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教育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3-12-11 17:14:38

品质教育培训

品质教育培训范文篇1

美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是古往今来的教育者们、思想家们所极力宣扬、竞相追求为之努力的。在历史上,各种伦理学说都曾经提及到道德品质、道德责任、道德情感、道德规范、道德价值、道德意识、道德境界等。在中国,以孔老夫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包括“智、仁、勇”和“恭、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的道德品质范畴[1],以“仁”作为所倡导与推广的道德理想,极力强调教育与为政中的“德治”。这种“明德”在《大学》的开篇一文中便有很好的体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便是大学教育中所强调的三个目标。《中庸》等著作也在一定意义上提升了“正心”、“诚意”、“修身”的高度,无论天子还是庶民,提升道德修养才是最为重要的。此外,《孟子•滕文公下》中关于德育教育中道德修养的内容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离娄上》提出:圣人,人伦之至也。这些是古代德育教育中所倡导的一种极高的道德修养、道德情操与道德理想。在当下的中国,这些优秀的中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陶冶着人们的思想品质,支持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在西方,对于道德品质、道德价值、道德修养等德育教育范畴词汇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伦理学之中,在中世纪的伦理学中也有所保留与发展,这便是社会人所应当彰显的品格及行为习惯。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将善定义为美及美德。柏拉图在德育教育方面从人的理念世界出发,认为:科学和真理都有与善相似之处,但是善德与之相比则略胜一筹。在其构建的理想国中,光明与至善是主旋律,不断追求着善与美相得益彰的精神世界。当代教育专家曹华认为: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若在教育培训及管理工作中加强像感恩教育之类的德育教育,受教育者很有可能会更加珍爱亲人朋友的关爱,满怀感恩之心积极地、热情地回馈他人、回馈社会,自己也会在帮助他人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因此,德育教育培训及管理工作中教育者应该审时度势、正确引导培训受教育者弘扬感恩这一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缺乏感恩的心灵就像荒芜的沙漠,如何让沙漠之上呈现一片片绿洲,这便是德育教育者应该慎重思考的问题。若让感恩走进学生内心,那么学生便能够更多地、自发地去感受他人与社会的爱与温暖。寻善源、存善心、发善言、行善事,以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推而广之乃至善待环境、善待地球,小善孕育大爱[2]。《国语•晋语》有言:善,德之建也;老子说上善若水;孔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教育培训与管理中强化师德教育与善行教育,通过培训中关于此类主题的教育促使受教育者心中善良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将道德教育内容内化为道德行为的信念,转化为履行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

二、德育教育培训与管理工作的策略

1.突破传统的培训与管理模式。美国教育学家霍尔•戴维斯在《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道德教育并不是对于正当事情的教育(取其评价意义),而是指导道德思维的性质和作出决定的技巧和能力方面的教育[3]。在德育教育培训的大讲堂中,教会受教育者的不仅仅是如何去学习及知识本身,而是解放学生,让学生学会人际交往、拓展思维空间、感知社会与世界、学会生存与做事。在德育教育中,教育形式不要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灌输方式。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教师只会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及评价能力的缺失,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欠佳,导致在道德实践中缺乏基本的认知能力与判断能力。道德实践是鉴别道德品质与道德修养的试金石。在当下德育教育实践中要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注重启发,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多采用民主性的对话方式。学生通过与教育者之间平等的对话、沟通,使自己真正地投入到教育情景之中。通过对话中认真思考,不断寻找内心的真实体验,主动地接受思想上的教育与启发,最终实现德育教育培训成果的内化与升华。另外,要不断改变认知方式,纠正教育理念的偏差。德育教育培训与管理的重要内涵便是转变传统认知,促使学生掌握认知的途径与方式,突破教学模式完全以政治课为主的单一性、枯燥性,注重结合当下社会热点、鲜活的德育教育案例及世界上其他国家优秀的德育教育经验。制定出一套符合培训与管理工作主题的、带有时代气息的、符合学生实际的德育教育计划与方案。同时,加强其他科目在德育教育方面的知识迁移,即寓德育教育于多种学科之中。通过突破传统德育教育培训与管理模式,转变德育教育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德育教育的高效性,还可以提高德育教育的时效性,丰富德育教育培训资源与培训管理内容,拓宽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范围与视野,赋予德育教育培训大讲堂以新的生机与活力,吸引更多的受教育者前来学习深造,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求知欲。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德育教育培训与管理工作中,不仅要重视受教育者的德育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也要注重加强教育者的继续教育工作,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教育者以德育教育为主题的科研工作,提升其科研能力,提高教师德育教育专业水平。教师队伍的德育教育水平不仅仅体现着教育者的德育水平,也同时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德育成长之路,乃至对整个社会也是极具影响力的。教育者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手段,转变思维,多采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投影仪、幻灯机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实现培训教学中文、声、像、图等并茂,调动学生们学习与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德育教育成果的高效性。教育者队伍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自己视为一名持续汲取现代知识的人,遵从职业道德,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体系、内化为正确的德育教育原则和自己教书育人的规范与行为指南,不断反思自己的德育教育理念不断地开拓自己的培训与管理空间,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育教育认知水平,实现心灵的诉求,并且能够做到以身作则,在德育教育的培训与管理工作中以乐于奉献的精神感染受教育者、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和教育学生的道德行为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做好德育教育的榜样,才能成长为优秀的德育教育工作者。3.注重发挥受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性。在德育教育中要在发挥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善于注重引导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收获快乐及成就感。在培训中注重循序善诱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考试的检测方式,逐渐将德育教育的内涵、德育教育的本质内化为学生真正的人生信条,内化为学生美好的品质。通过自身开展一些关于德育的公益活动、志愿活动等,在德育实践中获得心灵中的新的感悟。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活动、志愿活动提升学生的个人价值及社会价值。对培训受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及相关培训、辅导及帮助,并且在进行指导中进行有效性地、全面地德育渗透,增强其感恩意识、奉献意识、职业道德意识等。在德育教育培训与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德育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德育教育学习氛围。全力为受教育者们塑造一个乐于思考、勤于奉献、敏于创造的德育教育场所,使受教育者们在美好的德育教育氛围之中提升道德素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文化活动,同时也要注重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美德等开展主题鲜明的德育培训活动,在活动之中不断感知做人的道德准则。在集中德育教育培训与管理之中也可以把德育学习的成果以论文等书面形式将工作或活动成效展示出来。结合受教育者自身特点、发挥受教育者所长,开展喜闻乐见、全员参与、健康向上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等。使受教育者在寓教于乐的全员互动中发挥自我教育、自我培训与管理、自我引导方面的作用,增进友谊、培养健康的兴趣、增强德育意识与审美意识、增强奉献社会的能力、磨砺意志等。在相关活动中注重引导与帮助受教育者,增加学生组织与参加活动的频率,同时还要注意提升学生的参与率与普及率。面对多种语言与文化大融合的国际大环境,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及国家认同已经成为德育教育培训与管理不可缺少的措施。其次,重视德育教育与生活的结合,实现德育教育培训与管理的生活化。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感悟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断规范与制约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提升德育素养。再次,注重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团队建设,加强教育指导。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们学习的能动性。此外,在德育教育培训与管理中注重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地优秀文化等,并且注重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及专业能力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教育培训与管理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其专业素养,而且还可以培养出人文素养极高的德育教育精英。

