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

时间:2022-12-22 10:15:18

媒体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

摘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南亚国家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缘战略优势,成为中国通过印度洋前往非洲的重要“路口”,印度是这条线路上不可或缺的“加油站”。与印度的合作离不开各个层面的信息交流与互通,特别是在全媒体时代,中印媒体合作更加迫切和重要。本文立足印度媒体发展现状,分析总结印度媒体的发展特点,为中印媒体合作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印度媒体;发展现状;发展特点

近年来,在印度政府的政策鼓励下,传媒产业成为印度的朝阳产业,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新媒体,在人口红利、基建升级、技术下沉等因素的全面加持下,都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印两国媒体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并在产业对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实践,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需要加快完成合作升级,向更深层次推进。

一、印度媒体发展的现状分析

印度作为全球第二人口大国,在民族成分、文化构成、语言特点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强的多元性,其传媒业呈现出多种媒体同步增长、全业态整体升级的独特局面。1.纸质媒体。在全球市场整体暗淡的情况下,印度纸质媒体的发展依然保持增长态势,可谓“一枝独秀”。2017年,印度纸媒的市值同比增长2.6个百分点,其中报业的贡献最大。据毕马威的数据显示,当前印度有多达1.6万家报纸,9400多家杂志,近1.4万家日报,报业日均发行量也在1亿份以上,是全球报纸发行量最高的国家,其中具有百年发展历史的报刊就多达35家。当前,印度知名度和影响力最高的英文报纸为《印度时报》《印度斯坦时报》和《印度教徒报》,其中《印度时报》凭借日均300万的发行量和近1400万的受众规模,成为印度最具影响力的纸质媒体。另外,印度读者的杂志订阅也有不俗的发展,据普华永道数据显示,2020年印度杂志订阅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6.8%,其中本土语言刊物的增长率最高,约为9%。2.广播媒体。印度广播媒体以国家营运为主。成立于1927年的全印广播电台是印度广播媒体的引领者。该电台始终致力于为民众提供新闻信息、文教服务和娱乐资讯,采用23种外语和近180种方言进行传播,是当前全球最大的广播机构之一。据全印广播电台(AIR)官网,截至2020年12月,全印广播电台已经建设420个发射站点,广播覆盖面积高达92%,人口渗透率高达99.19%。2017年,在“数字印度”战略的指引下,印度召开了首次数字广播(DigitalRadioMondiale,DRM)圆桌会议,正式开启DRM数字广播建设计划,目前已经完成第一阶段的工程建设,并将建成全球最大的中波段数字广播体系。3.电视媒体。20世纪90年代以前,印度电视业基本由国家垄断,国营的杜达山电视台负责印度所有的电视业务。1992年,印度成立首家私营电视公司——ZEE影视有限公司,并开通了首个私营电视频道,这也是印度本土第一个印度语频道。经过多年的发展,印度电视业形成了国营电视台、私营电视台和外国电视台“三分天下”的局面。2003年,印度电视频道只有120个,但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发展到700多个。据印度电信管理局(TRAI)的数据显示,2017年印度私营电视频道就多达1061个。印度电视频道呈现多语种、多类型的发展格局,主要有付费电视、全国开路免费电视、地方开路免费电视和方言开路免费电视。近年来,随着“数字印度”战略的推进,印度付费电视迅猛发展,2020年总订阅人数突破2亿,市场规模也突破5000亿卢比。4.新闻通讯社。印度有着非常成熟的新闻通讯社体系,这也是其报业发达的主要原因。目前,印度托拉斯新闻通讯社是该国最大的新闻通讯社,日均2000多篇报道和200多张照片,为主流媒体、专业媒体、研究团队等提供信息服务,占据印度90%以上的媒体市场份额。另外,该社在美国、俄罗斯、英国、中国都设有分社,并与100多家国外通讯社达成了合作,如法新社、路透社、新华社等,这是印度进行国际传播的主要媒体平台。此外,印度还有印度联合新闻社、亚洲国际新闻(印度)社、印度—亚洲新闻社等,为印度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5.网络媒体。印度的网民数量庞大,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网民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印度的网络媒体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据AtlasVPN互联网研究小组的数据显示,当前,印度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6.768亿,预计到2025年,网民总数将突破10亿。2020年初,印度互联网普及率突破50%,快速的体量增长无疑为印度网络媒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印度网络媒体的发展集中在两个领域——社交媒体和网络媒体。WhatsApp是印度当前使用人数最多的社交媒体,用户覆盖率约96%,Facebook紧随其后,用户覆盖率在50%以上,其他较为流行的社交媒体还有Twitter、Instagram、Pinterest等。据印度通信和信息技术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WhatsApp在印度的用户规模达5.3亿,其次是YouTube,为4.48亿,Facebook、Instagram、Twitter分别有4.1亿、2.1亿和1750万。在网络媒体方面,今日印度杂志门户网、印度电讯报网、商业标准报网等都是影响力较高的网络媒体。

