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启发式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10-20 17:31:58

论语启发式教学

论语启发式教学范文篇1

1、什么是启发式教学

1.1什么是开导

“开导”一词最早泉源于孔子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有开始、辅导之意,“发”则是产生、引导发出。“愤”是指非常必要,想要搞明白,搞明白而又搞不懂的一种学习心态,“悱”是颠末独立思索、想表达而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样子。由此可见,开导的条件是学生对知识、技能等题目标急迫需求下,对问又有了肯定的积极、独立思索,颠末头脑说不清道不明的狐疑,即当学生出现“愤”和“悱”时,老师加以辅导、引导,使学生了解事物的原理和纪律,让他们劳绩知识和进步技能。师生间的互动历程,是老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联合。

1.2启发式教学的生理学原理

当代大学思政课教学理念提倡“问题倾向教学方式”。由于题目是知识、学问的先导,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题目泉源于培养目标和人才布局中的现实必要。启发式教学根据题目―必要―兴趣―动力―学习―知识技能―教学质量―人才的社会效应这一科学教诲实践历程实行。启发式教学不是单一的、详细的教学方法或本领,而是包罗着很多内容和要求的一种教学理论,是研究、运用教学方法的引导头脑和重要原则。它是由一系列教学运动根据肯定例矩和步伐开展的体系工程,不但仅是在教学中多加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有什么”那样简单。为实行启发式教学,老师起首按教诲学和生理学原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于动机是发动和维持躯体和生理运动的内涵历程,它是决定人举动的内涵动力,而动机又由必要而引发,动机的外在体现是对事物的兴趣和引发的细致力(必要―动机―兴趣―细致)。因此,表明必要,引发动机,引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细致力是开睁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条件。

2、怎样实行启发式教学

教学运动中,老师应用现实的、详细的、有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白本身学习的目标、意义,了解担当教诲的社会、家庭责任,以及人本代价及终身生长的意义。通过每章、节、次教学内容的先容,使学生知道每个“知识点”,以及它在知识体系中的职位地方和以后社会实践中的代价和意义,这是指明必要、引发动机、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包管茂盛的求知欲,变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项重要有用的步伐。启发式教学开展的第二个重要关键便是使学生开展积极活泼的头脑。头脑是大脑对事物间的区别、接洽、归纳综合的加工情势,对信息的加工历程。头脑的历程是思索,是想象,而引发头脑的是“题目”,它是有目标的引导性头脑。老师从教学内容中研究、发掘、捕获、分析出题目,然后颠末经心计划,或正向或反向推理,制造牵挂,计划疑问,引发疑问,大概通过摆究竟、亮抵牾、隐埋题目等方法引发学生视察、寻求、发明题目,进而引发头脑。学问,有学和问两个方面。学生不但要高兴地学,更应该学会问。教会学生怎样发明、提出题目,要给学生发问的时机。学生提出的题目多、难、刁是学生积极头脑、自动学习的详细体现,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标记。学生的问便是题目。题目是研究、探索和思索的条件。提出题目后,师生配合头脑,通过遐想、比拟、分析、综合、抽象、归纳综合、逻辑推理等积极头脑历程,将抵牾化解,在分清主次、对错、先后、肯定、否认等历程中,生长智力与本领,这是启发式教学的焦点。在积极科学的头脑历程中对知识理论有了新的了解,不但劳绩知识,还掌握学习方法。学生颠末自动积极的头脑,出现出“愤”和“悱”的生理状态,老师因势利导,辅导迷津,仇家脑历程举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理失事物的层次、纪律、特点和区别。同时,明白观点,交接学科知识、原理和理论的要点,并提出对学生的根本要求,完成授业。

3、结束语

论语启发式教学范文篇2

一、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绝对中心,仅依据个人教学经验和教学大纲来安排教学内容,学生则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一方面是容易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不高;另一方面教师也无法及时掌握学生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启发式教学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教学中的重点知识和学习中的难点知识进行启发引导,使学生养成善于发问、勇于探究、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这不仅对于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有积极帮助,对于学生今后各个学科的学习也大有裨益。2.坚持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高中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将物理课堂和社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是我们开展高中物理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启发式教学要求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步开展,在保证学生掌握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有意识的引入实际问题,启发学生“透过表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生活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进而达到“知行合一”。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物理教学模式相比,固然有诸多应用优势,但是也对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确保启发式教学能够真正发挥促学、导学的作用,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1.情感性原则。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为师生之间交流互动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从教师角度来说,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可以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把握教学重点;从学生角度来说,师生互信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勇于提出个人见解,这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也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时,应当注重将个人真情实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确保物理教学能够“以情动人”,使学生能够自觉自愿的参与到学习中。2.举一反三原则。新课程改革后,高中物理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就是其中的要求之一。迁移能力是指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其他场景的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养成了定势思维,习惯于用死记硬背的形式进行学习,这就导致在换一个场景或是采用另一种考查方式,学生所学知识无法得到灵活应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励学生善于思考和创新,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三、高中物理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具体措施

1.直观形象的实验启发。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开展物理实验,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教材中的平面知识立体化的展现出来,便于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个直观的体验。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高中物理所涉及的各类实验,并在实验教学中设计多种问题,启发学生进行猜想,然后再通过实验求证,从而使学生对实验内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进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关系”的物理实验中,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影响弹簧伸长量的因素有哪些?”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的物理实验。实验结束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不仅加深了实验印象,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善于探究的思维。2.创设情境的问题启发。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提问,不仅能够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而且也能够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问题启发是启发式教学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手段,为了避免问题过于突兀,教师还需要在引出问题之前,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课堂情境,将学生带入到课堂情境当中,进而让学生以自然状态探究和解决问题,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注意保证问题的难易度适中,这样一来,通过启发式教学就能够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答案,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对于今后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有积极作用。3.归纳演绎的推理启发。归纳推理启发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活动,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结论。其步骤为: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获得形成正确归纳的条件,如教师通过做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先行情况,通过这两次实验中有哪些不同、有哪些共同的地方等语言引导,由学生自己获得先行情况中的变化因素,不变因素;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通过“这两次实验结果有变化吗”“这两种情景中结果有没有变化”等语言引导,由学生自己获取结果变化的有关情况,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得出结论。

四、结语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原则,已为广大教师所熟悉,它的高效运用需要广大教师认真领会启发式教学的实质,丰富和发展启发式教学的理论,掌握启发技能,不断探索最优启发式教学模式和启发方式,从而使启发式教学不断丰富、完善并达到创新。

作者:田枢密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

参考文献:

论语启发式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统计学

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建设中国金课”报告中提出“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标准,提出要建设五大类型“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20年线上教学活动在全国全面展开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被普遍认为是有前景的新模式,开始被各大高校所重视,提上建设日程。高校教学不再局限于线下教室内集中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展“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启发式教学,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推动高校的教学改革。统计学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本科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更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实用型课程。该课程知识点细而多,内容抽象复杂且逻辑性强,且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专业知识。课程除需介绍统计学原理、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等基础理论外,还需要有实践部分。其学习效果优劣直接影响学生毕业论文实证分析的质量。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统计学在各个学科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反过来信息化的发展也促使统计学教学在线上线下有了新突破。

一、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启发式教学法历史悠久,在我国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论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强调“启发时机”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当学生处于积极思考、想要表述并迫切渴望知识时,再进行开导和点拨最为合适。在西方,“启发式”教学最早起源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从“教学方式”的角度,他主张从交流中引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两者观点如出一辙。而现代启发式教学并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理念。相较于传统式教学理念,启发式教学具有改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提升学生创造性等优势。“启发”从字面上分开解释为,“启”为开导;“发”为领悟、产生。因此,教学的过程应该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有所领悟,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过程。教学应该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强调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对于教学的设计、实施及反馈等所有教学活动,教师均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考虑。即凡是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凡是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都属于启发式教学。该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精准表达、团队协作以及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养,这种复合型人才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在统计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合理的引入启发式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二、启发式教学在统计学教学的具体实践

