校学生管理难以发展的根本原因;三是管理方法不能解决学生管理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相继涌入国内,社会文化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这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严重的冲击,造成了各种社会问题。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上升,个人利益和个人主张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传统的学生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另外,由于传统学生管理方法只重视学生的共同利益也不重视学生的个人利益,这使得传统学生管理在面对学生个性需求时无法做到灵活应对,也不能有效解决学生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3]。

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高校学生管理融入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有效融入到高校学生管理中可以帮助高校有效实现育人目标,值得高校积极探索运用策略。但是,高校学生管理在融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社会认可度较低。首先,高校社会管理工作已经经过了较长的发展阶段,但是仍然没有成为学生管理的主要方式,无论是管理模式的运用还是管理理念的选择都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按照常规的方式进行发展。专业化运用理念不能得到高校领导层的认可和重视,这对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学生管理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次,由于一部分大学生自身认知水平有限,没有及时认清自身的实际情况,尤其是问题学生,往往过分重视自身的感受,却不正视自身的问题,与学生管理者存在隔阂,交流效果较差,同时对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存在抵触情绪,从而使得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融入缺少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管理团队缺乏较强的稳定性。由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较为复杂且工作量较大。所以,多数人员不愿意参与到学生管理中,这就造成了学生管理团队不稳定的现象。虽然一直有新的成员加入团队中,在一定程度上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却缺乏连续性和延续性,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所以,要想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有效融入到高校学生管理中需要各方面的相互配合。社会工作专业要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学校要对社会工作专业化具有正确的认知,并能够对其进行合理应用;政府要能够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提升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知,为社会工作专业化接入提供保障[4]。只有三方相互配合才能促进社会工作与学生管理的融合发展。

四、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到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有效路径

社会工作与学生管理在理念、目标和内容方面都存在高度契合。因此,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引入到学生管理中就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而且学校社会工作也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促进二者快速实现融合。

(一)从理念方面促使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学生管理

在教育改革影响之下,高校逐渐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要遵从“以人为本”的理念,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因此,以学生为本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社会工作的共同点。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观点重在规范和预防;心理观点重在救助和治疗;社会观点重在治疗、预防和发展,三者具有高度契合性。这就为社会工作理念融入高校学生管理中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可以采取意向方式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到学生管理中。一是加强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学校和学生对社会工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社会工作融入高校营造良好的氛围;二是高校要对学生管理者加强社会工作方面的培训,引导他们接受社会工作,并理解社会工作理念,然后将其融入到学生管理理念中。

(二)提升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

由于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较低,使得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虽然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引入到高校学生管138山西青年理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但是仍然没有受到重视和认可。为此,高校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增加社会认可度,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融入。高校社会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推动,不仅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机制,还要制定完善的奖励制度,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强化学生对社会工作的认知,使他们能够对社会工作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总之,社会工作要想有效融入到高校学生管理中,要得到社会、学校和学生的认可,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宣传力度,制造强烈的社会效应,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提升社会认可度。

(三)制度互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到高校学生管理中

由于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需要融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来解决相应问题,尤其是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要想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充分发挥最大化的作用,就需要社会工作方面的人才介入学生管理工作中,然后将社会工作理念和具体方法有效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并占据重要的地位,可以快速被广大师生所接受、认可,从而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学生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并使社会工作和学生管理形成优势互补。

(四)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机制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到高校学生管理中并发挥最大化效用,需要高校对当前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进行创新,为此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创新。一方面,在高校学生管理现有的结构框架基础之上增设社会工作岗位。借鉴国外有效的工作经验,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专职社会工作岗位,并明确此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5];另一方面由政府为高校提供专门机构服务,聘请专业的社工到学校任职并对学生管理进行指导。由于社会服务机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社工服务水平较高,所以可以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五)在实践和就业教育中渗透社区工作,让学生可以实现学社转化

无论是对学生开展理论教育还是实践教育,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具备较强的社会生存能力。在素质教育理念之下,高校不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论教学,同时还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努力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可以灵活应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高校对学生开展的各项教育集中体现在实践教育和就业教育方面。基于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引入其中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与学校、社会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转化,而且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理论知识为社会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延伸,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通过专业技能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的习惯[6]。此外,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从学习过渡到工作,可以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并强化学生的能力认知,帮助学生及时认清自我,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同时,通过就业教育和实践教育,还能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沟通能力,保证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理来面对就业问题,从而顺利找到期望的工作。综上所述,在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高校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更多符合时展需求的优质人才。目前,高校学生管理采用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亟需探索新的方法来创新学生管理工作。而社会工作在理念和内容、目标等方面都与高校学生管理具有高度契合,这就为高校学生管理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创造了条件。因此,高校应该强化学生、社区、高校三者之间的联系,积极探索有效路径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到高校学生管理中。

参考文献

[1]宋林芹.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高校学生管理路径研究[J].冶金管理,2021(9):187-188,190.

