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文化生态的失衡与建设

时间:2022-06-29 04:42:59

教师教育文化生态的失衡与建设

〔摘要〕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中出现传统师范文化消解和实践中新教师教育文化缺失及混乱的问题,本质上是教师教育文化生态失衡所致。通过借鉴吸收不同学科的文化生态概念可得出教师教育文化生态的科学定义;在文化生态的视角下,教师教育文化生态的异化表现为历史时序下的冲突和空间现实内的失衡;最终要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重构,来促进教师教育文化生态的建设。

〔关键词〕教师教育;文化生态;失衡

世纪之交,我国的教师培养开始从传统师范教育转向教师教育。十几年间,争论不断,源自此两种教育各自有其特定的言说方式和思考方式,影响和塑造了人们对其不同的理解和行动。[1]但是,现实中的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在这一进程中,很多人对传统师范文化的消解存有顾虑,甚至存在一种“老中师情节”。这无外乎是对新的教师教育文化缺失及混乱的焦虑。在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所展现出的文化消解,以及在教师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文化混乱,本质上是教师教育文化生态失衡所致。因此,从文化生态的视角解读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成为一个急需被正视的学术课题,亦是一项教师教育文化建设的现实任务。其中一些关键的课题需要厘清:教师教育文化生态是什么?文化生态视野下,教师教育文化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哪里?教师教育文化生态该如何建设?

一、教师教育文化生态的提出:体系与定义

文化生态的问题不是刚刚产生的,而是以前就存在,并且将来还会存在。1998年,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社会学人类学研讨班上,方李莉首先提出文化生态失衡的问题。[2]当前,从文化角度研究教师教育的成果不少,但以教师教育文化生态作为研究对象,加以解析的研究尚未出现。这就需要借鉴不同学科的文化生态概念,结合教师教育体系的变化,认识教师教育文化生态的科学定义。(一)文化生态。早期文化生态研究主要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倡导。斯图尔德于1955年出版《文化变迁理论》一书,从文化进化论的角度,提出了文化适应理论。他认为文化变迁就是文化适应,称为文化生态学。[3]当前,将文化研究同生态学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在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生态学及地理学等诸多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有学者认为,文化生态研究大致可分为侧重解释文化变迁的生态学研究和把文化类比为生态整体的文化研究。前者偏向于生态学,研究文化演变和生态的关系;后者侧重于研究文化同社会的关系。[4]方李莉认为,“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各种文化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甚至类似食物链的文化链。它们互相联系成一张动态的生命之网,其作为人类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具有自身的价值,为维护整个人类文化的完整性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5]可以说,文化生态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不同文化所形成的一张类生态网络。文化生态的研究需落脚在主体和关系上,文化生态的主体是人或人群,没有这一主体,文化生态也即消亡;同时,文化生态是社会性关系,它不仅是文化的问题,更是社会关系的问题;最后,文化生态是一个时空框架,历史时序和空间现实的不同会带来文化生态的差异。(二)教师教育体系的变化。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体系较为封闭。在专业追求上,注重教学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价值理念,无法适应学术研究水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培养环节上,较集中在职前环节,常忽视教师入职和职后环节;在体制上,形成了分工明确、层级严密的三级师范教育体制,保持了师范教育体系的相对独立性。虽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保证了师资,也让师范院校等级明显,出现体系封闭的问题。当然,以培育教学专业技能优良的职前师资为基本任务,可以保证教师教学技能,也逐步确立起师范性的典范价值,崇尚“师道”。最终,在这种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内,发展出一些优良的传统师范教育文化,尤其体现在“师范典范性”和“培养优良师资”两方面。与此相对,开放性已逐渐渐成为国内外新兴教师教育的新趋势。主要受到专业上的综合化及人才培养上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体现为教师教育大学化和一体化两大“运动”。“大学化”旨在解决教师教育学术性和教学专业性之间的矛盾,西方国家在这一进程中,基本消灭了师范院校,完全由大学承担教师教育职能;我国则通过将师范学院升格或并至师范大学、师范大学综合化、大学办教育学院等方式实现了教师教育大学化。“大学化”从根本上实现了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开放性,突破了封闭体制的垄断。而“一体化”则将教师教育置于职前、入职和职后这一连续的时间轴上,进一步促使教师教育突破高校的垄断。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多元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结合教师资格制度的探索,开放性愈加明显。有西方学者将我国教师教育模式称为西方世界之外的独特模式。[6](三)教师教育文化生态。人类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包含众多不同的分支系统,进而形成了文化生态的社会性关系。因此,教师教育文化生态是教育文化生态的一个子系统。每个次级系统内,存在不同类型的文化形式,它们之间又构成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当文化形式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时,文化生态表现出失衡状况,促使文化生态处于动态中,最终走向另一个平衡状态。此外,次级文化生态同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相联系。历史进程中整体文化生态发生变化,会对微观领域的文化生态造成冲击,最终使其发生进化。在定义上,教师教育文化生态可理解为:参与教师教育活动的人所创造的各类与教师教育相关的文化形式,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开放生态网络。一方面,作为更大文化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教师教育文化生态是教育文化生态中的一个子系统,其文化演进受整个社会教育文化变迁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教育文化生态内部又形成了不同要素所构成的文化形式,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样促使该文化生态变化。直观地说,教师教育文化生态表现为人、环境、内容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见图1),而围绕不同要素所形成的文化形式又和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紧密联系在一起,最终塑造了教师教育文化生态的样貌。

