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堂范文10篇

时间:2023-06-05 16:59:53

培训课堂

培训课堂范文篇1

一、对课堂教学行为的重新认识与思考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命力的所在地,也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之一。

1.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很少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不够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是否与自己有关。当学生出现与课堂教学不一致的行为时,只是一味怨学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应了学生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其特点之一,就是每节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教学,以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达到及时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2.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学生获取知识的结果,远远比不上他获取结果的过程重要。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重要的前提是给予他在学习和研究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这样,他的体验才是幸福而自信的。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3、要学会欣赏学生,教师要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学生在老师的关注中,不仅会喜欢老师,喜欢上课,产生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还会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快乐愉快地去学习。

二、善于创造情景,让学生融入到课文中。《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任课老师通过图片和自己的介绍,把学生带到那个让人伤痛的时刻。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走进课本,更好的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目标这次培训,就自身更新优化而言,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思想。通过培训,感觉以前所学的知识太有限了,看问题的眼光也太肤浅了。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但是,经过培训后,我觉得教师绝对不是一桶水这么简单,它应该是一条有源头的溪流。我认为,教师只有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思想,才能跟上时代前进和知识发展的步伐,才能胜任复杂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工作。“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否定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拥有的知识才能像‘泉水”般沽沽涌出,而不只是可怜的“一桶水”了。

培训课堂范文篇2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手术室;新护士培训

新护士的培训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住院接受服务体验以及医院可持续发展。传统培训模式具有死板、被动等缺陷,已不能满足当前越来越复杂的医疗需求,对于手术室而言更是如此。在此环境下寻求更加灵活、系统的培训方式迫在眉睫。微课在当前信息技术基础上让碎片化的教学内容能够表现出结构性、一致性,在多种信息手段辅助下让教学授课从课堂上延续到课堂外,但这种教学方法的约束力不强,如果微课内容安排不够妥善不利于学生知识点的吸收。因此本院在微课模式基础上联合翻转课堂理念。翻转课堂是指通过调整课堂内外时间达到转移学习主动权的效果,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能够让学生更为专注以及对相关知识了解更深入。翻转课堂具有突出灵活性,能够混合其他类型教学模式,让课程更为丰富。本院手术室自近年对新护士在培训方面采取制定微课、翻转课堂教学结合模式,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2012年-2015年本院手术室培训的新进护士20名为对照组;年龄21-24岁,平均(21.74±1.31)岁;文化程度:2名本科,18名专科。2016年-2018年手术室培训进行改革后新进护士20名为实验组;年龄21-23岁,平均(21.53±1.46)岁;文化程度:1名本科,19名专科。两组间上述相关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处理后提示差异无意义(P>0.05),可做对比。2.培训方法。所有专科护士手术室培训均为60课时。选手术科室年资在10年以上的护士作为教学老师,学历为大专或以上。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方式,老师在课前通过医院网络讲课内容并叮嘱护士进行预习,讲授课程后在网络上课题相关练习,护士复习巩固。实践操作由带教老师进行实际操作演练,护士观摩后进行练习,老师对其中错误指出纠正,最后总结。实验组接受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下:(1)理论培训:①培训前准备:通过微信、QQ等网络社交平台建立培训群,群组成员有培训老师、受培训护士,互相加为好友。在进行理论授课前先由培训老师通过网络群组织所有护士进行备课,以授课内容为主制作相关视频,老师指导完成授课教学视频的拍摄和制作,护士参与制作,视频内容涵盖手术室专业护理理论知识、手术室专业实践操作两个方面。选择教学能力突出、能够顺利通过语言表达、专科知识丰富的带教老师作为讲课人;②课外学习:在每个章节授课之前培训老师将制作完成的教学视频发送到网络社交群,在上传视频的同时学习任务、预习要求,以此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更有目的性,确保护士在正式上课之前能够完成自学任务。在预习期间规定固定的时间,在此期间护士存在疑问可在网络群中提问,由所有受培训护士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培训老师进行指导,以引导为主。该方式优势在于营造护士相互分享学习的气氛,让信息资源的流动性更强[1];③课堂教学:教学方式以翻转课堂理论指导,将学习决定权转移到学生群体,护士通过网络、视频或者音频方式进行学习,在课堂中老师有更加充分的时间和受培训护士进行交流,掌握其学习程度后帮助其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调整学习节奏,保持探究性、混合性的学习风格;(2)实践操作:在上课前受培训护士先通过视频大致了解操作内容,然后培训老师进行操作演练并详细说明要点,老师在旁边指导,讲解完护理操作的内容和细节后,两个护士一组,一个在进行练习操作时另一个进行视频录制,后将视频通过网络社交工具传给老师,培训老师观看并将护士操作存在的常见失误做记录,将发生频率最高以及较为典型的错误发到群里,做出指正[2];(3)复习:无论是理论或者实践操作,在每次完成一个知识点的传授后培训老师均需做点评总结工作,整合优秀学习资源、重点学习内容,将其以微课视频方式到社交群,便于护生课后复习巩固知识点。3.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用SPSS20.0软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提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培训效果如下(见表1),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表1两组新护士理论、操作考核对比(x±s,分)2.培训后上岗情况对比(见表2)。

三、讨论

翻转课堂模式下培训主体不再单纯是老师,学习者也成为主体参与者,使其从传统被动接受知识变成知识传授主体之一,该模式下接受培训专科护士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同时这种转变也有利于培养护士终身学习的习惯。结合微课视频方式,让培训不再仅限于课堂上,而是贯穿课堂内外,两种新型教学模式结合让培训知识更加系统化、整体化和具备针对性。微课和翻转课堂结合可明显提高专科护士综合能力。手术室护理对团队协作力量极为重视,护士的各种能力在手术过程中均有着重要作用,熟练的护理操作,和医生的有效交流,重视团队协作并能够适应各种手术所带来的压力,是保障手术顺利完成和预后质量的基础[3]。综上所述,对手术室新上岗护士进行培训时可用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教学模式,提高护士整体素质,保障培训效果并有效提高正式上岗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别逢桂,黄红友,戴红霞,等.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研修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1):1367-1368.

