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探讨3篇

时间:2022-04-15 10:34:00

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探讨3篇

第一篇

一、民族文化生态的内涵

1955年,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首次提出“文化生态”(culturalecology)这一学术概念,并积极主张创立专门的“文化生态学”学科,他认为人类文化及其行为与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是互相作用的关系,文化如想生存发展,就必须保持自身内部的生态平衡。但随着地球环境的急剧恶化,人类文化表现出日益明显的不适应性,人、自然与社会三者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逐渐失去平衡并形成尖锐的对立,这就促使国内外众多学者开始从社会生态学的视角出发,构建一种新的科学合理的文化价值体系,这一思潮也引起了文化界的广泛重视,导致了其文化视野的转变,文化生态在此基础上便应运而生。区别于以往的研究成果,文化生态和文化生态学的主要贡献在于认识到了文化与环境二者之间具有辩证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文化生态学的观点具有跨时代的重大意义,文化生态学理论也逐渐为越来越多的生态学者和人类学者所接受、探讨并传播。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是各民族智慧的高度结晶,反映出了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民族文化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是共生的,一定的民族文化产生于一定的生态环境中,并在其中得到延续和发展。民族文化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与民族文化的产生、延续和发展密切相关,体现出一个民族特有的价值观、信仰、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民族文化生态的内涵表明人类社会所创造出来的文化系统与其环境是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内部有着各种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同时系统整体又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因此,作为一种全新的生存智慧和策略,民族文化生态具有鲜明的可持续性、再生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征。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民族文化生态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拟以民族文化生态为背景,具体分析东北少数民族特色经济振兴之路,以期在丰富民族文化生态理论的同时,寻找民族文化生态和东北少数民族经济的最佳结合点,使二者比翼齐飞,共同促进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大繁荣。

二、民族文化生态与东北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

(一)以文化为依托的东北少数民族特色经济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其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晶。东北地区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主要包括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等,东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华章中极具价值和富有特色的精美篇章,众多的少数民族在其长期发展进程中,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形态、价值观念和宗教伦理等方面的差异,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离不开生态环境的影响,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与生态环境的因素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的,是人与周围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东北各少数民族之所以能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世代生息繁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文化都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有本民族特色的生态文明观和伦理观。东北地区的很多少数民族至今仍延续着具有生态环保意识的民族生活模式和传统,其对自然的崇拜、图腾崇拜、宗教信仰、民族服饰以及很多民俗和民间禁忌中都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其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这一凝聚的文化生态内涵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我们探索新的东北特色经济增长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积淀。

(二)高度依存于传统经济形式的东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

东北地域广阔,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主要特征,作为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地区,东北气候类型多样,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以及水资源。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东北各族人民利用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过着上山狩猎,下河捕鱼,草原放牧,种植果蔬的生活,使东北少数民族渔猎农牧经济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也促进了各民族生态文化形式的发展。各少数民族经济尽管隶属于同种的经济形式,却由于侧重点不同,使东北各民族的生态文化呈现出细微的文化差异,这种微妙的文化差异体现出各族人民在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系统关系的深刻洞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并受制于经济。可以说,民族文化生态对东北少数民族经济的影响是隐性的、潜移默化而又巨大的,东北少数民族经济之所以能在过去得到大力发展,离不开各民族文化的内在积淀和推动,而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发展也高度依存于传统的经济形式,民族文化生态与东北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东北少数民族经济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的快速增长。

三、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经济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新型民族文化生态经济模式的必要性

东北少数民族众多,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价值,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在现代化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以大力发展科技和促进经济发展为基调的现代环境意识与各民族传统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族群意识格格不入,过去的传统的多元生态文化越来越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其约束力和影响力大大缩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东北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在一个多民族地区,做到民族文化生态与特色经济协调发展,如何在保护好传统优秀文化和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走一条文化生态经济之路,这是值得所有东北人普遍关注、认真思考并探讨的一个重大话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民族文化生态经济模式策略构想