二、教师教育文化生态的变异:冲突与失衡

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首次出现“教师教育”;次年,《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正式以“教师教育”取代“师范教育”,并提出取消中等师范教育的要求。[7]新兴教师教育体系以开放取向替代传统封闭取向,兴起迅速,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新旧交替的冲突。(一)历史时序下的冲突。教师教育迅速替代师范教育,旨在克服传统师范教育体系封闭性所带来的弊端,解决学术性和专业性之间的矛盾,并将一体化作为教师教育的未来方向。但在过程中出现对师范教育理解过度窄化的倾向。原本师范教育体系的独立性并不完全等同于封闭性,也并不意味着师范教育不注重一体化,一味地将传统师范教育贴上封闭性的标签,便出现视其为“落后的名片”的现象。另外,发自西方教师教育背景下的大学化运动,也只是解决学术和专业矛盾的西式药方,难以完全适应中国。悲哀的是,我国教师教育综合化大有抹杀师范教育独立性的意味,一定程度上没有区分独立性和封闭性的差别。在未能清晰分辨的情况下,升格、合并、办大学成为师范院校的终极目标,虽逐步获得开放性和综合性,但却丢失了独立师范教育所积累的优秀文化传统。在体系转向的短暂历史进程中,我国教师教育文化面临的最大问题,可以说是传统优秀师范文化的消解。综合化、一体化、开放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规律,但并不意味着必然和我国师范教育相矛盾。正是因为封闭和落后的标签,让教师教育改革容易在思想上否定师范教育的一切,使“师范典范”的优秀文化在改革实践中逐步淡化。(二)空间现实内的失衡。在教师教育体系转向中,新的教师教育文化的缺失和混乱是另一个重要问题,尤其体现为教师教育文化生态的失衡。当下教师教育文化生态中,围绕人、内容和环境形成的诸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及组织文化等各形式之间,以及同整个社会文化生态之间都表现出众多失衡的现象。从教师教育文化生态之外的宏观社会文化体系来看,“重学”文化盛行,“尊师”文化衰减。伴随竞争压力的增大,中国父母愈加看重子女教育问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传统“尊师”文化却在日渐衰减。少数教师的不良行为被急剧放大,甚至出现“妖魔化”教师群体的倾向;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仍未得到较高肯定。这些现象也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重振师道尊严。[8]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两会期间指出,改善和优化教育环境,要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2019年两会期间,陈宝生再次特别强调尊师重教,呼吁社会不要因个别事件妖魔化教师群体。此外,两会关于教师的热点话题也可看出国家对于教师地位的重视,如,要落实教师工资待遇,提升农村教师收入;健全国家教师荣誉制度,提升教师地位;推进教师公务员制度等。[9]从教师教育文化生态内部来看,一方面,精神文化发展速度赶不上物质文化水平提升的步伐,失衡严重。众多承担教师教育的大学及师范院校,物质条件发展极速,但教师教育文化继承发展却不尽人意,甚至功利性地进行办学和人才培养。如,很多院校执着于建设硕、博士点和平台基地,成果,忽略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制度文化严重侵蚀精神文化。有学者指出,师范教育在向教师教育转化中,制度体系执着于教师专业化,并将其理解为技术化、知识化的量化过程,使得教师培养逐渐陷入技术主义或科学至上的泥淖,忽视为人师表的“人”的变化和发展。[10]也有学者从教师资格制度角度,指出制度体系存在内部矛盾与现实层面的混乱,使得师范专属性消失,带来了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的窘境,管理上的绩效本位思想也压缩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11]