统计学是A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所有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20年开始,该学院统计学课程教学团队全面加大对统计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建设。根据统计学教学大纲要求,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充分利用线上各种教学资源,在学习通App上建立统计学线上课程。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统计学的概念和原理,训练学生灵活掌握SPSS统计软件的操作和结果解读,进而提升教学效果。目前,A学院2019级统计学课程共设置56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16学时。相比统计学繁多的内容,56学时的统计学课时远远不够。如果仍采用灌输式教学,再多的课时也无济于事,教学效果还是不如人意。因此,为使本课程教学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最近两年教学实践中,我们对该课程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混合式教学进行一些试探,以提高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方法介绍

启发式教学方式很多,大致可分为直观启发、语言启发和逻辑启发三大类。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可以采取单个启发方式,也可以使用多种启发方式组合,以达到更佳的启发效果。A学院统计学课程组依据统计学教学大纲要求,针对学生前续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相对匹配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以减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厌学情绪,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但仅是运用在线下课堂教学中。以下就对在A学院统计学课堂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情况做简单介绍。1.语言启发语言启发是指充分发挥语言作用进行的启发,如教师通过提问、反问,研讨、辩论,以及比喻等语言方式实现启发。提问式启发是最基本的启发式教学,它贯穿于其他各类方法之中。好的“语言启发式”教学至少应具备以下三个特性:(1)价值性,指学生通过对此问题的思考、回答、研讨甚至辩论,可以获得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及提升综合素质。教师有针对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从而提升“教”与“学”的实际效率。比如,学生学习数据来源时,提出“让学生自己选择某个问题进行研究,针对该问题,需要哪些数据?该如何搜集数据?搜集数据应需要注意些什么?”这个问题就可以使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2)可行性,指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知识背景及生生讨论等,能够对问题做出部分或全部回答。教师给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可以付诸实践、足够发散的。比如,学生学习数据的概括性度量时,提出“让学生思考各描述统计量的应用场合”。学生通过各描述统计量的介绍,分享各自的思维方式,经过分组讨论,是可以最终形成对该问题相对完善的解答。该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和团队协作意识。(3)可持续性,指学生要经过不断地思考,反复询问、探索,才能形成问题的答案。这样的问题可使学生不仅仅会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对答案提出疑问。比如“让学生自己选择并思考某个经济管理问题,该如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该问题需要学生系统完成统计学学习才能解答。统计学授课遵循实证研究的步骤,按照选题、数据的搜集、描述统计到推断统计等思路讲解,看似零散的统计知识点,却又有着缜密的思维逻辑。学生在每章学习后完成实证分析的相应步骤,这样讲授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直观启发直观启发是指通过展示直观的文字、图表、视音频、演示等进行启发。在统计学课程中文字、图表、演示等方法比较常见。比如讲授数据的搜集和图表展示时,采用每年最新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图表进行展示,并要求学生课后任意选择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进行细读。不仅帮助学生学习搜集数据及描绘适当的统计图表等,还使学生了解时事,认识国情,激发爱国热情。同时,让学生明白,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不能歪曲数据特征,要实事求是,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在每章理论部分讲授后,教师利用教材中例题数据进行SPSS操作演示;利用思维导图展示章节的逻辑性。3.逻辑启发逻辑启发则是依托学生的逻辑思维,通过对比、归纳、演绎、案例、探究等方式进行启发。对比、归纳、案例等启发方式在统计学课程中使用较多。比如,讲线性回归时,教师选取研究某地区收入对消费影响的案例进行讲解、讨论,训练学生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和解决专业现象、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统计分析的思维能力;讲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时,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中入境游客、入境过夜人次、外国人入境游客等数据,表明入境旅游市场呈持续稳步增长趋势。并提出“这一市场究竟有多大潜力?我们能否借助历史数据预测未来入境旅游人数的变动?”这都属于案例式启发;再比如,通过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对比,加深学生对两者的基本原理、具体步骤等区别和联系的理解,这属于对比式启发。

(二)教学效果分析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末,笔者采用自行编制的统计学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所授课的班级展开匿名问卷调查。两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班级,共37名学生,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37份。问卷结果显示,教师在统计学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教学后,没有学生每节课都不听讲,经常隐性逃课率很低,只有2.7%(如图1,隐性逃课是指在课堂上做与上课不相关的事情,如玩手机、聊天、听音乐、考证复习、睡觉等),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听课,对课程的教学形式满意度较高,不存在不满意情况(如图2)。该教学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如图3),而且能较好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如图4),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没有学生再认为统计学课程是较难学习的科目(如图5)。从图6看出,有75.68%的学生表示愿意在毕业论文中采用统计学方法展开研究,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统计学教学质量地明显提高。结果还表明,相对于传统灌输式教学,大部分学生更偏爱启发式教学(如图7),但笔者对启发式教学的灵活运用还有待提高(如图8)。

三、启发式+混合式教学设计的构建

启发式教学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深度融合,将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贯穿课堂内、外,突破时空的限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下尝试对启发式+混合式教学设计进行构建(如图9所示)。由于启发式教学在线下课堂教学的运用前面已经有所阐述过,故这里不再赘述。

(一)课前自主预习

课前启发的主要目的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晰自己的疑惑。教师可以提前一周在学习通下发预习要求及任务。比如讲授参数估计内容时,通过“学生平均每月上网时间的估计结论”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通过参数估计的课件、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视频、SPSS演示视频、思维导图等资源供学生阅览,以帮助学生知晓课程目标及重难点;“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的区别”的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提出与区间估计相关的问题,促使学生展开思考。

(二)课后巩固复习

课后启发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拓展内容,采取逻辑启发更为合适。比如,在统计学课程初期,引导学生小组选择经济管理的某个问题,运用本节课知识逐步解决选定的研究项目。各组学生在分析案例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在学习通上相互交流、探讨,分享心得。实现生生、师生之间相互协助完成对案例研究的改进、优化。还可以引导学生查阅与其相关的研究成果,并提交阅读心得,使学生能够产生自己的新思想、新见解,逐渐提高思维能力。课程学习完成后,最终实现从设计调查问卷到完成调查分析报告的全过程训练。该方式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提高的同时,也获得了成就感,最终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探究式的逻辑启发。再比如,通过归纳法对一个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总结后,请学生们思考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区间估计该如何进行?引导学生在讨论区展开深度思考。也可以通过绘制章节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顺各章内部逻辑,对每章内容进行总结。

结语

启发式+混合式教学设计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了课内课外教学的灵活性,是一种能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教学方式。该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有利于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有效解决统计学课时的限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启发方式和授课形式,才能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2]杨静,吴彬.启发式教学法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47):149–152.

[3]王小刚.启发式教学在《统计学》翻转课堂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02):175–176.

[4]刘春奇,徐晓,徐媛媛.“启发式”教学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08):136–139+148.

论语启发式教学范文篇4

一、启发的涵义

教学启发方法与技巧思想及实践中外教育史上是源远流长的。

在我国,“启发”一词源于《论语·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启发教育的涵义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启示他的思路: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的表述。举出一个方面的事理启发他,而他却不能推知领悟其它与此相联的三个方面的事理,我就不再告诉他。

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系统总结教学理论的著作《学记》,对教学启发方法与技巧也有精辟的论述。所谓“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即:优秀教师教学总是注重启发诱导学生,使之晓明事理: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强迫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道而弗达,才能使学生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习愉快,又能独立思考,这就叫做善于自发诱导。

德国民主主义教育第斯多惠也对教学启发技巧思想的理论化做出卓越的贡献。他认为“教育就是引导”,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是启发性教学的首要原理,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标志,“教师只有在起引导作用时,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儿童的主动性。”他建议:教学要采用发展的方法,即启发学生的智力,使他们能够“探求、考虑、判断、发现。”他的名言是:“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涵义可以概括为: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以高超精湛的技艺适时巧妙地启迪、诱导学生去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动脑筋思考和语言表达,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地获得发展。

二、启发教学的原则与要求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熟悉。但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立竿见影,一用就能产生很大的效果的。由于许多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或者对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运用不当或运用不纯熟,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可能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对教师的启发引导反应迟缓。二是可能教师的问题缺乏启发性,所提的问题太抽象,太庞大,或者跳跃太大,缺乏循序渐进,致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为此,我认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时,应考虑遵循以下原则:

