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常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10-20 17:31:58

经济基础常识

经济基础常识范文篇1

一、注意从逻辑上把握学科内及学科间的联系

教育活动有着多种目的,或为传授知识,或为培养技能,或为确立态度——人的价值观。三者相互渗透,同步进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价值态度的确立。因此,政治教育的使命决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书本知识,也不是让学生用书本知识去附合一两个现实热点问题,而是要通过这种知识的传授,去改造一个人的思想,帮助其建立一套科学思维方法,这样,在若干年之后,他可能完全忘却中学所传授的政治知识的具体内容,但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却牢牢扎根于他的大脑之中,在他一生之中,不管是他思考问题还是解决问题,他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去想、去做。只有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会在政治教学中,真正地改变那种说教式的方法,不是用一两个生动的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而是从知识本身严谨的逻辑体系中真正领会到学习的乐趣,真正树立起学习政治学科的兴趣,从而从心里真正地信它、实践它,而这一切就需要我们去深入地探讨政治理论的内在逻辑规律性。

世界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说过,“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和沟通的”,政治学科的知识当然也不例外。而正是这种统一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却被人为的一框题一框题地分割开来,编者是出于方便教学的考虑而教者却长期忽视这一知识相通的规律性,对每一知识点的讲授不可谓不深刻,而对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则成为政治教学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往往被我们所忽视,在宏观上把握不够,从而使统一不可分割的知识体系变得孤立、零碎,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行而上学的思维之中,要突破这一薄弱环节,必须从知识的内在逻辑关联性上把握知识架构,从而在教学中,让学生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也是灵活运用知识的必备条件。

比如,在《经济常识》的教学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主线,共同富裕是目标,它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我们党的中心任务,我们下面从生产力这一角度着眼去建立《经济常识》完整的知识体系。

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需要从三个方面做起:

1、运用科技、改进劳动工具,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直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在《经济常识》的理论中,可以说许多地方都渗透着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象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三大产业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对外开放中的技术交流等章节,都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2、从生产关系的变革着眼,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这是教材阐述的核心内容。众所周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教材中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分配方式的变化,市场体系的建立都是为适应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而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因此,衡量其优劣的标准,也只能是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从上层建筑着眼发展生产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这作用于经济基础;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在教材中,第四课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五课财政税收、第六课银行和储蓄者,第七课消费结构的变化,都渗透着国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以促进经济发展。

另外,《政治常识》中国家机构的设置,国家职能的变化,国体、政体、党的性质、民族、宗教政策的制定;《哲学常识》中理论的变化发展等等都是有关上层建筑的内容,它们的调整与变化莫不由经济发展所决定,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

以上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常识》的内容,通过分析,我们完全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这一理解重新编排教材体系,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入手来把握教材,比如经济的概念等。这样的话,虽然我们只有一套课本,但我们教给学生的又不止一套课本的理论思维方法。不仅经济学如此,哲学、政治常识,乃至学科之间的知识体系,莫不如此。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肯动脑筋,钻研教材,一定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新高考改革方案,由“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而所谓的“能力立意”其实质就是学以至用,突出了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无疑将对传统政治教学方法、手段、评价目标形成冲击,这也给我们加强政治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使用知识为我们服务,而政治教学很显然的一个目标就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给我们在教学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政治教材的编写总是会滞后于时代新的特点,这要求我们在讲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应向学生讲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包括它的背景材料、事件内容、发展趋势、结果及影响等。让学生对这些事件有一个全面的、宏观的理解与把握,在这当中,尤其应重视的是我们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路线、方针与政策的学习。

其次,运用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知识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分析,使学生真正懂得隐藏在这些事件背后的真实本质,做到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提高学生对事物认识的深刻性。进而,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与思维习惯,使之在对任何问题的分析时,都能不被现象所迷惑,都能够准确地把握其实质。

最后,组织指导学生撰写相关的小论文或调查报告

在政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只有充分调动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热情,政治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组织指导学生撰写相关的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则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组织指导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得出具有新意的结论,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与创新能力,通过这种训练,使这一开放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转变为学生自身能力的一部分,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另外,在指导中,应引导学生关注具有现实意义的、大家普遍关心的、现实性很强的“热点”问题,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坚定其社会主义方向。

三、加强政治课教学的实践性操作

近几年的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从而使政治教学流于空谈、流于说教,因而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使学生缺乏学习政治的兴趣与热情。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大力加强政治教学的可操作性,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使政治教学走出课堂。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政治教学一旦离开了活生生的现实,必然会陷入空泛,陷入说教。所以,加强政治教学的实践性,可帮助学生真正掌握书本知识并在实践中应用、发展,从而提高其理论修养与政治素质。比如,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有关党的重大决议、决策、决定等,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其总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一直是人们议论与关注的焦点,也是学生的热门话题。针对这类的“热点”问题,运用社会调查法,能够促进学生深刻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前瞻性,进而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热忱。

如在安徽省试点的费改税政策,我们在教学中首先给学生讲清楚关于费改税政策出台的背景,内容等,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深入农村实地调查费改税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农民对费改税的态度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查,可以让学生从实践中把握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国家的性质等相关知识。

经济基础常识范文篇2

今天的中学生,生活在开拓创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环境之中,改革开放的洪流、两品经济的大潮、民主自由的环境、拳头加枕头的电视以及升学考试的压力、社会家庭的宠爱和厚望,这一切汇合成现实交响曲,伴随着他们长大。和过去的得更早熟、更敏感、更自信,当然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就更强烈。但他们的弱点如同他们的优点一样也更突出,这就使多年来教学方法单调、教材内容滞后的政治教学陷入困境之中。

但是,今天的中学生就是下个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明天的中标准。高层次的人才要求和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竞争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参与竞争者自身应当是具有良好的思想。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多方面的才能。坚韧不拨的意志和求实进取的开拓精神,而这一切要靠教育。靠锤炼才能取得。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教育中有它特定的不可取代的功能如何才能坚持和完善这一功能,方法很多,就教学而言,我认为必须立足改革,探求新路。

首先,必须转变观念。 从政治课的价值观念上讲,应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长期以来,政治课的价值位置就是应试教育。为了应条条”,使政治教学陷入恶性循环。但中学政治教育的特定功能决不是应试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的。任何统治阶级在维护它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时,都要很好地利用这个工具,特别是要利用这个工具造就他们的接班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必然要求有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治观。价值观。伦理观与之相适应,并以此来教育自己的接班人。否则,我们的事业就难于发展。从这个高度来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纪律素质、心理素质等。这个功能决不是应试教育所能涵盖的。如果让政治教育仅仅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就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者的要求,最终只能窒息它的生命力,否定它的存在价值。

中学政治课所教的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法律常识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观、价值观、伦理观等都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思想素质。无数成功经验都证明,一旦把政治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慰就有厂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从长远的观点看,政治课所担负的素质教育这一功能是培养跨世纪接班人,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所必须坚持和不断加强的,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为此,作为学校的领导要采取各种措施,维护政治课的地位,保证课时,稳定队伍,促进政治课教学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做为教师,要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立足素质教育,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创政治课教学的新局面。从教学观念上讲,一定要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首位,思想政治教材所阐述的是一些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相对于中学其它学科的教材内容而言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直观把握。对于抽象的理论,严密的逻辑,学生限于知识水平和社会经验的市足,理解起来很困难。政治教学不知不觉就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而学生很难参与进来,更谈不到“进入角色”,发生共鸣了。久而久之,学生则厌学,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受教育者就自然走进了死胡同。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因此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把课堂数学的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他们的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一话,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转,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

经济基础常识范文篇3

1、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谈谈政府如何应对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

a政府作为行政管理机关必须正确行使经济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要加强市场监管,创设安全生产、生活的环境。

b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c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必须坚持依法行政。要制定应对公共安全的法规、制度,建立公共安全的应急体系,依法规范,以防为主。落实责任制,坚决查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消极、违规行为。

2、用国家职能知识简要说明怎样缩小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

在经济职能方面:

①调整优化产业结梅,促进区域及城乡经济协调较快增长。

②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③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④完善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更好地促进效率,体现公平。在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3、用经济常识知识简要分析说明统筹区域发展,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必要性。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方,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②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过大,阻碍国内统一市场的开拓和培育,影响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③统筹发展,构建各区域分工协作内在联系的产业结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增加就业,扩大内需,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根本途径。

④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4、我们应怎样扩大就业?

