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乡土文化保护研究

时间:2022-01-12 10:23:45

新型城镇化乡土文化保护研究

乡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在土地、乡村、农民三者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有别于城市文化的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乡村生活、工作、娱乐以及思维等方式的集中体现,也是现今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以及农民的精神食粮。乡土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性文化、规范性文化、表现性文化三个层面。其中,物质性文化包括乡村自然风光、建筑风格、农作方式等,规范性文化包括行为方式、制度或社群、习俗、舆论和文化观念等,表现文化包括乡村语言、图像、色彩、音调和姿势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曾在《乡土建筑的价值和保护》一文中这样评价乡土文化:所谓中国文化,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儒学、佛学、道学和帝王学,但究其根本其实也不过是典籍文化;有这样一种文化,它凝聚着广大农民的生活智慧,滋润着我国辽阔的村野大地,诉说着我国历史长河中星星点点的故事,这就是乡土文化。本文立足于目前在保护乡土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并在现有基础上,探索发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在乡土文化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具体分析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些关键因素针对性地提出实际解决方案。本文试图呼吁人们重视乡土文化的保护,探讨乡土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找到保护乡土文化的新的突破口。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土文化的保护措施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在以城市文化为核心的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我们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一)乡土文化相关法律不完善。时至今日,可以说,乡土文化的保护问题依然没有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2015年5月19日举行的全国文化法治工作会议上,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梳理了我国文化类的法律法规。目前在国家层面上,我国已初步创建起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涵盖知识产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管理、服务公共文化等领域。其中,关于文化保护的相关法律有《著作权法》《文物保护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关于文化方面的行政法规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10多部,文化部目前有32个有效的部门规章。由此可见,对于有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的中国法律体系来说,文化类法律的比重小之又小,更别说是对乡土文化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了。我国是农业大国,乡土文化是我们的灵魂。缺失乡土文化保护的上位法,也就迷失了乡土文化的保护方向,会使得地方政府保护乡土文化的随意性增大,甚至会为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分得一杯羹牺牲乡土文化。(二)乡土教育缺失。《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隔一小时,就会有4所学校消失;每隔一天,农村就减少3所初级中学、63所小学,外加30多个教学点。十年来,初级中学少了1.06万所,教学点少了11.1万个,学校减少的数量更是惊人,约减少了22.94万所。初中、教学点、小学减少幅度分别为25%、60%和52%;除此之外,在2010年,农村初中生比十年前少了1644万人,降低了三成;而初中学校中就读的学生减少了二成,小学就读的学生减少了一成。此外,农村学校作为特定区域内的文化传播机构,无论是师资还是教育经费的水平普遍偏低,导致大多数农村居民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不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到城里上学,有些家长由于担心孩子安全,为了更好地照顾他们,因此放弃农村的工作,到城里打工。农村学校的教育受到城镇化带来的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只重视应试教育,而严重忽视了乡土文化的教育,常给孩子灌输这样一种理念: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走出大山、走出农村,去往更大的城市,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现实的写照。于是,农村教育的内容与城市教育如出一辙,都是为小考、中考甚至高考而学习的应试知识。这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家长们认为乡土文化无用、青少年不愿意传承传统工艺的尴尬局面。(三)乡土劳动力流失严重。近年来,城市不断扩大,以放射型的形势吞并着周边的农村;高架桥、高速公路、工厂等不断修建,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大量肥沃的农用土地被占用。虽然说企业和国家都给予农民一定的补助,农民们拿着这些补助可以去谋求更好的生活,但是有些损失是无法挽回的。农民们脱离了曾经世代相依的土地,这也意味着与耕地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乡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正在慢慢地在人们的视野中模糊,直至消失。