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的运用

时间:2022-11-15 08:47:29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的运用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课程,名词术语多,内容零散,信息量大,且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传统人体解剖学教学大多是先理论后实践,理论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起来内容繁杂抽象,在实验课时对理论知识大多已没有印象,理论与实践分离,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为解决这一难题,课题组尝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引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重视实践和应用[1]。为了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课题组选取该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分享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我校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10个班,随机整群抽取6个班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个班作为实验组,另外3个班作为对照组,考试结束后,在各自组的3个班中随机抽取一个班级进行分析,其中实验组132人,对照组113人。两组均为全国高考统一录取的高职生,年龄在18~20岁之间,均为理科生,入学考试成绩、性别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执行相同的课程标准,学时数一样,均由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授课。实验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在期末通过问卷调查和考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创建任务驱动教学教室及学习小组。教学活动总体上分3个环节:(1)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可利用手机学习的“网络学习包”,主要包括任务、图片、微课、技能操作视频等,课前到微信群,供学生预习使用。“网络学习包”的内容安排尤其是任务的设计要体现课程的特点、要结合临床、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等。(2)课堂上首先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简单讲解,随后具体任务。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活体、标本、模型、网络等,学生之间互助协作,通过观察、触摸、交流、思考,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达到学做一体化[2],主讲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3)任务完成之后,通过学生自荐或教师指定,每个小组由1~2名学生展示任务完成情况,接受全体学生的评价和教师点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理论课与实验课分离。理论课教师首先进行课前回顾,然后以教师为主体开始授课,结合PPT和板书,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实验课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分组实习。1.3评价方法。(1)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2)综合成绩:包括期末理论考核(60%)、实验考核(20%)、平时表现(20%),综-52-合比较学生成绩的差异。1.4统计分析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α=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两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比较。从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组对教学效果评价的比较。从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认为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激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度,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提高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人数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2.3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考核成绩比较。从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和成绩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法教师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尽可能地把所有内容都讲解得详细透彻,但教学过程单一,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效果往往不佳[3]。在吸收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为达到新形势下对高职学生的培养要求,重视学生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技能的培养[4],基于人体解剖学课程特点,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中。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验组学生对本组教学法的满意度高于应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学生(P<0.05);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度,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同时实验组的平均成绩和成绩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说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使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法发生根本性改变。首先是教学内容的改变: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岗位需求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及后续课程的需要,精简教材内容[5],淡化对形态结构的描述,以完成任务为中心,技能和知识被任务所承载,突出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6]。其次是教学活动的变化: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课前学习、课堂教学、课后学习都发生了改变。(1)课前学习的变化:不再是走马观花地浏览课本,而是根据“网络学习包”提供的学习素材进行有目的的预习,鼓励学生在群里进行热烈讨论,对学生疑惑的内容将会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7]。(2)课堂教学的变化:教师首先对完成任务所必需的难点和重点进行适度讲解,随后学生紧密围绕教师设计的任务,采取互助协作和自主探索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所以说,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创新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协调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度得到提高,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探讨,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可有效提高学习成绩。(3)课后学习的变化:课后教师及时登录微信交流平台与学生交流,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答疑解惑,不断完善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业余时间也可以到任务驱动教室进一步学习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延伸和拓展,有助于碎片时间的合理应用。最后是评价方法的变化:首先是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对每位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总结[4],记录每位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并将其计入总成绩。其次是重视实验考核,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不仅说出形态结构的名称,还要说出其临床意义。由此可以看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评价,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1]。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解剖学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何设计有吸引力的任务、如何把握课堂进度、如何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等,这些有待在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完善提高。

作者:尹金鹏 杨显国 王 辉 崔 娟 王 伟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