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法制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4:21

民主法制论文

民主法制论文范文篇1

当前,广大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税费改革稳步推进,基层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治安局势比较平稳,总的形势是好的。这为我们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农村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在经济方面,农民收入增长减缓,有的地方农民负担还比较重,有些地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压力还比较大;一些地方的盗窃、抢劫、杀人、放火、伤害等刑事案件比较突出,不安定的因素仍然存在,由土地延包、园林承包、农民负担、基金会、村委会直选,以及婚恋、家庭、债务、宅基地纠纷等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时有发生,邪教、非法宗教活动也不容忽视。这对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提出了挑战,我们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维护、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前,农民群众有“四盼”,即盼富裕、盼稳定、盼公正、盼尊重。这“四盼”就是群众根本利益的一种反映。每一“盼”都与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密切相关。今后,全县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紧抓住“村”这个环节,全面落实民主法制建设的各项措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现就如何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农村社会稳定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目标

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法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平稳运行,为百姓谋利益。总结实践经验,我们发现,一个区域的民主法制建设工作往往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成正比的。因此,对于发展相对滞后的后进村,要采取重心下移,工作前移的办法,以机关干部下村挂职为契机,对后进村进行集中整顿转化升级,工作中要坚持把民主法制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推进农村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现实动力,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搞好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农村出现的新问题;要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理农村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发现、解决影响农村稳定的各种纠纷,防止矛盾激化;要深入贯彻“严打”方针,严厉打击严重危害农村治安秩序的刑事犯罪活动,特别是各类霸头和黑恶势力团伙,要坚决打掉。要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继续推行定包案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理要求和定办结时限的“五定”制度,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负总责、综治委牵头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基层狠抓落实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排查调处工作要始终注意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着重解决好改革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源头上防止和化解引发矛盾纠纷的各种因素。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意见》和省综治委《关于县乡两级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意见》,积极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基层接访,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群众按正常的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努力做到一般矛盾不出村,重大矛盾纠纷不出乡镇;对于治安混乱的村庄,党委、政府要坚持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对“乱、瘫、穷、愚”综合整治。

二、农村事务民主管理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核心内容

要坚持依法建制、以制治村,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把农村财务、土地承包、村办企业、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宅基地划分等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务全部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要注意双向制约,不仅要“约民”,更要“约官”。各级各部门都要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要建立健全村民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程序,凡是与村民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都要进入民主决策程序,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保障群众当家做主。

(一)要抓好“两个规范”。即规范干部行为:针对少数村干部讲“人治”不讲“法治”,擅长下命令,不愿意搞服务,重政策、轻法律,说话办事随意性大等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干部行为。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加强教育引导,使村干部工作理念上由“人治”向“法治”和“德治”转变,工作方法上由命令型向服务型转变,自身素质上由“经验型”向“市场型”转变。同时要加强制度约束,制定完善《村民委员会工作规则》、《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制度》,要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和村民大会对规范干部行为的作用,把各项工作真正纳入“公开、民主、规范”的轨道。规范群众行为:针对少数村民只要权利,不尽义务,重物质利益,轻精神文明,只顾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等问题,着力规范村民行为。按照合法性、民主性、针对性和互约性原则,结合“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对原有的《村规民约》进行重新修订,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并发送到每家每户。组成由村干部、村民代表参加的遵规守章监督委员会,对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与村级系列文明创建评比活动相结合,与上级执法执纪部门检查相衔接,实施激励奖惩机制,通过精神和物质利益的双重引导,促使村民能够识大体、顾大局,依法支持村两委的合法决策,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二)要抓好民主决策制度的落实。针对少数村做决策由少数人“拍脑袋”,科学性、民主性差,盲目性、随意性大的问题,要按照“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要求,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对关系村集体利益和村民利益的事项以及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如本村各类经济合同完善、变更和解除,集体财产发包、处理,土地承包、税费征收、财务收支等重大村务事项,实行民主决策制度。

(三)要抓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落实。针对少数干部自由散漫、工作不出力、年底争待遇等问题,要加大对村干部的管理力度,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和民主评议制度。每年年初,对每名村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责任目标进行全村公示,请村民监督;年底由乡镇党委派人主持,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对村党支部成员、村委成员和工作人员进行民主评议,综合考虑德能勤绩情况打分,评议结果与工资奖金挂钩,以达到干部有压力,群众有动力,干部服务群众、群众监督干部的目的。针对村民普遍关心的村务、财务公开问题,将“两公开”作为落实“四民主”的

重要内容列入各村目标责任制考核,并注意从各村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就公开什么,群众关心什么、就公开什么,对村务公开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随时发现、随时解决。对财务公开这个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要做到“三统一”:即“统一公开模式、统一公开时间、统一公开内容”,以提高财务公开质量,增加工作透明度,强化对农村干部的监督约束,这样,可以有效密切干群关系,进一步激发农民当家作主的热情。

三、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要切实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教育

首先要抓好村级干部的法制教育。通过举办村两委干部轮训班等各种形式,有组织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以有效增强村级干部队伍的法制意识,提高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的水平。其次,要着力营造广大群众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按照与阶段性中心工作相结合、与专项工作相结合、与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村民夜校、集市咨询、征订普法教材、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联户组织送法上门、电视广播专栏以案说法等灵活形式,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开展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在学法中守法用法护法。第三,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抓手,加强道德教育。通过开展文明村、文明家庭、文明行业等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抓好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以推动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要按照“四五”普法规划要求,加大农村普法工作力度,充分运用现代传媒、农村法制夜校、“148”法律服务专线、法制文艺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使广大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在搞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还要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加强对农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重点抓好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动态管理,落实监管、帮教和安置措施,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要把辍学生、失学生、学校中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社会闲散青少年等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学校、社区和家庭的综合教育作用;继续总结推广“青少年维权岗”、配备兼职法制副校长的经验和做法,结合“严打”整治斗争,继续抓好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清理整顿,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民主法制论文范文篇2

当前,广大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税费改革稳步推进,基层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治安局势比较平稳,总的形势是好的。这为我们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农村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在经济方面,农民收入增长减缓,有的地方农民负担还比较重,有些地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压力还比较大;一些地方的盗窃、抢劫、杀人、放火、伤害等刑事案件比较突出,不安定的因素仍然存在,由土地延包、园林承包、农民负担、基金会、村委会直选,以及婚恋、家庭、债务、宅基地纠纷等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时有发生,邪教、非法宗教活动也不容忽视。这对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提出了挑战,我们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维护、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前,农民群众有“四盼”,即盼富裕、盼稳定、盼公正、盼尊重。这“四盼”就是群众根本利益的一种反映。每一“盼”都与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密切相关。今后,全县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紧抓住“村”这个环节,全面落实民主法制建设的各项措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现就如何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农村社会稳定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目标

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法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平稳运行,为百姓谋利益。总结实践经验,我们发现,一个区域的民主法制建设工作往往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成正比的。因此,对于发展相对滞后的后进村,要采取重心下移,工作前移的办法,以机关干部下村挂职为契机,对后进村进行集中整顿转化升级,工作中要坚持把民主法制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推进农村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现实动力,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搞好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农村出现的新问题;要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理农村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发现、解决影响农村稳定的各种纠纷,防止矛盾激化;要深入贯彻“严打”方针,严厉打击严重危害农村治安秩序的刑事犯罪活动,特别是各类霸头和黑恶势力团伙,要坚决打掉。要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继续推行定包案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理要求和定办结时限的“五定”制度,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负总责、综治委牵头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基层狠抓落实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排查调处工作要始终注意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着重解决好改革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源头上防止和化解引发矛盾纠纷的各种因素。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意见》和省综治委《关于县乡两级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意见》,积极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基层接访,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群众按正常的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努力做到一般矛盾不出村,重大矛盾纠纷不出乡镇;对于治安混乱的村庄,党委、政府要坚持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对“乱、瘫、穷、愚”综合整治。

二、农村事务民主管理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核心内容

要坚持依法建制、以制治村,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把农村财务、土地承包、村办企业、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宅基地划分等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务全部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要注意双向制约,不仅要“约民”,更要“约官”。各级各部门都要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要建立健全村民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程序,凡是与村民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都要进入民主决策程序,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保障群众当家做主。

(一)要抓好“两个规范”。即规范干部行为:针对少数村干部讲“人治”不讲“法治”,擅长下命令,不愿意搞服务,重政策、轻法律,说话办事随意性大等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干部行为。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加强教育引导,使村干部工作理念

上由“人治”向“法治”和“德治”转变,工作方法上由命令型向服务型转变,自身素质上由“经验型”向“市场型”转变。同时要加强制度约束,制定完善《村民委员会工作规则》、《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制度》,要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和村民大会对规范干部行为的作用,把各项工作真正纳入“公开、民主、规范”的轨道。规范群众行为:针对少数村民只要权利,不尽义务,重物质利益,轻精神文明,只顾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等问题,着力规范村民行为。按照合法性、民主性、针对性和互约性原则,结合“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对原有的《村规民约》进行重新修订,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并发送到每家每户。组成由村干部、村民代表参加的遵规守章监督委员会,对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与村级系列文明创建评比活动相结合,与上级执法执纪部门检查相衔接,实施激励奖惩机制,通过精神和物质利益的双重引导,促使村民能够识大体、顾大局,依法支持村两委的合法决策,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二)要抓好民主决策制度的落实。针对少数村做决策由少数人“拍脑袋”,科学性、民主性差,盲目性、随意性大的问题,要按照“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要求,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对关系村集体利益和村民利益的事项以及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如本村各类经济合同完善、变更和解除,集体财产发包、处理,土地承包、税费征收、财务收支等重大村务事项,实行民主决策制度。

(三)要抓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落实。针对少数干部自由散漫、工作不出力、年底争待遇等问题,要加大对村干部的管理力度,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和民主评议制度。每年年初,对每名村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责任目标进行全村公示,请村民监督;年底由乡镇党委派人主持,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对村党支部成员、村委成员和工作人员进行民主评议,综合考虑德能勤绩情况打分,评议结果与工资奖金挂钩,以达到干部有压力,群众有动力,干部服务群众、群众监督干部的目的。针对村民普遍关心的村务、财务公开问题,将“两公开”作为落实“四民主”的重要内容列入各村目标责任制考核,并注意从各村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就公开什么,群众关心什么、就公开什么,对村务公开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随时发现、随时解决。对财务公开这个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要做到“三统一”:即“统一公开模式、统一公开时间、统一公开内容”,以提高财务公开质量,增加工作透明度,强化对农村干部的监督约束,这样,可以有效密切干群关系,进一步激发农民当家作主的热情。

三、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要切实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教育

