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课程设置研究3篇

时间:2022-05-09 10:07:07

体育教学课程设置研究3篇

第一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桂林市中学28名体育教师及100名中学生。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查阅相关中学体育教学的文献资料,整理、分类、提取有效数据。(2)问卷调查法:随机对桂林市市区、乡镇及偏远地区的28所中学中28名体育教师和1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教师有效问卷28份,回收率100%,学生问卷100份,回收率100%,整理问卷,统计分析数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桂林市中学体育教师现状分析

2.1.1桂林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备课态度欠佳

表1可见,桂林市市区中学和一般乡镇中学的体育教师基本都能按照教学要求进行备课,仅有少数体育教师是随意备课或者不备课的。而偏远的地区中学,按照教学进度备课的只占到28.6%,说明大部分的体育教师都是随意备课,甚至都不备课,反映出偏远地区的中学体育教师对待体育教学重视程度欠缺,备课意识薄弱,严重影响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2.1.2体育教师授课班级情况分析

调查研究发现,调查样本中市区及乡镇中学体育教师授课班级在4个班以下分别为53.7%和37.5%,偏远地区中学授课班级数在五个班以上占71.4%。班级人数集中在40~60人居多。按照每班3节/周,市区及乡镇中学体育教师每周至少要授课为9节以上,偏远地区中学为15节以上。结果表明,桂林市中学体育教师编制不足,严重制约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及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2制约体育教师在教学实施的因素分析

表2可见,制约中学体育教学的客观因素主要是场地和器材,分别占32.1%、57.1%,这两个因素严重影响到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效果,而制约体育教学的其他因素主要是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以及男、女生的学习需求差异和体育优差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

2.3桂林市中学体育教学方式方法

表2可见,67.9%的体育教师采用趣味性竞技体育活动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趣味性体育教学可以改变枯燥的体育教学内容,能有效促进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同时,趣味性体育教学也是当前“阳光体育”和“快乐体育”的体育教学趋势,通过趣味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营造和谐的体育课氛围。

2.3.1目前桂林市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及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部分省市把体育成绩列入中学生的中考成绩。广西中考体育成绩占30分,中考体育的项目包括前抛实心球、立定跳远、50m短跑。桂林市中学为提高中考升学率,越来越受重视体育教学,但教学内容主要是以中考体育项目为主,导致其他体育项目、趣味性体育项目和集体性项目减少,使得许多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感,影响体育教学质量。

2.3.2体育教学时间安排

调查发现,70%的体育教师的上课时间是在35~45min,20%的体育教师上课时间是20~35min,而有10%的体育教师的上课时间只在10~20min。桂林市中学生的体育教学存在“短斤少两”现象,很多中学的体育教师都还采用“放羊式”教学,没有按质按量完成相应教学,但也不排除受场地、器材的客观因素影响。

2.4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

表3可见,学校领导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有13所学校,这现象有关部门应该重视看待。学校主管体育教学领导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监督者和指导者,应当结合国家教育改革方向,结合学校的实际,克服各种困难,有效促进中学体育教学事业的良好发展。

2.5桂林市中学生对体育课程现状分析

2.5.1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态度

表4结果可见,调查样本100名学生中,表示喜欢上体育课的同学占了调查人数的71.0%,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同学占到29.0%。通过调查结果说明桂林大部分中学生比较热爱体育运动,对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明确。

2.5.2桂林市中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分析

从表4可见,样本100名学生中,喜欢田径类占18%,喜欢球类运动的占53%,体育舞蹈类的占29%。但是在被调查的28所中学中,几乎都没有开设体育舞蹈项目,主要开设的体育项目是田径类和球类。学校应该摆脱应试教育束缚,结合学生实际丰富体育项目,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桂林市中学体育教学发展策略分析

3.1提高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

中学管理相关部门及学校领导要充分重视体育教学工作,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放在首位,从根本上摒弃应试教育的观念,改变根深蒂固的“智育第一”为乡镇农村学校配备足够体育教师,改善体育教学硬件设施。制定规范体育教学管理体制,严格执行体育制度及体育规章,提高体育地位,有效促进体育事业向科学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3.2通过体育教学开展中学生心理辅导,重点关注女生心理

