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3:56:06

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范文篇1

关键词:跨文化视野;东北少数民族文化;推广;研究

一、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历史悠久,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和文化资源。这些文化都有着鲜明的东北特色,也是形成东北人直爽性格的基础。1.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化特色。我国东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多个国家接壤,自古以来邻近国家的人们就不断向我国东北地区移民,自然就会带来各自本民族的文化。以朝鲜族为例,公元1697年至1699年朝鲜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瘟疫,部分朝鲜人潜居中国东北的长白山区,1869年朝鲜北部遭受重大灾难,使大量朝鲜难民越过鸭绿江、图们江来到这里谋生。19世纪中叶,随着清政府对封禁令的废除,实行“招民开垦”政策,更便于朝鲜农民大批移入东北地区定居,逐渐形成了现在中国境内的朝鲜族1。外来居民带来丰富多样的外来文化,而这些文化,逐渐演变成为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并且呈现出多样化的文化业态。2.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原创特色。在我国东北地区,人类活动的遗址也比较的多,并且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已经在辽河流域以及松花江流域活动,东北的遗址文化类型和山顶洞人以及北京猿人基本特征高度的一致。到了周代的时候,经过迁徙和融合,东北地区的原始人慢慢的形成了比较多的分支。由于东北地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积淀了很深的文化底蕴。如满族及清代历史文化、近代史迹、历史名人、奇特景观等。“满汉全席”、“老边饺子”、“东北大秧歌”、“二人转表演”等极具东北特色的饮食文化、关东风情和民族文化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再比如鄂伦春族是中国东北部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可以说是最后的狩猎民族。在社会实践以及狩猎生产的过程中,鄂伦春人创造出的精神文化也比较丰富,比如音乐、口头创作、造型艺术以及舞蹈等等。3.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特色。东北本身便是将中原文化作为基础并融合了其他文化形成的,并且很好的传承了下来。特别是到了明清,中原文化完全变成了东北地域文化主体。东北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周边分别与内蒙古、俄罗斯、朝鲜等国接壤,因此东北少数民族人口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和这些国家同一民族的人口。东北的移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在文化层面,形成了多元的关东文化,东北土著民族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积淀,移民人口的流入,带来了胶东文化、豫东文化、晋商文化、江浙文化、两湖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互相交融,奠定了多元的新型关东文化基础,形成了今天东北人独特的人格特质----勇敢与鲁莽共生,开放与保守共存。由多民族的融和、多元文化的共生,使东北地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包容性、开放性。

二、跨文化交际概述

跨文化交际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交际和文化密不可分。跨文化交际是现代生活的重要一面。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尤其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一起交流时,文化背景差异会成为交流的障碍。跨文化交际学科理论的发展也为提高人们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1.立足本民族文化。跨文化交际就是要让不同的文化进行交流、推广,文化本身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因此,跨文化交际不是文化的同化,而是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相互之间的互动。世界文化本来就是多样的,即便是中国国内的不同地区也会存在一些文化差异。所以,跨文化交流的前提是立足本民族文化,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在交际之前首要的任务是形成自身文化系统,明确自身文化内涵。2.积极走出去。跨文化交际不是文化的侵略,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可能仅是在肤浅层面的相互了解,也可能是一种积极的文化影响,但是只有走出去,文化交际才能实现。文化“走出去”实际是是建立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础上的文化共鸣3。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数千年文化的积累,和人文地理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因此跨文化交际的重点在于走出去,只有走出去,世界文化才能更加繁荣。这种走出去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民族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一定要从国家和政府层面出发,这种走出去才能更顺畅、更有效果。3.夯实理论基础。跨文化交际本身便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其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以及国际交流背景下产生额学科。在我国,其是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出现的,对汉语的国际推广非常重要。跨文化交际本身又是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其包含了社会学学科相关的研究。为了更好的实现跨文化交际,相关学者和工作者要积极探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使之丰满、严谨,这样才能尽快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水平,也更好地将本国文化进行宣传,产生经济及社会价值。

三、跨文化交际视野下东北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的途径

1.打造东北少数民族文化品牌。品牌战略对于任何企业或者地区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促进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我国的东北地区聚居着大量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的前提是打造好自身文化品牌,积极发掘自身文化内涵,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体系。我国东北少数民族文化本身变具有地域的特色,政府以及企业可以将其作为核心内容,结合东北地域特色打造专属文化生态环境,比如围绕边境城市打造结合边境少数民族的旅游项目。另外东北少数民族还有满族和朝鲜族等民族自治区和自治州,可以围绕这些地区进行文化品牌的打造,形成特色旅游产业。吸引外来游客同样是一种走出去的办法,外来游客会通过旅游参观,回去之后对当地特色进行宣传,这样就可以带动更多的外地人前来旅游。因此打造自身文化品牌是走出去的大前提。2.主动对外宣传。树立良好的自身文化形象的目的就是为对外宣传做好准备,因此加强对外宣传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渠道。政府和当地旅游局等部门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通过电视和广播等媒体对外进行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东北少数民族文化,合理充分的进行数字技术的利用,直观的把那些很难进行异地呈现甚至是可能很快消失的内容记录下来,并将其运用到对外传播中去。还应该重视互联网网络技术和现代移动通讯技术的实际英语,量身定制的进行少数民族文化资料的打造,这样能够让其更好的进入到人们文化生活和娱乐生活中去。还应该重视媒体作用的发挥,将微信和微博运用进来,进入到网络世界中去。东北各省之间也应该加强合作,从东北全局考虑如何使东北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而不是各自为政。3.3充分挖掘与周边临近国家民族的历史元素。3.组建文化交流团体出国展示。最近几年,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出口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其在对外文化交流格局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的重要,很好的推动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播。相关资料表明,每年少数民族艺术团组出国访问约占全部出国演出团组的30%至40%。中国的少数民族歌舞艺术、服饰表演已经声名远播,形成了品牌。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文艺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应该积极打造自身艺术团体,成为国家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满族的饮食文化、八旗文化;朝鲜族的歌舞、服饰文化,鄂伦春族的狩猎技艺等都是具有很强的表演及展示功能的。

四、总结

早在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就曾说过:“我们一方面要注意西方文明的输入,一方面也应注意我国文明的输出。”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一个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中国,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学习借鉴世界一切有益文明成果。我们相信这个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也必将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范宝睿.东北朝鲜族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性对绘画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6年第14期.

[2]王艳.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研究[J].《文化研究》,2016年4月.

