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及建议

时间:2022-07-08 11:39:17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及建议

摘要:病毒肺炎疫情全球爆发,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国际上多个国家和组织邀请中国专家分享中医治疗方案,中医药“走出去”步伐加快,在全球疫情防控的推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中医药走向世界是时代需求,也是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迫切需求。然而,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围绕如何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这一课题,从政策保障、中医药科研合作、服务贸易、教育培养培训和技术合作、医疗合作、文化传播和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总结当前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现状,进一步分析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中医药宣传、推动中医学理论“走出去”、积极鼓励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增强创新驱动力、加快推进中医药科研“走出去”、着力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加强国际化中医药产业平台的建立、着力深化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合作、拓宽中医药“走出去”的通道、提高“走出去”的实效、加强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等建议,让中医药为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同时提升中医药的国际竞争力,推进中医药繁荣创新发展。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新时代为中医药“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拓宽中医药“走出去”路径,提高中医药“走出去”的实效是加快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中医药;国际化;“走出去”;发展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凭借着独特的临床疗效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产业发展优势等,从古至今在中国对外交流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不但为维护中国人民的健康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和不可缺失的重要作用,而且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今世界范围内,病毒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甚至失控,我国病毒肺炎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世界卫生组织高度赞扬中国抗疫经验值得借鉴,中国的古老医学文明在当今世界现代文明中又一次发出耀眼的光芒。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快推进中医药“走出去”,但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如: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的合作渠道多集中在官方交流层面,需多方发力,拓展非官方层面的合作渠道和交流途径;中医药理论体系尚未被世界广泛理解和接受,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理念和文化宣传;中药产品出口仍以中药材、中药饮片、植物提取物等原料类产品为主,中药产业海外市场占比低;等等。笔者通过总结目前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建议,在新时代加快助力中医药“走出去”,让中医药为世界人民健康服务,使其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现状

1.1政策保障方面

自2015年3月国务院授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医药也乘借“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加快国际化发展,国家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医药海外惠侨计划的战略合作协议》《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明确支持中医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创中医药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1.2中医药合作方面

目前,中医药已经走入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与外国政府、地区和国际组织签订了86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1],为开展“一带一路”中医药合作搭建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

1.3中医药服务贸易方面

近10年,中医药产品出口总额整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中医药产品出口总额17.1亿美元,2019年中医药产品出口总额40.19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23亿美元,其中对中药产品需求较大的国家大多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2]。此外,我国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9个自贸协定,其中绝大多数包含中医药内容[3]。

1.4中医药教育培训与技术合作方面

自2015年至今,国家已批复181项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涵盖“一带一路”海外中医药中心建设、“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建设、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建设、中医药国际文化传播、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国际化建设、中医药抗疫外宣项目等[4-6]。国内高校与国外多所机构建立海外中医学院、中医中心、中医孔子学院等,目前国内外已合作成立11所中医孔子学院,共建41个海外中医药中心,如:南京中医药大学在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建立中医孔子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分别在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德国建立美国中医中心、俄罗斯圣彼得堡中医中心、澳大利亚中医药中心、德国魁茨汀中医药中心;清华大学在莫斯科国立交通大学建立“中医教学推广示范基地”,在迪拜健康城建立中医中心;甘肃中医药大学在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法国、匈牙利等国建立了8个“岐黄中医学院”、6个“中医中心”,并开设“中医药国际研修班”;河南中医药大学与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合作建立“河南中医药大学马来西亚仲景学院”,与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本科教育项目,在葡萄牙开办了“河南中医药大学葡萄牙仲景学院”和“国际自然疗法诊疗中心”等。

1.5中医药医疗合作方面

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与国外医疗机构、疗养公司等合作建立“中医康复中心”“针灸中心”等,并有“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与国内医院、高校在海外共建中医医院,开展中医医疗合作。此外,自1963年我国援外医疗工作开展以来,中医药援外医疗服务的内容和项目不断扩大,通过示范教学、专题讲座、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积极向当地医务人员讲授培训中医学的针灸、推拿、保健等中医药知识和技术。

1.6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国际学术交流方面

在中医药传播的国家和地区开办各种中医健康讲座、养生讲座,举办了“一带一路”尼泊尔健康行、世界中医药大会暨“一带一路”中医药文化周、首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夏季峰会暨“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国际研讨会、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等活动和学术交流会议。尽管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制度建设、政策法规、文化信仰、医疗需求等差异使中医药如何因地制宜融入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仍然面临很大挑战,而在未承认中医药合法地位国家的发展和传播更为困难;传统医药在大多数国家处于补充和替代地位,中医药理论体系尚未被世界广泛理解和接受,进入主流医学地位仍面临多重考验;中药产品贸易面临诸多政策法规、技术壁垒;中医药国际教育模式有待创新发展;国际化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平台的建设发展不足等。

2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建议

2.1加强中医药宣传,推动中医学理论“走出去”

中医学理论是数千年中医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医籍中的经典理论一直延续至今,经久不衰,无论是其中的理法方药还是总结的生命规律都在临床实践中起着养生防病治病的指导作用。要加强中医药宣传,用现代化的语言体系、思维方式阐释中医学理论,通过多种方式使中医学理论通俗化,让更多的国外人学习中医药理论、理解中医药理论。疗效是中医药的生命力,通过疗效宣传中医药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医疗卫生合作,将更多简便高效的中医药技术展示出来,积极主动地向当地人民介绍中医疗效。在介绍疗效时,用当地人民听得懂的方式传播中医药理论、理念和文化知识。