①通过发展经济来扩大就业足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③要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喂第三产业

④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

⑤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⑥要切实解决好再就业工程,多渠道安置富余人员

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机会

⑧实行劳务输出。

5、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重视扩大就业有何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②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④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

⑤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⑥努力扩大就业关系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化

⑦关系能否全面建设和实现和谐社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6、材料:近年来,我国同样面临严峻的公共安全问题。2014年,全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550亿元。2014年1月8日,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表明国家高度重视公共安全问题。它是全国应急预案的总纲,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预案》明确指出,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情况者将依法追究责任。请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政府要认真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切实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②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所以国务院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③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之一,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情况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④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改革开放的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运用分配知识说明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解决贫富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问题?

第一、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更要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

第二、运用财税和分配政策,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8、(1)分析编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哲学依据。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面对当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严峻形势,编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管理势在必行。

②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有利于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预案的编制,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创新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体现。

(2)分析说明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的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机制和法制。

②有利于加强和改善政府的宏观调控,提高政府的应急能力。

③有利于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理由。

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②是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

③是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④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客观要求。

八、宏观调控

1、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显示,居民存款储蓄的目的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攒子女教育费、养老、买房装修。据此你会得出哪些结论?

①居民计划消费的观念增强;

②我国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的突出问题;④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刺激消费,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

附:“越来越富裕的中国人民正在变得越来越不敢花钱,不断递增的财富并不是平均分配给每一个百姓的。”结合所学政治常识说明我国政府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及意义。

措施:

①国家通过实施政治职能,运用国家法律和税收政策,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让经济增长的分配更加倾向于富民。

②国家有效调节行使经济职能,一方面,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保障有效供给,创造良好消费环境,以刺激消费增长。

③国家通过实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体系,保证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增强人们的消费信心。

意义:①解决好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具体要求。

②解决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

2、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①个税的调整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的差距,缓解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对于实现共同富有重要意义;

②有利于刺激消费,扩人内需;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稳定,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3、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公开上市有何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深化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②有利于实现社会资金的优化配置,提高银行资本的运作效率。

③推行股份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④有利于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4、说明税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扩大内需。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税收可以促进生产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稳定。国家税收具有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取消农业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个税起征点提高,有利于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5、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但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在落实中央部署过程中,过于强调自己的“特殊性”,只盯着“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在认识上、思想上、行动上,未能有效地与中央部署协调一致。2014年宏观调控虽取得明显成效,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才能保证宏观调控进一步取得成效。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它要求人们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

②要保证宏观调控进一步取得成效,就必须把中央统一部署与本地区、本部门具体实践相结合。过于强调自己的特殊性,忽视与中央部署协调一致,或忽视本地区、本部门具体情况,用一种模式去解决不同的问题,都不利于经济运行中矛盾的解决。

6、“十五”时期,全国财政用于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年均增长16.3%,占总支出的比重也提高到2014年的11%。其中,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支出从1998年的2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545亿元,累计达到2826亿元。2014年至2014年,中央财政在每年保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资金100亿元规模不变的基础上,3年共安排再就业资金239亿元。

运用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知识,分析说明财政支出与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关系。

①财政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是国家大政方针的直接体现。增加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是履行政府职能、建设公共财政的重要方面。同时,扩大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也有利于推动公共财政体制建设。

经济基础常识范文篇4

1、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谈谈政府如何应对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

a政府作为行政管理机关必须正确行使经济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要加强市场监管,创设安全生产、生活的环境。

b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c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必须坚持依法行政。要制定应对公共安全的法规、制度,建立公共安全的应急体系,依法规范,以防为主。落实责任制,坚决查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消极、违规行为。

2、用国家职能知识简要说明怎样缩小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

在经济职能方面:

①调整优化产业结梅,促进区域及城乡经济协调较快增长。

②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③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④完善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更好地促进效率,体现公平。在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3、用经济常识知识简要分析说明统筹区域发展,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必要性。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方,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②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过大,阻碍国内统一市场的开拓和培育,影响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③统筹发展,构建各区域分工协作内在联系的产业结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增加就业,扩大内需,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根本途径。

④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4、我们应怎样扩大就业?

①通过发展经济来扩大就业足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③要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喂第三产业

④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

⑤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⑥要切实解决好再就业工程,多渠道安置富余人员

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机会

⑧实行劳务输出。

5、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重视扩大就业有何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②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④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

⑤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⑥努力扩大就业关系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化

⑦关系能否全面建设和实现和谐社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6、材料:近年来,我国同样面临严峻的公共安全问题。2014年,全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550亿元。2014年1月8日,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表明国家高度重视公共安全问题。它是全国应急预案的总纲,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预案》明确指出,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情况者将依法追究责任。请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政府要认真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切实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②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所以国务院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③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之一,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情况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④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改革开放的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运用分配知识说明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解决贫富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问题?

第一、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更要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

第二、运用财税和分配政策,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8、(1)分析编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哲学依据。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面对当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严峻形势,编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管理势在必行。

②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有利于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预案的编制,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创新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体现。

(2)分析说明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的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机制和法制。

②有利于加强和改善政府的宏观调控,提高政府的应急能力。

③有利于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理由。

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②是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

③是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④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客观要求。

八、宏观调控

1、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显示,居民存款储蓄的目的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攒子女教育费、养老、买房装修。据此你会得出哪些结论?

①居民计划消费的观念增强;

②我国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的突出问题;④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刺激消费,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

附:“越来越富裕的中国人民正在变得越来越不敢花钱,不断递增的财富并不是平均分配给每一个百姓的。”结合所学政治常识说明我国政府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及意义。

措施:

①国家通过实施政治职能,运用国家法律和税收政策,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让经济增长的分配更加倾向于富民。

②国家有效调节行使经济职能,一方面,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保障有效供给,创造良好消费环境,以刺激消费增长。

③国家通过实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体系,保证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增强人们的消费信心。

意义:①解决好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具体要求。

②解决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

2、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①个税的调整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的差距,缓解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对于实现共同富有重要意义;

②有利于刺激消费,扩人内需;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稳定,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3、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公开上市有何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深化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②有利于实现社会资金的优化配置,提高银行资本的运作效率。

③推行股份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④有利于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4、说明税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扩大内需。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税收可以促进生产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稳定。国家税收具有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取消农业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个税起征点提高,有利于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5、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但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在落实中央部署过程中,过于强调自己的“特殊性”,只盯着“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在认识上、思想上、行动上,未能有效地与中央部署协调一致。2014年宏观调控虽取得明显成效,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才能保证宏观调控进一步取得成效。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它要求人们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

②要保证宏观调控进一步取得成效,就必须把中央统一部署与本地区、本部门具体实践相结合。过于强调自己的特殊性,忽视与中央部署协调一致,或忽视本地区、本部门具体情况,用一种模式去解决不同的问题,都不利于经济运行中矛盾的解决。

6、“十五”时期,全国财政用于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年均增长16.3%,占总支出的比重也提高到2014年的11%。其中,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支出从1998年的2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545亿元,累计达到2826亿元。2014年至2014年,中央财政在每年保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资金100亿元规模不变的基础上,3年共安排再就业资金239亿元。

运用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知识,分析说明财政支出与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关系。

①财政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是国家大政方针的直接体现。增加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是履行政府职能、建设公共财政的重要方面。同时,扩大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也有利于推动公共财政体制建设。

经济基础常识范文篇5

自市文明办确定开展“文明共建一帮一”活动以来,我单位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立足帮扶村实际,确定帮扶重点,发挥自身优势,落实帮扶措施,注重为帮扶村办实事、办好事,充分发挥市级文明单位的模范带动作用,深入开展文明共建活动,取得显著成绩。现将我单位开展“文明共建一帮一”活动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开展“文明共建一帮一”活动是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是通过“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文明共建活动,全面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水平,实现共建双方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标。因此,自确定XX村为我公司帮扶对象后,单位党委就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亲自抓,同时制订了帮扶计划,并落实责任到人,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立足该村实际,确定帮扶方案