首先要抓好村级干部的法制教育。通过举办村两委干部轮训班等各种形式,有组织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以有效增强村级干部队伍的法制意识,提高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的水平。其次,要着力营造广大群众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按照与阶段性中心工作相结合、与专项工作相结合、与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村民夜校、集市咨询、征订普法教材、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联户组织送法上门、电视广播专栏以案说法等灵活形式,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开展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在学法中守法用法护法。第三,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抓手,加强道德教育。通过开展文明村、文明家庭、文明行业等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抓好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以推动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要按照“四五”普法规划要求,加大农村普法工作力度,充分运用现代传媒、农村法制夜校、“148”法律服务专线、法制文艺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使广大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在搞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还要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加强对农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重点抓好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动态管理,落实监管、帮教和安置措施,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要把辍学生、失学生、学校中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社会闲散青少年等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学校、社区和家庭的综合教育作用;继续总结推广“青少年维权岗”、配备兼职法制副校长的经验和做法,结合“严打”整治斗争,继续抓好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清理整顿,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民主法制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雅典,民主政治,公民大会,陪审法庭,局限性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体现

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生及体现。雅典的民主政治起源于氏族社会,到奴隶制时期,实现了由君主体制到九个执政法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转变。后来通过德拉古(Draco)立法、梭伦(Solon)改革、克里斯提尼(Cleisthenes)改革、伯里克利(Pericles)改革终于到了雅典的民主政治。“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希罗多德(Herodotos)的《历史》一书。在古希腊文中,“民主”(Demokratia)是“人民(Demos)”和“权利(Kratia)”两词合成,即人民的权利、人民的统治之意。意大利文、英文、德文、法文和俄罗斯文中的“民主”都从其演变而来。尊重人格、保护人权,公民自治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集中表现。民主政治思想在那个时期达到了最高水平,在选举权、审判权、监察权以及行政权上都有突出的体现。

(一)选举制度。雅典实现直接民主制,而非代议制,主要体现在公民大会上。凡年满二十岁的雅典公民都要直接参加公民大会,选举出城邦重要的公职人员。其职权是选举和评审政府官员,修改法律、解决财政收支、决定宣战和媾和、缔结和解除盟约、评定军功等。如“执政官和十将军的选举就在公民大会上举行[1]”。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每月举行两到四次,每个公民在大会中都有选举权。伯里克利说:“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任何提拔,当任工职,这就对他优点的赏赐,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都黯淡[2]”。公民大会用抽签的方式选举出五百人议事会、陪审员和一般行政人员。

(二)审判制度。梭伦改革后,雅典城邦设立了十个陪审法庭,平均每个有五百人,由公民大会选举,任期一年,不得连任。陪审员由年满三十岁的男性公民通过抽签方式充任,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有权受理公民的“不法申诉”。对案件的受理采用开庭方式,经过原、被告的辩论后,由陪审员秘密投票得票多者胜诉。因陪审判决即是一审判决有是终审判决,故“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效力[3]”。

(三)监察制度。雅典的监察制度已经相当发达,陪审法庭除是最高司法机关外,还是最高监察机关,有批准或否决五百人议事会的权力。此外公民也可以行使监察权。在雅典,官员的当选必须经过公民的严格监察。

1在任职前其资格需先经审查,包括:出身、财产、人品、信仰、是否尊重父母、是否服兵役等。以执政官为例,其资格由五百人议事会作初审,如有问题则提交法院判决决定是否任职。

2官员任职期间也要收到审查。如执政官和将军在每一主席团中都要举行一次信任投票,看他是否称职,如果这种投票反对任何一个官员,他便要到陪审法庭受审,如有罪,则判决他的刑罚或罚金,如果无罪,他将复职[3](p64)。

3官员在其任职期满后,还要接受审查。在其离任时,会有专人对其在任职期间的财产进行审查,如有贪污或者受贿,即送交法院判决,通常对其课以非法所得的十倍罚金[4]。

4不法申诉。任何雅典公民认为某项法令违法,都有权向陪审法庭提出控诉,在控诉期,该法令暂停实施,如作肯定判决该法令就会被撤消。

5贝壳放逐法。他是克里斯提尼立法改革最富有特色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是针对那些滥用权力,危害国家利益,侵犯公民权利的官员而设置的。每个春季非公民大会,先用口头表决方式提出是否有被放逐的人,如果有就召开第二次会议,每个人都在陶片或者贝壳上写上他认为应被放逐人的名字。

(四)行政制度。五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负责处理政务,为公民大会准备提案和主持大会。雅典的行政官员都是义务职,不支薪金,而且分工明确,主要有六个司法行政官、祖执政官、王者执政官和军事执政官,下面又设有各级大小官员。但他们产生的方式不太相同。六个司法执政官及他们的书记均由抽签选举,而王者执政官、祖执政官和军事执政官各有两个助理,由他们自己选举。这些人的资格在其任职之前都由陪审法庭审查,卸任时并需作报告。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

雅典的民主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在机制上实行任选制;在形式上赋予全民参与的机会;在实践中,到伯里克利时期也彻底摆脱贵族的控制,出现了“三权”的雏形,但不可避免地存在历史因素导致的局限。

(一)、权利产生的局限

1“公民权”的限制。雅典人的公民意思相当强,在城邦的政治生活中只有雅典的公民才享有其权利,公民称号和公民权对于雅典人来说,是无比重要的。一个人如果只拥有巨额的财富和出身于名门世家,而不享有公民权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事实上雅典通过对公民权的限制来剥夺广大下层劳动者的民主权利。在古代希腊语中公民Polis源自于Polites,后者是城墙的意思,Polis本意就是住在城墙里的人,古代拉丁语中公民Civilis也和城墙Civitas有关。公民社会在古代地中海世界最初形成便是在城邦之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城墙内的居民都有着同等的地位。公元前431年雅典居民人数约为40万,而享有公民权的只有4.2万,只占总人数的1/10左右[5]。(1)、并非生活在雅典城邦的所有人都当人看,在雅典1/3以上的奴隶被看作奴隶主的财产和工具,可以自由买卖。在罗马,曾经只有罗马本邦人才是罗马的公民,即便是被称为“罗马人的盟友”的意大利人也不具有公民资格,罗马的公民社会结构范围过于狭窄(2)、也“并非所有被当人看待的都可以成为雅典公民,外邦人和工商业者都不享有公民权”[6]。(3)、“一个雅典城邦公民权的获得一方面要看其父母是否都是本邦公民”[3](P189)。另一方面要看其是否有与其公民资格相适应的土地。(4)、在雅典从事工商业的大多是奴隶和外邦人,“本邦人如果从事工商业达到一定期限也会被取消其公民资格[7]”。(5)、占成年人口一半以上的妇女,不分其阶级一律不享有公民权,更谈不上参加城邦的政治活动。妇女在雅典地位极其低下,这与古希腊的传统习俗分不开。就统治能力来说,柏拉图认为:“在治理国家方面,女人也能干,但在干一切事物时女人总比男人低下[8]”。亚里士多德则进一步指出:“男女之间的高低之分是合乎自然的,因为男人能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欲,而女人往往成为情欲的俘虏。”作为其他民主权利基石的公民权之狭隘性暴露了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仍然是奴隶主专政的一种形式,国家政权始终把握在他们手中。

2“公民权”实现的局限性。雅典的民主

政治名义上是对全体公民而言的,但实践中本来就之占人口总数大约1/10的公民,也并不一定都完全享有和行使自己的权利,他们还必须受到内外因素的制约,实际上真正能享有法律规定权利的公民少之又少。(1)、法律中的法最本质的内涵应该是平等,应不允许有任何例外和特权的存在“共和国的全体人民握有最高权力时,就是民主政治;共和国的一部分人拥有最高权力就是贵族政治。[9]”而雅典以其法治和民主著称,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梭伦一边说:“我们制定了不分贵族,一视同仁的法律,为每个人都规定了公正的正义[10]”。却在另一边将公民按财产的多寡分为四等,即五百斗级(Pentacasiomedimni)、骑士级(Hippes)、双牛级(Zeugitae)和日佣级(thetes),并分别赋予每个等级的公民不同的权利。如改革中的四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第四等级的公民是不能参加的,高级官员也只能又一、二等级的公民担任,第三等级只能担任低级官员,第四登记却不能担任任何公职[6](p24)。(2)、财力的限制。在具有公民资格的人中,其中贫穷以及居住在远离城邦的公民事实上也行使不了公民权,能够参政的只占公民总数的十分之一二。究其原因,财力成为最大的制约因素。首先,雅典城邦极其重视战功和公役,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城邦,而对当时要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力,这样就把那些贫穷的公民阻在参政大门之外。赫尔俄德曾经说过:“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11]”其次,雅典城邦实施直接民主制,每年的政治活动十分频繁,大约每十天就要召开一次公民大会,其他的活动就更多,如此频繁的政治活动是普通公民在经济上无法承受的。再者,雅典的官员早期是无薪制,虽然后来公职津贴保证一般公民有出任一般公职之机,“但最重要的掌握实权的将军仍是无薪报酬的,于是一般公民对比极难企及[12]”。下层阶级为生活所迫,更不敢有人问津。(3)、公民时间的限制。如前所述,每隔十天左右公民就得前往雅典城邦去开会,虽然可以得到一定数额的津贴,但是要求农民不顾农时,放下农活,手工业者放弃生产特别是远离城邦的公民在时间上难以行通。过多的民主会议已与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冲突,这部分人照样不能行使自己的公民权。(4)、参政能力的限制。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权力的最高机关,其会议时间每次只一天,但它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却十分繁杂。大到战争,小到纠纷,都要过问,而且程序极其严格,只有少数有才能和职位高者才拥有发言的权利。演讲口才在此时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雅典绝大部分的人才也是这时候被发掘的,如古希腊的几位出色的政治领袖就都是出色的演说家。对于一般老百姓而言,如果没有多数人的呼应,恐怕很难有什么号召力。在这种情况下,普通百姓对参加城邦就必须拥有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在雅典帝国形成之后,打击波斯入侵、与斯巴达一决雌雄以及攻打伯罗奔尼撒同盟等就需要庞大的军队。这部分屯国兵也不能出席。据统计,“经常能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只占公民总数的1/5左右。[13]

3选举的不科学性。选举在雅典人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有公职人员都是通过选举产生,但它的科学性也同样受到质疑。(1)民主选举与生产方式不协调。如前所述,雅典民主政治生活频繁造成“政治肥大症”,与广大劳动者生产活动的季节性和特殊性有着严重的矛盾,导致社会生活各种功能之间的深度失横,使其他机制功能失调。(2)选举表决方式的原始性。抽签选举和举手表决在雅典民主只中占有绝对的地位,许多政府官员都是由此产生。如十个陪审法庭的5000人的民主中的实际作用。其随意性与幸运性在某种程度上已盖过民主的实际意义。我们不能抹去举手法在直接民主中的实际作用,但选举人的正当权益,尤其是不受干扰的表达自己意愿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3)选举不能尽才为用。在抽签选举中公民不能自由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来选择自己胜任的职业,忽视了不同公职之间的特殊要求,也不利于公民特长的发挥,这不仅不能有益工作效力,甚至适得其反。苏格拉底就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因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作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14]”

