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贫困问题研究论文

时间:2022-02-22 03:20:00

农民贫困问题研究论文

1、农民贫困问题概述

(一)贫困的定义

贫困首先被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贫困是由于收入不足而导致的生活匮乏状态。因而,有人把贫困界定为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平的能力,也有人把贫困界定为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收入不能达到社会可接受的生活标准那种状况。

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AMARTYASEN)认为,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1]

社会学界定的贫困与经济学界定的贫困不同。从社会学角度来讲,贫困是以人为主体的概念,是人或社会群体的贫困。贫困是人的发展权利实现不足或未能得到实现。我们认为贫困是与发展相对应的概念。贫困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发展不足。即经济与人文发展指数都低于一定的标准。

(二)贫困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或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贫困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首先,根据贫困的内涵,可以分为广义的贫困和狭义的贫困。狭义的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不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生命的延续受到威胁。这主要是从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意义上来讲的,缺乏维持生理需要的最低生活标准就是贫困。广义的贫困则不仅包括不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还包括社会的、文化的、环境的等因素,比如文化教育状况、医疗卫生状况、生活环境状况和人口预期寿命。广义的贫困大大扩展了狭义的贫困的内涵。世界银行在《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对贫困的理解就是广义的。(2)报告认为,贫困除了物质上的匮乏、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外,还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达自身的需求和缺乏影响力。

2、我国农民的贫困现状及新特征

(一)我国农民贫困的现状分析

(1)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按照我国绝对贫困标准测量,从1978年到2005年,主要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段:

1、1978-1985年,从2.5亿下降到1.25亿,年均减少1786万人。

2、1986-1993年,从1.25亿下降到7500万,年均减少714万人。

3、1994-2000年,从7500万人下降到3200万人,年均减少614万人。

4、2001-2005年,这一数字下降到2365万人,年均减少168.4万。占农村总人口数的比例为2.5%。

(2)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2004年,东,中,西部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分别占14.3%,35.7%,50.0%。低收入贫困人口分别占16.8%,35%和48.1%,与东、中、西部农村人口比重40.7%、34.9%和24.3%相比,反差很大。

(3)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情况:2004年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为579元,低收入人口的人均纯收入为854元,分别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2936)的19.7%和29.1%。绝对贫困农民的收入水平只相当于1988年的全国水平。即2004年,绝对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5年。{3}

(4)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得很快。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我国目前农村人口贫困线定得过低。现行的农村贫困标准较低,由此确定的贫困人口的生存能力较弱。第二,返贫率高。由于扶贫策略和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等种种原因,近几年农村贫困人口返贫率高达30%左右。近几年由于农村负担加重,收入下降,返贫率还有升高趋势。第三,特困的顽固性。现在剩下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居住在资源匮乏的山区以及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要使他们脱贫致富,难度很大。

(二)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新特征

既有很多的研究及扶贫实践对于贫困的特征有过很多探讨,王萍萍(2000)应用聚类方法将全国分为四类地区,并按照贫困分布、贫困人口规模,基本设施的拥有率,贫困人口的人力和资源禀赋等指标分析了不同类地区的不同贫困特征(4)。王卓(2000),徐飞琼(2000),刘贵平(2002)等根据贫困本身的复杂性和社会发展在不同阶段的历史规律性,认为中国新世纪农村贫困的基本特征是从绝对贫困转为相对贫困,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共存;农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共存;区域贫困与个体贫困共存;阶层性贫困开始形成;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并存。

上述分析及农村地区的现有的贫困状况和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表明,对于贫困的关注要更多的对导致贫困的原因和过程进行关注,从这个角度,可以明晰新世纪贫困的新特征。

四、我国农民贫困问题的成因分析

关于贫困产生的原因有许多不同的归纳,从社会学角度都可以归结为社会结构的失调。如果我们把贫困和发达看作社会生活存在的两极,发展就是由贫困向发达过渡的过程,实现这种过渡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而且条件的满足与否直接关系到发展的整个过程。发展是社会、经济、生态、科技等社区结构因子的综合协调和系统优化。因此,从发展的角度来寻找农村贫困的原因更有利于从总体上探求贫困的症结之所在。在这里我们对导致农村贫困的原因进行一般的总结。将中国农村贫困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归结如下:

