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景作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22:16:01

小学写景作文

小学写景作文范文篇1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要板块,也是一项综合性训练,既包含语言文字的训练、文体意识,还有思维、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学生遇到诸多难以解决的写作顽疾,如缺乏兴趣、害怕写作、无以成文等,这些问题也深深让教师感到头疼。改进小学作文教学,切实提高作文水平,已经成为当前作文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本人以语言知识、文体和能力训练为切入点,谈谈在教学当中如何做到三者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作文教学;作文能力;情境;文体

一、观察情境教作文,思维创造齐发展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灿烂瑰宝,流传下来的经典诗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和诗人词人处于情境当中是密不可分的,诗人只有在情境中才能萌发情感,正所谓境中生情。在情感的驱动下浮想联翩,情动而辞发,使诗人留下了动人的诗篇,流传至今,虽然小学生作文不能和诗人做诗,作家写文相提并论。但是同样需要情感,为学生提供作文题材,创设情境。我们可以走进大自然,和大自然做亲密接触,去看壮丽的日出,落日的余晖、璀璨的明星、丝丝的细雨、飘扬的雪花……这些都是令人深思飞扬、流连忘返的,大可带着孩子去读这本多姿多彩的“教科书”。我们可以带领孩子们去阅览室、科技馆、图书馆、海底世界参观,体味静谧的阅览室读者们专心致志研读的情境;惊叹于科技发展而创造的神奇世界;游走于洋溢书香的园地;留恋于奇妙未知的海底世界。我们还可以让孩子们玩游戏,演小品,做实验或社会体验等,然后习作成文。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作为参与者,写作是参与体验后的记叙与总结,这样的作文课既是体验,也是享受,更是创作。像这样的情境我们还可以创设很多,而每一种情境中,绝不像是上课,而是在玩,快乐地有滋有味地玩,在这样的情境中,孩子们会迫不及待地告诉老师,他们的所见所想。在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词语伴随着形象,带着形象色彩进入他们的意识,这些词语贮存在他们的大脑里,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色泽,那样的富有气息。在这里孩子们一步步去认识世界,体验世界,描绘世界,在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去体验客观情境,在情感的驱动下,想象力、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也会得到出乎意料的发展。因此,写作的内容、教材要出新,有情有趣,就要关注现场感,改革以往一些陈旧的教材内容,多做实事,重体验,让学生找到语言文字的乐趣。

二、淡化文体重表达,自由自主激兴趣

关于文体,具体来说,有记人、叙事、写景或状物为主的记叙文,有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为主的说明文,也有论述,评判为主的议论文,还有自由灵活、形散神聚的散文等等。教材通过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表达形式,来阐述不同的思想观点,明晰文体有助于了解写作目的。但对于小学的作文教学,文体可不作高要求,若叙事,则只要求能诉说清楚。因而,在小学阶段的作文文体教学,则只要求初步了解,而不要刻意套写。而在作文教学中过于拘泥于文体的刻板形式,而不重视内容的表达,会对孩子的写作兴趣以及思维有所限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就为的是要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教师应去除强加在学生身上的“枷锁”,如主题鲜明、思想境界、结构清晰、逻辑合理等条条框框,也应摒弃单一的标准,作文教学应从模式化走向个性化。如此,小学生的思绪才能飞舞,火花才能碰撞,童真才能盎然,文采才能飞扬,文章才具有灵性。其实作文教学应当让学生放飞思想,挣脱“枷锁”,写其所见,写其所想,写其所悟,把看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如结合创设情境教学中进行的《参观图书馆》就不是一般的纪实,体验一次到图书馆当小读者的乐趣,当一回专心的小读者,内心的感受是真切而细腻,学生也会在纪实中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有的甚至会自然而然地穿插议论,抒发情感。让学生将“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主体性得以高扬提升,用喜欢的方式自由表达心里所想所悟,淡化文体意识是一个有效途径。其实灵性的跳跃和诗意的残缺就是一种美。

三、阅读教学讲技巧,语言能力共促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言,指的是文章中优美生动语言,而在平时学习优美生动语言的同时,也可加以作文技巧的训练。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在阅读中既能知晓课文主旨,也能从阅读中借鉴文章写法方法,在模仿和创造中,使学生的写作逐步达到“得法于课内,活用于课外”。在观摩长沙市小学语文“爱阅读善表达”教师素养大赛中,在钟老师所执教的《猫》这一堂课。通过让学生找出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这一环节,老师就巧妙地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技巧相结合了。当学生说出关于老舍先生语气词这一段话时,老师“故意”将语气词去掉来读,通过对比,让学生来体味语气词的神奇之处,并在下一个环节让学生模仿语气词的写作,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当然很高!一来一回,“巧用语气词”也这一写作手法也就深入学生脑海,相信在接下来的写作课上,孩子们就会适时适当地运用语气词这一写法了。“仿写”,是学生掌握写作技巧的直接有效作文教学法之一。初学者,要把课堂上学到的写作知识化为己有,不可一蹴而就,中间需要经过一定量的模仿与借鉴。在阅读时,课文分析得越透,理解得越深,写作时学生便有“据”可依,有“模”可“仿”,写作起来也就可以“依葫芦画瓢”。仿写可以仿好词、好句、好段,也可以仿写作技能、技巧。小学生宜模仿句子、片断等局部着手,逐步过度到篇章。平时阅读教学当中我们可以根据根据课文的写作特点,让学生明白这种写作方法,并且慢慢地有意识的运用。换句话来说,重点是抓住每一种作文的训练点进行训练,让学生学会这一种方法写作,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也在日积月累中得以突破。从低年级的“乐于说写”顺利过渡到中年级的“自由写”再到高年级的“学会写”,与阅读教学是分不开的。

四、作文评价多元化,讲评展评相结合

作文讲评课也是作文教学的一大环节,不容小视。作文的反馈对于学生写作积极性以及写作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作文评价应具有多元化,摒弃以老师价值取向主宰课堂传统形式,走向开放式多样式,可以书面评、口头评、他评、自评与集体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首先,诵读赏评与张贴展评相结合。在学生写作、二次习作完毕后,让学生自己大声朗读,可自我表现,自我肯定,自我欣赏,自我评价;也可以在小组内朗读,组员欣赏,他人评价;还可以在全班朗读,大家一起赏析。在学生誊清作文后,可在班级的“芳草地”中展出,让学生相互观赏,师生共同欣赏。其次,口头讲评与笔墨点评相结合。口头讲评是指教师在批阅完学生作文后,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口头讲评。讲评时应欣赏学生的个性化、独特之处,肯定其言语劳动成果,渗透着鼓励与欣赏之意,并且对独特之处可直接进行圈画评点。具体评价有记号评价,如用圆圈重点标出使用独特的、鲜活的词语,用波浪线或横线标出优美的、形象的语句等以明示其用得妙、写得好;图画评价,即在个性化的词句处画五角星,画笑脸,,或者画大拇指等以示表扬。最后,二次习作也是很重要的,在作文讲评课之后,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各自按照合作评改所提建议,进一步修改,完成二次习作。可将学生的二次习作在班级手抄报上发表,或装订成册等等,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一篇篇供同学赏析的作品时,一定会自豪,倍受鼓舞。

作者:潘栖夙 冯雯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崧舟.在游戏和故事中进入作文天地[N].中国教育报,2014-11-13(11)

[2]徐初苗.“作文的儿童”与“儿童的作文”[J].小学语文教学,2006(6):19-21.