(二)审判制度的局限性

1犯罪处罚的不平等。在有关犯罪的处罚上,柏拉图公开认为:“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15]”。在实践中,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一是本邦公民,二是外邦公民,三是奴隶。总的处罚原则是富者多罚,保护本邦公民的权益。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除出境,奴隶则可能被判处死刑,因为奴隶作为财产而存在,是谈不上权利的。

2一审终审。雅典为了审判的效率而实行一审终审,起弊端显而易见。判决是最后的判决,不能上诉也无法上诉因为根本就无上诉法院法院的第一审就代表全体公民的意志。“而且在起诉上只有男性公民才有次项权利[16]”,这种程序在客观上不利于使犯罪份子得到惩罚和无辜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3专业人员素质的限制。对一般官吏而言,没有严格的素质要求,有无德才在任用上没有任何差别。陪审员都是普通公民,多数缺乏必须的法律知识,苏格拉底就曾批评雅典民主政体中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之手”,加上当时的法律不完善,也没有系统的成文法,许多案件只能依靠个人的主观判断,这样的审判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而且当时没有律师,判案的根据就是原告的申诉和被告的申辩,不擅言辞者时常败诉。“在大部分诉讼案件中诉讼的胜负主要不是取决于案件的是非曲直,而是取决于诉讼双方及其证人,以及那些在法庭上替他们讲话的朋友的态度,看他们像不像清白无罪,看他们是否说实话,看他们的发言技巧,看他们的品行是否端正。[17]”这一方面造成了审判的不公,另一方面也埋没了人才。

(三)。监察制度的局限性

1提案负责制。雅典的提案负责制使监察制度受到严重打击。“公民大会提出的新议案如陪审法院与城邦基本法相抵触,不仅法案要被撤消,而且提案人还要受到严厉的制裁。[6](p24)”从此广大公民的监督意识一蹶不振,甚至许多不法行为无人敢问。

2陶片放逐法。陶片放逐法本意是将那些公认的危害份子驱逐出境,但结果确实剥夺了仅为嫌疑犯公民的辩护权,使其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甚至失去公民资格。那种纯粹的主观意识行为可能使真正拥有先进思想而不被人们所接受的先驱惨遭不幸。苏格拉底之死,不敢说与此无任何关系。那些杰出的人物,能真正掌握真理的少数往往成为时代的牺牲品,新思想因此被压制。

3用公权谋私利。雅典的公民大会一方面体现出民主,另一方面却被一些野心家所利用,每次公民大会,豆油可能受到能言善辩的野心家的煽动。“一些公民,不论全体公民中的多数或少数团结在一起,被某种共同情感或利益所驱使,反对其他公民的权利,或者反对社会的永久和集体的利益

”[18],造成多数人的暴政。这种绝对的少数服从多数往往并不能代表公共利益,而知识一种形式上的众意。卢梭曾指出:“公意和众意之间经常有很大的差别,公意总是着眼于公共利益,而众意则是着眼于私利,它只是个体意志的总和[19]”。例如远征西西里的错误便是阴谋家基比阿斯蒙骗众人的结果,使雅典丧失了与斯巴达对抗的精锐海军。还有公元前406年的“阿基纽西海战的胜利悲剧”,使大批的军事人材死于非命。这些都是统治集团的野心人物为一己私欲而达到清楚政敌的目的行为,与监察制度的缺陷很难分开。

(四)权力机构臃肿和权力制约的混杂

1工职人员过多。如前所述雅典的政治建立在直接的民主之上,甚至后人把他的政治称为“贫民政治”。雅典的民主靠庞大的政府机构来维持。据统计,雅典有陪审员6000人、弓箭手1600人、骑士1000人、议事会议员500人、卫士1000人、国内官吏700人、重装兵2500人,此外还有其他公事者。两万多人的工职人员在“面积不过2556平方千米,人口在雅典帝国全盛时期不过40万人中[20]”,在当时经济条件下已是相当庞大。亚里士多德估计:“每年六个雅典公民中就有一人可能担任某种官职[21]”。难怪亚里士多德感叹:“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22]”。此外,还有全国性的集会。其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都很难承受,最终也会造成雅典的“政治肥大症”。

2工职津贴。工职津贴是伯里克利为了吸引下层公民参加城邦管理而进行的变革,但从另一个侧面讲,这些津贴取之与民而用之于政,反而加重下层阶级的经济负担。在形式上激励了参政,本质上却将他们连根拔起——一个连生活都没有着落的人,最如何也无心参政议政。

3三权合一。在雅典全部的行政官员并不是组成某一个行政首脑同意领导下的政府,各种行政官员任期不一全都由公民大会和其他机构直接选出各自独立对公民大会或其相应机构负责。这样一来,公民大会自身就要处理许多具体行政事务,立法权与行政权很难分开。而且陪审法庭既行使司法权又参与立法,其主席相当与一天一夜的国家元首,可管理城邦各项事务,其权限划分和设置混杂而有交叉。

雅典民主政治除上述的一些限制外,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政权更替频繁,各级官吏限任期太短,除交接权力外,实际工作时间很短,使得工作缺少连续性与积极性,对经验的积累和责任心的提高都为不利。这里限于篇幅,就不详细论述。

三、结语

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了古代之颠,不管是在政治还是在法治上都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财富,特别是为大陆法系国家贡献了蓝本,为近代民主政治提供了史实材料,也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最早的基石。然而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的限制与不够完善,但从历史观的态度去审视,雅典的民主政治比起同时代的其他国家都有过而不及。我们在正确看待历史的同时,能以史为鉴,为工创今日的现代民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P261。

[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前的世界[M].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P209。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M].日知,力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57,P49。

[4]任寅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P39~40。

[5]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P178。

[6]李洪均。民主自由人权的历史与现实[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P23。

[7](台)詹文雄。希腊政治思想史[M].P274。

[8]周汉林。西方思想宝库[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P94。

[9](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P8。

[10](法)韦尔南。希腊思想的起源[M].北京:三联书店,1996,P73。

[11](前苏联)B.C.CEPEEB.古希腊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P149。

[12]杨联华。外国法制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P34。

[13]王楷模。现代政治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P185。

[14]应克复、金太君、胡传胜。西方民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P67。

[15]王哲。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P26。

[16]徐佚名。简明外国法制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7,P40。

[17]郭圣铭、格罗特。《希腊史》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P43。

[18](美)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M].程逢如等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P49。

[19](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P81。

[20]HamondN.AHistoryofGreeceto322.B.C[M].Cambirdge,1967,P329。

民主法制论文范文篇4

1、群众对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

据调查,我市超过50%的基层群众对基层民主建设的理解是“党领导广大群众在基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领域直接行使当家作主民主权利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活动”;近65%的人对基层民主建设朴素的理解为“是村民选举村干部”;58%的人认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十分重要,基层民主是村民实现自治、直接参与民主的方式与途径”。这表明,我市农村群众对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与理解是准确的,对其重要性有较深刻的认识。

2、我市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据调查,神木、府谷、榆阳区超过80%的人认为我市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很有成效。佳县、米脂、绥德超过60%的人认为有成效。这表明,我市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不平衡,但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约65%的人了解基层民主建设提倡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70%以上的人了解“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76%的人认为涉及居民切实利益的事情应“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约24%的人认为应“全体村民投票表决,以大多数人的意见为主”。这些表明,我市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民群众有参与民主管理的强烈意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认识不够到位,民主法治意识淡薄

一是部分领导缺乏对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正确认识,没有将民主法治建设摆到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同等重要的位置抓落实;二是一些村民法制意识不强,参政议政意识淡薄,自主能力弱。

2、农村法制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农村基层法制宣传的力度、深度、广度不够,普法工作存在着死角和盲点,法制教育的形式单一,效果不够明显,基层调解员素质不高,缺乏系统的法律教育培训。

3、基层民主法治制度执行不力,政策执行过程不规范

由于外出劳务、征地拆迁、人口迁移等原因,使得我市基层群众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了,村大会召开得很少,村民代表大会也召开得不多,基层群众参政议政、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会有限。同时,部分基层自治组织不健全,自治机制缺乏活力,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不到位,民主程度不高,缺乏公开透明,基层群众自治流于形式。目前,我市大部分农村都建立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村民议事等制度,明确了操作规程。但这些制度在村务管理工作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部分村干部对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心存顾虑,表现为不想公开、不敢公开、不会公开,导致公开不及时、内容不规范。有的仅成为应付上级的各种考核、验收的摆设而已。部分基层干部素质不高、能力欠缺,缺乏有效的解决问题、疏导矛盾的能力,对基层的实际问题缺乏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在财务管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宅基地建房等涉及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某些干部对政策执行过程随意性大,甚至有私心大肆侵占集体公款和财产,如佳县楼家坪村村干部村务账务不公开,村干部几年侵占公款数十万元,村民联名告状、上访县、市、省几年等等,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给维稳带来很大的压力。征地补偿范围、标准前后不一致,征地补偿计算方法不科学,涉农行政执法不规范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群众对法律权威的看法和对民主法治建设的信心,造成群众参与民主法治积极性不是很高。

4、法律服务专门人才缺乏,民主法治宣传教育不到位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市基层法律服务专门人才严重缺乏,虽然很多乡镇都聘请了律师,但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造成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无人做、少人做、做不好。群众咨询征地拆迁、婚姻继承、买卖合同等法律问题,很多基层干部一问三不知。长此以往,极大地影响了群众法治意识的培养与法律知识的积累。

5、换届选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很难选定合适的候选人。部分有文化、会管理的人不愿意当村干部,怕得罪人,怕影响自己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村的党员年龄大、文化低,适合担任党支部竞选的人难找;少数原任村干部虽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但由于他们在平时工作中不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得罪了一部分人,失去了一部分群众的支持;一部分条件好的村民由于缺乏锻炼,又没有担任过村干部,没有能获得大多数群众的支持。

(2)外出打工的村民回乡参加选举的热情不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流动人口大大增多。一部分长期在外打工的村民对村务漠不关心,并不知情,同时考虑到回家误工,需要花销,很少有人愿意回家参加选举。虽然外出村民可以委托其他人代替自己投票,但往往不能准确的表达其真实意愿。

(3)很难提高村民民主意识。在村级换届选举中,一些候选人为民服务的意识不高,他们竞选的动机不单纯,一旦当选往往脱离群众,不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另外,不少选民的民主权利意识不高,对换届选举漠不关心,从来不珍惜、不重视自己手中的民主权利,认为谁当选都一样,谁给好处就投票给谁。

(4)选举的不良风气很难改变。一些村的候选人在竞选过程中,有贿赂村民的行为。行贿方式由过去的走家串户、请客吃饭笼络感情、许愿办事,转向送东西、送现金;行贿手段由明转暗,许多候选人为了规避风险,自己一般不亲自出面,往往由其亲朋好友代其办理。