(一)发展条件的欠缺。

1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恶劣,如:地处穷山恶水、地域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生态失调、人畜饮水困难、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耕地缺乏、资源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恶劣。

2经济结构单一、落后,小农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农业装备水平低,基础建设差,生产力水平低等等。据调查:国定贫困县农村居民外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和公共汽车,公共汽车占37%,自行车占33%,步行占17%;从距汽车站的距离来看,有三分之一的村民外出,要到10公里以外的地方搭乘汽车,其中山区比平原地区要高出24个百分点;从离火车站的距离来看,只有14%左右的村离火车站的距离在10公里以内,居民出行乘车极为不便。

3劳动力文化水平低”据调查,国定贫困县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率达18.3%,而全国农村平均水平仅为10%。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仅占6.8%,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2.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2.8%。劳动力所从事的行业中种植业最多,占总劳动力的85.4%,只有10%多一点的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在二、三产业中,又以从事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为最多,分别占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力的20%和19.2%。

(二)社会历史发育迟缓。落后于现代文明、传统文化的束缚、观念的落后,造成了对发展的误导或制约。这是造成社会贫困问题的主观原因。主要表现为:

1各级领导观念落后。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这是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思想基础。

2农村居民的低层次心理状态和落后陈旧的观念,这是影响他们自身发展的根本的主观原因。如:愚昧无知、保守、傲慢,恋土恋乡,不愿进行社会流动,不愿接受先进的科学技术,缺乏商品经济观念,“小富即安,甚至不富即安”等等。

(三)发展体制和机制的不健全。社会的发展是在一定的制度下进行的,制度的具体表现便是体制。发展体制和机制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

(1)我国社会主义城乡统一市场体系尚未形成,价格等市场经济杠杆调节机制尚未成为资源分配的根本性手段。

(2)城乡割据、地方封锁的割据尚未被根本打破。

(3)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滞后,农产品销售困难的情况时有发生。

(四)农村社会发展环境整合程度低。农村发展需要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的优化。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虽已经过前所未有的分化而达到新的优化整合,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整合程度仍然很低,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仍未得到根本的改变。

(五)不同层次的发展极没有形成。经济增长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这些部门和行业往往聚集在城镇的中心,这些中心就成为发展极。通过发展极对周围的地区发挥“扩散效应”以带动发展。发展极的形成要依赖建立在本地资源优势基础之上的拳头产品和主导产业的形成,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落后地区的农村并没有形成这样的发展极,当地经济得不到发展,不能摆脱贫困。

(六)居民的发展权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主要表现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上,发展主体自身的局限性,或身体残疾,或物质、素质和思想意识的局限使权利不能得到实现。如受教育权利的主动放弃等等。另一方面,客观上存在的各种摊派沉重负担等也从经济等方面阻碍了农民发展权利的实现。从调查中发现,贫困地区农村社区文教卫生状况较差,学生上学、居民就医很不方便。在被调查的村中,只有12%的村有初中,还有10%的村还没有小学,许多学生不得不到10公里以外的学校去上学;只有28.6%的村有乡村卫生院,还有15%的村民有病要到10公里以外的卫生院去就医,部分村庄既没有乡村卫生院也没有乡村医生,连合格的接生员也没有。

五、农民贫困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整村推进式扶贫能够帮助绝对贫困人口

整村推进是目前最主要的扶贫措施,整村推进的目的是利用较大规模的资金和其它资源,在较短的时间(3-5年)内使重点贫困村在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生产和生活条件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有较大的改善,从而使贫困群体提高收入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

整村推进所实施的项目都是以村级扶贫规划为基础的,绝大多数项目是村干部和村民利用参与式的方法提出的。从我们调查的贫困村看,主要项目类型包括道路、饮水、沼气、学校、移民搬迁和产业开发等六大类。通过对整村推进中各种扶贫项目实施及贫困人口受益情况的分析,得到下面一些基本结论。