[2]宋林芹.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高校学生管理路径研究[J].商业文化,2021(10):138-139.

[3]龚承铭,刘袁景.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在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3):45-46,49.

[4]张乐.基于学生主体视角的社会工作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来自十所高校的问卷调查[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15(1):45-54,90-91.

[5]郭海燕.多元化养老模式下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37(3):65-68.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篇5

一、充分提高对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性认识,明确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1.充分认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人口计生、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领域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必须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更加注重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方面的专业优势,对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

2.清醒把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形势。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实践探索不断深入,发展了一支近20万人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在提供专业服务、解决群众困难、化解社会矛盾、推进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方面作用逐步显现。2009年以来,我市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在开展社区社会工作和机构社会工作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总体上,我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刚刚起步,工作基础薄弱,社会认知程度低,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全国全省先进地区存有差距。各级各相关部门必须抓住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选拔培养,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3.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适度倾斜,突出特色、稳步推进,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配置、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培育和发展一批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公益性社会工作组织,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社会组织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发展格局,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数量、结构和素质能力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

二、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专业化培养

4.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程。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全市人才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制定科学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教育培训规划。探索建立贯穿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社工入职教育和社工继续教育各阶段衔接的学历教育、专业培训、知识普及和能力提升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职业道德教育机制,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作风建设,培养扎根基层、注重实践、务实进取、甘于奉献和诚信友爱的良好作风。制定社会工作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加强对培训机构的评估和监督。

5.实施社会工作服务人才职业能力提升工程。对现有实际从事社会服务的人员尤其是城乡基层村(居)民自治组织、社区服务组织、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基层社会服务部门相关人员开展有计划、系统化培训,提升其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并鼓励其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获得职业水平证书。发挥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的高等院校尤其是驻龙高校优势和资源,加强校地合作,设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继续教育和实习实训基地,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6.实施社会工作管理人才综合素质提升工程。适应社会工作行政管理、行业组织建设、服务机构发展和专业实务推进等需要,依托高等院校、知名公益类服务组织、公共服务机构和其他社会工作培训机构,加大各类社会工作管理人才培养力度。重点加大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服务、残障康复、婚姻家庭、扶贫济困、职工帮扶等社会服务机构管理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社会工作服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7.实施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引进工程。通过社会工作科研和服务项目带动、社会工作发展示范地区、高等院校进修深造等方式,培养一批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挥其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与督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引进一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来龙联合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教育和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引进一批外地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来龙从事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引进一批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人才充实到社会工作队伍中。积极开展与发达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8.实施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普及工程。将社会工作知识列入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课程,党校在主体班中开设社会工作课程,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以及人民团体和有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中加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专题。对涉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党政部门、人民团体、相关事业单位、部分执法单位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以有计划、有步骤培训的方式,进行社会工作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方法技能普及培训。对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司法工作者等与社会工作密切相关人员,进行相关普及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知识。着重对乡镇(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基层党组织干部、居(村)民委员会成员、下派基层锻炼干部和大学生,以及直接从事社会服务与管理一线人员普及社会工作知识,提升其专业服务与管理能力。加强网络、电视、电台等社会工作宣传载体建设,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三、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职业化发展

9.积极拓展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根据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标准体系,按照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重点在社区建设、社会福利与救助、青少年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矫正、监所管理、禁毒、残障康复、人口计生、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婚姻家庭服务等领域推进社会工作。在民政、教育、卫生、司法、残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单位所分管领域先行先试,逐步扩展社会工作服务领域。以实施“一社区一社工”计划为突破,由点及面,以城带乡,重点加强城乡基层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依托社区服务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10.加大社会工作岗位开发。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按对象设岗位、以需求定数量的原则,在涉及社会工作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和公益性社会组织中研究设定社会工作岗位。在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相关行政部门和群团组织中明确一批社会工作岗位,鼓励充实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面向人民群众提供社会服务;相关事业单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按照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人员结构等因素,内设一批社会工作岗位;在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中,着力开发一批社会工作岗位。

11.合理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采取提升转换现有存量人员和引进专业人才相结合的办法,认真做好现有实际从事社会工作人员的提升转换工作,对在已设定的社会工作岗位工作,但尚未取得相应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分层次培训,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水平,提高服务能力,取得专业资格,并持证上岗。鼓励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聘用持有职业水平证书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鼓励基层社会工作机构和公益性社会组织吸纳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

