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专业大学生慢就业现状

时间:2022-07-14 11:08:00

中医药专业大学生慢就业现状

摘要:在肺炎疫情影响下,中医药专业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更为明显。“慢就业”现象原因不一,主要表现在疫情影响持久,区域经济差异;职业规划脱节,指导内容浅显;就业成本增加,自身定位模糊。本文认为,缓解中医药专业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国家层面做到优化就业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学校层面做到强化精准服务,提高就业的质量;个人层面做到更新就业观念,增强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慢就业;疫情;中医药专业大学生

自2019年12月至今,受疫情蔓延和防控因素冲击,全国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受到了影响。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危机”,但是“危”和“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尤其对于中医药专业大学生来说,虽然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就业的挑战,但是可以通过改变认知将危机转化为机遇。然而,在“稳就业”这场持久战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慢就业”群体。“慢就业”显示出一种不同于以往求职的新现象,分析中医药专业大学生“慢就业”的原因,探索缓解策略,对于提高中医药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应引发新的思考。

一、“慢就业”现象的表现类型与影响

对于“慢就业”现象,学术界尚无统一规范的界定。“慢就业”首先在国外出现,毕业生在毕业之后没有立即就业,而是通过游历、参加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增加阅历。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这次疫情的冲击,毕业生延长了选择工作的时间,没有立即选择一份正式稳定的工作。1.“慢就业”现象的表现类型(1)主动“慢就业”这个类型的学生,他们具有明确的职业认知、清晰的就业计划和坚定的就业理念。部分中医药专业大学生瞄准三甲医院,不愿去基层工作,厘清择业与就业、专业与职业的关系,选择继续深造的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2)被动“慢就业”这个类型的学生,他们具有较高的职业期望,缺乏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没有及时转变身份角色。部分中医药专业大学生缺乏步入职场的勇气而选择在家待业;或因缺乏基本的工作能力,在求职过程中受挫。被动“慢就业”的大学生,由于“待价而沽”没有做好求职准备,不主动寻求就业信息,错失择业的最佳时机。2.“慢就业”现象的影响近几年,我国就业市场出现了“慢就业”现象,社会越来越关注这一问题。对于这一现象,人们褒贬不一,事物具有两面性,每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都是对社会的现实反映。因此,我们应理性、辩证地看待“慢就业”现象。(1)“慢就业”的积极方面一方面,“慢就业”有利于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现如今就业竞争激烈,在家庭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毕业生选择慢下来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在一定期限内主动了解就业市场,避开就业高峰期,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可以提升职业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慢就业”可以缓解毕业生的就业焦虑,避免毕业生不做长远打算,随意找个工作岗位,从而导致频繁跳槽。(2)“慢就业”的消极方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虽然“慢就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度,将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方面,会造成教育资源、优质就业资源的浪费。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学制一般四至五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财力成本,毕业后如不迅速回报社会,会增加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压力;另一方面,容易引发“不就业”“懒就业”不良导向。在疫情期间,国民响应国家政策不外出,容易滋生毕业生的享乐主义,形成就业心理怠慢。

