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5篇

时间:2022-11-28 10:38:14

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5篇

第一篇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有效途径。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借助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进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说,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心理,在课前备课活动中,寻找教材中的闪光点,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导入环节,联系教学大纲穿插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使用幽默风趣的教学用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语文教学联系实际生活

现阶段,许多高中生缺乏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学语文的兴趣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语文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让学生产生了语文无用论错误认知。殊不知,语文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语文学习对今后的生活、工作具有巨大的帮助作用,语文知识的运用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可以将语文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将语文知识运用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语文生活性、运用性的认识,进而激发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兴趣。如,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常见和常用的书信、申请、演讲稿等,给学生讲解其书写的要点、注意事项等。

三、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之一,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需要尊重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地位,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心理特征出发,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活动。比如说,对于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基于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室—教材”的传统模式,让学生自己备课写教案,开展学生主讲老师引导点拨的教学活动。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面临着随时会被登台讲课的“风险”,势必在课前主动预习课文,寻找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主动性的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和分析逻辑能力等。总之,语文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人类生活有着重大影响。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语文教学联系实际生活和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片和文字等于一体,开展多媒体教学可以多角度地刺激学生感官,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快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作者:金月 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

第二篇

一、营造优质课堂氛围,奠定高效课堂基础

兴趣在心理学的范畴中被看作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力量,而想要培养一个人做事的兴趣,前提条件是为他们营造一个优质的氛围,促使其自主地参与到事情的探究当中。高考是学生心中的负担,影响着他们正常的学习情绪。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首要任务就是营造一个优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收获更多的学习乐趣,进而点燃他们参与语文课堂的热情。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教材内容进行悉心的研究,发掘课本中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展现到学生面前,从而帮助学生在欢快的情绪中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比如,进行“包身工”教学的时候,教师提问学生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让他们说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接着和学生一起对文章进行阅读,让学生说出心中的感受,力求让学生对人物的经历引起共鸣,促使学生沉浸在文章的氛围当中,激发学生对文章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师的讲解中,为学生产生语文学习兴趣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多样化教学引导,提升学生参与热情

语文一直是高考中的重、难点,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找明学习的方向,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参与热情的目的。首先,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用鼓励的眼神激励学生,让学生心中产生被关注的感觉,满足学生精神世界的需求,从学生心中拉近师生距离。其次,教师要善于把握问题的难度,尽可能用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推动他们个人学习能力发展的同时,点燃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对文章讲解的过程中,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他们在其脑海中构建起解读文章的思维方式,为他们今后参与高考奠定基础。另外,教师可以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几个人在一起对问题进行探究,帮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成长,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师营造优质的课堂氛围,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式构建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可以帮助他们以更好的精神状态面对高考的转折,从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姜小花 单位:江西省余干县余干中学

第三篇

一、高中语文学习现状

按常理说,高中语文是学生们在高中阶段最应该学好的一门课程。因为,以汉语为语言基础的中文不仅是我们从小说到大的母语,更因为我们从小都在接受系统的语文教育。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高中生们能够轻松地学习好语文,正相反,很多高中生对学习高中语文都有苦说不出。主要变现为,语文基础知识差、阅读能力亟待提高、写作能力也令人担忧。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学生方面的原因,当然也有老师方面也存在问题。学生方面主要是对该记的知识不记、缺少阅读方法,阅读效率和正确率低下、对于写作更是无从下手:缺少写作素材、积累的辞藻太少、词汇贫乏,不能够运用好的写作手法……而老师方面的原因则是,有些老师有“教书先生”的架子,拉开与学生的距离不说,讲授的还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东西,要不就照本宣科,课堂枯燥乏味、死气沉沉,消磨掉了高中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热情,这样下去自然而然学生们就不喜欢学习语文课了,课堂效率低下也是很正常的。

