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评价办法

时间:2022-09-09 04:25:01

社会统计评价办法

从目前的多数文献中可见,绝大多数对和谐社会的统计评价指标体系,都是以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为依据,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方面来解释和谐社会的,该讲话已成为绝大多数文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极富科学性。我们认为在设计和谐社会统计评价指标时,一方面要充分体现经济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要对未来发展有一定的预见性。基于此,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指数、社会关系和谐指数、经济关系和谐指数和对外交往和谐指数等四个方面。

一、对和谐的理解及不和谐的表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必然会产生对和谐社会的不同理解。而要恰当建立和谐社会的统计评价体系,必须正确地理解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所以我们应该对和谐社会的内涵做必要的研究。

(一)和谐的内涵从本质上看,和谐社会是指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与其所处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一种相对理想的状态。这种状态应该是全社会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均衡发展,它既是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繁荣昌盛的表现,也是人类社会进步所体现的、不断改进的奋斗目标。因此,和谐社会的创建和不断向新目标的推进是执政党最重要的历史使命。评价一个社会的和谐程度,需要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入手。因为不同时空的社会环境的差异,会使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在不同的领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我们在建立评价和谐社会指标体系时,一定要注意其动态性和系统的结构性特征。

1.和谐社会的建立是一个动态过程。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从我国古代的孔子到近代以来的孙中山,从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到一般均衡理论的瓦尔拉斯,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可以说都体现了对和谐社会的美好憧憬和追求。所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在不断地追求和探索中进步的历史。正因为如此,和谐社会不是人们对社会完美的静态描述,而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是社会目标不断实现与不断升级过程的统一。但是,由于人们过去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多是有历史局限性的,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时代的进步,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也将不断得到完善。

2.和谐社会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和建立,应该从复杂的系统角度进行。从这一系统的横向看,不但包含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还包含人类自身之间的社会经济和谐,以及不同区域间的多方面和谐等内容;从纵向看,不但包含系统内部多层次的关系均衡,还包含各层次主体与其外部环境的协调相处;从发展过程看,不但包含各层次多角度的现实协调关系,也包含各层次动态协调的发展趋势[1]。

(二)现实社会不和谐的主要表现和谐的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环境下有不同的表现。从当前的现实出发,不和谐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和谐。近年来,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此方面的不和谐现象也日渐凸显:人类饮用水的污染、物种的减少、沙漠的不断扩大、赤潮的频繁出现、石油的短缺以及全球气候的变暖等现象已向人类敲响了警钟。这些不和谐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人类为了个人或集团的利益而牺牲公众利益造成的。这是我们评价现阶段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一面。

2.社会关系的不和谐。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集体中每个成员的文明程度和利益需求等决定了该集体的和谐程度。由于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每个社会成员在决策时的主要依据,而个人的决策又对集体起决定性作用,且这种作用又未必对集体是有益的。所以该类不和谐主要体现在:一是个人与集体关系的不和谐。譬如犯罪行为、以权谋私行为等,都是对个人有利而对集体有害的行为,因而评价指标的选择不但要对个人有利,更要对集体有利。二是集团利益与民众利益的不和谐。政策的制定者在制定各类政策和法则时,都会有意无意地代表一定阶层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或受其影响。如果一项经济政策所代表的不是绝大多数民众阶层的利益,就将体现为社会关系的不和谐,如费改税的困难、社会福利货币化的困难等等,多数是来自与利益集团和公众利益的矛盾上。

3.经济关系的不和谐。从国内经济建设角度观察社会,不和谐现象也是广泛存在的,主要体现在:一是区域内的经济关系的不平衡。职业、行业、城乡之间的不均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差距、不合理的经济分配关系等都属于经济领域的不和谐现象[2]。二是国际争端及区域间的不和谐。一国或地区社会的和谐与国际关系的稳定是分不开的,在一个好的和谐的国际关系中,国内的社会和谐才能得到保证。而建立在对外扩张等不和谐国际关系下的国内繁荣,必将引致更深远的社会矛盾和人类社会的不和谐。在当下的国际社会中,各类局部战争依然存在,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政治主张及经济贸易摩擦到处可见,这些都是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不和谐环境和影响因素。

二、统计评价指标的筛选原则

在筛选和谐社会统计评价指标的过程中,人们从不同角度对评价指标设定提出的基本原则可以看做是其指标体系设定的一般原则。而具体指标的选择则应根据和谐社会的内涵及经济学对人类行为(包括个体行为和群体的制度行为)的主要评价方法,确定其特有原则。

(一)统计评价指标建立的基本原则其一,综合与系统性原则。和谐社会建设是广泛的群体行为,它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个方面。所以,统计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应是群体的综合性指标;同时,所选的各个指标之间必须形成有机的联系,并能全方位反映和谐社会建设的进展情况。其二,独立与代表性原则。在统计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要具有不可替代性,即每一个指标都代表和谐社会的一个侧面,并能够简洁、准确地说明现象的本质,是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同时各项指标之间应该相对独立,彼此之间不存在交叉与重复。其三,客观与可操作性原则。和谐社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种成果性评价体系,其目的在于反映和谐社会建设的最终结果,一般情况下,要尽可能选择最终成果指标,而不选择动因性、措施性和对策性指标;同时,为了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一般要尽可能选择具有客观性的指标,而不选取需要另行调查才能获取的,诸如“老百姓的满意度”等主观性指标。其四,动态与相对性原则。在设计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充分体现当地社会发展的特点、条件和需要并具有相对稳定性,又要对未来的近期发展有所预见并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而对于个别尚无法获取数据的重要指标,我们暂时用相近指标替代,在后续研究中将继续发展和完善。

