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高校体育论文

时间:2022-02-07 09:11:11

体育教学高校体育论文

一、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路径

1.健康身体,榜样作用。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的主导者,对引导、激发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起重要作用,体育教师的形象包括体型和健康状态,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教师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展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与学生交流、沟通,由于职业的特性,需要具备较为丰富的健康知识和锻炼技能,以及更高的健康水平。试想,自身健康水平难以保证的体育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如何让人与健康联系在一起?自身体型不标准的体育教师所教授的健身与形体练习方法如何能让人信服?当然,作为一个普通人,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累积,身体不可能总是保持年轻的状态,但作为体育教师,需要尽量保持和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用已有的健康知识、技能维护自身的健康水平。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利用职业特性让自己保持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心状态,对带动学生以及周围群体参与体育锻炼、产生运动兴趣有着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

2.科研创新,积累知识。普通高校的授课对象已经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必须有不同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视野和高度。工作中要达到科研创新,首先必须做到科研过程的不断积累。由于成长经历的特殊性,科研对于很多体育教师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社会进步要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有所突破才能带动学科的发展,有更多人参与才能改变学科现状。创新的前提要有大量的科研基础工作经历,申报项目、论文写作是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这方面能力的有效手段。论文是阶段性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申报项目是写作论文的阶段性目标,虽然这两方面并不是提高个人科研素质的全部,但却是最有效的两种手段。在写作论文和申报课题过程中必须积累大量的素材、广泛搜集文献,深入研究前人经验,同时还要拓展学科视野,立足于研究体育学科的问题,广泛借鉴不同学科的方法、手段、理论基础等。只有经过长期积累,才能使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科研的创新成为现实,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教学及科研动力,帮助体育教师站在更高的位置研究体育问题。体育教师的科研成绩能够体现自身的存在价值,提升职业地位,增强自我认同感,产生职业幸福感。

3.顺应时代,潜心教学。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外在社会环境经过长时间演变逐渐形成,体育教师应认清时代特征、顺应时展。为此,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首先要改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思路,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要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特征,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愿。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新问题,用心观察学生对每个教学内容的感受,制定相应的措施,采用的方式不能只拘泥于简单的游戏,还要有引人深思的、体现年龄特点的成分。同时,还应注意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根据个别学生的身体状态加以额外关注。其次,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教学对象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当今的大学生能够非常便利地获取各种体育信息,单纯的技战术已经不是秘密,关键是阐明运用的时机以及作用机理,用科学的语言与方法让大学生快速理解内涵,在需要时根据对象不同快速做出判断。最后,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群体应从自身做起,自立、自强、自信、自爱。社会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身心健康的追求必然引起人们重视体育锻炼,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应抓住时代赋予的责任,从增强自身职业素质做起,为高校的体育教育做出贡献。

4.借助外力,不断学习。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再培训非常重要,由于在校学习期间掌握更多的是各种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战术以及基本的体育科学知识,因此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对不足,尤其是运动人体科学等知识。教学第一线需要将实际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进行研究,这就需要高校体育教师不断通过自学以及参加各种职业培训来提高自我。面向不同的教师群体,国家很重视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有国内外访学、远程教学以及各种教学研讨会、科研会议等多种形式。除了专业、正规的职业培训、学习机会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周围人群的智慧,经常与其他学科科研突出教师沟通,汲取他人的经验,触类旁通,这样做既可以了解其他学科科研经历,也可以获得不同专业相关知识,为自己在业务上的发展做准备;还可以与本专业科研突出教师沟通,增长专业知识,获取相关信息,了解学科发展。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形式多种多样,关键在于个人努力,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机会无处不在。外因靠内因起作用,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需求对学习路径的选择起决定作用。

二、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路径选择的建议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受社会环境影响大,但无论何种因素都有正反两面性。现阶段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个人职业素质积累的最好时机,根据前文论述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提出如下四点建议:第一,经常锻炼身体,保持标准体型和健康水平,用优良的身心状态展示学科魅力;第二,提高科研水平,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不断深化研究内容、体现学科深度;第三,提高教学水平,让大学生的体育课在肢体运动和智慧结合中体验健康的快乐;第四,借助各种外力提高职业素质,创建个性化的学术环境,拓宽视野。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如今人们对健康需求已经产生巨大变化,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敏感意识到时代的进步,提前做好准备,迎接未来挑战。

作者:沈艳郝建平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