[2]宁玉环,尚玉梅,马丽丽.全程导师联合目标反馈法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效果[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4(2):143-146.

培训课堂范文篇3

1用一堂好课去吸引学员

什么是好课?我以为:1.1首先内容要贴近学员。选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说课程要以农民所需为主,接地气,就是培训内容贴近农民的诉求,实用有效,如农产品的价格、土地政策的调整、产业调整……是当下农民最为关注的问题,我们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筛选了一批爱农民、有权威、技艺强的一流专家,组建了最强的师资阵容,一些平日里只有在荧屏上才见到的专家,莅临到新职课堂,现场为学员答疑解惑,极大的提升了培训的影响力。有农民这样评价:参加了农广校的新职培育,就是上了一次短期的“农民大学”班。这样的内容设计受到农民的欢迎,在回访学员时,他们都说,培训听到了他们从来没有听到的,也不知道去那里学、找谁学的内容,太精彩了,对他们的发展太有用了。1.2其次内容要有高度。就是培训内容对农民自身发展和产业发展有引领作用,要解决他们思想与发展方向问题,明晰前行的方向与目标,解决农民的方向问题,对当下的农民来说更有现实意义。在产业发展上,适度规模经营是大势所趋,就桦甸市自然禀赋来说,家庭农场这种新型经营模式更适于学员的发展;在技术上,现代前沿的种植新技术、新型农资农机是什么样;在经营模式上,互联网+的模式、农村服务业等农业第三产业的兴起等,据此家庭农场的创建与发展、互联网+的应用、现代农户经营等具有导向作用的内容无疑为他们的前行打开了一扇窗,起到拔云见雾的作用。

2建立彼此尊重的课堂秩序

一个优秀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彼此尊重,彼此互动有序的。2.1对学员“严”要求,“松”管理。我们的学员都来自农村,在田地摸爬滚打的农民,多年脱离学校课堂,一些习惯根深蒂固。如随意出入教室,课堂电话铃声随意响起并走出去接打,随意出门吸烟,翘腿上课等,他们的听课状态不会像小学生一样。对我们的学员要求上就要严格有度,不能管死,不能要求他们举手投足整齐划一。若采取较生硬的措施控制课堂,甚至指责,要求他们每一个人端端正正坐着,认认真真听讲,就会激化师生矛盾,所以要“严而不死”。立好班级制度,每日课前反复重申巩固制度内容,像朋友唠嗑一样,甚至用一些形体语言慢慢引导,使管理充满人文关怀。2.2教师课堂要充满激情。当学员的思想和思维都在教学内容上活动起来,课堂就是热烈的,有秩序的,气氛也是和谐的。我们都听过省里王校长的课,学员个个都喜欢听,每一次听都如获至宝,意犹未尽,为什么?六十岁的人,站在讲台上那么富有朝气,讲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三个小时的课全程站立讲,甚至“押堂”讲四个小时,与学员互动,充满活力与激情。听她讲课感觉全身细胞都是饱胀的,极富感染力,这样的课哪有时间溜号?2.3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一个教师能娴熟地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可以让讲课更加具体、生动,说理更加深刻、透明,可以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达到寓教于乐的境界。2.4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对学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有正能量,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我希望我的学员从我的课上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诚实、感恩、奉献、团结互助的优秀品质,因为做人是最重要的。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3.1形式新颖。名师授课、实地考察、创建实训基地、现场答疑、学员交流、跟踪指导、典型宣传与引领、搭建信息获取与交流的平台等教学形式,开阔学员视野,增强技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3.2实时监督。在信息网络时代,可用线上学习理论基础课,线下辅导、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允许学员半农半读、学农结合、农学交替的学习形式,分阶段完成学业。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撒手不管学员了,而是我们要应用学习管理平台监管学生学习情况,适时提醒。3.3参与互动。多与学员互动,让学员主动参与课堂,教师不搞一言堂,不唱单出头,鼓励农民思考、提问,把课堂真正还给农民,做学习的主人。3.4语言通俗易懂。给农民上课不同于在校学生,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贴地气的语言,切记不要咬文嚼字,在专业的术语也要“掰开”了说,让他们觉得像唠家常一样。

4结语

培训课堂范文篇4

摘要:企业内训师要上好培训课,必须做到“三性”、“两感”,这样既能使培训课堂变得轻松有趣,又能对员真正有所帮助。

关键词:企业内训师培训课

应对经济全球一体化日趋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企业要从单纯的“生产型组织”发展和提升为不断学习、创造和运作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型组织”,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其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充分挖掘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优势。然而,一个令许多企业内训师感到困惑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既使培训课堂变得轻松有趣、同时又能对员工真正有所帮助。本文拟就此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一、准确了解员工学习特点,凸现针对性

关于员工学习具有哪些特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综合各家观点,笔者认为有五个方面比较突出而明显:1.员工学习的目的性很强。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自己在现有工作岗位中的竞争优势和适应工种变动岗位轮换的需要。2.注重学以致用。员工参加培训不仅仅是为了学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为核心,追求学习的直接有效性和实用性。3.以个人经验为基础。美国成人教育专家诺尔斯认为:成人的经验是成人学习过程中一项宝贵的资源。员工学习往往是凭借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和技能来理解新的知识技能,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4.希望成功又担心失败。员工的自尊心极强,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总希望自己的表现能得到表扬和肯定,能受到他人的尊重,但同时内心又常常会流露出一种害怕失败的焦虑感。5.多种感官并用,更能维持兴奋点。员工学习很难做到长时间静坐听课,只有将眼、耳、口、手、脑等各个器官调动起来,才能使其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