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断言:“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发展,二是中国的城镇化。”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城镇化可以带来经济利益,促进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确,城镇化是一种促进我国发展的方式,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对我国而言也是巨大的挑战,其中一个挑战就是其所形成的城市文化强烈冲击着我国的乡土文化。城镇化进程中快速、紧张的生活节奏,正在冲击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知足的生活模式,不断打破农村居民对乡土文化的坚守。成千上万的农民迫于生活的压力或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放弃耕地,成为费孝通先生所称作的“宣泄出外的人”,也就是农民工。而青年在外读书的,也会因为就业条件、发展空间、生活条件等因素,选择在外创业或者继续深造,这些人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家,或者为了生计选择不回家。也有许多人将打工挣来的钱寄回家里,纷纷盖起了洋房。慢慢地,少了土地、农村、农民三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的乡土文化必然是破碎的,终将抵不过城市文化的强烈冲击。(四)乡土文化被过度商业化。随着一部获得了高票房与高口碑的影片《大圣归来》对古典的致敬,“大圣故里”争夺战再次成为人们的谈资。中国文化学界一直争论《西游记》中齐天大圣的“户籍”归属问题,于是乎,吴承恩笔下的“孙猴子”诞生的顽石,近年来出现了多个不同的版本,甘肃、山东、江苏连云港等地纷纷表示,齐天大圣的故乡是属于他们的。后来加入争夺战的还有山西娄烦县,该县的文物旅游局还声明,授权娄烦县花果山生态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名为“花果山”的风景区。借着经典之名对虚幻的景观进行人为搭建、大肆宣传,过度商业化,这难道不是对经典的亵渎吗?除此之外,为了方便乡村、名镇的统一管理,当地管理部门多采取统一规划的方式,破坏其原来的格局,强行进行改造。喜欢去古镇旅游的朋友不难发现,乌镇、凤凰古城、靖港古镇、镇远古镇等知名旅游景点,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商品店面、特色小吃、纪念物品、节目表演等都千篇一律,没有独特之处。据笔者调查,四川省江安县大井镇九角村就曾有过这样的情况,当地政府为了打造历史名城形象,要求路边的每家每户必须贴上红砖青瓦,挂上大红灯笼,看似整齐划一,实则是伪造古董和乡村。更有甚者,将乡土文化当成文化旅游的吸金石,雇佣农民使其成为专业的歌舞演员或是销售员,使得传统工艺、传统技能成了制造旅游纪念品、迎合游客的手段,也使得乡土文化仅剩下经济效益。(五)乡土文化的多样性危机。我国文化发展一直表现为城市、乡土文化二元发展的格局,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文化已然成为“主流文化”,同时随着网络、媒体等传播方式的快速发展,城市文化仍不断释放着巨大的生机。反观乡土文化,已经因为种种原因被逼到边缘线,不断受到城市文化的排挤,乡土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正如陈波、耿达在《城镇化加速期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空心化、格式化与动力机制》一文所提出的,乡土文化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有的乡村文化活动越来越趋同,由政府所主导的文化下乡活动内容基本上趋于一致,都是送戏、送书、送体育器材、送电影等大同小异的文化活动,并没有考虑到乡土文化的差异性;二是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文化正在强有力的吞并着乡土文化,使得乡土文化逐渐失去群众基础,向“看电视”“打麻将”等娱乐活动集中。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越来越多关于建设农村文化的政策和措施,这说明国家对农村文化越来越重视,经济、文化、人力等资源向农村投入的比例持续加大,持续稳健推进农村文化的建设。在国家资金和政策的双重支持下,各地方政府自然也十分重视对乡土文化的建设。于是,各乡各镇逐渐兴建文化站、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各村配备专职于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并举办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下乡活动。乡土文化的保护工作看似正在顺利进行,但是“十里一风,百里一俗”的乡土文化特点,真的能以这么简单的方式保护传承下来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即使国家如此重视乡土文化建设,即使各职能部门毫无偏差地将政策执行下来,即使各公务人员将工作做得面面俱到,也只会出现千篇一律的乡土文化繁荣假象。(六)对乡土文化存在偏见。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人们在思想价值观念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化和多样化,从而发生文化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再加上我国的贫富差距增大,使得乡土文化在人们眼里越来越“没价值”,许多人认为乡土文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很多地方的乡土文化开始面临断层和失传的危险。今天的城市,甚至出现了邻居之间十年都未见过面的情况,就是这样相互不熟悉的人组成了我们现在的社会,因此再小的事情都必须完全讲清楚,甚者需要立下字据,这样才发生法律关系。但是在过去,乡土社会中发生法律关系是罕有的,从初次打招呼到熟悉再到信任,大家的信用并不是用契约等纸质条例来体现的,而是依靠于自古以来的生活习惯和道德约束。此外,有人认为乡土文化就是落后的、愚昧的文化,有一段顺口溜是这么说的:“山炮进城,腰扎麻绳,反穿皮袄,外露毛绒……”这是对农民赤裸裸的讽刺,讽刺其没有文化,没见过世面。其实质更是对乡土文化的鄙视,似乎乡土文化只会让人变“土”、变“俗”甚至变“野蛮”。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保护的对策建议

