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程研究论文4篇

时间:2022-06-28 09:36:53

高中语文新课程研究论文4篇

第一篇

一、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活动

是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教学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的运用主要起到四方面的作用:第一,活跃课堂气氛,调动教与学的兴趣。例如,教师利用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动”与“静”结合的形式将教师教学的内容一一向学生展现,把学生的各种感知器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第二,基础知识讲解多样化,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教师可以以多媒体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利用声音、图片等媒介向学生展示基本的“字、词、句”读写方式,改变原始的“字、词、句”的“板书式书写”和“教师人工阅读”。第三,展示课文意境,享受文章美感。例如,即使以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让学生更好的体验文章的情感美、让学生更好的领略文章的意蕴美,让学生更好的感悟文章的和谐美。第四,增加学生感官敏捷度,触动学生情感和思维。例如,教师通过图画、影音等媒体形式与课本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兴趣、思维、情感快速的集中到课文所反映的情境中,将文章中的不可言传的“情感”立马传输到学生的情感中,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触动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取向。

二、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素养

第一,文学兴趣与文学素养。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快速的吸收文学作品中的“营养”,形成文学素养。第二,文学知识与文化素养。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力量,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学知识,是学生自发形成一般的文化素养,这是学科开设与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第三,学习方法与人文素养。语文学科最基本的特性即是人文性,新课程改的理念之一亦为人本主义。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人文思维。第四,合作学习与创新素养。进入到高中阶段,学生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都已经体系化、系统化,其学习任务主要是在合作中不断地巩固与强化已有知识,并且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学会创新,创造性的解决具体的学科问题,形成完备的创造性素养。第五,知识探究与审美素养。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情感方面,不仅要求学生拥有感受美、鉴赏美得能力,还要求学生拥有创造美的能力。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坚持美育的要求,深入挖掘学科中各方面“美”的因素,使学生在知识探究过程中能够形成审美素养。

三、课后作业与课堂内容环环紧扣

作业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的练习,课后作业的作用是加深与加强学生对于课堂所学内容理解与巩固。高中语文课后作业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使阅读课本与参考书,也可以是写作性的课后作业。对于课后作业最基本的要求即为作业与课堂内容环环紧扣。例如,在学习《琵琶行》一课时后,教师可以设置“1.记录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句子,体会与分析文章描述的琵琶女的具体形象。2.记录描写弹奏情形的句子,分析其描写的内容以及展示出来的表现力。3.记录具体描写乐声的句子,并分析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并在下节课前提交小组最终答案。通过布置这种拥有与课堂内容环环相扣、学生合作与探究性完成特性的课后作业,不仅扩充知识情感方面的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在技术能力方面的能力。

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高语文课堂需要课堂内容的高容量性,高中语文教学改善最基本的即是优化课堂结构。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从教学模式、扩展自身知识维度、提高自身魅力等多个方面努力。例如,在教学模式方面,教师可以主动地引入情境型教学模式、合作型学习模式等新型的教学模式,同时,还可以将原来收效比较好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推广,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一种或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新鲜感和互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采用哪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应起主导作用,设置相关问题,正确引导学生,学生在多种观点和思想的碰撞下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还要要把握好老师主导与学生自主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作者:余传刚工作单位:贵州省余庆中学

第二篇

一、通过教师的“教”积极带动学生的“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积极性和热情来感染学生,从根本上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提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课堂教学的有效讲授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讲授对完善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充分的主动性,要能够掌握本堂课所需讲授的内容,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学习到更多的知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中语文课程的目标显得更加明确和完善,从根本上使学生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

三、以学生为本,实现理性和感性的结合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本,将课文中的知识和文化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实现学生的知识最大化。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采取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方式,并且不要偏离语文教学的根本,确保学生学习到有用的语文知识。除此之外,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反思,从教学过程中总结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根本上达到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

四、有效的交流与评价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应该平等,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关心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要从生活中了解学生,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从班级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走正确的学习道路,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参与到高中语文课堂学习中。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想要做好这项工作,应该通过教师的“教”积极带动学生的“学”,并且以学生为本,实现理性和感性的结合,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谭永工作单位: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