二、如何激发学生积累基础知识的兴趣

都知道在高考中,基础知识的题目占了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所以想要考好语文,基础知识不打牢固是不行的。可是基础知识浩瀚繁多,知识类型也复杂多变,更重要的是记忆的过程是枯燥乏味,毫无趣味可言的,那么该怎么样让高中生们产生兴趣并积极主动的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呢。高中语文老师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兴趣。就拿我们熟悉的“文学常识”来举例,高考范围内的文学常识很多。老师们可以让学生们脱稿向班内同学们详细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作家,而且要要求其他的学生给正在讲述的同学找茬,出错的同学要有相应的惩罚而全对或找到错误的同学则有奖励。这是利用了高中生的好胜心来引导他们学习。学生们记忆文学常识就容易多了。当然,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开火车”也非常适合运用在语文课堂上。这些活动不仅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检验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加深了学生们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印象,还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使高中生爱上学习语文。

三、如何激发学生对阅读理解的兴趣

语文阅读功力是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得到的,所以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将学生们变成爱读书的人。书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的桥梁,书更能让学生感悟到语文学习中无处不渗透的人文精神。书是益友,书更是良师。好的书,能让学生们积累到华丽的辞藻、繁多的成语、优美的诗句、美轮美奂的修辞手法。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要高中语文老师们先教会学生们要如何分析一篇文章。老师们可以先跟学生们讲述分析文章的规则,并且做出适当的示范。然后可以拿出学生们感兴趣的文章,让学生们自己开动脑筋,自己思考要怎么给文章的内容分段,划分主要内容,圈画出书中重点。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将自己的结果和同学们共同分享,并共同指出这些答案中的缺点和不足。但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的态度和措辞需要非常注意。因为高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是他们心理最敏感脆弱的时候,一小点不经意间的举动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所以在教师做评价时一定要注意先扬后抑的说话技巧,让学生知道老师欣赏他们,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自信心,发掘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如何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常言道“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长时间的积累才是写作能力提升的途径。写作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而很多高中生都害怕写作,原因大多是缺乏素材、缺乏优美吸人眼球的词汇、缺乏高超的写作手法,要克服这些困难,只有两个字,那就是“积累”。积累精美的词汇,积累各种优美的描写语句,积累各种各样的写作素材、情感事件等。例如,高中语文老师可以请学生在上课前的五分钟讲一个小故事,每天如此。并且要在每一周活动课时让同学们评出“本周最好故事”并说明原因,在每月评选出“本月最好故事”,最好还可以评出“学期最好故事”,以上的每个奖项都会有相应的奖励。这项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为了赢得奖励好好准备故事,同时让学生们在不断回忆故事的过程中加深学生们对每个故事的印象。这些故事最终变成了学生作文中的素材和语言。这个方法可谓一举多得,让学生们积累了素材,还训练了学生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这是为高中生们跨入大学所做的非常有必要的准备。综上,激发高中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但同时,在实践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局限,需要专家和学者们继续探讨。本文仅为激发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提供参考。

作者:王雪飞 单位:甘肃省武山县第三高级中学

第四篇

一、学生学习兴趣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关键

教育走到21世纪,面对急剧膨胀的海量信息以及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教育要想走在世界步伐的前面,就需要不断提高效率。在这个讲究高效率的社会,高中语文创建高效课堂是大势所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以便捷高效的方式去讲授课程和专业知识,而我们学生用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去消化吸收知识并能将知识进行活学活用。语文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有专注的精神和高效的传播力、接纳力。对于一名高中学生来说,想在高效课堂上紧跟教师的教学步伐,能够将知识进行全盘接受、消化和运用,与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分不开的。因为只有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产生高超的专注力,才能在快节奏的高效课堂学有所成、思有所得。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探路明灯。高中语文一方面仍然将知识积累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更强调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并指导探究自主学习,而后者是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侧重点倾斜的方向。自主探究学习就更加要求学生对于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也只有对于语文包含的文化渊源、汉民族精髓以及汉语言艺术等,有着浓厚的兴趣,才能指引我们学生不断探索和发现,不断学习和拓展。作为一名高中生,应当深知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更应该通过丰富的拓展阅读以及广泛的观察学习,培养起自己对于高中语文的学习兴趣,并且在这种兴趣的指引下更加发奋学习。

