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对会计财务的影响

时间:2022-05-08 09:15:12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对会计财务的影响

摘要:目前,全球各式各样的数字货币层出不穷,数字货币成为未来主流货币已成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中央银行积极探索发行赋有国家信用背书的法定数字货币已备受关注,对财务领域的影响意义深远。本文将从数字货币的产生及当前国内外数字货币的现状入手,展望我国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前景,同时探讨分析我国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存在的问题,进而研究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对现行财会领域的影响。

关键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会计财务

一、引言

目前,随着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互联网+”模式已在各领域逐步渗透,高端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快速便捷的生活节奏,而做为经济交易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货币,也正发生着巨大的革新。纵观世界经济,目前各类电子支付形式层出不穷,伴随衍生而来的数字货币让人眼花瞭乱,如:比特币、莱特币等。尽管这类数字货币存在价值不稳定、无国家信用背书、监管体系尚不健全、数字货币普及运用技术尚不成熟等问题,但它以数字化流通形式,凭借即时结算、低交易成本、跨国界支付等优势、大力提升了经济交易活动的透明性和便利性,有效满足了公众低成本进行跨国支付和交易的需求。因此,不可否认数字货币成为未来主流货币形式只是时间问题,而此时,中央银行提出发行赋有国家信用背书的法定数字货币就更加备受世人瞩目,同时其对会计领域的影响也将意义深远。

二、法定数字货币发展前景

目前,我们常常提到的数字货币,一般都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事实上,自比特币诞生之日起,它的模仿者或竞争者就层出不穷,但无论上述币种以何种形式呈现世人,它都只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没有任何国家为其进行信用背书的货币,它仅仅为一串运行在分布式网络当中的代码,一种无处不在且又不受任何人控制的技术。因此,我们对这类货币统称为“私人数字货币”。虽然,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货币绝大多数仍为各国央行发行的法定纸币,私人数字货币的交易和流通规模的经济占比较小,尚不足以对央行货币政策产生实质性影响。但是,未来,随着数字货币技术的改进,私人数字货币或许会在支付功能上对现金、银行存款和非银支付工具形成替代,若任其“大行其道”,某种程度而言,私人数字货币将会降低央行的货币控制能力,扰乱现行货币体系,使央行货币政策调控失效。因此,在我国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探索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途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发展前景是无限量的。(一)有效降低发行成本。与传统货币相比,数字货币在发行流通方面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从发行至回笼过程,减少了印制、捆扎包装、回笼清分环节,全程均通过电子技术解决,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还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二)有利于央行加强对货币供给和流通的控制。在货币交易环节,法定数字货币凭借分布式账本储存以货币为载体的信用关系。在价值的储存与迁移过程中,将传统货币在交易过程中未能监测的信息全面搜集,完整控制资金流向,方便央行加强经济活动的监管,实现特定政策调控目的,真正实现金融大数据,提高经济活动高度透明。(三)提升交易支付效率。相对于纸币,电子货币本就具有更强的分割能力,方便微型支付。在网络爆炸式发展的今天,电子货币交易的便捷性与异地清算的及时性,已促使其成为当代主流支付形式,而法定数字货币做为电子货币的一种形式,必然会传承这项技能,并以更加强大的加密手段、人工智能和生物识别等综合技术为依托,在支付交易领域大放异彩,提速增效。此外,未来,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实现为特别提款权(SDR)加上数字货币的功能,并建立基于数字SDR的跨境支付体系,改变当前完全由发达国家掌控的高度中心化的全球跨境支付模式,则法定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领域以其点对点传输模式的优势,将有效改善当前跨境支付耗时长、费用高的问题。(四)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之前,金银、纸币等货币完全没有身份识别功能,货币的所有者具有匿名性。而做为国家信用背书的法定数字货币,其用户是需通过实名认证的,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算法之后,不仅每个货币都有独一无二的编码,而且还存储了货币所有者的账号、交易过程等信息。金融机构可以持有“私钥”,在KYC(了解你的客户)政策的指导下,对法定数字货币账户持有人随时审查,调查资金来源是否合法,让逃税、洗钱、贪污等经济犯罪活动无处遁逃。