[3]沈大安主编.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5

第二篇:小学写景类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生写作文,多喜写人叙事类文章。写熟悉的人、叙经历过的事,是“回顾”再现式作文,难度较小。相对而言,写景类作文,难度较大,学生怕写,老师难教。究其原因,写人叙事类文章的写作关键看学生的生活积累,而写景类文章的写作则主要看学生观景绘景的能力。正是由于受观景绘景能力所限,小学生的写景类作文水平普遍较低。作为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写出较好的写景类作文呢?以下几种方法是可循而有效的。

一、指导选好景物范围,确定写景主体

要描写好景物,需要对景物进行观察。写景之前,教师应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去发现和感受美景。学生走出教室去欣赏景物,心里肯定特别高兴,可是放眼望去,一大片山坡、一大片田野,景象万千,可写的景物数不胜数。学生东看看,西瞧睢,看得多了,往往就会发蒙或犯惑,面对眼中所见的万千景物,往往不知从何下笔。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写景类作文不能“见景写景”,或“随景下笔”,不能无主次地觉得哪里都该写,又哪里都写不好。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的目的或要表达的中心,选好景物范围,“化大为小”、“定点写景”。大自然景象丰富多彩,我们应该选择最有特色的“样景”作主体,通过对主体景物的描绘,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大自然某方面的独特之美。面对眼前所见的景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眼睛比作照相机,要选取最需要的、最美丽的景色拍摄。通过连续的特写镜头,表现景物特点。景物选的范围越小,观察才会越细致,也才能发现景物的个性特色,写景才能出彩,甚至出“神”。带学生到大自然去观赏景物,老师应事先踩好点,选好观景范围,再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个性化的选景、观景活动。如写《家乡景色美》,可指导学生在家乡的田野里,选取一定的范围,以有代表性的“小地方”:一座山、一条小路、一个池塘或一块菜地为主体景物,由点到面,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并写出家乡的特色美。

二、指导定好景物观察点,注意写景顺序

观赏景物不是随便看看,除需要有取舍、有侧重外,还应注意顺序。观察一定范围的主体景物,还要有恰当的观察点。指导学生定好观察点,也就是选好观察角度。如写《家乡景色美》,若选取的主体景物是一座山,观察点可以是山顶,主要是俯视,由上往下看,由近及远;观察点可以是山腰,仰视和俯视相结合,先上后下,由局部到整体;观察点可以是山脚,移步换景,由下至上,点面结合。选好景物观察点,观赏景物就有了方向和层次,写景也才有条理,应引起高度重视。写景顺序得益于观景顺序,并根据写作的需要,做出适当地调整。描写景物,可以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可以由局部到整体或由整体到局部,可以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可以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可以先中间后两边或先两边后中间,可以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等。从时空角度看,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两种,比如写《东山岭风光》,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描写东山岭四季节各有情趣的特色美;也可以按空间顺序,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有哪些特色,或者从上看是什么景象,从下看是什么状态,等等。总之,描写景物要有顺序,文章才有层次。

三、指导观察景物特征,明确写景亮点

观察景物着眼点不在“是什么景物”,而在“景物有什么特征”。只有抓住景物特征,才能明确所写景物的“亮点”,写出来的景物才有特色。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景物的组成、外形、色彩、状态等方面进行观察,明确景物的个性化特征,通过比较、联系,突显出景物的“亮点”。景物的特征、“亮点”就是写作的重点,也是由景到人,由景到情的生发点。如写《家乡景色美》,选一条小路、一个池塘和一块菜地为主体景物,引导学生按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逐一观察。先观察中间的小路:小路有多宽呢?让几个孩子并排站在一起,数一数,小路有几个孩子并排那么宽;然后观察路上的小草是什么颜色,能看见几朵小花,小草小花像什么样子,试着用一个比喻来描绘(如“就像给小路镶了一道绿色带花纹的彩带”)。再观察左边的池塘:池塘是什么形状?池塘有多大呢?(可与熟悉的教室或操场比较)池塘里的水是否清、静、绿?(可联系写水的课文,发现水的“亮点”。如:池塘里的水真清呀,清得可以看见水里的草和鱼儿;池塘里的水真静呀,静得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树,鱼儿好像在天上游;池塘里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还可以看看池塘里有没有小鸭子?若有,可以观察小鸭子的活动情况。接着观察右边的菜园子:菜畦和菜苗有什么特点?可选一两种蔬菜作近景式观察。最后,由景到人,看一看小路上、池塘边、菜地里有没有人,他们干什么?指导学生深挖景和人的特点,明确“亮点”,就能写出一篇不错的写景文章来。

四、指导联想和想象,写出景物的情趣

写景是为了抒情,而情应融合在对景的描绘之中。要指导学生掌握“景中融情”的方法,一是饱含情感看景绘景,并适时画龙点睛地抒发情感;二是运用联想和想象,写出景物的情趣来。有人说,景物本无情,看的人有情,景物便自然有了情。换言之,景物的情感,是观赏景物者和描绘景物者的情感反映。如何移情于物,或使物富有情感,借助联想和想象是较为巧妙的方式,要指导学生理解并“为我所用”。描绘景物要虚实结合,对眼睛所见景物,要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通过比较、类比等方式,把景物的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要绘声绘色,形象生动。如看到树上有一只鸟在啼叫,可以想象“鸟儿正在树上欢愉地唱歌”。如《桂林山水》一文,作者看到千姿百态的山,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既写出了桂林山“奇”的特征,又使景物富有情趣。又如《林海》一文,作者从万古长青的林海,联想到广厦、木材,直至日用家具,突出大兴安岭的重要作用,让人顿生赞叹之情。

五、指导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景物特色

要说写景类作文难写,主要就难在如何将景物写活,如何写出景物独有的特色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容易。教师指导学生明确,描绘景物时要紧扣景物的特征,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化单一为丰富、化概括为具体、化平实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多角度多层次表现景物特色,或者化静为动、化实为虚,使语言更有表现力。如写《美丽的秋天》,“美”是秋天的总体特征,是单一而概括的表述,如何丰富而具体地写出秋天的“美丽”?可以运用排比的句式(或段落),从秋天的天空、秋天的山坡、秋天的田野、秋天的人们等多角度多层次表现秋景之美。写秋天的山坡,又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秋天山坡上的树、草、花的美,描绘得具体、生动、形象。如写秋天山坡上草儿的苍劲之美,有学生这样写道:“略显干褐的草儿在秋风中翩翩起舞”,巧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秋草的独特之美,让人过目难忘。

六、指导交流和展示,明确写景得失

写景类作文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在选取景物、确定观察点、观察景物、描绘景物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交流和展示活动,让学生在互动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帮助,不断提升各环节应具备的能力,最终写出优秀的作文来。如在选取景物环节,请学生交流自己所选景物,并说明这样选取的理由,其他学生会受到启发;在观察景物环节,请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顺序和观察到的景物特点,其他学生边听边对比自己的观察情况,可以修正和补充;在写出景物情趣环节,请学生交流自己对某一景物的片断描绘,其他学生可以借鉴参考;在正式动笔之前,请学生口头作文,按顺序讲讲自己的作文提纲,其他学生可以打开思路。作文批阅后,教师从优秀作文中选出样本,对其成功之处做出点赞,对其不足之处做出修订,并张贴展示,让学生明确写景得失。

作者:黄玉蓉 单位:海南省万宁市后朗小学

第三篇:师范生小学作文教学技能探讨

小学作文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素质。师范生经过作文教学的理论学习和探讨,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学会运用本领,创造情境,营造环境,引领校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将自己的见闻和思想创造性地表现出来。根据小学作文教学的特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小学作文的知识,围绕以下这些方面来深入学习理论,领会方法,丰富学识,提升小学升的作文水平,提高师范生的作文教学水准。

一、深入进行基本理论的学习,掌握作文教学的要求和准则

1、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工作的脉搏和方向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形成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在学生的观察、分析、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基础上,塑造学生的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认识能力等综合能力。

2、了解作文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从说到写、从易到难、逐渐深入,经历从写话到训练学生写片断到训练学生写成篇作文的经过。低年级学生重视练习写片断,高年级学生重视练习写成篇的作文。对于高年级学生作文的重要要求就是有中心思想。教师要充分进行作文课的备课,让教师和学生经历教学的环节。学生经历:准备———表达———修改———总结,教师经历:准备———作前指导———批改———讲评等这样的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清楚小学作文教学的类型,熟悉小学作文教学的训练策略:小学作文的主要类型主要有记实作文、想象作文、看图作文等。小学生记实作文就是如实地记录人、事物、景物等,通常我们所说的记叙文、说明文基本上都是记实作文。教师要加强学生记实作文的练习,培养小学生写实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这样的训练方法:观察写话、片段素描、根据命题作文,自拟作文题目,缩写、扩写等。教师要教育命题作文的时候要做到“新、近、活”,“新”就是作文命题要有新意;“近”就是命题和学生的生活接轨;“活”就是命题要鲜活生动,充满儿童乐趣。教师要让儿童有话可以说,有内容可以表达,写自己熟悉的事情。对待自拟作文题目,教师要让学生写熟悉的事物,提出作文的范畴和要求,让小学生自己选择内容,自己确定题目写文章。想象作文(看图作文)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图画是现实生活的缩影,能反映事物的局部,只是一瞬间的情景而且是平面的静态的无声的情景。教师要教育学生将图画写活了,要借助想象,想象图画中没有画出来的事物,例如周围环境的起因、发展、经过、结果等,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特点等,让画面从平面的变为立体的,从静态的转变为动态的,从没有声音的转变为由声音的。一般看图写作文经历“看图、说图、写图”这样的环节。教师要经过教学,让学生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熟悉学生写作的类型,掌握训练的方法和过程。教师要从宏观上把握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教学中学习目的明确,有针对性,这样就更能将作文课上好。