企业员工既是接受培训的对象和客体,又是参与培训并获得发展的主体。基于员工学习的上述特点,内训师要善于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趋势和员工的培训需求,讲明培训的目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媒体、网络和其它相关资源,精心选择有价值、有说服力的培训内容,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唤起员工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回忆,以加深对新知识新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从小处着眼多肯定和表扬员工的学习行为,减少员工学习的挫折感,增加成就感,合理选用讨论、演练、示范等多样化授课方式,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严格遵循员工培训原则,提高有效性

员工培训原则是内训师在员工培训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培训课效果,保证培训课质量的重要条件。在员工培训课堂上,内训师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操作性原则。要有意识地为员工提供和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员工从实际操作中学习要领、提高能力。

2.发展性原则。要设法让员工认识自己的优势,释放自己的发展潜能。因此,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员工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他们的未来发展和变化。

3.创新性原则。要根据企业发展、员工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不断更新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4.循序渐进原则。要按照知识技能的内在逻辑和人认识发展的顺序,引导员工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技能。由浅至深、先易后难的合理安排好培训内容(项目)的顺序,才能更好地激发员工学习积极性,使培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及时反馈原则。要通过某种形式和途径,让员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准确及时的反馈,不仅能使员工得到鼓励、增强信心,而且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修正行为。

三、创设宽松和谐课堂氛围,增强活跃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的效果最佳。对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员工来说,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更容易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自身蕴藏的教学资源。

内训师必须设法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1.改变“我教你学”、“我讲你听”这种居高临下的权威角色和形象,树立与培训员工平等的观念,以朋友的平等身份参与培训课教学活动,做“平等中的首席”,允许员工充分发表意见,善于接受员工的合理建议;2.灵活选用讲授、提问、分组讨论、实践操作、角色扮演、游戏等多种授课方式,让员工的思维活跃起来,充分调动听课的积极性;3.围绕培训目的认真考究课堂用语,精心锤炼讲课技巧,不仅做到语言抑扬顿挫、生动形象,更重要地是保证讲课的准确性、条理性、逻辑性和启发性。一般而言,培训课堂用语应简洁流畅、幽默风趣、充满情感色彩,能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语言不简洁,甚至枯燥乏味,讲者摇头晃脑,听者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沉闷,自然也就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四、采用互动交流授课模式,激发参与感

员工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对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看法,员工学习喜欢参与,不喜欢被动式教育。因此培训课堂上,若沿袭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必定会引起员工的逆反和怨烦,内训师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员工为本的理念,积极采用互动、双向交流的授课模式,激发员工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热情。

对于内训师而言,采用互动交流授课模式激发员工的课堂参与感应注意这样几点:1.课前应做好精心准备和策划。员工大多是带着期望值来到培训课堂上听课的,内训师的讲授能否满足其的期望值直接影响到课堂互动的情况。2.善于运用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感染员工,激发员工参与培训课堂活动的愿望和意识。3.创设问题情境,巧妙的置疑设难,引导员工溯本求源,探索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其兴趣和好奇心。4.合理运用“明知故问”、“引导员工主动发问”、“让员工分组讨论”和“策略性停顿”等各种手段吸引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五、合理地引入体验式教学,增加真实感

此处提到的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特定的目标,以培训课堂为平台,引导员工通过实践活动去亲身感受与领悟,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培训课不仅要教给员工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员工的态度和观念,开启员工的所有潜能,并让他们将这些潜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带来最优的个人绩效,因此,内训师要善于合理引入模拟、视听、案例、现场等多种体验式教学,让员工以亲身的经历,生成丰富的体验,从中增长知识开发潜能。

模拟式体验是引导员工在现实的模拟情境中得到相应体验的一种方式。杜威曾说,人类的真智慧,靠两样东西作基础,第一样是从近身环境中所得来亲切的知识,第二样就是从训练中得来处理环境的能力。情境性和亲历性是模拟式体验教学的标志性特点,内训师要用心去设计有意义的模拟情境,让员工在有意义的模拟情境中得到体验,提高认识。

视听式体验是利用现代视听技术,引导员工通过欣赏特定的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片或其组合等“体验材料”,更有效更完整地在体验中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方式。现代视听技术能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让员工充分发挥视、听等多种感官的功能,在有亲临其境的感受中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技能。

案例式体验是把现实中的真实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编写成供员工学习的案例,让员工进行思考和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的方式。精心筛选与培训目标与内容有关的教学案例,是帮助员工获得真实体验,加深理解,提高培训课效果的关键。

现场式体验是把让员工组织到生产现场通过听、思、问等环节进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这种体验式教学不仅能开拓视野巩固理论知识,同时还能较好地找到理论与实际的切合点,提高运用能力。

此外,内训师还应立足于自己的性格、特长,虚心倾听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在观察、对比、模仿中不断地加以调整和改进,精心培育自己的授课风格,增强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张德: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2]林媛媛:企业培训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培训课堂范文篇5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创新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笔者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1改变教学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一切改革首先是观念上的改革。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要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摆正教与学、知识与时间的关系。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之目的来指导、设计和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正确认识、摆正师生的地位和作用,更新教学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1.1改变思考的角度

教师在备课时不光要考虑怎样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怎样用,也就是说要把学生语言行为的实践环节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之一,并加以落实。把以往课前备课时习惯考虑的“这篇课文(或这节课)应该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换成“这篇课文(这节课)先练什么、后练什么”;把课后常想的“这节课我讲得怎样”换成“这节课学生学得如何”,这样,教师思考的角度变了,学生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也变了,久而久之,教师的着眼点也就自然而然地变了。

1.2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上教师要留尽可能多的时间给学生读书、思考、讨论、练习。叶圣陶曾谈到:“讲说和指导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的人多多练习,硬是要按照规格练习。练习所得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代劳的,非自己练不可。”叶先生的这段话对指导我们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无重点、无层次、无深度的串讲分析,空出时间来,让学生去动口、动手、动脑,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之目的。

1.3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必须抓住一切时机和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要主动读书、主动思考、主动练习。教师若能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发挥。