民族文化生态背景下东北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探讨面对民族文化与东北少数民族经济的失衡发展现状,协调发展民族文化生态和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已经是势在必行。我们应积极构建以民族文化生态为依托的文化生态经济模式,通过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此为前提大力发展民族文化生态这一特色经济模式。这一新的经济模式既可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又在经济发展中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给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构建民族文化生态经济模式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1.树立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意识。我们必须意识到,思想支配着一个人的行动,少数民族的环境意识也支配着他们对环境的处理,因此要想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少数民族急需调整自己的思想形态和观念,对与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重新认识或再认识,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因为随着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生态观和环境意识已经遭到了破坏,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保护传统文化生态的同时培养新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观念至关重要。人和周围的文化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此,东北经济如果想再创辉煌,从现在起,就必须树立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意识。思想和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认识,针对当前的形式,及时转变意识观念,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不仅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更要保护文化生态环境,树立起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观念,只有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传统文化生态的保护。2.致力于保护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环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每个民族都要具备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才能在世界上屹立不倒。每个国家和民族在其实现经济腾飞的进程中也体现出其固有的文化特色,正是因为这些绚烂的文化特色才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多彩纷呈,在整个世界民族之林熠熠生辉。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云集,每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之所以能够世代繁衍,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生态伦理观和价值观,体现了对自然界的亲近和对生态环境积极保护的态度。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弱化,因此,我们现在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正确处理好它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多培养专业人才,在大专院校开设专门的课程与专业,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专业人才致力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理、挖掘和出版。同时应积极抢救濒临灭绝的少数民族文化,包括具有传统东北特色的民族服饰、民族风俗风情、民间特色建筑等。更要大力全面地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扶持政策,积极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东北少数民族文化是东北各少数民族的精神主体和灵魂之所在,东北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开发与其民族文化生态息息相关。在东北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东北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但我们决不能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必须摒弃那种重经济、轻文化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发展东北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保护文化和发展经济的关系,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民族文化积淀和环境,探索能使二者协调发展的“文化生态经济”模式,争取达到东北民族文化生态与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3.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产业。东北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的聚居地之一,每个民族地区不仅有其独具特色的自然地理环境,更有其特有的服装服饰、宗教崇拜、礼节礼仪、饮食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正随着东北旅游的发展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东北地区的满族发源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主要以黑龙江、辽宁、吉林为聚居地,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我国第二大少数民族。满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满族在服饰、饮食、建筑风格、生活习俗方面都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备受国内外妇女青睐的旗袍就是由满族服饰演变而来的,现在已经享誉海内外,成为东方文化的象征和骄傲,满族特有的“满汉全席”也早已闻名于世。朝鲜族主要聚居在吉林省长白山山麓的延边朝鲜自治州和长白朝鲜自治区,朝鲜族的梨林风景优美。民居、朝鲜民族风情表演、牌坊、跳跳板、秋千、朝鲜泡菜、朝鲜狗肉馆、朝鲜工艺品长廊等都独具特色。分布在东北地区的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是一个极其豪放而又热情好客的民族,有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是众多游客向往的地方,巨大的蒙古包、敖包、勒勒车、美味可口的蒙古手撕羊肉、极具异域风情的蒙古民俗风情表演、豪放的蒙古舞、人山人海的摔跤场、赛马场、射箭场、蒙古民俗工艺品长廊、狼图腾雕塑等都充满了蒙古的特色。丰富多彩的东北少数民族文化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并注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向往并观光旅游。文化不仅是旅游开发的灵魂之所在,更是提高旅游业持久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关键之所在,东北少数民族地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且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这些极具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以及保存完整的天然生态系统和品种繁多的珍惜野生动物,都为东北少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必须认识到,自然风景只有融入到民族文化中进行开发,才能不断提升旅游的品味和层次,也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以此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毫无疑问,生态旅游给发展经济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它也是发展生态经济的一个闪光点,而文化生态旅游则是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它使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备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价值。4.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东北要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单靠地方的单打独斗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依赖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法令法规的保障。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价值。要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培养民族文化生态意识,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法规的大力宣传和规范。东北各民族在过去为了大力发展工业,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行了大量的资源开采活动:无节制的毁林开荒、破坏性耕作以及各种不合理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等等,都导致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与此同时,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面对现代工业的有力冲击也被不断削弱和破坏,这一状况的解决需要依靠党和政府采取相应的强有力的措施,比如禁止过度砍伐、退耕还林、控制人口增长等,同时,在全球一体化的经济背景之下,要发展文化生态经济模式,就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一样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生态环境。只有把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才能真正早日实现东北民族文化生态与特色经济的协调发展。5.培养独立创新精神。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东北少数民族文化除了其独有的优势,也产生了一些弊端,这势必对东北特色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东北各民族地处内陆,土地丰饶、资源富足,获取生活资源较容易。东北地处我国的最北部,相对于南方地区冬季显得格外寒冷漫长,不适合户外劳作,因此养成了东北人相对懒散的习惯,导致了其缺乏吃苦奋斗的干劲,小富即安的小农心态使东北人失去了开拓进取的精神。东北要创建一个文化生态经济模式,就必须打破这种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旧有的思想模式,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用现代文明和文化为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经济模式的构建铺路。