XX村共有XX户人家,XXX口人,全村有XXX亩土地。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基础薄弱、交通条件差等因素的影响,村里经济比较困难。尽管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但村民的致富欲望却日渐强烈。为使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我单位领导先后多次深入XXX村了解情况,与村委领导联系沟通,同时广泛听取村民们的意见和要求。针对XXX村基础设施差、农产品种类少、民企薄弱的特点,通过与村委会的协商,我单位确定了夯实基础、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民企的帮扶方案。领导小组成员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帮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发挥自身优势,落实帮扶措施

经济要发展,水、电要先行。为解决村民用水的难题,我单位帮助村里打了一眼机井。同时,帮助XX村架“爱心线”、送“致富电”。今年X月份,公司无偿投资XX万余元,抽调业务骨干,为XXX村架设低压线路XXX米,还免费为该村上了变压器,盖了配电室。这些举措,为XXX村加快发展经济、早日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村民们用电方便了,安全用电意识就必须要提高。我单位职工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组织了宣传队,深入XXX村的田间地头,向村民们发放宣传材料;在村里举办安全用电知识讲座,宣传安全用电常识,还为村里安装了三级保护。这一系列措施,极大提高了村民们安全用电的意识。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经过调查研究,我单位决定将帮扶重点放在发展企业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为此,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不断想办法,出主意,积极为村里筹措资金,研究发展项目。经过不懈努力,现在XXX村已经拥有11家糖果厂,2家花生加工厂,壮大了XXX村的经济实力,同时也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对该村新上工业企业用电,公司实行安装验收接火供电“一条龙”服务。在我单位的帮助下,村民王XX投资100余万元,新上了饼干生产线。同时,我们还鼓励该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今年发展蔬菜大棚18亩共40个,桃园50亩,牲畜养殖800余头,形成了一片颇具规模的养殖区。企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村里的收入大大增加。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经济基础常识范文篇6

[关键词]国际法;法理;法系

法的分类历来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西方法学家往往根据各国法的特点及其历史传统,把法分成若干法系,如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等。这种分类较为常见,它只是根据法的某种明显的外部联系进行划分,没有深入揭示法的本质、法的内部联系,是一种形式上的分类。马克思主义法学则采用了一个独特的概念———法的历史类型,认为确定法的分类亦即法的历史类型,最科学的标准和依据是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中国法学界据此也接受并界定了法的历史类型这一概念,即:按照一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来划分的法的基本分类。根据这一定义,法被分为四种类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前三者又合称为剥削阶级的法。因此,从大的范围来讲,法也可说是分成两大类型。较之资产阶级法学,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这一分类被看作法学史上根本性的进步,有利于人们透过表象正确把握法的本质及其共性。这是中国法学基础理论学界的主流观点。

作为法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法学基础理论是从整个法学领域中归纳出的一般共性,对法学其它分支学科是共同适用的,具有普遍指导作用。这是中国法学基础理论学界关于法学基础理论———近年来倾向于称之为法理学———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地位的共同看法。法的历史类型是中国法学基础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涉及法的理论的许多方面,和法的定义互为表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法学基础理论界的上述定义只考虑到国内法的某些特质,忽视了国际法这个相对独立体系的特殊性及其与国内法的关系,导致这一定义的外延过窄,无法在国际法领域得到适用。换言之,按照这个定义,国际法似乎被排除在法学基础理论研究者的视角之外。

国际法是法这一命题已为历来的法学理论和国家实践所证实。历史上除了极少数学者,如分析法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奥斯丁,都赞同这一命题。实践中,还没有一个国家公然否认国际法的法律性。相反,许多国家甚至在其宪法中明文规定国际法优于其本国法。中国宪法虽然没有规定国际法与本国法的关系,但在法律中,国际法效力优先是非常明确的规定。与此相应,法学界也一致公认国际法学是法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由于法学基础理论是研究法的共性或一般原理的,其每一个带有共性的概念、原理应该是从各部门法学中来,又能回到它们中去的。这就要求从事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人们,既要从宏观上把握实证法,又要对每一个法学部门有所涉掠。但事实上,目前中国法学界对法的基本理论的研究,有关国内法的与有关国际法的似乎有点脱节,国际法学的重要研究成果没有为法学基础理论学界所注意。反之亦然。不过,法学基础理论学界忽视国内部门法及国际法的情况更为明显。国际法是法的一个特殊体系,不仅是国际法学界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重要主张,也是现代国际法发展的客观结果。这个结论,似未被法学基础理论学界给予应有的重视。例如全国高等学校统编法学教材《法学基础理论》,除在法学体系、法的一般分类等处作了不甚重要的点缀外,可以说几乎没有提到国际法,更没有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专题。鉴于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法只有国际法与国内法两种(第三法律体系存在与否尚存争论),称这本教材为国内法基础理论教材,虽然未必切中肯綮,有偏激之嫌,却也不无道理。1990年后,中国法学基础理论继续前行,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逐渐引起注意,但总体上,并没有本质改变。

国际法的缺位对中国法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十分有害。例如法学基础理论学界有学者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形式只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和国际条约等六种,这显然忽略了国际法的另一个主要渊源国际惯例(广义上包括国际习惯)也是中国法的一种形式。中国的涉外法规通常都规定,在中国法律、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明文规定时可适用国际惯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2条第3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268条第2款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第184条第2款,等等。再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文本,此前的版本亦有类似规定)第53条规定,仲裁庭作出裁决时应当“参考国际惯例”。这说明中国在一定条件下赋予了国际惯例以直接的国内法效力。因此,没什么理由认为国际惯例不是中国法的一种形式。

由于历史上中苏结盟为社会主义阵营、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及政治挂帅等原因,中国的法学基础理论几乎全盘照搬自前苏联,即便现在也没有跳出其窠臼。前苏联法学界一般认为,所谓法的历史类型就是同一社会经济形态范围内各国的法所具有的各个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和特点的总和。把这一定义和中国公认的定义相比,不难看出两者的异同。中国的定义在内涵上少了“国内”或“各国”一词的限制,更强调普遍性。两相对比,孰优孰劣不言自明。法的历史类型之说,在国内法中尚可算一家之言,因为只有“国内”的法才依赖于一国的经济基础。而国际法所依赖的国际关系(最基本的是国际经济关系),则不能称为全部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否则,如果全世界只有一个经济基础,也就没有必要去研究什么法的历史类型了。实际上,不加限制地、直接地把国际法分为社会主义国际法和剥削阶级国际法是不科学的,是不符合国际社会实际情况的。过去苏联国际法学界的某些学者是这样直接划分的,现在这种观点遭到了否定;中国当代国际法学界也认为这种划分不科学。现代以来,随着生产力发展和各国交往的增多,国际法具有极大的普遍性,越来越多的规范如《联合宪章》的基本原则几乎为各国公认。当代国际社会主要由意识形态、经济制度、文化背景不同的私有制国家(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组成,因此很难断言国际法的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还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同时,国际法即使有阶级性,但因其被视为各国统治阶级意志的协调(或视之为共同同意),并不直接表现出明显的、尖锐的阶级对立。所以,按照中国法学基础理论学界给法的历史类型这一概念下的定义,是无法笼统地、没有任何限制的地把国际法归于剥削阶级类型的法或是社会主义法。况且,当代国际法中有一部分规范不是国家直接参与制定的,而是国际组织内部制定或是国际组织间相互签订的协议,这些规范的出现,就更难为国际法划分历史类型了,因为它并不直接地、当然地构成国内法的一部分。中国法学基础理论学界正是忽视了当代国际法的这一特点,没有把国际法当作法学基础理论中的一个特殊问题来加以研究,因而在论述法的类型及许多重要的法理时产生了不该有的疏漏。这就正如一个全称判断,如果人们不难举出反证,那么结论的可靠性就有待于进一步考究了。在中国法学基础理论学界,这种值得考究的东西似乎太多。如中国法学基础理论上公认的法的定义是以“阶级统治工具”为关键词的,若以此来衡量国际法则太勉为其难,法学界承认,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实践中,确认国际法的阶级性是一个难题。再如,国家与阶级不可分离、人是分阶级的、国家和法律是阶级专政的机器等法学基础理论上常见的论断,亦值得玩味