2激发学习主动性,挖掘创新潜能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法,挣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和桎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挖掘。

2.1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是教学民主的重要体现。教师的课堂角色不是唯我独尊的权威,而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和倡导者,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消除对权威和失败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参与、思考、交流的良好环境。

(1)重视感情投资,唤起学习兴趣。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以深厚的感情关怀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就能调动学生好学的积极性。在近年的实践当中,我总是以一份真诚、一份爱心去组织课堂教学,唤起学生的求知动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发挥语文课“平等对话”的优势。只有进行“平等对话”,才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教学思想,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主动探讨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供前提和基础。

2.2鼓励质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古希腊鲁塔克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激励、启发、引导。疑问是创新之舟。教师在课堂上要大力解放学生的头脑、嘴巴,让他们敢想、敢问。对学生的勇敢行为要予以鼓励,即使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也应循循善诱,以激发他们大胆质疑问难的热情。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思维

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发展学生个性。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创新思维。

3.1质疑的本质是一种批判精神

发明家保尔·麦克克里德说:“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你不问问题”。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人们已“司空见惯”,而牛顿偏偏要问为什么?为了寻求答案而苦思冥想,由此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卓越发现;正由于对托勒密“地心说”的怀疑,才产生哥白尼的“日心说”。这足以说明创新的思维可以改变世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质疑,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其创新思维而言,亦是同样的道理。

3.2搭建平台,给学生以实践创新的机会

在近年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给自己定了一条这样的原则: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实践。总是不断为学生搭建表现自我的平台,给学生以实践创新的机会。如在教学《诗经?伐檀》时是这样做的:

教参上写到:《伐檀》是一首写劳动者伐木生活和他们愤怒控诉统治者不劳而获、残酷掠夺的诗篇。长期以来,这种说法应该是无可厚非、无可辩驳的。而我在讲完这首诗后,问学生有没有问题,多数学生没反应,少数学生陷入沉思。于是我再推进一步:“有没有哪位同学敢向传统的、经典的作品以及权威的观点发难?”很快,有些学生有发言的欲望。于是我继续推进一步:“要敢于把自己独到的见解说出来。”在我的鼓励下,一个学生提出:诗中三段都写到河水,“河水清且涟漪”、“河水清且直漪”、“河水清且沦漪”,描绘了河水“清、静、柔”之美。“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此美景又如何与“愤怒”、“残酷”联系起来?我立即予以赞扬,肯定了该生敢于质疑、问得好、问得有道理,敢于大胆冲破传统的樊篱。紧接着,就这个问题师生展开课堂讨论,有的学生赞成传统观点,而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描绘的是一位美丽少女坐在河边,看着心中爱慕的青年男子专注伐木,伐木声“坎坎”悦耳,进而联想到这位男子家庭殷富,可见他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哪!每段结尾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可以理解为:这位相公啊,可不是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人哪!如此道来,应合情合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伐檀》有了更深入的意境,见解独到、别出心裁、有创造性。

培训课堂范文篇6

一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

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矗基本仪器主要有:刻度尺、量筒、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天平、温度计、测力计、压强计、打点计时器、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万用表欧姆档等。物理大纲要求“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要让学生了解这些仪器的构造、原理、用途,掌握仪器的量程、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以达到熟练地、正确地读数,在介绍这些基本仪器使用方法时,应抓住各种基本测量仪器的共性来加以指导:

1.各种基本测量仪器都有一定的量程。必须要求学生在使用各种基本仪器前,搞清仪器的量程,并且能估计被测对象的情况,选用适当量程,避免超过量程而可能损坏仪器。

2.使用测量仪器前通常都要调节零点或校正零点,否则测出的数据就不准确。如:“对安培表、伏特表等应学会调整零点,对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刻度尺之类的仪器,还要学会零误差修正,让学生懂得零点是相对的,零误差的修正在生产上有普遍意义。因此,必须使学生养成使用基本测量仪器前调节零点或修正零误差的习惯。

3.会正确读数。要让学生掌握读数的一般方法,关键是会读出仪器的最小刻度值,会从最小刻度之间估计出一位有效数字。同时,要学会正确读数的姿势。如:从量筒上读数时,眼视线应与液面保持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若是凹液面读凹处,凸液面读凸处,从安培表、伏特表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并且正对指针,估计读数四舍五入等。

4.根据仪器的构造原理,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如:天平是根据杆杠的平衡条件制成的,因此,使用前和秤量时都要做到横梁平衡,同时必须严格保护刀口,要让学生理解保护刀口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使用方法和规则;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所以,根据热平衡原理,测量液体时,温度计不能离开液体,而且要在温度计内液柱稳定时读数。显然,培养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必须要注意把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与理解仪器原理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使用仪器;只有理解了仪器原理,使用起来才会更加自觉和主动。

(二)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过程必须掌握的技能

1.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一般原理、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的技能。首先要求学生明确各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或理论根据,根据实验的原理、要求对实验进行设计,包括用什么物理定律、公式,电学实验用什么电路图等。还要搞清哪些是已知量、被测量,然后选择所需的仪器和实验条件,进而设计好实验步骤,画好记录表格等。

其次,培养学生正确调整和安装仪器,正确连接电路的技能。正确的实验,首先是安装、调整好仪器或正确连接电路。如:力学实验中的支架滑轮的安装,牵引线的走向,斜面的架设等,有时要对一些仪器做机械调整或电气调整(对仪器的调零前面已介绍,这里略),电气调整如:使用气垫导轨前必须先调水平位置;在电学实验中,依照电路图连接线路,连线时,应将电路分为主回路和支路,从电源一端开始沿主回路按顺序进行,其次为支路;主回路中必须有开关(先断开);导线最好选用几种颜色,主、支回路分别用一种颜色。往接线柱上接导线时,应按顺时针方向将导线缠上。电路连接后,必须复查,确认正确后方能通电。这种技能的培养,从初中开始应先有示范,让学生模仿学习,然后逐步提高到由老师讲述方法及注意事项,由学生独立去安装、调整。