(一)关键性原则

课堂上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启在关键上,启在要害上。这就要教师分清主次,学会抓主要矛盾。一堂课是由几个环节组成的,而每一个环节也必然有一个主要矛盾,教师在抓住一堂课的主要矛盾的同时,还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的主要矛盾,找出各个环节不同的关键和要害,一个个“启”、一层层“发”,环环紧扣,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形式相结合,列举法、设问法、类比法、组合法、信息交合法等等思维方法相配合,这样才会使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及时性原则

进行启发式教学,要像知时节的春雨,当需要时即发生,也就是说启发要及时。而要做到启发及时,就要注意创设“愤”、“悱“的情境。通过必要的设疑、铺垫及一系列的启发、诱导,把学生引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这时候,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紧张而活跃。这时,教师如抓住本质、在要害处稍加点拨,启发的效果就会很明显。要尽量避免超前启发和滞后启发。

(三)实效性原则

设计启发式教学时,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已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等,做到讲求实际、讲求实效、启而有发、问而有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利用正迁移规律。即作为启发的知识材料应选用大多数学生所掌握的,感知过的,同时又能在记忆中得到再现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一定会启而有发,问而有答。二是鉴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不同,对不同学生,要注意运用不同的问题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不能用一个模式对待所有的学生。

(四)双向性原则

双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创造良好的信息交流的课堂氛围,做到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进行多种形式的启发。我们都知道,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而不是代替学生走路。教师要充分唤起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要讲求教学民主,讲求双向交流,真正做到启而有发,问而有答,使启发式教学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否则,师生心理相悖,课堂气氛压抑,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不利于启发式教学的进行。要做到这一点光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努力还不够,还要靠教师平时与学生建立起来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引导性原则

启发的目的在于启动学生的思维,为此应引导学生动脑,使他们通过思维来主动地理解知识,接受知识。为此我们应朝以下三个方面去引导:

第一,要运用新颖充实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即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常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受用无穷。”由此可见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法的重要。

第三,要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能力,这是启发式教学的目的之一。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要注意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各种器官参加学习活动以引导他们培养自己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多种能力。从而把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除了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外,我们首先应该更新我们的观念。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也要讲究方法与技巧,不能误把“满堂问”当作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法宝。提问启发,仅仅是启发教学方法与技巧的一种形式和方法,而不是它的全部。“满堂问”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如果不注意设问的对象、质量、层次,不注意启发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样子,一个架式,学生没有进入被启发的角色,这样的问,问得更多,效果也不会大甚至是浪费时间。我们必须认识到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教师不置一言,没有提出什么问题。但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仅仅作出某种暗示,都会诱发学生的思路和联想,同样具有启发性,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通过实践,我总结归纳如下常见的方法:

一、创境法

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愤”、“悱”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在讲动词“help”的不同用法时,我利用电脑多媒体播放了一个顾客买东西时店员问他:“CanIhelpyou?”的情景片断和一个人落水后大叫“help”的情景画面,然后让学生自己体会它们之间在不同的情景中的不同含义并解释出来,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这一词的用法而且由于借助于情景记忆印象很深且不易忘记。

二、激情法

课堂教学不仅有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那种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有助于思泉喷涌,而郁郁寡欢、万马齐喑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像音乐指挥那样激起学生的情绪,使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从而为进一步启发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上激情启发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1、通过放录像、录音或生动讲述,使学生仿佛身如其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情不自禁地去思维、去探索。例如,我教“AirPollution”一课时,我就放了一段关于污染的录像,那些由污染产生的可怕的后果深深地触动了学生,为我进一步启发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2、找一件能引起学生丰富想象的物品,使学生睹物思情,如英语课教“我的一家”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家庭的合影,然后用英语介绍,借以激发学生的家庭观念及热爱父母的心情。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上“Lifeinthefuture”这课时,利用自制的CAI课件给同学看电脑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具体例子,使学生对电脑有了感性的认识,激发他们对本课的兴趣,从生理学上来说,教师的自信、兴奋、惊奇、赞叹,对学生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活动起很大的作用。因而教师在课堂上要饱含感情,并通过自己健康向上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从中受到鼓舞和鞭策,调动起思维积极性,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三、设疑法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会不会“设疑”是一个教师教学技巧的表现。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应当指出的是,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提问。它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疑的动因和兴趣。例如,有一次讲到介词后动词的变化问题,一学生说介词后的动词全部都要用-ing形式,于是我就在黑板上写出一句子:Theboydidnothingintheclassroombut,然后介绍but后用sleep还是sleeping?学生中大多数人都认应用后者。于是,我颇具哲理地启发道:“真理不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喔。”这就形成了一个“悬念”,学生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迅速形成,激起了解决问题的兴趣与需要,然而,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回家查资料,第二天告诉我。这样,我不但通过设疑启发学生去思考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四、寻思法

如果说设疑启发重在“疑”,即通过新旧知识的矛盾,了解问题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间的悬念来启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寻思启发,则重在“思”,即通过引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解决悬念来启发学生。如我在讲道sometime时就列出sometimes、sometime、sometimes然后问学生它们之间的区别。学生们似曾见过,但又说不清它们的区别。于是我就启发他们:some可表示“一些、某”,time可表示“时间、倍数、次”。然后逐步再启发他们sometime表示“某一时间”sometime表示“一些时间”等等教他们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研讨法

教师将启发贯穿于讲练中,通过循循善诱,步步启发,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共同研究、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或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自己分组讨论,利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这一方法在理解课文和处理难点问题上较为常用且效果明显,特别在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尤为有效。例如,我在上“AswanDam”一课时,待学生理解课文后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问道:“一个国家花费了那么多时间和钱财建造这么一个大坝,应该如何充分利用呢?”然后让学生讨论。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很多主意,我则时而给予鼓励,时而提出反对意见使他们的思维更严谨,看问题更全面。例如,一个学生提出可把大坝上作为公路一段。我就提醒说那会污染水资源,如果一辆油罐车在大坝上翻车了怎么办?我国的水资源保护法也有类似的条款。其他学生也提出要开发旅游项目、发展水养殖业等等,整个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思维也非常积极,效果很好。

六、故谬法

教师在讲授知识的重点、关键处,故意出现错误,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如教师讲完某一规则后让学生一起做课堂练习时,可故意犯学生可能犯的错误,从而让他们引起警惕,以免再犯。故谬法的好处是能引起学生高度注意,启发他们积极思维,以探究正确答案,而且记忆牢固。但此法不可多用,否则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混乱。

七、暗示法

课堂教学时,当学生思维出现故障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种种方法,给学生以暗示,或接通学生的思路,让他顺利得解决某一问题:或提醒学生思维中出现某些偏差,让他们迅速回到正确的思路上来。如教师在处理课文时可把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以及一些关键词按段落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在之后让学生复述课文时,如学生遇到困难老师就可以用板书来暗示内容,帮助学生完成复述。

八、点拨法

点拨法也是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引起认知过程中断时给予的指点、启发。所不同的是,暗示启发,教师只作暗示,不明确说出答案;而点拨启发,教师应把某些话说在明处。当然这些话只能说在关键处,否则就谈不上“点拨”了。“公务员之家有”版权所

九、对比法

强烈、鲜明的对比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这种方法一般用来帮助学生区别那些似是而非,看来起差不多但实际上有较大区别、容易混淆的词、词组或语法概念等。例如,初中学生往往对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用法颇感困惑,我就在教现在完成时的同时注意与一般过去加以对比,在教高中学生中把现在完成时同现在完成进行时加以对比,从而使学生从困惑中得到较清晰的概念。

论语启发式教学范文篇5

一、启发的涵义

教学启发方法与技巧思想及实践中外教育史上是源远流长的。

在我国,“启发”一词源于《论语·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启发教育的涵义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启示他的思路: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的表述。举出一个方面的事理启发他,而他却不能推知领悟其它与此相联的三个方面的事理,我就不再告诉他。