体育教学是巩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师应根据男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体育教学过程有针对性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广大中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程当中。针对女生心理需要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制定女生重点体育项目,如:健美操和瑜伽。广泛采用以赛促练的教学方法增设集体项目,通过团体和个人比赛,展现自身体育技能,加强情感交流,增强团结合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毅力,提高班级凝聚力。

3.3丰富教学内容,切实利用体育教学提高学生体质

2013年教育工作会议袁贵仁部长强调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体质不强,何谈栋梁。桂林市中学体育教学内容单一,大部分的中学都是以中考体育项目为主,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影响教学质量。针对桂林市中学体育教学内容单一现象,体育教师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体育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并通过体育教学传授体育健康和保健知识,做到把体育与健康相结合。

3.4体育教师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桂林市中学体育教师紧跟教育改革纲要的步伐,通过体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内外有效宣传途径积极引导中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理念,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3.5建立健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完善中学体育教学监督检测体系,监督中学体育教学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桂林市中学应根据教育部学校体育专项督导制,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完善体育考评制度和学生健康监测体系,保证体育教师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体育教学工作,切实增强学生的体质。

作者:容贤冰1叶素英2工作单位: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2.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体育部

第二篇

1中学体育课程体系构建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都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素质教育是学校体育课程体育构建的最基本理论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等提出了学校体育全面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按国家规定开足上好体育课程并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珍爱生命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对基础教育的质量评价和指导体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更是为中学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更加细致理论指导和测评数据。根据以上重要文件精神及要求我们可以概括,“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终身体育”等是我们构建中学体育课程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2现行中学体育课程体系的缺失

2.1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对中学体育课程体系的认知水平较低。课程改革实施多年,由于对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知识更新未能及时跟进,导致其理论水平停滞不前,未能真正消化“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精髓。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受传统体育教学思想影响严重,进展也相对缓慢。因此,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对体育课程体系的充分认知及创新能力。

2.2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对中学体育教育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认识不足。首先,中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迅速成长并逐渐走向成熟的非常关键的一段时期;其次,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体育情感和运动兴趣最重要的一段时间;再次,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和学习负担,体育运动对中学生生活来说更是不可或缺。

2.3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存在的片面性、局限性、重复性。中学体育教材内容存在很多重复内容,高中与初中学习内容存在很多重复,整个教材体系系统性和延续性不强,部分内容的设置严重忽视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更无法满足学生兴趣需要,只作为一种技术来传授,而忽视健身与健康的需要,导致体育教学内容缺少对学生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的培养。

2.4对学生体育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落后。中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建设相当滞后,我个人觉得还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升学考试中没有体育科目,或者所谓的体育升学考试体系不健全,所谓体育升学成绩也是通过针对性应试方式来解决,体育课自然成为了附属课程,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更是无从谈起。

3构建中学体育课程体系

本研究认为中学体育课程体系应包括:课程目标体系、课程内容体系、课程管理与评价体系。

3.1课程目标体系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中学体育课程的总目标应该就是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中心,通过对体育课程学习,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增强体能,促进心理健康,培养兴趣爱好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笔者将中学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分为四部分。运动参与目标:主要是能为自己科学的制定锻炼计划,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并能为之长久坚持,初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并能带动周围的人参与体育锻炼;关注体育赛事,热衷体育实践活动,了解体育比赛规则与观赛常识,具备一定的体育比赛观赏能力。运动技能目标:基本掌握两种及以上的运动技能并逐步提高,至少有一项能熟练运用;掌握并能够运用一定的运动理论知识,控制好运动负荷,掌握一定的安全运动常识,培养运动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运动意识;掌握运动技能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比赛。身心健康目标:了解生活方式、疾病预防、饮食营养、运动生理及创伤处理等健康知识;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匀称性,增强有氧代谢能力、心血管系统机能和心肺功能。心理健康目标要求学生能在运动中体会努力后的成绩感,能科学地运用体育运动消除心理障碍和调控情绪,提高强自信心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社会适应目标: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懂得尊重与理解,树立集体荣誉感,正确理解成败,通过体育运动学习处理人际关系方式方法,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本文来自于《贵州体育科技》杂志。《贵州体育科技》杂志简介详见.)