三、结语

品质教育培训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贯彻《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主线,以提高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增强服务畜牧水产业发展能力、推进无规定疫病区建设为重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通过组织实施全覆盖、多方位、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努力打造一支开拓创新、业务过硬、作风优良、与时俱进的干部职工队伍,为推动全市养殖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主要目标:2012年局机关公务员、局属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面达100%。全市动物防疫员、检疫员、检测员和执法人员培训面达100%。培训规模达2000人次。通过教育培训,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管理水平、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

二、主要任务

(一)政治理论培训。抓好机关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采取“每周学习日”、集中专题辅导、专家讲座等形式,重点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中央1号文件及时事政治等。由局直属党委负责组织实施。

(二)法律法规培训。抓好机关局属单位干部职工、县区动防办主任、县区动监所所长法律法规培训。采取聘请法学专家授课、案例分析讲座及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重点学习《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畜产品质量安全法》、《行政处罚法》、案卷制作规范等。由局政策法规处、直属党委负责组织实施。

(三)业务知识培训。抓好全市养殖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乡镇(街道)分管领导专题培训。采取党校集中学习方式,重点学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及疫情应急处置办法等内容。抓好局属单位畜牧兽医、水产、畜水产品质量检测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采取外请专家教授专题辅导、实验室跟班进修、现代养殖技术现场观摩等形式,重点学习动物医学新理论和新成果,健康无公害养殖新技术,常见动物疫病诊疗技术,畜水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等。由局动物防疫处、畜牧业发展处、水产渔政处等组织实施。

(四)通用能力培训。抓好机关干部及局属单位班子成员通用知识培训。采取集中辅导、学习研讨、网络在线学习、组织调学和外出考察等形式,重点学习公共学、行政管理学、应对突发事件处置、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由局直属党委组织实施。

(五)岗位技能培训。抓好全市检疫人员检疫技能培训。采取集中理论培训、电子图片识别培训、理论知识测试等方式,重点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病害动物胴体鉴别、检疫技术规程等。抓好全市防疫人员防疫知识培训。采取集中理论培训、检查指导、电子图片演示教学等形式,重点学习《动物防疫法》、生物制品贮存保质、免疫档案、动物免疫技术、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置等。抓好市局及县区执法人员培训。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法律知识测试等形式,重点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执法规程、办案程序、廉政教育等。由局动物防疫处、政策法规处、市动防中心、市动监所负责组织实施。

(六)学习实践能力培训。抓好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学习实践能力培训。采取开展读书笔记展、学习心得交流、撰写调研报告等形式,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论文评选、专题调研等活动,增强干部职工实践能力,达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的目的。由局机关支部、直属党委、局属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局党组重要任务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专人抓落实。建立局党组成员包干联系制度和处室配合协作机制。形成领导有力、分工具体、任务明确、落实有人的工作机制。

品质教育培训范文篇3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营销;影响;现状及存在问题;7PS理论

1互联网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营销的影响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的历史条件下,“互联网+”已经融入到各行各业,而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教育培训行业是近年来的新兴产业,始终处在稳定增长阶段,总体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使得各教育培训企业有了更广阔的产品营销渠道和发展机会。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近些年来,通过互联网发酵蔓延的“教育焦虑”也给予了教育培训行业极大的市场机会与发展机遇。教育培训逐渐覆盖了全年龄各阶段,为各个群体的受教育需要提供对应的服务产品,助推了知识付费时代的发展潮流。同时,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教育培训行业的理念思维以及发展模式。一方面是对各培训机构以及企业的影响,互联网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深入影响了机构或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产品的推送形式与呈现模式,比如线上教育、OMO模式、电商平台推广、APP推送等等。另一方面是对消费者受众的影响,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数据分析可以更大程度地了解教育培训提供方的相关信息并加以比较,从而做出最优化选择。互联网的发展缓解了教育培训行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教育培训服务的生产模式以及实际价值相较之前更加透明公开,有利于消费者做出最具有性价比的选择,但这也使得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综上,对教育培训行业的企业来说,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当下中国的教育培训行业呈现传统机构与新兴机构并存的业态。一部分传统机构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缺乏敏感度,保持着一定的行业惯性,总体运行的市场营销模式基本不变,试图固守原有市场份额。这一类传统的教育培训机构受到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强烈冲击。它们所受到的冲击一方面来自市场同质性以及优秀新兴机构强有力的竞争,另一方面来自消费者对培训机构产品及服务日益提高的满意度标准。随着时代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环境与竞争形势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固步自封的企业终将被市场逐渐淘汰。而另一部分新兴机构则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有力支持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智能化分析,准确地细分市场并进行有效定位,创新市场营销模式,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数据等优势,抢占市场份额,显著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2“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培训行业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性以及国民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性决定了教育培训行业的蓬勃发展动能。近年来,我国教育培训行业发展迅速,前景光明。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教育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9万亿元,其中K12教育市场仍占据市场主体地位,并且在线教育呈现出了十分亮眼的发展势能。疫情时代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在线教育的迅猛发展,提前促进了教育网络化转变发展。总体来看,教育培训行业的总体营销状况良好,市场发展潜能巨大。回望过去,教育培训行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阶段,逐步脱离了政府和国家的庇护,走向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之中。“互联网+”时代下,教育培训机构面临着创新市场营销模式,寻求新发展的境况。互联网技术助力教育培训机构改变市场营销理念,发展新型市场营销模式,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智能交互平台,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多元化的市场营销体系,使得市场营销的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是,总体来看,“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营销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市场营销理念缺乏创新。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互动性、智能性,给予了市场微观主体无限的可能性与发展潜力。但是“互联网+”时代下,市场中仍有教育培训企业存在营销理念较为落后的情况,直接影响了组织的盈利状况与市场竞争能力。部分企业忽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对细分市场与客户需求进行分析,而是依靠历史数据与习惯思维对客户群体进行主观臆测。同时,也存在一些企业固守原有的营销发展理念,实行较为保守的营销模式,没有将原有的市场营销思路与网络营销等新型营销思维进行有效结合,使得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缺乏针对性,错失潜在客户。市场营销模式比较落后。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仍存在固守传统营销模式的问题。“互联网+”时代,信息智能技术使得培训市场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企业所能争取到的顾客有效注意力逐步碎片化甚至于粉尘化的情况下,打印发放传单、人员推销、促销会议、街头拦访等过分依赖线下的传统营销形式不仅营销成本过高,而且总体营销效用较低。无论是作为产品和服务提供方的企业,还是作为接收方的消费者,都极大程度地受到了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影响。消费者接收信息的渠道逐步由线下向线上转移,KOL、KOC等意见领袖对顾客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线上转流量竞争趋势逐步凸显。在教育培训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保留传统营销模式的企业难免处于竞争市场的下风位。营销渠道有所限制。对于教育培训机构及企业来说,有效的渠道是高效市场营销的关键所在。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拓展业务渠道是“互联网+”时代下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尽管大部分教育培训机构都在推动业务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面作出了努力,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过分依赖某些营销网点,轻视或者说缺乏能力和资源对线上新媒体渠道进行有力的开拓和发展。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只是建立了官方网站,认为有了这个网站就可以了,并没有及时更新相关信息,甚至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上的基本信息填写得都不够完善[2]。这些企业缺乏对营销渠道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以及合理的资金配置,直接导致各个渠道在市场营销过程中缺乏均衡性,很大程度地限制了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整体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3运用现代营销学7PS理论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培训行业进行营销策略创新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教育培训行业原有营销策略的适用范围以及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对企业所使用的市场营销策略的适用性、创新性、智能性、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背景下,作为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企业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智能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将自己的产品输送给细分顾客群体,将顾客注意力转化为有效购买力。本文通过现代营销学的7PS理论,为“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培训机构及企业提供一定的创新型营销策略加以参考。

