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犯罪刑事责任的由来

时间:2022-02-16 10:42:58

自然人犯罪刑事责任的由来

摘要:刑法立法解释确定了单位犯非单位犯罪中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解决了单位若犯非单位犯罪,自然人是否应当承当刑事责任这一理论上与实践中一直悬而未决的难题。单位犯非单位犯罪,并不能依据单位犯罪定罪处罚,但可以根据单位犯罪行为与自然人犯罪行为的同一性,借助单位犯罪行为所引发的自然人犯罪确定自然人的刑事责任。

关键词:单位犯罪;自然人;单位;刑事责任

《刑法修正案九》新增了诸多的单位犯罪的规定,但是自然人主体仍是最重要的行为主体,对于单位犯非单位可构成之罪中自然人承担刑事责任仍是悬而未决的疑难。

一、立法解释的肯定与模糊

2014年4月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情况,规定了法律未规定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的,如何适用刑法有关规定的问题,解释如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单位实施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未规定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的,对组织、策划、实施该危害社会行为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单位犯非单位犯罪,在单位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相关自然人能否承担刑事责任的话题是一直困扰学术届与实务界的老问题。学界对此问题存在肯定论①与否定论②两说,这种分歧主要源自《刑法》第30条规定存在反向解读的可能,即法律没有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自然人是否要负刑事责任并未做具体的规定。解释很明确的指出,法律未规定追究单位刑事责任的,对自然人是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的。但此次解释对责任的由来与分配上并未加以说明。

二、责任由来问题的产生及解决

当然破除单位犯非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由来的问题固然可以通过立法的完善来解决。我国单位犯罪的罪名整体而言呈现的不断扩张也是完善趋势的体现。解决单位犯非单位犯罪责任由来的理论很多,有人格化社会系统责任论整体责任论、双层机制论、双重性论、连带责任论、复合主体论、新复合主体论、单位成员从属性与独立性论、自然人非犯罪主体论、一体化论。以主体的数目为划分标准,可以分为单主体论与多主体论。

(一)单主体论下的归责理由

理论前提若是“单个主体论”,即“单位犯罪只是单位一个犯罪主体,作为单位成员的自然人只是作为某种构成要素而非独立主体,处罚单位成员的自然人只是对单位的犯罪行为的综合性的全面处罚,单位成员的自然人只是刑事责任的主体而非犯罪主体去分担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③根据此理论则应当认为行为是由单位实施,但是根据刑法不能将行为所导致的责任归咎于单位,而可以将刑事责任直接归咎于组织、策划、实施该危害社会行为的人。归责原因在于自然人代单位受罚,归责方式按照单位犯罪的责任分配,不对单位定罪量刑仅仅是因为刑法上没有规定。关于单位成员的自然人不具有犯罪主体资格却如何能作为处罚主体?其刑事责任根据从何而来?复合主体论认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是以单位组织为形式,自然人为内容复合组成的特别主体。单位和单位成员是两个具有内在联系的主体,在单位犯罪构成中复合为一个主体,又可以在量刑时分为两个部分,即对单位和单位成员分别使用刑罚。”④单位成员从属性与独立性理论。“该论者分析了单位成员在单位中具有的从属性与独立性的性质,并由此产生了单位成员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观恶性和道义的应受非难性的伦理基础。上述观点,从不同方面阐释了单位成员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⑤但均认为单位成员在人格上的独立性是相对的,不具有法律主体地位。单位成员从属性与独立性理论中,人格的独立性与从属性是对立的,如何能够在一个主体上同时体现?