2.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能进行运算和分析,以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这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能,要求学生集中精力,按实验步骤有条不紊地操作和读取测量数据,有的实验则要求测量或操作时动作迅速,要把握时机,如:温度测量、电学测量。要按实验先后顺序将需要测定的各量测出,并记录下来。读取数据和记录必须注意:①读数要及时,并马上记录;②要记录完整数据,按有效数字的方式记录;③数据的单位要正确。一般要求学生实验

前列出表格,表格设计要求:能记录直接测出的各物理量,能记录各次测出的量,能填写计算出来的中间数据和最后数据等内容。

进行数据处理、运算,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在整理数据时,如发现有不合理的数据,应对该数据补测。要指导学生按有效运算法去处理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适当分析讨论,如:讨论数据说明什么?与理论计算有何偏差?实验过程为何这样设计?实验结果的物理意义(结论)是什么?对一些成绩优良的学生,还可让他们设计某个达到相同目的的实验。对实验能力强的学生,许多深一层次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分析研究,从而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地巩固知识,技能更加熟练。

3.要使学生了解误差概念,并学会初步的误差计算和分析。实验后,要指导学生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说明实验的误差主要有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仪器本身的缺陷,实验原理、装置不完善而引起的,如:螺旋测微器零点不准;风的吹动使天平产生误差;电表指针不对准零刻度等。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是校准仪器,或是改进实验方法。改进实验的方法,可改变仪器的位置或仪器的布置,撤换某件仪器,改变所选取的某个参数,改变实验方法乃至改换实验操作人员等。例如将物体放在天平左、右盘上,分别称衡,可以发现天平不等臂引入的误差。又如精密测量同一单摆在不同摆角的周期值,可以发现周期与摆角有关。

偶然误差是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由于各种偶然因素产生的误差。减少偶然误差的办法是多次重复测量取算术平均值,以其平均值为最终的结果。测量次数取多少,要根据偶然误差对被测量影响的大小来确定。如:测量值的有效数值较小时或测量值变动较大时等,应当多测量几次。

综上所述,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能,必须让学生懂得减少误差首先要发现它的存在和来源,其次是确定减少误差的方法。

增加测量次数固然可提高平均值的可靠程度,但是作用是有限的,实际上,只有改进实验方法和仪器,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测量的结果,提高测量精确度。

4.会写一般的实验报告。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应根据原始记录和实验时的体会,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主要有:实验名称、目的、器材、原理、方法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计算和处理、实验结论及误差分析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对实验报告的写法、格式要严格要求,书写时,要求层次清楚,语言流畅,文字精练、正确,图文并茂,要总结出实验成功的经验或实验失败的原因,使学生将来进行科学实验时能写出自己的实践成果,并让别人看懂。

在批改实验报告时要注意学生思维的火花,如对某个问题的独特看法,对某项操作的有益建议,对实验的改进意见等,要给予鼓励,并要及时与之讨论,让师生都有所收获。这样做,既延伸了实验课的教学,使之与理论课的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交汇与渗透,又是提高学生动手技能的有效渠道。

5.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包括爱护仪器,遵守安全操作规则和尊重实验事实的习惯等。如:做电学实验结束时,应将仪器调到最安全的状态再切断电源,然后拆除连接线,整理好仪器和导线。要经常地对学生进行良好实验习惯的教育,以免损坏仪器及发生实验事故等。

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途径

1.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途径。认真上好实验课,既能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是训练和提高实验技能的基本途径。

实验课包括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演示实验是学生使用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典范,它教给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如:如何正确使用仪器、安排实验步骤、操作、读数和记录数据、列表和作图线、分析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及分析误差等。通过大量的演示实验,学生可以在长年累月的耳闻目睹中,潜移默化地学到实验技能。

在分组实验中,学生的活动是多方面的,既有思维,又有操作,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验时,教师可先介绍实验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然后教师在台上做示范,学生在台下跟着教师做,这种方法对于初中起始年级的学生是合适和有效的。学生在教师的步步指导下,养成良好的实验方法、实验修养。随着实验技能的不断提高,逐步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独立实验的能力。

2.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如:阿基米德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

3.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讨性的实验。先让学生去研究、探索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后总结出物理规律。

4.开辟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既可完善、丰富、深化课堂知识,又可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主要形式有:①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②组织参观活动;③举行操作实验竞赛;④组织课外兴趣小组;⑤举办物理科技晚会等。

培训课堂范文篇7

一、感情投资,激发兴趣

若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感情投资,做到处处关心学生,爱生如子。同时课余时间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讲讲生物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如一次施肥过多,植物为何会烧苗?南瓜为何有的子房会发育良好,有的发育不好?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这个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给每节课开好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要使开场白起到激起学生兴趣,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如对初一新生上第一堂课,一般可采用先松后精,即先来段精彩的开场白,讲神秘的奇花异草,动物一些特殊行为及仿生学在军事和民用的发展前景,其间穿插一些有些生物学家的趣闻秩事。这样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界之中,学生自然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培养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大分子不能通过后,我提出淹姜时加入醋和白糖为何糖可进到细胞内部?做酸菜时为何要密封?种菜时为何施肥前一般要松土?当这些问题解答后,学生不但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深,而且对学习生物学产生强烈的兴趣。

四、利用直观手段,激发兴趣

培训课堂范文篇8

关键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人力资源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青年教师已经逐步成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执据教育部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教师107.6万人,其中,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总数的48.3%,40岁以下教师占64.3%。因此,培养青年教师成为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培训面向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情绪波动大,教学质量不稳定

在教学中,青年教师初为人师,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思想活跃,观点新颖,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受工作负担繁重,生活压力较大,发展愿望迫切等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稳定。

2.课堂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青年教师经过系统的教育学习,专业知识贮备量大,但由于缺乏课堂教学经验,往往不能准确地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无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教与学脱节。具体表现为课堂随意性大,教学方法单一,甚至照本宣科,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学缘结构不够合理,教学创新能力缺乏