3.1产品策略

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应当贵精不贵多。“互联网+”背景下,产品、服务的高性价比以及凸显的品质优势是企业有效的竞争力。教育培训机构及企业应当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准确定位消费者需求,提高优质产品及服务的质量,开发特色服务产品,淘汰弱势项目,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时代脚步,同时也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各教育培训企业应通过领先、跟随超越和系列延伸的新产品开发策略,重点关注新产品,抢占市场份额。同时,各教育培训企业应准确分析所属产品的生命周期定位,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市场营销策略,对优质产品给予资源倾斜,对劣势产品进行资源削减。

3.2价格策略

互联网时代使得市场上的价格趋向透明化、公开化,使得价格竞争战愈演愈烈。“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培训机构及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计算的方式在各方面压低成本,低价多销,争取市场份额,打好“红海”价格竞争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锁定有效的细分市场,着力为特定市场提供优质高价的有效针对产品,从而赢得忠实顾客群体,进而影响其他潜在消费群体,提高市场知名度,打好“蓝海”差异价格战。

3.3渠道策略

互联网时代给予了教育培训行业分销渠道更多的拓展可能性。当今时代,各教育培训行业选择分销渠道时逐渐呈现从线下向线上倾斜的趋势。互联网平台造就渠道多样性与多元化,使得企业有了更多的比较与选择,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选择、约束、激励和评价渠道成员。互联网技术缩短了各教育培训企业的渠道长度,拓展了渠道宽度,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比如可以通过教育网站、百度搜索引擎、大众点评等渠道扩大销售面,提高营销效用。同时,各企业可以通过物联网、智能互联等信息技术加强与相关合作人以及推销商的有机联系,使得自己的产品获得更大的营销渠道规模,提升销量。

3.4促销策略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高度碎片化使得企业获得顾客有效注意力的难度大大增加。教育培训企业应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各方面技术提高新颖独特的宣传广告质量,重视针对不同顾客群的有效关系营销,推行时机合适的销售促进活动,最大程度地将顾客的注意力转化为有效购买力,比如在微信开展朋友圈点赞营销活动、在大众点评和小红书等平台加大宣传投入、在官网提高信息全面性和品牌美誉度等。在合适的媒体上新闻报道或宣传文章,有实力的培训组织也可以作一些平面广告或电视广告,网络广告也是不错的选择。关键是要做好项目、渠道与价格的整合,形成特色,传递一致的形象[3]。

3.5人员策略

人才是引领企业繁荣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样的产品服务会因不同的教师及相关服务人员产生不同的价值表现。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应高度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完善相关体系建设,提高员工满意度,实现内部人才队伍智能发展。有效的管理与激励体制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高企业整体绩效的重要保障。各企业可以运用大数据与信息技术建立合理有效的绩效监管激励体制,更大程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且教育培训行业企业总校管理人员还需要定期与分校管理人员积极沟通,帮助其明确管理方法、管理重点,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的整体性[4]。

3.6差异化策略

企业有限的资源和能力决定了其必须进行市场细分与选择。“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以及电子算法可以帮助企业梳理细分市场,准确定位消费者需求,掌握市场动向。对于企业的产品而言,“差异化”也就意味着区分其他品牌产品的独到之处。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深入分析市场现有的产品,进而根据消费者需求发展具有本品牌特色的差异化产品。综上,各教育培训机构应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针对所选择的各个细分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及服务,在其经营领域形成产品特色、差异化以及品牌优势,从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7过程策略

市场营销的整体过程应具有较强的有机性和流畅性,从而形成较高的整体营销优势。有机的整体所发挥的效用可以大于各部分之和。课程的整体氛围、老师的整体表现、课堂的基础设施水平、员工对消费者的关切程度等细节都对于整体服务过程的品质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如果忽视整体过程服务的重要性,则会造成服务效率较低、服务质量不稳定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顾客的满意度。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观测整体服务的进展过程,从而及时发现并修正整体过程服务的脱节点。立足于过程策略,教育培训行业应高度重视过程服务的整体质量,从而提高整体的服务品质与顾客感知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雪.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培训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J].商场现代化,2020(18):80-82.

[2]周倩.互联网时代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6):79-80.

[3]焦峰,韩梦洁.教育培训营销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9):22-24.

品质教育培训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和、“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创新培训方式,推行针对性教育培训,最大程度提升全局干部队伍能力,为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推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按需培训,上下结合、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和学以致用、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二、培训计划安排

围绕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需要,着眼于培训的效果和效能,努力在管用和有效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道德品质、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

(一)自办培训

1、举办干部政治理论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政治理论、党性修养、廉政准则、警示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土业务、政策法规等,提升恩想政治理论业务素质。时间安排7天左右。

2、举办基层国土资源所干部培训班。培训内容为: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党风廉政建设、行政法规、基层管理实务,时间安排7天左右。

具体培训时间根据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进展和有关要求视情另行确定。

(二)选送培训

组织完成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和市国土资源局调学、调训任务。

继续落实优惠政策组织系统年轻干部参加农大大专、本科学历教育和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及其它函授培训。

(三)辅导讲座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聘请专家教授进行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土资源管理、党风廉政建设、人事人才管理、历史文化等方面内容的辅导讲座。

三、有关要求

品质教育培训范文篇5

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县纪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精神,采取有效有力措施,狠抓了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现将农林局第一季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1、规范财务管理。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农林系统各单位财务管理,我局召开了专题会议,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下发了加强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对财务人员进行严格审核和教育管理。同时,按照县纪委关于加强“三资”管理的有关要求,由我局财务科牵头,采取不定期检查、抽查等方式,对全系统各基层单位资金、资产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检查,没有发现违纪违规现象,确保了资金使用安全,确保了国家资产的安全。

2、强化内部管理。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农林局党委在日常工作中重点加强了对领导干部、财务人员等的管理,对其进行政策宣传,加大警示教育力度,使他们进一步增强了自律意识、廉洁意识、大局意识,推进了农林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我们积极引入预防机制,与县检察院、监察局、财政局联合,认真搞好项目实施和资金监管工作,实行项目资金先审后报制度,保证了财政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最大化。

3、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按照政务公开工作的有关要求,我局将日常工作、重大信息、业务职责等在农业信息网进行公示,为广大农民群众搞好农业生产提供了服务。