少数民族范文篇2

关键词: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典籍

经久不衰,蕴含着民族的文化精髓,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少数民族文化典籍作为传承和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成果的记录,其中蕴含着少数民族人民的经验与智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交流日益频繁,将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典籍向国际传播,已成为翻译领域研究者的重点研究课题。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对我国译者而言,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因此,有效翻译少数民族文化典籍,对其向世界传播与传承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典籍翻译的价值

我国少数民族典籍古老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进程中成为我国的奇珍异宝。可以说,若想全面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那么,了解该民族的文化典籍是其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而民族文化典籍的内容主要包括:神话、预言、歌谣、谚语等。传统的民族典籍形态多样,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其涵盖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民族学等知识。如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即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和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都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第一个精神文化高峰,其价值也是其他文学作品所不能替代的[1]。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少数民族典籍翻译是我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因此,借助翻译少数民族典籍更好地向世界展现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使世界真正感受到我国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特殊意义,是我国译者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两点:首先,对提升民族认同感和国际文化地位起着关键作用。目前,世界的通用语为英语,那么,若想有效地对民族文化实现广泛传播,就一定需要英语作为语言工具实现中译外这项工作。因此,将少数民族文化典籍翻译成英语并使其传播中国文化,可以使我国的软实力得到更高的国际文化地位[2]。其次,有利于向国际展示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厚底蕴。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多种文化间的相互碰撞可使我国文化多姿多彩。

二、我国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现状

2013年,在河北举行了第10届少数民族文化作品翻译大会。会上有关学者重点对少数民族典籍翻译问题进行了细致讨论。例如,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研究现状、交叉学科翻译、翻译高级人才、翻译方式方法培育等。根据会议资料可得知,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典籍翻译数量已超过100余部。已翻译完成的少数民族典籍著作对少数民族文化在世界领域的传播至关重要。然而,我国少数民族典籍数以万计,仍面临着绝大多数作品均未得到翻译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理论、译者、作品数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1.已翻译完成的少数民族典籍作品数量少。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要想完成全部典籍的翻译工作必然困难重重[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府对少数民族典籍就已经产生了一定的保护意识,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保护,然而,这些民族典籍却未能得到全面翻译。目前,已翻译的少数民族文学典籍仅100多部,远不及我国少数民族作品的数量,对我国文化传输产生了一定影响。2.译者人数还不够充足。由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典籍数量巨大,因此,若将我国少数民族典籍作品全部进行翻译,必然需要大量的翻译人员参与其中。目前,确实有一些高校在此方面做出了一定努力,组建专门的翻译团队专门对民族典籍作品进行翻译是一些高校对此项重任作出的贡献。但我国典籍数量巨大,仅有几所高校进行此项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仍有一些外界因素,直接影响了翻译人员数量的增加。如从事翻译工作的译者工作特别辛苦,且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功底及文学素养,要求翻译人员具备该民族文化知识,对该民族的文化背景等了如指掌,这对翻译人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4]。特别是当翻译具有浓重民族色彩时,对翻译人员的文学素养和专业水平就会有更高的要求。但在这样的高标准、高要求下,译者的付出与给予的回报不成正比。因此,翻译人员数量不充足,导致我国少数民族典籍翻译数量稀少。3.少数民族典籍翻译质量有待提高。由于不同语言之间的碰撞,因此,在进行少数民族典籍翻译时,难免会对少数民族文化所独有的特点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其本身所固有的文化内涵在翻译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偏差。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增加了译者翻译的难度。因此,这些原因使少数民族典籍的翻译质量受到巨大影响。

三、提高我国少数民族典籍翻译水平策略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对原译本进行全面理解,并能够深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精神。也就是说,译者应在翻译过程中既要作为读者,又要作为翻译人员,以便全面地理解该典籍真正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进行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工作时,译者可以采取以下翻译策略,使译文与原文本无论在词意还是在文化方面都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1.直译。直译指尽可能保留原文内容和语言风格,包括修辞手法以。语言形式,做到保持原汁原味的翻译。直译是将文本中每个词的翻译都保留下来[5]。有时也会运用比喻等修辞。当人们在读英语文本时直译是主要的翻译方式,翻译者将这些优美的语言展示给读者,如翻译谚语的主要方式就是直译法。例如:“Amongtheblindtheone-eyedmanisking.(在盲人的世界里,一只眼睛为王者),与汉语中的谚语“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意思相近,文化相通之处在这里得以表现。2.意译。意译指为更准确地表达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和精神而不惜对原来的句子结构或形式做出改变的一种翻译方法[6]。通常情况下,一些难以理解的描述需要翻译时,人们常常采取意译的方式去翻译,尤其是文本中设计有关特定背景知识时,译者不能仅仅翻译字面上的意思,应将其背后所隐藏的含义及背景知识全部翻译出来,才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典籍。3.归化。归化是要将异国语言本土化,在处理原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时,要求在不改变原句意思基础上,选择符合目的语人群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尽量淡化异国情调,从而,为读者提供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的翻译,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及可欣赏性。使用此翻译策略,可使读者理解原文中隐藏的文化内涵,并尽量使原典籍内容与译文基本一致[7]。例如:在翻译民族典籍时,有“河玛”(意为停灵时的哭丧)一词,如果这时使用直译法,明显不可行,因为这样翻译,读者无法理解该词的意思。因此,通常我们将该词翻译为:“Awomanleadingtocryandsingbecauseofthedead”,这样,简单易懂。4.异化。异化指翻译字面意思或用音译法处理原语中的文化意象,并在翻译过程中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尽量保留原文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从而,有效地呈现给读者异国原有的语言特色及文化,使目的语国家充分感受到异国风情和异国文化。例如,一些当地的民谣、谚语等。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译者重视翻译作品的相关背景及该作品中的一些特定词语,才可将原典籍中所蕴含的内容得以完全表达。在翻译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无法翻译的地名。例如,“金平县”就译作“JinpingCounty”,直接使用异化策略,翻译最为恰当。

四、结论

当今,世界交流日益频繁,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其影响力与日俱增,而对少数民族典籍的翻译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挖掘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经典,研究其翻译及其翻译策略成为当今翻译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为提升民族文化翻译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有效性,翻译研究者和翻译工作者可在了解少数民族典籍翻译价值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力求减少翻译过程中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缺失,使民族典籍得以有效地传播和传承,从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汪榕培,黄中习.加强民族典籍的英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J].广西民族研究,2008(4).

[2]黄中习.外语学者与典籍英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4).

[3]周秀兰.李长江.从文化传播视角分析典籍翻译[J].作家杂志,2011(7).

[4]卢萍.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与推广的新思考[J].文教资料,2012(13).

[5]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235.

[6]苏慧慧.“语言生态”视角下的广西少数民族典籍英译[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5).