三、我市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应采取的新举措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精神,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精神,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依法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重要基础。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切实加强领导,把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要落实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责任制,按照统一规划、总体部署、分类指导、分别实施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把村级民主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民主选举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保证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真正让群众当家作主。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负起职责,经常对本乡镇的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进行分析、研究,拟定工作措施,投入精力和经费,切实抓好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自身建设,建立由村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村民自治组织小组,负责本村民主法治建设的全面工作;选举产生由本村相关人员等共同组成的村务监督小组,对村委会的事务充分发表意见,监督、检查、审核村务财务情况,真正把责任落到实处。

3、创新普法形式,加大普法力度

(1)更新观念,创新方法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在农村开展“六五”普法教育一定要更新观念,方法上全面创新,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普法教育,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我们的工作目标,把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作为我们农村普法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方法和形式上紧紧围绕广大群众的法律文化需要和思维习惯,选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使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在寓教于乐中提高法制观念;要针对不同层次的人,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因地制宜,狠抓实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宣传教育环境和氛围。

(2)充实我市农村普法教育内容结合各类矛盾纠纷发生的特点,选择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普法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让广大群众做到“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当前需要什么法律知识就学什么、学什么用什么、用什么就信什么,逐渐养成学法、守法、应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良好习惯。

(3)创新我市农村普法教育载体普法教育的内容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入手,组建以各乡镇司法所为主要主体、各调解委员会协助、家家有人懂法律的组织网络,实现我们“六五”总体目标。

(4)提高我市普法教育实效普法教育的核心是让干部群众学到法律知识,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学会依照法律的要求去做事,做到当干部的依法行政,做群众的遵纪守法。普法的效果,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刻体会到法制教育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自觉的学法,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更有效的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5)整合各种资源促进我市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再上新台阶开展基层法制宣传教育,首要的是搭建“操作平台”,加强法制教育阵地建设。整合挖掘老教师、老公安、老司法的作用,“六五”普法期间,应在各乡镇设立法律知识培训班,要不断提高对乡镇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投入。要做到广播上有声音、电视上有影子、报纸上有版块;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利用法制宣传教育网站,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全覆盖的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尽最大努力给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4、加大综合治理力度

民主法制论文范文篇5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本文就国内部分学者关于改革开放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道德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13亿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稳定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蓬勃生机,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部分学者相关观点论述

徐耀耀提出以“四个继续”的特殊形式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一是继续贯彻总书记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讲话精神;二是继续做好有关部门的参谋部和智囊团;三是继续牢记中央对人文工作者的期望和勉励;四是继续牢记革命导师对学者、人文工作者的勉励。祝黄河指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王员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总结了其基本经验;邱新有介绍了说服性传播与研究在中国的现状,反思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变换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方法、扩大研究内容的一些设想;刘俊就如何在改革开放形势下,深化高教改革,探索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万振凡探讨了从城乡分隔发展向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转变之路;詹冬华就文学经典所面临的解构危机,提出了文学经典怎样重构经典身份的观点;邱显平分析了当前社会冲突现象的特点,探讨了如何创新社会主义和谐动力论的问题。

2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吴仁平、肖接增提交了论文《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文章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研究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崭新的视野。在实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战略时,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把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与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正确处理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生产力的不平衡发展与平衡发展的关系。王玲玲对真理标准的讨论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真理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江晓萍、王水兴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党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执政理念,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邓文平提交了论文《科学发展观的人本精神》,指出科学发展观的人本精神是思想解放结出的硕果,是对传统发展观物本主义的否定,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深刻而全面的阐明发展必须依靠人民、满足人民、成果共享、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思想,揭示了发展是“为了什么”这一根本问题。

李建斌的《矛盾论:和谐社会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一文分三大板块,即先秦时代的和谐哲学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的矛盾论思想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探讨,并进一步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和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刘仁营在《再论走出生产力拜物教》中论述了高扬科学发展观,跨越资本经济的“卡夫丁峡谷”命题。同时指出,我国具备了马克思所说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基本条件。

3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郑晓江在《重构中国生死观教育的核心价值—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为背景》中指出,有必要重构中国以“死是生活的中止,生命可以永存”及“由死观生”为核心价值的生死观教育。汪荣有、黄志兴提交了《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途径》论文,文章认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认真研究新情况,积极探索新的有效途径,必须在应然与实然的辩证统一中确立价值导向,在多样与主导的相互激荡中增进价值认同,在继承与创新的反复碰撞中调适价值冲突,在自发与自觉的有效整合中实现价值追求。

曾建平、代峰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建设的重要启示》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是新时期最深刻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吴瑾菁提交了《从“革命道德”到“和谐伦理”—和谐社会的伦理诉求》一文,文章指出,和谐伦理是在和谐哲学思维方法论的指导下关于社会交往和关系的协调理论及其规则体系。它是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人际伦理准则,是为协调非对抗性的社会伦理关系,寻求伦理关系双方的共处和协作的伦理。中国社会从革命转向建设,就需要从革命道德转向和谐伦理。

曹开华提交了《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变革与发展》,文章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高校培养目标日益明确的前提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形成、完善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目标的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的曲折发展;“”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的全盘否定;改革开放以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的新发展。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既规定了基础性目标,又提出了先进性目标,使教育目标具有了层次性。

4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周利生在论文《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的探索和实践》中认为,党内民主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政治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建设日益深入,主要表现在党员主体地位的有力保障、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日益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的有序改革、党内监督机制的有效健全等方面。吴永明以我国2002-2004年受处理的137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投资者法律保护与财务舞弊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负相关。此结论的政策意义主要在于:在我国,完善法律制度、从严执法力度是加强投资者保护从而抑制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沈桥林所撰论文《邓小平对马克思恩格斯法制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认为,邓小平同志在应用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解决中国实践问题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法制思想,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事业,为社会主义法治打下了坚实基础。郭凌、刘素峰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党内民主建设的成就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历史经验与现实提出了五点启示,即:充分认识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是搞好党内民主建设的关键;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形成党内民主机制,是党内民主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坚持群众路线,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创新是推动党内民主建设的动力;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切入点。

蒋九愚、易燕明提交了论文《论新时期解放思想对党的内在要求》,该文认为,改革勇气、开放意识、创新精神、民主作风与和谐理念是新时期解放思想党建的内在要求。改革就要自觉地把它作为开创党的新局面的行动指南,改革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开放最能集中体现这个时代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建设的趋势和特征,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创新是党的事业进步的不竭动力。党的各项工作,既要重视创新民主形式和制度,更要重视提升民主的质量和效能,增强民主制度的生机和活力。构建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社会和谐要由党内和谐作保证,以党内和谐为基本条件。

汪琳在文章《从身份到契约的成长—改革开放三十年与民法的发展及完善》中指出,契约化的成长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民法成长最显著的特征及规律,民法的发达彰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契约精神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臧荣华、吴小平认为,民主法治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民主法治建设。建立健全民主法制须确立人民利益至上,崇尚法治精神。方旺春认为,行政公正是实现法治社会的重要途径,而法治社会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和谐社会。对于如何构建行政公正?他进一步强调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构建完善的行政公正平台;二是构建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三是构建完善的行政救济体系。

5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

冯小林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来中国社会发展建设模式的探索和社会学研究的兴盛》中,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认为这一历程是不断探寻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的过程,也是我国社会学研究从恢复到重建和发展兴盛的过程。在今天,随着中国社会对自己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的反思而进行转变和调整,中国社会学研究也应该本着“文化自觉”和“与时俱进”的态度,自觉进行自我调整和转向,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研究路径和建构具有中国主体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与知识体系。吴雪平在《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可持续性分析》一文中总结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即:基本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配套并适应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养老保险制度。但是制度建设的任务远没有完成,改革面临的新问题仍不断呈现。如:制度变迁显现的隐性债务危机、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养老金水平偏低、养老保险基金增值难以保证以及政府管理不善和制度漏洞等问题都是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面对新的社会经济制度情境,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不但是政府的选择,而且也是个人必然和必要的选择。曾勇认为,邓小平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做出了许多拓展,最突出的有三方面:重视人的现代化素质建设、突出个人物质价值的合理性、从社会发展的视角关注人的发展。

6结论

民主法制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我国在21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2009年山西省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71.9%,比2008年提高3.8个百分点。民主法制与资源环境实现程度大幅提升,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社会和谐和文化教育稳步推进。按照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仍是山西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点所在。

一、山西省全面小康建设的成效分析

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发的监测方案,我们对2000年以来的山西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测算分析。2009年山西省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71.9%,比2008年提高3.8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15.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74个百分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呈稳步推进态势。山西省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六个方面的实现程度均较2008年稳步提高。

(一)经受危机考验,经济发展实现“V”型反转

2009年山西省经济发展方面的实现程度为62.7%,比2008年提高3.5个百分点。2009年山西省人均GDP比2008年增加了699元,是2000年的2.63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1.10%,比2008年的0.86%和2000年的0.54%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9.2%,比2008年提高1.5个百分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自2000年以来,山西省城镇人口比重逐年上升,2000年为26.97%,2009年增加到45.99%;城镇调查失业率也基本保持稳定,均处于2%-4%之间。

(二)实施惠民工程,社会发展更趋和谐

2009年山西省社会和谐方面的实现程度为80.2%,比2008年提高2.5个百分点。2009年山西省基尼系数为0.43,与2008年基本持平,比2000年增加0.07;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为1)由上年的3.20微升至3.30,但比2000年的2.48增加了0.82;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为39.95%比2008年下降了3.13个百分点;[论文之家:]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62.84%,比2008年提高8.52个百分点;反映受教育方面平等程度的男女生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2009年为89.72%,比2008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

(三)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2009年山西省生活质量方面的实现程度为80.2%,比2008年提高3.0个百分点,是六个方面中实现进程最快的指标,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2009年山西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243元(2000年不变价格),比上年增长7.6%,比2000年增长了1.72倍;反映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与结构的主要指标——恩格尔系数,自2000年以来明显呈下降趋势。

(四)法制建设稳步推进,社会安全得到加强

民主法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山西省民主法制方面的实现程度达到92.0%,比2008年提高8.8个百分点,是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个方面中实现程度最高的,其高起点体现了山西省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基础较好的特征,也准确反映了全省在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民主法制建设所取得的明显成效,成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稳定器”。从反映民主法制的两项指标看,随着政务公开和民主建设的推进,人们对民主法制建设的满意度在稳步提高。

(五)教育事业发展平稳,文化事业仍需加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09年文化教育方面的实现程度为72.9%,比2008年提高0.1个百分点,是六个方面中实现程度较低的一个方面。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8年的2.8%上升为2009年的2.9%。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既是综合反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指标,也是综合反映居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指标,2009年山西省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2.08%,与上年持平。反映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民受教育水平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也逐年上升,2000年为7.80年,2009年增长到9.16年。