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社会化运作

12.大力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按照分类指导、有序规范的原则,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记手续,完善注册办法,积极培育引导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鼓励建立民办社工机构“孵化器”,为民办社工机构发展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尤其鼓励社会工作教育和研究机构、人才领办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引导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向基层、深入实践,发挥高层次专业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认真落实促进民办社工机构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成立初期的民办社工机构,可协调有关部门或街道、社区在服务场所、启动资金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降低其日常运行成本。鼓励民办社工机构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开展活动,创立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品牌。积极探索以项目招标、委托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政府向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购买服务机制,加快从“养人办事”向购买服务转变。重点在优抚安置、减灾救灾、社会救助、社区服务、婚姻家庭、社会福利、慈善公益等领域开展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试点,重点支持直接为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药物滥用人员、残疾人、失业人员、受灾群众、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的民办社工机构。

13.推行“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构建“社工引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社工”的互动格局。引导各地志愿者组织设置一定数量的社会工作岗位,将志愿者培训纳入社会工作教育培训规划。鼓励符合条件的志愿者,通过学习、培训、考证等方式步入社会工作岗位。建立联动信息平台,实现社工、志愿者服务信息的实时共享。

五、推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科学化评价

14.实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登记管理制度。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登记管理办法。需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项目中以社会工作者的身份从事社会服务活动的,应到民政部门或其授权机构进行登记。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信息库。

15.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机制。以体现专业人才价值为导向,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薪酬保障机制。社会工作者受聘岗位为事业编制,应执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标准;在公益性社会组织工作的社会工作者,要采取学历、资历、资格、业绩、岗位等多种指标相结合,按照以岗定薪、以绩定奖、按劳取酬的原则,保证其薪酬不低于当地同等条件专业技术人员薪酬水平,应执行国家有关社会保障的法规和各项制度要求,按时足额交纳应由本机构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用。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评价机制。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表彰奖励纳入我市人才奖励体系,与其他各种类型的人才同等对待。各级党政机关招录社会服务相关职务公务员时,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用具有丰富基层实践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各县市区招聘社会工作者时,在同等条件下可适当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倾斜。

六、切实加强领导,构建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保障体系

16.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党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机构编制、发展改革、教育、公安、司法、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文广新、卫生、人口计生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和老龄等部门积极配合的管理体制。组织部门负责做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综合协调;民政部门负责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切实履行好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职能,有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篇6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更加关注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好社会建设、做好社会工作,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就应在实际工作中抓住关键环节。

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培养熟练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社会工作人才。熟练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和方法是有效保障社会工作人才顺利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必须不断健全完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体系,确保社会工作高等教育紧跟和符合社会建设管理实际。注重开发利用具有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兼职师资,承担教学任务和开设专题讲座,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实践能力。切实加强社会工作人才继续教育培养,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活动,不断增强专业技能。学习借鉴国外社会工作先进经验,开阔视野,提高水平。鼓励不同类型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社会工作,接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更加突出层次特点,立足提高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努力培养既掌握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又熟悉社会工作专业技能方法的高层次复合型社会工作人才。

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扎实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前提是建立规范化的职业准则、职业标准和职业保障制度等,是推动社会工作人才形成职业群体的直接原因。必须将实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水平评价制度作为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按照高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序列,组织开展职业资格水平评价工作,逐步实现各类社会工作岗位从事社会工作的专门人才全部持证上岗。认真贯彻落实《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评价细则和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工作。坚持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行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准入管理制度,不断提升社会工作的职业声誉和地位。疏通社会工作人才流动渠道,广泛聚集具有专业水平的职业社会工作人才,加速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进程。

规范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机制。社会工作有别于其他工作,必须针对社会工作岗位特点,按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研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等不同类型社会工作机构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标准。综合衡量不同社会工作岗位要求、服务对象、工作难易程度等因素,研究设计岗位等级、岗位数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社会工作人才配置和结构层次比例,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标准。必须结合社会工作岗位需求,分类选用社会工作人才,确保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按照完善选任制、改进委任制、规范考任制、推行聘任制的要求,研究社会工作人才各项使用管理制度,探索实行契约化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机制。深入研究和切实解决基层社会工作人才普遍关心的问题,大力吸引、选用具有专业教育背景的社会工作人才充实基层社会工作组织和机构。