少数民族范文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录音艺术;演唱实践

一、课题研究意义

论文从曲目改编与演唱两个主要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同时创作了歌曲,素材以广西壮族最主要且具有壮族民歌为对象,创作了歌曲《美在锦绣壮乡》。以广西隆林县素苗山歌为素材,创作了摇滚味十足的《素描山歌》。在录音上,运用多种制式录音技术,对歌曲进行拾音。针对不同的歌手及其乐手运用不同的拾音方式,将话筒摆放在不同位置进行录制,在后期用不同混缩手法进行混缩。编曲上,选择现有的“壮族、侗族、毛南族、仫佬族、京族、苗族、瑶族”的创作歌曲进行改编,力求用现代音乐元素与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结合。在演唱方面运用西洋唱法与少数民族原声态唱腔进行融合,对歌曲进行全新演绎。结合少数民族丰富的歌唱形式,如:歌舞、歌曲等,对歌曲演唱形式进行探索。跨界演唱在此次课题实践用也有所运用,在《素苗山歌》中,演唱者运用了通俗唱法。

二、录音艺术与编曲

在整个课题研究中,我们一共对5首歌做了改编以及创作了2首歌。创作歌曲是《美在锦绣壮乡》与《素描山歌》、《再唱蝴蝶歌》。其余歌曲在原生态民歌中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原生态民歌在传唱的过程当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歌曲内容表达的也是现代的生活。以下就创编及改编的几首歌作一个阐述。《美在锦绣壮乡》整首曲子为二段曲式,主歌为e小调,副歌转到A大调。伴奏乐器有弦乐、电钢琴、大鼓及民族小打,弦乐以断奏为主,电钢琴用分解和弦进行填充加花。在录音中主歌为独唱,选用心形指向式拾音器进行拾音,在合唱部分则用全指向式。混音时,给人声发送少量的混响,达到人声集中靠前的效果。《素描山歌》选用素描原生态歌曲的一些唱段进行创编,编曲中,用了古筝、笙、萧、失真电吉他及金属鼓进行编配,尝试用民乐与电声乐器相融合。后期缩混中,整首曲子,为了让全曲符合曲境,给各个音轨发送少量的混响,达到曲子靠前而清晰的效果。而在间奏电吉他的SOLO上,用了delay效果器,以2:1的发送量进行电吉他的来回延迟。《小河淌水浪翻翻》这首歌曲选用仫佬族传统民歌,全曲定调为A大调,在伴奏编配上选用浓重的电子鼓,底鼓与开镲交替着,选用电子合成器的自动分解铺垫和弦,吉他扫弦作为节奏填充,在第二段之后创新了八个小节的旋律唱段,提高音区,拉长音型,色彩和弦在长音地方用旋律环绕形式衬托着,且加了一个降七级音,使得曲子犹如离到D大调上。最后,曲子强调尾奏连续四个小节的半音升调达到全曲的最高处。《蝉动思情》是一首描写侗族少女在仲夏之际听见蝉鸣而思念自己情哥哥的歌曲。整首歌曲是二段曲式,旋律引用侗族里的打油茶歌曲选段进行改编创作,主歌音型密集,而副歌音型稀疏,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编曲上,主要乐器由弦乐组演奏,中国民间水鼓、沙锤等作为打击乐进行填充,而钢琴贯穿整首曲子。后期缩混中,减少压缩比,减少整首曲子的生硬感。

三、演唱实践

(一)民歌新唱。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提倡“中国声乐”。何为中国声乐?我解读的中国声乐有那么几点。第一,符合我们中国人审美的声乐。中国的戏曲文化、民歌文化非常的深厚且多元。这些都是我们民族声乐的符号,也是区别于欧美声乐的根本元素,我们中国人有对中国声乐独特的审美。第二,符合我们发声构造的声乐。地域的不同造就人种的不同,欧美人的发声构造与中国人是有区别的。这就是为什么欧美人腔体能打那么开的原因,而我们在这方面逊与他们。所以在演唱时歌者要遵循自然的规律,身体的本能。在此次课题研究中,大部分的歌曲都是遵循中国声乐这个概念去演唱的。例如《美在锦绣壮乡》与《蝉动思情》,在演唱时要十分注意腔体的拿捏,不能像上世纪的民歌一样用大白嗓捏着唱,也不能用纯美声的方法唱,这样会失去歌曲的韵味。所以歌者在演唱时要十分注意腔体与咬字的拿捏,注意运用气息,才能演绎好这两首作品。(二)通俗流行。《素描山歌》和《再唱蝴蝶歌》两首歌在编曲上都运用了流行歌曲的编配手法。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大大的区别于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对歌曲处理的要求也更加的情绪化,在演唱方法上的要求与民族、美声唱法不一样。例如《素苗山歌》在演唱中的高音与民族唱法中的高音就不同,民族唱法的高音要求气息的支持与用假声的比例多些,但是在流行唱法中,真声的比例就会更高。《再唱蝴蝶歌》是一首男声独唱,这首歌的声乐技巧要求不高。关键在于对歌曲的情感把握与气息的控制。在低吟浅唱中娓娓道来,咬字不能过轻也不能太重。表达的是一个翩翩君子对瑶乡的喜爱。

四、结语

广西素来享有歌海之称,对于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要传承要保护更要创新。在此次课题研究中,创新始终是我们坚持的一个原则。例如在录音技术中,选用心形指向式拾音器进行拾音,在合唱部分则用全指向式。混音时,给人声发送少量的混响,达到人声集中靠前的效果。在编曲中,用了古筝、笙、萧、失真电吉他及金属鼓进行编配,尝试用民乐与电声乐器相融合。在演唱中,尝试不同唱腔不同的风格演绎不同的作品。希望此次的尝试,能对传统民歌带来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范文篇4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自1980年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以来,我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有了质的飞跃和长足发展,突出表现就是培养出了一批高水平的各民族舞蹈创作和表演人才,产生出不少享誉国内外的优秀舞蹈和舞剧作品。从这次参加会演的舞蹈作品来看,绝大部分都以传统的、民族的舞蹈为基础,在保持原有韵味的前提下,既体现出编导的创新意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舞蹈理论家张苛谈到对几台节目的观后感时说,编导们的手法多种多样,传统型、元素型、状态型、抽象型、意念型等兼具,表现出创新的精神面貌。有的节目抓住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生活内涵;有的用肢体语言打开精神世界的大门;有的突出展示民族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民族舞蹈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然而创新不单指表现新的主题、运用新潮的动作,而重在拓展。同样,民族舞蹈的现代化也不是抛弃和改造民族性,而是强化和发展。一些专家围绕这些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徐尔充认为,目前各民族舞蹈艺术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不平衡,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各民族舞蹈家群体对自己生长的这块土地所产生的舞蹈语汇的驾驭和创造能力不同。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需要这个群体不断努力,一方面提高对传统的吸收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对其他民族舞蹈的借鉴能力。

著名舞蹈家贾作光认为,民族舞蹈艺术要在挖掘、继承和积累的基础上创新,要注重在生活中捕捉舞蹈形象、完善技法,再以现代的观念对民族舞蹈加以关照。但是,即使是在发展过程中,创新也应万变不离其宗,创新的根本是民风、民俗、民情、民味、民神和民族语言。