二、“慢就业”现象的原因分析

“慢就业”现象体现当代大学生对更高质量就业的期待,本质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表现。近些年,中医药院校扩招规模不断增大,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不断增加。随着疫情的爆发,加剧了“慢就业”现象。1.疫情影响持久,区域经济差异由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各项就业工作如校园春季招聘活动、就业指导,只能通过线上进行,特别是三四月份的春季招聘高峰期正处于防疫控制的关键阶段,无疑增加毕业生就业难度。受疫情影响,本科生考研初试成绩查询和复试安排均比往年推迟,公务员招聘工作也有延迟,部分学生无法积极投入春招,导致“慢就业”现象更加突出。医疗事业快速发展,但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不平衡,基层中医药医疗机构的规模和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小,导致医疗卫生行业招聘条件不断提高,三甲以上医院一般只招收硕士以上学历,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但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较差,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滞后,在学术交流和规范训练中,无法满足中医药专业大学生的求知欲。2.职业规划脱节,指导内容浅显 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初中、高中阶段几乎没有职业规划的启蒙。高校虽然普遍开展了各种类型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但缺乏相关课程体系,很多课程成效有限。在职业规划教育中,没有做到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考虑学生的实际就业需求。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主要是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形式,针对学生个性特征、面试注意事项、简历制作和查找招聘信息进行讲授。绝大多数教师以口述为主,教学内容相对简单,缺乏实践性。如何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一直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难点。3.就业成本增加,自身定位模糊虽然国内疫情已经得到了基本控制,但是经济无疑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对于毕业生而言,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有所增加。延期开学、推迟毕业答辩和取消线下招聘对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造成了持续性的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时间成本。大学期间教育成本支出持续上涨,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实习期间没有收入来源,并且需要负担租房等生活开支,增加了就业的经济成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部分毕业生存在非一线城市、三甲医院、发达地区不可的思想,但是对于自己的就业能力没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在就业过程中挑三拣四。既不会根据自己的就业能力设置合理的期望,也不会根据就业环境的变化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就业要求,最终与就业机会失之交臂。

三、缓解中医药专业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策略

1.国家层面:优化就业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1)营造就业环境,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应对大学生就业压力挑战,国家和政府部门应继续优化公众就业服务,推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战略,落实基层就业政策,使大学生认识到他们可以在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吸引大学生主动到基层工作。健全就业公众服务体系,打破地域限制,为在基层工作的毕业生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满足毕业生求职创业等多方面的需求。(2)挖掘就业潜力,提供疫区就业岗位疫情的爆发,对于中医药专业大学生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挖掘各医院单位的就业潜力,创造基层公共服务就业需求,扩大吸纳中医药专业毕业生就业规模。各地区可扩大医疗卫生领域的招聘计划,加强基层公众医疗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细化招聘要求、岗位补贴和就业帮扶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有效地吸纳中医药专业大学生。2.学校层面:强化精准服务,提高就业的质量(1)优化专业教学,加强职业规划教育中医药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正视和重视当年的“慢就业”现象。一方面,将就业指导融入专业教育,增进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对专业的理性认识,提高职业认同;另一方面,做好传统模式就业指导服务,如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举办座谈会、开展讲座等,全面系统地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同时,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就业指导,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增强学生的就业自信心。(2)增强价值引领,精准就业指导服务中医药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重视价值观的引领,倡导大学生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与此同时,加强与社会的对接,“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和“订单班”是帮助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形式。不同专业、年级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职业指导课应根据不同群体、不同定位、不同时期的需要实施个性化指导。为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开展全体学生常见问题的群体辅导、部分学生同类问题的小组辅导和特殊问题学生的个别辅导。3.个人层面:更新就业观念,增强就业竞争力(1)树立科学就业观,调整就业期望值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应关注就业形势与政策,及早认识严峻的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采取务实的求职策略,尝试去基层、一线工作单位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毕业生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快角色转换,结合客观就业环境,主动参加应聘,在实战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调整,保持合理的就业预期。(2)树立大局意识,服务国家需要鉴于防治疫情的短期需要,防控疫情需要医疗卫生领域的专业人才。医院是治疗疫情的主战场,但防疫控制的关键在于基层,基层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应学习疫情精神,树立大局意识,牢固树立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把就业问题提升到为经济发展和国家进步贡献个人力量的高度,抛弃就业只是个人谋生手段的落后认知,充分树立时代主人翁意识。

四、结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顺利就业关系毕业生的自身发展,关系千万家庭的利益,关系高校的社会认可度,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慢就业”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应理性对待,同时积极应对,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帮助中医药专业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全面提升就业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武蓓蓓.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成因探析与对策[J].长江丛刊,2017(25):210.

[2]王亚芳.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研究[J].高教学刊,2019(10):60-61,64.

[3]陈建帮.抗击疫情形势下对大学生就业引导工作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6):38-42.

[4]贾洪涛,赵楠,冷大勇,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基层就业教育指导和实践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9(17):165-168,172.

[5]刘宇文.当前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研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20):69-75.

作者:王晓蕊 苏敏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