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时间:2022-04-29 02:57:12

视觉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视觉文化对教育者的冲击

1.对教育者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冲击

目前,审美风尚由教化模式向消费模式转变,改变了人们传统、固定且单一的价值观和生存模式,把人重新定义于一个依赖于视觉产品而形成的物我、人我关系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如辅导员,年轻化趋势明显,对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审美风尚的转变,或多或少给教育者的心理和生存带来一种嬉戏状态,而这恰恰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权威性和中心化呈现冲突。这种冲突,不可避免的会对教育者的价值观进行迁移,至少可以说,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存在于一种理想与现实、权威与反叛的矛盾中。

2.对教育者业务能力的冲击

视觉产品的盛行,带来的是对教育者知识结构和媒介素养的再提升。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由于专业背景不同,在工作中难免会有知识体系的偏向。视觉文化将大量信息通过媒体随时随地播放,改变了知识传播的时间和空间,这就要求教育者不但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丰富的社会知识和对新事物、新现象的接受能力、辨析能力和运用能力。其次,视觉产品的大规模盛行,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除了教育者之外的另一个角色———传播者。“在信息社会里,教师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被看作是某种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他只需传授知识即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成了集体知识的合作伙伴,他应果断地站在变革的前列,对这种知识加以重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除了利用传统形式教授知识外,更重要的工作是使用、制作视觉产品和搜集、传递视像,并对获取的视像进行再分析、再判断。

3.对教育者角色的再塑造

在视觉产品营造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大学生不仅是文化的接受者,还是传播者,甚至是生产者。当下,“大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的嬉戏心态,主要表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政治辅导员)的轻视和嘲弄;对思想道德规范的不屑与轻描淡写;对众多需道德调节的行为领域的搞笑式处理,等等”。这种心态不免会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高校辅导员若以真理灌输者自居,大学生虽然表面可能接受和配合,但内心往往表现出一种拒绝或者应付的心理。而如今,在视觉产品营造的“平等”对话氛围中,高校辅导员更应该将自己从教育者向传播者、从“灌输”者向对话者、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变。教育者应彻底颠覆真理灌输者这个角色,尊重受教育者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把自己转变成为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把关人”。

二、视觉文化对教育文本的冲击

1.对教育文本单向性的冲击

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文本,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中介。立足文本,这种交流是间接的、单向的。这不仅体现在文字解码的单向度,还体现在教育手段的单向度,加之理论本身的枯燥性,只能是“把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变成了单纯向学生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活动,把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的过程变成了用逻辑来验证共产主义是否科学的过程,其结果是培养了一些能熟背共产主义原理却缺乏共产主义信仰的人”。而视觉文本的接受不仅停留在观看阶段,而是有了充分的互动。这种互动可能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也可能是创作者与受众之间互动。同样,它可能是间接的,也可能是直接的。通过视觉产品,受教育者可以与创作者、教育者及时交流教育心得,反馈教育效果。因此,依靠视觉产品传递的教育文本,让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活泼,寓教于乐,便于接受,而这种多感官、交互式感知“极大地扩展了人的智力、体力和感官能力,把人的潜能挖掘到一个更深层次,并改变和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改变了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提升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

2.对教育文本权威性的冲击

从现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本来看,它以行政和教育的双重权威迫使受教育者接受真理,并主导受教育者思想方式和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这种文本的形成缺失了前理解和前体验,过分强调集体意识,忽视了受教育者主体性构建。另一方面,文本远离现实生活,缺乏现实关照。现阶段,视觉文化的无休止的、大规模的制造和传播,促使人们关心的不再是崇高理想或者政治标语,而是个人在日常生活审美体验中的“幸福感”。视觉文化带来的是一个失去崇高和理想的时代,一切的接受和消费都是以身体快感和心理满足为目的,人们不屑于花费大量时间去理会崇高理想和生疏乏味的文字。故而,现行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过分强调权威、强调集体、强调社会,必然与视觉文化强调民主、强调个人、强调自我相冲突,现行的教育文本权威性也必然受到强大的冲击。