二、印度媒体发展的特点总结

受印度独特的政治生态、民族文化、语言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印度媒体的发展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并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财阀垄断报业市场,舆论走向受控。在1947年印度独立初期,当时印度的政党报刊发展十分强劲,但印度报业依然由私人财阀掌控。财阀垄断报业的格局一直延续至今,使得报业财阀与印度政府之间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关系网络。目前,印度报业主要掌握在三大财团手中,包括塔塔集团、比尔拉财团和信实工业财团,他们不仅掌控着整个印度报业的所有资源,而且还左右着舆论走向。除了《印度时报》《印度快报》《印度斯坦时报》等主流报纸外,地方性的报社也由印度财阀掌控。尽管这些报业财团的影响力无法与全国性财团相提并论,但在地方依然有着十分庞大的能量,影响力不容小觑。可以说,印度报业的态度立场、发稿内容都是由私人财阀决定的。这就让印度政府与报业之间产生了非常微妙的关系,印度政府需要借助财阀垄断的报纸进行舆论宣传,甚至报刊内容还会影响印度民众对其他国家的形象认知,继而间接地影响印度的外交关系。2.英文媒体占主导,受众两极分化。在印度的媒体生态中,英文媒体具有绝对的核心地位,其受众定位以都市精英为主;其他语种的媒体受众则是普通民众。因此,印度媒体的受众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根据印度宪法的规定,除了英语和印地语之外,还有18种语言也是官方认可的通俗语言。客观来讲,印地语媒体以及方言类媒体的数量要远高于英文媒体的数量。以报纸为例,据印度信息广播部的数据显示,印地文报纸多达2456种,而英文报纸却不到500种。但在影响力方面,印度本土语言的报纸却远远不如英文报纸。例如,《印度时报》《印度斯坦时报》和《印度教徒报》等主流报纸都是英文报纸。这是因为印度曾是英属殖民地,虽然英语是其官方语言,但真正掌握英语的印度人口比例非常小,不足总人口的10%,其中大部分都是中上层的精英人士。自印度独立以来,英文媒体始终是上层社会的专属媒体,专门服务印度的精英受众。3.市场环境相对开放,国外资本流动活跃。自印度独立之后,所有媒体都开始向印属资本转变。印度报业的快速崛起受到海外资本的广泛关注。随后,印度报业凭借极高的投资回报率,成为全球资本投资的大热门,国外资本纷纷涌入,成为印度媒体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本力量。早在2002年,印度首次向外国资本开放本国印刷媒体的准入许可,最高投资比例甚至达到26%;而到2005年,一些非新闻类的纸媒甚至把外资投资比例提升到100%。《印度时报》在扩展广播业务时,也与英国路透社达成投资合作。虽然外国资本的大量注入进一步激活释放了印度媒体行业的市场效能。但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观点来讲,印度的舆论走向也必然会受到外国资本不同程度的操控。目前,虽然印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管制措施,但依然无法根除潜在风险。除了报业之外,其他传媒领域也是外国资本竞相进驻的热门领域。特别是电视业,早在1990年,印度政府就了《广播电视公司法案》,明确规定私人或外国资本可以投资经营广播电视公司,美国CNN成为首家进入印度的外国电视台。此后,英国、法国、新加坡、中国等多个国家的电视频道先后以不同方式进入印度市场,形成了与本土电视媒体“打擂台”的竞争局面。4.传统媒体势头依旧,网络媒体发展压力较大。近年来,尽管印度的数字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网络媒体的发展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客观而言,印度媒体短时间内的发展依然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网络媒体的发展空间较小、压力较大。目前,印度的普通受众基本是通过报纸获取信息,电视依然是主要的家庭娱乐媒介,印度电视业预计在五年内都将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而广播凭借超强的渗透性,也依然维持着年均复合增长率14%的发展势头。可见,印度传统媒体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仍将稳稳占据主导地位。

三、结语

印度媒体的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有效平衡政府与媒体之间的权力关系,如何在引入外国资本的同时规避潜在的舆论失控风险,如何确保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等,都是印度媒体未来发展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中国媒体在与印度媒体的合作过程中,也需要全面考量其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寻求最佳的合作路径。

参考文献

[1]王宏俐,梁琳琳,闫开伦,等.印度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崛起的话语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20(05).

[2]赵永华,郭美辰.策略性叙事中的国际新闻驯化:印度主流媒体“一带一路”报道分析[J].国际新闻界,2020(08).

[3]吴璧君,韩鸿.全球化背景下社区媒体的转型——以印度“VideoVolunteers”为例[J].青年记者,2019(05).

[4]陈雅莉.东盟英文媒体涉“一带一路”报道之舆情与中国国家身份建构[J].广西社会科学,2019(02).

作者:江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