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时间:2022-12-15 10:03:07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科学设计实验步骤,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注重实验过程中科学推理的过程,加强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培养;注重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收集,推动学生科学论证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引导学生从质疑中提高科学思维的品质。

关键词:物理实验;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这是每一个物理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笔者结合物理教学实际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科学思维培养的策略谈几点做法。

1科学设计实验步骤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在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会提前为学生设计好实验步骤,并提供相应的实验器材,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完成即为完成了实验教学任务。但物理实验的根本目的其实是通过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这也是学生在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能力。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物理实验自主设计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结合书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注意事项,自行设计实验,通过科学设计实验步骤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例如,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验器材,引导学生先在稿纸上画出实验装置设计图,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最终独立完成实验设计,然后再按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给予学生相应的技术指导,指出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但主动权还是要掌握在学生手中,真正实现以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科学设计实验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发展。

2注重实验过程中科学推理的过程加强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培养

实验是验证科学理论推断的重要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也是学生验证理论知识正确与否的有效手段。因此,在物理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创设相应情景,引导学生在物理实验中进行自主观察,根据观察内容,利用类比推理、逻辑推理等科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推理,最终将推理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对比,寻找二者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探讨实验现象和相关问题,加强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科学思维培养。

3注重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收集推动学生科学论证思维发展

初中物理实验的初衷是将实验结果与猜想进行对比,验证科学理论的严谨性。因此,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与分析,推动学生科学论证思维的发展。例如,在研究“阿基米德原理”时,教师首先提出设想:物体所受到的浮力是否是决定物体能否漂浮在液体表面的关键?随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利用小球在水中浮沉的现象推断出: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漂浮于液体表面,最终推导出“物体能否漂浮在液体表面是由浮力与重力共同决定的”结论。如此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验证科学理论,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印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要点,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养成利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与论证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4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引导学生从质疑中提高科学思维的品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以口头传授的方法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的任务就是将理论知识记住并运用到实际做题中,这样的填鸭式教育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一知半解,有疑问也无法得到论证。物理实验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对理论知识产生质疑,教师此时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质疑引导其对科学理论进行思考,改变以往全盘被动接受的局面,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例如,在探究焦耳定律实验中,学生往往会提出以下疑问:电压大小能否影响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此时教师就应对学生的问题重视起来,利用当前实验设施和生活常识进行验证。教师可以以家用电器为例提出问题:什么情况下家用电闸空气开关会自动跳闸?学生经过讨论最终得出“并联电器越多导致传导温度变高最终跳闸”的结果,教师提示“并联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电压始终为220V,并没有变化”,最终学生得出“电压并不能影响电流通过导体时的热量”的结果。如此,学生在质疑之中加深了对于理论知识的印象,教师也在论证之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作者:白月芬 单位:献县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