。从法律的角度看,人可分为守法的和违法的(包括犯罪)两类,划分阶级而使得某类人天然地成为“被统治的对象”,成为社会的另类,显然不合法治精神。

出现上述视角盲点,与群体思想的贫乏不无瓜葛。中国法学界习惯性地把某一种法津观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比起前苏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法律的独立价值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生活中尚未获得足够的认同,没有政治灵魂的附身,法律连空具色相的皮囊都不是。广而言之,上述症结也是中国思想界的普遍现象,其成因和疗诊,本文无能置喙。仍回到技术性路子。法的历史类型概念的局限性,和中国法学界另一个常见现象也大有关系。在中国,很多部门法的研究者不重视法学基础理论;而研究法学基础理论的,又常忽视对部门法学的了解,抽象的推理和拘泥于一家一派的教条、说教较多,具体分析上较少涉足部门法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尤其缺乏国际法的观念,这可以说是国际法虚无主义的残余影响。这一点表现在法律思想上就是,法学基础理论专家的法学思想大多是“总论”式的,分析和论证的主要是法律的隐性因素,很难看出有一定深度的法学底蕴,和某些学科似无质的区别,有识之士甚至认为到了令人轻视或蔑视的程度。这和外国一些法理学家、法哲学家明显不同,后者的法律思想常常包容许多部门法学理论为基础,如黑格尔,其关于法的一般理论,涉及当时各个主要的法律部门,其中也包括很重要的国际法观点;再如格老秀斯,被西方国家法学界推崇为“国际法之父”,但也被公认为法理学家。这种例子现代以来还有不少。与此相对照,中国的法理学专著和教材的视角则单一、狭窄得多,对全部法律和法学的归纳、总结,上升到法理学高度的并不多见,在论述法的一般概念、原理时,惯于从某些“定论”出发并广泛加以套用,以不变应万变。流弊所及,中国法学界甚而形成了某种法学论著写作模式和法学思维定势。这一现象,实则反映了中国法学仍然是附庸法学的本质。对此,若简单地以门户鸿沟来解释,显然是形式主义的,因为门户之可以范围初学者,却难以羁索大雅。所幸的是,这种状况近几年已有所改观———虽然还不是根本性的。

另一方面,就中国法学基础理论学界本身而言,摆脱前苏联法学的不合理影响,重构本学科的科学体系已迫在眉睫。

首先,中国法理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提供一套法律价值观和法学思考方法,还是一般性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法律常识教育?答案显然是前者。因为如果是后者,完全可以在其它学科或课程里进行。很明显,中国的法理学如何回归到法本位是今后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在此之前,中国法学连“注释法学”都不是。立法上,现实的法律条文中普遍存在文理不通、逻辑不周延以及立法腐败造成的其它弊病;司法中,撇开“屁股决定脑袋”的司法腐败不谈,单就需要技术性地解释法律或填补空白而言,法官捉襟见肘或恣意妄为并非少见。这些难道不可以部分地归结于中国法理学不发达吗?

其次,中国法理学领域人为的条条框框太多,禁区也不少。事实上,法理学到底是一门学科,学术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抱残守缺、墨守成规、唯书唯上、不越雷池半步或武断的限定“主张某某观点即为法学领域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或全盘西化”,只会扼杀这门学问的生机。很明显,中国的法理学如何回归到学术本位也是今后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前几年,法学界提出法学领域要清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条;近年,又有人提出法学界“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这些论争足以说明,中国法理学界的根本症结还是在于真正的学术精神及学术环境的匮乏。在中国恢复法制建设已经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现状仍然如此,确实令人扼腕。

经济基础常识范文篇7

[关键词]国际法;法理;法系

法的分类历来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西方法学家往往根据各国法的特点及其历史传统,把法分成若干法系,如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等。这种分类较为常见,它只是根据法的某种明显的外部联系进行划分,没有深入揭示法的本质、法的内部联系,是一种形式上的分类。马克思主义法学则采用了一个独特的概念———法的历史类型,认为确定法的分类亦即法的历史类型,最科学的标准和依据是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中国法学界据此也接受并界定了法的历史类型这一概念,即:按照一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来划分的法的基本分类。根据这一定义,法被分为四种类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前三者又合称为剥削阶级的法。因此,从大的范围来讲,法也可说是分成两大类型。较之资产阶级法学,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这一分类被看作法学史上根本性的进步,有利于人们透过表象正确把握法的本质及其共性。这是中国法学基础理论学界的主流观点。

作为法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法学基础理论是从整个法学领域中归纳出的一般共性,对法学其它分支学科是共同适用的,具有普遍指导作用。这是中国法学基础理论学界关于法学基础理论———近年来倾向于称之为法理学———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地位的共同看法。法的历史类型是中国法学基础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涉及法的理论的许多方面,和法的定义互为表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法学基础理论界的上述定义只考虑到国内法的某些特质,忽视了国际法这个相对独立体系的特殊性及其与国内法的关系,导致这一定义的外延过窄,无法在国际法领域得到适用。换言之,按照这个定义,国际法似乎被排除在法学基础理论研究者的视角之外。

国际法是法这一命题已为历来的法学理论和国家实践所证实。历史上除了极少数学者,如分析法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奥斯丁,都赞同这一命题。实践中,还没有一个国家公然否认国际法的法律性。相反,许多国家甚至在其宪法中明文规定国际法优于其本国法。中国宪法虽然没有规定国际法与本国法的关系,但在法律中,国际法效力优先是非常明确的规定。与此相应,法学界也一致公认国际法学是法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由于法学基础理论是研究法的共性或一般原理的,其每一个带有共性的概念、原理应该是从各部门法学中来,又能回到它们中去的。这就要求从事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人们,既要从宏观上把握实证法,又要对每一个法学部门有所涉掠。但事实上,目前中国法学界对法的基本理论的研究,有关国内法的与有关国际法的似乎有点脱节,国际法学的重要研究成果没有为法学基础理论学界所注意。反之亦然。不过,法学基础理论学界忽视国内部门法及国际法的情况更为明显。国际法是法的一个特殊体系,不仅是国际法学界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重要主张,也是现代国际法发展的客观结果。这个结论,似未被法学基础理论学界给予应有的重视。例如全国高等学校统编法学教材《法学基础理论》,除在法学体系、法的一般分类等处作了不甚重要的点缀外,可以说几乎没有提到国际法,更没有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专题。鉴于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法只有国际法与国内法两种(第三法律体系存在与否尚存争论),称这本教材为国内法基础理论教材,虽然未必切中肯綮,有偏激之嫌,却也不无道理。1990年后,中国法学基础理论继续前行,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逐渐引起注意,但总体上,并没有本质改变。

国际法的缺位对中国法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十分有害。例如法学基础理论学界有学者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形式只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和国际条约等六种,这显然忽略了国际法的另一个主要渊源国际惯例(广义上包括国际习惯)也是中国法的一种形式。中国的涉外法规通常都规定,在中国法律、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明文规定时可适用国际惯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2条第3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268条第2款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第184条第2款,等等。再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文本,此前的版本亦有类似规定)第53条规定,仲裁庭作出裁决时应当“参考国际惯例”。这说明中国在一定条件下赋予了国际惯例以直接的国内法效力。因此,没什么理由认为国际惯例不是中国法的一种形式。