4、提升执法水平,加强春季农资市场监管。为了防止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我局种子管理、农检等部门积极行动,全面开展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坚决杜绝假种子、假化肥等假劣农资流入市场。同时,我们重点加强了农药市场监管,防止高毒、剧毒农药进入农产品生产环节。为了贯彻落实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会议和农业综合执法会议及市农资打假暨假劣农资销毁现场会精神,我们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前移至产前、产中的工作要求,已开展集中培训6场次、田间指导20余场次,印发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问答等资料2000余份,切实提高了广大种植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意识,从源头上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成效

我局通过加强学习、警示教育、制度建设等形式,强化了单位内部管理,提高了在选人用人、财务管理、重点项目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干部职工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得到明显转变,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升,推动了农林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深入贯彻落实县纪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精神,将农林系统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贯穿于农林各项工作之中,努力在全系统形成风清气正、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大对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财务人员的警示教育和管理力度。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和自身建设,确保农业项目资金的有效、安全运行,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3、强化宣传,努力营造反腐倡廉氛围。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系列活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增强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服务意识,推进农林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篇

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县纪委对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行季报告制度的通知精神,认真抓落实。现将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1、保持农民权益,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对小科良种补贴、玉米良种补贴、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设施农业补贴、黄花菜栽植补贴、林杂果栽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村户用沼气等农业各种补贴,认真按照程序办理,对补贴面积、补贴对象、补贴金额评论、公示、审核,采用“一卡通”形式,按时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确保各种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我局农业项目,配套资金都能及时到位,群众都表示非常满意。

2、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在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改革方面,开展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根据我县实际,制定了《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并经县政府同意,发放到各乡镇及有关部门,我县严格按照方案认真执行。加强对《行政许可法》的宣传,规定了服务承诺制,按照办结制等配套制度,按许可法要求,坚持依法办事。针对农民农业机械、林业办证业务收费,严格按照“公示制度”要求进行公示。

3、规范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农林系统各单位财务管理,我局召开了专题会议,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下发了加强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通知。

4、开展综合执法检查,防止坑农害农事件发生。分两次由农林局、财政局牵头,会同人大、政协、监察局等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农机具购置补贴,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资金落实情况、农村“三乱”的治理情况、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均无违规行为。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配合工商管理部门开展农资市场监督检查,加大农药市场管,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哄抬农资价格等坑农害农行为。

二、工作成效

我局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抓实加强领导、宣传教育、制度建设、责任建设,农业项目资金管理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融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中,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善。二是进一步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提高了服务质量。三是强化监督。保证了农业项目资金的运转安全。

三、存在问题

我局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制度不够健全和执行制度不够。二是纪律作风还有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如个别人安于现状,没有奉献精神等。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主要领导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

2、抓好教育,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重要性的认识。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广泛的教育活动。提高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认识,增强党员干部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增强抓好廉政建设的自觉性。

3、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和自身建设,确保农业项目资金的有效、安全运行,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4、强化宣传,努力营造反腐倡廉氛围。通过开展反腐倡廉宣传、典型廉政文化建设等形式,加强反腐倡廉的宣传力度。

第三篇

今年以来,农林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省、市、县各级人才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质,全面贯彻落实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县“两会”及县委县政府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我县“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着眼于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开拓创新,多措并举,不断开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局面。

一、思想高度重视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和人才工作,确保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局领导高度重视,2011年制定了农林局《农林人才队伍建设实施规划(2010-2020年)》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2010-2020年)》,对截止2020年我县农林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和农村发展所需的人才进行了详细规划,今年年初又制定了《农林局2012年干部教育培训和人才工作计划》,对工作进一步细化和量化。

二、工作思路明晰

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牢把握农村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盘活现有人才资源,积极引导农林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年轻专业技术人员更新专业结构,采取开展干部学历教育培训、技术教育培训、网络培训、外出实训等方式培养农林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各类中高级人才,力争在设施农业建设、都市农业发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具有充足的人才资源保障。

三、工作措施得力

一是坚持与时俱进,抓好政策落实,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的文化环境、政策环境、制度环境、服务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培训力度,提高人才素质,拓宽专业知识,增强业务能力;开拓创新机制,每年选拔一批思想素质好、敬业精神强,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定向培养等方式,使其成为我县农林技术人才中的骨干力量;完善用人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调动人才积极性,激发创造能力,建立起一支综合能力一流的农林人才队伍。

二是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为依托,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投入,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拓宽教育培训途径,提高教育培训水平,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教育培训网络,基本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着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牵头建立专业合作社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加大对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经营带头人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农业科技培训计划,开展“一人一技”培训,使每名大学生“村官”至少掌握一门以上农村实用技术,成长为能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农村实用人才。

三是坚持完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服务与激励机制,定期开展对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的选拔表彰工作,为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社会地位树立良好导向。建立完善创业激励体系,对创业成果突出、示范效果明显的农村实用人才进行表彰奖励,从精神、物质等多方面鼓励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

四、工作成绩突出

(一)积极开展干部学历教育工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正确认识干部在职学历教育是提高干部行政能力和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充分认识培养人才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高度重视抓好干部学历教育工作,鼓励、支持干部参加在职学历教育,想方设法为干部学习创造条件,帮助全系统广大干部迅速成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复合型人才。近两年,全系统共计27人参加干部在职教育,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7人,大专19人,其中已取得文凭12人。

(二)广泛开展干部专业技能培训工作。以我县着力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集中展示区为契机,着力培养了一批学历高、素质强、技术硬的农业、林业专业人才队伍。今年以来共计114人次赴省市县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并多次邀请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技术人员和院校专家教授来我局开展技术培训讲座。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岗位技能升登记考试共计178人,赴山东寿光参观菜博会共计171人。每年选拔一批思想素质好、敬业精神强,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定向培养等方式,使其成为我县农林技术人才中的骨干力量。先后组织两批次共19名农技干部赴山东寿光学习设施农业栽培管理技术、管理理念、经营模式,1名赴美国交流学习先进农业生产管理技术。

(三)积极参加各类网络教育培训和考试。我局按照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安排,积极组织干部参加各类网络培训教育,今年以来共计12人次参加。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今年12.4法制宣传日组织机关干部共计38人参加法律法规知识考试,优秀率78%,合格率89%。

(四)掀起学习十八大精神热潮。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农林局组织广大干部职工集中收看了党的十八大开幕式,组织召开交流讨论会,学习了总书记所作的《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并对党的十八大专题报道中的重要内容进行了解读和分析,所有干部职工认真撰写了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将会议精神始终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促进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五)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今年先后在通远镇、张卜乡、榆楚乡、鹿苑镇、药惠管委会等开展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场次,培训农民1126人次,通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充分提高了我县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我县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能操作、会管理的农村实用型技术人才,截止目前我县农村实用人才总数已达到16000余人。

品质教育培训范文篇6

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2、充实社区市民文明学校关于未成年人教育培训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培训,邀请社区老师、志愿者讲解科学、法律知识,引导更多的家长重视子女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亲子观和成长观,帮助家长掌握科学教育知识和教育方法,增长社区未成年人的科普、法律常识。