不断完善社会工作人才激励机制,有效激励社会工作人才成长发展。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对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综合运用考核评价、表彰奖励、工资待遇等多种方式激励社会工作人才。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以社会工作人才的能力、业绩为主要评价因素,结合品德修养、行为操守、职业素质,采取定性、定量的方式,综合考核评价。坚持群众路线的方法,完善民主评议,扩大公众参与,把群众意见作为社会工作人才考核评价的重要尺度。认真贯彻执行各项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确保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社会工作人才依法享有社会保障的权益,切实解决后顾之忧。针对不同类型的社会工作机构,深入研究能够综合体现履行职责、能力素质和业绩水平为导向的社会工作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建立工资增长机制,广泛吸引各类人才,特别是要把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人才充实到社会工作中来。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篇7

一、年社会人才工作总结

年以来,我市社会工作人才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人才办的指导下,按照全市人才工作计划,积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市社会工作局面和人才队伍建设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一)积极部署,建章立制,社会工作环境日益优越

今年来,我局认真调研,牵头起草了《社会工作人才规划》,同时,年内将以市委、市府的名义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对社区工作人才的要求、待遇等方面作了原则性规定。县统一全县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探索社区经费拨付方式,起草了《县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和社区经费管理办法(讨论稿)》。路桥区已为社区专职工作者办理了住房公积金。临海市的社区工作人员工资自年以来,已经由508元、608元、708元每月,提到了现在的平均年薪3.5万元(含奖金、社保);市已初步拟定社区工作人员的加薪制度,预计自年始社区主任、社区党委书记均可参加乡镇、街道基层公务员的选拔。

(二)加强培训,夯实基础,社会工作者职业能力不断提升

年以来,市民政局鼓励民政系统和社会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辅导培训,专门组织各县市区慈善总会及有关乡镇分会的专职社会工作人才赴浙江大学培训。同时,在民政系统内部,采取中心组学习会、干部大会、培训班、专家讲座、参观交流等多种方式,分层次组织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学习政策,掌握社会工作相关知识,不断提升试点地区和单位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市近两年接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培训的人数有260人,其中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的16人,取得社会工作师资格的24人。

(三)积极探索,夯实基础,不断推进社区建设

通过搭建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为民服务平台,社区工作者发挥自身特色,参与建设了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面向困难群体和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网络、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网络。黄岩、路桥、温岭等地的社区志愿者,以“爱家园、护家园”为主题,在各自小区开展清洁整治活动。还利用“春风行动”、“邻居节”等服务形式和载体,倡导社区居民和驻社区单位开展社会捐赠、互帮互助活动。如黄岩组织举行“支持世博、邻里同乐”绣香包活动,对小区内的健身器材进行“体检”。仙居组织志愿者在车站广场举办文艺演出,为居民搭建起增进了解、交流感情的良好平台。

(四)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努力扩大社会影响力

年,由阮孟合局长任组长,组成社会工作人才专题调研组,其撰写的调研文章《社会转型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基于市的实证分析》在浙江民政论坛上获得二等奖。大力宣传社会工作人才相关政策、法规、制度,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面向社会广泛报道全市社会工作开展情况,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老百姓对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五)发挥优势,多方协作,志愿社工队伍蓬勃发展

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工作队伍的努力,更离不开热衷于社会工作事业的社会各界群众。如今,志愿者已经成了社工队伍的最重要补充,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会工作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在9个县(市、区)均建立了义工分会,各级社区志愿组织达724个,义工队伍总人数已发展到28000余人,各类义工服务队伍不断壮大。

二、年社会人才工作安排

根据我市社会工作人才发展情况,结合各地社会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任务,年,我们将努力实现三大发展目标,完成七大发展任务,强化三项保障措施。

(一)发展目标

目前市具备社会工作专业背景或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工作者只有40人。按照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育,力争每年新增50名,进一步扩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规模,提升社会工作人才专业能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1、加大外部引进。重点引进具有硕士以上社会工作专业学位;副高及以上专业职称;三级及以上社会工作师;获得省级及以上政府奖励的专家学者;重点机构或紧缺岗位的本科以上专业人员等。

2、加强内部培育。委托具有培训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社工理论与实务的培训,同时鼓励有条件者参加社工职业资格鉴定与职称评定。

3、强化专业服务。推动社区党群工作、社区服务、社会救助、人口计生、医务、学校、家庭等相关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领域与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妇女、残疾人、流动人口等工作领域的社会工作专业化。

全市社会工作专业岗位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在市、县(市、区)、街道的民政、教育、文化、卫生、劳动、信访、人口计生、公安、司法、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等部门;另一类是针对特定的服务对象,按一定的比例,在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机构、学校、医院、社区等设置社工岗位。

(二)发展任务

为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全面发展,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重点做好七大任务:

1、贯彻职业标准,加强行业规范。根据社会工作者职业标准的要求,推进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强社会工作人才的认证工作,鼓励和引导专业岗位使用具备职业资格的人员;同时,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机构准入制度,加强行业规范建设。

2、加强专业培训,提升人才素质。完善培训计划,优化课程设置,邀请社工理论和实务专家,对管理人员进行社会工作轮训,对社会工作人才和社会工作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同时,加强与高校联合,举办高层次的社会工作研修班,对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部门领导岗位、社工机构负责人进行专业提升。

加大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工作人才培育力度。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在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优先录用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社工专业领域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者;通过专题培训、讲座、到社会工作机构实习锻炼等形式,对政府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施社会工作轮训;对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部门的新进公务员进行社会工作培训,要求两年内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3、拓展实务领域,充实专业人才。

(1)在党员服务机构、社区(村)等党群工作领域内充实具有社工资格的社区党群工作专业人员。

(2)在新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中充实社会工作专业人员。

(3)在公办中、小学和民办学校中充实社会工作专业人员。

(4)在一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中充实社会工作专业人员。

(5)在养老院、儿童福利院、救助站等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机构中充实社会工作专业人员。

(6)在县(市、区)、各乡镇街道(社区)民政管理和服务岗位充实社会工作专业人员。

(7)在县(市、区)、各乡镇街道(社区)残疾人服务岗位充实社会工作专业人员。

(8)在县(市、区)、各乡镇街道(社区)人口计生工作岗位充实社会工作专业人员。

(9)在县(市、区)、各乡镇街道(社区)流动人口工作岗位充实社会工作专业人员。

4、建立激励机制,强化自身建设。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引入激励机制,探索社会工作职业薪资指导价,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薪酬管理制度,吸纳更多的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健全包括一线服务、项目运营、专业督导与机构管理在内的社会工作人才体系;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机构的自身建设,提高专业团体的自主管理、自主运作和自我发展能力,强化机构的诚信自律,树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良好形象。

5、开发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量。研究开展各类社工服务项目,包括养老机构社工服务、福利机构社工服务、社区社工服务、司法援助社工服务、人口计生社工服务、行为矫正社工服务等,拓展项目服务人群,提升项目服务质量,规范项目委托与管理的流程。

6、培育民间组织,加强政社互动。培育更多的民间性专业社工机构,激发民间组织参与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自主创业,建立社工机构间的分工、协作与竞争机制。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成立社工协会,发挥其在实施行业管理、团结社工、发展专业、服务社会方面的作用,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加强政社合作互动,发挥社会工作在整合资源、和谐共建方面的专业优势,使社会工作人才成为联系政府、社会与市民的桥梁。

7、成立评估机构,加强专业督导。成立专业的社会工作评估机构,运用专业手段,从第三方的角度对各类社会工作项目、机构及个人业绩进行评估;在社工实务中建立社工专业督导机制,促进一线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提升。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作用,调动和整合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单位的积极性,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篇8

论文关键词: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新农村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时至今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工程已经进行了5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但是,尚未完全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梳理文献发现,新农村建设中要解决和预防的问题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类。硬件方面提及较多的主要集中在政策落实不到位、大建政绩工程、重复建设等方面;而软件方面提及较多的主要集中在社区文化建设、空巢老人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等方面。“硬件”层面的问题多属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政策性问题,其解决要更多地依赖政策层面,需要党和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而“软件”层面的问题更多的则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虽不完全因新农村建设而起,却是新农村建设中要解决的问题,与政策性问题相比,应属微观层面的问题,因此,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具体的社会工作加以解决。对此,将专业社会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工程中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人,必将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建构预防问题再生的相关机制,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然而,与社会工作在城市已经得到迅速发展不同,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工作还处在探索起步阶段,面临一系列的困境,对于如何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如何有效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还较为稀少。因此,加大对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促进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使农村社会工作尽早介人农村问题的解决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对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来研究农村社会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二、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现状分析

目前,不同学者对农村社会工作的内涵有多种不同的界定,比较而言,笔者比较认同吴燕玲等对农村社会工作的界定一一农村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实际社会工作者(政府或准政府社会工作者)合作,以村庄为基础,持守社会公正、社会关怀和真诚信任的伦理情怀,以重建政府与农民信任关系和农民的自信心、自尊和权利意识为根本宗旨,通过社区工作、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等方法开展各种活动,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笔者认为这一表述较为全面和专业性地对农村社会工作的涵义进行了界定。

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工作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因此,虽然我国农村现存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亟需农村社会工作的介人,但是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现状并不乐观。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工作面临以下几种现状和困境:

(一)农村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较低

农村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较低是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内存在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我国取得了迅速发展,从1987年首届中国社会工作研讨会至今,先后成立了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1987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1994年,截止2006年8月拥有成员I88个)等相关机构;从1988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开设社会工作专业至今,先后有中山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等200多所大学分别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专业素质和技能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此外,2006年7月20日,由国家人事部与民政部颁发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首次将社会工作纳人了专业技术人才范畴,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正式建立;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将社会工作纳人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议程中来,并号召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在实质上改变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其发展更多的是停留在专业化的层面,而在职业化层面进展缓慢。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分支的农村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势必不高。

(二)社会对其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和适应性理解存在偏差

农村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分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及适应性,这是其必将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的原因之一。然而,社会对其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及适应性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农村社会工作是泛而不精,对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缺乏针对性。其实,追根朔源这是由对社会工作的误解延展而来,是对农村社会工作的推论性误解。农村社会工作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科学性,而且对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中山大学的张和清等人在云南某村寨开展的试验,已经证明了农村社会工作在农村发展中将大有用武之地。并且,退一步说,即使农村社会工作是宽泛的,难道农村社会问题就是单一的了吗?或许正是因为两者都是宽泛的,才恰好匹配,可以从全局和整体层面上来综合性地解决问题,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片面J性“疗法”,从而可以更有效、更根本地去解决问题。所以说,对农村社会工作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和适应性的误解是没有根据和不科学的,这一误解也会阻碍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以严谨理性的态度,审慎地去理解农村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及适应性,并大胆尝试使专业农村社会工作介入农村问题的解决,使其为农村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三)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缺乏政策支持

虽然农村社会工作在解决农村社会问题中有其优势,但是也迫切需要政策支持,这是由农村社会工作的专业特性和其从业人员就业岗位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农村社会工作注重通过资源的整合来实现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共同治理的格局,梳理西方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史发现,当时美国的农村社会工作者要么是在政府担任相关职务,要么是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才得以把专业知识高效地在农村付诸实践。此外,农村社会工作者的岗位设置也需要政策的支持,虽然,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写入了党的重要文件,但是,相关的配套政策却迟迟未出。这就导致了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而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却增长缓慢的困境,使得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走在了职业化的前面,农村社会工作也不例外,目前,农村社会工作几乎是政府部门代行的,大多数从业人员不具备专业社会工作背景。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农村社会工作面临的一大现状,也是其发展中面临的一大困境。

(四)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缺乏相关机构的支持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还处于政府主导的阶段,虽然政府也在逐渐放宽政策,允许部分机构介入农村的发展建设中,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机构虽已介人我国的农村社会工作,但其大多局限于农村扶贫或基础设施建设层面,尚处于物质层面的扶贫阶段,对农村其它问题的介人较少,然而,农村社会工作的空间绝不仅限于此,从长远来看,其重点甚至并不在于此。因此,与国外机构参与农村社会工作相比,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较缺乏相关机构的支持及向纵深发展。所以,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尽早出台相关政策,一方面呼吁相关机构参与农村社会工作;另一方面,支持和鼓励农村社会工作向纵深发展,发挥自身优势,在政府领导和机构支持下全方位地介人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逐步形成政府、机构、村委会三位一体的问题解决模式。

(五)公众对农村社会工作的支持力度较低

公众对农村社会工作支持力度较低是其面临的又一现状和困境,也是阻碍其发展的原因之一。公众支持力度不高,既有意识层面的原因,也有实践层面的原因。从意识层面来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广大农民习惯了政府的管理,对专业农村社会工作者没有了解或了解很少,这就使其对农村社工有较强的陌生感和疑惑心理,从而导致其不太容易接受农村社会工作。从实践层面来看,目前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展尚处在物质扶贫阶段,这与政府部门的工作有很大的重叠之处,加之农村社会工作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因此在力度上不会太大,这就会形成农村社会工作既与政府部门的工作重叠又不如政府部门的现状,在此情况下,公众很容易对专业农村社会工作者产生不信任感。这两种因素共同导致了公众对农村社会工作支持力度较低的现状。

我国农村社会工作所面临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阻碍其发展的困境,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层面的也有微观层面的;既有专业外部的也有专业自身的原因。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农村社会工作无用武之地的借口,其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和适应性决定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必将大有作为,只要在发展中解决阻碍其发展的困境,农村社会工作将会为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专业农村社会工作者也有可能成为解决农村社会问题的中坚力量。