由于历史上中苏结盟为社会主义阵营、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及政治挂帅等原因,中国的法学基础理论几乎全盘照搬自前苏联,即便现在也没有跳出其窠臼。前苏联法学界一般认为,所谓法的历史类型就是同一社会经济形态范围内各国的法所具有的各个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和特点的总和。把这一定义和中国公认的定义相比,不难看出两者的异同。中国的定义在内涵上少了“国内”或“各国”一词的限制,更强调普遍性。两相对比,孰优孰劣不言自明。法的历史类型之说,在国内法中尚可算一家之言,因为只有“国内”的法才依赖于一国的经济基础。而国际法所依赖的国际关系(最基本的是国际经济关系),则不能称为全部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否则,如果全世界只有一个经济基础,也就没有必要去研究什么法的历史类型了。实际上,不加限制地、直接地把国际法分为社会主义国际法和剥削阶级国际法是不科学的,是不符合国际社会实际情况的。过去苏联国际法学界的某些学者是这样直接划分的,现在这种观点遭到了否定;中国当代国际法学界也认为这种划分不科学。现代以来,随着生产力发展和各国交往的增多,国际法具有极大的普遍性,越来越多的规范如《联合宪章》的基本原则几乎为各国公认。当代国际社会主要由意识形态、经济制度、文化背景不同的私有制国家(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组成,因此很难断言国际法的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还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同时,国际法即使有阶级性,但因其被视为各国统治阶级意志的协调(或视之为共同同意),并不直接表现出明显的、尖锐的阶级对立。所以,按照中国法学基础理论学界给法的历史类型这一概念下的定义,是无法笼统地、没有任何限制的地把国际法归于剥削阶级类型的法或是社会主义法。况且,当代国际法中有一部分规范不是国家直接参与制定的,而是国际组织内部制定或是国际组织间相互签订的协议,这些规范的出现,就更难为国际法划分历史类型了,因为它并不直接地、当然地构成国内法的一部分。中国法学基础理论学界正是忽视了当代国际法的这一特点,没有把国际法当作法学基础理论中的一个特殊问题来加以研究,因而在论述法的类型及许多重要的法理时产生了不该有的疏漏。这就正如一个全称判断,如果人们不难举出反证,那么结论的可靠性就有待于进一步考究了。在中国法学基础理论学界,这种值得考究的东西似乎太多。如中国法学基础理论上公认的法的定义是以“阶级统治工具”为关键词的,若以此来衡量国际法则太勉为其难,法学界承认,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实践中,确认国际法的阶级性是一个难题。再如,国家与阶级不可分离、人是分阶级的、国家和法律是阶级专政的机器等法学基础理论上常见的论断,亦值得玩味。从法律的角度看,人可分为守法的和违法的(包括犯罪)两类,划分阶级而使得某类人天然地成为“被统治的对象”,成为社会的另类,显然不合法治精神。

出现上述视角盲点,与群体思想的贫乏不无瓜葛。中国法学界习惯性地把某一种法津观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比起前苏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法律的独立价值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生活中尚未获得足够的认同,没有政治灵魂的附身,法律连空具色相的皮囊都不是。广而言之,上述症结也是中国思想界的普遍现象,其成因和疗诊,本文无能置喙。仍回到技术性路子。法的历史类型概念的局限性,和中国法学界另一个常见现象也大有关系。在中国,很多部门法的研究者不重视法学基础理论;而研究法学基础理论的,又常忽视对部门法学的了解,抽象的推理和拘泥于一家一派的教条、说教较多,具体分析上较少涉足部门法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尤其缺乏国际法的观念,这可以说是国际法虚无主义的残余影响。这一点表现在法律思想上就是,法学基础理论专家的法学思想大多是“总论”式的,分析和论证的主要是法律的隐性因素,很难看出有一定深度的法学底蕴,和某些学科似无质的区别,有识之士甚至认为到了令人轻视或蔑视的程度。这和外国一些法理学家、法哲学家明显不同,后者的法律思想常常包容许多部门法学理论为基础,如黑格尔,其关于法的一般理论,涉及当时各个主要的法律部门,其中也包括很重要的国际法观点;再如格老秀斯,被西方国家法学界推崇为“国际法之父”,但也被公认为法理学家。这种例子现代以来还有不少。与此相对照,中国的法理学专著和教材的视角则单一、狭窄得多,对全部法律和法学的归纳、总结,上升到法理学高度的并不多见,在论述法的一般概念、原理时,惯于从某些“定论”出发并广泛加以套用,以不变应万变。流弊所及,中国法学界甚而形成了某种法学论著写作模式和法学思维定势。这一现象,实则反映了中国法学仍然是附庸法学的本质。对此,若简单地以门户鸿沟来解释,显然是形式主义的,因为门户之可以范围初学者,却难以羁索大雅。所幸的是,这种状况近几年已有所改观———虽然还不是根本性的。

另一方面,就中国法学基础理论学界本身而言,摆脱前苏联法学的不合理影响,重构本学科的科学体系已迫在眉睫。

首先,中国法理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提供一套法律价值观和法学思考方法,还是一般性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法律常识教育?答案显然是前者。因为如果是后者,完全可以在其它学科或课程里进行。很明显,中国的法理学如何回归到法本位是今后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在此之前,中国法学连“注释法学”都不是。立法上,现实的法律条文中普遍存在文理不通、逻辑不周延以及立法腐败造成的其它弊病;司法中,撇开“屁股决定脑袋”的司法腐败不谈,单就需要技术性地解释法律或填补空白而言,法官捉襟见肘或恣意妄为并非少见。这些难道不可以部分地归结于中国法理学不发达吗?

其次,中国法理学领域人为的条条框框太多,禁区也不少。事实上,法理学到底是一门学科,学术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抱残守缺、墨守成规、唯书唯上、不越雷池半步或武断的限定“主张某某观点即为法学领域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或全盘西化”,只会扼杀这门学问的生机。很明显,中国的法理学如何回归到学术本位也是今后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前几年,法学界提出法学领域要清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条;近年,又有人提出法学界“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这些论争足以说明,中国法理学界的根本症结还是在于真正的学术精神及学术环境的匮乏。在中国恢复法制建设已经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现状仍然如此,确实令人扼腕。

经济基础常识范文篇8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并不断加深。湖北省位于中部地区,发展速度较快,农村人口老龄化尤为显著,“空巢老人”居多,对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一、湖北省人口老龄化现状

湖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03年湖北开始进入老龄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速度逐步加快。2013年末,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592.2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21%,比上年提高了0.40个百分点,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提高了1.12个百分点,这是湖北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首次突破10%,表明湖北老龄化已经日趋严重了。随着0-14岁年龄人口的不断下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今后湖北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据预测数据,到2020年湖北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818.3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13.79%,比2013年提高3.58个百分点。老年人口的总量不断增加,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如图1)。图一湖北省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全省城乡老龄化系数的排列顺序为乡村、镇、市分别占比15.7%、12.3%、10.6%,可见湖北省的老龄化模式中,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最深。从这一排列顺序中能够看出,在湖北省农村平均6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可见问题比较严重[1]。