3、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引导社区家长以良好的言行举止影响子女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开展“小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对单亲家庭、贫困家庭、进城务工家庭的未成年子女以及贫困残疾儿童给予特殊关怀,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大家参加健康有益的社区活动,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社区的关爱,从而养成团结友爱、自立自强的品质。

4、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积极引导青少年参加社区组织的科普活动、参加爱护家园等社区公益活动,培养他们扶危助困、崇尚科学的良好品质。

品质教育培训范文篇7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2021年,我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总体思路是:聚焦全面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围绕解决“谁来发展产业、谁来建设乡村”问题,着力机制创新和政策创设,构建农民教育培训新发展格局,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类施策、全程培育”基本原则,坚持教育培训、评价管理、政策衔接、跟踪服务“四位一体”培育制度,推进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提升素质能力与延伸服务协同,推动农民教育培训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整体提高农民现代农业理念、科技文化素质、生产经营管理技能和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能力,加快培养适应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急需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二)重点领域。

1.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重要农副产品供给。聚焦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围绕主要粮食作物开展防灾减灾、科学施肥用药、低碳绿色等技术培训,提升种植水平,促进粮食丰收。突出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良种识别、土壤培肥改良、高标准农田管护等关键环节技术培训,提升农业生产基础保障能力。

2.聚焦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根据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发展“四优四化”、建设“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基地”、推进“两个转型升级”为核心,围绕特色经济作物因地制宜开展生产管理培训,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围绕畜禽类加强猪、牛、羊养殖户和奶农培训,提升养殖效益,加强疫病防控,助力生猪产能恢复;聚焦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开展培训,促进渔业提质增效;以农机农艺融合、规范安全操作为主题开展农机手培训,促进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配套。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推进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

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特色产业发展带头人的生产技术、品牌打造、电营销、金融信贷、加工物流等方面培训,提升示范带动能力,促进脱贫村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群的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可持续脱贫能力,助力增收致富。

4.促进各类返乡入乡人员创新创业。重点面向院校毕业生、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返乡入乡群体,加强农业农村知识、支农爱农情怀、创新创业技术技能等方面培训,促使各类人才更快融入乡村,更好创新创业。利用好各类农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为农村创新创业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基础平台。

5.支撑乡村建设行动。根据乡村组织振兴发展需求,面向村“两委”成员,开展思想政治、法律法规、村庄建设管理等方面培训,培养一批农村基层治理人才带头人。从农民中培养调解仲裁、信息电、环境卫生、文旅体育、农村改厕等专业人才,打造一批乡村社会事业带头人。围绕文化振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乡土文化、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方面培养,提高农民生活理念。加强乡村规划、休闲农业、乡村康养、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等技能培训,完善乡村人才建设体系。

(三)重点任务。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统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销能手技能培训、农村创新创业者培养、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四类并进”培养行动,培育各类高素质农民308人。其中,安排新型农业经营与服务主体能力提升培育任务78人,安排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种养加销能手)高素质农民培训任务230人。

各类型高素质农民培育及资金补助标准如下:

1.经营管理型高素质农民。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与服务主体能力提升、农村创新创业者、乡村治理和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训,年度线下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12天,线上学习时间不少于30学时,全年跟踪服务,资金补助标准为人均3500元。

2.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种养加销能手技能培训,包括种植、养殖、农机、水产及农产品加工技术能手、已摘帽贫困农民、从事专业农业生产过程服务的农民技术人员、农村电及社会事业促进者等。年度线下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线上学习不少于8学时,培训资金补助标准为人均1000元。

二、工作重点

(一)开展摸底调研。充分发挥区域站作用,深入村镇基层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通过发放问卷、现场问询、座谈交流、电话联系等方式,针对从事或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农民和农村创新创业者、种养加销能手、农户以及乡村治理和社会事业带头人等各类农民,开展摸底调研,充分了解他们的培育意愿、培育需求和有关建议,把年满16周岁,品德端正,有意愿、有需求、有基础的农民建档立卡,充实完善培训对象数据库,并做好调研记录和数据分析。

(二)遴选培训机构。公开遴选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重点选择培训意愿较高,信誉较好,具备培训必须的教学、实践条件,集中教学场所及配套设施设备,实习实训场所或合作实训基地,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和专兼职教师队伍,培训目标所要求的其他软硬件条件。

(三)遴选培育对象。重点面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种养大户等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精准遴选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培育对象;以返乡入乡创业的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业后继者为重点人群,精准遴选农村创业创新者培育对象;针对乡村治理和社会事业重点人群培育需求,精准遴选乡村治理和社会事业带头人培育对象;围绕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小农户等,将长期从事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以及信息电、调解仲裁等培训需求,精准遴选种养加销能手、乡村事业促进者培训对象等,分类组建培训班。积极吸纳少数民族聚居村农民、残疾人等参加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加强与农牧渔业产业发展、农机化和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人居环境、农垦管理部门等沟通协作,支持行业重点人才培养需求,组织各类培训对象登录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农民教育培训申报系统”或手机下载“云上智农”APP,在线报名参加培训。加强与共青团、妇联及有关院校、科研院所等配合,做好培训学员的信息入库及相关工作。

(四)分类开展培养。根据需要,分产业、分类别组建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能力提升和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带头人培育专题班,落实落细培育任务关键环节,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第一课。

(五)优化培育内容、方式。按照综合素养、专业能力、能力拓展三个模块集成,结合农民实际需求,科学规划培训课程体系,线上线下课程组合,丰富培训内容,把安全教育、党史教育、疫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转基因科普知识等纳入培训课程体系,把绿色生态理念贯穿整个培育过程。乡村治理带头人,要注意增加村庄建设管理、精神文明、优秀支部书记案例教学等。遵循农民教育培训特点和规律,强化实训实践,大幅提高实习实践在培训中的比重,生产技术培训以实训为主。组织农民学员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科技小院、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基地实操演练、观摩交流,培养用好农民讲师,在实训过程中提升能力水平。统筹用好区域内优质教育培训资源,提倡学优学先,本地资源不足时可开展跨区域学习交流。完善学员培训信息线上档案管理,建立健全线下学员身份、来源等培训台账。

(六)创新培育机制、模式。紧紧围绕振兴乡村主导、特色产业,分产业、分类型开设培训专题班,制定差异化培训计划,开展种养、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培训。紧紧围绕乡村组织振兴中乡村规划、乡村治理、社会事业发展需求,分类型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村组干部及社会事业带头人专题培训班,着力提升管理村镇及社会事业发展能力。推行“参训农民+专家教授+课堂培训+基地实训+创业指导+政策扶持+跟踪服务”集成培育模式,依据农业生产季节灵活分段开展培训,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坚持训育结合,强化培训后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落实落细师资选聘、优质教材、实训孵化基地、考试考核等重点环节,严格受训学员评价颁证。继续与妇联联合开展高素质女农民培育、与共青团联合开展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领头雁”培养、与科协联合实施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等。支持受训农民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延伸各类高素质农民发展成长路径。