二、学生学习兴趣是实现知行合一的主观要素

高中语文是一门讲究知行合一的学科,因为在语文中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和文学知识,而且还会教给人生活的态度、追求的精神、处世的哲学还有探索发现的眼睛,这就需要我们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与自身的追求相结合,努力实现知行合一。学习兴趣是指引人们探索知识、追求进步的心理因素,是指引学生主动践行知行合一的动力。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对于语言文化的追求和向往,更需要我们沉下心来将知识进行内化和升华。学习语文,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算是学会了语文,而这其中学习兴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学习古代诗词歌赋,能由此窥见古代先贤圣人的生活环境和精神人格,能够通过了解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品行,也通过了解那一时代的作品风格感受那一时代的风俗人情,我们不仅要学习他们在创作作品的修辞方法、行文造句还要学习他们或昂扬肆恣或凄婉哀鸣的情感寄托,以及面对生活和困境做出的不同选择。能够做到将语文中学到的不管是知识还是做人行事的态度方法,真正付诸实践,以此指引自己的人生,这与刻苦钻研是分不开的,当然也与学习兴趣的高低有很大关系。

三、学生学习兴趣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保障

在学习阶段,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事实,有的学生是因为喜欢这门课程而喜欢敬爱教这门课的老师,也有一些同学是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喜欢他教的课程,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说明对课程的喜爱程度与师生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说,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会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的疏密。对于高中语文课程来说,学生对其拥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就会更加用心地投入到与教师的互动中,也会建立其良好的师生关系。高中语文是一门较为开放的学习,有许多知识需要我们学生和教师进行共同探讨和研究,而且因为其广义性在开动脑筋进行思考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老师和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使会进行较为广泛的沟通和交流,因此也就较为容易建立起平等互助、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这些都与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关,因为只有有兴趣学习才会努力钻研学问,才会不辞辛苦的去求证、解答和质疑。