二、经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好作文教学的策略

学生在教学法的课上掌握了学习的要素和要求,了解了教学的过程和规律后,教师就要让学生学习一些好的作文教学的范例,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再进行教学的实践,这些对于师范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学要求。教师要给师范生一些优秀的实例,在教学法的课上讲解作文教学的各种要求和方法后,就要在班级播放小学作文教学实况的录相,同时,教师要印发教学实录的录像课的教案,在播放实例录像的时候,让学生一边看录像,一边阅读教案,并组织学生进行课后的讨论。例如,教师可以以实录作文《我的老师》的教例摘录为例子,让即将成为教师的学生们,了解教师是怎样启发学生,指导小学生写作文的。实录作文《我的老师》教例摘录师:请同学们摆好准备好的老师的相片,请同学们看着相片说一说老师的年龄多大?长得什么特点?(同学们仔细观看照片,然后举手)生:我的老师三十七岁,她长得特别漂亮,一双眼睛会说话。师:如果只使用“漂亮”一词,别人还不知道你的老师到底怎样的外貌?最好能具体地谈一谈。生:我的老师今年三十一岁,剪着齐耳的短发,圆圆的脸蛋,长着一口洁白的牙齿。生:我的数学老师今年三十三岁,她长得很清瘦,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师:同学们再想一想,你的老师对你怎么样?生:我的老师很关心我。师:这样说太简单了,请具体说说怎样关心你?生:老师在我课堂上做小动作的时候,就严厉地看着我;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她又鼓励我;在我取得进步的时候,她又赞美我,肯定我。师:这样说就具体一些了。生:我的老师很关心我,有一次,我发烧了,老师送我去医院去看病,没有耽误时间,老师还怕我饿着,给我买了吃的。师:刚才同学们都说老师怎样关心你,你还能说说老师还从哪些方面关心你吗?生:老师指导我看课外书,教我认识很多字。生:老师检查我的作业,鼓励我多读课外书。师:老师很爱你,很关心你,你对老师怎么样呢?生:我也很爱我的老师。师:具体说说你怎样爱你的老师的?生:教师节到了,我将自己的零花钱买水果送给老师吃。生:我自己完成学习任务,不给老师添麻烦,还帮助班里的问题同学,给老师减轻工作负担。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写一写你的老师,让别人了解你的老师是怎样的,怎么关心你的,你又是怎么爱你的老师的。这则教案记录了教师启发学生说话的经过。学生通过看录像,再对照教学实录,就可以展开认真地讨论,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教学的特点,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无话可以说,无内容可以写的难题,懂得怎样通过简单的生活内容去开启学生怎样表达的热情,轻快地找到说话题材的办法。这节作文课表现出来的优点是:

1、紧扣教学大纲,遵循低年级的作文教学的规律,从说道写,逐渐深入地启发学生产生思考,发表自己的个性化感悟。

2、文章的题目《我的老师》具有典型性,有着普遍性,并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代表性,能激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产生表达个性化感悟的愿望。

3、教师在启发学生思考的过程中,重视突出“具体”和“真实”的训练重点。

4、运用照片作为道具来引发学生思考和联想,具有创造性。在师范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次放映教学实况的录像,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学习到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特点的优秀教师的作文教学的方法,为今后学生走上教学第一线选择好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三、运用电脑制作课件,为学生看图作文提供丰富的内容

看图作文是作文训练的重点内容,在小学低、中、高年级都可以使用。教师可以运用看图作文训练,教会学生选择好的图画,选择内容健康,清晰,色泽鲜明,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图画。教师应该使用于说话的图画,更能切合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该多角度多渠道选择图画,教会学生自己制作课件来适应教学的要求。教师可以指导看图作文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来讲解图画。教师通过学生讲解,学生亲自体验作文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写话的时候,就能够有规律有顺序可以说、写,就可以用联想和想象来扩充画面的内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想象,怎样进行联想,这样很多优秀的文章就会出现,这些都和好的训练分不开。例如看图作文《我们的校园》可以描写得生动、迷人。教师示范训练后,可以要求学生根据看图作文和课件,将自己怎样指导小学生看图、联想和写图的过程,用教案的格式,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进行分小组讨论,进行试讲,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可能,检查学生运用知识的才能,提升学生的讲课的能力。

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服务

从上面我们谈到的,仅仅是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的作文教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和教学策略。如果师范生仅仅停留在作文的教学的层面上,使远远跟不上时展的步伐的。教师应该从更为广阔的层面上,要求学生掌握和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提高作文教学的要求,懂得各种文体的写作的特点。教师要加强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和专门的能力的训练,重视学生训练中围绕培养学生观察力、思考力、联想力和审题能力、布局能力、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修改作文的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写作文和教作文的才能。教师让师范生具备这些才能,就能写出有个性、有新意的文章,提升写作的素养,这样,师范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在教学中科学准确高效地制定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作文训练的活动。总之,作文知识的把握和作文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作文教学能力的提高也要逐渐积累,提高作文教学的综合质量。在师范生的教法课上,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写作的理论知识,强化写作能力的训练,还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时空,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体验,在教法上教活学生,上好作文课,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作文教学的教师。

作者:王梅 单位:辽宁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四篇:小学作文教学方法与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最头疼是写作文。他们觉得写作文时无话可说,即使有话说,也是东一句西一句,真真切切的流水账。那么。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中如何才唤起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质量呢?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采取以下的作文教学方法和技巧,并取得一定效果。

一、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和切合实际的幻想就如同学生写作的翅膀,学生想象力和幻想能力发展的越早,学生的写作思维就会放飞的更高更远。小学生年龄小,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的心理,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做出适当的引导。例如让学生多阅读一些童话,帮助他们编一些童话剧,在此基础上可以鼓励学生试着写童话,对较好的作文,教师可以当做范文来展示,以激励学生的自信心,进一步提高他们写作文的能力,让他们真正享受到作文课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具体采取了以下方法:

1、营造想象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幻想。作文时教师就要努力营造想象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幻想,让学生在作文中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东西。的确,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会出现不同的故事,突出不同的主题。学生在自由想象的氛围下,才能展现他们良好的想象能力,才能不受拘束地写出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这样作文才能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

2、在想象的基础上,教会学生作文的构思和布局。好的文章是要注重作文的构思和布局的。构思的到位和成熟与否,是一篇好作文诞生的基础,有了良好的布局,一篇作文结构才不会显得突兀。因此教师在教学生写作文时,要教给学生如何构思和谋篇布局,这样再加上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真情实感,学生的作文才会增色。

3、想象和幻想要合理。只有合理的想象和幻想才能使文章生动感人,才能真正打动读者。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一定要提醒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幻想,不能不切实际,漫无边际的瞎想,否则根本就起不到练笔的作用,教学效果还会适得其反。

二、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开展作文教学

作文是生活的真实反映,离开了生活,作文就会变得枯燥,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色彩。因此教师在教学作文时,应立足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切实地感觉到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是自己写作的老师。教师要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至于那些同龄人的优秀作文,我们可以去欣赏,去进行词汇的积累,学习他们写作的思路。只有写自己的经历、感受,思想才会变得成熟、深刻起来。因此,为了让学生的写作紧密地结合自己的生活,我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

1、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作文训练中的观察,教师一开始要进行有意观察,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和思维,写出自己的发现和认识,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观察的习惯,写作文时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如农村的变化,大自然的美丽和星空的灿烂……借助观察,让学生学会积累素材,从而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2、帮助并指导学生对生活进行描绘。学生一旦经过观察,就会有所发现,这时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借助笔墨进行表达。起初,教师不要定过高的起点,作文要求可以相对宽泛一些。比如自拟题目,体裁自由,语言表达不要有过多的限制,可以完全生活化,儿童化。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写作的步骤,比如写作要讲究一定的顺序,不能杂乱无章,可以抓一个点来写。作文一旦形成,教师还要认真地进行指导,最好面批面改,这样学生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的指导才会真正地有意义。

小学写景作文范文篇2

一、写景作文教学中的问题

一方面,写景文是描写景物的,要想将景物描写得让读者如身临其境,眼前出现对应的画面,这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为写景文对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等有一定的要求,对构思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学生要了解景物才行,否则,写景文会变成通篇都是毫无美感的白话文,读者体会不到景色的美。另一方面,受应试教育影响,写作变成了教师和学生不得不完成的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学生不得不遵从教师的指导参加写作训练,在长期繁重且无质量的写作中,学生对写作逐渐产生了抵触心理,不愿意积累素材充实作文内容,写作时应付了事,写完万事大吉,写作质量堪忧,不利于未来的发展。