少数民族范文篇5

College,Carlisle,P.A.U.S.A)召开。会议主办方为美国迪金森学院,与会代表主要包括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的学者和专家共20余人,其中中国内地与会学者来自汉、藏、蒙古、回、朝鲜、彝、裕固族等不同民族身份代表。会议代表围绕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国际视野下的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及其个案研究;中美少数民族优惠(肯定性)政策比较研究;经济发展、资源分配和少数民族教育;中国的双语、三语教育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内容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笔者认为关于中美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二者既存在相似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美少数民族教育肯定性政策存在的差异表现在:

实施的背景不同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起点比较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许多少数民族还未建立起现代教育制度,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较大的比重,有的少数民族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或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教育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这种状况,国家规定少数民族考生在高校招生录取时享受降低分数的优惠政策;预科教育对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升入高、中等专业学校学习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主要为少数民族学生举办的独具特色的办学形式。

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是由于种族歧视使得黑人在教育、就业、经济、生活等方面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严重的社会不平等造成种族矛盾不断激化,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的政策导致黑人奋起斗争,争取自身的权利和平等。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美国政府重新审视和检讨其民族政策,为了减轻贫困,消除种族歧视和不平等,美国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推出了保护少数群体的“肯定性行动计划”。

实施的主要内容不同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对少数民族考生实行的降分政策和在高等院校设立民族预科班;美国的“肯定性行动计划”主要内容是为了消除少数民族和妇女等弱势群体在就业、教育等领域受歧视的多项政策和措施,后来逐渐变成一项补偿性政策,在升学、就业和晋升等方面给少数民族和妇女照顾和优先,以补偿少数民族和妇女在竞争能力上的不足。

实施的受惠对象不同

少数民族范文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文化变迁

自古以来,我国的少数民族便一直都保存着各自独特的风格特色,不同的服装、装饰,以及不同的符号都代表着各自民族文化的象征意义,且这些多样性都是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地域特色长时间逐渐形成的地域文化,这也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所特有的文化风格。这些或大或小的改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整体文化特色,所以对于各民族文化在各阶段的不同文化特色及风格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接下来本文将就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与变迁做一些分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

(一)形态上具有多样性

自古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在形态上都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且影响力巨大,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如宗教,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宗教都为我国少数民族所信仰,且宗教文化一直具有着显著的多样性。如佛教,在少数民族区域,云南白族等很多少数民族会信仰佛教中的汉地佛教,且汉地佛教的寺院亦遍布在其城乡村社,自古便有“佛国”之称;而藏族、蒙古族等一些少数民族则普遍信仰的是佛教中的藏传佛教,也就是喇嘛教,并留下了许多有意义的藏文、蒙古文方面的相关记载,为我国的考古文献也做出了一些贡献,也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傣族等少数民族信仰的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便是小乘佛教,且留下了一些丰富的巴利文佛教典籍。而除此之外,白族还曾信仰阿叱力教,且留下了一些相关的文献。所以佛教也便几乎成为了这些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象征,且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且极富多样性。每个民族的服装设计都相差甚远,甚至每个民族不同支系的服装设计都是不一样且差距挺大的。每个民族的服装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服装颜色的选择、搭配以及款式的选择都具有一个民族的独特风格,这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一个标志性之一。

(二)分布上具有立体性

我国共55个少数民族,占我国总人口不到10%,在我国的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由于我国的整体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所以我国居民的分布特点也便呈现出了立体性。其中以汉族为主,加有壮族、傣族、水族、黎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是分布在海拔较低的东南地区;而藏族、珞巴族、门巴族等少数民族则分布在海拔较高的西北地区;其他民族则大多分布在这中间地带,且亦呈现出立体性。且由于地域分布的原因,这些民族的饮食习惯也是不相同的,如地处海拔较低地区的傣族、水族、壮族、布依族等民族,便主要是种植水稻,饮食以稻米为主;而藏族、珞巴族等地处海拔较高地区的民族,则是以种植耐低温干旱的青稞为主,并兼放牛羊,饮食以耐饥寒的青稞面、牛肉为主。

二、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

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往往伴随着重大的部落迁徙或是区域性的转移。相对于一些有固定生活场所的民族来说,游牧和狩猎民族的文化变迁速度往往比较快,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其生态环境、人口以及社会因素等的不停变化导致的。民族文化的变迁还与民族人口数量有关,一些人口较多的民族其文化变迁速度相对较为缓慢和平稳,一些人口较少的民族其文化变迁的速度就更容易受到人口因素的制约,有的民族文化甚至会因为人口的骤减而导致文化的湮灭。具体而言,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民族文化形成区域性的个体;在变迁中的文化流失。

(一)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

在我国历史上,民族文化的融合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各民族之间通过自觉的、自愿的、和平的方式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所用,渐渐地使民族文化趋同;另外一种民族文化融合就是统治阶层利用政治、军事等力量,通过发动战争的形势使强大的民族吞并弱小的民族,形成一种具有压迫和暴力性质的民族文化融合,这一类通常是人口较少的弱小民族文化融合于人多势众的民族文化。结合我国民族文化融合的实际情况看,通常是少数民族文化主动融合于汉民族文化之中,是所有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主流现象,俗称为“汉化”。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次民族文化融合莫过于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为了吸收中原文化的精髓,巩固政权,毅然迁都洛阳。孝文帝在位时期通过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与汉族通婚等一系列举措来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民族文化融合。清兵入关,满族作为少数民族当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在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融合中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随着进入近现代,以及改革开放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的深入推进,在建国后直至今天我国少数民族同汉族文化渐渐地趋于融合之势,汉语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许多少数民族的人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从历史的变迁来看,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汉化的过程,汉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在民族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包容的文化氛围和统一的宗教信仰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快速融合,强化了民族共同文化的形成。

(二)民族文化形成区域化的个体

各个少数名族在各自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被本民族全体人员所认同的民族文化。在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会受到一些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方面,外来文化的影响可以促进本族文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更好更快地发展;另一方面,外来文化渗透也可能导致本民族文化的衰落甚至走向灭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来属于一个整体的民族文化会因为迁徙、生活环境的变化分割成块状的区域文化。同一民族分散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必然导致生活方式的差异,不同的生活方式必然产生不同的社会文化,从而在民族文化内部培育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性的个体文化。

(三)民族文化的流失与退化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以及现代化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接收到的文化五花八门,民族文化的流失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其中流失速度最快的就是语言。以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口大族满族为例,现在随着汉语在各个少数民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汉语作为母语,而本民族的语言不管是从使用范围还是使用频率上来说都有着很明显的缩小的趋势。其次是民族服饰文化的流失,随着历史发展我国原有的各民族特有的服饰文化也在悄然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以汉服为例,汉服曾是我们华夏文明中特别靓丽的一道文化风景,但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西方文化的入侵,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更加西式的服饰,而我们的汉服文化也就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民族文化流失的另外一个大方面就是建筑文化的流失,我国的木制结构建筑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建筑文化,其在世界建筑文化的历史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木制结构建筑本身的特性,导致其被越来越多的混凝土建筑所取代,时至今日已经几乎看不到新的纯木制结构建筑。比民族文化流失更为严重的一种情况就是文化的退化,文化退化通常是由于某种原因,或天灾或人祸导致整个种族发展受挫,甚至出现了整个种族湮灭的情况,这时民族文化就会产生退化现象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民族文化特色多样,且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以及自己的发展史,这是我国的一大亮点。但在时展的浪潮中,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逐渐产生融合以及退化的现象,对此我们需要多加注意,加强相关方面的保护措施。

作者:王宏涛 单位: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参考文献:

[1]S.P.亨廷顿,郑开译.文明的冲突[J].宗教与世界,1995(11).