文化是城镇的灵魂,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不能只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还要重视精神富裕。乡土文化保护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对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造成不利的影响。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一)建立健全乡土文化相关法律体系。保护乡土文化,首先要建立健全农村法律体系。现有的法律文书主要是针对城市社会、商业社会编制的,但是乡土社会一直以来以熟人社会为主,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与城市的陌生人社会完全不同。因此,要想使法律在农村行之有效,必须充分考虑其实际情况,在立法时应处理好一般性法律法规和民间规范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健全农村司法救助体系,从而保证广大农村居民在遇到相关法律问题或是权益受到侵害时,能通过司法救助体系获得及时而有效的法律援助。另外,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之间,要有充分的时间引导人们了解此法律,避免“法盲”现象,减少农民与执法人员之间的矛盾。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让农村居民了解《文物保护法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现有法律,以及《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使农村居民懂得用法,让更多的人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也为乡土文化的保护创造有利的条件。(二)改善乡土文化教育条件,创新教育内容。乡土教育对于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乡土文化的特殊性及其必要性,为乡土文化保护提供良好的基础。在地区发展极其不平衡的城镇化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抱着“先富带动后富”的想法,认为只要发达城镇的教育搞上去了自然会带动乡村教育发展。乡土文化有其特殊性,首先,政府要加大对乡土教育的财政投资,号召社会的捐款资助,鼓励知识性人才下乡支教,全面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育环境。其次,应成立全国性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专项基金,大幅度提高乡村教师的薪酬待遇,让乡村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高薪职业,吸引更多的青年教师加入乡村教学队伍。再者,教师职称评定与评奖评优应适当向乡村教师倾斜,还应鼓励地方政府设立专门的乡村教师评职、评优之类的奖项。因为从目前的评比情况来看,无论是评比内容、名额、过程与规则,都有利于城市老师,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村教师在评比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因此,适当向农村教师队伍倾斜可以点燃乡村教师的教学热情。此外,教学内容也不能仅限于应试内容,在让学生学习基础课程的同时,也要根据当地的乡土文化的特点,增设相关选修课程,培养和保持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走出学校和课堂,去亲身体验农耕文化,感受民俗节庆的热闹氛围,参与手工艺品的制作,深入接触乡土建筑等遗址,以此来拉近学生与乡土文化之间的距离。学校也应举行与乡土文化相关的活动或比赛,如“三月三,跳竹竿”“讲讲我的家乡故事”等,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和竞争过程中感受到乡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思考乡土文化传承的方式。也许在短时间内,教育资源还是会比较少,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教学内容的丰富,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乡土文化感兴趣,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乡土文化保护的队伍中来。(三)就近城镇化,解决乡村就业问题。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乡土文化保护的主体自然也是农民。陈少峰在《文化的力量》一书中提出,目前城镇化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农村人口向大城市集聚模式,如美国、日本、英国等;另一种是农业从业者分散向中小城市集聚而形成的族群网络状城市化模式,如法国、南斯拉夫等。而在中国,要解决乡村就业问题,“就近城镇化”不失为一个好的方式。“就近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向城市迁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或附近县域,从事非农劳务及工作的新型城镇化方式,其实质就是将农村的人口或劳动力就近、就地迁移。因此,对于有条件进行就近城镇化的区域,政府在保护好古村、古镇、古街的同时,政策也应当进行相应倾斜,相应增多优惠,引导企业投资建厂,增加就业岗位,上级政府应给乡政府更多的自主权,发挥其主动性。此外,着重发展第三产业,鼓励农村居民自主创业,将当地特色小吃转换为地方知名品牌;集合大众,将民俗风情转换为吸引游客的方式;利用互联网优势,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如此,在带动地区经济的同时,避免了乡土文化保护落入无人保护的尴尬境地,使农民在工作之余,时刻享受并保护着乡土文化。(四)商业化过程中保留乡土文化的真实性。过度的商业化造成了乡土文化繁荣的假象,实则已经破坏了乡土文化的最本质的内涵。在城镇化进程中,之所以掀起复古怀旧风潮,流行起寻根之旅,流淌出“乡愁”之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被乡土文化纯真的魅力所吸引,这是乡土文化区别于城市文化的根本所在,也是地区与地区乡土文化多样性差异的源头。