二、写景作文教学的策略

1.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多媒体运用到写作课堂中,不仅可以系统讲解写作方法和技巧,还可以将写景作文的素材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景物特色。介绍景物时,即使教师的语言再优美,也不如学生亲眼所见能产生清晰直观的感受。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将景物展现出来,让学生认真观察,仿佛身临其境,有利于提升写作能力。此外,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等,还能让学生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拓宽视野,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2.组织户外活动

深入到大自然中观察才能获得第一手景物素材,小学生的压力相对较小,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户外活动,选择一些景色优美的地方,让学生体验生活,领略大自然的无限美妙。户外活动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写作教学中。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观察大自然中的景色,可以自行选择想要描写的景物,并在回校后写成作文。教师要认真点评学生的文章,将好文章展示在班级展示栏中,供其他学生阅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便让学生都能认真对待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从而提升作文水平。

3.积累好词佳句

积累好词佳句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重要作用,学生作文有无文采取决于平时在阅读中积累的多少。有些学生不重视阅读,也很少积累好词佳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读书笔记,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好词佳句记录下来,背诵巩固,方便以后写作时运用。完成作文后,要及时对照读书笔记进行反思,看看是否将这些好词佳句恰当地运用到了文章中,遇到较难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询问教师。

4.赏析课文,进行仿写练习

写作教学中最基础的方法是仿写,小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强,不能灵活运用写作技巧和手法,而仿写练习可以弥补这个不足。教材编选时遵循一定的规律,通常将主题类似的文章放在一个单元,教师可以通过单元的集中教学,让学生掌握这一写作类型。学生了解了不同的写作技巧和手法后,进行仿写练习,慢慢积累,就能在别人语言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语言,最终形成独特的写作个性。还可以系统地学习文章,例如,在语文教材中选几篇关于景物描写的课文,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感受文章的写作方法,然后进行仿写练习。一年级第一单元中的《荷花圆圆》《要下雨了》等文章描写了大自然中的景物,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如“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将夏天池塘中的荷叶和下雨前的状态,描写得十分生动。教师可指导学生仿写,掌握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方法,以不断提升作文水平。

5.重视课外阅读

写景作文需要大量描写,如何将景物描写得形象生动,如何让语言更加优美,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如果缺少课外阅读的积累,就很容易写成通篇毫无感情色彩的流水账,教师要教授学生阅读技巧,让他们在课外阅读中多多积累。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诵读文章,感受整篇文章中景物描写的意境,以调动他们深入阅读的积极性。如三年级的《花钟》将大自然中的景物描写得形象生动,“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这两句都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鲜花描写得如人一般有性格。教师可详细讲解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写作手法,让学生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并了解这样写的好处。仅通过课上阅读是不够的,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让学生充分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也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检验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可以定期组织阅读比赛,通过阅读比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比赛结束,让学生分享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课外书籍,带动整个班级的阅读气氛,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6.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合作学习是满足个人内心需求的过程,学生只有愿意学习,才能学得好,才会觉得学习是有意义的,愿意学习。教师的教学应该立足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教学活动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科学布置学习任务。并非所有的学习都要合作,“好钢用在刀刃上”,安排合作学习要抓住机遇,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表现形式。例如,当新知识出现需要新能力时,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当学生之间的意见不一致有争议时,可以组织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要让小组成员之间良好互动,充满温暖和友谊,互相帮助,进行良性竞争。

7.让学生建立写作信心

教师可以讲述勤奋成功的典型事例,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从而摆脱自卑,建立自信。学生的学习信心是通过一系列成功的学习活动形成的,同样,信心的丧失也是由一系列的挫折和失败造成的。教师要科学制定学习目标,只要学生有进步,就要肯定,让学生随时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自我力量的存在,进而建立信心。

8.优化评价体系

应试教育关注考试成绩,导致学生害怕考试,不敢面对成绩,渐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兴趣。教师要优化评价体系,不应将提升成绩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也不应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评价必须关注学生的能力和需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一味地计较分数。评价要全面、多元,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过去只单纯地追求掌握知识,忽视了听、说、读、写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学生成绩虽高,能力却一般。评价应该是互动的,强调评价过程中的双向选择、交流和协商,重视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的互动活动。评价的重点是过程,要注重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的评价,进而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9.进行专项练习

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练习必不可少,实践是积累写作经验的有效手段。很多学生写作时,不知道应该写什么,绞尽脑汁地想,写出的内容空洞乏味,究其原因是缺少写作经验,教师要努力增加学生的写作经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景作文有别于其他题材,学生要认真观察和体会才能写下真实且生动的文章。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训练提高学生的写景能力。比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以校园为主题,仿照课文内容写作。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写作,比如在写景作文中,比喻手法比较常见,让学生以校园为主题模拟造句。学生造句完成,教师要科学评价,指出其中的闪光点,纠正错误,从而让学生在专题训练中掌握写景的方法和技巧。

10.运用修辞手法

为了让描写更加生动,修饰必不可少。写景作文中常用修辞手法,通过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修辞手法多种多样,学生可以根据写作需要选择不同的修辞手法,从而写出生动的写景文章。比如,比喻修辞能将抽象的景物用具体的画面呈现出来,拟人手法能让原本客观的景物变得富有灵魂,文章也更加活灵活现。比如《咏柳》,诗人贺知章将春风比喻成了剪刀,将无形的风用具体的事物呈现出来,形成了独特的写作风格。所以在写景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修辞手法的教学,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写作基础,以保证作文的质量。

11.融情于景

在写景文章中,很多时候作者并不是单纯地描写景色,而是借由景物抒发情感,让文章的立意更加深刻,内容更加吸引人阅读。虽然景物属于客观事物,但是如果只围绕景物进行描写,文章会显得比较空洞,即便使用再多华丽的词藻也不能体现出其灵性,内容也比较单一。虽然景物没有思想和情感,但是作者是有的,在作文中把情感融入到景色中,作文内容会更加充实,能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学生要学会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无论是哪种情绪,都能用景物表达出来。比如《只有一个地球》,作者运用了多种描法,比喻、拟人,对地球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呼吁人们要保护地球。如果只是单纯地描写地球,就很难唤起人们保护地球的情感,而正是由于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才能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产生情感共鸣,获得理性思考。在写景作文中必须抒发情感,体现文章的灵魂所在,以为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

12.丰富观察角度

小学写景作文范文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知识树;应用作用

作文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效率最低、效果最差的教学内容,不管教师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写作文,还是以“解放学生”的思想来为小学生提供充足的习作自由,小学生的习作能力都没有明显的提高。追本溯源,最根本的原因便在于小学生没有建立稳固的、灵活的、可迁移的习作知识结构,也没有掌握良好的习作技巧与习作知识。如果教师可利用“知识树”来组织作文教学,那么自然而然便可增加小学生的字、词、句、段落、篇章的储蓄量,学生也可在知识积累中了解篇章结构、语言句式等语文知识的应用方式,自主尝试在本人作文中展开实际应用,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习作能力。

一、帮助学习建立宏观知识结构

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同一种习作技巧,不管教师强调多少遍,小学生依然会在相同的问题中出错,而大量重复性的习作问题则会逐渐消磨掉小学生的习作自信,导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长期处于低效的循环状态。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便是小学生所形成的知识和结构是碎片化的、不完整的,所以无法形成知识迁移能力。对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知识树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习作知识结构,为学生灵活迁移习作知识做好准备。比如,在“写一处自然景观”作文教学中,笔者便以“知识树”的方式来总结了写景作文的习作要求。在本课教学中,笔者绘制了一棵知识树,在树干中写下“写景作文技巧指导”,然后以六个枝干来标注了写景作文的六个习作技巧,即观察为基础、善抓景物特征、确定习作顺序、做到动静结合、抒发真情实感、善用优美语句。在每一个枝干下,笔者也会细化每一项内容的具体内容,比如在“确定习作顺序”中,笔者还以“小枝干”介绍了写景文章常见的空间方位顺序、时间顺序、地点顺序这三种写景顺序,并用具体实例展示了每一种习作顺序的习作效果;在“善用优美语句”中,笔者也介绍了拟人、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手法,以例句来让学生感受每一种修辞手法的习作效果。

二、提高学生语文习作能力

小学生目前在作文中所存在的内容空洞无物、语序颠倒混乱、错别字与语病较多、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都是小学生语文习作能力低下的具体表现,这些问题也直接导致我国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比较低下。然而,“知识树”是提升小学生语文习作能力的关键所在,因为它能够让小学生灵活调动与使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各个习作知识,每当教师布置一项习作任务,他们便可回忆相关知识的“知识树”,利用“知识树”的各项内容展开有效习作,写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作文。比如,在“写观察日记”一课中,笔者便以“知识树”的方式来总结了观察日记的三个习作技巧,即观察要抓特点、重点;观察要有顺序,可以从上而下、从内而外,也可以从中心到四周;观察既要有整体,也要有细节。在以“知识树”强调了观察日记的观察要点与习作要点之后,小学生便可随机选择观察对象,可以是一只小动物,也可以是校园环境,还可以观察一个人。在观察中,小学生将会自然而然地思考观察对象的特点,从整体、细节两个层面来保证观察的全面性,并且会及时记录自己的观察顺序。在做好前期准备之后,小学生便要学习日记的习作格式,在日记中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以“知识树”来组织习作指导,可有效减少小学生习作学习的盲目性,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与习作能力。