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系统总结教学理论的著作《学记》,对教学启发方法与技巧也有精辟的论述。所谓“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即:优秀教师教学总是注重启发诱导学生,使之晓明事理: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强迫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道而弗达,才能使学生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习愉快,又能独立思考,这就叫做善于自发诱导。

德国民主主义教育第斯多惠也对教学启发技巧思想的理论化做出卓越的贡献。他认为“教育就是引导”,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是启发性教学的首要原理,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标志,“教师只有在起引导作用时,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儿童的主动性。”他建议:教学要采用发展的方法,即启发学生的智力,使他们能够“探求、考虑、判断、发现。”他的名言是:“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涵义可以概括为: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以高超精湛的技艺适时巧妙地启迪、诱导学生去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动脑筋思考和语言表达,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地获得发展。

二、启发教学的原则与要求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熟悉。但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立竿见影,一用就能产生很大的效果的。由于许多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或者对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运用不当或运用不纯熟,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可能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对教师的启发引导反应迟缓。二是可能教师的问题缺乏启发性,所提的问题太抽象,太庞大,或者跳跃太大,缺乏循序渐进,致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为此,我认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时,应考虑遵循以下原则:

(一)关键性原则

课堂上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启在关键上,启在要害上。这就要教师分清主次,学会抓主要矛盾。一堂课是由几个环节组成的,而每一个环节也必然有一个主要矛盾,教师在抓住一堂课的主要矛盾的同时,还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的主要矛盾,找出各个环节不同的关键和要害,一个个“启”、一层层“发”,环环紧扣,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形式相结合,列举法、设问法、类比法、组合法、信息交合法等等思维方法相配合,这样才会使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及时性原则

进行启发式教学,要像知时节的春雨,当需要时即发生,也就是说启发要及时。而要做到启发及时,就要注意创设“愤”、“悱“的情境。通过必要的设疑、铺垫及一系列的启发、诱导,把学生引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这时候,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紧张而活跃。这时,教师如抓住本质、在要害处稍加点拨,启发的效果就会很明显。要尽量避免超前启发和滞后启发。

(三)实效性原则

设计启发式教学时,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已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等,做到讲求实际、讲求实效、启而有发、问而有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利用正迁移规律。即作为启发的知识材料应选用大多数学生所掌握的,感知过的,同时又能在记忆中得到再现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一定会启而有发,问而有答。二是鉴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不同,对不同学生,要注意运用不同的问题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不能用一个模式对待所有的学生。

(四)双向性原则

双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创造良好的信息交流的课堂氛围,做到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进行多种形式的启发。我们都知道,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而不是代替学生走路。教师要充分唤起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要讲求教学民主,讲求双向交流,真正做到启而有发,问而有答,使启发式教学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否则,师生心理相悖,课堂气氛压抑,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不利于启发式教学的进行。要做到这一点光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努力还不够,还要靠教师平时与学生建立起来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引导性原则

启发的目的在于启动学生的思维,为此应引导学生动脑,使他们通过思维来主动地理解知识,接受知识。为此我们应朝以下三个方面去引导:

第一,要运用新颖充实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即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常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受用无穷。”由此可见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法的重要。

第三,要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能力,这是启发式教学的目的之一。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要注意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各种器官参加学习活动以引导他们培养自己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多种能力。从而把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除了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外,我们首先应该更新我们的观念。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也要讲究方法与技巧,不能误把“满堂问”当作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法宝。提问启发,仅仅是启发教学方法与技巧的一种形式和方法,而不是它的全部。“满堂问”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如果不注意设问的对象、质量、层次,不注意启发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样子,一个架式,学生没有进入被启发的角色,这样的问,问得更多,效果也不会大甚至是浪费时间。我们必须认识到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教师不置一言,没有提出什么问题。但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仅仅作出某种暗示,都会诱发学生的思路和联想,同样具有启发性,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通过实践,我总结归纳如下常见的方法:

一、创境法

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愤”、“悱”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在讲动词“help”的不同用法时,我利用电脑多媒体播放了一个顾客买东西时店员问他:“CanIhelpyou?”的情景片断和一个人落水后大叫“help”的情景画面,然后让学生自己体会它们之间在不同的情景中的不同含义并解释出来,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这一词的用法而且由于借助于情景记忆印象很深且不易忘记。

二、激情法

课堂教学不仅有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那种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有助于思泉喷涌,而郁郁寡欢、万马齐喑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像音乐指挥那样激起学生的情绪,使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从而为进一步启发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上激情启发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1、通过放录像、录音或生动讲述,使学生仿佛身如其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情不自禁地去思维、去探索。例如,我教“AirPollution”一课时,我就放了一段关于污染的录像,那些由污染产生的可怕的后果深深地触动了学生,为我进一步启发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2、找一件能引起学生丰富想象的物品,使学生睹物思情,如英语课教“我的一家”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家庭的合影,然后用英语介绍,借以激发学生的家庭观念及热爱父母的心情。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上“Lifeinthefuture”这课时,利用自制的CAI课件给同学看电脑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具体例子,使学生对电脑有了感性的认识,激发他们对本课的兴趣,从生理学上来说,教师的自信、兴奋、惊奇、赞叹,对学生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活动起很大的作用。因而教师在课堂上要饱含感情,并通过自己健康向上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从中受到鼓舞和鞭策,调动起思维积极性,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三、设疑法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会不会“设疑”是一个教师教学技巧的表现。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应当指出的是,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提问。它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疑的动因和兴趣。例如,有一次讲到介词后动词的变化问题,一学生说介词后的动词全部都要用-ing形式,于是我就在黑板上写出一句子:Theboydidnothingintheclassroombut,然后介绍but后用sleep还是sleeping?学生中大多数人都认应用后者。于是,我颇具哲理地启发道:“真理不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喔。”这就形成了一个“悬念”,学生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迅速形成,激起了解决问题的兴趣与需要,然而,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回家查资料,第二天告诉我。这样,我不但通过设疑启发学生去思考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四、寻思法

如果说设疑启发重在“疑”,即通过新旧知识的矛盾,了解问题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间的悬念来启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寻思启发,则重在“思”,即通过引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解决悬念来启发学生。如我在讲道sometime时就列出sometimes、sometime、sometimes然后问学生它们之间的区别。学生们似曾见过,但又说不清它们的区别。于是我就启发他们:some可表示“一些、某”,time可表示“时间、倍数、次”。然后逐步再启发他们sometime表示“某一时间”sometime表示“一些时间”等等教他们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研讨法

教师将启发贯穿于讲练中,通过循循善诱,步步启发,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共同研究、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或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自己分组讨论,利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这一方法在理解课文和处理难点问题上较为常用且效果明显,特别在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尤为有效。例如,我在上“AswanDam”一课时,待学生理解课文后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问道:“一个国家花费了那么多时间和钱财建造这么一个大坝,应该如何充分利用呢?”然后让学生讨论。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很多主意,我则时而给予鼓励,时而提出反对意见使他们的思维更严谨,看问题更全面。例如,一个学生提出可把大坝上作为公路一段。我就提醒说那会污染水资源,如果一辆油罐车在大坝上翻车了怎么办?我国的水资源保护法也有类似的条款。其他学生也提出要开发旅游项目、发展水养殖业等等,整个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思维也非常积极,效果很好。

六、故谬法

教师在讲授知识的重点、关键处,故意出现错误,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如教师讲完某一规则后让学生一起做课堂练习时,可故意犯学生可能犯的错误,从而让他们引起警惕,以免再犯。故谬法的好处是能引起学生高度注意,启发他们积极思维,以探究正确答案,而且记忆牢固。但此法不可多用,否则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混乱。

七、暗示法

课堂教学时,当学生思维出现故障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种种方法,给学生以暗示,或接通学生的思路,让他顺利得解决某一问题:或提醒学生思维中出现某些偏差,让他们迅速回到正确的思路上来。如教师在处理课文时可把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以及一些关键词按段落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在之后让学生复述课文时,如学生遇到困难老师就可以用板书来暗示内容,帮助学生完成复述。