(七)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培训。依托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等在线学习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考核,鼓励农民自主学习。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能力提升、农村创新创业者、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带头人培育线下线上融合培训模式“12天+30学时”;专业种养加销能手、产业脱贫带头人等培训“5天+8学时”。学员登录“云上智农”APP注册线上培训班级后,后台自动计算上线学习课时,实现线上学习记录全程可追溯。培训机构(基地)按每人每学时10元支付在线学习费用,线上培训服务费用主要用于视频课程制作、信息化设备运营、后台培训管理服务、学员线上学习流量费以及信息化建设等。

(八)探索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衔接试点。加大高职扩招政策宣传力度,鼓励更多高素质农民报考职业院校提升学历层次。支持涉农高校探索定制定向培养模式,满足高素质农民提升学历的需求。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证书全省统一编号管理,推进职业培训学时与职业教育学分转换。用好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资源,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衔接试点。鼓励农民参加继续教育,促进农民终身学习,持续更新知识能力。

(九)创设落实扶持政策。继续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豫政办〔2016〕178号)精神,在完善产业发展扶持、创业创新支持、金融保险服务、荣誉表彰奖励“四项并行”培育政策的基础上,农业农村、人社、教育、扶贫、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全省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大赛主办部门,继续创设优化支持政策和资助项目;落实人民银行、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银发〔2021〕133号精神,加强与相关银行、保险公司、农业信用担保公司合作,争取更多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焦点问题。鼓励培养高素质农民积极申报参加农业系列职称评定。

三、服务保障

(一)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积极与财政部门对接,充分征求财政部门同意,制定操作性强的县级培训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主要措施、资金使用计划等,按要求报市级农业农村、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二)强化培育体系建设。以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为主,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民教育培训指导作用,开展摸底调查、参与培训组织、颁证管理、绩效评价等工作。用好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等教育资源开展面向农民的学历教育,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引导农业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机构发挥科技优势,为高素质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跟踪指导。鼓励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承担农民实习实训任务。建立符合条件培训机构资源库,规范市场主体有序参与培育行为,加快形成各类资源在机构间和区域间“一体多元、优势互补、协调协同、高效协作”的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民参训率和满意度,满足高素质农民培育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需求。

(三)加强师资教材管理选用。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三级共享”师资库,用好各类共享师资资源,稳定一支专职教师,选聘一批优秀兼职讲师,培养一批农民讲师。培训机构要优先选用高素质农民优秀讲师为学员授课。督促指导培训机构选好用好正规培训教材,优先选用“十大优势特色产业”系列精品教材和农业农村部规划教材,每个培训机构(基地)选择省部规划教材2本以上。

(四)加强条件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培育机构(基地)要改善多媒体教学条件,加强农民田间学校和网络教室建设,为线上线下培训有机融合提供条件保障。依托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培训在线监管和绩效评价,实现所有的培训班、培育学员、教师课程、培育基地等上线可查,实现学员上线评价率和满意度85%以上。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信息统计和发展情况监测,实现参训农民基本信息100%入库,培育全程可监测可追溯。

(五)示范推广教育培训成果。遴选推介优秀学员、优秀教师、优秀工作者,评选精品课程、优质教材和受欢迎培训机构。树立宣传先进典型,引导学优争先,积极弘扬“学习光荣、素质高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系统总结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好经验好做法,支持高素质农民领办新型经营主体,提高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质量,示范引领带动周边农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指导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产业联盟等发挥作用,帮助高素质农民抱团发展、协作发展、互补发展。搭建各类成果展示和典型交流平台,积极组织高素质农民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选树高素质农民典型,推介创新创业成果,展示新时代新农民新风采,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高素质农民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监督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加强党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农民教育培训纳入“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重要议程,统筹推进、系统部署。成立了以主管副区长为组长,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为副组长,各有关单位分管此项工作的副职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分工,完善工作机制,任务落实到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将农民教育培训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切实把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教育引导农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二)强化“三级联动”监管。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监管服务机制,抓住学员培训结业考试考核重点环节,统一考试标准,严格监督培育合格证书发放,建立不及格补考制度,每个培训班合格率不低于80%。

品质教育培训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强化法律法规和业务技能培训,增强全县农资经营人员守法经营意识。推进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实行信用等级评价活动,提高农资经销人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从源头上杜绝假劣农资,避免坑农害农事件发生。增强观念,齐抓共管,营造氛围,标本兼治,达到维护市场经营秩序的目的。

二、目标任务

通过集中培训,学习到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提升农资经营户识别假冒伪劣农资的能力,提高农资经营人员的政治业务法律素质,增强学法守法意识、公平竞争和行业自律意识,端正与更新经营理念,更好地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资资料,保障我县农业生产安全秩序,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训对象

因培训项目的要求,本次培训原则上只对如下农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实行全部免费。

1、在我县行政区域内,从事种子、农药、肥料生产经营的人员,其包括县种子协会会员、全县农业、林业和供销系统、农资生产企业、农资连锁企业及其代销网点人员。

2、年龄在18到60周岁之间、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或者已取得市级以上培训机构颁发的农业职业技能证书。

四、培训方式及时间

1、由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聘请农科院、科技学院的教授、市委党校的高级法学讲师、县农技推广中心、县植保站的农业专家等对农资经营人员集中培训教育,地点在镇培训中心。

2、培训时间。

五、培训内容

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围绕《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经营者应当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法律责任等知识进行解读。

二是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三是学习农资市场管理制度、农资“经营台账”制度、种子留样备查制度、农资经营户信用分类监管规范、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帐登记的具体内容。

四是种子、农药、肥料法律法规及其基础知识。

五是国家最近有关农资管理方面的新政策和新规定;

六是种子行业自律管理规定等知识;

七是农资生产经营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及典型农资案例讲解;

八是主要农作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技术;并且进行农资经营户分类指导、座谈研讨。

六、几点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此次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镇上成立了由镇长同志任组长、分管副镇长同志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将此次集中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对农村干部的年度考核,把是否积极组织、是否带头参加教育培训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各支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高度重视这次培训,强化组织领导。支部书记是培训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精心组织好培训工作。统一部署、合理安排,确保参训人员和培训时间,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2、严格培训制度。培训期间实行签到制,所有的参训人员必须按时报到,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不准迟到早退。培训工作中,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将对参训人员的签到情况、学习纪律、思想表现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认真登记。同时,对培训过程进行录像、照相,入档保存。坚持学员自我管理为主的原则,从学员中选拔一名班干部,负责培训的期间的学员学习生活安全管理。

品质教育培训范文篇9

1.培养人才总量不足7年来桂林市县农广校共培养了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5730人,约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千分之一点五,但仍不能满足当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办学经费不足培养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国家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到目前为止,教育部还没有对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这种中专生培养模式给予学费补助。办学经费不足导致办学基础设施落后,影响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向更深层次发展。

3.人才地区间分布不均衡,办学体系不够健全桂林市12个县农广校都开展了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这项工作,但招生任务完成情况却大不相同。有些县农广校每年都超额完成招生任务,有些县农广校却招生困难。这直接导致了人才在各地区之间分布不均衡。个别县农广校因编制问题,没有配备专职的办学人员,人员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4.学员的带头作用发挥不理想有些地方的学员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缺乏资金、思想保守等原因,影响学员引进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导致学员在带领周围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强。