四、结语

学习兴趣是学好高中语文的关键,也是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关键。只有不断培养自己对于语文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借助老师同学的帮助和指导,才能在语文的海洋中尽情遨游,也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为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祁焓哲 单位: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第五篇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各种教学理念层出不穷,争奇斗艳,就高中语文这门课来说,其中也涌现了不少新的观点。高中语文毕竟不同于小学和初中,难度明显增大,是学习真正的传统中华文化,强烈的文化性,致使学习过程较为吃力,不再是仅凭记忆力就可以的。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是必须要注重学生的思维,从根源处帮助他们学会学习,这样才能使整个学习过程轻松而又不乏趣味。但是,面临着高考这座大山,学生更为注重的是提高综合成绩,哪门课最容易进步,注意力自然就放在了这门课上。很多高中生都认为数学、理综(或文综)甚至英语都比语文上升空间大,因此他们就不再重视语文课。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学习热情,上课时不认真听讲,课下自己也不去学习,这样的局面很危险。若要学好语文,前提是必须对它有兴趣,愿意主动探索语文世界,拥有自主学习的欲望,想要跟同学们一起在其中沉浸,合作学习,攀登到语文山峰的顶端。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生必须要学好这门课。所以,针对这种情况,老师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点燃学生的激情,让他们重拾对语文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的语文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因为它无法攀登到顶峰,看尽语文世界的风景。这种语言学科,若是被迫着去学,实在是失去了它的独有韵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拥有兴趣,真正发自内心地热爱语文,想要去学,他们才能学好,才会在语文学习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巧设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如果在刚上课的时候,老师就巧妙地设置一个课堂导入,在最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那么自然就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授课方式都是上课铃响,老师推开教室门走进来,走上讲台,打开教科书,直入主题:“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翻到教材xx页,在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这样的形式,很多人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太过于熟稔的东西实在是很难吸引到高中生的兴趣。所以,老师必须要改变这种局面,在课堂导入这个环节把握好,通过一些小问题,或者讲故事,或者歌舞表演等,采取新颖的引入方法,给学生眼前一亮之感。巧设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好奇心。例如,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中会学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它写的是作者夜里独自一人去荷塘欣赏月色,由眼前所见之景引发了心中无限感慨。这篇文章写于那个特殊年代,具有深刻的意义,并不仅仅只是写景,而是借景抒情,但是如果不是深入了解,就难以理解这层意思。老师可以在上课之前,以讲故事的形式,先给大家讲一讲那时的历史,当时全国一片白色恐怖,作者面对血污的现实和迷茫的前途,苦闷彷徨。一天晚上,他睡不着,“心里颇不宁静”,便出来散步,然后看到了一幕月夜美景。由此引入这篇课文,在一开始就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这节课充满着好奇与新鲜感。巧设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好奇心,有利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开展课堂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很多高中生不喜欢语文课,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主要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融入其中,虽然人在教室上课,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思绪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将他们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让学生都意识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要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只有把握好课堂这四十五分钟,真正一门心思都在课堂上,思想不开小差,积极参与了课堂学习,那么才能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有效性。老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课堂活动,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不再要求鸦雀无声的环境,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都参与其中,他们的思维会紧随老师,不再游离于自己的小世界里。开展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一课是曹禺的《雷雨》,这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典范之作,它揭示和批判了带有封建性的中国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道德的虚伪性,具有浑厚的思想内涵。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仅仅只是给学生讲文章的内容,这样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既然是话剧,那么完全可以利用其特点,将它表演出来,将课堂作为学生的大舞台,大家分角色表演,老师和同学们都是评委观众。这样的课堂活动,远比老师讲课有意思得多,更能吸引到学生的眼光,因为是一部舞台话剧,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新鲜感,他们觉得很有意思,就会主动参与进来。这样的课堂生动活泼,符合青年人的心态,更容易得到高中生的喜爱。开展课堂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有益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进行课后研讨,延续学生学习欲望

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都是老师讲授的,是源于书本的。高中语文是一门意境深远的课程,不能仅流于表面,那种浅显的学习方法实在很难有所造诣。语文课,不能老师讲完了,学生听到了,这节课就算完事了,这种学习方法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可以提倡进行课后研讨,对课堂所学知识有更深一层的巩固,加强对其了解,延续学生的学习欲望。文章的结尾,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句号也并非是终结,它有时代表的是一种新的开始。高中语文中的文章,很多都是那种“言已尽而意未穷”,需要细细咀嚼,深入思索,才能真正懂得它的内涵,这样一来,就会沉浸于文章中,爱上语文,欲罢不能。进行课后研讨,延续学生学习欲望。例如,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中会学到鲁迅先生的《祝福》,这是一篇意义深远的作品,文中讲述的是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但是作者却是借此写出了千千万万个中国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苦人生,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个年代无法给他们提供正常的生活环境,压迫与凌辱导致了他们的不幸。最后的结局是祥林嫂成为了乞丐,在新年的祝福声中死去了,这让无数读者唏嘘不已。老师在讲完这节课后,可以留一点时间给同学们,针对这篇文章开展研讨会,大家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认识,分享一下心得体会。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为这篇佳作写一个后续。这样一来,学生们深入接触后,学习欲望会进一步加强,不会随着文章的结局而结束。总之,就是通过课后研讨,进一步理解这篇课文,明白它的真正意义。进行课后研讨,延续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助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一件简单之事,老师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只有不断地研究探索,才能知道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什么。通过巧设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展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进行课后研讨,延续学生学习欲望;等等,以具体措施培养高中生对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在语文世界里自由翱翔。

作者:郭金梅 单位: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