二、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一)导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匮乏。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大量青壮年由农村前往城市务工,留在农村的老龄人口大多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较低,没有精力和能力投入生态建设。各地区政策的实施与制度的落实仅靠基层干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较高能力的村民的配合。农村地区由于各方面限制,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尤其是老年人依然保留着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坚持传统,拒绝接受新事物。在这种传统思想的桎梏下,农民更加关注的是个人及家庭的生产生活状况,对于可能危及公共范围的生态污染和破坏,只要不影响自己就不去理睬。针对湖北省荆州市、十堰市、恩施市、黄冈市、仙桃市五个地区的54个村生态文明意识调查显示,受访者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比达到84%(如图2),对于“婚嫁丧娶大操大办的行为”,530位受访者认为“都这样做没办法”,占比55.1%;116位受访者坚持“这都是应该的”,占比12%。(如图3)图2图3(二)导致生态文明建设效率低下。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已五年有余,在“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之下,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湖北省成立环境保护厅,荆州市、黄冈市及下辖诸县等都成立了环境保护局,而乡镇一级成立了环保所。很多农村村委都成立了生态环保保护专项小组,专门负责该村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也出台了指示文件:如恩施州政府提出《中共恩施州委恩施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见》;同时还划拨了专项基金:农村的基础设施,如垃圾桶、垃圾箱、垃圾车以及垃圾处理厂等,几乎都来源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然而大量家庭主心骨不在,工作难以开展,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环境教育宣传工作。乡镇政府不定期组织宣传队下乡宣传;制作、粘贴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标语、宣传图、海报,张拉宣传横幅,而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在此次调查的湖北五区受访者中,小学文化程度有390人,占比41.3%;其次是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有352人,占比37.2%;初中文化程度有161人,占比17.2%;高中及以上只有40人,仅仅占到了4.2%(见图4)。有51.19%的人不太关注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或新闻(见图5),政府宣传工作效果不佳。图52.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对于垃圾回收处理设施的建设,发展较好的村中每户配备一个小型垃圾桶、沿街道或公路按照一定间距摆放大型垃圾箱,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修建垃圾池,而很多家庭都把垃圾桶作他用,把垃圾乱堆或扔进河里。对于公共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区域硬化或绿化必不可少,国家出资,百姓出力,将乡间土路按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建设成乡村公路,由于农村劳动力短缺,建设效率较低,长期无人在家的房前屋后就更谈不上了。(三)农民整体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偏低。1.大部分农民依旧缺乏基本的生态常识。如只有极少数的村民不会使用一次性碗筷,极少数村民在购买洗衣粉或洗衣液的时候会优先考虑是否健康。另外,对于诸如“白色污染”“工业三废”“温室效应”“ph值”等生态知识,有742位受访者一个都不知道,占比71.1%,而知道一个及以上的仅有271人,占28.9%(见图6)。2.农民考虑环境问题更多的是从经济角度或个人利益出发。绝大多数的村民支持烟花爆竹的燃放,受访的大部分农民都认为过度燃放烟花爆竹浪费钱财,但传统习俗还是要传承和保持(见图7)。图6图73.农民生态法律知识整体极度匮乏。绝大多数村民对涉及生态建设的法律缺乏基本的认识,遇到环境纠纷的时候也极少会寻求正规途径解决问题。(四)拉大了城乡生活环境的差距。农村人口老龄化比城市更加严重,农村在环境建设、乡村治理方面缺乏先进的理念,甚至不重视环境与乡村治理,或者没有能力建设环境,环境可能会变得更糟糕,这样会拉大城乡生活环境的差距[2]。由于靠近城镇中心,受城镇中心建设的影响,周边地区的农村相对于更远地区的农村更容易获得财政等方面的支持;而在辐射圈的边缘地区,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则表现的相对较差。(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变湖北省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平原兼备。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55.5%,丘陵和岗地占24.5%,平原湖区占20%,以山地为主。农村人口结构老龄化,使得原有部分耕地趋于荒废,坡地种植难以实行机械化,所以与平原地区差距越来越大,部分耕地逐渐向林地转变,响应了国家退耕还林政策,降低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山地及坡地的环境压力。

三、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一)实施乡村振兴,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基础。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强,产业必须强,必须实行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新动力,发展现代农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引进先进生产技术,让百姓的口袋鼓起来;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绿化美化村容村貌,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农村的产业发展起来,与城市融合在一起,才能吸引广大劳动力回归家乡,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有针对性的提升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农民整体生态文明意识较低,包括缺乏生态常识、生态环境意识以及生态法律知识,因为人口老龄化,所以政府的宣传工作必须有针对性的围绕中老年群体展开,大部分村民文化水平低,不识字等客观原因,政策的宣传解读尤为重要,将深奥枯燥的理论知识通俗化,并采用中老年能够接受的方式加以宣传,例如开展文艺活动,请戏班子敲锣打鼓,村民都会前来凑热闹,然后围绕保护环境主题表演节目;也可以由村干部入户解答相关政策的具体含义,禁烧秸秆、厕所革命等,使得高高挂起的宣传语真正内化于百姓的心中。(三)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带头作用。“众雁高飞看头雁”,抓好村党总支书记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定心丸作用。1.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开展新农村建设。合理规划土地,分为居住地、产业区、保护区等;景色宜人地区可发展生态旅游业,例如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利用凉爽的天气开发旅游业,建造避暑山庄,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落实政策的监督管理机制。有力的监督可以使政策更好的得到落实,而监督工作往往又是最容易被忽视。成立监察小组是既要加强对监督人员本身的监督,又要加强对具体事物的监督。例如生态建设资金是否合理等;除此之外,需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走访发现,“有惩无奖”现象普遍存在,例如“焚烧秸秆罚款两千元”,而需要适当的奖励激发农民的热情。3.建设好生态环保基础设施。路面硬化、绿地建设、公厕建立等措施需要基层干部带好头,提升生态环境建设的能力,为农民做好引路人,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基础。湖北省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变,但中老年人的整体素质不高,导致农村人才匮乏、生态建设效率低下,拉大了城乡生活环境的差异。针对这些问题,农村各地区必须在党的指导下,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有针对性的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意识,促进湖北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邱敏.湖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原因分析[A]绿色科技,2017年

[2]皮晓雯,魏君英.农村人口老龄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A]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年

[3]廖柳文,高晓路.人口老龄化对乡村发展影响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018年

经济基础常识范文篇9

〔关键词〕市场经济立宪主义立宪主义的实现

毋庸讳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已进入纵深发展的阶段,市场体制的运作毕竟是一次全面的制度实践,具有浓厚的工具主义色彩。因此,对经济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价值内核无疑显得至为迫切。它关涉到市场经济的品质和社会效果,意义甚殊。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儒家思想与立宪主义两种价值立场进行比较、评析。从而对我国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应然性选择作出判断。

一、立宪主义:价值与制度的聚合

立宪主义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立宪主义的概念及其内核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1立宪主义的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是宪法学者一直存在争议的命题,其中涉及到宪法术语的使用和变迁问题。“宪法的基本用语概念与历史发展同时发生变化,其特征尤其在于它与宪法原理的变化具有同步性。也就是说,宪法原理随历史发展发生变化,而基本用语的概念又随着宪法原理的变化而变化。”2但是,就总体而言,有三点是能得到共识的,

首先,立宪主义决非是单纯的宪法和有关宪法制度的制定活动。从这个角度而言,立宪主义与立宪是有区别的。它不仅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还包括宪法的宣传、实施以及监督保障等动态过程。

其次,从内容上看,立宪主义要求宪法包涵人民自由权、财产权,安全权和社会权的确立,包括对政府权力的制衡原则等等。体现着实质正义。

最后,就立宪主义概念的内部结构而言,立宪主义不仅是一个设计精致规范严密的法律体系,更重要的是,它还应是一整套体现自由和制衡精神的价值体系和观念体系,是制度和价值的聚合。

考察立宪主义的演变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近代立宪主义向现代立宪主义的转变是以1919年《魏玛宪法》为主要标志而逐步实现的。它是发轫于古希腊立宪概念的形式化、3经中世纪宗教理念渗透和近代立宪实践的演习而不断实质化的产物。可以说,立宪主义的价值内核是随社会生活的演进而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发展史无疑是一部经济关系的演变史。立宪主义与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着历史的先天的联系。诚如恩格斯所言,“如果说我们的法律的、哲学的和宗教的观念,都是在一定社会内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的或远或近的枝叶,那么,那些观念终究抵抗不住因这种经济关系的完全改变而产生的影响4。”恩格斯精辟地阐述了意识形态与经济形式的辨证关系,为我们研究立宪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框架。

现代立宪主义的日益完善无疑确立了以下几个原则。

1,自由的保障需要国家合理干预,这是古典自由主义对市场经济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回应的结果,是立宪主义的重要内容。

2,人权的相对化以及社会权的凸现;其中社会权的强调是以魏玛宪法为肇始以法国宪法和意大利宪法为主要体现的。它的出现是现代立宪主义对市场经济的契约自由等原则的限制和纠正。