[2.][苏]勃罗姆列伊,李振锡译.民族与民族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少数民族范文篇7

少数民族多居住在我国边疆和西部地区,总体而言,民族地区呈现出经济欠发达、区位边缘化、文化多元化的特征。具体表现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较好,文化遗产丰富。在经济上谋发展与文化上保护多样化这对矛盾的作用下,文化遗产旅游作为一种中立或尚且称得上双赢的方式应运而生。然在实际操作层面却不尽如人意,如因旅游运作不当而致使民族文化遗产遭毁坏或变异,当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受益有限等现象。民族地区居民未蒙其利,反深受其害,旅游发展并没有为民族地区带来实质利益,反而造成民族文化的变质,甚至有人将文化的变质视为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此背景下,如何营销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成为民族旅游发展的关键。一提起营销,总让人联想到销售的最大化,那么,市场营销和文化遗产管理能够和谐共存吗?将市场营销视角运用于文化遗产管理,总会令遗产的忠实保护者嗤之以鼻。认为营销等同于销售最大化,意味着无限制的扩展消费基础从而导致遗产的核心价值进行错误的表呈。同样,很多人还将营销与广告和促销相混淆,认为有损文化遗产作为重点保护对象的形象。实际上,销售和促销所代表的是市场营销过程的最后环节,它们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是实现更广泛的管理目标的途径。当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市场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发现,都是没有采用市场营销管理视角的直接后果,而不是因为采用了这种方式而产生的结果。由于没有清晰地界定核心产品、目标市场、经济的和非经济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行动计划,所以混淆的信息就有可能被传达给公众,其结果就是,可能把“错的”人群带着对“错的”体验的期望吸引到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地,进而迫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管理者以一种不恰当的方式来展现他们的产品,以满足这些人群的消费需求。这当中采用营销手段对目标市场进行过滤就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2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营销特征分析

因文化旅游的一些特别特征,也给作为管理工具的市场营销提出了挑战,同时也说明了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规划程序中充分考虑市场营销问题的重要性。其独有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凸显民族文化内在价值

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的整体目标中,内在的文化价值往往与使用价值有着同等或更强的作用。如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觉意识、培养对本民族历史的自豪感,甚至进行宗教沉思等,可能成为比增加游客人数或经济收益更为重要的目标。而通过营销手段无限制地吸引游客人数往往能阻碍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营销要着重针对目标明确型文化旅游者,使其获得深刻的文化体验,凸显民族文化内在价值。

2.2使利益相关者受益为目标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主要有遗产管理者、旅游经营商、旅游者、当地居民等群体。这其中至关重要的两个利益群体为旅游者和当地少数民族民众,要想让这两个群体共享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资产,就需要对外部市场(旅游者)和内部市场(当地少数民族民众)都有所了解。因此要对有旅游使用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价值评估,确认双重价值的优先次序,采取必要的平衡措施,获得社区对民族文化遗产资本旅游化运作的支持,同时又确保旅游利用不会牺牲当地使用者的需求。这时运用信息传递过滤方法对营销受众目标群体进行调控,从而使位于第二位的使用者的行动,无论是旅游者还是当地居民,都不应该冲击首要使用者的需求。

2.3将“旅游”与“遗产”视为一个有机整体

很多文化遗产管理者没有认识到遗产及其设施是旅游吸引物,而在管理方法的运用上没有兼顾文化遗产本身的旅游使用价值。致使遗产的展示及解说系统无法为更多的旅游者服务(尤其是大众旅游者),进而导致旅游者的体验肤浅(民族文化差异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使产品的质量下降。由此可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营销应建立在“旅游”与“遗产”作一个有机整体的基础上才能使游客的感知目标与体验效果拉近。

少数民族范文篇8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落后已经是政界、学界、民众基本的共识。新农合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明显落后于东中部地区。课题组成员多年来研究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借鉴学界同仁的学术观点,通过多种途径关注民族地区新农合的建立,亲眼目睹、亲耳聆听农牧民、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新农合建设的所思所想。几年的时间新农合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试点到推广、到实现“广覆盖、低保障”的过程。但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落后,尽管中央也采取了特殊的扶持政策,但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农合由“广覆盖低保障到广覆盖基本保障”的转变是“十二五”期间新农合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城市和农村选择的突破口不同,城市从养老保险改起、农村选择从医疗保险改起,这种选择是科学正确的。课题组多年多次调查农民最需要哪一种社会保障时,一致的回答是医疗保障。缺医少药无条件医病,对生命和健康抱着无奈心理的农牧民,第一次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健康的关注关爱。他们期盼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基本的健康保障能通过政府和农牧民的共同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大力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范围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理解,狭义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就是指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包括五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自治州,127个民族自治县。广义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不仅包括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还包括五个多民族的省即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和四川。本课题从广义角度研究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农和制度建设。

二、研究设计与数字处理

为了从多个角度了解新农合在少数民聚居地区运行的实际状况,客观评价和判断新农合运行几年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寻找进一步巩固发展的可行性思路,使惠及世界人口最庞大的中国新农合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并能结合不同地区实际,充分考虑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建立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农合,课题组选择了内蒙古与云南两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省份的部分旗县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以及包括的内容。问卷调查借鉴北京大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课题组设计的问卷调查内容,借鉴了2007年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评估入户调查设计的题,并结合多年来对新农合研究积累的第一手资料、理论分析以及到少数民族聚居旗县召开座谈会的实际感受,最后形成问卷调查题。基本情况10方面的内容,身体状况包括10个方面内容。过去1月的身体情况、与上一年相比身体情况、去过一年是否做过体检、是否患有慢性病、患有哪种慢性病、过去两周家人是否有小毛病、患小病时应对办法、患大病时是否住院,患大病没有治疗的原因,去过一年家庭医疗费支出状况。参加新农合情况,包括40个方面内容,如是否知道新农合、是否参加新农合、为什么参加、缴费水平如何、参加后医疗费用是否降低、参加后医疗机构的缴费水平是否增加、对就诊报销政策是否了解、定点医院药品收费和诊疗服务项目收费价格是否公示,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对合作医疗的评价等。

