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人才合作平台研究

时间:2022-01-10 03:11:53

医疗人才合作平台研究

医改以来,医疗行业试图通过多点执业政策来探索解决医疗人才资源短缺和配置不合理的难题,但各地反馈的政策推行效果并不像预计的那样良好。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推行遭遇困境的原因是复杂的,目前主要因素之一是缺少一个专业、规范、高效的医疗人才合作信息平台。随着移动互联网包括社交网络的发展,共享模式为解决资源短缺和结构性失衡等诸多问题提供了思路。建立医疗人才合作平台可以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实现医疗人才共享,医疗机构在平台上任务,医师在平台上领取任务,使闲置的医疗人才得到供需匹配,从而推动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落实。

1医疗人才合作平台

医疗人才合作平台是一种基于岗位自适应匹配系统的互联网+共享的新模式,也是一个动态检索与匹配的信息技术平台。图1为系统设计流程图,分别解释了医师多点执业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的自适应匹配原理及其运行原理。1.1信息与岗位匹配。在医疗人才合作平台建成后,医师可以通过手机移动端注册并在平台上空闲时段、专业技术特长、价格、信用及其他要求,也可以通过自适应匹配系统,检索出符合其需求的医疗任务。同样,基层医疗机构在平台上登记、用人需求后,也可以通过平台检索,匹配出符合要求的医师。至此,供需双方在线上即可完成多点执业任务的与领取,整个过程不需要线下见面。领取任务甚至可以模拟顺风车模式,根据路线和时间为医师规划出最优日程安排,也可自动接单,为医师省去频繁与医院沟通的时间,解决其后顾之忧。1.2任务流程管理。平台完成供需匹配后进入审核流程。任务将会推送到注册医师原劳动关系所在医院进行审核,经授权、备案后则任务开始。双方需要签订各类协议,由任务医院预付费用到第三方支付机构。平台对任务进行动态追踪与监控,在特殊情况或出现违规行为时,将会显示非正常任务结束,便由客服介入协调解决费用和责任归属问题。正常任务结束后进入双方互评阶段,其评价结果与劳务费挂钩,而且信用积累形成良好的口碑并影响未来接单的成功率。根据系统设置的付费体系,医师、原单位、平台的分成可以在账户内即时提现。1.3平台维护与信息推送。移动智能终端使信息与接收实现随时随地,将需求直接推送给注册医生及医师机构。其算法设计能够智能匹配关键字与关键岗位,有效提高匹配成功率,并进行高质量的推送。随着平台业务的发展,需要有一支强大的平台维护团队,保证大数据分析和云技术处理,不断提高信息推送质量与匹配成功率。

2医疗人才合作平台对医师多点执业的作用

2.1促进多点执业人才存量的盘活。据调查,99%的医师沉睡在人力资源库里,没有激活其市场价值。医疗人才合作平台具有去中间化的特点,实现需求直接对接供给。此外,平台还接受以专家为代表的团队注册用户,团队参与多点执业可以解决基层医院与专家配合不顺畅及科研归属等问题。平台的投入降低了人才流动成本,激活闲置人才利用率,使在人才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盘活存量,实现人才效用最大化。2.2促进多点执业医师需求的激活。医疗人才合作平台统一了人才供需匹配的标准并保证了路径通畅,激活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潜在用人需求并得到立刻满足。基层医院“借箭”大医院,在平台上聘请信息,通过平台打通与大医院交流的关节,聘请大医院专家参加会诊或联合门诊,学习并对接技术标准,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另外,在同级医院之间、不同专科医院之间、民营与公立医院之间,都能通过平台促进多点执业医师需求的激活。2.3有效解决损害赔偿风险的问题。平台制定违信惩处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和损害赔偿责任机制。在领取任务的同时针对不同用户签订风险及损害赔偿协议,明确规定各方责任及损害赔偿比例等。一般任务由平台提供制式合同,特殊任务也可以由双方协商,提出修改或者附加条款。平台实行信誉记录和担保金并行制度,对无积累信用的用户,在确保任务完成无损害赔偿后平台退还担保金。同时平台也可以提供多种商业保险,供参与者选择。2.4明确了利益分配机制,有助于激发各方参与积极性。平台可以设置富有激励性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医院愿意放、人才愿意去、基层愿意接”的多点执业效果。一方面,所有的多点执业任务通过平台和领取,在完成任务后进行结算、支付和评价。如平台设置任务积分制,任务之初用人医院根据任务难易用“打赏”的形式赋予分值,分值高的信息在平台上具有竞争优势。对政府指派的任务,如河北省健康扶贫“春雨工程”,可以赋予高分值。任务结束后其收益与评价也进入积分,积分可变现并可用于原单位工作量考核和晋升职称之参照,有效避免了私下交易和灰色收入。另一方面,平台将所有收入通过第三方支付进行结算,既解决了支付信用的问题,也可解决漏税的难题。2.5有利于医师管理。平台任务需要原单位审核通过备案后才可开始,有效避免了非正规途径外出坐诊所产生的潜在风险。除了对医师信誉进行审核外,还需要对医师工作量进行核定,凡是原单位工作量未完成或者考核不合格的医师不能接单。另外,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平台也可限制一个月内最大接单量。医生出勤、考核、工作量、信誉等数据由原单位定期在平台更新,根据医生接的任务显示顺位执业地点,对其常规多点执业和临时任务进行有区别的管理。