三、我国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球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都对数字货币表达了不同程度的关切乃至浓厚的兴趣。虽然迄今尚无一家中央银行实际发行了数字货币,但包括我国央行在内的数家中央银行均表达了接受或尝试运行,乃至发行数字货币的意愿。但不同的是,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并非是真正的数字货币,因为当下市面盛行的数字货币特性是“去中心化”,不受任何权力机构所主导控制,这与货币当局初衷是根本不相容的。由于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是各国央行用于调控的手段之一,所以,在法定数字货币正式问世之前,各国央行都要做许多设计与场景应用研究。而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在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之前就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法律问题。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开始研发法定数字货币,但是在法律法规上尚不健全。《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分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由此可见,我国有关人民币的规定是以“人民币实物”为标准,目前还无法应用到法定数字货币上。此外,法定数字货币因其电子货币特性,即便将来问世之时,加密技术已成熟,但仍不可避免流通中可能产生的交易风险,如洗钱、恐怖融资、偷税漏税、消费者保护、金融稳定等特定风险。当一项可疑交易能够证明相关损害,若对遗失的、不明来源的资金没有相关的法律和监管条例进行保障与约束,则法定数字货币会因难以判定法律责任所导致的经济利益方受损而无法得到货币持有者的认可。(二)技术问题。不同于私人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发行需要满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管理的要求,若要其真正具备货币应有的职能,还要充分吸收和利用密码学以及其他技术的优势,才能实现法定数字货币的更多特性和更多潜在的新应用及监管能力。可目前,我国对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价值尚体现在学术上,对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研究也尚属探索阶段,许多设计预想在大规模应用场景下的实践还待进一步提高,如: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必须与支付场景形成深度融合,但要如何解决在保证法定数字货币支付系统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支付效率?再者是,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要如何解决目前困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货币“脱实向虚”等问题。这些都说明法定数字货币对其储存、交易和流通的安全有着极高的要求。(三)账户体系问题。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之前,法定货币形态一般以实物现金或银行存款存在(以下将两者合体统称“银行货币”),银行账户体系是唯一的货币账户体系。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后,法币一分为二,即:银行货币与数字货币。两套货币体系,需要两套账户体系:银行账户体系和数字货币账户体系。这就是说,必须在银行账户体系之外,另行花费成本构建一套数字货币账户体系,且该账户体系除了为商业银行开户外,还将面向企业与普通大众。同时,对于这两套体系之间还需搭建桥接,在平行的空间下设定相交区域,以便数字货币与银行货币间实现兑换功能(类似于实物货币与银行存款之间的等价互换),满足发行和运行法定数字货币的需要。