八、点拨法

点拨法也是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引起认知过程中断时给予的指点、启发。所不同的是,暗示启发,教师只作暗示,不明确说出答案;而点拨启发,教师应把某些话说在明处。当然这些话只能说在关键处,否则就谈不上“点拨”了。

九、对比法

强烈、鲜明的对比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这种方法一般用来帮助学生区别那些似是而非,看来起差不多但实际上有较大区别、容易混淆的词、词组或语法概念等。例如,初中学生往往对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用法颇感困惑,我就在教现在完成时的同时注意与一般过去加以对比,在教高中学生中把现在完成时同现在完成进行时加以对比,从而使学生从困惑中得到较清晰的概念。

论语启发式教学范文篇6

一、启发的涵义

教学启发方法与技巧思想及实践中外教育史上是源远流长的。

在我国,“启发”一词源于《论语·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启发教育的涵义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启示他的思路: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的表述。举出一个方面的事理启发他,而他却不能推知领悟其它与此相联的三个方面的事理,我就不再告诉他。

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系统总结教学理论的著作《学记》,对教学启发方法与技巧也有精辟的论述。所谓“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即:优秀教师教学总是注重启发诱导学生,使之晓明事理: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强迫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道而弗达,才能使学生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习愉快,又能独立思考,这就叫做善于自发诱导。

德国民主主义教育第斯多惠也对教学启发技巧思想的理论化做出卓越的贡献。他认为“教育就是引导”,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是启发性教学的首要原理,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标志,“教师只有在起引导作用时,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儿童的主动性。”他建议:教学要采用发展的方法,即启发学生的智力,使他们能够“探求、考虑、判断、发现。”他的名言是:“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涵义可以概括为: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以高超精湛的技艺适时巧妙地启迪、诱导学生去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动脑筋思考和语言表达,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地获得发展。

二、启发教学的原则与要求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熟悉。但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立竿见影,一用就能产生很大的效果的。由于许多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或者对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运用不当或运用不纯熟,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可能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对教师的启发引导反应迟缓。二是可能教师的问题缺乏启发性,所提的问题太抽象,太庞大,或者跳跃太大,缺乏循序渐进,致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为此,我认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时,应考虑遵循以下原则:

(一)关键性原则

课堂上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启在关键上,启在要害上。这就要教师分清主次,学会抓主要矛盾。一堂课是由几个环节组成的,而每一个环节也必然有一个主要矛盾,教师在抓住一堂课的主要矛盾的同时,还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的主要矛盾,找出各个环节不同的关键和要害,一个个“启”、一层层“发”,环环紧扣,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形式相结合,列举法、设问法、类比法、组合法、信息交合法等等思维方法相配合,这样才会使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及时性原则

进行启发式教学,要像知时节的春雨,当需要时即发生,也就是说启发要及时。而要做到启发及时,就要注意创设“愤”、“悱“的情境。通过必要的设疑、铺垫及一系列的启发、诱导,把学生引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这时候,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紧张而活跃。这时,教师如抓住本质、在要害处稍加点拨,启发的效果就会很明显。要尽量避免超前启发和滞后启发。

(三)实效性原则

设计启发式教学时,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已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等,做到讲求实际、讲求实效、启而有发、问而有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利用正迁移规律。即作为启发的知识材料应选用大多数学生所掌握的,感知过的,同时又能在记忆中得到再现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一定会启而有发,问而有答。二是鉴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不同,对不同学生,要注意运用不同的问题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不能用一个模式对待所有的学生。

(四)双向性原则

双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创造良好的信息交流的课堂氛围,做到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进行多种形式的启发。我们都知道,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而不是代替学生走路。教师要充分唤起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要讲求教学民主,讲求双向交流,真正做到启而有发,问而有答,使启发式教学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否则,师生心理相悖,课堂气氛压抑,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不利于启发式教学的进行。要做到这一点光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努力还不够,还要靠教师平时与学生建立起来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引导性原则

启发的目的在于启动学生的思维,为此应引导学生动脑,使他们通过思维来主动地理解知识,接受知识。为此我们应朝以下三个方面去引导:

第一,要运用新颖充实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即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常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受用无穷。”由此可见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法的重要。

第三,要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能力,这是启发式教学的目的之一。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要注意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各种器官参加学习活动以引导他们培养自己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多种能力。从而把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除了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外,我们首先应该更新我们的观念。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也要讲究方法与技巧,不能误把“满堂问”当作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法宝。提问启发,仅仅是启发教学方法与技巧的一种形式和方法,而不是它的全部。“满堂问”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如果不注意设问的对象、质量、层次,不注意启发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样子,一个架式,学生没有进入被启发的角色,这样的问,问得更多,效果也不会大甚至是浪费时间。我们必须认识到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教师不置一言,没有提出什么问题。但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仅仅作出某种暗示,都会诱发学生的思路和联想,同样具有启发性,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通过实践,我总结归纳如下常见的方法:

一、创境法

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愤”、“悱”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在讲动词“help”的不同用法时,我利用电脑多媒体播放了一个顾客买东西时店员问他:“CanIhelpyou?”的情景片断和一个人落水后大叫“help”的情景画面,然后让学生自己体会它们之间在不同的情景中的不同含义并解释出来,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这一词的用法而且由于借助于情景记忆印象很深且不易忘记。

二、激情法

课堂教学不仅有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那种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有助于思泉喷涌,而郁郁寡欢、万马齐喑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像音乐指挥那样激起学生的情绪,使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从而为进一步启发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上激情启发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1、通过放录像、录音或生动讲述,使学生仿佛身如其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情不自禁地去思维、去探索。例如,我教“AirPollution”一课时,我就放了一段关于污染的录像,那些由污染产生的可怕的后果深深地触动了学生,为我进一步启发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2、找一件能引起学生丰富想象的物品,使学生睹物思情,如英语课教“我的一家”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家庭的合影,然后用英语介绍,借以激发学生的家庭观念及热爱父母的心情。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上“Lifeinthefuture”这课时,利用自制的CAI课件给同学看电脑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具体例子,使学生对电脑有了感性的认识,激发他们对本课的兴趣,从生理学上来说,教师的自信、兴奋、惊奇、赞叹,对学生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活动起很大的作用。因而教师在课堂上要饱含感情,并通过自己健康向上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从中受到鼓舞和鞭策,调动起思维积极性,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三、设疑法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会不会“设疑”是一个教师教学技巧的表现。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应当指出的是,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提问。它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疑的动因和兴趣。例如,有一次讲到介词后动词的变化问题,一学生说介词后的动词全部都要用-ing形式,于是我就在黑板上写出一句子:Theboydidnothingintheclassroombut,然后介绍but后用sleep还是sleeping?学生中大多数人都认应用后者。于是,我颇具哲理地启发道:“真理不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喔。”这就形成了一个“悬念”,学生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迅速形成,激起了解决问题的兴趣与需要,然而,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回家查资料,第二天告诉我。这样,我不但通过设疑启发学生去思考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四、寻思法

如果说设疑启发重在“疑”,即通过新旧知识的矛盾,了解问题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间的悬念来启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寻思启发,则重在“思”,即通过引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解决悬念来启发学生。如我在讲道sometime时就列出sometimes、sometime、sometimes然后问学生它们之间的区别。学生们似曾见过,但又说不清它们的区别。于是我就启发他们:some可表示“一些、某”,time可表示“时间、倍数、次”。然后逐步再启发他们sometime表示“某一时间”sometime表示“一些时间”等等教他们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研讨法

教师将启发贯穿于讲练中,通过循循善诱,步步启发,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共同研究、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或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自己分组讨论,利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这一方法在理解课文和处理难点问题上较为常用且效果明显,特别在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尤为有效。例如,我在上“AswanDam”一课时,待学生理解课文后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问道:“一个国家花费了那么多时间和钱财建造这么一个大坝,应该如何充分利用呢?”然后让学生讨论。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很多主意,我则时而给予鼓励,时而提出反对意见使他们的思维更严谨,看问题更全面。例如,一个学生提出可把大坝上作为公路一段。我就提醒说那会污染水资源,如果一辆油罐车在大坝上翻车了怎么办?我国的水资源保护法也有类似的条款。其他学生也提出要开发旅游项目、发展水养殖业等等,整个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思维也非常积极,效果很好。