3对医疗人才合作平台的建议与展望

3.1打破固有思维,加大政策导向。医联体在探索之初最大的阻碍来自大医院,医师多点执业最大的困难无疑是说服人才供给单位(大医院)拿出人才。这就需要转变思维方式,任何政策从博弈的角度来看,只要社会总效益是增加的,那么就是正确的。在政策推行之初,政府应担当起“有形的手”的作用,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破除体制壁垒。一方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对接平台变更执业范围,任务审核通过即提交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审批多点执业范围变更,提高审批效率。另一方面,为鼓励具有区域功能定位的医疗集团和大医院参与多点执业的积极性,可以按人力成本给予大医院合理合规的补贴,并将多点执业任务纳入重点专科、医院等级评审标准。随着平台注册用户的增多,形成一个具有一定流动性的高级医疗人才库,而医疗人才作为医疗知识传播的主体,必然对前沿医疗技术的传播和推广起重要作用,其带来的收益将呈现指数级增长。3.2健全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医疗人才合作平台是政府通过法律规范多点执业的技术载体,有效避免了私下诊疗、私自行医的违规行为。一方面,健全法律法规,避免平台产生的搭便车、劳动关系松散化、医疗风险等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政府针对平台尽快出台行政法规,并引入社会、行业协会、媒体等多方约束机制,让这种监督更具可操作性。平台注册的所有参与者均需要身份认证,从而确保每位执业医师都合法、合规。平台的建立让监管机构动态掌握市场需求,也为区域卫生人才的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提供参考。3.3建立富有激励性的利益分配机制。采用市场动态定价与基础定价相结合,出诊费和手术费归专家,不能动人才的“奶酪”。平台根据医疗任务制定基础定价,解决远程会诊、远程手术等“专家不出门”、“义务帮忙”导致的收入损失。对私营医疗机构,探索有效的吸引和激励人才的股权激励计划或者信托计划。对公立基层医疗机构,探索医疗人才的年薪制和兼职行政职务薪酬,根据工作量(手术、出诊)合理支付薪酬。对人才供给单位,平台规范了专家推荐的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如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检查、治疗费用的合理比例分配。对专家而言,设置本院基本工作量的考核,防止其一面“吃空饷”,一面“挣外快”。同时,为鼓励人才参与,可以将基层医院工作量按一定比例折算为本院的年度工作量进行考核考绩,并给予职称、职务晋升方面的倾斜。社保方面,应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多点执业医师在某家医疗机构长期或定期执业达到一定时间或任务量,这家机构就应为其缴纳五险二金。最后对平台本身而言,平台的抽成起码要能够维持其运营成本,并在用户规模扩大后实现略微盈利。3.4建立共享的个人征信体。系平台的建立加大了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违信成本,为此,应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和可共享的征信体系。首先,医疗人才合作平台以实名制、身份验证、信用记录为基础,避免靠熟人介绍的“走穴”和“开飞刀”的风险。其次,建立双向评分机制和经验分享机制,将相评结果转化为可量化、可比较的分数,并与第三方支付挂钩。另外,建立信息披露机制,接受投诉举报,任何违信行为都会折算为成本,如罚金、扣除信用积分、黑名单、通告等;而对诚信较好的注册医师,给予公开推荐和告示。

作者:张培 单位: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