3,议会的充分重视;议会在一个立宪主义国度里是各种利益主体平等博弈的法制化场所,现代立宪主义对议会的强调体现了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的原则。-当然,现代立宪主义的诸原则的归纳完全是比较意义上的。它是对近代西方立宪理念中绝对自由权的反拨和重新审视的结果。严格说来,现代立宪主义是以自由主义理论为基本框架并植入民主主义学说的精髓而形成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和价值体系。它包括宪政制度的设计、人权的保障、权力的制衡、宪政文化的培育及传播等等。是价值与制度的完美聚合。它不仅能通过立宪并以之为核心建立一整套内在统一的法律体系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规制,更重要的是,立宪主义还是一系列以自由和民主为基本内核的价值理念的载体,具有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传播与导引功能。而这一切对于培植契合现代市场理念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意义甚巨。因此,就功能主义的立场而言,立宪主义既是一个规范系统又是一个反馈和评价系统。而这双重功能是无法从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中获致的。更重要的是,`儒家思想是专制统治的产物,而并非如立宪主义那样内生于市场经济之中。倘剥离其政治体制的支持,它仅仅是“中国人的价值系统”5而已

二、市场经济;机制和观念的汇合

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经济现代化的过程,经济现代化的内涵是多相的。它包括经济体制的现代化和由经济体制决定的经济观念的现代化。在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里具体表现为计划体制和官本位思想。而这些都是与市场经济的内在价值相冲突的。在当前,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已是举国上下的共识。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需要一个完善的自足的法律体系作为制度环境,而以宪法为核心建立的一系列法律制度正契合此要求。从这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与立宪主义的结合使经济发展有了合宪性和结构性。但是,这并非市场经济的全部,任何外在形式的运行都需要内在的动力。市场机制亦不例外。它的发展无疑有着一系列的价值目标为支持。这些价值目标是由市场机制本身的内在规律决定的。如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地位的平等性和契约自由等等。立宪主义则通过立法的方式将这些规律制度化,并辅之以法制宣传将其内化到公民的行为模式中去。

我们说,市场机制运行的理想状态便是市场和政府间的均衡式和谐。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逻辑和价值。作为政府在采取何种管理模式的选择时对此不应忽视。市场经济的相对独立性与立宪主义的关系主要决定于以下因素,1,市场经济的自发性。2,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3,权力有可能滥用的原理。从经济与政治的衍生史来看,立宪主义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模式。对于立宪主义的认识需要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宪政作为制度、程序等技术性设施的一面,而忽略其所蕴涵的价值及其道德基础6”。一般而言,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立宪主义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

首先,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多元的平等的利益主体。市场主体的独立地位的确立在我国这个缺乏自由传统的国度里意味着思想领域内的重大变革。因为独立的人的概念在以儒教传统为基本意识形态的社会结构中从未真正确立过。传统中的人囿于由婚姻和生育所结成的网状的社会格局里。这种格局“好象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的波纹”7。使其丧失其独立人格。产权制度也是家长制的。无财产之独立便无人格之独立,立宪主义的任务就在于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财产权及人格独立与自由的基准。世界各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国家,其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无不伴随着宪政制度的确立及完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无疑得助于一种适合于人格独立的新教伦理8。这种宗教改革的意义在于通过争取宗教自由和宗教宽容而使“良心自由和思想自由的现解”成为可能。而这一切是市场经济所必要的。

其次,市场经济需要无特权的市场主体和平等协商的交易品格。这意味着,一方面,当国家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时,应遵守同样的市场规则而无法律外的特权。国家主义所产生的弊端则可以避免。另外,当国家作为市场的调控者和裁判者身份出现时,无论制定市场规则还是居中裁判,都应重视相对人的平等参与和平等保护,保持信息公开化。这要求立法和司法在一种能确保自由和民主的制度下运行。任何制度“都不是从属地为预先给予的集体或分配性共同利益提供利益的稳定化,它主要起到防止单方面的,即是说非正义倾向的作用9。”而立宪主义恰恰能提供这种制度。

首先,宪法对平等权的配置为市场主体的人格独立提供根本法依据并使之落实到具体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去,平等观念必然会随着制度运作而深入人心。这已成为现代宪法的特征性事实。“权利法案规定了法律的平等保护原则,但是权利法案的观念远远超出了这些10。”赫尔穆特施泰因贝格对美国的《权利法案》的评价便可见一斑;

其次,立宪主义还是一种价值体系,这些基本的价值观都是西方人文传统与市场运作的产物。这些基本价值对于冲破传统文化中对平等权利观的种种思维壁垒是必须的。

最后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需要一定程度的经济互动和市场接轨。而这对于有闭关锁国传统的中国来说,与其是制度建构的问题,毋宁说是观念转变的问题,立宪主义无疑在这两方面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我国现行宪法对改革开放的规定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国人观念的冲击,便可见一斑。

三、立宪主义、市场以及传统立场

无论从何种角度对我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进行审视,都不能自然的导引出立宪主义和市场理念。这当然是我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因此,可以确切的说,立宪主义和市场理念倘单单从意识形态层面进行定性,无疑,它是西方文化(主要是宗教文化)在其具体生产方式和利益冲突中逻辑的产生的。有其哲学的、文化的、宗教的基础。是西方价值的载体。因此严格的说,立宪主义面临着一个民族化、本土化的移植问题。在此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宪法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三种模式:

1,全盘西化式。即不考虑立宪主义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与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决断式的背离。这在殖民地国家的制宪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2,全盘拒绝式。即:过分强调文化的相对性,对本国传统文化不作任何否定式评价。这在传统文化积淀非常深厚,且其政治制度的合法性也建立于其上的国家,表现得较为明显。

3,辨证吸收式。对本国文化进行反思性评价,以拿来主义的姿态吸收外来文化的合理性,从而实现两种文化的协调融合。这是大多数对立宪主义移植成功国家的普遍经验。对于立宪主义对文化碰撞采取何种途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传统是一个国家、社区或群体历史经验的总结,反映了该单位的生产方式和由此产生的人际关系状态。传统是如此重要,其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人们不可能完全将它忽略掉。11因此,该途径的选择倘脱离了具体的“语境”进行价值评价无疑犯了形而上的错误。其实,“各种制度并没有固定的优点,就它们本身而言,它们无所谓好坏。在特定时刻对一个民族有益的制度,对另一个民族也许是极为有害的。”12对待立宪主义的移植也应持此立场。

在我国这个传统文化极为深厚的国度里,先天的决定了只能选择第三种方案。即:对本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进行反思性审视,然后实现与西方立宪主义合理内核的顺利嫁接,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立宪主义。对于市场经济与传统定位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种交易规则的市场形式,在我国传统社会里是长期存在的。而且,在这些交易规则背后是以传统价值体系为支持的。如传统价值中的团体本位主义倾向重义轻利思想等。但是,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系列规则与机制的聚合,更重要的是,它包括一整套完整的符合立宪主义价值观的市场观念的聚合。这些是无法从传统文化中自然导出的。当然,某些传统价值观可能对市场主体的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影响。如传统的义利观等。13但是,从事物的实然性而言,“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其实只是一种人格理想,社会中只有少部分儒家知识分子奉行而已,在日常生活中起作用的,主要是常识理性,这种常识理性承认人民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始终在中国人经济生活中起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14然而,这些稍具市场特征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只是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倘不在宪政体制下进行现代诠释,是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的。

四、市场经济:立宪主义实现的价值尺度

如果我们静心对西方立宪主义的产生及演进进行考察,不难发现,无论立宪主义制度建构过程还是价值嬗变过程都无可避免地贯穿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史之中。“政治、法律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15这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反映。立宪主义作为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的集合体也不例外。

首先,立宪主义的实现,必须以市场经济为价值导向。立宪主义通过立宪的形式确立公民的独立人格和广泛的自由权利,并提供了政府制衡的范式。立宪的过程是一个观念传播与价值渗透的过程。对于孕育和确立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市场经济的推进也促进了市场主体的独立意识和权利意识,对立宪主义的各项制度的运作与完善意义重大。如人大制度等等。立宪主义如果从立法层面考虑,它作为政府的一项权力活动,只能是“能与运行中的市场相容的活动”,否则,“这些活动必须统统排除掉。”16但总而言之,“没有国家的法律秩序,经济制度,尤其是现代经济制度是不可能存在的。”17有了宪政,对政治干预经济的权力作了严格的制度限制,给经济自由和财产权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障。