二、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1.树立农民教育培训的新理念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一是要树立以农民为本的理念。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就是要坚持以农民为本。要充分尊重农民个人意愿,让农民自主参加学习,自主选择学习专业。二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就是要为农民提供各种再学习的机会,使其知识和能力能够不断得到更新和提高,成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

2.争取政策支持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工作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必须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支持。各级政府部门要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台有利于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干部年度绩效考核目标来进行严格考评;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和目标任务,使各项工作都能得到具体落实。

3.争取资金支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强有力的公共财政支持,各级政府要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纳入财政预算,逐步加大支持力度。比如基础建设的投入,及时更新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建设农民技能教育培训基地;要加大农民教育培训项目的财政专项投入,以项目为支撑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持续向更深更广层次发展。

4.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资源,广泛宣传桂林市县农广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取得的成效;宣传带动农民学以致用、发展农业产业、引领周围农民共同致富的学员先进典型事迹。让社会各界了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从而了解党和政府的民心工程在农村的具体体现;让广大农民了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从而踊跃报名参加农广校学习。

品质教育培训范文篇10

关键词:精准思维;事业单位;培训;精准

1“精准思维”概述

精准思维是总书记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新思想,他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在工作中运用精准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有效开展;曾指出现实矛盾都是由一系列具体问题累积起来的,化解矛盾、推进工作必须养成精准思维,从一个个具体问题入手,积小胜为大胜。“精准思维”中的关键就是“精”与“准”两个字,“精”是指精炼高效,精简易行;“准”是准确把握,目标清晰。“精准”具有精炼、准确的意思。“精准思维”是指在日常工作、考核培训过程中要保持一种务实的思维方式。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工作是紧紧围绕“为单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问题展开,需要在日常的教育培训过程中,从精准思维的视角创新事业单位人才工作的内容、制度和结构,将单位的发展规划与各岗位人才的多样性、多层次、差异化的个性发展相结合,提升各岗位人才工作的精准性,推动事业单位教育培训资源的精准供给能力。

2事业单位实施精准培训的基本要求和核心要素

2.1事业单位实施精准培训的基本要求

事业单位作为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的主要群体,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精准培训是提升员工政治理论、专业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最为简单、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提升人力资源价值的关键措施。而如今事业单位的精准培训面临培训内容不够精准、培训制度不够精简易行、缺乏有效的评价反馈系统的问题。事业单位的发展离不开职工,最大效率的调动职工的力量是事业单位发展的保障。而要想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培训工作尤为重要。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日常管理工作之一,从培训教育的内容来说,当下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工作更为注重系统性和理论知识,带有明显的普教影响,各岗位员工对主动参与培训的兴趣不高,即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缺乏更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因此,在当前环境下,从“精准思维”的视野下去探究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工作对实施精准培训的内容把控应该更加精准,针对性应更强,引发员工思想上的共鸣,充分重视事业单位的精准培训工作,把更针对职责和岗位的培训内容纳入日常的岗位培训的范畴,培训的侧重点在于实用性和高效性,在培训制度上应要求具体执行的细则,还应在整个教育培训工作中具有有效的评价反馈系统,及时反馈结果的落实情况。

2.2事业单位实施精准培训的核心要素

2.2.1精细的需求分析实现事业单位精准培训首先应从精准的发现问题入手,精准发现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实际情况中并不是不存在问题,而是缺少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在问题面前后知后觉,或者以为当下的问题还是以往的老问题,并没有发现问题已经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或岗位的调整而随之改变。发现问题的路径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其次“精准思维”强调具体,要求事业单位各岗位职责教育培训应精准到位,这种到位包括员工接受培训的思想到位、培训内容到位、责任到位、执行到位,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思想方面对培训精细的需求,培训工作者应与接受培训的人员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求真务实的表达在思想上的认同感,真心认可和接受事业单位各项培训制度的要求,受训者应仔细感悟每次培训的要求和收获。在培训内容方面对精细的需求,随着事业单位各部门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每次教育培训的内容要更具有针对性,有时虽很多培训主题也紧跟时代潮流,但并不能真正靶向对标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因此,授课培训时对一些共性主题可大范围组织培训,对一些专业性强的课程可以单独组织相关专业方向的人员参加,采取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尽量使每位参与者都学有所获,达到提高能力和素质的目标。在培训制度方面对精细的需求,各项培训制度要执行到位、精准。这需要实际执行过程保持严格严谨,不能做表面功夫,不能选择性执行,必须按照科学的决策求真务实的执行下去,确保政策执行的实效。“精准思维”的价值就在于促进改革政策取得实效性,这些实效性只有通过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方式、和谐发展指数等的高低和快慢才最有说服力,才能成为检验实效的标杆。2.2.2精心的培训课程设计与完备的课程体系事业单位的培训课程设计方案要以单位的整体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为依据,培训课程的设计要重视员工相关能力的提升,明确培训的范围以及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完善的评价反馈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分析:(1)明确单位发展需求开展培训:由于事业单位作为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的主要群体,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事业单位的发展要符合其社会职能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课程设计要本着提高员工社会责任感和单位公共服务质量的原则出发,制定课程设计方案。(2)明确培训的范围:要准确把握每次培训的关键问题,科学高效地完成每次的教育培训,就要求事业单位在每次培训前就应该明确培训的范围,使每次的培训尽量减少教育培训资源的浪费,提高被培训者的思想认识高度,可以根据岗位职责、工作性质以及职务特点来进行分类,并划分培训的侧重点,例如,对领导干部,要主要培训他们的管理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以及时事观察能力,对专业技术人员,要主要培训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3)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明确了单位的发展目标以及培训的范围,还应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可以将培训内容分为思想教育培训、理论知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三个部分,对思想教育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员工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工作岗位社会责任的认知,提高员工的工作纪律和思想高度。理论知识培训可以包括对社会大事件的剖析以及学习其他单位或企业的先进经验等。专业技能培训可以包括对社会科技创新知识成果的应用,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和理解,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4)培训人员及方法的选择:在事业单位教育培训过程中教育培训人员和培训方法的选择对培训的结果影响程度也是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教育培训的人员选择可以是本单位资质较高的专家或管理者,也可以是从社会上聘请的专业人才、知名的培训机构等,对培训方法尽量避免传统的对稿宣讲模式,可以多与参与培训的人员互动,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将案例加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或者实操加理论知识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总而言之,活跃培训现场气氛,避免枯燥乏味的授课模式是培训的关键。(5)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常常在教育培训结束后,事业单位中也不能明确培训的效果,没有相符合的考核机制,虽然在培训过程中付出了很多的教育培训资源但有时却并没有真正起到教育培训的作用,所以,为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应建立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和相应的培训考核制度,将此项工作纳入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使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能够真正为单位的进步提供助力,并通过反馈找到每一次培训的不足,使得单位的教育培训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2.2.3精选的分层分类培训精选培训对象为更好地实施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应当是精细化的分层分类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同时事业单位的各类培训又具备内在的逻辑联系,具有系统性、连贯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在进行分层分类培训时,把握“精准思维”的思想理念,精炼、高效地完成每一次的培训,事业单位要结合单位的实际发展状况,根据单位特色,详细把握各岗位职能,全面客观地分层分类培训计划和精选培训对象,为未来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打下基础。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还可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员工提供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增强教育培训对岗位的契合度和匹配度,建设更加高素质、专业化的员工队伍,使事业单位的发展与员工个人的发展紧密结合,对待新入职的员工还可设立专门的新人手册或新人课程,以让新人能够尽快了解单位的社会职能和体系结构为目的。在培训方法上可以定期采用问卷调查、面谈法、内部讨论法、观察法和自我分析的方法找出近期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还可单独设置相应的线上课程,使员工也可以做到线上学习,线上答题,提升员工对培训学习的主动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通过互联网后台实时监测员工的学习状况,并将各个员工的学习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对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一些激励措施,这样不仅可以激励了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起到一部分的监督作用,使员工在心理上对单位的教育培训更加重视。为增强教育培训的质量,在培训内容上以员工熟悉单位的发展目标、发展优势、单位文化为导向,还可涉及一定的法律知识、时事政治以及办公类软件的学习,尽量将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工作做“精”做“细”,在培训过程中强调单位职能的服务性,同时,在事业单位的培训工作内容的收集、汇总以及反馈工作。2.2.4精准的分阶段培训在当下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和创新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才作为企事业单位的立足之本,是企事业单位未来发展和面对市场竞争重要资源,因此,事业单位对人才的引进和培训管理也要越来越重视,应始终把提升员工职业素质、专业水平作为单位未来基础建设和优势发展的重要任务。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和单位的教育培训相结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员工的引进和培养是单位增值的重要途径,是人力资源管理促进提高单位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精准思维”的视野下来看,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单位的教育培训应分阶段进行培训,从新员工入职开始就“精”“准”把握培训流程一直到其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职业岗位人员。在员工新入职时,要注重员工思想教育方面的培训,一方面以单位文化、单位发展立足优势为基础,使其了解单位发展的历程和单位的社会职能,进一步升华员工借助单位发展平台对社会的贡献职责,另一方面,是员工自身认识到单位的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员工对单位各项组织安排的思想认识高度,为以后工作行为的严谨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员工分配到具体的岗位时,要注重员工岗位职责和职业道德的培训,现代社会医生要强调“医德”,老师要强调“师德”,事业单位由于其独特的社会服务性质,更应该强调员工岗位的职业道德,有时员工在被分配到具体的岗位后,将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了岗位技能的学习上,而忽视了这方面的培养,没有认识到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应在教育培训过程中经常性地为员工创造沟通学习的机会,提升其业务能力的同时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并应设置专门的考核机制,对有损职业道德的行为纳入从重考核的项目。