三、农村社会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能否得以妥善解决是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败的关键,因此,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预防问题再生的相关机制,预防产生新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和预防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内会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现结合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部分问题来探讨农村社会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社区工作方法能在农村社区组织建设中发挥“软实力”作用

社区工作作为专业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方法之一,主要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工作对象或服务对象,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旨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发掘社区资源,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实现自助、互助和社区自治,化解社区矛盾和社区冲突,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从而促进社区服务质量、福利水平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进步。社区工作目标的核心内容是满足社区需要。其具体目标有:(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改善生活素质;(2)改善社区关系,改变权利分配;(3)提升居民的社会意识;(4)发挥居民的潜能;(5)培养互相关怀及社区照顾的美德;(6)加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7)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要。

由此看来,社区工作方法在解决农村社会问题中将会发挥一定作用,特别是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和空巢老人问题等方面,而这些问题又是新农村建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留守儿童中存在的问题若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矫正,很可能会转变为青少年犯罪问题;空巢老人问题的解决将关系到老人的晚年生活问题,特别是精神生活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农村社会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其特长,通过整合农村社区资源、完善和加强农村组织建设来解决。对此可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加强制度性组织建设,如建立和完善基层团组织,对留守儿童进行积极引导,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从而保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二是加强非制度性组织建设,专业农村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不同村子的情况,发掘其优势资源及优秀居民,并培养其为带头人,积极建立各种非制度性组织,如建立老年文娱队、农民养殖协会等。农村社会工作的这一作用,已被张和清等人在云南省东北部一个名为绿寨的少数民族山寨开展的试验中证明,自2001年开始,他们以重建村民的社区认同感和文化自觉为目的,注重草根组织的培育和社区文化的保护,先后建立了社区文化保护中心、成立了农村文艺队、建立了老年人协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他们的试验长达7年之久,建立了一系列非制度性组织,极大地改善了绿寨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单靠政府力量难以实现的目标。由此可以看出,非制度性组织建设既可以发挥居民潜能,又使得村民有机会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社会意识,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此外,区别于制度性组织,农村非制度性组织有很多自身的优点,如便于组织、开展活动灵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等,同时,作为制度性组织的补充,非制度性组织可以把更多的居民联合起来,为解决问题共同努力。

(二)小组工作方法可从中观层面介入新农村建设

小组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三大专业工作方法之一,社会工作实践将小组既当作过程也当作手段,它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他们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小组工作方法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有助于个人学习群体经验;二是有助于建立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可以极大地丰富组员的社会资本,这对整个社会的整合和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小组工作方法是介于社区工作方法和个案工作方法之间的中观层面上的社会工作方法,它以小组的形式来帮助案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组是由案主和社会工作者组成的关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案主和社会工作者之间会有互动,但更多的是案主与案主之间的互动。小组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问题的不同组成不同的小组,这正是小组工作的优点之一,它具有很强的可变性、灵活性,从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组员的需要。如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过程中,根据留守儿童面临的不同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倡导成立教化小组、兴趣小组、社会化小组等不同类型的小组来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较之运用社区工作方法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而较之个案工作方法其效率要高得多。此外,小组工作方法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可以发挥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帮助农村居民尽快适应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及农村城镇化的开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必然会朝着标准社区的生活方式发展,习惯了农村生活方式的农村居民,面对这些变化很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这也可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农村社会工作者就可以成立意识提升小组,帮助他们尽快转变原有的一些意识,使他们尽早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在这方面,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和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系师生联合开办的“平寨妇女识字班”做了有意义的尝试。

(三)个案工作方法可通过面对面方式从微观层面介入新农村建设

所谓个案工作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其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个案工作的优点是以一对一的方式开展工作,可以在更深程度上了解案主的情况,从而为帮助案主解决问题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篇9

一、适用范围

本意见适用于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社区建设、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劳动就业、司法矫治、卫生服务、老年人服务、青少年服务、婚姻家庭服务等领域提供社会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

二、实施原则

(一)遵循科学合理,适应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原则;

(二)坚持实行职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的原则;

(三)坚持职位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任职条件和薪酬待遇相对应的原则。

三、职位名称与等级

(一)基础社工的职位名称与等级

基础社工指一线服务类社工。我市一线服务类社工人才职位从低到高分为员级、初级、中级和高级四个等级,即社会工作员、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其中,员级为社会工作员;初级分为助理社会工作师一级、助理社会工作师二级二档;中级分为社会工作师一级、社会工作师二级、社会工作师三级三档。高级社会工作师待国家出台该职称政策后另行确定。