高校教师多由“垂直教育体系”培养出来,即本科、硕士、博士的各个学历阶段都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连着就读。学科视野不够宽阔,研究方向和研究空间也较狭窄,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

4.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影响教学能力发展

由于社会和高校各种现行政策的导向,再加上现实利益的诱使,导致价值取向失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一些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主要工作精力向科研一边倒。整天疲于跑项目、写论文,而课堂教学则处于应付状态,无暇钻研教材和教学技能。这种倾向必定不利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逐步认识到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关注青年教师群体成长的同时,也构建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二:其一,培训形式大于内容,效果不显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多以讲授型为主,授课方式单一,且形式大于内容,考核方式简单,相当一部分的培训无检验措施;甚至有的连最基本的培训表现、出勤情况考核都没有,仅在培训结束后每人颁发一个证书,这就造成某些培训活动变成“走过场”,减低了青年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更有甚者误把培训理解为舒缓教学压力或个人职务晋升的手段,导致青年教师产生厌学和浮躁心理,降低了培训的效果。

其二,培训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主要表现为培训内容没有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培训对象笼统。部分学校仍存在“一刀切”或敷衍了事的现象,没有依照教育规律办事,没有重视青年教师身体、心理及能力发展上的优劣势,缺乏对培训活动实施对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培训目标的认知。同时,高校包括各个院系提供的一些培训,多数情况下都是针对本专业的,更多的是注重让教师接触本专业最新的理论知识,了解国际前沿的最新资讯,而针对于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较久因为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不懈,且见效慢,不易于考核,所以很多高校选择在很小范围内,如一个教研室定期开展一下活动,各自汇报一下近段时间的教学情况。

三、培训体系的构建与设计

师资队伍结构制约着良好梯队的形成,据预测,高校教师退休人数在逐步达到峰值,为了使高校师资避免青黄不接的局面,必须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墙养,使其快速、健康地成长起来,挑起教学的重任。因此,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培训体系的构建分为以下步骤:

1培训体系设计的原则

应以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为基础,以使青年教师获得或改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为目的。结合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分别制定出长、短期培训计划,同时培训的内容也应按需施教、全体参与、系统完善的原则来安排。其重点应围绕青年教师通过对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设置出合理的培训课程,制定出有效的考核办法,确保通过培训实现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和高校的发展目标。同时,为了检验培训效果还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找出培训过程中的差距,发现新的培训需求,加以改进和完善,制定新的培训计划。

2.培训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培训体系合理构建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高校组织需求层面、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三个方面。

(1)高校组织需求层面的培祖”分析。高校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有二:其一是发展方向分析,面对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和高级人才竞争,高校必须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为了保持高校的持续发展,青年教师培训必须在立足于现在的同时,着眼于高校的未来发展。根据近期规划和长期发展规划,对高校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开发和使用。其二是高校现存问题分析,通过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并对此进行深人分析,从而对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全面培训。

(2)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教师岗前培训内容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明确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职责和要求。二是通过对教学评估体系实施结果的分析,了解青年教师行为、态度及教学效果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偏差,在教学薄弱环节或有待提高的领域进行培训分析。

(3)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随着高校的发展和青年教师的不断进步,即使青年教师目前的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要求的更新也会产生新的培训需求,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也需要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培训以满足青年教师自身的需求。

3.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培训的一般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模式等,但培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高校在选择培训时应注意把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多方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学校青年教师培训的模式。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将培训内容和形式分三种:首先是职前教氰职前教育不仅是青年教师在教师岗位中发展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而且是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开始,更是帮助新青年教师建立与同事和教学团队的关系,建立符合实际期望和积极态度的契机。其次是在职培训。即建立在提前作出计划与目标的基础上,由系或教研室领导和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教学方法等的培训。再次是脱产培训。对每一位青年教师来说,当面临新教材和新一届的学生时,都需要经历相应的短期脱产培训,以便更决地了解当下该专业的社会需求、前沿情况、教改情况,从而满足所教授的新教材或者新学生的需求。最后是自我开发,即指青年教师自己主动地通过一些方式提高自身包括职业道德、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内在的整体素质的培训活动。自我开发也是一种有助于青年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不断成长完善的培训方式。

4.培训的组织结构、计划及实施

(1)培训组织结构。与高校其他部门的管理一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的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一个完善的培训组织结构可以使培训活动从一开始就系统进行,保证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课程选择、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评估过程切实有效地进行,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培训工作围绕着培训目标执行,保持培训的新颖性和内容的实用性。

(2)高校培训计划的制定。无论是年度培训、学期培训,还是月度培训,甚至是钊一对某一特定的培训需求而制定的专项培训,培训计划在整个培训体系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制定培训计划才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例如根据青年教师的发展阶段,可将培训分为从事课堂教学工作0一3年、3一5年、5一8年、8一10年四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科学规划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计划的架构及内容,以SW1H中的六要素作为构成和组织培训的主要依据。

(3)培训的实施。根据培训实施的流程,对培训内容进行具体实施,以及处理培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问题,完成培训实施总结。同时,不仅包括与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反馈,与相关培训主讲人沟通培训内容改进建议,而且还包括对培训效果进行具体评估。实际上,培训的实施是培训体系中所有工作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执行过程。公务员之家

5.培训管理

高校为青年教师培训进行各项投入和为青年教师个人发展提供支持,其效果等同于投资,目标是为了通过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能力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高校的总体水毛因此,必须加强培训管理和效果的跟踪,对培训的结果进行有效评估,不断改善培训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培训效率,达到预期效果。

培训课堂范文篇9

关键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人力资源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青年教师已经逐步成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执据教育部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教师107.6万人,其中,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总数的48.3%,40岁以下教师占64.3%。因此,培养青年教师成为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培训面向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情绪波动大,教学质量不稳定

在教学中,青年教师初为人师,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思想活跃,观点新颖,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受工作负担繁重,生活压力较大,发展愿望迫切等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稳定。

