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前导读策略

时间:2022-09-26 10:27:17

小学数学课前导读策略

教师适时运用课前导读开展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做好课前导读呢?

良好的预习习惯是课前导读的基础。

课前导读指教师对即将教授的内容进行简明扼要地介绍,告诉学生本节课的授课重点、知识难点及联系要点。教师介绍这些内容之前,需要学生对课本进行充分的预习,通过预习初步了解学习内容,思考其中的疑难问题,从而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这样做还能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事实、基本概念,留出更多时间进行自主探究与拓展练习。课前预习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想,或者对课本上出现的知识要点进行死记硬背,而是需要教师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指导学生尽可能了解该堂课的重难点,对自己感到疑惑的地方进行标记。这样的课前预习,能为教师的课前导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注重能力提升的导读提纲是课前导读的关键。

小学数学教学的要义之一,是要在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课前导读提纲的设定,需要围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来思考。教师要由简单的问答式改为启发式、设疑式、激趣式。如何才能设计出具有启发、设疑、激趣效果的导读提纲呢?教师需要充分熟悉授课内容,提前预判学生可能遇到的学习瓶颈,指导学生在读懂课本的前提下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授“体积单位的换算”时,教师可以从生活入手设计导读提纲:1.请你观察教室,小组内讨论如何测量教室的长、宽、高并进行测量(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化“体积”“空间”的概念);2.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实景能够充分体现空间感(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发言,建立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3.我们看到的这些实景都是有体积、占空间的,体积的单位换算就是我们需要掌握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小结前述概念,引出本课主题)。这样的课前导读提纲能较好地实现预设目标,用问题驱动学生思考,将生活实景变成数学问题,再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兼顾学生差异的课前导读能提升学习效果。

要在课前导读中兼顾所有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现状,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课前导读方案时做到“兼顾两头,满足中间”,这样有利于学生顺利进入新课学习。教师在新授课的重难点分解上,要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更容易产生联想和迁移,从而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教师可以在学习小组中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讨论,鼓励学生首先在学习小组中大胆发言、积极思考,继而在讲台上为他们提供展示机会,让他们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例如,在教授“分数的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导读中专门设计几个低难度的导读问题,如“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哪些涉及分数的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我们该怎样对待”“平时我们会遇到哪些需要‘分’与‘合’的场景”等,利用这样的问题,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将分数和分数计算的相关知识映射到生活中去思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作者:曾凡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