三、教师教育文化生态的建设:自觉与重构

“教师教育”本是一个西方概念,本土化的教师教育文化建设需要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实现教师教育文化的重构,实现西方话语同中国语境的结合。教师教育文化生态存在多元的冲突与失衡,不同人从文化生态的视角观看教师教育文化生态,会看到不同的文化问题,但根本上是继承和再发展的问题。(一)走向教师教育文化自觉。我国教师教育文化建设是处在师范教育改革历史进程和教师教育空间现实中的重要命题,需要对我国教师教育文化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即走向教师教育文化自觉。“文化自觉”这一概念由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次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文化自觉”的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2]“文化自觉”也就是在具有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文化来源、得失有清醒的反思。简言之,文化自觉是在跨文化交流的前提下对自我文化的一种自知之明。[13]我国传统师范教育已逾百年,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财富,在同西方教师教育话语结合的今天,需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些文化精华,切不可在观念不清中丢失瑰宝。(二)实现教师教育文化重构。教师教育文化的建设集中表现为两点:一是对传统师范性的继承;二是凝练新教师教育文化的内涵。实践中教师教育文化生态的失衡制约了文化建设,就需要从文化生态建设的角度对教师教育文化加以重构,尤其需要从两个方面解决教师教育文化失衡的问题。1.重塑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无论是传统师范文化,还是倡导开放多元的新兴教师教育文化,最终都需要以教师教育实践中的人为中心,而人们所共享的精神文化观念是一个文化生态中的核心部分。教师教育文化生态建设,就是要把“为人师表”“学高为师”等“师范典范文化”内化至参与者的心中,进而外化至物质、制度等文化形式中,形成以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式的教育家为目标的教师教育核心文化。2.优化因环境而发展的制度器物文化。教师教育处在一定的脉络环境下,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均属于教师教育文化生态的一部分,它们和精神文化相互影响。因此,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文化生态建设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就是要打造能够促进教师教育快速发展的环境。优化社会环境,形成教育优先发展的氛围,确立教师教育“工作母机”的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整体社会风气。同时,在物质投入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真正提高教师的经济社会地位。最终,才能重构当前较混乱的教师教育文化,实现教师教育文化生态的平衡。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纪登斯,菲利普•萨顿著.社会学基本概念[M].王修晓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5.

[2][4]高丙中.关于文化生态失衡与文化生态建设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3]JulianHS.TheoryofCultureChange[M].Urbana: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1979:7,39~40.

[5]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2001,(3).

[6]RHayhoe.TeacherEducationandtheUniversity:AComparativeAnalysiswithImplicationsforHongKong[J].TeachingEducation,2002,13(1).

[7]周兴国,方芳.教师教育改革中的师范文化传承与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19,(1).

[8]陈宝生.中国教育:波澜壮阔四十年[N].中国教育报,2018-12-18.

[9]两会,关于教师的9个热点话题[N].中国教师报,2019-03-13.

[10]吴遵民,张松铃,秦洁.强化还是削弱———略论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换的问题与弊端[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11]陈道坤,蒋叶红.思想的混乱与发展的迷茫———对教师资格证制度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发展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6,(10).

[12]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J].文史哲,2003,(3):15.

[13]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A].费孝通文集(第14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166.

作者:秦启光 单位:湖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