3.2课程内容体系

中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随着体育课改的深入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更新,更能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发展。教材教法体系的发展是整个课程内容体系的指导,更加科学化与人性化的教材的编写成为了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引。各种体育课外活动、运动训练和竞赛丰富了体育课程的内容。建立新的课程内容最重要的是要打破体育课程中陈旧单一的以体育技术传授为中心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健康意识,注重体育的健身功能,增强体育的娱乐性、实用性,在整个中学课程体系中四部分的关系又是一个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3.3课程管理评价体系

笔者认为中学体育课程管理体系应分为学习管理评价体系、教师管理评价体系、课程建设管理评价体系三大部分。其中学习管理评价体系是中学体育课程建设薄弱环节,由于升学考试的导向,体育课程成绩评价得不到师生重视,尽管部分地区出台了将体育纳入升学考试,但由于考试内容的设置不合理,将体育也变成了应试课程,笔者认为应建立中学生体质监测档案,将体育参与和体质的发展进行长期的记录与考量。教师管理评价体系是对授课教师的管理与考量,是对教师授课方式方法、授课效果、教师知识更新、科研创新等全方位考核。课程建设管理评价体系主要是对体育教学举办方的评价考核包括硬件设施建设、教学条件、学校体育管理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档案管理等方面。体育课程教学管理体系和评价管理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是中学体育课程建设的难点,更是困扰中学体育课程发展的难题,更新管理理念和规范管理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大法宝。

4结论与建议

4.1我国中学体育课程体系正处于完善与发展时期,同时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存在着对中学体育课程体系的认知水平较低、教师知识更新慢、传统理念不容易被打破、管理水平低等因素的影响。

4.2要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理念和“终身体育”意识,先培养兴趣,再培养习惯,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设置课程内容显得尤为关键。

4.3分级分层建立科学的管理评价体系是中学体育课程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也是中学体育课程建设的重点。

4.4中学体育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生的参与、教师的积极跟进、还有学校全力配合、还有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正确的导向。

作者:付成君1张东旭2工作单位:1.绵阳师范学院2.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第三篇

1河北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流向

通过调查,目前河北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流向主要是学校(以中小学为主)、健身俱乐部、文体局、公务员、军队、私企、考研,以及自由职业等。其中,中小学学校依然是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工作的主要流向。因此,根据毕业生工作的主要流向,我们的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首先要立足于对学生体育教师技能的培养,兼顾其他各项能力的培养和完善。

2河北省中学体育教学对教师职业素质的要求

通过对参加2012年河北省中学骨干教师培训的河北省11个地市的参训教师的调查,大家普遍认为中学体育教学对教师职业素质的要求,首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再者是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其中包括了教学能力、课余训练能力、竞赛组织管理能力等内容)。所谓德高为师,可见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评价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前提。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要育人,通过他们的高尚品德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培养对社会有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学生教学能力、课余训练能力、以及竞赛组织能力等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中学体育教师工作的要求。

3河北省中学体育健康课程开设体育项目情况

经调查,河北省中学体育健康课程开设内容主要是以体育锻炼实践课程为主,健康教育理论课程为辅。理论课占的比重很小,而且很多健康知识也是在实践课程中穿插讲授的。目前开设的体育项目主要有田径(主要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足球、篮球、排球、武术、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毽球等。还有一些学校由于受场地、器材和气候等影响,开设一些如抽陀螺、蹴球等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以及像“丢沙包”等体育游戏项目。