三、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

长期的失败经历是导致小学生厌烦写作文最重要的学习情感因素。若教师可以“知识树”来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使小学生明确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功,那么便可有效改善小学生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使其重新对习作学习产生兴趣,并在此过程中建立自信,使小学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状态,逐渐爱上语文习作。自从笔者以“知识树”来组织作文习作教学之后,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小学生都重新燃起了习作热情。比如,在“写童话”教学中,许多小学生虽然很喜欢读童话故事,但是说到写,却显得一筹莫展。为了让小学生了解如何写童话,笔者以“知识树”的方式分析了童话故事的文本结构、习作要点、习作技巧等多个内容,然后鼓励小学生自主尝试创作童话故事。在“知识树”的引导下,小学生全面了解了写童话的具体内容,十分有信心地展开了语文习作。许多学生表示,他们本来对童话故事的习作方式感到十分茫然,根本不知如何下手,但是,“知识树”让他们知道了童话故事包括什么、如何写童话故事、怎样写出来的童话故事更吸引人等等,使他们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恍然大悟之感。

总而言之,有多项研究证明“知识树”是符合儿童认知特征与学习思维方式的。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中,能够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针对性与目的性,是提升小学生语文习作素养的重要方式。对此,教师应全面分析应用“知识树”的要点与条件,以“知识树”来促进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庆欣.小学语文教学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树”[J].辽宁教育,2015(11):73-76.

小学写景作文范文篇4

一、写景作文教学中的问题

一方面,写景文是描写景物的,要想将景物描写得让读者如身临其境,眼前出现对应的画面,这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为写景文对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等有一定的要求,对构思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学生要了解景物才行,否则,写景文会变成通篇都是毫无美感的白话文,读者体会不到景色的美。另一方面,受应试教育影响,写作变成了教师和学生不得不完成的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学生不得不遵从教师的指导参加写作训练,在长期繁重且无质量的写作中,学生对写作逐渐产生了抵触心理,不愿意积累素材充实作文内容,写作时应付了事,写完万事大吉,写作质量堪忧,不利于未来的发展。

二、写景作文教学的策略

1.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多媒体运用到写作课堂中,不仅可以系统讲解写作方法和技巧,还可以将写景作文的素材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景物特色。介绍景物时,即使教师的语言再优美,也不如学生亲眼所见能产生清晰直观的感受。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将景物展现出来,让学生认真观察,仿佛身临其境,有利于提升写作能力。此外,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等,还能让学生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拓宽视野,感受大自然的馈赠。2.组织户外活动深入到大自然中观察才能获得第一手景物素材,小学生的压力相对较小,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户外活动,选择一些景色优美的地方,让学生体验生活,领略大自然的无限美妙。户外活动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写作教学中。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观察大自然中的景色,可以自行选择想要描写的景物,并在回校后写成作文。教师要认真点评学生的文章,将好文章展示在班级展示栏中,供其他学生阅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便让学生都能认真对待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从而提升作文水平。3.积累好词佳句积累好词佳句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重要作用,学生作文有无文采取决于平时在阅读中积累的多少。有些学生不重视阅读,也很少积累好词佳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读书笔记,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好词佳句记录下来,背诵巩固,方便以后写作时运用。完成作文后,要及时对照读书笔记进行反思,看看是否将这些好词佳句恰当地运用到了文章中,遇到较难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询问教师。4.赏析课文,进行仿写练习写作教学中最基础的方法是仿写,小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强,不能灵活运用写作技巧和手法,而仿写练习可以弥补这个不足。教材编选时遵循一定的规律,通常将主题类似的文章放在一个单元,教师可以通过单元的集中教学,让学生掌握这一写作类型。学生了解了不同的写作技巧和手法后,进行仿写练习,慢慢积累,就能在别人语言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语言,最终形成独特的写作个性。还可以系统地学习文章,例如,在语文教材中选几篇关于景物描写的课文,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感受文章的写作方法,然后进行仿写练习。一年级第一单元中的《荷花圆圆》《要下雨了》等文章描写了大自然中的景物,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如“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将夏天池塘中的荷叶和下雨前的状态,描写得十分生动。教师可指导学生仿写,掌握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方法,以不断提升作文水平。5.重视课外阅读写景作文需要大量描写,如何将景物描写得形象生动,如何让语言更加优美,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如果缺少课外阅读的积累,就很容易写成通篇毫无感情色彩的流水账,教师要教授学生阅读技巧,让他们在课外阅读中多多积累。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诵读文章,感受整篇文章中景物描写的意境,以调动他们深入阅读的积极性。如三年级的《花钟》将大自然中的景物描写得形象生动,“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这两句都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鲜花描写得如人一般有性格。教师可详细讲解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写作手法,让学生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并了解这样写的好处。仅通过课上阅读是不够的,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让学生充分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也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检验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可以定期组织阅读比赛,通过阅读比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比赛结束,让学生分享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课外书籍,带动整个班级的阅读气氛,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6.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合作学习是满足个人内心需求的过程,学生只有愿意学习,才能学得好,才会觉得学习是有意义的,愿意学习。教师的教学应该立足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教学活动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科学布置学习任务。并非所有的学习都要合作,“好钢用在刀刃上”,安排合作学习要抓住机遇,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表现形式。例如,当新知识出现需要新能力时,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当学生之间的意见不一致有争议时,可以组织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要让小组成员之间良好互动,充满温暖和友谊,互相帮助,进行良性竞争。7.让学生建立写作信心教师可以讲述勤奋成功的典型事例,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从而摆脱自卑,建立自信。学生的学习信心是通过一系列成功的学习活动形成的,同样,信心的丧失也是由一系列的挫折和失败造成的。教师要科学制定学习目标,只要学生有进步,就要肯定,让学生随时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自我力量的存在,进而建立信心。8.优化评价体系应试教育关注考试成绩,导致学生害怕考试,不敢面对成绩,渐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兴趣。教师要优化评价体系,不应将提升成绩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也不应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评价必须关注学生的能力和需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一味地计较分数。评价要全面、多元,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过去只单纯地追求掌握知识,忽视了听、说、读、写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学生成绩虽高,能力却一般。评价应该是互动的,强调评价过程中的双向选择、交流和协商,重视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的互动活动。评价的重点是过程,要注重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的评价,进而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9.进行专项练习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练习必不可少,实践是积累写作经验的有效手段。很多学生写作时,不知道应该写什么,绞尽脑汁地想,写出的内容空洞乏味,究其原因是缺少写作经验,教师要努力增加学生的写作经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景作文有别于其他题材,学生要认真观察和体会才能写下真实且生动的文章。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训练提高学生的写景能力。比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以校园为主题,仿照课文内容写作。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写作,比如在写景作文中,比喻手法比较常见,让学生以校园为主题模拟造句。学生造句完成,教师要科学评价,指出其中的闪光点,纠正错误,从而让学生在专题训练中掌握写景的方法和技巧。10.运用修辞手法为了让描写更加生动,修饰必不可少。写景作文中常用修辞手法,通过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修辞手法多种多样,学生可以根据写作需要选择不同的修辞手法,从而写出生动的写景文章。比如,比喻修辞能将抽象的景物用具体的画面呈现出来,拟人手法能让原本客观的景物变得富有灵魂,文章也更加活灵活现。比如《咏柳》,诗人贺知章将春风比喻成了剪刀,将无形的风用具体的事物呈现出来,形成了独特的写作风格。所以在写景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修辞手法的教学,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写作基础,以保证作文的质量。11.融情于景在写景文章中,很多时候作者并不是单纯地描写景色,而是借由景物抒发情感,让文章的立意更加深刻,内容更加吸引人阅读。虽然景物属于客观事物,但是如果只围绕景物进行描写,文章会显得比较空洞,即便使用再多华丽的词藻也不能体现出其灵性,内容也比较单一。虽然景物没有思想和情感,但是作者是有的,在作文中把情感融入到景色中,作文内容会更加充实,能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学生要学会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无论是哪种情绪,都能用景物表达出来。比如《只有一个地球》,作者运用了多种描法,比喻、拟人,对地球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呼吁人们要保护地球。如果只是单纯地描写地球,就很难唤起人们保护地球的情感,而正是由于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才能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产生情感共鸣,获得理性思考。在写景作文中必须抒发情感,体现文章的灵魂所在,以为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12.丰富观察角度在写景作文中积累写作素材至关重要,想要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和感受,比如《题西林壁》通过不同角度描写山峰,突出了山峰的形象。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写出景物的特点,文章才会更加精彩。比如,大海和小河虽然都是水,但是一个波澜壮阔,一个潺潺流淌,描写前要认真观察和思考,抓住其特征,用心体会,将其积累成写作素材。综上所述,景物描写是最常见的描法,好的景物描写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还能传达作者浓烈的思想情感。教师要重视写景教学,多角度切入,抓好写景的关键环节,指导学生将景物描写得如身临其境。