六、故谬法

教师在讲授知识的重点、关键处,故意出现错误,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如教师讲完某一规则后让学生一起做课堂练习时,可故意犯学生可能犯的错误,从而让他们引起警惕,以免再犯。故谬法的好处是能引起学生高度注意,启发他们积极思维,以探究正确答案,而且记忆牢固。但此法不可多用,否则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混乱。

七、暗示法

课堂教学时,当学生思维出现故障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种种方法,给学生以暗示,或接通学生的思路,让他顺利得解决某一问题:或提醒学生思维中出现某些偏差,让他们迅速回到正确的思路上来。如教师在处理课文时可把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以及一些关键词按段落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在之后让学生复述课文时,如学生遇到困难老师就可以用板书来暗示内容,帮助学生完成复述。

八、点拨法

点拨法也是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引起认知过程中断时给予的指点、启发。所不同的是,暗示启发,教师只作暗示,不明确说出答案;而点拨启发,教师应把某些话说在明处。当然这些话只能说在关键处,否则就谈不上“点拨”了。

九、对比法

强烈、鲜明的对比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这种方法一般用来帮助学生区别那些似是而非,看来起差不多但实际上有较大区别、容易混淆的词、词组或语法概念等。例如,初中学生往往对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用法颇感困惑,我就在教现在完成时的同时注意与一般过去加以对比,在教高中学生中把现在完成时同现在完成进行时加以对比,从而使学生从困惑中得到较清晰的概念。

论语启发式教学范文篇7

关键词:少儿美术教育;启发式;创新型;创造性思维

启发式教学方式与重“教”的传统美术教学方式在本质上有所不同,其重点在于“启”———启发创新。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从课程主题内容导入、具体课题设定和教学指导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这种依据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有效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是现代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因材施教,富有人性化教育思想和教学观的追求。

一、启发式教学方式顺应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创新型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2005年不顾身体病重奋力向国家总理进言:“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全面地发展起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家没有任何一所大学能按照培养科学家、发明家的模式去办学。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丧失了创新性与独特性,因此很难出现杰出的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1]当今世界,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人类对知识的掌握推动着一场新的产业革命的发生,它对经济未来的走势取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的未来将面临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标志即为知识创新。由此可见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型人才应具备非凡的创造力、创新力以及求异思维,同时还应具有广博的胸怀。启发式教学方式在美术教育中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启发式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智力,促使学生愉悦地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品质与特征,提高创造才能,以顺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启发式教学方式保证创新思维的导入

(一)教学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设计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组成。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美术教育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应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重点,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与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育方式的根本区别。启发式教育方式的重点在于“启”。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设计好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问题的切入点应贴近生活,并指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和相互讨论,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提出各种‘怪异’问题,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各抒己见,一个问题可以允许有多种看法、多个答案,给他们有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时间和空间,从儿童的视角去欣赏、去发现儿童的点滴创造,并与他们交流、分享,同时对儿童的独特认识予以鼓励与肯定,充分学会接受并尊重儿童异想天开的提问和怪异的想法。”[2]充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尊重、肯定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在绘画中表现自己,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互相观摩与讨论激发艺术潜能。艺术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问题能让学生产生共鸣。课程中应利用一切因素并善加优化,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实现自我。例如:在一堂课的开始部分,教师巧妙地把本次绘画课题带入课堂讨论,问:“孩子们今天晚上都吃了什么呀?”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吃了米饭,有的说吃了清粥配馒头,还有的说吃了热气腾腾的拉面。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问:“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吃过的面条长啥样的?”孩子们的答案会有多种:面条是长长的,面条是扁扁的,还有的面条是黑乎乎的。接下来再让几位学生表演吃面条,让其他学生总结吃面条的样子,最后提出今天的绘画课题:《吃面条咯》。结果是,学生所作之画,画面活泼灵动,神采各异(图1、图2)。图1图2堂课上,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在学习的关键点进行引导与启发,在活泼互动的场景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图形表达的乐趣,也锻炼了逻辑思维与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深化艺术感知

1.用大师绘画感悟童心

教育不仅关心人是否有知识,而且关心人是否有体验,关心体验到什么,追求到什么样的体验,如何感觉自己的体验。历代美术大师提供了风格各异的绘画形式,米勒、提香、毕加索、凡•高、马蒂斯具有不同的绘画特点。要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有所体验,教师需要在美术欣赏课程中将众多样式的绘画作品提供给学生,通过作品拉近学生与大师的距离,进入艺术创造的最佳境界。儿童与大师在绘画时有相似之处,落笔毫不犹豫,造型色彩搭配形式夸张,构图视角独特,他们以朴实稚拙的线条表达着内心的情感。有时,大师也会因儿童的大胆创新而惊叹!毕加索曾经说过:“我花费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会像一个孩子一样地作画。”画家学会像年幼的孩子一样去作画,利用创造性直觉去作画,让自己与世间万物交流沟通,这种真情的流露,直觉的再现,是大师与儿童绘画的不谋而合。经过对大师作品的欣赏,学生拓宽了美术视野,提高了感受美的能力。各类教学形式的注入,激发出学生的艺术潜能,使其美感拓展,创造才能迸发。例如对毕加索画作———《有胡子的男人》(图3)的欣赏,刚看到这幅画时,学生们哄堂大笑,觉得画中人物的胡子长得满脸都是!这是孩子们的独特视角,他们觉得这幅画充满了乐趣,甚至令他们捧腹。的确,毕加索的这幅画,将人物的面部特征极简化,但是只要你仔细观察还是会发现画中人物的头发、鼻子、耳朵等是一应俱全的。又如《朵拉玛尔肖像》(图4),夸张的眼部造型,歪斜的鼻子,迷你版的耳朵,鲜艳的色彩,无一不吸引学生的目光。图4学生在欣赏课后所画的作品:大胆的人物脸部变形,鲜艳的色彩与面部切割,使整个画面充满想象力与无拘束感(图5、图6)。图5图6正所谓见多识广,只有通过多见、多闻,才能广阔天空。

2.姐妹艺术的启迪

艺术有其共通性,语言、书法、音乐等都有其相互贯通之处。他们之间的联系能使学生在绘画时感受到无比的艺术魅力。美术课背景中恰当的音乐,可以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体验音乐旋律与绘画书法的微妙的联觉。如《歌唱时的脸》课题,熟悉的音乐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观察周围同学的面部表情变化,注意寻找唱歌时的脸部特征。学生的画画面大胆、新颖(图7、图8),显现出画者内心的纯真和创造才能。图7图83.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激发思考H•里德认为:“艺术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本能,如果人们过分刻意地对待这种本能,本能就会缩进无意识的贝壳之中。”[3]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们没有意识到这是在为未来打基础,是在用绘画这种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在儿童的眼里,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着新奇,他们把内心的感受变幻成美丽的图画。孩子们从来不会胡乱画画,有的画面尽管在成人眼里是杂乱无章的,但这些画恰是孩子们向你诉说的一个个美丽的故事。长得像洋葱般的头,他说这是我的爸爸;舞动着的波浪线,他说那是挥舞的手;一条笔直的线,他说那是飞驶而过的列车。有人认为年幼的孩子纯粹以绘画来作为娱乐动机。其实这种观点过于片面。孩子们都热衷于绘画,并且在绘画过程中得到了愉快的体验,但他们并不仅仅以此为娱乐,他们绘画的目的在于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明白了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绘画课题,充分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人感兴趣的绘画作品往往能找到共鸣的绘画题材。画作要难易适度,难度较大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从而丧失绘画兴趣。在指导学生进行创作时,要尽量注重创作的连续性,必要时还要给他们一定的帮助。当孩子在绘画疲惫、浮躁、缺乏耐心时,教师要适时进行鼓励,以激发其绘画直觉。激发思考是启发式教学的关键环节。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体现了思考在学习中的地位。引导学生多思,逐步养成其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是课程目的之一。激发思考方式多样,如课前导入,巧妙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热情,继而鼓励其独立、积极探索,并且适当留白,给予学生发挥的空间与余地,使学生以独特的绘画方式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启发式教学方式促进创新思维发展

启发式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更能体现人性化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中,要让学生掌握各种美术技能往往靠临摹范画。临摹虽然能积累许多素材,但长此以往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的绘画直觉得不到启发而制约其创造力的发展。儿童的大胆下笔也许画面凌乱,但儿童画的灵动稚气,以及在绘画过程中对直觉美的抒发,启发了创造意识。启发式教学方式保证了课程中创新思维的导入,顺应了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其教学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开始,教师设置好贴近生活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学过程深化艺术感知,用大师的绘画感悟童心,融汇各学科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其思考。注重过程评价胜于技能评价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少儿美术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使学生自觉地掌握绘画知识与技能,使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开发。

作者:郑健1,张棋 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美术与设计系 福建市鼓楼区小火龙艺术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靳晓燕,齐芳.“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EB/OL].(2015-07-10)www.gmw.cn/01gmrb/2009-12/05/content_1016095.htm.

