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相关性探讨

时间:2022-09-12 08:36:09

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相关性探讨

一、引言

社会保障即社会保险,是国家为了预防和分担社会大众年老、失业以及疾病等社会风险所设置的基本保障体系,在保障物质及劳动力再生产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劳动就业可以为社会保障提供一定的经济物质基础,而社会保障又可以为劳动就业提供资金支持,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社会现有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提升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研究和探讨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相关性分析

(一)社会保障过度会影响劳动力供给社会保障一旦过度不仅不会促进劳动者就业,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影响劳动力供给需求。如果劳动者在遇到就业风险时所获得社会救济与自身劳动所得的回报差距不大,那么势必是会出现社会保障过度的现象。部分劳动者认为即使不劳动也同样可以获得大量的社会保障资金,久而久之,劳动者工作积极性降低,仅靠领取国家及社会补助来维持日常生活。失业人群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庇佑下,其自身变得懈怠懒散,不愿投入到社会生产中,劳动力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市场的现实需求。(二)社会保障不足会牵制劳动力供给随着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占用,大量的农民被迫离开故乡进入陌生的城市开始打工的生活,失去了基本土地基本保障的劳动者将面临巨大的社会风险。大部分在城市打拼的劳动者所获取的劳动报酬仅仅满足自身以及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资金去参保。劳动者自身能力有限,只能依靠社会、政府以及企业等各种力量的资助来维持其基本生活。一旦社会保障不足,那么劳动者的生活将陷入困境,家庭关系恶化,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发生率增大,社会发展面临巨大的威胁。同时社会保障不足还会打消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逐渐丧失了参与社会生产的热情,无法根据自身的需要接受更先进的劳动技能培训,劳动者综合素质水平停滞不前,与现代经济发展严重脱节,严重影响劳动力供给。(三)社会保障能为劳动力就业提供坚实的财务基础社会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集中以积累为社会保障建立了强大的基础,可以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劳动者快速就业,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劳动者就业可以广泛的发挥社会现有资源的优势,加快社会生产速度,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增加社会各方面的经济收入,进而为社会保障提供一定的经济条件,有利于推动社会保障的落实。由此可见,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二者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二者之间的完美配合有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与完善,更有利于社会保障功能的有效发挥。(四)社会保障影响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社会保障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合理的社会保障可以促进劳动力的流动,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分配与利用。由于不同行业和不同岗位的劳动者其享有的社会保障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劳动者在选择就业机会时普遍倾向于社会保障待遇较好的企业或单位,从而使得部分岗位出现严重的人员空缺现状,不利于企业生产活动的有效开展。而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可以为劳动者选择就业岗位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劳动力在市场范围的有效流动,避免某一岗位人员扎堆现象的发生,促使更多的富余劳动力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个人价值,为社会赢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三、有效发挥社会保障作用,提高劳动就业水平的策略

(一)进一步完善我国就业分配政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分配制度,为促进社会公平、提高社会生产率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有利于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作,增加劳动收入,彰显社会公平性与公正性。但是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时期,利益群体越来越丰富化、复杂化,与之对应的分配制度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国家宏观调控的缺位,专业的社会保障管理人员缺失,无法有效发挥社会保障的功效,靠劳动就业率不高。因此,国家应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制定合理的就业分配政策,规范收入分配程序,加大非法收入和贪污腐败行为的执法力度。并将就业分配纳入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任务中,适时调节和调整就业分配政策,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二)建立健全与就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现阶段,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覆盖全社会领域的社会保障制度,无法为劳动者提供稳定、安全的就业环境,劳动者就业的质量和效率差强人意。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推动劳动者就业,就必须建立健全与就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尤其加快集体、私营以及中外合资等高风险企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步伐。并逐步打破原有的思想观念,突破城乡限制,拓展社会保障制度的适用范围,从根本上消除劳动者就业的后顾之忧,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加快社会生产的速度,进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加强社会保障法治建设工作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基本制度,需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为依托和保障。受各种不良因素的长期影响,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缺乏必要法律保障,现有的法律制度的约束能力不强,对涉及的内容不够明确,各种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缺失,使得劳动者就业环境不断恶化,劳动者长期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实现其自身价值。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及相关立法部门应加快落实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工作,不断补充和完善相关法律条例内容,明确企事业单位的责任和义务,杜绝企业事业单位违反规定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现象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劳动者地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促进劳动者就业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辐射范围主要集中在城镇企事业单位职工身上,而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以及自由职业者的涉及程度不高,难以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真正意义上的目标。因此,建立覆盖全社会范围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刻不容缓,国家应将此工作提到战略议程上来,采取各种方法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步伐,消除进城务工农民工以及自由职业者的后顾之忧,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发展过程中,最终实现自我价值。(五)增强就业者的法律意识,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实施效果会受社会保障管理人员的影响。一些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无法真正理解社会保障的功能和作用,对待自己的工作有所懈怠,工作积极性不高,难以有效发挥现有社会资源的优势,无法真正的促进劳动者就业,使得劳动者就业效率与质量难以提升。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制定严格的社会保障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社会保障管理人员的行为,强化其责任意识,不断端正其工作态度。对于违背国家法律规定的管理人员应严格处罚。与此同时,还应做好社会保障宣传工作,让广大劳动群体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保障是他们应有的合法权利,任何人和机构都不得剥夺。同时增强劳动群体的法律意识,提高其自觉维权的能力。

四、结语

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之间的关系密切,二者相互影响又相互作用,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能够为劳动力就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劳动力在市场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加快劳动者就业的步伐,提升社会生产效率。同时社会保障的财务基础可以降低劳动者的就业风险,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生产正常运行,进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及相关部门应协调好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二者的社会效用,为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翟宗 单位:淄博市劳动就业办公室

参考文献:

[1]张傲然.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相关性研究[J].中国市场,2016(07):37+44

[2]范仲文,黄萍.论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的关系[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7(03):43-45

[3]马睿宏.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05):67-69

[4]张崇源.浅谈21世纪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J].电子商务,2009(10):89-91

[5]马睿宏.论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J].科技创新导报,2009(28):177

[6]郑功成.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国基本民生问题的政策协调与协同推进[J].中国劳动,2008(08):6-11

[7]马睿宏.山西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

[8]翟年祥,夏淑梅.我国当前的劳动就业问题与社会保障[J].中国行政管理,2005(06):64-67

[9]周丽.社会保障影响劳动就业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2(08):205-206

[10]乔正楣.落实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初探[J].新西部(理论版),201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