(六)环境改善明显加快,绿色发展任重道远

2009年山西省资源环境方面的实现程度为49.9%,比2008年提高6.1个百分点,是六个方面中实现程度提升幅度较快的一个方面,反映出全省在资源整合、节能减排等方面工作的巨大成效,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结构的原因和地区的特殊性,其又成为六个方面中实现程度最低的一个方面,低于全省全面小康建设进程22.0个百分点,仍是现行监测方案下制约全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最主要方面。

二、山西省全面小康建设中的难点

(一)经济结构调整

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历经多年积极调整,但现状依然不容乐观,积弊较深,尾大掉头难,决定了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将只能是负重爬坡。总体来看,三次产业严重失衡。第一产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二产业过重,三次产业中二产占到近60%。就第二产业内部来看,多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几个传统产业占到全省工业生产总值的80%以上。支柱产业偏重、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比较突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二)生态资源环境

山西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做好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是全省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山西省经济属于典型的高碳经济,全省三次产业中二产占到近60%,而煤、焦、冶、电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又占到工业的80%多。“双高行业”比重高,单位GDP能耗始终居高难下。2009年山西省单位GDP能耗居全国第3位,万元GDP能耗达到2.36吨标煤(2005年可比价);另一方面,由于山西省在占全国1/70的国土上生产着1/16的火电,烟尘排放量全国最多。

(三)“三农”发展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自2000以来,山西省在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是占全省人口70%左右的农民,其收入增长缓慢;二是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明显;三是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分配不均衡,特别是农村教育、卫生、交通及文体娱乐等设施明显滞后;

四是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就业严重不足。

三、山西省全面小康进程分析与预测

从监测情况可以看出,按照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山西省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虽有困难,但从发展趋势看,前景比较乐观。2009年山西省实现程度为71.9%,尚有28.1%的目标任务,按期完成必须达到今后11年年均2.55%的提升速度。如果把2000年以来山西省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分解来看,后期进程明显要快于前期。2000-2004年的5年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年均提高0.95个百分点;而2005-2009年的5年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年均提高2.55个百分点,如果照此发展速度测算,则全省就能够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四、加快山西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的六个方面23项指标来看,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难易程度不尽相同。要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应继续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推进:

第一,继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前制约山西省全面小康建设的主要因素仍然是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规模较小、发展速度不够快、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因此,加快经济发展仍然是山西省小康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转型发展,努力实现跨越发展;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民主法制论文范文篇7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全面发展。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的风向标,要正确引导舆论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支持和谐社会建设;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监督,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的风向标,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弘扬正气,鞭笞落后,加强舆论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完善自身建设,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1新闻媒体要正确引导舆论,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支持和谐社会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现期”并存的关键时期,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状况、新局面、新问题,新闻媒体应该充分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充当党和政府的“喉舌”,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通报解读有关政策、法律、问题和情况,满足大众的知情权,消除大众的疑惑和误解,增加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二是充当大众的“喉舌”,满足大众的表达权,及时反映他们的愿望、要求、意见和呼声。政府部门通过对这些愿望、要求、意见和呼声进行有效梳理,逐一加以解决、解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大众利益。反映民意的渠道畅通了,民众的利益协调了-,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有效调动起来,营造“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才有希望。

媒体在充当党和政府“喉舌”的时候,必须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有些重大政策措施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而群众对此又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媒体在报道时最好先做好政策的解释说明工作,作些舆论的准备。例如当前很多地方正在开展的拆除违章建设工作,由于违章建筑的存在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当政府决定拆除这些违章建筑时,很多物主感到难以接受。安徽的《新安晚报》在报道合肥市的拆违工作时,采取了循序渐时的方式,拆违前作了充分的解释工作,在拆违工作进行当中,又即时报道了政府对物主和租赁户们的救济帮助,取得了物主和读者的理解支持,推动了拆违工作的顺利进行,收到了比较好的报道效果。②对党和国家政策冷静分析,降低受众的期望值。由于多种原因,受众可能对某些政策产生过高的期望值,媒体对此类事物的报道宜淡化处理,以降低受众的心理期望值,否则,一旦失望,受众心理难以承受。当前房价居高不下,房价虚高由多方面因素造成,党和政府为降低房价出台了多项措施,每当一项措施出台时,众多媒体一哄而上,一片叫好声,群众由此产生了过高的期望值,但由于房价牵涉到多方面的利害关系,有些措施收效不甚明显,群众感到失望,也给党和政府的工作带来了被动。③当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新闻媒体要充分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及时信息,引导群众积极应对危机。群众既是危机的受体,也是危机防御的主体,危机爆发后,群众通过媒体及时了解危机的真实情况,既可避免出现恐慌局面,也有利于群众及时接受指导,参与防御危机。2003年“非典”肆虐时,前期由于主流媒体的“集体失语”,社会上谣言四起,人心惶惶,许多大城市甚至出现了抢购风潮。直到4月份,央视等主流媒体向社会上公布了北京“非典”疫情的真实情况及各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抗御“非典”的疫情动态后,民心才逐渐安定下来,并最终战胜了“非典”。

2新闻媒体要切实加强舆论监督,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在我国的现行政治体制下,种种消极、丑恶的现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造成了不稳定的隐患。这些消极、丑恶的一面,如果通过媒体的揭露,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群众感到正义得到声张,邪恶得到惩治,怨气得以平复,社会就相对稳定;相反,如果黑暗一面总是被遮盖着,可能使群众觉得有理无处说,有气无处出,从而不再相信党和政府,或与党和政府离心离德。因此,有效的舆论监督,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保持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朱镕基同志曾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题写也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四句话高度概括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然而,正因为传播的广泛性和公开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威力,新闻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要有鲜明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要按照刘云山同志提出的“出以公心、针砭时弊,解决问题、有利工作,增进团结、维护稳定”的要求,认真把握好“度”,既不能把个别现象当作普遍现象,也不要把局部的问题夸大为整体的情况,尤其要避免炒作,一哄而上,带来负面和不良影响。在具体的监督报道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2.1坚持监督报道的事实性监督报道往往涉及到某一个具体的部门或某一个人,记者要本着对监督对象高度负责的态度,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充分掌握事件的前因后果,切忌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或是以偏概全,报道失实:

2.2坚持监督报道的客观性记者在深入调查时,接触到的大多是负面情况,听到的往往是沉重的呼声,置身现场,记者容易受到感染,影响了判断力。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的头脑要冷静、清醒,要客观、全面、公正地等待问题,不偏不倚地选择新闻事实,选定采访对象;兼顾各方面的意见,力求平衡话语权,防止偏听偏信;更要注意避免掺杂私人感情,带来难以挽回的恶劣影响;

2.3坚持监督报道的引导性监督的根本目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通过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披露,达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提高社会和谐程度的目的。因而监督报道要着眼于当前实际,跟踪报道处理结果,向正面的、积极的方向引导,不可恶意炒作,造成新的不和谐因素,甚至引发新的不安定局面。

3新闻媒体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体现人道主义关怀

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目前的弱势群体大约有1.4亿~1.8亿人,给这些弱势群体以更多的关爱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近年来,某些新闻媒体“精英化、娱乐化”的倾向和“官本位”意识愈来愈强,客观上使弱势群体与社会的距离越来越远,心理反差越来越大,他们的声音也越来越弱。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报道大都集中在年末岁尾,此时的弱势群体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更多的只是政绩报道或政策宣传的对象,如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等,这样的宣传对改善弱势群体的现状又有多大作用?占据中国人口十分之一以上份额的弱势群体不是也不应该是“被遗忘的角落”,给予弱势群体以更多的人道关注和人文关怀是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一个重要的使命。值得称道的是,近年来以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江苏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和中央电视台民生专题栏目《共同关注》等为代表的民生节目,突破性地把视角聚集到平民(包括弱势群体)身上,成为电视新闻的亮点。这些节目以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关照各种民生选题,并以其亲民的内涵和贴近百姓的特性,赢得受众的亲睐。弱势群体借此可以表达自身的诉求,解决眼前的困难。

尽管出现了“民生新闻热”,但笔者认为媒体关注弱势群体的广度、力度和深度还需进一步增强,针对弱势群体,宣传报道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还需进一步提高。在具体的操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认识到弱势群体的出现与存在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不是单由弱势群体自身造成的,要注意消除他们的自卑无助心理,引导他们以坦然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主动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来;其次,媒体要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弱势群体现状,如实反映他们遇到的就业难、增收难、讨薪难、就医难、孩子就学难等问题,把他们所想所盼的信息及时传递出来,引起社会的关注、政府的重视,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再次,弱势群体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在为改变自身的现状不懈努力着,并涌现出许多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典型。媒体要把目光更多地对准这些积极因素,树立弱势群体的正面形象,为弱势群体争取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争取与社会同步发展的平等权利,从而实现社会的共同进步。

4新闻媒体要完善自身建设,着力构建和谐传媒,用精品佳作来陶冶人的情操

民主法制论文范文篇8

正当全市上下为迎接武林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全面进行城市交通及环境综合整治之时,在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即将结束之际,我们根据常委会2005年工作要点安排,在这里召开全市人大宣传工作暨《天涯海角人大》组稿通讯员座谈会。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传达省人大宣传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过去一年的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提出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工作任务,安排部署第十三届好新闻、好文章评选工作。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全市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的概况

一年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和省人大常委会的支持、指导下,经过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党委宣传部门、新闻单位、人大宣传工作者的奋发努力,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5个理论研究课题已通过验收顺利结题,成功承办了省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有7篇论文在纪念天南省人大成立50周年暨设立常委会25周年征文评选中荣获优秀奖;有9件作品在省第十三次年度好新闻评选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在天涯海角电视台和天涯海角日报创办了“人大之窗”专栏(专版),在天涯海角日报上集中组织19个版面进行纪念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和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25周年专题宣传,积极向《中国人大》、《天南人大》等刊物写稿、组稿237篇,被省级以上人大刊物用稿61篇;各县(市)区的人大宣传工作也有了明显起色,被市级以上人大刊物用稿155篇,占用稿总数339篇的45.7%。归纳起来,主要有四条好的做法:

一是领导重视,认真抓,带头写。各级人大常委会在研究年度工作要点及议题安排时,都把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一名常委会领导负责分管此项工作,做到有人分管、有人落实。各级人大常委会领导除高度重视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外,还积极带头撰写理论文章和新闻稿件,有不少已刊载于市级以上人大刊物和媒体,有的稿件还在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类评比中获奖。

二是机制健全,有网络,重激励。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及时充实了《天涯海角人大》组稿通讯员队伍,保证每个县(市)区均有1—2名通讯员;部分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还从“一府两院”和乡镇聘任了一批人大信息员,进一步畅通了信息传递渠道。部分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还制定了人大宣传奖励办法,对在市级以上人大刊物和新闻媒体上刊载宣传本地区人大工作的稿件作者给予适当奖励,以鼓励人大工作者和信息员多写稿件、写好稿件。