[2]宋烨.儿童美术课的创新型教育方式探究[J].滨江学院学报,2010,26(2):121-124.

论语启发式教学范文篇8

论文摘要:无疑,语文课程改革走到今天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一个事实、一个梦想;新课程的步伐无论怎样艰辛,怎样满珊,都已变成一种坚守、介入和追求。新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必须彻底褥弃三尺讲台,一人唱戏的教学方法,建立适应当代中学生特点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笔者尝试通过巧设疑问,激发兴趣;提问有“度”,切中肯萦;创设情境,综合延展三种措施改进课堂提问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组织体现新课改精神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机的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语文课堂教学。

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意思是:诱导学生,不到他心里想弄通而未弄通的时候,不去开导他。比如一个东西有四角,教给他一个角,他却不能由此而推出其他三个角,便不再教了。

这就是“启发”的原意,也是世界上破天荒提出“启发”的含义。可见,中国是“启发”的故乡,是“启发”的始祖,这是中国对于世界教育的卓越贡献,也是值得中国人引为自豪的,可是两千多年后,一篇《语文忧思录》将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置于一片声讨之中,名人学者纷纷发难,指责语文老师将学生教得没有生气,成了应试教育的机器人,扼杀了学生的聪明才智,没有发挥他们的创造思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众多的报刊媒体在热切关注着,热心语文教改的人在出谋划策。我们认为当今语文教学的主要弊病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越姐代厄上,许多老师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备教参、备教材,忽略了接受对象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激情、有思维的生命个体。教师分析课文,照搬教参,即使牵强附会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唯恐在高考中答案不与权威的教参保持一致而“误人子弟”。结果面面俱到,支离破碎。讲了难点,强调重点,宝贵的45分钟在老师的口若悬河中逝去,学生得到的只是标准答案,看笔记一头雾水,考试一脸茫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受挫,创新思维和求知欲望遭到了无情的抑制,难以品尝到思考的快乐和成功的乐趣,厌学情绪日益严重。上学期我校组织学生评教,各班得分最低者均为语文老师,呕心沥血不被人知,教师怨声载道,埋怨学生启而不发。我们认为目前教学运用启发不成功的症结在于“患不知人”,在于没有解决好启发的可能性(条件)与艺术性(方法)。

语文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而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是无限的,三尺讲台一人唱戏的教学方法必须彻底摒弃,教学活动是流动的,教学过程是双边的,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汲取。课堂是求知的地方,既为求,则必有疑。不是学生“启而不发”,而是老师“启不得法”。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者。有疑者却要无疑。”有人说:“思维自惊讶和疑问开始。”出色的提问能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激起学生内部己知与未知的矛盾,引导学生去探索要达到的目标的途径,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X工ANDA工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提问的作用能否得到发挥,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机智、技巧和契机。

教师设置的问题,单就认知领域,布卢姆就把它们分为知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和综合性问题。具体到一篇课文,提问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字的构造、词的意义、句子的组成、语外音、话外意,行文思路,文章结构随处可问、随处可疑。但决不能处处设防,每处必问。这就需要对问题进行研究选择,需要问的才问,值的问的才问,不能为问而提问,更不能为追求表面的课堂气氛而哗众取宠,本末倒置。切忌设计像“好不好”“是不是”之类属于回忆性质而不带有激发创造性思考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有研究发现,这类问题在目前的课堂提问中大概占60%-80%)。这种一问齐答式,看似热闹,气氛活跃,却无实际价值。因为学生不假思索就可以应答,“是”或“不是”。缺少思维的过程,是一种典型的滥问,只有多设计“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判断的空间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有人说,语文老师的天职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教会学生怎样阅读。“乐之”是启发的开端。孔夫子提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也》,他鼓励学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教师的启发诱导,背卜没有包袱,也没有心理压力,启发诱导断然成功,否则,思维受阻,教学难以进行。教师就好比相声演员,包袱抖得好不好,观众有没有兴趣,关键在于包袱的设置。《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的名章,许多同学认为此文故事情节简单,读读、看看热闹就行了,不太重视,为此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蒋干、曹操怎样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一时间同学们纷纷发言,甚至气愤老师小看了他们。针对学生或得意洋洋或不屑一顾的样子,我们突然抛出这样的看法,此文情节不合理:1.蒋干虽然过于自负,但也不是酒囊饭袋,如此简单的计策应能识破:2.曹操为人一贯多疑,可为什么对蒋干劝降不成而能盗得绝密信件却深信不疑。3.周瑜的表演不能不说十分精彩,但过于夸张、一反常态,应该说很难瞒得住人,更何况蒋干与他是同窗好友、军营中往来信件不可能随便乱放,更何况是蔡、张这样重要的信函,据此认为此章为《三国演义》中的败笔,不应该选入中学课本,出奇不意的反弹琵琶使充满好奇的学生跃跃欲试。“不愤不启,不啡不发,”同学们主动读课文、找根据,他们认为蒋干虽也算得上是一精明人,但好大喜功,又加上在曹营至今并未立下一功半绩,到了东吴发觉劝降无望,又不能空手而回,蔡、张书信无疑于救命稻草,利令智昏,无心去想。曹操虽袅雄也,但一连串的失败令他大失水准,俗话说人一天也有三迷,智者千虑总有一失。周瑜可谓心理学高手,看准蒋、曹二人心理,把握时机,采用反间计。整个教学过程确保了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从问到答,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教师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没有给学生任何明确的结论,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认识,不知不觉中达到了学习目的。逆向质疑,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不再附和老师,图解权威,张扬了个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提问有“度”,切中肯萦

人没有不怕考试的,学生没有不怕提问的,某些老师以“问”包打天下,只问不解,对同学的回答不做认真的评析,老师问完就算,学生答完就完,许多问题仍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个别老师甚至把问作为“杀手铜”为难学生,看学生的笑话,以致于许多学生患了恐问症,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老师一提问,底下学生全部将头埋于桌下,唯恐枪打出头鸟。提问不是为问而问,点缀课堂;提问也不是为奇而奇,刁钻古怪;提问更不是为析而析,肢解课文。研究提问应深入探讨每个问题对整篇课文的控制势能,努力去设计牵一发而动全局的问题,并考虑它引向重点的顺承性和导入练习的潜在性。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提得多不一定效果就好,满堂问不等于启发式。设计的问题应当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正如张志公先生指出的那样:“问得平直,太浅易,学生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这种问题的用处不大。问得太迂曲,太深奥,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这像猜谜语,也没有什么好处。问题笼统不着边际,学生可以随便回答两句,很难说他对,也很难说他不对这种问法最不好,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反而会养成他们说空话、敷衍了事的习惯。提问不是走过场,有那么回事就算;也不是考考学生,也不是要难为学生一下。提问的目的是促使注意,启发思考,加深印象。”的确,提问不是目的,目的是解问。启发,其特点要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运用已知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在启发过程中,要把现实的问题与学生己有的感知联系起来,为学生创造条件,达于理解。教师所提出的启发式的问题,犹如一个个光点,在学生的“头脑库存”中引起碰撞,迸发出火花,把学生现实的“惑”和原有的见闻、体验、知识、认识沟通起来,最后水到渠成地解决问题。可见,启发的前提是必须“知人”。因此,问题的设计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能力、兴趣、教育适度与学习经验,循序渐进、提纲掣领、恰到好处。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问题就从“忘却”和“记念”这对看似矛盾的标题入手;《祝福》设问在文章开头林嫂问“我”有无魂灵和地狱时,她盼望得到什么样的回答?为什么?这两类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它需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理解、创造批判,这就促使学生认真通读课文,调用平时积累,整体把握文章的精髓。公务员之家