(二)问卷发放与调查地区分布。申请课题时、充分考虑到实际调研的可行性,把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省级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个案研究的典型、重点调研包头市、鄂尔多斯市、鄂温克自治旗,实际调研时,扩大到云南省。主要考虑到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成份最多的省,在五个多民族的西部省份中,少数民族数量也最多,能代表南方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课题组派12位调查员,分赴内蒙古六个旗区县,云南省三个县,共发放问卷1615份,其中在内蒙古发放1000份,收回915份,有效问卷842份,涉及六个民族,其中蒙古族占比30.5%,还有满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等各少数民族共计占被调查人数的35%,汉族占被调查人数的65%。在云南省三个县发放问卷615份,收回问卷600份,有效问卷575份,涉及11个民族,少数民族占被调查人数51.5%,其中彝族占比20.7%.两个地区实际调研的少数民族人数都大于第六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

(三)问卷调查统计与处理为了保证统计的科学性,课题组采用人工统计和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系统进行量化统计与分析处理。分析处理中,既依据问卷调查数字、也紧密结合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电话访谈、政府网站信息、政府经济社会统计公报、其它文献资料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尽量使调研分析符合实际,得出的基本结论尽可能接近全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基本情况。

三、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对新农合参合状况的分析。调查数据显示新农合在偏远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几年后,77.5%的农牧民知道新农合,但仍有15.2%的人不知道新农合,当年参加率达到84.2%,明确表示不参加的人数是10%,还有5.6%的人未选。有71.6%的人表示在参加新农合时村里遵循自愿原则,明确表示来年参加的人数和知道新农合的人数基本上是一致的,抱着复杂心理,说不清楚的人数和不知道的人数基本一致,说明让农牧民自愿并积极参加新农合,加大对新农合政策的宣传至关重要,不了解,抱着跟风态度或因村干部动员才参加新农合不利于巩固参合人数,稳定参合率,实现全员化参加。笔者认为导致这种数据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缺少对新农合政策的了解、理解以及农牧民对新农合报销比例有更多期盼,期望和实际存在较大距离产生。制度运行几年来农牧民深刻感受到农村太需要新农合了,有92.4%的人明确表示,大部分人也知道新农合,也自愿参加新农合,但几个方面的数据显示,仍有30%多的农牧民对参加新农合保有各种疑虑,没有自愿积极参加新农合。因此让90%以上的村民自愿参加新农合,是体现政策意图,稳定参合率,实现广覆盖的关键。分析没有自愿参加的原因主要是两个,其一是得到的实惠不高;其二是对新农合不知道、不理解政策。

(二)对新农合总体印象及惠民效果的分析。调查显示农牧民对新农合总体印象很满意和比较满意合计为47.3%,占比最大,总体给予了肯定,但仍然有46.2%的人认为一般,还有4%的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83%的农牧民表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比较突出。有53.3%的人认为新农合对缓解家庭负担的作用明显,另有46.5%的人认为没有明显缓解家庭负担。有30.9%的人认为参加新农合后医疗花费降低了,有38.3%的人认为没有降低,不知道的人是29.1%。有12.8%人认为参加新农合后看病就医变化大,认为较大的占比31.1%,没变化的56%。从三个角度就一个问题反复问,目地是比较清晰地判断在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农合基本建立后农牧民的满意度以及实际效果。数据结果显示提高新农合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满意度和惠民效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三)对新农合医疗服务状况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对目前新农合的医疗服务模式,从缴费方式、就诊转诊制度、药品价格以及治疗价格,定点医院的服务态度以及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相对较低。对缴费方式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合计占比37.1%,就诊转诊满意合计占比23.2%,药品价格和治疗价格满意合计占比17.1%,当地医院满意合计占比25.6%,当地医院员工的工作态度满意度合计为23.9%.有54.1%认为影响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的是医生水平,对农村的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是否到位,能够保证前期预防,有46.2%的人认为可以保证,42.5%的人认为不能保证,还有11.3%的人没有回答。分析得出大部分村民对看病就医的医疗服务状况不甚满意.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和其他调查项目相比占比相对高。改善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药品价格和治疗价格,仍然是解决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问题。

(四)对新农合补偿报销机制的分析。调查显示只有7.1%的人了解新农合的报销政策,有所了解的占比54.8%,不了解的占比38%,对应该公示的药品价格和就诊服务项目收费见过的只有19.1%,大部分人没见过和没注意。只有33%的人认为报销比例比较适合,48.5%认为偏低,18.1%的人认为太低,两项合计占比66.6%,认为报销很复杂和比较复杂的人数合计占比52.3%。对报销后的领取方式,53%的人认为一般,非常满意5.9%,比较满意的15.9%,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合计为17.4%。从报销政策的知晓程度、报销比例的高低、报销程序的复杂程度、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的透明化状况,都存在较多需要改善的方面。孙健娥对湖南安化县的调查得出的数据也基本一致,认为报销比例过低占调查人数的56.7%,认为报销手续比较复杂和手续太麻烦的人数占比为65.8%。[1]经济不发达地区对补偿报销模式存在的关键问题判断是一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参合农牧民对补偿报销机制了解程度低,定点医院需要对参合农牧民介绍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价格,针对医疗服务对象受教育程度低,居住偏远的特点简化报销手续。

(五)对新农合个人缴费状况的分析。全国农民牧人均收入“十一五”时期尽管每年都以不低于7.4%的速度在增加,到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2009年人均5153元。2009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938元,云南省为3369元。个人缴费从04年的10元、2007年增加为20元、2010年调整为30元。个人缴费30元,云南省占纯收入比仅为0.8%,内蒙古占纯收入比仅为0.6%。有57%人认为现在的缴费水平能接受不会影响生活,有27.2%的人认为能接受但会影响生活,有6.4%的人认为太高,两项合计有33.6%的人对目前的缴费水平持不认可的态度。愿意缴费的额度20—30元之内的人两项合计为48.3%,对把缴费水平提高到40—50元的人数两项合计为10.8%.能接受提高到50元以上人数仅有2.6%,还有14.1%的人不表态。一些学者建议“收取保险费的标准,可确定在农民人均收入的1%—2%之间,但保险费的筹资十分困难”[2]与东部地区相比,个人缴费的额度差距较大,通过增加个人缴费提高新农合的筹资水平困难较大。东部地区某县级市的个人缴费从2004年的人均50元到2010年人均100元。[3]分析原因:首先、收入水平低是判断缴费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少数民聚居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农牧民更低。例如2009年内蒙古和云南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云南省更低。问卷调查人口有35%是少数民族,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收入水平更低。其次、对新农合的理解程度影响对缴费高低的判断,对政策的不了解、居住地与报销地之间的距离,报销比例的偏低,使农牧民对新农合有种种困惑和疑虑。再次、不同年龄段对参加新农合的心态不同,调查问卷中25岁以下占比25.5%,25—41岁占比36%,42—55岁占比29.8%、55岁以上占比8.7%,年龄偏大的人健康状况相对差,疾病风险大,参合积极性高于年龄小的人口。最后、受教育程度影响对新农合利弊得失的判断,调查中小学以下占比13.3%、小学占比21.4%、初中占比36.7%、高中或中专占比20.4%、大学专科占比4.6%、本科以上占比3.6%,受教育程度高的人能正确判断和看待缴费、待遇以及疾病预防等问题的相互关系.受教育程度低的人,被动员参加的人以及看大家参加也跟风参加的人、心存疑虑的人,不能明确判断新农合的很多问题。调查显示个人缴费额短期内不易平凡调整和增加,尤其是对人均纯收入较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主要应该加大各级财政的支持力度。