三是拓展阵地,重基础,闯新路。在努力巩固《天涯海角人大》双月刊基础阵地的同时,一方面不断加强与市属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它们在人大宣传中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增加用稿量。另一方面又积极在天涯海角电视台创办“人大之窗”专栏、在天涯海角日报开办“人大之窗”和“纪念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和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25周年”专版,集中时间、集中版面宣传人大制度知识和人大工作。此外,还注意与《海角晚报》、《天南信息报》等省级新闻媒体建立联系,运用更加活泼的方式向老百姓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民主法制建设成果、人大工作情况和代表风采。

四是坚持创新,增亮点,出实效。一年来,我们重点从宣传手段、宣传题材方面进行了创新。宣传手段上,在继续巩固主流媒体的同时,注意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及时在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和天涯海角电子政务网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上市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及人大工作的各种信息,让人民群众能在第一时间看到人大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人大工作和人大代表的呼声,特别是今年初市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我们在网上人代会的动态消息、代表议案和建议,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宣传题材上,改变过去以会议报道、程序化新闻为主的做法,着力抓住常委会、人大代表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视察、检查活动,采用生动活泼、可读性和趣味性强的语言进行宣传报道,使常委会的工作为群众所关注,有效地提高了宣传效果。

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省人大和市委宣传部、市属各新闻单位的支持,与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和广大组稿通讯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此,我谨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对大家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进一步提高对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对于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的重要性问题,我已讲过多次。但是,目前有部分县(区)常委会领导仍然认识不到位,表现在工作上重视、支持不够,办法、措施不力,导致本单位、本地区人大刊物订阅份数不多,撰写或组稿数量不足,在各级人大刊物上用稿较少。因此,我今天还要强调以下三点:

1、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然要求。纵观民主制度发展史,美国、英国、法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从立宪到初具完善用了100多年时间,期间美国还经历了一场南北战争,英国和法国经历了若干次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才巩固了新兴的民主制度。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至今不过51年的历史,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和法制,也只不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时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很年轻,需要我们在坚持中积极进行研究和探索,把成功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以完善和丰富这一根本制度的内涵和外延。同时,长期的封建人治思想残余还没有从人们的意识中彻底清除,法制理念尚在形成中,因此,必须通过我们广泛深入、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这一制度广为人知、深入人心,才能实现长期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目的。

2、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是贯彻党的意图的现实体现。我国是实行政党制度的国家。我国的政党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共产党在各级国家机关权力配置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党的各级组织既是领导机关、决策机关,有时也是执行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在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时,做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与严格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就需要我们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高度,围绕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进行反复研究、反复实践、反复宣传,才能实现党的意图与人民意愿的有机结合,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行使职权的有机统一。

3、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是树立与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宪法确立的权力属于人民制度,其实质是人民至上,以人为本,其本质是要通过国家权力机关,来保证国家政权的人民性,来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做好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促进人大工作的健康发展,把法律赋予人大的职权充分行使到位,才能真正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有效动员和组织公民有序参与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维护好、发展好。

人大宣传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们人大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人大宣传工作不是可有可无、可搞可不搞、可抓可不抓的问题,而是必须要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对人大宣传工作重视与否,反映和体现了一个单位领导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素质。

三、进一步做好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的几点意见

今年是本届市人大的最后一年,不论是总结回顾过去五年的人大工作、当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还是展望下半年即将进行的换届选举工作,都有许多值得总结、值得挖掘、值得宣传的经验和亮点。因此,今年的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应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要求,在“突出数量、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强化责任、拓展渠道、健全网络,做到紧而又紧、细而又细、实而又实,努力实现人大制度理论研究课题全部结题,各类宣传稿件在市级以上人大刊物和新闻媒体上的用稿数比去年所有提高。为实现这一目标,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管理、重在督促,切实提高人大理论研究水平

理论研究工作,是一个艰苦的精神劳动过程。归根到底,是为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推动人大工作的发展。做好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工作,既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需要,也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主任会议已作了研究,决定尽快成立天涯海角市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以进一步加强对人大制度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引导和促进全市的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工作。研究室作为人大制度理论课题研究工作的日常管理机关,要经常对各课题组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督促,保证今年的所有研究课题都能够在三季度以前结题。各课题组一定要统筹安排、科学计划,重点在掌握工具上下功夫、在占有材料上下功夫、在科学思考上下功夫、在完善自我上下功夫,真正撰写提交出高质量的理论研究论文。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将作为市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的理事单位,应根据各自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工作。

(二)认清形势、找准差距,加大人大宣传工作力度

最近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公布了《天南人大》2004年的用稿情况,我市有48篇,名列全省16州(市)第二位,这与天涯海角市作为全省中心城市的地位是有差距的,特别是个别县(区)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因此,我们要树立不重视人大宣传工作就是不重视人大工作、不重视人大宣传工作的领导就是不称职的人大领导的观念,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把人大宣传工作纳入党委宣传工作计划,列入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共同精心筹划抓活动、认真策划搞宣传。

天涯海角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不论是从媒体数量、新闻信息上,还是从通讯员队伍上都比其它州(市)有明显的优势。但从去年省级以上人大刊物的用稿情况看,各县(市)区发展不平衡,有的甚至还是空白,有的反映“一府两院”和乡镇人大工作的稿件较少,有的没有及时把工作亮点宣传出去,有的工作没有创新稿子没有新意,这些既是当前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的潜力所在。今年,实现在市级以上人大刊物和新闻媒体用稿比去年有所增加的目标,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会后,各地一定要认真分析研究去年的用稿情况,找出本单位、本地区的弱势和发展空间,把潜力挖出来,把目标任务落实到人。要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奖惩措施把新闻工作者、组稿通讯员、人大工作者和信息员队伍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文字、声像把全市的民主法制建设成果、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和人大工作情况充分展示出来。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将定期通报市级以上刊物的用稿情况,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三)突出重点、拓展渠道,切实提高人大宣传工作实效

要进一步提高人大宣传的实效,在具体实践中应抓好以下工作:

1、突出人大宣传工作重点。今后一段时期的人大宣传工,主要突出“五个方面”的重点:一要突出宣传人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围绕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发挥国家权力机关职能作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现代新天涯海角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情况。二要突出宣传人大“三会”,做到:既注意审议结果的宣传,又注意对审议过程和“一府两院”落实决议、决定、审议意见及办理代表建议等实质情况的报道。三要突出宣传人代闭会期间的调研、视察、执法检查、个案监督、述职评议等监督工作特别是改进监督的方法和手段。四要突出宣传代表工作和典型代表,特别是要重点宣传那些深入了解民情,积极反映民意,认真关注民生,依法履行职责,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好事的人大代表。五要突出宣传民主法制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现代新天涯海角建设中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况。

2、建好人大宣传工作阵地。一是要继续把天涯海角电视台、天涯海角日报、天涯海角广播电台和都市时报四家市属新闻单位作为人大宣传工作的主要阵地,做好常规新闻宣传报道。二是要充分发挥《天涯海角人大》双月刊、天涯海角电视台“人大之窗”、天涯海角日报“人大之窗”、《天涯海角人大信息》和《人大工作信息》在人大宣传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提高写作质量和稿件水平,增强刊物的趣味性、可读性和指导性。三是要进一步加强与《天南日报》、《海角晚报》、《天南信息报》等省级新闻媒体的联系,争取利用它们宣传面广、宣传方式灵活、编辑力量强大等优势,用通俗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我市的民主法制建设成果,聚焦百姓关注的热点,监督“一府两院”依法履职、公正司法。四是要办好各县(市)区的人大信息,在提高质量、增强时效上下功夫,把信息办成上下联系的桥梁,办成获取知识、借鉴经验、反映工作的平台,安宁市和宜良县的人大信息就办得很不错,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四)壮大队伍、提高素质,提升人大宣传工作水平

人大宣传队伍是提高人大宣传工作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在宣传队伍建设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健全网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大宣传队伍。政治强、业务精的人大宣传队伍,是做好人大宣传工作的组织保证。我们要把人大宣传队伍建设作为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各地实际,及时调整充实人大宣传队伍,着力抓好《天南人大》组稿通讯员、《天涯海角人大》组稿通讯员和本地区的人大信息员三支队伍建设。最近,我们印发了《天涯海角市人大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评选办法(试行)》,目的要将人大宣传队伍纳入更加规范管理的轨道。目前,还没有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要求推荐《天南人大》组稿通讯员的县(市)区,要在本月内抓紧推荐上报;因工作变动而出现《天涯海角人大》组稿通讯员空缺的单位,要在近期内将调整后的组稿通讯员名单报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还没有建立人大宣传信息员队伍的单位,要结合实际,适时组建自己的人大宣传队伍、构建宣传网络。

2、强化学习,不断增强人大宣传干部的责任意识。各级人大宣传主管部门要通过开展各类培训班,对新闻工作者、组稿通讯员和人大工作者进行法律法规、人大知识和写作技巧培训,全面提高人大宣传队伍的业务工作能力。广大新闻工作者要主动钻研人大制度理论,熟练掌握人大工作的概念术语,避免和减少人大宣传稿件中的“硬伤”现象。组稿通讯员和人大工作者要自觉把人大宣传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认真分析各级人大刊物的栏目特点,有的放矢地写稿投稿。

民主法制论文范文篇9

论文摘要: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民主来说,选择实现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了自下而上的群众政治运动.邓小平则强调建立完善的民主制度.走“法治”之路,不仅继承这条正确的道路,而且将“法治”作为执政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制定出具体的民主政治建设基本纲领和措施。社会主义民主正一步步走出曲折,沿着正确的道路走向希望的目标。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民主该是什么样的呢?在1957年提出,要在中国实现“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川的民主建设目标。邓小平多次重提的这一设想,也把获得这种民主局面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十五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依法治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来说,目标确立后,选择实现的途径就具有首要的意义。、邓小平和对此进行了不同的探索。

一、对民主实现途径的选择—群众性的政治运动

靠什么实现民主?的认识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革命战争时期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认为实现民主主要靠党的干部的民主作风和制度建设两条途径,但强调前者是主要途径。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本人政治影响的提高.他日益为亿万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所鼓舞、感染,越发信赖群众的热情和干部的作风.对制度的重视程度逐步下降,开始寻求通过群众性“大民主”的手段来实现民主。1958年秋,他明确指出:‘.什么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没有群众运动是不行的。”)民主的实现和群众运动开始融为一体。“”期间,更是“自下而上地放手发动群众”把群众运动当成了实现民主的主要途径。当然,这样做最终并没有带来真正的民主,没有带来二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反而是“打倒一切”和‘’全面内战”。为什么最终会选择群众运动来实现民主呢?