3事业单位实施精准培训的重要性

3.1拓展功能定位

事业单位实施精准培训首先应从准确地找到问题入手,调查研究准确地找到问题才是实施精准培训的重要前提,调查的精准性将直接影响着培训计划的准确性。若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各层领导干部始终秉承精准思维理念,从寻找问题、制定培训计划开始就树立一种严谨、认真、准确的思想态度,使精准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贯穿整个培训过程则可以更精准、高效地完成事业单位的培训计划。事业单位实施精准的教育培训,就是运用先进的思想理念、科学的态度、专业的方法、精细化的标准提升事业单位的生产效率,从而增强事业单位发展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可以让具体务实的作风贯穿整个单位的工作过程中,这个过程包括:制定各项单位政策、实现各岗位工作职能,把握事业单位的发展优势,精准定位。实施精准的教育培训,就是提升员工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密切联系,具体务实的思维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学习创造的价值还可以将精准思维更加深入的运用到实现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性质,提升其公共服务质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事业单位发展优势,拓展价值维度。事业单位的精细化管理,可以从单位发展的大方向上进行精细化管理,例如,制定相应的措施,维持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治理方式,也可从细节上进行管理,注重员工培训的专业化、标准化。但在精准思维的指导下任何管理培训措施的出台都应该具有其针对性、务实性、高效性,始终以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为导向,在高效中实现精细化,不断提高教育培训效率,改善事业单位教育培训效果。

3.2角色定位从边缘走向中心

精准思维在事业单位实施教育培训过程中,有助于教育培训的效果更加精准,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中很少会运用精准性的逻辑思维去进行管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从各个细节处入手,有助于事业单位在发展目标、培训方式、培训的制度中形成一种“精细文化”,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细节化水平,有助于实现事业单位内部培训的均等化、专业化和多样化,使每个参与教育培训的员工受到这种“精细文化”的感染,形成一定的思维影响,是各岗位员工都可以切实地体会到单位管理制度的严谨性,提升对事业单位的认同感。“精准思维”首先,要求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方案应注重可行性,一方面要符合各岗位员工的需求,注重培训过程中的可行性,另一方面要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的潮流,遵循单位客观地发展形势。其次,要具有实操意识,提高事业单位培训的可操作性,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要从实际出发,精准分析当下员工的职业发展状况,想实策、做实事,从员工能够产生获得感和职业发展的因素入手,找到员工能够真正参与和适应的培训方式,进而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并设置培训计划,让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过程不只是为了管理和教育员工,而是真正地为员工创造学习价值,营造学习环境,为整个事业单位上下营造出一种重视精准、追求务实地实事求是之风。

3.3彰显价值创造情怀

不管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培训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在尽可能节约教育培训资源的同时增强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提升事业单位价值体系建设,据统计,一场培训只能产生10%-20%的转化率,而80%-90%的培训资源都会被浪费掉,若事业单位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只是强调教育培训的意义和培训的价值,久而久之,会让员工心理上产生疲倦、枯燥的心态,因此,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彰显单位教育情怀也是一种促进精准培训的方式。情怀,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却又处处缺失的东西,它不能立刻产生效应,却是一种隐形价值,甚至可以创造非凡的价值。“精准思维”强调务实、具体、精准、高效却不是单调的只是强调员工要为了单位付出所有的精力,同时,他也在强调员工的个人能力和价值提升,讲究身心合一,从心理上认同单位的价值文化、发展理念,认同个人的岗位职能,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为自己带来的是身心上的获得感,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身心愉悦,为自己所选择的事业持续奋斗。

4总结

“精准思维”是事业单位在实际教育培训过程中的一种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它包含着精准细致的思维方式,蕴含着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体现出具体高效的工作方法,全面理解精准思维的内涵要义和思维品质,系统把握精准思维在事业单位教育培训中的重要意义,在实际的教育培训过程中,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或教育培训者精准制定教育培训计划,精准地找出问题、抓住培训重点,用高效精准的教育培训为之后事业单位立足发展优势和提升整体服务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育理论层面,将精准思维与员工的职业道德培养和思想素质提升融合在一起协同发展,全面加强事业单位的思想道德理论建设,推进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体系的完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另外,精准思维还应该感染每一位员工的思维习惯,不仅是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使其感受精准思维的思维内涵和思维价值,还要在实际工作中亲自领悟精准思维的实践意义,使每一位员工更加明确精准化的思维方式,使其在思考问题时更加准确细致,在处理问题时更加精准高效,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更加实事求是,对提升工作效率、优化培训成果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英,田丽欣.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博弈分析[J].工业经济论坛,2016,(05):47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