第一,道路项目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是真正受益的群体是那些经营活动(如购买生产资料、销售农产品)较多的农户。那些连饭都不够吃的农户,经营活动自然少,对道路的利用也不多,道路项目给这些农户带来的效益十分有限。

第二,人畜饮水、沼气池是直接关系到改善农户生活质量的项目。这些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个最大的共同点,是国家的扶持需要农户自己的配套,而配套比例有时很高。如我们在陕西调查的深水井项目,入户管道需要农户自己购买和铺设,根据住宅距水井的位置不同,农户需要负担少则几十元,多则700多元的费用,这样,很多贫困农户根本无法饮用井水。对于广西的水柜项目,20-40立方米的水柜总投资一般为2000-3000元,国家只补贴2吨水泥,约值400-600元,其余的砂石料的购买和运费以及雇工费等全部由农户自己负担。一般农户配套资金占总资金的70%以上。修建沼气池也是如此,农户一般需要自己配套53%-65%的资金。这种资金配套方式,带来的结果是,有能力拿出资金配套的农户就可以参加项目,享受国家的扶持,而那些生活最困难、最需要国家扶持的贫困人口,根本无力参加项目,只能成为局外人。

第三,学校项目基本上都是村小学的校舍改建或添置教学设备等硬件建设,一般由国家全额负担。据我们了解,村民对学校建设项目都表示欢迎,但是最让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头痛的就是孩子上学费用问题。在陕西和广西的8个村子的调查中了解到,1-5年级的小学生一年各种费用约200-400元,初中或高中约800-1500元。如果一户按2个孩子算,每年教育投入就可能要上千元。不难想象,这些现金投入对人均年纯收入低于637元的贫困家庭来说是多么沉重的负担。

第四,移民搬迁项目是一项使居住在偏远山区*当地资源难以维持生存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到,移民搬迁项目也需要搬迁户配套,而且配套金额都是上万元。如陕西省淳化县卜家乡卜家村移民搬迁项目实施时,每户必须先交纳17500元的现金,然后才能享受“5+1”财政扶贫资金补贴(每户补贴5000元的基础上,按人口每人再补贴1000元)。由于门槛太高,使生活最困难、又借不到钱的贫困人口望而却步,无法搬迁,或是使一些到处借钱(很多农户不得不借高利贷)的农户为了搬进梦寐以求的新住房,背上沉重的债务。

第五,产业开发项目是帮助农户直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户收入的项目,但是,以扶贫贴息贷款方式实施产业开发项目,由于商业银行对项目规模和收益审核日趋严格以及对贷款农户的种种要求,很多贫困户参加不了项目。以财政扶贫资金或农业、林业部门的资金支持的产业项目,由于需要农户配套一部分资金,也使资金配套能力弱的绝对贫困人口无法参加项目。

(二)改善绝对贫困人口的受益状况

1.适当调整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方式

目前的整村推进式的项目扶贫,实际上产生出一种对绝对贫困人口的排挤效应,而且让农户配套的比例越多,这种排挤效应就越强。若不调整目前的这种实施方式,最后的结果可能与扶贫目标严重偏离。

在项目实施中之所以采用让农民配套的项目实施方式,基层干部的解释为:一是扶贫资金有限,每个村只能在某一个时期集中获得一定量的资金,而这些资金往往和实际需求相差甚远;二是为了保证项目投资的成果,上级部门往往会规定项目资金覆盖人口或农户。如完成多少户的水柜,完成多少户的沼气池,或者扶持多少农户发展种养殖业等等;三是扶贫项目是给村子的项目,并没有点名道姓地要求给某些贫困户。因此,面临着非常有限的扶贫资源和项目要求的覆盖指标,只能采取在全村农户中,哪家有能力配套就让哪家参加项目这种方式。