乡土文化商业化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及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利用人的能动性与创造力对乡土文化进行开发并取得相应经济利益的过程。部分学者过分强调使用商业化手段的重要性,忽视了乡土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自然也是如此,有时候会有意无意地偏离乡土文化的本质,对商业化过程中的乡土文化的真实性造成威胁。张振鹏在《新型城镇化中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道》一文中提出,“无中生有”和“复制粘贴”出来的乡土文化商品或许看起来与乡土文化无异,但始终只是“赝品”,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乡土文化,文化的历史性拒绝历时性的模仿。因此,在乡土文化商业化的过程中,我们的首要工作就是尊重乡土文化的本来面貌,防止为追求整齐划一、方便管理而采用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方式,避免大规模复制乡土建筑、仿古建筑等。其次,政府应该在乡土文化商业化过程中起监管作用,对于那些外包企业为迎合消费者认同和占据消费市场而进行恶性竞争,背离乡土文化初衷的商业化行为进行严惩。最后,转换消费观念,让消费者从高档品、奢侈品的消费转移到乡土文化的消费上来;呼吁到乡村旅游的游客们充分尊重当地文化;为乡土文化的保护提供资金,创造良好的环境。(五)政策制定因地制宜,明确农民在乡土文化保护中的主体地位。2014年以来,由国家统一指挥、地方政府主导的农村“五大工程”建设,旨在推进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对全国基层和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全面覆盖。其内容大致为:推进农村地区文化活动室、有线电视(电视差转站)、图书馆(室)、有线广播、公共电子阅览室(公共网吧)、篮球场与排球场、文化大院等公共设施的项目建设,逐步形成全国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但是,很多措施并没有受到农民的拥护,很多人认为这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甚至不知道。因此,乡土文化保护相关政策的制定必须深入基层,充分了解当地乡土文化的特殊性,深入调查研究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诉求,借鉴其他地区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的政策和经验,将其融合成适合当地的相关政策,提高政策的地区适应性,增加居民对政策的认同感,减少政策实施的阻力。并且,应该更加明确文化是在长时间的生产生活中不断积累、沉淀所形成的,因此文化建设工程是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目的的,使农村居民能在乡土文化保护中自觉选择传承与创新优秀乡土文化,而非创造出新的乡土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坚定并明确农民在乡土文化保护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文化自觉性。费孝通先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文化自觉性是人们对自身所处文化坏境有充分认识,了解文化发展的渊源,参与到文化发展的现在,并且能预测其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一种人们对文化的自我认同、自我反省、自觉行动等自发的行为。人们的文化自觉往往会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产生,通过交流了解自身所处文化的特殊性,并加深对其的喜爱,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无论是处于乡土还是远离乡土的人,乡愁往往在受到城市文化冲击的情况下显得十分强烈。吃西餐喝红酒时不自觉地会想起家乡菜和自酿米酒,过圣诞节吃火鸡时会怀念大年三十晚的团圆饭。渐渐地,“文化自觉”让我们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反思乡土文化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同样,生活在农村的人会用实际行动遵循着乡土文化的传统,坚守着最原始的乡土记忆。(六)发挥媒体优势,提升人们对乡土文化的认知度。在城镇化过程中,媒体对信息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态度与言论对乡土文化的传播与舆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媒体能够强化乡土文化传承意识,吸引乡土文化的潜在受众,拓展乡土文化的传播范围。乡土文化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媒体能将这样的故事性加工转换成一种视觉文化,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广大群众接受并传播。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媒体对乡土文化进行正面宣传,鼓励媒体对乡土文化传承方式进行创新。比如海南电视台举办的《呀喏哒嘀》琼剧比赛,将海南方言、海南传统戏曲融合在一起,充分展示了琼剧与方言的魅力,激发了广大群众对传承乡土文化的热情。除此之外,偶尔浏览的新闻,偶然听到的资讯,以及所有有关乡土文化的正面报道,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对乡土文化的看法,让人们真正感受到乡土文化的“土”并不是贬义词,而是农民最朴实无华的品质;真正了解乡土文化不是落后、腐朽的文化,而是最富有魅力和内涵的文化。由此提升农民的乡土文化自豪感,以及他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如此,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乡土文化保护的良好氛围。结语物质生活条件再好也取代不了精神家园,马路再宽也难以承载胡同所记载的乡愁。或许“乡土文化”本身只是被外人赋予的名词,农民一直把它当成生活常态,但是,忽视乡土文化、一昧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城镇化,一定不是健康的发展模式。文化是根,根断了就难以再续。在城镇化过程中,只有重视乡土文化的保护,才能迎来乡土文化繁荣的新机遇,才能真正实现有灵魂的城镇化发展。

作者:韩雨彤 单位:深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