(二)专业管理类社工的职位名称与等级

专业管理类社工指督导类社工。我市督导类社工人才职位从低到高分为督导助理、初级督导、中级督导和高级督导四级。

(三)行政管理类社工的职位名称与等级

行政管理类社工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行政类从业人员。我市行政管理类社工职位从低到高分为助理级(干事级)、部门主任级(项目主管级)、副秘书长级(副总干事级)和秘书长级(总干事级)四级。

四、任职资格与晋升条件

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聘用。符合如下基本条件: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履行社会工作专业守则。具有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水平,取得相应的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社会工作员、行政管理类除外),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同时,按以下规定实行聘用及晋升:

(一)基础社工的任职资格与晋升条件

1.社会工作员:未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具备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本科、大专学历的,首次聘用时暂定为社会工作员岗位;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且在社会工作领域实际从事社会工作满5年,经过社会工作专业系统培训并达到相应要求的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暂定为社会工作员岗位。上级有关部门出台社会工作员评价办法后,以上级单位的评价办法为准。

2.助理社会工作师:持有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考取证书后首次聘用为二级助理社会工作师。原则上二级助理社会工作师晋升聘用为一级助理社会工作师的工作时间不低于2年。

3.中级社会工作师:持有中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考取证书后首次聘用为三级社会工作师。原则上社会工作师区间内由低到高晋升聘用每级工作时间不低于3年。

4.高级社会工作师:待国家明确该职称政策后另行确定。

(二)专业管理类社工的任职资格与晋升条件

1.学历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

2.资质要求:担任督导助理需具有助理社会工作师及以上资质;担任初级督导、中级督导需具有社会工作师及以上资质;担任高级督导需具有高级社会工作师资质。

3.经验要求:晋升督导助理,需获得大专或本科学历、学位,并具有至少2年的社工实务或督导工作经验;获得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学位者,需具有至少1年社工实务工作经验。晋升初级督导,需具有至少2年督导助理工作经验。晋升中级督导,需具有至少3年初级督导工作经验。晋升高级督导,需具有至少5年中级督导工作经验。

(三)行政管理类社工的任职资格与晋升条件

行政管理类社工需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有行政管理相关岗位工作经验、良好的文字表达和语言沟通能力。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应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篇10

一、准确把握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定位

按照官方和学术界比较认同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理论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专门职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主要分布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保障、社区建设、司法矫正、教育卫生(心理疏导)等领域,专门从事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按“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的界定,社会工作者是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很明显,这里的“社会工作者”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工作人才。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这里的“社会工作人才”,应当属于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之一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范畴,指的是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这跟我们通常工作实践中所说的“社会工作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工作实践中所称的“社会工作者”不能混同于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者”必须走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才能转化为社会工作人才。

二、严格界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外延

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外延应当涵盖: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实践,并做出贡献的社会工作者(包括公共服务部门、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公益性协管岗位、各类志愿者);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专门从事社会工作管理、教学和研究,具有初级专业技术以上职称或执业资格的人。

三、充分认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当前社会,不和谐因素很难用传统行政、法律或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来化解,需要大量“社会工程师”来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是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有力手段;是建设和谐文化、营造诚信友爱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保障;是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迫切要求。

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大表现:

一是“职业不专业,专业不职业”。所谓“职业不专业”,是指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实践的社区工作者,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缺乏价值理念、工作手段和方法有限,往往无法兼顾服务对象的各类利益需求,只凭主观经验,采取简单说服教育式,很难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服务,无法有效应对和解决新的复杂社会问题。所谓“专业不职业”,是指每年专业培养的大学生非常有限,全国仅1万多人,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老年人、残疾人、城乡贫困人口、青少年的现实需求),由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如民政、人民团体没有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才和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加之民办社团、社会服务机构不发达,大部分难以就业,改行做其他工作。

二是“行政半专业,志愿不专业”。所谓“行政半专业”说的是,非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者其实早已存在,长期以来社会工作由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来担负,特别是民政、劳动保障部门、街道、群团组织承担了主要工作,但这种服务主要是依附在行政系统上的半专业服务,强调以“行政管理为本”而非专业的“以人为本”、“以服务案主为本”,缺乏“助人自助”的核心价值理念。所谓“志愿不专业”说的是,社会工作具有专业的价值理念、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是社会工作人才区别传统助人者和志愿者的重要方面。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群众越来越多,但由于很多志愿者只有一腔服务热情,缺乏专业培训和机制激励,难以形成持续化、常态化、专业化的社会服务;而有专长的志愿者,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决定了一个人很难在多个岗位上长期兼职,提供的服务难以令人满意,更难长远。

三是“无名无利难留人”。社会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相对较低,赢得社会认可和尊重远远不如其他专业技术人才。

五、培养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