小学写景作文范文篇5

一、转变作文教学理念

小学生正处在天真浪漫的年龄,作文理应是孩子们吐露心声、发泄想法、记录生活的阵地。然而,纵观全国的小学作文教育,教师所秉持的作文教学理念完全被功利化了,未考虑孩子们的学习态度和人文精神培养,只为升学而作文。功利化的作文理念完全偏离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宗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应转变以“为作文”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将孩子们从“学科教学和课堂约束”中解放出来,转而以孩子们的发展为本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关心关注环境和自然为主旨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看、听、说、记,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自我,哪怕是可笑的也应该给予积极的形成性评价,通过长期循序渐进的引导乐学作文,逐步培养学生作文能力,进而会作文、善于作文,为全面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强力的支撑。

二、培养学生个性化的作文能力

1.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日记习惯。写日记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良好学习习惯,旨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通过运用工具书写日记达到识字、理解词、会造句的目的,日积月累助力学生形成作文能力。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记日记指导,引导学生记录家庭生活中有意义的事、记录上学路上看到的事、记录校园生活中有意义的事、记录重大节日活动、记录课外读物中的精彩片段,要以简短精要的语言进行描写、表达自己的感想,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记录生活中有意义的点滴,日久积累形成良好的记日记习惯,进而为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奠定坚实的作文能力基础。2.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的阅读。阅读能力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最为受益的莫过于学生的作文能力将得到同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读符合自身认知、符合自己喜好的书籍,在开展广泛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的经验、词汇、优美的语言,锻炼自己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同时,为有效借助阅读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还可以开展阅读后仿写和续写训练;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开展阅读时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介绍文章的写作思路、文章布局和语言运用特点等,通过多措并举开展阅读教学指导,促使学生逐步形成作文能力。3.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践进行体验和感悟。作文来源于生活,真正能够感动读者的高质量作文不需要有太过华丽的语言,而需要有真实的生活。要坚决避免让学生单纯背诵作文“秘籍”中假大空的作文,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作文的写作手法、文章布局等,要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作文来源于生活,得高分的作文应该写真实的有意义的生活。”小学生特别爱参与各种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读书比赛、看电视剧讲故事情节、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春游等活动,也可以让学生积极参加家庭活动,如生日宴会、结婚庆典等,让学生在各式活动中体验真实的生活,感悟真实的生活,从而积累广泛的作文素材,全面有效形成个性化的作文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态度

1.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态度。良的写作态度应该是字迹整洁、合乎生活逻辑、富有正能量……,小学生正处在学习态度引导的最重要时期,因此,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一篇习作应反复修改才能成稿,尽量做到精益求精,按照老师的讲评进行及时的改正完善。教师在作文批改时,应开展积极的形成性评价,毫不吝啬表扬学生的用词、造句等,有侧重地挑选有进步的作文作为范文在作文课上朗读,多举措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作文写作态度。2.培养学生“乐写”的态度。作文难写,学生厌写,皆因学生无话可说。小学作文教学切忌“一支粉笔+一张嘴”式的灌输,而应该在学生作文时开展相应的活动,如演讲比赛、做游戏、手工操作、室外活动等,通过开展有趣的作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乐写”的态度,同时在作文活动中也促进了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进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善良的人文情怀。例如,开展《美丽的……》关于写景的记叙文教学时,上课伊始向学生介绍作文时的注意事项,即要抓住所写景物的特征,进行细致地观察,行文要把握写景的顺序和层次,要展开合理的想象,做到情景交融抒发自己的感想……,这时学生多是探头向外张望,原来他们的文题多是选择《美丽的校园》,既然这样,何不让孩子们深入实景进行体悟呢!“同学们,咱们不上课了,去外面观赏校园美景去好不好?”不由分说,孩子们立即准备冲出教室,来到操场上。按照课堂上讲解的作文要求,孩子们细心地“欣赏”起校园的花、草、树、宽敞的运动场地、明亮的教室……,后半节课带领学生回到教室,干脆就以《美丽的校园》为题进行作文,最后检验孩子们“欣赏”后的作文效果,真是事半功倍。

总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须彻底改变传统模框化的教学模式,转而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趣味化的作文活动,引导学生的记日记、广泛阅读、课内演讲等活动和课外实践中进行积累作文素材,体验和感悟生活,写出真实的感受、真实的自我,促进学生的作文水平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凤妹.新课程理念下的写作命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小学写景作文范文篇6

一、是否具有优质的作文起步教学,是儿童稚嫩、敏感、

纤弱心河里能否激起喜爱作文浪花的关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二三年级是起步作文的关键阶段。大部分农村小学,由于师资质量上的问题,不少教师对学生造句的辅导,不是通俗地解释某词的意思,在学生真正理解之后,再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行多角度训练,达到比较熟练运用的目的,而是在学生一知半解之时,就举出少得可怜的例句,替刚刚启动思维的学生套上一个箍,把知识局限在一个小圈圈内。当着根据一定的意思缀段或缀文时,教师所举例句上有的,学生有可能熟练运用,很快成段成文。而例句上无,缀段或缀文中所需要的,学生就会彷徨而不知所措。如无反复,就会加重一部分学生的心理负担,感到“作文”难,从作文起步阶段就开始产生逆反心理。正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儿童感到学习困难,如果别人都能够接受的东西他不能接受,那就说明,他在童年时期没有从周围的人那里获得对于他的发展来说应当获得的东西。儿童正是在这个年龄期——从一岁到七、八岁,变得头脑迟钝的。”因此,起步作文这一步抓不好,对学生以后的作文学习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

二、丰富多彩的作文教学,是激发学生作文情趣的源泉,

而生硬平淡的作文教学,则是阻碍学生作文进步的丘陵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也在逐步变化。尤其是初中学生,学习兴趣开始分化,而且兴趣广泛又不稳定。他们表现出有时特别喜爱作文学科,或者某种与写作有关的活动,有时又特别喜爱另一门学科或另外一些活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数理化成绩冒尖,但语文成绩不佳,尤其是作文水平低劣,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那么,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分化,除了心理发展的特点逐步变化的原因外,还有哪些原因呢?实践告诉我们,教师业务素质的强弱、教学是否生动有趣、组织教学的新颖程度等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因此,在这个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对于作文辅导的责任更为重大。其一,应采用多侧面的训练,拓宽学生学习写作的内涵,例如在记叙文训练中,可以分出写人训练、记事训练、写景训练、状物训练等。在写人训练中可以分出写人片断训练——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写人完篇训练——用综合方法写人、通过具体事件写人、把题材归类后从几个不同方面写人、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人、用对比方法写人等。在记事训练中也可以分出记事片断训练——场面描写、事件片断描写;记事完篇训练——单一事件描写、复杂事件描写等。在写景训练中又可以分出写景片断训练——抓住景物特征写环境的一角、按观察的方位或层次描写全景、固定观察点与景物的变化、移动观察点按移动的空间顺序写景、即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等;写景完篇训练——实景描写、虚景描写等。在状物训练中又可以进行静物的描写训练、动物的描写训练和借物抒情的训练。多侧面训练,可以避免写作教学过程的枯燥和空泛,使教学内容充实全面,使学生学来有其味难尽的感觉。其二、采用生动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提高写作水平。诸如到野外春游,当场进行写景训练;课内进行限时口头作文比赛;教师引导。学生当堂进行作文构思或评讲辩论;布置对一个老师进行肖像描写;布置记当天的某一堂课;布置观察当天的哪一件事,并进行描写;布置学生间相互进行肖像、个性、表现的描述;指定学校或野外的专一景物,要求即景抒情;指定教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其他学生当场进行描写;布置对专一动物进行观察描写等。笔者曾运用以上这些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常常达到妙趣横生、寓教于乐而乐不可支的境地。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因此而长盛不衰。

