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淋病治疗研究论文

时间:2022-12-17 10:39:00

婴幼儿淋病治疗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婴幼儿;淋病;壮观霉素

[论文摘要]淋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人数最多的性传染病,妇女感染淋病多无症状,易被忽视,而这些无症状病人更具危险性,可成为带菌者继续传播,如不及时治疗、控制,直接传给下一代,则造成了婴幼儿淋病的逐渐增多。近年来成人淋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在中青年男女中,发病率更为显著,加之目前抗青霉素淋病菌株增多,淋病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使一些孕产妇及其配偶患上了淋病后,未能进行彻底的治疗及治愈,而使刚出生的婴幼儿患上了淋病。婴幼儿患上淋病主要原因与其婴幼儿父母有淋病史有密切关系,加之婴幼儿生殖器官不成熟,防御机能不够健全,特别是女性婴儿更容易被感染。我院共收治婴幼儿淋病24例,均选用壮观霉素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同时对染上淋病的孕产妇及配偶或淋病患者亦用此药,加强治疗,临床观察效果好,价格便宜,无副作用,对消灭传染源,避免婴幼儿患上淋病起重要作用,是当前治疗淋病的一种理想药物,值得推广。

淋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人数最多的性传染病,妇女感染淋病,多无症状,易被忽视,而这些无症状病人更具危险性,可成为带菌者继续传播,如不及时治疗、控制,直接传给下一代,则可造成婴幼儿淋病逐渐增多。我院共诊治婴幼儿淋病24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男婴6例,女婴18例,4~6个月9例,2~3个月8例,1个月4例,出生后10~20d3例。

1.2临床表现

24例婴儿共同特点:哭闹、睡眠欠佳、尿频,尤其是排尿时哭叫严重。6例男婴主要表现为尿频、包皮及龟头红肿;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呈“糊口”现象;18例女婴除了尿频外,外阴和阴道口红肿,从两侧阴唇间流出黄绿色黏稠脓性分泌物,6例女婴并发直肠炎、肛门周围红肿、糜烂、有脓性分泌物流出;2例男婴及4例女婴同时伴有双眼睑红肿及流黄绿色黏稠脓性分泌物。

1.3实验室检查

取分泌物涂片和细菌培养革兰染色,镜检中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内淋病双球菌。

2治疗与结果

24例婴幼儿治疗均选用壮观霉素(淋必治)治疗,按月龄公斤体重给予0.25~0.50g,按病程长短给予用药4~7d,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局部处理。用1∶1000高锰酸钾液清洗会阴部,对6例伴有淋病性角膜炎婴儿用0.9%生理盐水洗眼部分泌物,用红霉素软膏轻涂入眼睑部。经上述治疗症状逐渐消失。用药1周后复查淋病菌均转阴。本组24例进行了6~12个月随访,未见复发。

3讨论

淋病是由奈瑟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女性与男性患者同房,其感染率90%,有少数患者被感染后不出现症状或症状轻微,成为淋病带菌者,通过感染传染对方。淋病于20世纪60年代初基本被消灭,80年代又重新出现,并且逐年蔓延,尤其在中青年男女中发病率明显上升,直接威胁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本组调查24例婴幼儿传播途径,一种是通过母亲垂直传播,本组24例中出生10~20d发病婴儿3例,占12.5%,另一种是水平传播18例,占75%,追问病史其父母均有不洁性交史。以上说明婴幼儿染上淋病特点,主要与婴儿父母有淋病史有关。加之婴幼儿的生殖器官发育不成熟,防御机能不够健全,特别是女性婴儿容易被感染,由于幼女(幼儿)外阴鳞状上皮薄、无角化、雌激素分泌又少,阴道上皮缺乏糖元和酸性杆菌,不能维持阴道内应有的酸度,因此易受淋球菌侵袭。由于患儿双亲感染后,未彻底治愈,日常生活不注意消毒隔离而使婴幼儿直接与间接被感染。

关于淋病防治问题,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性伦理、性知识教育。及时发现淋病患者,规范治疗和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及行为规劝,不仅可以消除现患的疾病,而且可以通过配偶或性伴的追踪,发现潜在的传染源,并促进患者减少再次感染的危险,防止传给下一代。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外发现抗青霉素淋球菌株后,近年来在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也报道过耐青霉素菌株。临床观察目前用青霉素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本组病例中,大部分曾用过大剂量青霉素无效而转我院诊治。追问患儿双亲也曾应用过上述常规药物,未治疗彻底而造成淋病传播给下一代。因此,对染上淋病的孕产妇及其配偶要加强淋病治疗,定期复查,采分泌物涂片,直到未发现淋球菌可初步判断治愈,这样才能消灭传染源,避免幼儿患上淋病

我院对婴幼儿选用壮观霉素治疗同时,对孕产妇及成人也应用此药进行治疗,直到分泌物涂片未发现淋球菌才可判断为临床治愈。临床观察壮观霉素治疗淋病效果好,价格便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树钊.头孢曲松钠舒巴坦治疗淋病63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7):54-55.

[2]周越塑,陶然.硫酸依替米星与大观霉素治疗淋病疗效观察[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0,25(10):45.

[3]刘淮,徐文华.云南省性传播疾病流行状况、危险行为和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01,2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