第三篇

一、创新教学理念,注重课堂互动

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作文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时间较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高,学生的作文经常会有/言之无物0/言之无情0/言之无文0等问题。为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教育领导者的作用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进行交流,讨论写作思路;一方面,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逐渐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此外,高中语文教师在创新教学理念时,还应该注意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并注意将语文作文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一味地盲目开展教学,作文题目的制定要尽量符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比如,教师在布置诸如/珍惜生命0等作文题目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与同学相互交流,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可以积极对其加以引导,加强师生互动。

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有表达欲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受学生升学压力的影响,部分教师和学生对语文作文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人都认为语文作文的学习并不需要花费过多的课堂时间和精力,所以很多高中生的语文写作兴趣不高,写作课的学习积极性较低。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首先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意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把写作教学与娱乐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表达内心情感和意见的兴趣,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完成相应的写作要求。比如,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一定要认真地修改、批注学生的作文,对于学生的优点给予表扬,对不足进行指导,并给予鼓励,让同学们增加写作兴趣,在写作时,思路如泉之涌,提高写作水平。再比如,学校可以在整个高中年级开展作文竞赛活动,形成一种热爱写作的学习氛围,不断培养高中生的语文写作兴趣,提高高中语文的写作成效。

三、拓宽语文阅读面,让学生有话可说

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语文阅读量的增加对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为此,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要教师应该积极提倡学生加强阅读,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0,只有扩宽知识储备量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述能力。高中生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会学习作者的文字表述方法,注重对名言警句的积累,在提升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写作特点,创新表达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推荐各种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书籍和杂志,比如《小小说》、《最小说》、《读者》等,并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以便在语文写作过程中丰富自己的作文内容,提高文章的表达力度,让高中生的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四、注重合作教学,开阔学生写作思路

近年来,合作性教学法在各个学科教学中被广泛应用,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合作性教学,激发培养高中生语文作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高中生的语文作文水平。在合作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不断提高高中生的语文作文水平。其一,为了吸引高中生积极参与到合作性学习中,在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注意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视频、音频,在课堂上营造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让学生针对所写作文题目有话可说。其二,教师把全班学生按照4一《人一组的方式进行分组,注意成员之间在学习成绩方面的差异性,以便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拓展写作思维,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命题作文。综上所述,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使高中生语文作文写作有了更加广阔的思路,更加有话可说,而且还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同学之间的合作,集体意识增强,提高了高中生的综合素质。高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对提高高中生的语文作文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严格依照新课改对高中生语文作文水平的培养目标,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作者:廖凯工作单位: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

第四篇

1摆正文言文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地位

尽管新课改后文言文教学占了极大的教学比重,但在语文课程中文言文仍然陷入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困境,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文言文的话语环境距离现代生活过于遥远,不利于学生熟练运用和掌握,难教难学;其次是更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因素。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大力鼓吹白话文,文言文被认为是封建残余,阻碍历史进步的东西,“五四”以后废除“读经”,国文走进课堂,文言文中被传承的敬、恕、和、耻这些基本价值也随着被废弃了,致使学生不理解文言文文章的价值观,使文言文教学落于下风。最后也是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高中语文的教学过去一直淡化甚至忽视了文言文的教育功能。尤其是当前的应试教育,几乎使语文课程沦为考试的工具。对文言文课文,教师往往把文章肢解,对重点字词进行解释,对固有文法进行总结概括,对核心句式强调如何翻译,以此来迎合考试的需要,而不重视文章整体的音韵美和精神价值。这几方面导致了文言文教学的乏味枯燥。因此,要让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就该摆正文言文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地位,强化文言文教学的文学教育功能。