三、视觉文化对受教育者的冲击

1.对受教育者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冲击

与教育者一样,受教育者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在面临视觉文化冲击时也必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与教育者一样,呈现一种嬉戏心态———除了去权威性、去中心化的思想观念,受教育者更多地体现在行为方式的虚伪和叛逆上。这种虚伪和叛逆是当代大学生在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形成的矛盾且奇怪的道德性格。《文化视域中的高校道德研究》一书对其做了阐释:“一方面他们是高尚思想道德的呐喊者与护旗手,是对不良思想道德的批判者;另一方面,在大量的私人道德和公共道德领域,他们视道德为儿戏,把道德当累赘,以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消解道德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当这样一种矛盾心态成潮流的时候,大学生容易变成———道德平面人。”这种矛盾心态与教育者矛盾心态的不同点在于:在生存压力下,教育者的矛盾心态是被动性的,受教育者的矛盾心态是主动的。

2.对受教育者接受能力的冲击

视觉产品更具有亲和力与感染力,提高了接受效率,对大学生接受能力产生了冲击。印刷文本的接受是基于文字符号的解码和译码之上的,而视觉产品的接受是直接的,甚至于只停留在感官层面。文字的深刻性、文本性、延时性、交流性、小众性与视觉产品的直观性、大众性、多媒体性、当下性、互动性是对峙的。在这种语境下,大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必然发生变化:阅读能力减弱,观看能力增强;理解能力减弱,感受能力增强;沟通能力减弱,创新能力增强;理论能力减弱,实践能力增强;接受能力减弱,消费能力增强。

3.对受教育者角色的冲击

对受教者角色的冲击有两方面:一是视觉文化的民主化和平民化,造成了社会风尚的大变革,大学生已经被抛向了社会,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然而,观念的变化仍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这造成了大学生由“贵族”变成“平民”角色转变的矛盾———虽然已经是“平民”身份,但依然具有“贵族”心态。也就是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自我认知和价值观念的混乱:既追逐梦想,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既关心社会,又不得不嬉戏人生;既向往自由,又不得不接受权威。这与社会氛围以及大学生的心智成熟度有一定关系。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视觉文化导致的生活方式变革,促使大学生不安于统一的价值取向和固定的角色框架,而出现敢于质疑、敢于反抗的心理特征。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大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教师、书本和课堂上的信息权威,而向着更广阔的社会寻求多元化的答案。

四、视觉文化对传播途径和教育方法的冲击

1.对印刷文本的冲击

现阶段,无论是教材还是其他文本,都是以文字为主的文本,主要传播媒介依然是纸媒。但是,随着视觉产品优势逐渐被高校认同,其迅速扩张压缩了印刷文本的空间,这主要体现在学生管理、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另外,视觉文本接受效果明显好于印刷文本,一方面是因为视觉文本更直观生动,更容易激发想象力和产生审美快感;另一方面是因为印刷文本所承载的教育意义往往是说教和“灌输”,这与大学生乐于接受的视觉文本的寓教于乐恰恰相反。

2.对“灌输”方式的冲击

目前,现行思想政治教育依然以“灌输”式教育为主。“灌输”这个词往往跟强迫、控制、权威、真理是无法分开的。不可否认,“灌输”式教育也有一定的优势,就是它更简单、更直接,具有规范、整合、激励和约束功能。但是,现阶段,“灌输”愈发达不到预期效果,至少在受教育者的主观上是不愿意接受的。同样,真理是相对的,任何话语和标准都有存在的范围,“灌输”的先验性、真理性和排他性忽视了这一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效果是通过合理的教育方式,达到对共同理想、主流价值观和主导生活方式的认同。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的,而在这种变革中,教育方式和传播途径无法更好地适应新的语境和受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然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总之,视觉文化对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冲击,体现在整个过程和各个要素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确实存在问题,因此,我们不能一味站到教育者和教育效果的角度,片面批判科学技术造成的弊端,而应该立足于视觉文化时代这个语境下,一方面利用视觉产品的优势,一方面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将二者优势结合,以探讨有效的解决途径。

作者:陈晨单位:首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