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测验研究分析论文

时间:2022-06-28 03:52:00

水文测验研究分析论文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南岸,地跨湖南、湖北两省,全流域集雨面积257212km2(未含四口以上流域面积104万km2),其中湖区面积18780km2,湖南省辖区152002km2,占80.94%,湖北省辖区3580km2,占19.06%。

洞庭湖北面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口已于1958年堵闭)三口分流长江来水来沙,西南有湘水、资水、沅水、澧水四水汇入,湖区周边还有汨罗江、新墙河等中小河流直接入东洞庭湖,以上来水来沙经湖泊调蓄后,由城陵矶注入长江。由三口分流的长江来水来沙经西、南、东洞庭湖调蓄后又注入长江。因此,洞庭湖区泄洪洪道、湖泊水沙构成复杂。同时,洞庭湖河网曲折交错,水面比降平缓,水位流量关系极其复杂。在洞庭湖湖口,长江来水直接冲顶洞庭湖出水,由于长江水体的质量和速度大于洞庭湖出水,洞庭湖出水受顶托严重。而长江水体亦受洞庭湖出流的影响,长江与洞庭湖关系错综复杂。

洞庭湖水文、水位站点在五十年代布设后,几经调整,已日趋合理,当然还需要补充完善。但目前也基本上能反映洞庭湖区水量和沙量进出总量及各断面水沙特点。主要水文站有三口的新江口、沙道观、弥陀寺、康家岗、三岔河、管家铺、南县,松滋河的官垸、大湖口、自治局,西洞庭湖出口南嘴、小河嘴,四水的湘潭、桃江、桃源、石门,四水尾闾如石龟山、沙头、甘溪港、杨堤等,出口有控制站城陵矶。除以上主要水文站外,还有不少水位站,主要是为防汛所设,另外一些是作为单值化落差水尺。

洞庭湖目前布设的水文水位站,收集了几十年的水文资料,为洞庭湖区的防洪和综合整治、长江中下游防洪作出了很大贡献。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洞庭湖区四水流域发生了区域性洪水,之后又发生了98年全流域性大洪水。仅就区域性洪水来看,就造成了许多站点最高水位超过1954年最高洪水位。据有关资料表明,1954年湖泊面积和库容分别为3915km2、268(108m3);而1995年分别为2623km2、167(108m3)。这说明上世纪九十年代湖泊面积和库容大为减少后,洞庭湖的调蓄能力降低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几场洪水造成洞庭湖河道水位频繁超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之后就有洞庭湖的河湖疏浚规划、综合整治。目前已实施了一部分,并初步显示了河湖疏浚的实际效果和作用。

从洞庭湖水资源综合利用、防洪评价及综合治理的相关文献看,现在对洞庭湖区水沙情况的掌握不仅仅是某个断面上的水文信息,而是需要更多的洪道泄洪能力、湖泊容积变化情况。从这些年社会对洞庭湖水文资料应用需要上分析,洞庭湖除进出口控制站外,不少站点只在高洪防洪及泄洪能力上意义更显著,在计算水沙量平衡上意义不大或没有意义。这是因为这些站点所处河道迂回曲折,水体流来流去。

目前我们固守断面的水文测验模式可能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而三、五年以上才测一次的长程水道地形测量由于时间较长可能难以反映客观实际。因此,湖泊测站的水文测验的目的与河道站是不同的,我们多年都是将其等同于河道站。河道站是有径流量概念,湖泊站就没有这个概念。洞庭湖区水文测站在全国可能是个另类。基于此,湖泊水文站的测验按性质来讲应是一半搞水文一半搞河道。就是说这些水文测站平时只收集水位、雨量等信息,高洪时才测流,因为它不需要作水量平衡计算,不需要计算径流量。剩下的时间开展洪道及湖泊的水道地形测量,这样就能及时掌握洪道的泄洪能力及湖泊的容积。如每年都有这方面的资料,则对洞庭湖区的防洪及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对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也起到参考作用。

随着三峡水库蓄水,上游金沙江大型水电枢纽陆续建成,三峡水库将长期下泄含沙量较小的清水,在洞庭湖,清水能冲刷洞庭湖的一些泄洪洪道,改善洞庭湖的防洪条件及生态环境。这些都需要对洪道及湖泊进行监测。可以设想洞庭湖的勘测队站今后在水文测验上的任务将减少,在河道测绘上的任务将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