三、在学生生活实际的园地里,充分利用教材,强化课外

阅读,以培养想象力为助动力,才有可能获取作文教学的累累

硕果

学生感到苦恼的是作文,教师感到苦恼的是作文教学。作文是学生思想、生活、思维、语言的综合反映。为什么有些学生对作文畏之如虎?关键在教师身上。首先,作文教学必须局限在学生生活实际的园地里,要写学生所熟悉且有较深理解的东西。这样,学生作文才不会味同嚼蜡,无物可写。吕叔湘曾说过,命题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但这个命题又决定着学生写作的成功程度。题目出得不好,主要表现在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在无物可写时,只好抄书抄报。写作文无非是让学生把脑子里的东西组织起来,表达出来,如果出题强人所难,学生就会勉为其难。因此,写作教学中必须非常注意体察学生的生活,对他们所真正熟悉或者生活中肯定会出现的东西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掌握写作教学的主动权。

其次,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美感和吸引力,并通过强化课外阅读,来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自觉性。众所周知,一般的说来,教材就是范文,顾名思义,范文即典范之文。而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对时代背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总是津津乐道,分析来、分析去,学生最后仍然无动于衷,或者毫无收获,而在如何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方面,则考虑甚少。另外,有的教师仅仅满足于课上对课文的教学,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提倡、不组织,原因是怕影响课堂学习,这些同志把课外阅读与课堂语文、写作教学的关系对立起来了,忘记了教材学习、课外阅读是写作学习的宝贵源泉。我们难以想象,一个不爱读书的学生能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第三、以培养想象力作为助动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方面。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干巴巴,枯燥乏味,这正是缺乏想象力的表现。想象力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特点。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发明创造;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艺术;同样,没有想象力,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不可能有大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因为发展想象力的基础是观察,所以教师应首先教育学生学会观察,努力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留心周围的事物,处处做有心人,生活积累得多了,想象力就会逐渐丰富起来。其次,要明确,什么事情,都要亲自经历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必要的。要求写强盗的人先去做强盗,写特务的人先去叛国出卖情报,这是愚蠢和离奇的,也是做不到的。

小学写景作文范文篇7

1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作文,让学生把握要点,培养其写作的灵感

在写作训练中、语文教师往往把文章的字、词、句、段篇、中心思想,文章结构,逻辑修辞等作为不同阶段的训练中心任务。这些任务虽然很重要,但并汪能中心任务,中心任务应该是“灵感”的训练。灵感来源于生活、灵感来源于思考、感来源于可持续性的思考,灵感来源于全时性的思考,灵感来源于人的主动性、灵感来源于个休对大自然的热爱……但事实上,我们的作文多是给定好了题目的,如写《我的老师》记一件有义意的事》《论勤奋》等,这本身就是让学生没有多少灵感,因为学生只能以苦思冥想、生搬硬套来完成任务。研究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的作文教学,很容易发现,教师们给的是场景,假如你坐的飞机失事,你被海水冲到一个孤岛上,如何生存?如果你是罗斯思总统,你如何面对日本部队?等等。面对场景,学生一定会用不同的视角对待,当然就会产生不同灵感,有个性化的文章,也就有高质量文章,有时候,我们看到了什么事情,看到了美丽的景色,想起了某一件事情,就特别想把它写下来,这时如果马上动笔,就写就种由灵感带不来“习作欲望,就消失无踪了,老师要善创设习作情景,激起学生的习作兴灵感,并给学生充分的习作时间,让学生“流写下一时的感受”,这样的文章一定是好文章。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就要改变习作的文题和内容。

总之,如果我们的课堂把灵感当作中心任务,学生一定不会被字、词、句、段、篇、修辞所困扰,因为灵感会全面启动学生的思维,会主动调取素材库的素材,也会自动生成新的话语,积累的作用将面面展现,可以说个人的写作才华,是在重视每一次灵感中展现的,“没有灵感的重视,也就不会有全体学生对写作的热爱”。

医治小学作文教学这个顽症的良药就是所有语文老师不断地研究、实践和反思。只有我们主动进行改鞋,作文才能有望成为学生的“最爱”。

2运用示范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语言技能训练法。每堂语文复习课前5分钟,学生按老师每周语言训练的题目,有准备的口头表达。例如各种简短的应用文训练,各种文体的片断训练等等,细水长流,以此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1搜集材料法

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各种资料,每周抽出一节课,自由阅读,使学生在广袤瑰丽的作文海洋里,搜集作文素材,学习多种写作上的技巧。

2.2佳作欣赏

指导学生在搜集材料法的活动中,把佳作选出来,每人选一篇,让学生在小组或班上交流。此法不但拓宽了学生的写作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

2.3专题训练法

在一段时间里,配合搜集材料法、佳作欣赏法,集中训练一个专题。如写景专题,以空间、时间或逻辑为顺序各练习一遍,从中找出写景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应用文也可采用这种方法,不但使学生掌握应用文各类型的格式要求,而且也通过对比,把应用文极易混淆、出错的地方爆露出来,加以改正。

小学写景作文范文篇8

一、本册教材作文训练内容分析。

1.在前五年作文训练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提出了3个方面的重点训练项目:在第3组读写例话中提出“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是小学阶段学习结束前对“怎样修改作文”训练的总结。修改作文要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在六年级的重点训练项目中提出是恰当的。在前面几年学习修改自己的作文的基础上,教师应有明确目标进行形成性训练。在第5组课文中提出“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从作文的角度,“读写例话”指出:“平时观察注意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作文时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很好地完成这项训练,从一定程度上可使学生很好地克服描写叙述不具体不准确的问题。在第7组课文中提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第一是作文内容要真实,第二是表达真实感受。由于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体验水平正处在发展过程中,所以教师要加强第二方面的指导。

2.本册教材分7组编排,共设计了8次作文训练。这8次作文训练具体地落实了“大纲”的年级要求,各次训练都有侧重:第1次是看图作文,侧重观察、想象和编列提纲训练。第2次是缩写故事,侧重进行把握故事内容和概括能力训练。第3次是联想写人或记事作文,侧重作文基本要求训练。第4次是记事作文,要求写一件难以忘怀的事,侧重选择材料和记叙训练。第5次是写读书笔记,侧重读书笔记的写法和写真实感想的训练。第6次是写景作文,侧重观察和抓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特点写。第7次是“半命题”作文,可以写人,可以写景,也可以写物,侧重抓事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第8次是“半命题”作文,侧重进行表达真情实感的训练。

8次作文各有侧重,同时也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提出了有中心、有条理等方面的要求。

3.教材分别在4个基础训练中安排了4次听话、说话训练,它对作文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第1次是在基础训练1,进行听记转述故事的训练,同时还要求谈谈自己的感想。第2次是在基础训练3,进行观察、叙述性的训练,要求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第3次是在基础训练5,进行听记、转述广播、电视播报的新鲜消息,要求说出自己的感想的训练。第4次是在基础训练7,进行发表建议的表达训练。以上4次听说训练除训练3明确地说了要求外,都特别强调了听记和发表自己意见和感想的要求,使听、说训练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4.从作文训练的角度上说,教材十分重视口头语言对书面语言的促进作用,这是本册教材的特点之一。例如,在说话训练中要求: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等等。这和作文的要求是一致的。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把说的内容写下来,也就是一篇好作文。在训练重点方面,教材也十分注意说话训练和作文训练的相互配合关系。例如,在作文训练中要求学生学写读后感,学习表达真情实感。在说话训练中就有意识地安排了“说说感想”的要求。

5.教材十分注意课内外的相互联系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为提高训练效果提供条件。例如,《我爱……》《××,我想对你说》等作文都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缩写”“联想作文”等都与学生学习的内容紧密联系。听广播,看电视,转述新鲜消息等说话训练也与学生的课外生活紧密联系。

6.教材编排的训练内容是一个严密的训练整体。例如,重点训练项目“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编排在最后一组,在这之前的读写训练中设计了“谈谈感想”“你是怎么想的”一类的练习。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编者力图使训练循序渐进,在最后的读写例话中形成理性认识。在一组课文中,阅读和作文紧密结合。例如,第3组课文编排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胡萝卜》两课,主要是围绕“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一训练项目编排的。通过学习,要从老一辈著名学者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中受到启发,懂得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好处,并学到一些修改作文的方法。在这一组和以后的各次作文训练中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在听说训练中也要求认真听记,提出补充建议等要求。这些设计充分体现了教材在训练安排上的严密的整体训练序列,在教学上要体现出这一特点。