2为什么要学好文言文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对必修课程中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在阅读中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1]文言文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传承着中华千年文化的精粹,并且以各种方式影响着现代文学和生活。所以我们有充分理由要学好文言文。首先,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所有文化的载体。古代的医学、数学、天文、地理等理论都是用文言文写成并流传下来的。学习文言文有助于我们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了解我国古代医学家、数学家、科学家对我国科学发展的推动,领略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2]其次,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典故大部分来自文言文,不去学习文言文,就不能体会成语典故里包含的古人的深刻思想和凝练的智慧。最后,文言文的叙事文蕴涵丰富的生活哲理,既能陶冶情操,又能指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世。例如《烛之武退秦师》告诉我们如何善用相关方利害关系达到自己的目的,《叔向贺贫》告诉我们要做人要以德为上;而文言散文咏人咏物用词简练优美,有助于我们提高个人文化修养,提高现代文的写作能力。因此我们要从心底里认同文言文,喜欢文言文,努力学好它。这里有无数的知识和智慧,是一座极为丰富的文化矿藏,有待后人去开采、整理、学习和发扬光大。学习它,使个人更有知识,更聪明睿智,更有文化涵养,更有爱国思想,使社会更文明,使我们的民族更有生命力和凝聚力。事实上,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传统文化之所以传承有序,文言文这种突破时空限制的语言,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

3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多年以来,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难点。尽管很多教师开始尝试用一些新的教学,但是由于对文言文的价值认识有误,只把教学重点放在词语语法上,周卫山: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改后的文言文教学文化与营销又由于应试之风越刮越烈,教师和学生都陷入反复操练和追求分数的泥潭中,文言文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抛掷一旁,以至于老师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不想学习文言文,教师也很困惑,工作精力很大,实际收效却甚微。三年的高中,学习文言文的时间并不短,但不少人独立面对一篇文言文时,却还是一片茫然。因此,贯彻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文言作品对培养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巨大作用,改进目前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已成为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首先要努力营造出开放的教学环境。根据教学条件灵活安排,教学的场所并不限于室内,教师可以偶尔带领学生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鼓励学生调动全部感官,去观察“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去倾听“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去感悟“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去验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通过感同身受的体会,很容易与古人达到思想的一致性,培养出开阔的胸怀。其次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和加强诵读和背诵指导。在众多人物对话的文言文中,可安排角色扮演,让学生把人物代入心里,这样对其行为语言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教师不设条条框框,让学生发散思维,自由表达自身观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同时,还要加强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经典名篇和课文的诵读和背诵指导。声情并茂的诵读和背诵,是一种感染;抑扬顿挫的吟咏,是一种陶醉;字正腔圆的朗读,是一种示范。诵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也是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基本功。让学生在一定方法的指导下,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从而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阅读和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最后,要适当运用现代流行语解读文言文。用现代流行语解读文言文是指采用标准的普通话,或者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结合文章或作品中固有的语气、节奏、情感而对文章或作品进行感知、熟悉、记忆、理解的一个过程。如讲解《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其人,课本介绍“他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可以用时下流行的官二代、富二代来加以形容,学生则会心领神会,既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活跃课堂气氛[3]。当然,运用流行词必须适度,像把李白说是古惑仔来博取眼球笔者则并不提倡。

4拓展阅读对学好文言文的意义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提升了不少。整体地看文言文学习方面的要求,我们可以用“高、宽、活”来概括。高,指着眼点高,把文言文的学习上升到传承文化、形成精神底蕴的高度;宽,指学习文言文的范围更宽,对于文言文作品,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理解,“用现代的观念”去审视;活,指文言文学习的过程要活,重视扩展阅读。学习文言文需要有大量的积累,中华经典文言文甚多,包括经史子集中即儒家经典、二十五史、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的名篇佳作不胜枚举,仅仅习读课本是不够的,所以课外阅读显得必不可少。教师还有必要组织学生对更多经典美文进行课外阅读。这种阅读不以考试为目的,而是为了学生增加知识储备,提升素养,积累写作素材。长此以往,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个人气质。总之,高中教师应将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为目标之一来进行高中语文教学,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发挥创新意识,又能体现素质教育;既体现了《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也符合语文新课改后的需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学到知识,同时也能受到古人的启迪,领悟到一些真谛,使教师和学生都能从学习文言文中受益匪浅。

作者:周卫山工作单位: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