首先源于对群众运动的认识。之所以认为民主离不开群众运动.除了他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外,还源于他对群众运动的以下认识:第一,群众运动是人民群众实现当家作主的基本途径。既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那么凡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事情,就应该让群众参与。1958年8月,他曾要求干部在布置各项工作时都要经过群众鸣放辩论,指出计划指标不经群众辩论主意是你们的,辩论后,群众自己是主人了,干劲自然足。日弓他认为,“”中人民群众空前广泛地参与革命才最接近他所倡导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第二.群众运动也是人民群众实现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径。人民的自我教育一直被视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功能。这是一个创见。但他同时又认为,人民自我教育的实现只有在群众性斗争中才能实现。在看来,反右斗争、“”运动和“”等“大民主”形式,是为人民群众提供的通过大风大浪分辨真理和谬论、区分香花和毒草,明辨是非、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解放的提高政治觉悟的极好途径。的这些认识虽体现了他对群众创造力的尊重,但在那时的中国“以为把群众哄起来,就是民主,就能解决问题。实际上一哄起来就是打内战”。邓小平的话一语中的。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问题上,依赖群众运动的自发性,只能导致混乱。

其次是由的民主观决定的。的民主观也有一个发展转变的过程,从革命战争时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信奉“人民民主”、“人民主权”和“人民权力本位”,“人民”成为其民主观的核心内容。这时期的民主观不仅揭示出社会主义一定要民主的终极依据,而且从保障民主权利的行使的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建。尤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彻底解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问题。但创建这些制度,并不意味着在制度问题上的认识的转变。1957年以后,随着党政干部队伍中官僚主义、腐败等问题的出现,认为是对他1945年“跳出历史周期率”思想的违背,是由于群众没能充分、全面地发动起来。于是自然的结果就是选择能最大限度发动群众的、以“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为内容的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民主在这时的思想中变成了绝对化的工具和手段,不要制度法律的“大民主”和群治思想成为这一时期民主观的核心内容。

第三,与对制度和法律的认识分不开。重视民主作风的培育,但并非无视制度建设。无论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建国初期,对新中国基本制度的建设和共产党的一系列制度的创建的贡献是无可比拟的。但是,反对对制度和法律的迷信,认为它们是冰冷冷的“清规戒律”,不能适应生动热烈的群众运动,所以,制度和法律建设在他的民主思想中未占据突出和主要地位。因为在他看来:1.制度是约束、规范人们活动的因素,而不是直接激起人们活力的因素;只有正确的思想和政策才能启发、调动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创造历史的主动性。2.对于权力,也认为要限制和制约,但他认为主要不是靠制度、法律,而是靠领导者的觉悟和权力的正确使用,靠把权力交给广大群众。他甚至认为,过分强调制约权力,会束缚人民和党的手脚,阻碍真正民主的实现。3.法律要有灵活性,法律条文要有足够的变化空间,以适应各种特殊的情况。4.法律主要是对阶级敌人实施专政的工具,而不是用于对付人民的工具。“”中提出冲破一切条条框框、规章制度和“造反有理”,便是他这一思想的极端表现。对制度和法律的认识,是他对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陷入失误的重要原因。

二、邓小平对民主实现途径的设计—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与不同,邓小平历来讲实事求是。在“”后及20世纪fi0年代初,他就不止一次地表现出对群众运动式的民主途径的怀疑。“十年动乱”后,邓小平深深体悟出“四大”和群众运动不是实现民主的好方法,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不能仅有“破”,更重要的是要有“立”。这个“立”,就是“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靠建立完善的制度实现民主,靠健全的制度保障民主,从而走出了一条实现民主的新道路。邓小平走上这条新路,有他深刻的思想根源。

首先是他对中国共产党民主建设历史经验、教训进行反思和总结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形成了比较优良的民主传统。本人不仅作风民主,而且积极倡导民主的作风,这种优良传统一直保持到建国后的50年代初。但这样也使人们形成了一种错觉,即只要依靠长期形成的作风、传统,就能防止出现类似斯大林和苏共的错误;即使出现违背集体领导原则的现象,也能得到党中央的批判和纠正。然而历史的发展却背离了人们的意愿。一个具有悠久民主传统的党,却在后来的日子里对领导人的专制无能为力,对党的政策的变化无能为力,对人民群众的“苦难”无能为力。刻骨铭心的教训引起邓小平的深刻反思。通过反思他认识到:1.实现党和国家的民主,思想作风的培养固然重要,但要使民主不只是一时的存在,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还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就大胆提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困。2.制度在防止个人专断方面具有决定作用。1980年8月,他明确指出,“”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3.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制度,才能真正实现民主。1980年,邓小平号召:“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

其次,邓小平民主实现新路的选择是他早期民主制度思想的延续、发展和成熟的产物。与相比,在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虽没有能建立自己全面的民主理论,但作为党和抗日根据地的一个重要领导人,邓小平不仅深刻理解的民主思想,而且有自己对民主的理解和思考。他在探索根据地政权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早期关于民主制度建设的思想。这集中体现在1941年发表的《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一文中。该文论述了“三三制政权”的民主性质;党在其中的地位及党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党应当在制度范围内活动;党与政府的正确领导原则是“指导与监督政策。……而不是包办,不是遇事干涉,不是党权高于一切”等,己涉及到中国民主制度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建国后,在党的八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他指出,党本身的建设应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做出一些规定。与片面强调抓党自身的思想作风不同,20世纪60年代,邓小平又多次呼吁建立一套由三个层次(党组织、群众、党外民主人士)组成的监督机制,以防止党的各级领导产生不良作风;与强调官僚主义、特权现象等问题的思想作风、阶级根源不同,邓小平主要探究它们制度方面的根源和解决办法。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就开始酝酿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的改革,并形成了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整套设想。这些都可看作是他20世纪40年代以来对制度建设长期探索逐步成熟的产物。

第三,邓小平民主建设途径的选择,还与他的法制思想有关。民主与法制不可分。邓小平的法制思想与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1.邓小平将法律更多地视为保护人民民主权利的基本手段,而不仅仅是对付敌人的工具。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又将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联系在一起。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不可分割,民主和专政各个环节,都应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法制以民主为内涵,首先应在全社会确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3.要真正做到人人平等和严格执法,应从根本上改变治理国家的观点和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1986年9月,邓小平强调“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与人治的关系”,为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4.法制建设要在实践中积极稳妥地进行。邓小平认为,法律必须付诸实践,但不能用的做法,不能用“大鸣、大放’的做法。就是说,一定要有步骤,有领导,稳妥地、有秩序地推进。邓小平的探索为社会主义民主实现途径开拓了一个正确的方向。

三、关于如何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探索—“依法治国”、渐进式法治改革

邓小平指出了实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法治道路,并对如何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提出了许多重要思路,但从总体上讲,尚在进一步探讨和实践中,这一时代使命和艰巨任务历史地落在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身上。第三代领导集体进行了创造性地探索,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突破。

首先,第一次在党的跨世纪纲领上明确写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将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不仅发展了邓小平民主实现途径的思想,而且开创了从国家治理高度建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民主建设理论与实践中一直没有解决的两大难题:“人治”与“法治”的关系、执政党与国家的关系。列宁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政权,没有能确立法律的应有地位,所以未能防止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现象发生。也与政治体制中这两大矛盾的长期积累密切相关。在这方面的认识虽然得失兼具,但一些正确的认识成果未能最终转变为执政党的治国实践。如果说邓小平主要是从防止“”悲剧重演的角度提出要实行民主法制的话,则是从与市场经济和世界潮流相适应的角度提出“依法治国”的。因为这里,法治一民主十法制。从此,民主实现的途径将彻底摈弃“人治”而被牢牢锁定在“法治”上。

十五大在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同时,还提出了如何实施这一方略的一系列基本措施。如合理借鉴别国法治经验、健全法律体系、深人进行普法教育、开展依法治理、以法治权、强化监督机制等,为人们提供了行动指南,保证了社会主义民主走向实践、走向现实。

其次,提出并阐发三大纲领、三大指标、三大文明,凸显制度文明,进一步保证民主实现的制度化和法律化趋向。在十五大报告中分别阐发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应具备的富强、民主、文明三大目标。这样,制度文明从精神文明范畴中分离出来,使民主法制建设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包含丰富内容。同时“依法治国”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将直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促进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

第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人权理论并全面付诸实施。正确处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人民组成国家、制定法律的唯一目的就是增进和保障自己的福社,创造条件戈发展生产力)和采取措施仁制定和实施法律)来实现人权。

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依法享受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这在共产党历来的执政纲领中是首次。其重大意义在于,把依法治国与民主政治建设和人权保障有机结合起来,解决了中国民主法制进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根本目标问题,从根本上纠正了长期以来我们将民主仅仅视为干部的作风和方法的误区。

第四,通过渐进改革途径迈向法治国家。这不仅是渐进式经济改革的要求,而且符合法治化进程本身的规律。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积极从各个方面着手实施。1.弘扬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理论,做好法治实现的理论和思想先导工作。2.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法治国家创造更为民主的政治环境。3.强化执法和完善法律运作机制,真正解决现实中突出的“有法不依”和“执法不力”的问题,提高法律的执行水平,注重法律的可操作性。4.从政策操作过渡到法律替代。即改变以行政命令和政策调节推动改革的方式,代之以法律推进改革。这一转变将使人们逐步学会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以法律为先导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模式将逐步为人们所接受。5.进行以独立、公正为目标的司法体制改革。违宪审查、司法机构的垂直负责体制、“荣誉职法官”身份确认等措施的出台,标志着“依法治国”正在各方面付诸实践。口丁见,第二代领导集体不仅为社会主义民主绘就了科学的蓝图,而且指明了实现的途径,拿出具体的方案。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一定会成为现实。公务员之家:

纵观新中国三代中央领导人对民主实现途径的探讨,值得指出的有以下几点;他们对民主的认识有许多共同点。一是坚持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点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权性质和全体中国人民的意愿和要求,也是对国际共运史和新中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二是对社会主义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

他们关于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选择了自下而上的群众政治运动,邓小平则强调建立完善的民主制度,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制定出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纲领和具体措施。社会主义民主正一步步走出曲折和迷雾,沿着正确的道路,迈向希望的目标。

民主法制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民主来说,选择实现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了自下而上的群众政治运动.邓小平则强调建立完善的民主制度.走“法治”之路,不仅继承这条正确的道路,而且将“法治”作为执政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制定出具体的民主政治建设基本纲领和措施。社会主义民主正一步步走出曲折,沿着正确的道路走向希望的目标。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民主该是什么样的呢?在1957年提出,要在中国实现“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川的民主建设目标。邓小平多次重提的这一设想,也把获得这种民主局面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十五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依法治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来说,目标确立后,选择实现的途径就具有首要的意义。、邓小平和对此进行了不同的探索。

一、对民主实现途径的选择—群众性的政治运动

靠什么实现民主?的认识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革命战争时期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认为实现民主主要靠党的干部的民主作风和制度建设两条途径,但强调前者是主要途径。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本人政治影响的提高.他日益为亿万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所鼓舞、感染,越发信赖群众的热情和干部的作风.对制度的重视程度逐步下降,开始寻求通过群众性“大民主”的手段来实现民主。1958年秋,他明确指出:‘.什么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没有群众运动是不行的。”)民主的实现和群众运动开始融为一体。“”期间,更是“自下而上地放手发动群众”把群众运动当成了实现民主的主要途径。当然,这样做最终并没有带来真正的民主,没有带来二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反而是“打倒一切”和‘’全面内战”。为什么最终会选择群众运动来实现民主呢?