4目前河北省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从对河北省7所高师体育院校调查得出,河北省高师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主要由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组成。根据培养目标,各院校又将课程划分为公共通识课程、专业通识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教师教育课程、自主教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等课程模块。总而言之,各学院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学院的办学条件和特点,设置了各具特色的课程模块体系。根据《课程方案》要求,各类课程课内总学时为2600~2800学时,除公共课约720学时(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外,专业课程按1900~2100学时、100~110学分安排。其中必修课程(1126学时、60学分),选修课程(880学时,50学分),各校可根据《课程方案》中确定的学时数浮动±10%。学生自学以及课外复习、训练等不计算在总学时数内。通过调查,由表1可见,在总学时设置上河北师范大学、廊坊师范学院和邯郸学院,三所学校的课程总学时在2600~2800学时范围内,石家庄学院和保定学院课程总学时也在《课程方案》中确定学时数的±10%之内。而河北体育学院和邢台学院课程设置的总学时低于《课程方案》中要求的总学时。在公共课总学时设置方面只有石家庄学院(714学时)、邯郸学院(652学时)和邢台学院(652学时)符合《课程方案》的要求,而河北师范大学(810学时)、廊坊师范学院学(870学时)和保定学院(948学时)学时数高于《课程方案》的要求,河北体育学院(576学时)学时数低于《课程方案》的要求。在专业课总课时设置方面,河北师范大学、廊坊师范学院、邯郸学院符合《课程方案》的要求,河北体育学院、石家庄学院和邢台学院都低于《课程方案》的要求。由此可见,河北省高师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在总学时的设置、公共课和专业课课时的设置、以及公共课和专业课课时分配比例方面都存在着与《课程方案》不相符的现象,各院校课程方案需要进一步进行修订。从表2看出,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学院和邢台学院专业必修课开设的门数较多,达到了30多门,在必修课总学时限定的条件下,过多地设置必修课程门数使得单科必修课的学习课时数减少,达不到学习的效果,不利于学生对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程内容的掌握,特别是一些术科技能类课程,学生在没有学习基础的条件下,掌握起来就更困难。从理论课和实践课对比的角度来看,邢台学院理论课(占76%)课时的设置远远超出实践课(24%),比例达到3:1。体育学科是一项以技能为主,理论为辅的学科,过多的理论课程和课时的设置,必然影响学生们术科课程的学习和体育技能的掌握,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空谈理论,而对于示范等技术实践环节却显得捉襟见肘。因此,邢台学院需尽快改变专业必修课程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课程门数和课时的比例。其他各校必修课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基本保持在理论课占40%~47%,实践课占53%~60%这个范围内,总体课时设置基本合理,但由于各别学校开设必修课门数的增多,导致单科课程的学时数减少,影响了单科学习的效果。因此,对于这些学校还应该整合必修课程的设置,减少或去掉专业性不强的课程,加强对能够迎合中学体育教学要求的课程进行重点建设。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扩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口径,使其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更高的自主性,有利于完善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因此,在合理安排好专业必修课程的科目和学时的基础上,开设一些具有前瞻性或新颖的体育项目课程,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完善。《课程方案》要求选修课程880学时,50学分,约占总学时的31.4%,其中包含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由表3可见,河北省7所高师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的学时数都少于《课程方案》的要求,特别是邢台学院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门数和学时数都太少,不能满足学生专业课程自主选择的需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有些院校总学时数不够,少于《课程方案》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在专业课程学时分配符合《课程方案》的要求的情况下,过多地设置了必修课程,使得选修课程课时数不足。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河北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流向主要仍以中小学教师为主,因此,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依旧应该以培养能够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为主导。

5.1.2河北省中学体育教学对教师职业素质的要求,首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再者是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

5.1.3河北省中学《体育健康课程》主要开设田径(主要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足球、篮球、排球、武术、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毽球等以体育锻炼为主的实践课程,健康教育理论课程为辅。

5.1.4河北省高师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在总学时的设置、公共课和专业课课时的设置、以及公共课和专业课课时分配比例方面都存在着与《课程方案》不相符的现象,各院校课程方案需要进一步进行修订。

5.1.5在专业必修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个别院校理论课过多、实践课过少,开设必修课门数过多,导致单科必修技术课程学时过少,影响了学生术科课程学习的效果。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学分和学时数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口径的拓宽。

5.2建议

5.2.1坚定培养目标方向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师德教育,以提高学生授课能力为中心,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特别是提高学生术科专业技术和授课示范能力。

5.2.2在课程科目设置方面,要结合目前河北省中学体育健康课程的体育项目开设现状,使课程设置更具有针对性,进而使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满足中学体育教学的需要。

5.2.3针对学生专业技术薄弱的现状,有针对性的增加术科课程的课时,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术科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使其能够初步胜任中学体育实践教学。

5.2.4整合课程资源,在《课程方案》的指导下,突出专业课程的建设,科学完善专业必修课程体系的同时,增加专业选修课程的课时、门数和质量,拓宽和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特别是加强教师职业技能模块的建设,使学生的培养更具针对性,使其在教学能力上达到中学体育教学的要求。(本文来自于《内蒙古体育科技》杂志。《内蒙古体育科技》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王惠1肖建国2王海军2工作单位:1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2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