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区营造公共艺术特征解析

时间:2022-02-24 05:23:16

乡村社区营造公共艺术特征解析

中国在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农村区域边缘化、乡村中艺术文化落寞的尴尬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新农村社区”的概念,这个概念旨在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的公共服务,这是对农村地区的重新关怀与重视,公共艺术的介入恰恰是艺术如何感染激活乡村社区营造的探索尝试,将公共艺术介入农村环境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推进村民的美学普及教育,培养村民的公民参与意识,提高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与尊崇,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福建地区乡村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

公共艺术作为一个新兴艺术形式,其溯源自20世纪60年代,基本含义皆为: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中,以表达公众意志、体现公众价值、呈现公众和城市文化为目的的这类艺术作品,被称之为“公共艺术”。虽然中国大陆的“公共艺术”是近十年才逐渐兴起,但发展迅猛。毋庸置疑的是,公共艺术自诞生起即与城市地区的复兴紧密相连,所以在以往的公共艺术相关研究和实践中主要以城市为核心,较少涉及乡村地区。但如今在福建,随着政府一系列扶持乡村振兴政策的陆续提出,包括美丽乡村项目在福建各乡村地区的不断推广,艺术文化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项目数量逐渐增多,给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创造了有利的政策背景,其发展前景广阔。但就目前而言,公共艺术介入福建乡村社区营造尚处于探索阶段,相比城市地区而言乡村的公共艺术数量仍较少,故本文通过个案分析法进行研究,选取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为研究对象来进行分析探讨。三明尤溪桂峰村在乡村社区营造中的公共艺术实践虽然尚处于初步阶段,但已经具有实际的公共艺术作品,以明确的主题“晒秋节”进行了作品设计和空间营造,并且在造型上具有一定的美感,能够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利用材料,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获得当地村民的较大认可,故其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桂峰村公共艺术作品的特征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的桂峰村于南宋初建时作为当时的交通要道,曾因其繁荣而有“小福州”之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更在2002年被评为“福建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5月又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认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此后,当地政府投入了更多资金支持,虽然桂峰村地处海拔550米,但村部距京福高速公路直线距离仅500米,道路交通便捷。当地政府更是为打造AAAA级景区制定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从2009年至今,尤溪人民政府网站关于推动桂峰村传统村落保护及旅游建设的搜索信息中约有一百余条,足见当地政府对其发展的重视。下文将从桂峰村社区营造中“晒秋节”系列公共艺术作品的“选址特征”“风格特征”“材料特征”“受众特征”四个方面来进行解析。(一)选址特征。桂峰村的公共艺术作品主要放置在村口平地的空间,配合零散于部分巷道、祠堂屋檐等小空间。福建山区的传统自然村落主要是以血源关系的亲族村为主,以氏族聚居而产生,血缘关系是人际关系的纽带,所以村落在空间布局上往往以宗祠为核心而形成节点状态的公共活动中心。另一方面,福建农村地区在村落形成之初便对宗庙场所的规划预留了较大的空间以便进行宗教仪式等传统活动,直至今日,庙宇周围仍是村民日常聚集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村口地区也是村民们日常聚集的主要场所,这是由客观的场域大小所决定的。所以福建乡村公共艺术作品中主要以村中的宗祠、庙宇或村口的空间作为主要作品的选址场所。福建桂峰村地处海拔550米处,为半高谷地,四面群山环抱,建筑多依山而建,宗祠和庙宇都是依山势而建无法预留出较大的公共空间,所以村口处的平地作为唯一适宜村民聚集活动的大的空旷场所,便成为现在桂峰村民聚居休闲的主要公共区域,也是观光者来旅游的必经之处,故村口平地空间成为“晒秋节”系列公共艺术作品的主要选址地点。(图1、图2)(二)风格特征。桂峰村的公共艺术作品具有敦厚、质朴的风格特征。公共艺术是基于特定公共空间的艺术形式,公共艺术作品的表达意志须与其空间场所的文化气质有高度的契合度。乡村聚落是其居民长期生活的相对封闭的空间,乡村社区的地域文化是村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高度相似的生理习惯和心理认知,即村民流露出的共同文化气质所形成的典型的文化特征。桂峰村作为典型的福建山区村落,桂峰村的公共艺术作品的形式灵感来源于村民的日常生活,即以“晒秋节”为主题制作的一系列公共艺术作品。无论从建筑风格或是村民的精神气质、行为习惯都展现着桂峰村典型山区聚落的“质朴和憨厚”之感,其公共艺术作品的风格特征透露着“淳朴厚实”的意志特征。(图3—图8)(三)材料特征。桂峰村的公共艺术作品以就地取材为主。由于乡村社区对公共艺术的经济投入相对较少,所以在乡村社区中的公共艺术作品在选用材料时,就地取材成了最合理的方式之一。另一方面,当地材料更容易引起村民的情感共鸣,使得作品在意志表达上能更准确地传递地域文化与场域的气质特色,材料不仅仅作为特定文化的载体媒介,更是村民们共同的生命体验的展现。桂峰村在晒秋节作品中所使用到的材料均来自于村民日常生活中晒秋时的主要作物,以及当地常见的农产品和材料,并且“晒秋”作为一项村民的传统生活习俗能够自然而然地引发村民主动地参与作品的制作和维护保养。(四)受众特征。公共艺术是地区文化的展示名片,它是服务于公众的,在现在的农村社区中,这里的公众主要包括三类:长期居住的村民、短期回乡祭祖的村民、外来的游客。桂峰村的“晒秋节”系列的公共艺术作品对这三类受众的需求对应情况:首先,长期居住的村民主要以留守儿童和老人为主,他们在参与公共艺术作品的操作时可以承担简单轻巧的工作内容,在桂峰村的公共艺术中所使用的农作物玉米、辣椒、稻草等都是易于操作的轻材料,色彩鲜明容易辨别等条件都易于让留守村民来参与操作,且创作出的色彩艺术效果明确有力;其次,对于回乡短期居住的村民而言,“晒秋”是他们儿时生活的回忆,抑或是他们的长辈亲人延续至今的生活习俗,无论何种情况都可以引起回乡者对家乡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再者,公共艺术作为激发乡村社区活力的手段,其目的之一便是吸引观光者,增加地区的旅游经济收入,所以晒秋所展现出的桂峰村的习俗特色能够吸引城市游客,桂峰村通过农作物材料丰富的色彩搭配出具有美感的“晒秋”场景让观光者充满新鲜感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当地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另一方面还能引起旅游者的购买欲望,从而促进当地农产品的销量。

三、结语

桂峰村的公共艺术实践是将公共艺术作为社区总体营造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美化乡村环境和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利用艺术的手段提升村民的审美能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参与性,促进村民对桂峰村的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传承,这种文化尊崇的提高更是对提出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的理解与贯彻。福建地区多丘陵山地,自然村庄广布,各地乡村公共艺术的实践必须以具备一定基础建设和政策、资金的支持为前提,需要设计者深入理解特定乡村的文化背景,同时在设计中有针对性地满足三种主要受众的不同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在有限的经济条件和地理条件中去创作出因地制宜且充满趣味的艺术作品才能更有效地介入乡村社区的营造。

参考文献:

[1]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宋晓青.构建“以农民为本、艺术化”的新农村公共空间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17(9).

[3]李爽.关于公共艺术介入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环境艺术,2013(5).

作者:赵一静 管幸生 单位:福建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