首先源于对群众运动的认识。之所以认为民主离不开群众运动.除了他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外,还源于他对群众运动的以下认识:第一,群众运动是人民群众实现当家作主的基本途径。既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那么凡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事情,就应该让群众参与。1958年8月,他曾要求干部在布置各项工作时都要经过群众鸣放辩论,指出计划指标不经群众辩论主意是你们的,辩论后,群众自己是主人了,干劲自然足。日弓他认为,“”中人民群众空前广泛地参与革命才最接近他所倡导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第二.群众运动也是人民群众实现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径。人民的自我教育一直被视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功能。这是一个创见。但他同时又认为,人民自我教育的实现只有在群众性斗争中才能实现。在看来,反右斗争、“”运动和“”等“大民主”形式,是为人民群众提供的通过大风大浪分辨真理和谬论、区分香花和毒草,明辨是非、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解放的提高政治觉悟的极好途径。的这些认识虽体现了他对群众创造力的尊重,但在那时的中国“以为把群众哄起来,就是民主,就能解决问题。实际上一哄起来就是打内战”。邓小平的话一语中的。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问题上,依赖群众运动的自发性,只能导致混乱。

其次是由的民主观决定的。的民主观也有一个发展转变的过程,从革命战争时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信奉“人民民主”、“人民主权”和“人民权力本位”,“人民”成为其民主观的核心内容。这时期的民主观不仅揭示出社会主义一定要民主的终极依据,而且从保障民主权利的行使的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建。尤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彻底解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问题。但创建这些制度,并不意味着在制度问题上的认识的转变。1957年以后,随着党政干部队伍中官僚主义、腐败等问题的出现,认为是对他1945年“跳出历史周期率”思想的违背,是由于群众没能充分、全面地发动起来。于是自然的结果就是选择能最大限度发动群众的、以“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为内容的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民主在这时的思想中变成了绝对化的工具和手段,不要制度法律的“大民主”和群治思想成为这一时期民主观的核心内容。

第三,与对制度和法律的认识分不开。重视民主作风的培育,但并非无视制度建设。无论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建国初期,对新中国基本制度的建设和共产党的一系列制度的创建的贡献是无可比拟的。但是,反对对制度和法律的迷信,认为它们是冰冷冷的“清规戒律”,不能适应生动热烈的群众运动,所以,制度和法律建设在他的民主思想中未占据突出和主要地位。因为在他看来:1.制度是约束、规范人们活动的因素,而不是直接激起人们活力的因素;只有正确的思想和政策才能启发、调动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创造历史的主动性。2.对于权力,也认为要限制和制约,但他认为主要不是靠制度、法律,而是靠领导者的觉悟和权力的正确使用,靠把权力交给广大群众。他甚至认为,过分强调制约权力,会束缚人民和党的手脚,阻碍真正民主的实现。3.法律要有灵活性,法律条文要有足够的变化空间,以适应各种特殊的情况。4.法律主要是对阶级敌人实施专政的工具,而不是用于对付人民的工具。“”中提出冲破一切条条框框、规章制度和“造反有理”,便是他这一思想的极端表现。对制度和法律的认识,是他对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陷入失误的重要原因。

二、邓小平对民主实现途径的设计—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与不同,邓小平历来讲实事求是。在“”后及20世纪fi0年代初,他就不止一次地表现出对群众运动式的民主途径的怀疑。“十年动乱”后,邓小平深深体悟出“四大”和群众运动不是实现民主的好方法,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不能仅有“破”,更重要的是要有“立”。这个“立”,就是“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靠建立完善的制度实现民主,靠健全的制度保障民主,从而走出了一条实现民主的新道路。邓小平走上这条新路,有他深刻的思想根源。

首先是他对中国共产党民主建设历史经验、教训进行反思和总结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形成了比较优良的民主传统。本人不仅作风民主,而且积极倡导民主的作风,这种优良传统一直保持到建国后的50年代初。但这样也使人们形成了一种错觉,即只要依靠长期形成的作风、传统,就能防止出现类似斯大林和苏共的错误;即使出现违背集体领导原则的现象,也能得到党中央的批判和纠正。然而历史的发展却背离了人们的意愿。一个具有悠久民主传统的党,却在后来的日子里对领导人的专制无能为力,对党的政策的变化无能为力,对人民群众的“苦难”无能为力。刻骨铭心的教训引起邓小平的深刻反思。通过反思他认识到:1.实现党和国家的民主,思想作风的培养固然重要,但要使民主不只是一时的存在,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还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就大胆提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困。2.制度在防止个人专断方面具有决定作用。1980年8月,他明确指出,“”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3.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制度,才能真正实现民主。1980年,邓小平号召:“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

其次,邓小平民主实现新路的选择是他早期民主制度思想的延续、发展和成熟的产物。与相比,在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虽没有能建立自己全面的民主理论,但作为党和抗日根据地的一个重要领导人,邓小平不仅深刻理解的民主思想,而且有自己对民主的理解和思考。他在探索根据地政权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早期关于民主制度建设的思想。这集中体现在1941年发表的《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一文中。该文论述了“三三制政权”的民主性质;党在其中的地位及党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党应当在制度范围内活动;党与政府的正确领导原则是“指导与监督政策。……而不是包办,不是遇事干涉,不是党权高于一切”等,己涉及到中国民主制度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建国后,在党的八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他指出,党本身的建设应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做出一些规定。与片面强调抓党自身的思想作风不同,20世纪60年代,邓小平又多次呼吁建立一套由三个层次(党组织、群众、党外民主人士)组成的监督机制,以防止党的各级领导产生不良作风;与强调官僚主义、特权现象等问题的思想作风、阶级根源不同,邓小平主要探究它们制度方面的根源和解决办法。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就开始酝酿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的改革,并形成了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整套设想。这些都可看作是他20世纪40年代以来对制度建设长期探索逐步成熟的产物。

第三,邓小平民主建设途径的选择,还与他的法制思想有关。民主与法制不可分。邓小平的法制思想与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1.邓小平将法律更多地视为保护人民民主权利的基本手段,而不仅仅是对付敌人的工具。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又将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联系在一起。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不可分割,民主和专政各个环节,都应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法制以民主为内涵,首先应在全社会确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3.要真正做到人人平等和严格执法,应从根本上改变治理国家的观点和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1986年9月,邓小平强调“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与人治的关系”,为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4.法制建设要在实践中积极稳妥地进行。邓小平认为,法律必须付诸实践,但不能用的做法,不能用“大鸣、大放’的做法。就是说,一定要有步骤,有领导,稳妥地、有秩序地推进。邓小平的探索为社会主义民主实现途径开拓了一个正确的方向。

三、关于如何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探索—“依法治国”、渐进式法治改革

邓小平指出了实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法治道路,并对如何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提出了许多重要思路,但从总体上讲,尚在进一步探讨和实践中,这一时代使命和艰巨任务历史地落在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身上。第三代领导集体进行了创造性地探索,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突破。

首先,第一次在党的跨世纪纲领上明确写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将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不仅发展了邓小平民主实现途径的思想,而且开创了从国家治理高度建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民主建设理论与实践中一直没有解决的两大难题:“人治”与“法治”的关系、执政党与国家的关系。列宁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政权,没有能确立法律的应有地位,所以未能防止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现象发生。也与政治体制中这两大矛盾的长期积累密切相关。在这方面的认识虽然得失兼具,但一些正确的认识成果未能最终转变为执政党的治国实践。如果说邓小平主要是从防止“”悲剧重演的角度提出要实行民主法制的话,则是从与市场经济和世界潮流相适应的角度提出“依法治国”的。因为这里,法治一民主十法制。从此,民主实现的途径将彻底摈弃“人治”而被牢牢锁定在“法治”上。

十五大在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同时,还提出了如何实施这一方略的一系列基本措施。如合理借鉴别国法治经验、健全法律体系、深人进行普法教育、开展依法治理、以法治权、强化监督机制等,为人们提供了行动指南,保证了社会主义民主走向实践、走向现实。

其次,提出并阐发三大纲领、三大指标、三大文明,凸显制度文明,进一步保证民主实现的制度化和法律化趋向。在十五大报告中分别阐发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应具备的富强、民主、文明三大目标。这样,制度文明从精神文明范畴中分离出来,使民主法制建设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包含丰富内容。同时“依法治国”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将直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促进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公务员之家:

第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人权理论并全面付诸实施。正确处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人民组成国家、制定法律的唯一目的就是增进和保障自己的福社,创造条件戈发展生产力)和采取措施仁制定和实施法律)来实现人权。

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依法享受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这在共产党历来的执政纲领中是首次。其重大意义在于,把依法治国与民主政治建设和人权保障有机结合起来,解决了中国民主法制进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根本目标问题,从根本上纠正了长期以来我们将民主仅仅视为干部的作风和方法的误区。

第四,通过渐进改革途径迈向法治国家。这不仅是渐进式经济改革的要求,而且符合法治化进程本身的规律。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积极从各个方面着手实施。1.弘扬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理论,做好法治实现的理论和思想先导工作。2.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法治国家创造更为民主的政治环境。3.强化执法和完善法律运作机制,真正解决现实中突出的“有法不依”和“执法不力”的问题,提高法律的执行水平,注重法律的可操作性。4.从政策操作过渡到法律替代。即改变以行政命令和政策调节推动改革的方式,代之以法律推进改革。这一转变将使人们逐步学会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以法律为先导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模式将逐步为人们所接受。5.进行以独立、公正为目标的司法体制改革。违宪审查、司法机构的垂直负责体制、“荣誉职法官”身份确认等措施的出台,标志着“依法治国”正在各方面付诸实践。口丁见,第二代领导集体不仅为社会主义民主绘就了科学的蓝图,而且指明了实现的途径,拿出具体的方案。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一定会成为现实。

纵观新中国三代中央领导人对民主实现途径的探讨,值得指出的有以下几点;他们对民主的认识有许多共同点。一是坚持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点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权性质和全体中国人民的意愿和要求,也是对国际共运史和新中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二是对社会主义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

他们关于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选择了自下而上的群众政治运动,邓小平则强调建立完善的民主制度,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制定出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纲领和具体措施。社会主义民主正一步步走出曲折和迷雾,沿着正确的道路,迈向希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