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健康教育论文

时间:2022-04-06 03:55:05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健康促进理念被引入校园,如何在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中更好的实施健康促进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实行健康促进的意义以及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中实施健康促进的特点,并提出了健康促进理念引起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相关改革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健康促进;学校体育;健康教育

一健康促进基本理念的产生及概述

健康促进的理念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被提出的,直到近几十年来人们面对的健康威胁逐渐增多,对健康越来越关注,健康促进的理念才得以受到重视。健康促进理念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标志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健康促进时代的开端,也使健康促进理念得到不断传播和发展。健康促进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高和改善人们健康状况,其面对的对象是整个人群,即全人类,实现的途径是通过不断的健康实践。健康促进是要将一切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的领域以及政策法规整合到一起,共同为人类健康卫生事业服务。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将健康促进作为卫生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导人们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传播手段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调动一切力量形成健康的社会环境和物质基础条件,促进人们自觉维护和提高自身健康的过程。

二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实行健康促进的意义

(一)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是实施健康促进的有效载体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因此在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中实行健康促进显得十分重要。由于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生活的关键时期,决定了他们是实行健康促进的最佳目标人群,从学生抓起健康教育问题是目前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学生的可塑性非常高,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容易产生波动,是一类易受影响的人群,所以容易形成不好的健康及行为习惯。学校作为学生主要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是进行健康促进教育的最佳场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体育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未来,是健康促进的重要使命。学校要重视体育健康教育,将体育健康教育作为健康促进实施的有效载体。(二)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不仅是实施健康促进的有效载体,也是健康促进的主要内容。学校要在体育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提出健康促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增加健康促进的内容。学校健康促进,主要是指由学校促进健康,学校要以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健康为最终教学目的,为学生提供完善的体育健康教育课程以及成熟的健康知识体系,为学生创造安全健康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健康促进教学中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学校的健康促进作为体育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要求学校作为传授知识的地方,也要求学校成为学生获取健康的场所。因此,学校健康教育和学校健康促进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健康促进的重要内容,致力于健康知识的传播,树立学生健康的理念,并最终落实到健康的行为。

三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中实施健康促进的特点

(一)健康促进重在实用由于在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中实施健康促进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情景要求,因此健康促进的模式要重在实用,适合学生的健康发展。关于健康促进的理论模式有很多,但我们要选择的健康促进模式要具有一定的成熟度,能够对健康促进进行分析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学校的健康体育教学,并获得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应用。所选取的健康促进模式要以健康为主线,能够让学生了解和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感知到自我健康的状态,能够感知到健康促进行为的优势。学校健康促进模式为健康促进行为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理论依据,我们可以根据相关模式对学生的健康促进行为进行评价与指导,但由于学校健康促进模式针对的是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所以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健康促进模式的有效性。(二)课程设置合理化科学化健康促进是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其课程的设置必须科学化、合理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学生健康教育这一终极目标,实现健康促进体育课程更好的实施与应用。虽然到目前为止,学校的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已经进行了几次改革,但还是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依旧缺乏趣味性,失去了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真正的本源,失去了健康促进应有的实效性与科学性。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体育课程的设置还是相对保守,毫无创新,没有对体育健康教育以及健康促进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不要因为学生对某些体育项目缺少兴趣就忽视,也许有些项目在初次接触后会令人比较厌烦,但我们可以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旦学生对体育项目产生兴趣后,便会受益终身。同时在课程设置上还要多安排些学生一旦接触就会喜欢上的体育项目。实行这一课程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课堂效率,还能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三)健康促进评估注重整体学校是实施健康促进教育的关键场所,但目前对于如何在学校体育健康教学中评价健康促进没有一个统一的共识和标准。对于健康促进的评估,有三个主要的问题有待解决,首先是我们要如何界定体育健康教育的活动内容,即哪些活动是可取的,哪些活动是不可取的。其次是如何界定体育健康教育的评估方法,即哪些方法是可取的,哪些方法是不可取的。最后是评估体系对实践的指导能力。由于健康促进的内容比较多,因此对于健康促进的评估要相对全面和注重整体。对于评估方法的选择,不仅要体现教师健康促进实践活动开展的有效性,还要体现学生健康行为的改变和健康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更要体现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四)健康促进重在指标价值健康促进的价值标准在于学生的体质健康,学生的健康状况是评价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有效指标,也是学校推行健康促进的价值指标。选取的价值指标的合理性关系到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政策要求。从我国目前的学生健康标准的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选取的价值指标,处于测试阶段,有一定的难度性和不可控制性。其次,价值指标的结构不合理,目前关于学生的健康标准和健康评价指标多反映学生的速度与力量,而缺少身体灵敏度和协调性的指标,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发展的时期,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与学习,构建合理性科学性的价值指标评价体系。学校要加强体育健康教育指标的倾向性和可操作性,使得健康价值指标更好的在实践水平得以实施,全面推进学生的健康促进问题。

四健康促进理念引起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

(一)以终身体育为目标健康促进的理念引导着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事业的改革,影响着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要求将健康的生活方式变成学生的终身体育目标。健康生活方式是健康促进所倡导的主要内容之一,把健康促进的理念导入学校体育改革的教学策略中,不仅能够体现健康的生活方式,还能体现终身体育的重要性。将终身体育作为学生的目标,了解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与人的健康和生命的密切关系十分重要。学校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前的大环境,应努力倡导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科学体育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改变不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所谓终身体育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树立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理念,形成健康的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最终实现终身体育,使学生受益一辈子。(二)以行为干预理论为依据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呢,学校的体育教学课程不能够只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运动以及运动的方法,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科学的运用体育方式,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行为干预,督促学生养成稳定的体育行为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健康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关键在于有干预行为理论作为依据,核心在于出现行为改变。学校引入健康促进的教学理念,将其与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并运用行为干预的理论与方法,对学生的体育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引导指正,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以体育行为干预理论为依据,可以分析体育健康行为的形成因素与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体育健康行为的促成因素,实现对体育健康行为的综合干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改变不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逐渐形成科学的健康体育生活方式。(三)以推动学校体育教育整体改革为内容健康促进理论,不仅对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还有利于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有利于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的形成。构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要以推动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整体改革为内容,弥补原有体育教学中的不足,形成较为完整的,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科学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相关策略。学校健康促进教育是健康促进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延伸,是以体育活动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的的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策略。依据健康促进理论,以体育活动为手段,通过所有师生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科学的体育教育环境,提供合适的体育健康服务,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逐步形成科学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最终获得健康的体魄,并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总结

随着健康促进教育理念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学校必须要建立起以健康为目标的体育健康教育体系,必须充分利用各种体育教学资源,开展多种健康的科学的体育教育活动,创建健康的舒适的体育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健康促进的活动中去,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在健康促进的实践中养成健康生活行为,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健康人才。

作者:杨清华 单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林莉,孙仕舜,董德龙.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8:71-74.

[2]陈海燕,杨燕,吴念.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与学校体育应对措施[J].浙江体育科学,2012,04:56-59.

[3]刘仁盛.“健康促进”新理念与体育健康教育关系论析[J].体育与科学,2004,02:78-80.

[4]颜昶,徐丽平.导入“健康促进”理念之学校体育改革展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07: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