其次,立宪主义的实现,必须以公民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为前提条件。在以义务本位和计划经济为显著特征的政治经济体制里,纵有立宪之名也无宪政之实,立宪主义是无法真正实现甚至无法立足的。其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制宪和行宪的心理和意识基础,。历史表明,立宪主义是商业发达的政治产物。古希腊与古罗马诸共和国的政体的不断完善是完全建立在其商业繁荣的基础之上的。市场机制的运作使一些观念得以强化,如产权意识,平等交换意识和契约自由意识等等。我国市场经济的初步发展对现行宪法的挑战便可见一斑。(我国现行宪法的几次重大修改无不是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回应)。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没有商人阶级的形成、成长、壮大,及政治上的觉醒,也就没有清末的立宪运动”了18。公民在经济活动中不断强化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反映到制宪和行宪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市场主体经济利益多元化,需要一个解决利益冲突和平等表达权利意志的法定场所,这无疑有利于议会制的建设。另一方面,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必然要求宪法地位上的自主性,这对宪法在自由和人权上的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经济形态,需要在市场和国家之间划定界限。宪政作为市场与政府间的桥梁,它通过立宪的形式将国家管理经济的权力法制化,并以一些普遍的宪法原则把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界限以根本法的形式固定下来。

最后,随着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的进程加剧,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着与世界接轨的趋势。这对立宪主义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伴随着经济市场的国际化,宪法的某些内容或某些部分是否也存在与国际接轨的可能?我们知道,上层建筑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而经济基础从形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两部分,同样的道理,上层建筑也可分为政治体制与政治制度两部分,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虽然会引起政治体制的变革,但并不必然引起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变化,相反,它对于不断完善其相应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19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国际化,也必然要求在宪法的内容和体制上与世界各国宪法发生互动。比如,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对权力的制衡,对市场体制和市场规律的确认等等。这些无疑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也是立宪主义在价值和制度方面具有一定国际性和普遍性的重要体现。

五、结语及其评价

无疑,市场经济与立宪主义的关系是先天的孕育于市场发展的历史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市场经济无论其基本价值还是具体制度都与立宪主义内在契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其特征决定着立宪主义的发展程度和方向。这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重要体现。而且,立宪主义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制度体系的结合体,有着自己的独立价值观,并对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的某些先天缺陷进行纠正。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和立宪主义的和谐发展,使得现代社会的具有一些任何历史时期所未有过的优越性,而这些恰恰正是我国市场经济和立宪主义发展的方向。

参考书目:

1参见韩大元著,《亚洲立宪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

2参见(日)杉原泰雄著,渠涛等译《宪法的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3古希腊的宪法主要指国家结构的活动,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基本法概念,徒具形式意义。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02页。

5参见余英时著,《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45页。

6参见刘军宁著,《市场与宪政》,引自《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三联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7参见费孝通著,《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

8有关宗教理念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详见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的《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江苏人民出版社。

9参见(德)奥特弗利德˙赫费著,庞学铨等译,《政治的正义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页。

10参见(美)路易斯·亨金、阿尔伯特·J·罗森塔尔编,郑戈等译,《宪政与权利》,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60页。

11参见(美)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6页。

12参见(法)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13有关儒家的义利观问题详见陈鹏生、反町滕夫主编,《儒家义利观与市场经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14参见何清涟著,《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203页。

15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集,第506页。

16参见(英)哈耶克著,杨玉生等译,《自由宪章》,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352页。

17参见(德)马克斯?韦伯著,张乃根译,《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经济基础常识范文篇10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政党制度的含义、类型;我国各派的名称、性质;我国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各派的根本活动准则。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必然性及优越性;我国现阶段各派参政的基本点及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社会走访、调查或探究性学习等形式了解当代社会政党制度的有关实例,逐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社会各种政党制度及其政党之间的关系、提高鉴别政党制度问题正误的能力;

探究在保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前提下,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的背景中深化我国的政党制度改革,培养学生在探究现实社会政党制度问题上的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明确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优越性;帮助学生增强积极参与我国政党制度建设的情感,提高对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必要性的认识,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政治责任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正确认识我国的政党制度对于进一步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正确认识我国的政党制度,划清同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两党制的区别,才能进一步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应从以下方面正确理解我国的政党制度:

①.我国八个派历史和现在的基本情况……。

②.从阶级的、历史的、辩证的角度正确认识我国的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按其阶级性质可划分为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通过对两种不同政党制度比较可以看出,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工具,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由我国的经济基础和国家的阶级性质决定,又维护和巩固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是我国政党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必然。从阶级角度看,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工具。同时,从历史角度看,这种政党制度较之封建专制统治是有历史进步性的,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民主形式有其可以借鉴的合理因素。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与我国经济基础和国家制度相适应、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显示巨大优越性的政党制度,因此,必须坚持。但这一政党制度也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这已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

③.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派是参政党,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老的政治联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和各派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④.人民政协是我国政党制度的一个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⑤.中国虽然存在多个政党,但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这里应注意三点:一是抓住政党制度的阶级性和国家的阶级性相一致。二是抓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道理,说明不同的经济决定了作为不同上层建筑的政党制度,三是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行之有效的基本的政治制度。

⑥.意义: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动力。只有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才能适合我国国情,顺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杜会主义,这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之-。⑦.比较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派的领导二者之间的关系。二者既有一致性、又有区别点。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但在这里,党对派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不是组织领导。在组织上,中国共产党和各派是相互独立的,是平等的,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和上下级关系。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生活有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⑧.不能把派的参政地位和“在野党”混为-谈。应明确:参政党和执政党是有区别的,在于二者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前者参与政权,后者执掌政权;参政党和在野党也有区别,主要在于前者在整个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位置,而后者通常在国家政权外活动。对于我国参政党地位和作用的理解要恰如其分,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否定。

⑨.不能把人民政协看成是国家机关。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构成,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它不属于国家机关,不同于人民代表大会。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在人民政协的组成与活动中,不仅有派,还有中国共产党及无党派人士,因此,不能说人民政协是“派的政治联盟”。

教法建议

本节涉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政治常识的重要内容。在学法上建议采取以教师为指导、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社会调查和研究性学习等。使学生通过相关“调查”和“研究”的学习过程,领会本课中的知识点;同时,通过同学们的相关调查、采访、论证等,在有关政党制度的问题上,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践行总书记关于“制度创新”的倡导。

在教学手段上,建议师生互动、通过网络查阅多种形式的相关资料,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并以此收集、整理有关教学内容,并通过形象生动的相关材料,展现教师和学生的有关学习成果。

教学设计示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复习设问: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设计此题是为了复习本课第一节的核心内容,同时为理解我国政党制度打下基础。)

新课导入: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党的性质与中国国情等多方面、多视角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领导者、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必然性、必要性。那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又形成了一个怎样的政党制度呢?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板书)

我国存在多个党派,除共产党外,还有诸多派。

⒈我国的派(板书)

问题一:

通过近现代史学习,同学对我国的派已有所了解,请回答,我国有多少派?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⑴我国有八个派(板书)

(媒体显示八大政党的名称)

⑵我国的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性质及其对革命的贡献?

⑶我国派在新中国建立后性质的变化、以及在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板书)

⑴地位: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板书)

(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分析“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内容”中领悟这两个问题)

⑵我国新时期各党派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板书)

媒体显示)

⑶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内容(板书)

(媒体显示)

⑷人民政协(板书)

问题二:

人民政协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它在我国政治生活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媒体显示)

⑸我国政党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板书)

主要体现在“三个有利于”(媒体显示)

⑹我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板书)

问题三:

我国为什么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

(教师可指导学生讨论、归纳……)

理由:主要“两个角度、四个方面”(详见课本P95~96分析)。

问题四:

①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②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怎样的关系?

本课小结:

板书设计: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⒈我国的派

⑴我国有八个派

⑵我国的派性质、贡献

⑶我国派作用

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⑴地位:

⑵我国新时期各党派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⑶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内容

⑷我国政党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⑸我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

探究活动

要正确把握“我国的政党制度”的重点内容,建议老师和同学们设计、组织相关社会调查,之后对调查结果做出统计分析。

我国各派就某些重要问题所作提案的调查统计(可对实际人员或网络进行)

所属党派

姓名

提案时间

提案地点

提案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