(二)和谐社会统计评价指标建立的特有原则其一,“帕累托改善”。“帕累托改善”是指一项不使任何人受损,而使一些人获益的变革或行动,即在不影响其他人效用的情况下,增加自己效用的行为。在评价社会行为或政策时,如果该行为或政策对某阶层或利益集团有利,同时对其他人不构成任何损害,则该行为或政策就是“帕累托最优”的。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情况是“卡尔多改善”。它是指一项变革使一部分人得到改善的程度是否大于另一部分人受到损害的程度,如果这种改善大于损害,将会使系统内的总效用得到增加,从而这一变革就是一种改进。其二,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一个社会(或团体)的和谐程度,与执政党(或团体领导机关)的制度设计有关。一项规则制度,不论其作用范围大小,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为此,对制度和法规的评价也要从上述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参与约束。即理性的个人是否有积极性参与这一机制的运行。作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其社会成员是否愿意加入这一团体,是否有积极性保留在这一团体之中,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该团体运行机制的合理性,满足这一约束的机制叫做“可行机制”。二是激励相容约束。即社会成员在该社会所设计的制度机制下,是否有积极性选择制度设计者希望他选择的行为。该约束是让理性的参与人在该机制下选择设计者希望他选择的行为的效用,不小于他选择其他行为时的期望效用值。满足这一约束的机制叫“可实施机制”。同时,满足“可行机制”和“可实施机制”的机制安排叫“可行的可实施机制”。

三、评价指标筛选当前,我们建立的评价和谐社会的统计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一)人与自然和谐指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主要体现在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及可持续发展上。为此,我们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两个角度,设计了以下二级指标: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指数。主要包括全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标率、区域气温稳定程度和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等基础指标[3]。二是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指数。主要包括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和可持续能源利用率等基础指标。

(二)社会关系和谐指数由于社会关系和谐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和利益阶层关系的协调上,为此,我们从个人与集体和谐、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等,确定了以下二级指标:一是个体和谐指数。主要反映人与人、人与各类集体的和谐,以家庭稳定倾向和社会稳定倾向为基础指标。二是社会阶层和谐指数。主要反映社会的各类利益集团或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以社会援助支付比的变化率为基础指标。

(三)经济关系和谐指数经济关系和谐是指人类社会再生产关系的协调。人类社会再生产关系包括人类自身再生产和人类生存资料再生产的综合平衡关系,以及再生产各环节(生产、分配和使用)的顺畅循环过程。为此,我们确定了以下二级指标:一是两种再生产关系和谐指数。主要反映纯物质资料的生产量变化与人口数量变化的协调关系,以人均可比价格GDP的变化率为基础指标。二是社会生产要素和谐指数。主要反映各要素的配置情况,以就业稳定倾向和物价稳定倾向为基础指标。三是经济布局指数。主要用来反映行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再生产效率的和谐,以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人均GDP的比值为基础指标[4]。

(四)对外交往和谐指数对外交往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立的外部条件。受经济资源分布的影响,经济互利性的协作交往是必然的,而非经济性的援助等转移类交往更反映着该社会与外界和谐相处的文明程度。所以,我们主要从如下两个方面来评价区域间交往的和谐:一是对外经济和谐指数。主要反映区域间的经济往来关系的和谐,一般以区域贸易依存度为基础指标。二是对外社会和谐指数。主要反映区域间非生产性交往情况,以区域间的转移收支增长率为基础指标。

四、各类和谐关系的综合评价

对和谐社会综合评价的常规做法:一是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二是确定各类评价指标的核算方法和目标值,并由此得出完成程度的目标差距或方向程度的个体指数;三是主观确定各类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采用加权平均方法得到各类和谐指数;四是利用各类和谐指数再加权重平均求得全社会的和谐程度指数[5]。这里必须解决如下两个关键问题:

(一)指标的标准化问题标准化问题包含两类问题:一是由于指标数目较多,加之指标属性和度量各不相同,有人主张使用模糊隶属度函数等方法对指标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二是在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过程中,如何确定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由于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标准很难准确确定,有人提出,正指标采用“最优值”,逆指标采用“极限不允许值”,适度指标应规定相应区间界限等。而实际上,所谓的“最优值”、“极限不允许值”和“相应区间界限值”等都是很难确定的标准。我们认为,和谐社会的各类指标是动态可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和谐的表现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在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时,我们应采用方向评价法(即以正向指标为准,将逆指标都转化为正指标来处理),并对每个指标赋予权数,再综合加权,以反映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这种方法基本符合和谐社会的固有特征,评价过程也比较简便,其指数越大则说明社会越和谐。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目前,各类文献中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是层次分析法(AHP),这种方法既是可行的,也是比较科学的。但是有两个关键问题值得注意:一是AHP对目标值差距进行评价时的标准并不适应和谐社会动态发展的现实,因而不具有长期使用和动态比较的特性。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进行综合性分析和评价时,并不采用目标差距法,而是采用方向程度综合法来进行。二是在确定指标权重时,由于AHP是在主观打分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的,属于主观赋权法,因而客观性不强,也很难得出统一的结论。我们认为,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可以考虑采用相对客观的方法,即变异系数变动权重法。它是在搜集到若干区域的各指标实际数据后,以其离散程度的归一化处理来客观地确定权重的方法,即离散程度变动权重法。因为我们评价社会和谐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社会进步,减少社会不良风气,使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能够协调发展。因此,对于在不同时空上差异较小的现象,因其改进的空间较少,所以给其较小的权重;而对于在不同时空上差距较大的现象,其改进的余地较大,所以我们给其较大的权重。同时,根据近期各评价对象间的客观差异的变动,不断改变权重也是促进落后区域不断发展的需要,也可以避免统计评价方法僵化和被错误利用的可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