2.课堂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青年教师经过系统的教育学习,专业知识贮备量大,但由于缺乏课堂教学经验,往往不能准确地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无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教与学脱节。具体表现为课堂随意性大,教学方法单一,甚至照本宣科,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学缘结构不够合理,教学创新能力缺乏

高校教师多由“垂直教育体系”培养出来,即本科、硕士、博士的各个学历阶段都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连着就读。学科视野不够宽阔,研究方向和研究空间也较狭窄,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

4.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影响教学能力发展

由于社会和高校各种现行政策的导向,再加上现实利益的诱使,导致价值取向失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一些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主要工作精力向科研一边倒。整天疲于跑项目、写论文,而课堂教学则处于应付状态,无暇钻研教材和教学技能。这种倾向必定不利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逐步认识到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关注青年教师群体成长的同时,也构建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二:其一,培训形式大于内容,效果不显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多以讲授型为主,授课方式单一,且形式大于内容,考核方式简单,相当一部分的培训无检验措施;甚至有的连最基本的培训表现、出勤情况考核都没有,仅在培训结束后每人颁发一个证书,这就造成某些培训活动变成“走过场”,减低了青年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更有甚者误把培训理解为舒缓教学压力或个人职务晋升的手段,导致青年教师产生厌学和浮躁心理,降低了培训的效果。

其二,培训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主要表现为培训内容没有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培训对象笼统。部分学校仍存在“一刀切”或敷衍了事的现象,没有依照教育规律办事,没有重视青年教师身体、心理及能力发展上的优劣势,缺乏对培训活动实施对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培训目标的认知。同时,高校包括各个院系提供的一些培训,多数情况下都是针对本专业的,更多的是注重让教师接触本专业最新的理论知识,了解国际前沿的最新资讯,而针对于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较久因为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不懈,且见效慢,不易于考核,所以很多高校选择在很小范围内,如一个教研室定期开展一下活动,各自汇报一下近段时间的教学情况。

三、培训体系的构建与设计

师资队伍结构制约着良好梯队的形成,据预测,高校教师退休人数在逐步达到峰值,为了使高校师资避免青黄不接的局面,必须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墙养,使其快速、健康地成长起来,挑起教学的重任。因此,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培训体系的构建分为以下步骤:

1培训体系设计的原则

应以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为基础,以使青年教师获得或改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为目的。结合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分别制定出长、短期培训计划,同时培训的内容也应按需施教、全体参与、系统完善的原则来安排。其重点应围绕青年教师通过对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设置出合理的培训课程,制定出有效的考核办法,确保通过培训实现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和高校的发展目标。同时,为了检验培训效果还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找出培训过程中的差距,发现新的培训需求,加以改进和完善,制定新的培训计划。

2.培训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培训体系合理构建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高校组织需求层面、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三个方面。

(1)高校组织需求层面的培祖”分析。高校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有二:其一是发展方向分析,面对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和高级人才竞争,高校必须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为了保持高校的持续发展,青年教师培训必须在立足于现在的同时,着眼于高校的未来发展。根据近期规划和长期发展规划,对高校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开发和使用。其二是高校现存问题分析,通过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并对此进行深人分析,从而对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全面培训。

(2)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教师岗前培训内容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明确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职责和要求。二是通过对教学评估体系实施结果的分析,了解青年教师行为、态度及教学效果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偏差,在教学薄弱环节或有待提高的领域进行培训分析。

(3)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随着高校的发展和青年教师的不断进步,即使青年教师目前的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要求的更新也会产生新的培训需求,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也需要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培训以满足青年教师自身的需求。

3.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培训的一般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模式等,但培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高校在选择培训时应注意把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多方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学校青年教师培训的模式。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将培训内容和形式分三种:首先是职前教氰职前教育不仅是青年教师在教师岗位中发展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而且是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开始,更是帮助新青年教师建立与同事和教学团队的关系,建立符合实际期望和积极态度的契机。其次是在职培训。即建立在提前作出计划与目标的基础上,由系或教研室领导和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教学方法等的培训。再次是脱产培训。对每一位青年教师来说,当面临新教材和新一届的学生时,都需要经历相应的短期脱产培训,以便更决地了解当下该专业的社会需求、前沿情况、教改情况,从而满足所教授的新教材或者新学生的需求。最后是自我开发,即指青年教师自己主动地通过一些方式提高自身包括职业道德、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内在的整体素质的培训活动。自我开发也是一种有助于青年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不断成长完善的培训方式。

4.培训的组织结构、计划及实施

(1)培训组织结构。与高校其他部门的管理一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的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一个完善的培训组织结构可以使培训活动从一开始就系统进行,保证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课程选择、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评估过程切实有效地进行,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培训工作围绕着培训目标执行,保持培训的新颖性和内容的实用性。

(2)高校培训计划的制定。无论是年度培训、学期培训,还是月度培训,甚至是钊一对某一特定的培训需求而制定的专项培训,培训计划在整个培训体系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制定培训计划才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例如根据青年教师的发展阶段,可将培训分为从事课堂教学工作0一3年、3一5年、5一8年、8一10年四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科学规划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计划的架构及内容,以SW1H中的六要素作为构成和组织培训的主要依据。

(3)培训的实施。根据培训实施的流程,对培训内容进行具体实施,以及处理培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问题,完成培训实施总结。同时,不仅包括与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反馈,与相关培训主讲人沟通培训内容改进建议,而且还包括对培训效果进行具体评估。实际上,培训的实施是培训体系中所有工作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执行过程。

5.培训管理

高校为青年教师培训进行各项投入和为青年教师个人发展提供支持,其效果等同于投资,目标是为了通过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能力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高校的总体水毛因此,必须加强培训管理和效果的跟踪,对培训的结果进行有效评估,不断改善培训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培训效率,达到预期效果。

