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4-27 10:56:55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由于兼顾对学生知识和素质的培养而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数学教师需要立足于当前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进而使这一教学模式不断得到完善,促进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数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随着合作学习等新兴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初中数学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效并不明显。

一、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来完成教材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的一种课堂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被动接受的方式相区别。这种课堂教学的模式着眼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沟通的意识和能力。但是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首先,就在于小组之间学习能力的不均衡问题。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要求来完成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是需要教师整体把握课堂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每一节的数学课堂都需要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但是在实际的合作课堂上,由于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所差异,在数学基础知识和能力上也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了每一位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是不一样的。而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导致能力较弱的小组拖慢了整体的教学进度,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率和质量[1]。其次,学生普遍缺乏合作意识,使合作学习的优势受到了影响。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来说,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过程超出了能力范围,在没有其他成员帮助的情况下很难跟上整体的自学进度;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如果不对完成小组自学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那么配合其他学生的进度必然会导致自身的效率受到影响。所以合作学习的关键就在于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交流沟通和分工合作。但是习惯于传统数学教学课堂的学生往往并不能迅速地形成这样的合作意识,以致合作学习名存实亡,在合作的形势下仍然是每个小组成员单打独斗的学习。最后,当前初中教学中的评价制度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出现了明显的冲突。而及时的教学评价对教学的完善和发展意义重大。因此,这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深入发展,影响了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完善。针对当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实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克服这些缺陷与不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2]。

二、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对策

(一)科学分配小组成员,实现小组学习力平均。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最主要的障碍之一就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的差异性。这样的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课堂教学结果和进度的不均衡,从而对教师的教学造成影响,甚至阻碍并限制了其他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克服这一问题造成的不良影响,教师就需要重点关注合作小组的划分,采用科学的方式和原则来进行成员的分配。总体来说,教师在划分小组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学生能力差异对合作学习产生的影响,坚持分层的理念,使每一位小组成员在学习能力上尽可能实现平均。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之前,先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层。在分层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按照学生的数学成绩、学习能力、数学思维等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原则和标准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而且还需要按照学生个人的性格特征等特点进行分层。这样一来,班级内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基本情况就变得一目了然。然后,教师就可以按照分层的结果来划分小组,在每一个小组中,教师都要秉持均衡和配合的原则。也就是说,小组中既要有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在合作的过程中解决较为困难的问题,也需要有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来关注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既要有学习态度比较积极的学生来负责调动小组内部的学习氛围,保证小组成员能够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也要有善于沟通合作、具有领导能力的学生来完成整个学习过程的统筹和安排,负责协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使小组能够高效地学习。这样一来,既保证了班级内每一个小组的成员的丰富性,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平衡各小组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别,进而使合作学习的进度趋向于稳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在合作学习的数学课堂上兼顾教学的进度与学生的参与度,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合作学习、高效学习。(二)组织合作拓展活动,强化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对最终的教学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初中学生来说都缺乏基础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这一方面是由初中学生特殊的年龄特点造成的。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来说,正是自我意识觉醒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开始在日常的生活中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存在差异,并且下意识地寻求在群体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因此,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本能地对合作与交流有排斥的心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是由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和方式所造成的。一直以来,数学的学习都是以教师讲解,学生记忆然后做题的方式来进行的。学生理所当然地将学习归结为个人的行为,对合作的概念较为陌生。而且一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在考试中的成绩,以致引起了班级内学生过于强烈的竞争意识,将身边的同学看作学习道路上的对手,而忽略了彼此合作和帮助的伙伴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然就无从谈起。因此,要转变这样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的活动形式,以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完成合作意识的养成和合作能力的加强[3]。具体来说,就是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需要关注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设计需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配合完成的教学活动形式,同时也要强调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在保证学生参与的前提下,教师可通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逐步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意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产生效果。例如,在学习“数据的分析”这一章节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在情境中,教师可以强制性要求学生分别完成各自的任务,最终合作得出结果,也可以用相关问题来引导学生产生各自分工、相互合作的想法和趋势。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果都会对最终的结果产生影响。无论是负责数据收集的学生出了错,还是数据收集与总结的交接和沟通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最终结果的误差。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借助这样的一个过程逐渐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在最终结果的激励下,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意识和能力也能够得到激发和培养。所以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上,教师组织适当的合作学习活动是养成学生合作意识,真正提高学生合作能力的关键,也只有这样,小组合作才能逐步摆脱形式化,真正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起到帮助的作用。(三)建立多元评价机制,配合合作式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十分重要。但是,当前存在的评价标准和形式与合作式的教学课堂是相互冲突的。教师以习题的完成度以及知识的记忆为评价的核心标准,在合作式的课堂教学中,无法体现出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也就无法对学生的合作交流过程产生指导作用。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完成评价不仅要及时,而且需要丰富评价的标准,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具体来说,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考虑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程度;既要参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要兼顾学生所在的小组的整体表现。例如,教师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章节的课堂教学时,就可以在完成课堂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之后,组织相应的多元评价活动。在评价的内容上,需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知识内容的掌握与课堂活动的表现。对于前者,教师可以通过问答竞赛、小组趣味知识回顾等形式来完成。对学生的表现这一方面进行评价时,教师既要通过自我评价、小组成员互评等方式来对学生在小组自主学习、小组活动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也需要借助小组之间的互相评价来考核每一个小组对课堂任务的完成度、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形成小组一体的意识,才能够重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切实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在学生完成评价之后,教师需要总结和参考学生评价的内容,对自己的评价进行完善和改进,然后以一对一、一组对一组的方式给出评价和改进的建议,从而帮助学生个人和小组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时改进。这样的评价过程才能够真正代表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小组为活动主体开展学习的小组合作式课堂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会合作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必须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文雅.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

[2]钟成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4(77):62-63.

[3]李正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教育:综合,2014(1Z):37.

作者:吕三喜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