(六)参合农牧民身体状况以及疾病治疗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农牧民认为自己身体状况一般的占比48.6%,认为很好和好的合计占比30.8%,差和很差占比3.4%。农牧民中上一年没有做过体检的占比46.7%,做过1次体检的占比33.3%,2次的占比14.6%,2次以上的5.4%。没有做过体检的人数占比最大,接近农牧民人数的半数。农牧民对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未知的占大多数,有70.1%的人没有经过医生诊断自己是有患有慢性病,29.8%的人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慢性病。反映调查地区农村的公共卫生预防体系严重落后,提前预防不足,小病拖为大病的风险很大.过去两周家人感觉身体不舒服的人数占比50.9%,过去一年家人生大病或住院的人数占比18.8%,患小病拖着的占比19.9%,看医生并买药的占比43.3%,不看医生自行买药的占比36.6%。患小病没有采取治疗的原因认为没必要的占61.8%,其次是经济困难的人数占比17.1%,其它各种因素占比合计27.1%,但是患大病没有采取治疗的原因占比最大的是经济困难,比例为45.5%。统计显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牧民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一年中有近一半的人没有做过健康体检。因公共预防体系严重落后,不能保证将疾病控制在初发状态,出现一年中生大病的人数占比18.8%,而患大病后没有采取治疗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

(七)农牧民家庭经济状况与医疗支出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很富裕和富裕的人合计占比为15.9%,67.4%的人认为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还过得去,还有16.8%的人认为日子比较艰难和很差。有31.9%的人收入在5千到1万之间,按三口人均上限1万平均也只有3000多元。课题组将每一家庭收入平均后,基本上和两个地区政府经济社会统计公报上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一致。家庭收入主要是务农收入和务工收入,分别占55.5%和18.8%,经营性收入和非农非牧收入占比相对较低。收入渠道相对单一,经营性收入太少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牧民收入偏低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家庭一年中医疗花费在1000元以下,5000以上的占被调查人数的6.6%。参加其他商业性医疗保险的人数只有19.1%,其余人都没有参加其他医疗保险,有30.1%的人接受过医疗救助。分析得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牧民收入水平低、收入来源主要靠农牧业、来源渠道单一。如果把一年医疗支出超过人均纯收入以上的人判断为大病支出,占比为6.6%。显然新农合现在运行的大病统筹为主的模式医疗保障的普遍性不足,加之健康体检的不规范、不普及,凸显了农村医疗保障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存在较大差距。通过商业行医疗保险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弱,导致家庭收入成为影响农村居民看病就诊最主要影响因素。

四、调查得出的基本结论和建议

课题组对各种调查资料,尤其是调查问卷经过反复研究和推敲后,得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农合显现的特点为:低保障、低预防、低水平医疗服务、低发展水平的“四低”特征。针对上述特点提出的政策建议如下:

(一)科学解决“低保障”问题。低保障的内涵主要指四个方面低,其一医疗保险基金筹资能力低,其二补偿报销水平低;其三各种原因导致的自愿参合率低;其四大病统筹的医疗保险模式导致新农合惠及的参合农牧民人数低。解决上述问题的参考性政策建议:

第一,建立规范稳定的新农合基金增长机制。各级政府对新农合的财政投入,应该和财政增长额相联系。中央政府对新农合的财政拨付应该体现民族性特点。个人缴费额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额相联系,建立规范稳定的定期调整增长机制,避免随意性。一种制度的成熟度,其稳定规范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应该聘请医疗保险精算师对运行几年的新农合进行科学测算,对一些重要筹资指标规范化。

第二,探索适合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农合的补偿报销模式。创新补偿报销机制、调整不科学的方面,探索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农合筹资机制,逐步提高报销比例偏低的问题。全国新农合的报销比例都偏低。“据统计,新农合报销比例在2008年只有23%,2009年虽然因政府加大了投入,报销比率仍然只占农民医疗代价的40%多,由此表明疾病医疗仍然是城乡居民沉重的负担”[4]。对于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大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农牧民来说更难于承受高治疗价格,高药品价格低报销比例的医疗代价,出现的结果或小病拖成大病、或有病不治,或因病致贫返贫。因此问卷调查大部分农牧民对补偿报销认可度不高,不是农牧民期望太高,也不是农牧民文化水平低,认识能力不高,客观现实使他们无法面对疾病。对低收入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采取特殊政策。课题组在调研时了解到鄂尔多斯的补偿报销模式中对蒙古族提高了10%。大部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农合的补偿报销没有体现民族性。

第三,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自愿参合的比例。提高自愿参合率,有助于稳定参合率,普及新农合的惠民效果。自愿参合是新农合基本的参合原则,但自愿参合的比例还没有达到60%。自愿参合比例会影响参合的稳定性和对效果的判断,所以导致明确表示来年参加新农合的人数不足80%,因为不情愿,不了解,难免对新农合所起的效果判断上持不乐观、不积极的态度。首先、建议新农合管理机构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请专家对新农合政策进行深入讲解。其次,要求村委会定期通过村广播、村公示栏、以本村村民为例介绍新农合报销的整个过程以及得到的补偿额,使村民深入了解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了解新农合与商业性医疗保险的差异,通过直观的案例让农民对新农合的惠民为民政策意图有感性的认识,从而提高自愿参合率、稳定参合人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就明确强调“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一定要坚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5]。较多的专家提出应该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采取相同的强制参合原则,但本课题组认为,制度运行后将自愿参加调整为强制参加负面影响远大于正效应。在大部分人已经基本认可新农合的前提下,通过政策宣传成为全体农牧民积极主动自觉参加,社会效应更大。