三、创设情境,综合延展

论语启发式教学范文篇9

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方法是在注重学生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开发其潜能。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八佾》)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孔子对学生的智能、志趣和个性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论语•先进》)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除了在道德上提出基本要求外,他并不要求学生改变自己的个性特点,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辟如就“政”这一问题,他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是针对子夏性急且重小利而答。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并说如果“必不得已而去”,则依序“去兵”“去食”,强调了“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观点。孔子意在鼓励子贡首先要牢固树立老百姓的信心。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孔子回答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这是针对仲弓的气量小而对他提出的要求。以上几人都是孔子的学生,在回答他们同一个问题时,孔子均针对各人的个性弱点指出不同的努力方向,语言既带有勉励和要求,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孔子实施因材施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闻斯行诸”的回答了。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可见孔子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从补救其不足方面因材施教的。“因材施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对我们反思现在的教育现状很有意义。在很长一段时期,“齐步走”的教育模式是我们的主要教育模式,并且现在还依然存在一些学校中。僵化的教育手段、陈旧的教育思想,以升学为教育目标,夸大学习成绩,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和个人特长的发展。应试教育抹杀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育评估片面性造就了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今天,我们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应“因人而异,因事而宜”,依据学生个体特点,实施适应个性差异的教育,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同一个学生,不同的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这实质上就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这句话放在是否能因材施教这一背景下,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提倡启发式教学,主张学思统一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创造,也是当今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启发教育不仅是启发学生透彻理解知识,而且是启发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正如古语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可以终身受用。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为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他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学生要获得知识,就必须养成自觉思考的习惯。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孔子关于“启”、“发”的论断,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起源。愤和悱是一个人渴求知识的急切心理在外部容颜上的表现,学生已经思考了但还没想通,这时可以去启发他,思考了并有所领会但还不能用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这时可以去开导他。孔子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对学生有目的的引导和及时的启发。学生不能从已知的一点推导到其他,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孔子就不会再重复去教授,———在学生不理解的情况下,再讲,就会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就是说学生不到想明白而又不得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又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指导学生要在学生有了求知的兴趣、动机、主动性、积极性的时候才有效,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强迫灌输,学习效果是不可能好的,孔子不仅教学生时用启发的方法,自己和别人谈问题,也善于接受别人的启发。后来的《学记》把这一经验总结为善喻。“遵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是教学上很宝贵的经验。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须完善自我、以身作责

国务院在推进教育改革中明确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提高教师素质方面,孔子教育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孔子身正不倦,率先垂范。他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提出教师以身作则要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不言之教需要受教育者本人有意无意地感悟生活世界中的一切人和事物,获取智慧灵感,孔子认为,教师应认真诚实,心口如一,言行一致,他尤为赞同“主忠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在盛赞老师时这样说:“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之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然从之,未由己也。”这正是孔子高尚人格和高超教育艺术的真实写照。孔子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他热爱教育,热爱学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身体力行,学而不厌。他认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应该经常自问是否做到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提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鼓励教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他学习起来可以说达到入迷的程度,“三月不知肉味”。他认为自己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别人,但在好学方面要比别人强。孔子不但“每事问”,而且“无常师”。他对师的概念的理解也十分广泛,凡有一技之长,明一物之理的他都会拜为老师,所以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应该是“教学相长”的最理想诠释。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一是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即师德。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无私奉献。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够创设一种乐学的气氛,愿意并且善于和自己的学生接触、对话、交流,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教师应该是知识渊博和见解深刻的人。具有广博的知识,了解各种自然和社会系统运转的规律,懂得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教师还应该具有继续学习的要求、能力和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孔子用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精神和敬业爱生的品质,他的进德修业、永不停止的思想,对今天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值得学习的。

四.结语

论语启发式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论语》;教育思想;传承创新

一、“因材施教”,重视对学生启发

在事物发展过程,内因能够决定其发展方向,同时,对于学生内心进行干预也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利用启发式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论语》中说“不愤不启……则不复也”,朱熹对于此句话的解释为,教学过程,学生如果不通过自身钻研和思考,或者不到他渴望获得知识的时候,不可提示他。从《论语》当中可以看出,孔子非常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并且认为当学生能够将思维能力、探究精神充分发挥的前提之下,此时教师辅以点拨,并且给出提示,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教育效果。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好引导者角色,切勿一味地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恰当引导以后,还需要为其预留想象空间,激发学生深度思维,让教学过程能够实现良性循环。运用启发式教学,需要突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只有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才能激发其学习动力,产生迁移知识的能力,让教育效果能够最大化。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育观念一脉相承,二者之间互为依托。一方面,通过因材施教,能够在宏观层面上给予学生更多方法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诱导启发可以从微观之上提供实践方法。运用因材施教的理念,主要是按照学生差异,选择教学方法。孔子认为人天生有相似的本性,但是受到后来环境方面因素的影响,学习主体能力存在差异,因而需要选择差异化的教学方式。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要为启发技巧的运用提供更多依据。“因材施教”在语文课堂当中应用的优势显著。初中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技能、特长等培养,关注学生兴趣、能力方面的差异,为其划分不同层次,之后展开分类和引导。教育者应该明确,因材施教并不是对个体进行教学,而是从集体教学角度出发,选择对于不同个体采取不同的引导措施。例如,在《桃花源记》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文翻译方法,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笔者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为各小组分配差异化的探究任务。若小组学生擅长翻译,那么可以每人负责一个段落。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不明确之处,学生之间还可以相互沟通协作,组织集体攻关。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可以发挥优等生的带动作用,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合作探究过程,逐渐提高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各小组成员还可相互监督,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当然,因材施教的应用,需要教师在小组划分之时,将学生的能力情况考虑全面,保证各小组学生能力水平均衡性,这样能够保证合作讨论过程的顺利进行,还能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翻译课文的过程当中,相互帮助与监督,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能力。

二、“学而不厌”,育人过程不厌倦

《论语》中,孔子除了提到关于育人的各类观念,还提出了更多“育己”的观点,像“默而识之……何有于我哉”,其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即为孔子对于自身的要求。他认为,作为教育者,在育人的同时还应该重视自身师德培养,只有勤于钻研学问,养成刻苦学习的态度,才能成为贤明之人。孔子还提到“我非生而知之者……求知者”。可见,孔子十分注重后天努力,并且坚信勤能补拙,即使先天存在不足,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由此可以看出,《论语》中,孔子发现因为所处后天环境不同,导致个体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应该因人而异,才能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正确看待自我特点,也关注后天努力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从此处可以看出,孔子从人性平等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教育观点。孔子认为,所有的人生下来的时候是平等的,那么其后天学习也应该具备同等机会,要求自身刻苦学习。“学而不厌”和当今“终身学习”的理念是一致的,只有教育者不断积累知识,丰富自己,孜孜不倦地育人,才能达到新时期的教育要求。《论语》中,孔子说“发愤忘食……将至云尔”,这也是对教育者综合素养方面的要求。育人过程,要突出“诲人不倦”教育理念。孔子给予学生人格方面的尊重,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以身作则,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引领学生进行学习。从《论语》中孔子对于自身教学行为提出的要求中,可以判断孔子教导弟子不分时间与场合,常常是在日常对话环节就传授了做人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这一行为能够看出,孔子和弟子之间关系“亦师亦友”。学生们对孔子也极度尊重,这样的教学行为能够拉近师生距离,让教育过程形成良性循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需要教育者将“学而不厌”的教育观点应用于实践,不断学习,完善自身综合素养。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

三、“举一反三”,关注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