四、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加快经济增长、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指导方针。东北地区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国家战略最为密集的地区和前沿地带。但是,在当前经济调整的大背景之下,要想达到东北少数民族经济的快速增长,就必须另辟蹊径,开拓一条绿色经济之路。东北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是发展特色经济的有力支撑,如果能找到最好的平衡点,东北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将事半功倍。这就需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培养人们的民族文化生态意识,全面发展文化生态经济,在为东北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的同时,既要注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也要珍惜和保护传统生产方式所内含的文化与生态资源,不断推进传统生态文化的发展,使民族文化生态与东北少数民族特色经济能够相辅相成,走一条民族文化生态经济之新路,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东北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全面振兴。

本文作者:于坤王美婧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第二篇

一、尚礼贵和

崇尚礼仪与和谐,坚持中道是中华民族所遵循的精神。“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其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孔子追求以礼为标准的和,我们在《论语》中可以读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大同”场景,这是夫子所追求的和美世界的理想。中国贵和,人们常说“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这些是构成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

二、尊师重学

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本身就是尊师的楷模。《论语》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古文大家韩愈作《师说》宣扬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谭嗣同说过“为学莫重于尊师”(《刘阳算学馆增订章程》)。荀子说“学不可以已”(《劝学》),闻鸡起舞的祖逖,凿壁偷光的匡衡,囊萤映雪的车胤、孙康,悬梁刺股的苏秦、孙敬……他们刻苦求学,是重学的榜样。尊师重学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侠义风骨

“义”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孟子•离娄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侠义之人是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诺千金,报答不平,替天行道,伸张正义。史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位侠客;《三国演义》中“义薄云天,英雄盖世”的关羽;《水浒传》中“替天行道”的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他们的侠义故事至今被人们传诵。直到今天,中国的武侠精神亦为人们推崇。

四、桃源情结

“桃花源”是千百年来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栖息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老子描绘了一个桃花源蓝本。到了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世外桃源,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消解了中国文人“仕”与“隐”内心矛盾,因为它是儒道思想的结合,对后世影响至深。贬黜滁州的欧阳修写下了《醉翁亭记》;仕途失意的苏轼创作了《赤壁赋》;明代文人桃源情结最为典型者当属蒲松龄,一部《聊斋志异》谈狐说鬼,实则是追求理想的桃源;清代曹雪芹《红楼梦》里“大观园”,不正是美好桃源世界的瑰丽想象吗?直到今天桃源世界也是中国人追求的理性境界。中国民族文化精神是多样的,除上述外,学者刘介民先生做了更为详细的分类,有“优化人格,悟守尊严;自胜自立,自强不息;志当高远,浩然正气;仁者爱人,永存爱心;贵和持中,不偏不倚;礼仪廉耻,行己有格;淡泊明志,智为达德;求是务实,求知善读;诚信待人,珍重友谊;老成温厚,遇事忍耐;知足常乐,因循守旧;克勤克俭,廉洁奉公;为善从善,广结善缘”等,不一一赘述。只要我们用心品读文言作品,就能感悟到中华民族特定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内在特质,从而不断提高审美情趣,树立争取的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传承优秀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本文作者:吴晓辉工作单位:吉林省长春广播电视大学

第三篇

一、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弘扬民族文化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和教学,首先要从师范院校抓起。师范院校肩负着培养师资的重任,如果教师自己都不重视民族音乐、民族器乐或缺乏这方面应有的知识,很难想象怎么会在加强民族音乐的教学中有所作为。音乐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根本上提高青少年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使孩子们熟悉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刻不容缓。

二、要拓宽民族音乐的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弘扬民族文化

1.充分发挥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作用

通过民族舞蹈、民歌联唱、戏曲联唱等形式的表演、欣赏、评析,使学生认识到这些音乐是渗透了民族的情思、精神和记载民族盛衰的“民族之魂”。

2.加强民歌、民族器乐曲的欣赏教

学除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外,还可在课间休息时见缝插针地播放。民族音乐要选择那些短小精悍、旋律优美易于记忆的民歌和民族乐曲,轮回播放,让学生多渠道的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使民族音乐的营养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样渗透和滋润学生的心田。

3.要有长远目标和打算,即在中小学这块特殊的净土上栽培演奏人才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专业教师开展民族器乐教学。使学生熟悉我国的各种民族乐器,了解它们的性能,至少能演奏一种乐器,使学生对我国民族器乐曲产生兴趣和自豪感,肩负起把这笔宝贵财富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的责任和义务。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青少年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学校音乐教育,系统地让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是一项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势在必行。从受教育者的年龄看,这种教育抓的越早越好,使每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接受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使中国民族音乐成为每一个炎黄子孙最熟悉、最有感情的音乐,成为一个人全面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母语一样,深入心灵深处,牢牢地扎下根。

本文作者:郭艳蓉工作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县双河镇第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