培训课堂范文篇10

关键词:互动参与式;课堂教学;实际应用

一、互动参与式教学方法的释义与提出

互动参与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学生在发现的前提下,反过来促进教师去引导启发,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在相对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实现教与学的目的。这种教学法关乎教师与学生双方,强调新的教学双边关系,将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转换为学生主动的求知解惑,教师的课程设计与学生的课堂参与缺一不可,只有全程投入,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的结果。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和“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本课题考虑从互动参与式教学方法入手,探讨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二、互动参与式教学法实施的前提

(一)互动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互动参与是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基于心理学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以及弗洛姆的期望理论。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理论认为,有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内在激励对个体具有更好的激励作用。期望理论的公式说明,人的积极性被调动的大小取决于期望值与效价的乘积。也就是说,一个人对目标的把握越大,估计达到目标的概率越高,激发起的动力越强烈,积极性也就越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心理学中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理论、期望理论,通过实施互动参与式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通过案例分析、角色对换等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

(二)互动参与式教学法的现实需要

1.现状分析

(1)国内高校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教学情况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的开设是伴随着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培训与开发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之一,目前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般都将培训与开发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列入学生的培养计划之中,一般为2个学分。由于该课程在教学内容上需要学生更多对社会现实情况的了解,所以各高校在对该课程上课学期的编排上偏向于大三、大四,一般高校都会将该课程安排在第六或者第七学期。(2)国内高校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一般侧重于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对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设计实际培训开发方案能力的培养,千篇一律,忽视学生对培训与开发课程真实需求。培训与开发课程上课以教师为主,学生多是被动参与,缺乏主动研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得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方案效果停留在较低水平上。

2.互动参与式教学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独立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还需要出色的实践运用能力和勇于开拓的创新创业精神。培训与开发课程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性质决定了培训与开发是一门更强调将课本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方案的课程,而传统的培训与开发课程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授课。将这种教学方式运用于培训开发课程的教学上,一则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倦怠,导致脱离课堂授课的目标;二则不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现实问题的习惯,导致在将来工作岗位上难以解决实际问题。而采用互动参与式教学模式符合培训与开发课程的教学特点,突出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现实问题的习惯。其意义体现在:(1)互动参与式的培训与开发课程教学将扩充理论课程内容,优化知识结构,通过专题训练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水平。(2)实现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现实问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能力。(4)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办学水平,增强专业竞争力。

三、互动参与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将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在本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首先要求班级学生自由组队,每组6-7人,必须有男有女;分组完成后,要求各组给自己团队取名字并且设定口号,需有创意并且有含义,同时选出本组的组长;之后,邀请每个小组上台向大家展示本组的成员、团队名和口号,并解释团队名及口号的由来,以此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往往非常的欢乐,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一般来说是大三的学生,学生之间已经经过两年的相处,彼此之间较为熟悉。因此,各小组成员在讨论团队名称及口号的时候不太会因不熟悉而出现沉默、不发言等尴尬现象,相反,往往会讨论得热火朝天,创意无限。经过这个环节的预热,同学之间以及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会比较融洽,同学们内心深处对于这门课的定位也会轻松愉快一些,为后续提问引导讨论做铺垫。

(二)问题引导

在课程教授过程中,通常会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选取一些具有启发性和现实意义的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同时,转变传统的结果式考评方式,将以期末成绩为主的考评方式变革为注重过程、加大平时成绩比重的考评方式,将学生的平时成绩、课堂表现纳入到总评中,使得成绩更加的客观准确。在问题引导环节,设置个人得分规则,只要主动回答问题,即可加分。由于这个环节的提问大多是开放性的、无标准答案的,所以回答无所谓正确与否,真正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踊跃参与。记分环节相对会比较麻烦,尤其是学生回答问题非常踊跃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漏记错记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执行此评分时需公平公正,切不可此一时彼一时,这样会大大打击参与者的积极性,甚至比没有加分的时候更严重。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在这个环节要注意的。

(三)案例讨论互动教学

针对每一章节内容要求学生选取合适案例和全班同学进行分享,这个过程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每个小组抽签决定本小组所需分析的章节内容,然后各小组结合本组抽到的章节内容,自由选择一个合适的案例,提前进行讨论分析,最后以小组ppt汇报的方式进行展示,向老师及其他同学做分享。在这个过程中,辅以合理的评价制度,在案例互动之后教师对每个组的案例分析进行点评,积极肯定学生一些好的观点,对错误的结论要加以引导,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最后对表现最好的小组进行一定的奖励,以资鼓励。

四、实施互动参与式教学后的成果

变革教学方式、实施互动参与式教学模式后的教学效果如何呢?作者通过学生访谈及学生匿名评价等方式,试图向感受最直观的受众了解教学变革的成效,得出如下结论:1.学生普遍认为互动参与式教学方法优于传统单向式的教学方法;2.互动参与式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的主动性,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有一种无形的推动力去推动学生思考,去跟老师同学交流;3.考评方式更加公平公正,传统的期末考试成绩占大头的考评方式对一部分平时认真但不擅长考试的学生有失公允,转变考核方式之后,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表现纳入考量,更能准确展示学生的整体表现,学生普遍认为此种方式更为合适;4.转变授课方式之后,学生表示此门课程是最感兴趣上的课程之一,课后主动查阅资料以期在课堂上表现更好。五、互动参与式教学法的实践反思根据本课程教学实践,结合与其他教师交流情况,作者认为互动参与式教学法在今后的应用中,首先,应注重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合理安排课时及授课内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张弛有度,关注学生动态反应,随时根据学生的状况调整上课节奏;第三,营造开放和谐的教学环境,尽可能的转变角色,与学生积极互动与对话,进行情感交流,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最后,改革考评机制,开发重过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在转变授课方式的同时,变革考核方式,使互动参与式教学的效果得以显化和提升。

作者:刘香毅 杨彐伟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乔瑾.参与式互动教学的中职德育课实践研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3).

[3]张怀恩.“互动参与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J].今日南国,2008(97):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