(二)两个主体论下的归责理由

理论前提若是“两个主体论”,即“单位犯罪存在两个犯罪主体,从整体上看单位起着主导作用,作为单位组成要素的自然人,处于从属地位,但是如果深入其内部结构,则自然人主体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而单位又从属于他。”“单位是一个由自然人组成的社会系统,单位的存在与活动,甚至是犯罪行为都是通过自然人的行为来实现的。”⑥则此条解释应当解释为行为在本质上是由自然人所实施,危害行为也是由单位中的个人具体组织、策划、实施,但是根据刑法可以以自然人犯罪将其归咎刑事责任的,可以对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人追究刑事责任。归责原因在于自然人的行为本身就能评价为犯罪,归责方式按照共同犯罪的责任分配,不对单位定罪量刑一方面是因为刑法没有明文规定,另一方面是因为依靠自然人犯罪就能较好的分配责任。“双重犯罪机制论”便是“两个主体论”的代表观点,其认为“单位犯罪存在着一个特别的‘双层犯罪机制’,第一层次是单位犯罪,犯罪主体是单位,这是单位犯罪的表层结构,我们不妨将单位称为‘表层犯罪者’;第二层次是单位的决定者和执行者所构成的共同犯罪,犯罪主体是决定者和执行者个人,这是单位的深层结构。⑦由于双重结构的存在,便为单位虽然不构成犯罪,但自然人可以构成犯罪提供了理论上的合理性。应运而生的便是“双重刑事责任论”即“在单位犯罪的同时,必然伴随着作为单位有关人员的自然人犯罪,也就是单位犯罪中存在两类犯罪主体,自然要对两类犯罪主体进行处罚,这完全符合刑事责任的基本理论。而单位有关执行人员在执行职务行为时,意志和行为的双重性决定了单位犯罪时有两类犯罪主体。”⑧对于此种观点,有学者的评价较为中肯“双层犯罪机制论”“把单位犯罪作为两个层次的犯罪来理解,不仅使单位犯罪复杂化,而且给人以两个犯罪之嫌。事实上单位犯罪是一个犯罪,两重评价,而不是双层犯罪。”⑨当然,这个理论可能同时蕴含着单位犯罪应当存在单位犯罪构成与自然人犯罪构成两套对应的定罪规则体系。运用此种理论解释单位犯非单位犯罪看似并不存在问题,即单位不满足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自然人依然可以构成自然人的构成要件。但是其忽略了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单位犯罪的本质问题,即单位犯单位犯罪,自然人共同犯罪与单位犯罪的认定标准与归责路径是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的,前者是先以每一个个体为基础的整体判断再对各个个体进行归责,而后者是先解决单位整体的定罪再对特定个体进行归责。而且双层犯罪机制将定罪与责任分配相混淆,本应是内部的责任分配问题置于外部的评价之上。

(三)现行立法体制下的选择

立法对单位犯罪的确认,单位犯罪双罚制的处罚原则,立法对单位主体的不断扩充丰富的趋势,不仅意味着我国的单位犯罪立法顺应了国际潮流也彰显出我们对单位犯罪认识的不断深入,这些立法成果都是我们理论研究的前提。“单主体论”区分了行为主体与责任主体,但未保持两者的统一,从而引发了对其刑事责任由来合理性的质疑;“两主体论”为了保证行为主体与责任主体的一致性,将单位犯罪主体人为分为单位与自然人,从而造成了两套犯罪构成理论上的不统一。就单位犯非单位犯罪而言,自然人负刑事责任是有其依据的。论证如下:首先,即使单位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但刑法没有规定主体可以是单位,便意味着单位行为所引发的刑事责任不能由单位负担。但这并无意味着刑事责任的彻底消除,即使单位因为主体不符合而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其与内部的自然人犯罪行为与单位犯罪行为具有同一性,而可以构成刑法所明文规定的自然人犯罪,这便是单位犯非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总来源。其次,单位犯罪的主体应当是单位而并非是自然人,既然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表述却始终为“单位犯此款罪”,我们就应当承认单位独立的主体地位。单位与自然人并列的地位也应当予以承认,单位的意志来源于单位章程(自然人过去意志的文字体现)与单位决定(自然人现在的意志),这便使得其意志在某种程度上与多变的自然人不同,存在相对稳定的独立人格;单位的行为借助于自然人的行为予以表达,其行为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应当归结于单位。因为相对于自然人作用的渺小,单位是群体的力量,其独立的财产也能给人更多的保障,能获得更大的信任。这也是单位在大部分情况下实施财产诈骗类犯罪都能得手的原因。在此前提之下,单位实施单位犯罪行为,构成单位犯罪,相关自然人行为与单位行为有同一性,其体现在单位行为的定义上。而后,单位行为应当被认定为单位为其单位利益而由内部自然人具体实行的行为。这与单位行为的传统定义“单位行为是指单位内部决策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的行为。”⑩是相背离的。因为通说隐含了单位并无自由意志,全凭决策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的意志与行为行事。还学者利用罪责自负理论对此定义进行支持,认为“在刑法语境下,单位内部的自然人行为不能像其在民法语境下一样,完全转变为法人行为。原因在于刑法是以规范自然人行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对犯罪行为形成了严格的人身专属性,行为专属于实施该行为之自然人,所引起的所有法律效果都与该行为的自然人有关。”○11笔者认为,此种定义讲单位犯罪本质上归为一种特殊的自然人犯罪,单位是自然人手中的道具,自然人的行为专属于自然人本身一定程度上是违背事实的。一方面,将此种理论往前一步,单位犯罪视乎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而刑法对自然人犯罪的定罪处罚早已基本完善。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单位是否真的就仅仅具有形式上的价值呢?一般来说,单位相比自然人其信用记录更加透明,风险承担能力更强。在此种背景下,代表哪家单位是比谁去办在交易中更为重要,行为人的职务身份优于自然人的身份,其行为也将体现为单位行为。其后,笔者认为在我国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下,对单位犯非单位犯罪中自然人归责是有道理的。因为在以双罚制为基础,以单罚为例外的设定下,单位犯罪中的对单位或许存在不予处罚的情况,但对单位中的自然人的处罚却是必须的,这便意味着单位承担刑事责任后并不意味着自然人就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只是相比而言,可以少承担一点刑事责任。最后,逻辑链条便为,单位实施了单位行为,单位行为为刑法所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主观上也符合了刑法的规定,主体适格就构成单位犯罪,主体不适格便需要视为借助单位行为的自然人犯罪。从单位的角度看,自然人是代其受罚;而从自然人自身的角度看,也是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并不违反罪责自负。刑法首先对单位行为进行总体上的评价,再在评价完单位犯罪之后对自然人进行归责。而当单位实施了单位行为,单位行为并非是刑法所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时,单位不构成犯罪不存在争议,因为刑法并未总体评价单位行为,此时单位之后的自然人才能走到台前,但此时自然人将不能在单位犯罪的框架之下进行责任的分配,而只能凭借自然人共同犯罪定罪量刑。