四、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对会计财务的影响

会计财务做为各行各业记录经济活动的一项管理工具,是现代社会每个经济主体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它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帮助经济主体管理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提高经济效益,以实现经济主体利益最大化。而法定数字货币的产生使当前经济社会支付结算形式发生变化,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正悄然改变着财会领域。在此,笔者有必要对“区块链”技术进行简单地解说,到底何为“区块链”?“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账本,每台参与数字货币交易的计算机都是“区块链”的一个节点。若把“区块链”看成一个总账本,那么每个节点就是总账本的副本,每项交易的发生都会在这个账本中留下轨迹。由于每个节点在“区块链”中的权利是一样的,就算任意节点被摧毁,都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也不会造成数据丢失。所以说,“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会引发会计行业的颠覆性变革,并影响深远。(一)现有财经体制无法适应法定数字货币监管。结合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前景来看,未来,法定数字货币成为主流货币是必然,而“货币计量”做为会计四大基本假设前提之一,以法定数字货币对经济交易事项进行会计计量与核算也将成为必然。而当下我国所制定的大多数法律法规都是建立在以法定纸币为前提的基础上,尽管法定数字货币在流通过程中,轨迹较纸币更为清晰,但由于在网络平台交易存在风险性,一旦发生资金丢失,可能因法规制度无保障,极易导致资金持有方经济利益受损。因此,为适应新事物发展,有效约束财会行为,与之配套的财经法规制度应及时更新。(二)变革会计记账模式。目前,我国现行的记账模式是由各个会计主体进行单独记账,从事前审核、事中记账到事后核对。整个过程,各会计主体的账套是独立的,而数字货币体系是一项依托“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记账系统,尽管法定数字货币因调控等行政手段的干预,无法做到完全的“去中心化”,但笔者认为,这仅限于货币量发行、货币政策定准投向等宏观政策调控层面应用。对于正常的经济往来交易,在这项不完全“去中心化”的法定数字货币体系下,每项交易仍是通过网络至所有参与维护这个分布式账本的节点,根据既定的规则进行校验、核实之后,记录在账本内的,其不可篡改性与可追溯性特点就决定了各个会计主体的账务信息将更具真实性,能有效减少传统会计记账下伪造经济交易事项的行为,实现“大会计”环境。(三)重塑现行财报体系中货币资金结构。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前提,构建一个法定数字货币账户体系,并不是说就要完全取缔实物现金在市面流通。要知道,央行所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无论以何种形态呈现,它仅仅只是一串代码,需要以电子科技产品为平台进行操作。当货币持有者身处技术环境落后之地,即便拥有数万亿资产也抵不过实物货币带来的便利,因此,在先进科技未通达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前提下,法定数字货币账户体系的推出,必将形成现金、银行存款、法定数字货币“三足鼎立”格局,并持续运行很长一段时间。此时,法定数字货币做为资产纳入财务会计科目核算,将与现金、银行存款共同刻画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而以现金、银行存款、法定数字货币为基础的经济活动财务表现将重塑现有财报体系中货币资金结构。(四)导致央行业务成本“此消彼长”。一是大幅降低央行货币发行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做为我国法定货币的发行机构,能从整体上统筹纸质货币、银行存款与数字货币,确保人民币计量单位和价值的唯一与币值稳定。当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替代部分纸币流通后,法定数字货币可实现永久循环,从成本管理角度而言,将大幅减少人民银行纸币生产、存储、发行、流通、回笼及销毁环节成本,同时,与之配套的发行机具及附属用品也可减少购置,有效节约管理成本。二是造成央行支付清算运行成本增加。“区块链”———支撑数字货币运行的核心技术,是一个记载了交易双方所有信息的大型分布式账本。央行以国家信用背书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在流通交易过程中,当面对集中时间段大量客户进行频繁、大规模交易时,就需要花费高额成本设计开发一个强大的实时吞吐力和并发处理能力的法定数字货币系统,以确保数字货币稳健流通。(五)改变商业银行利润结构体系。相对私人数字货币而言,法定数字货币不存在市值涨跌现象,是一种价值等同法定纸币的电子货币,在使用上将类似于网银账户。经济活动中,货币持有者可以利用法定数字货币直接与交易对手进行结算,因此,这项便利会使法定数字货币的使用比例越来越大,货币持有者对法定数字货币的青睐态度将不可避免的冲击商业银行存款业务。这对商业银行来说,百年以来依靠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盈利模式将被打破,一旦吸存压力加大,势必导致存贷利差大幅缩小。另一方面,法定数字货币体系下,货币持有者与交易对方的点对点交易,导致商业银行承担支付结算的中介功能减弱,中间业务和业务随之减少,严重削弱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最终导致利润下降。

五、积极对接法定数字货币应用环境,缓冲对财会领域的不利影响

(一)及时更新法规体系,为法定数字货币创造良好运行环境。未来,为给法定数字货币在国内普及应用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货币当局应根据法定数字货币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补齐法律法规方面的短板,有效推进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发展进程。如:对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人民币的诠释进行更新,规定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应属于人民币范畴,确定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地位。再是,对现有的会计准则所规定的会计科目及时更新,要求资产类科目下应新增一项一级科目“法定数字货币”,以便会计核算,实现市场经济下各经济主体会计要素统一,财报信息横向、纵向可比。(二)开发功能齐全的法定数字货币账户系统,支撑法定数字货币稳健运行。由于要实现法定数字货币与央行支付结算系统的深度融合,法定数字货币背后所需的“区块链”技术存储容量要远比像“比特币”这类数字货币所需的存储容量大的多,且功能要多样化齐全。因此,央行在设计开发法定数字货币账户体系时,应从不可重复花费性(即:同一笔钱不能像数字电影那样被反复拷贝,多次支付,当被重复支付时,系统应迅速查出)、可控匿名性、不可伪造性、安全性、可传递性、可追踪性、货币可分割性、交易公平性等方面综合考虑,设计全面,以支撑法定数字货币稳健运行。(三)加快商业银行业务转型,适应法定数字货币应用环境。面对商业银行因法定数字货币而导致利润体系遭受严重的冲击,商业银行应创新业务模式,利用自身对商业企业、经济发展、投资理财业务和客户资源等优势,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对客户开展资产管理、投资咨询、投资项目撮合和理财建议等业务,实现业务转型升级,探索研究新的利润增长点,构建商业银行新利润结构体系。

作者:谢玲玲 温学文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