为此,我们建议对不同农户采用不同的扶持方式。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继续实行资金配套政策,而对于绝对贫困户,则实行全额补贴,使他们能够参加项目。具体做法是:首先识别村里的贫困户,建档立卡;第二,了解贫困户需要什么类型的项目;第三,对项目需要的费用进行合理的估计,并提供全额补贴;第四,为了防止补助资金用于生活消费,项目最好由村干部或驻村的对口帮扶干部帮助组织实施;第五,扶贫部门对项目进行验收。

这种方式比让农户配套的方式要好得多,能够真正让那些最需要扶持的贫困人口受益。但是,这种方式的运作成本要高得多,需要村、乡、县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投入很多精力。因此,要求他们有为贫困人口服务的信念,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另外,由于这种方式补贴额度较高,需要更严格的管理,以防资源的漏出。当然,全额补贴也会使项目的总体规模减少,但更容易达到扶贫目标。

2.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投入和解决因病因残致贫问题

在调查中了解到,那些上学孩子多,教育费用负担重的家庭以及文盲的家庭,更容易成为贫困户。因此,更有针对性的减少或减免贫困子女上学费用应该成为目前加强教育投入的切入点。这不仅可以减轻贫困户的家庭负担,使他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生产或改善生活条件,同时可以解决很多孩子因家庭困难中途辍学不得不成为新一代文盲或贫困人口的根本性问题。

3.计划生育政策与养老保障制度结合

一部分贫困户是因为子女过多,负担太重。如果对这样的农户不加区别的进行扶持,可能产生不良的激励,诱导别的家庭也生更多的孩子,这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计划生育政策。从长远来看,在贫困地区扶持绝对贫困人口,必须考虑政策之间的协调问题。作为开发式扶贫的重要补充,我们建议在贫困地区逐步建立计划生育与养老保障相结合的制度,凡是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在父母步入老年后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养老补助,从而减少贫困农户养儿防老的需求并鼓励他们自觉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4.一对一的帮扶应该主要针对绝对贫困人口

目前,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普遍建立了“一对一”等形式的结对帮扶制度,在帮助贫困人口发展生产,提高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结对帮扶的对象主要是贫困村中的中等或中等偏下一点的农户,而真正的绝对贫困户却很少有人去结对帮助。主要原因是帮助中等和中等偏下的农户比较容易见效果,而帮扶绝对贫困户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有效果并且帮扶工作更艰苦。

然而,最需要在思想、物质和能力等各方面帮助的正是那些绝对贫困户。如果基层干部和职工能够结对帮扶他们,不仅有利于他们树立摆脱贫困的信心,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针对绝对贫困人口的开发式扶贫项目的实施。如果我们要全额补助绝对贫困人口的开发式扶贫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谁来帮助项目的实施,如果直接交给绝对贫困户,有可能被用于直接消费。因此,让结对帮扶者负责组织和监督项目的实施是一个可行的选择。结合帮扶者的知识、社会关系和其它方面的能力,扶贫项目的成功率也会大大提高。

六、结论

我国官方统计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中绝对贫困人口2610万,低收入人口5000万;但是按同一标准估算,世界银行最新认为2002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为1.6亿,包括了低收入人口和绝对贫困人口,笔者估算认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至少也在1.2亿左右。虽然我国扶贫干预逐渐转向以贫困村为单元,扶贫项目要求到村到户,但是贫困村的基本状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体系依然十分薄弱。贫困已经是世界性的课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从根本上改善城乡二元制结构,针对我国农村的特点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扶贫政策,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使城乡差距日益缩小。是我国安邦定国,繁荣发展的头号课题。

参考文献:

1.阿玛蒂亚·森:《贫穷和饥荒》,1975

2.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

3.国家统计局农调队,2001-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4年

4.王萍萍,中国农村贫困的地区聚类分析—兼论分地区反贫政策选择,2000,贫困问题专刊

5.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概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P22

6.“中国农村人口发展与教育”课题组,中国农村人口发展与教育,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赵人伟、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经济研究》1997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