第四,将大病统筹为主的模式调整为基本医疗保障模式。做出这种判断的基本理由为:首先,农村的发病率相对较大。问卷调查地区两周内小病发病率在50.9%,一年中大病发病率在18.8%。其次,实现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险模式需要逐步推进。再次,新农合医疗保险制度的目标是使更多农牧民获得医疗保障,通过再分配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最后,改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牧民的生存生活状况。调整保大病的模式为基本医疗保障是进一步巩固发展的重要步骤。大部分专家都比较宏观地提出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模式,但笔者认为一体模式的建立也应该逐步推进。从保大病调整为基本医疗保障是一种突破的环节。要充分考虑到中国日益严重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分配不公的现实,尽快改变医疗保障的城乡不公的现状,最终建立无差别的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制度。

(二)尽快改善“低预防”状况。低预防是指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公共预防体系薄弱,定期体检没有形成常态化,不能保障疾病预防,导致农牧民健康水平低。建议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公共卫生预防体系建设,提高预防疾病能力和农牧民的健康状况。首先,调查结果反映有近一半的农牧民没有接受健康体检,因此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那种慢性病,对自己是身体状况持不乐观态度的人占到较大比例。加强公共预防体系建设有很大的现实需求。其次,国家卫生部也明确把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再次,许多地方在不断完善新农合建设中也把加强健康体检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基本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制度发展,新农合政策的完善,从而根本上提升民族地区劳动力的素质都需要提高疾病预防能力,规范和普及农村定期体检。

少数民族范文篇9

一、项目名称:禁食猪肉少数民族职工的伙食补贴

二、依据:《关于解决回族等职工伙食补贴问题的通知》(浙统(84)30号)

三、具体规定:

1、凡有10人以上禁食猪肉少数民族职工的单位,应积极创造条件设立清真专灶;只有个别人的,应备专门灶具,以解决他们的膳食。

2、对单位内没有条件设立清真专灶或另备灶具做饭,又不能回家用膳的回族等禁食猪肉少数民族职工,每人每月给予适当补助伙食费。当月连续请假半月以上的,伙食补助费减半发给。

少数民族范文篇10

1舞蹈动作数据的获取及编辑

1.1光学式运动捕捉

运动捕捉系统是基于计算机图形学原理,通过排布在空间中的数个视频捕捉设备将运动物体(跟踪器)的运动状态以图像形式记录下来,然后使用计算机对该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不同时间计量单位上不同物体(跟踪器)的空间坐标(X,Y,Z)。动作捕捉系统将这些动作和表情捕捉并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动画软件,用这些动作和表情驱动三维角色模型,并生成最终所见的动画序列。运动捕捉的实质就是测量、跟踪、记录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轨迹,捕捉表演者的动作,并将其转化为数字化的“抽象运动”(图1)(邱望标,2009)。

1.2运动数据编辑

运动编辑可以分为信号处理、曲线拟合与变形、运动融合、基于路径/足迹的编辑以及运动重定向等操作。

1)运动信号处理因为人体的运动曲线可以表示为关节随时间变化的运动信号,所以可以将信号处理技术用于运动编辑。

2)曲线拟合与变形通过在曲线上选出的关键帧施加约束的条件,获得新的平滑的目标运动。

3)运动混合运动混合也称运动融合,就是将身体某部分的运动替换,或者是将两段运动进行多目标插值,以生成新的运动。

4)基于路径/足迹的编辑通过交互式编辑原始路径将原始运动变换到新的路径上。

5)运动重定向运动重定向是指将已有特定骨骼结构的三维人体运动数据映射到具有不同尺寸及骨骼拓扑结构的角色模型上对其进行驱动。

2舞蹈角色模型建立及驱动

2.13DsMaxCharacterStudio角色动画系统

3DsMaxCharacterStudio可以对角色模型进行创建骨骼对象、设置[蒙皮]以及编辑动画效果,并且还可以为大型动画场景制作[群集]动画,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模块。CharacterStudio为3DsMax动画制作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提供了完美的技术支持。CharacterStudio主要功能包括:对骨骼进行任意的创建和编辑,对两足动物的足迹进行创建和编辑,对不同动画文件的组合和编辑,对运动捕捉数据的支持和修改,对自由关键点动画的支持。

2.2模型建立及驱动

CharacterStudio工作流程:

1)创建模型为CharacterStudio的前期准备阶段;

2)创建[两足动物]骨骼和蒙皮创建骨骼,在根据模型调整骨骼的大小及位置,使其与模型完全匹配;

3)模型与骨骼绑定使用Physique修改器调节使骨骼对网格对象影响的设置完全正确;让各个关节的骨骼与它们位置吻合的模型面片产生关联,以达到控制模型的目的;

4)人体模型贴图得到完整的舞蹈者模型(图2);

5)调入动画文件为角色对象赋予动作库文件,角色将按照设置好的动画进行运动(李铁,2007)。

3OpenGL在舞蹈编辑中的应用

3.1OpenGL概述

OpenGL即为“开放的图形程序接口”,它的功能包括建模、变换、光线处理、色彩处理、动画以及更先进的能力,为实现逼真的三维渲染效果、建立交互的三维景观等提供了条件。OpenGL可作为三维图形应用程序设计界面,允许本地和远程绘图,可以通过网络发送图形消息至远程机,也可以发送图形信息至多个显示屏幕,或者与其他系统共享处理任务(图3)。

3.23DSMAX与OpenGL的转换

利用3DSMAX建立了模型,利用相关格式3D文件的转换工具把3DS转换成OpenGL文件。OpenGL和3DSStudioMAX结合实现实时控制,既利用了3DSStudioMAX建立模型方便快捷的特点,又利用了OpenGL容易实现交互性的特点,避免了各自的缺陷,从而使实时控制变得更加轻松,同时,可以方便地在不同平台和系统间移植,开发与另外系统的接口也极为方便。

3.3构建三维图形仿真程序的框架

在通用的Windows平台上建立OpenGL程序,并且以VisualC++6.0为编程环境,进行图形编程。首先要将三个头文件g1.h、glu.h、glaux.h加到相应的目录下,再将三个库文件opengl32.1ib、glu32.1ib、glaux.1ib导入工程,保证应用程序可以访问OpenGL的库函数。之后就可以构建OpenGL图形程序的框架,完成OpenGL窗口的创建和初始化工作。由于OpenGL中的绘图是通过RC(绘图描述表)完成的,它不同于VC++中的DC(设备描述表),因此要对RC和DC进行有效的管理,即在创建消息响应函数中,首先获得DC句柄,然后再创建RC并设置为当前RC;在销毁消息响应函数中,要先删除RC,再删除DC。

3.43DS文件的输入

3DS格式文件的读入包括文件内容的读入和3D对象的绘制两项。通过建立单文档的工程文件,加入代码(略),进行编译后得到的三维模型如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