2.2积极鼓励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中医药的形成发展基于不断汲取当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最先进的成果,不断创立新的理论学说。当今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只有站在当代科技的前沿制高点,才能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第一,积极鼓励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加强传承创新驱动力。要拓宽中医药国际学术交流途径,鼓励科研人员、教师、研究生等走出去,多参加高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学习新理论、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加强与国外知名实验室、高校开展深入的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加快推进在中医药、针灸防治重大疾病、中药新药研制等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第二,加强中医药国际化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利用大数据技术使中医药与大数据进行更深层次地融合发展。目前,中医药大数据发展主要在健康管理、线上医疗、产品服务这些方面。西医大数据建立标本库,进行大样本临床检测,以发现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而中医药在这一方面做得远远不够。中医药古代、现代医籍中均有着大量的临床宝贵经验,需要大数据技术挖掘其中的精华,整合中医药临床疗效的确切证据,推进中医药理论创新与发展。

2.3增强创新驱动力,加快推进中医药科研“走出去”

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为中医药“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其治疗疾病的理论内涵、有效作用机制等还需要借助和引进现代技术手段加强研究,用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中医药疗效发声,使中医药研究成果得到广泛认同,走向国际。第一,国际上有很多既对中医药感兴趣又站在科学前沿的科研机构和团队,要加强与国外著名研究机构、高校的中医药基础研究的合作,建立中医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为中医药科研创新发展提供高新技术平台[7]。第二,增加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专项基金的财政预算,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根据自身特色优势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保健等方面搭建多元化的合作交流平台,宣传中医药疗效。

2.4着力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加强国际化中医药产业平台的建立

第一,中医药产品走出去,需在提质增效、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形成规模上重点发力。要用好全国综合医改试点地区中药饮片产业集群等现有条件,大力实施优质中药材生产工程,实施中药标准化项目,推进规范化种植养殖,构建中成药大品种和常用中药饮片全链条质量保障体系。第二,目前中药产品以药品名义较难出口,可以转变出口方向,以容易出口的膳食补充剂、保健食品研发中药新产品,要抓住当前疫情防控下中医药走出去的机遇,以无毒副作用的药食同源药材研制增加免疫力、养心、保肝等功效的多功能茶饮、中药香囊、中药膏方等产品,打造系列产品品牌,拓展产品市场,推动中医药产品走出去。第三,多途径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中医药合作专项。加强政策沟通,注重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计划的衔接与沟通[8],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的资源情况、地理位置、民众需求等,支持联合开展中药材种植与深加工、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等项目开发。

2.5着力深化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合作

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涉及生命、疾病、健康等内容的文化体系,着力深化中医文化国际交流合作,对于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国际影响力和中华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设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基金和研究项目,充分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古丝绸之路中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借助孔子学院、中医孔子学院、海外中医中心等平台,建立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发展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和传播的实效。第二,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等新技术,将多部门和媒体联合拍摄的《本草中国》《大道本草》《中医药民族医药探秘》等中医药纪录片制作成国际版本向海外推广,向国外民众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理念,使国外民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6拓宽中医药

“走出去”的通道,提高走出去的实效中医药“走出去”既可通过政府部门,又可通过民间组织;既可通过国内人员,又可通过海外华侨华人;既可通过援外救助、医疗服务、国际教育、文化传播、中药贸易,又可通过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疗效宣传、健康旅游等途径。要拓宽中医药“走出去”的通道,提高“走出去”的实效。第一,通过科研和学术影响加快推进中医药“走出去”。如:张仲景医药是河南最响亮的品牌,应扩大张仲景医学学术影响,形成更多的国际张仲景医学中心,培养张仲景医学国际化人才,举办国际张仲景学术研讨会,加强张仲景医学理论研究,提高方药技术水平,研发生产“走出去”的品牌中药、治未病技术产品等,唱响仲景国际医药品牌。第二,加快中医强身保健技术“走出去”。少林武术、太极拳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强身健体运动项目,国内不同地方都有更多的中医传统自我健身项目、推拿保健技术,加快针灸、火罐、推拿、正骨等中医强身保健技术“走出去”,让国外民众在共享中医神奇疗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优秀文化的影响。第三,充分发挥中医药技术和疗效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医养结合、老年健康、职业健康等领域的项目合作、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合作,打造“健康丝绸之路”。

2.7加强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推进中医药“走出去”,必须加强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一,政府部门和高等中医院校要把培养国际化发展人才作为中医药教育体系的重要目标之一,明确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中医药国际化课程体系,丰富国际交流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培养能够推动、引领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专业人才或复合型人才。第二,支持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医院、科研院所、中医药相关企业等多途径加强中医药“走出去”高层次人才培养。第三,培育华人华侨子弟学习中医。在中医药院校设立华人华侨子弟学习中医项目和学历教育,设立教育基金,实行申请制,培养落地生根的中医药人才,传播中医药技术、文化,惠及世界人民。

3小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发展时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医药“走出去”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病毒肺炎疫情仍在全球不断蔓延,中医药在抗击病毒肺炎疫情中展现出的医疗救治的特色和优势让世界对中医药有了新的认识。当前中医药虽然已走入世界183个国家,但中医药“走出去”还存在自身发展和国际认可的一些问题和挑战。笔者通过总结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中医药科研、学术交流、产业、文化、人才培养、“走出去”路径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总体而言,新时代为中医药“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多方面拓宽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路径,提高中医药“走出去”的实效,是加快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基础。

作者:司富春 高燕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中医方证信号传导重点实验室 河南中医药大学计划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