二、教学建议。

1.切合实际,打好基础。

①适当加强造句训练。文章是由一句句话组成的,句子写不好,文章也就不会好。教师可根据学生平时造句和作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组织有效的造句训练。例如《伟大的友谊》一课要求用“各抒己见”造句。小学生常常这样造句:“开会时,我们各抒己见。”这个句子不能说有什么错误,但是从作文的角度去研究,这样的句子内容不具体。“内容不具体”正是小学生作文的常见病。解决的办法,一是把课文的句子拿出来让学生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样用这个词的。二是启发学生补充扩展句子。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启发学生:①开什么会?②为了什么事,大家各抒己见?③最后结果怎样?通过共同研究使句子充实具体。教师再向学生说明,用词造句不能满足用上某个词写出一个完整句子,要努力使句子内容具体、新颖。教师也要认识到,造句练习仅写出一个简单句子不利于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

在作文评改课上,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选词用语,使形式更好地为内容服务,否则“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就变成一句空话了。

②作文指导要有针对性。作文指导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由于重要,大家都很重视,许多作文指导贪高求全,使作文成为小学生望而生畏的苦差。学生们虽接受了指导,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此,作文指导必须切实依据学生的实际,给学生解困,进行务实训练。例如,写景物的静态和动态,仅在审题中提出要求或引来课文做例子不行。建议教师带学生到室外,共同观察一组景物。说说哪些是“静”的,哪些是“动”的;抓住“静的是什么样”“动得怎么样了”进行观察。回到教室,再由教师组织口述,还可以要求写下来。通过“小片断”的训练,突破难点,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怎样写静态和动态。写景状物的作文过去练习过,把研究全篇写法的时间放到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才更符合训练的目的,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口书并重,拓宽训练场。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关系大家都很明确,这里不再赘述。从作文训练的角度说,如何做到“口书并重,拓宽训练场”呢?第一,作为6年级的学生,书面语言训练仍需要口头语言的支持。在作文指导课上,虽不必如低中年级那样口述全文,但要有重点地抓好“片断口述”。第二,要重视课堂提问中表达能力的训练。例如,许多课文都提出了“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它的含义是什么”这类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回答好,切不可人云亦云草草了事。第三,要重视学生口语的完整、连贯性训练。学生在课堂上讲话常出现的毛病,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不可挖苦讽刺。教师自身还应注意不断提高语文知识水平和语感能力。第四,要重视通过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培养思维、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要求有敏捷的思维品质、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迅速组织语言的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语言表达才能条理清楚,头头是道。为此,平时要多做一些单项练习,日积月累,厚积才不会恨少。例如,叙述“我上学”这一事件,怎样才能把话说得具体、说得有条理呢?我们可以想:①上学前爸爸妈妈说了些什么?②上学路上看到或遇到什么?③来到学校又怎样了?把这些内容组织起来,就可以使这件事具体、有条理。第五,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总结写作文的方法。例如,上海的贾志敏老师为怎样写具体总结的“要用事实说话,要用形象表达”;天津的陈文彰老师为写人文章总结的“写人必要先熟悉,写谁像谁看仔细,具体事例来印证,抓住特点写具体”。这些带有规律性的总结,使学生把握了写好文章的金钥匙,为今后“不待老师改,自能作文”奠定了基础。

3.内外相通,协调发展。

①要抓好阅读教学,帮助学生从读学写。教师要注意在讲读中让学生体会认识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两点一是指形式,一是指怎样表达中心,它对学写作文至关重要。而我们的阅读教学恰恰在“写了什么”(文章的内容)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另外,要加强朗读训练,指导学生在读中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学习怎样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后是要加强背诵的训练,要经常通过复习、比赛使学生牢记一些名篇佳句,储备丰富语汇。

小学写景作文范文篇9

自从1987年修订大纲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以来,注意引导观察,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并已取得成效。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从内容入手,处理不好认识与表达、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致忽视表达能力的训练,应引起高度重视。美国的约翰·杜威在《内容与形式》一文中指出:所有的语言,不论它的媒介是什么,都牵涉到说什么和如何说,即内容与形式,除了思索的时候外,形式与内容之间是没有界线可分的。小语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内容与形式是密不可分的,认识能力与表达能力哪方面有缺陷都写不好作文。因此,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就应从内容与形式,认识与表达的联系上来把握。片面地理解从内容入手,重观察轻表达会大大削弱作文教学的效果。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要着眼于平时。大纲指出:作文就是让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看、听、想,属认识活动,没有认识活动就没有表达内容,认识不真不深,表达也就言之无物,流于肤浅,也就不会感动人。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大纲语)一句话,要丰富生活,勤于积累。作文指导课要从内容入手,则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入手,激发表达欲望。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后,要在语言表达的指导上着力。教材中作文训练的安排,即使是同一题材,在表达形式上的要求也是逐步提高的,通过一次作文训练上一个表达的台阶。如指导学生学习写景,五年制三至五年级共安排五次练习,从第一次到第五次,选材范围虽有所扩大,都要求写出特点,但是在表达形式的要求上,每次作文都不同。第一次是写一段话,写重点观察的景物;第二次则要求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并在具体描述中表达喜爱之情;第三次要求围绕中心写;第四次要求先列提纲;第五次则要求写出景物的静态和动态,体现小学阶段对写景物的最高要求。可见,要达到每次作文训练要求,除了从内容入手,让学生有话可写以外,必须在语言表达的指导上着力,语言表达的指导要到位。否则,提高表达能力只能是一句空话。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还必须辩证地看待临时观察与生活积累的关系。有的老师在作文课前必定要组织一次活动或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情境指导观察。这样的指导,学生写起作文当然比较顺利。在学生未掌握相应的观察方法或明显缺少相应的生活积累时,这种临场指导是有益的。但如果学生在作文前就具备了上述的两个条件,再来如此这般的临场观察指导则是不可取的。课堂教学时间是个常数,观察指导的时间多了,表达指导与表达练习的时间自然就少了。此外,经常性的临场观察指导,会使学生形成错觉,以为作文内容是老师给的,长期以往会形成依赖心理,而忽视了生活积累。因此,除了必要的少量的课堂观察外,要着重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值得一提的是,训练学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不失为积累素材和练习表达的好方法。作文指导,可以从内容入手,也可以从形式入手。从内容入手,能自由表达所看、所听、所想,有利于激发写作兴趣。从形式入手,要在一定的模式中表达思想,有利于进行语言文字的严格训练,两者各有所长。但是,从内容入手,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生思维活跃,不喜欢束缚,他们的思维又需要形象材料的支持。因此大纲规定,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但是,从内容入手,只是方法,不是目的。小学作文训练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能围绕中心写,按一定的顺序写等。因此,在备作文课时,在考虑如何从内容入手进行指导时,应考虑到内容与形式的联系以及形式可能对内容的制约。如五年制第十册基础2的作文,要求学生写自己一种心爱的东西,除了要抓住特点写外,还要写联想。因此,在引导学生选材时,要注意所选的材料适宜引起美的联想,如写兔子、写菊花、写储蓄罐等。此外,从内容入手是相对的。美国的威廉·W·韦斯特在《提高写作技能》一书中指出:当然,你既需要形式,也需要内容,所以,对你来说,重要的不是你需要哪一个,而是哪一种途径可以帮助你写得更好。到了高年级,学生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积累和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坚持从内容入手的同时,不妨来点灵活,有时可先提表达形式上的要求和进行表达指导,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材写作。

小学写景作文范文篇10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1.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但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难以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兴趣不浓,导致在阅读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提升阅读水平。

2.教师没有个性化的作文教学理念

在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仅将个性化作文教学当作理论,只简单地介绍,并没有将其落实到作文教学的实践中,也没有发挥个性化作文教学的优势。

3.忽视读写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机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没有采用符合学生实际的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导致学生不能深入了解文章。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不重视创新教学方法,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找到主旨句,再回答相关问题。如果教学方法不符合时展的要求,不利于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只能是空话。

二、读写结合的方法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写作打好基础

小学生正处在健全人格、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教师应予以重视,加强指导。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如何进行趣味教学,教师要认真思考,切不可只顾教学模式,而忽视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提高阅读效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不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应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教学《景阳冈》,教师可要求学生先阅读文章,掌握基本的行文思路,再布置改写、续写等任务。这样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让学生分享续写的故事,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依托语文教材,加强读写训练

教师应以教材为本,挖掘适合读写的训练点,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教学情境,安排有侧重点的读写训练。比如,讲解写人的文章,可以重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讲解写事的文章,应重点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讲解写景的文章,重点应落在景物的特色、特点上。很多教师采用了读写结合的方式,但在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不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能最大化地体现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所以,结合阅读教学的特点,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合理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读写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探索“写”的训练点。比如,可以安排“多角度写景”“排比句写景”“景物不同时间的不同特点”等训练;在人物对话的练习中,可以安排“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对话独立成段”等练习。在写作练习中,可以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结合课文单元的写作要求,从而指导学生在模仿中创新。

3.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