三、结果

刑事责任是刑罚的依据,而构成犯罪是刑事责任的根据。单位犯罪并非是存在双重犯罪主体,即单位犯罪存在一个统一一致的犯罪构成,而只是在归责的时候存在单位与自然人两种归责的对象,这在法律上也是得到确认的。而就单位犯非单位犯罪而言,按照现行的刑法规定是不能按照单位犯罪定罪的,也就造成单位虽然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但实际上并不能定罪处罚的。如果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同一性并不需要突破,而未规定之时,则需要借助自然人犯罪进行定罪量刑。自然人在不纯正的单位犯罪属于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单位意志的体现借助的也是自然人意志的表达,利用自然人犯罪对自然人进行定罪处罚也不存在法律适用上的障碍,但是将所有责任归结于自然人而单位并未受到任何处罚在法理上是违背单位犯罪的立法懿旨的。当然以上问题的根源还是来自于立法滞后造成的漏洞,使得一些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明明可以由单位犯罪所规制,却没有被纳入单位犯罪的范围,便造成刑法理论对此的解释难以为继。没有法条依据对单位定罪量刑,唯一可行的路径便是按照自然人共同犯罪处理虽然可行,但实际上会使得自然人责任的分配并不均衡,理论上也会使得其它的单位犯罪失去依据。所以立法解释在一方面属于对此问题给我们的感觉是权宜性的规定。具体的实现还是有赖于刑法中对单位犯罪及单位犯罪主体的立法完善。

作者:姚翔宇 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注释]

①张明楷.法益初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367.

②陈兴良.盗窃罪研究[A].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判解[C](第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36.

孙军工主编:金融诈骗罪[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59.

③陈兴良.单位犯罪:以规范为视角的分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④卜维义.法人犯罪及其双层机制与两罚制[J].经济与法,1991(6).

⑤马长生,胡凤英.论新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J].政法论坛,1997(6).

⑥何秉松主编.法人犯罪与刑事责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472-476.

⑦同注6.⑧卢勇.单位成员行为的双重性与单位犯罪[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1999(4)

.⑨董玉婷.论单位实施非单位犯罪问题[J].环球法律评论,2006(6).

⑩蒋熙辉.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探究与认定[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75.11同注10.

[参考文献]

[1]陈兴良.单位犯罪:以规范为视角的分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2]蒋熙辉.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探究与认定[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3]何秉松主编.法人犯罪与刑事责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卢勇.单位成员行为的双重性与单位犯罪[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1999(4).

[4]娄云生.法人犯罪[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5]卜维义.法人犯罪及其双层机制与两罚制[J].经济与法,1991(6).

[6]张明楷.法益初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7]马长生,胡凤英.论新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J].政法论坛,1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