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铸造类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探讨

时间:2022-11-07 03:00:50

现代铸造类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探讨

随着汽车减重和节能趋势以及工业、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铸件市场大幅增长,未来,受益于我国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制造成本,中国的铸件市场将进一步加速增长。当前,受到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大环境宏观形势的影响,铸件市场在起伏中前进。2015年底是我国铸件十年来第一次开始出现减速增长,2016年铸件产量重新开始回归快速平稳上升,2017年为铸件历史同期最低水平,达4940万t,同比上年同期增长4.66%,截至2019年底,我国全年铸件生产产值总数累计为4875万1。2014~2019年,铸造行业整体表现出涨跌相伴的运行态势,铸造行业呈现中低速增长,行业产量仍处于较高的水平〇2020年,疫情暴发后,我国铸造行业总体规模再次出现下降,但总体规模仍为世界第一,达到4786万t。由于我国政府采取必要有效措施,预计2021年全年,我国的铸造行业的市场规模会有较明显回升,预计产量可以达到5130万t。随着行业未来的整合与发展,我国铸造业也将呈现出高集中度、高专业化的特点,与此同时,铸造行业现存市场上的落后生产技术加速淘汰,全国各类型铸造公司的规模和数量也将进一步下降。在此背景下,研究现代铸造类企业管理中的市场营销与综合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不仅可以系统地、全面的对现代铸造类企业进行梳理,发现自身的现状与不足,而且能够通过应用工商管理理论和市场工具,更加科学地对其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为现代铸造类企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其次,通过对现代铸造类企业管理中的市场营销与综合管理研究,力求提供一份现代铸造类企业场营销与综合管理发展策略。

(一)现代铸造类企业内部营销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

现代营销理论中的关系营销理认为企业职员是组织的重要组成者,认为组织成员有助于蕴含着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市场资源。现代营销理论在积极拓展外部市场的同时,特别强调积极挖掘企业职员为主题的内部市场资源,认为企业职员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持续提升企业效率和盈利水平。内部营销理论作为增进企业交流质效和为市场创造更多产品和服务的新途径,是构成企业内部和外部市场营销资源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有必要将现代铸造类企业员工看作内部营销,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一是现代铸造类企业内部营销信息沟通渠道少。现阶段,在市场下行的背景下,铸造类企业通常更加注重对外部市场的存量争夺,而内部对于员工的各种心理、情绪的多层次需求往往被管理者所忽视,在企业管理人员的各种心理及其潜意识中,员工的身份作为一个管理的对立面被放置在严格规范化的制度治理下,对于员工所能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往往没有得到采纳,铸造类企业职员投身市场营销的主观能动性被压制,同时铸造类企业在管理上容易出现家长式管理,忽视员工的个性化建议,造成铸造类企业技术人员和行业工人对管理的不满情绪加深。当前我国部分铸造类企业缺少有效的晋升制度,特别是一些铸造类企业对于新员工期间给定的职业发展承诺与岗位培养晋升计划无法实现有效地落实,造成当前部分铸造企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降低,无法全身心投人到企业的市场营销和管理日常中去。三是我国部分铸造类企业缺少科学的考核制度。特别是市场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尚不完善,有才能、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往往不被重用,导致了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积极度不高,最终造成了一些优秀人才的离职。这些因素不利于铸造企业市场营销的有效开展以及管理运营。四是营销实力较弱,无法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铸造类企业技术人员和行业工人是商业经营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但现阶段我国多数铸造类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从事核心研发工作的人才需要有复合专业背景,这类人才在市场上薪资待遇较高,现代铸造类企业实力有限,难以提供较高的薪资待遇来吸引这类人才加盟。现代铸造类企业主要选拔有铸造专业背景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通过内部培养,从事市场、销售和装配等工作,而核心的研发工作依然由创业团队负责。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建立完善的员工管理机制。一方面要优化员工绩效管理。应该对各种铸造类企业的岗位进行量化工作分析,特别要注意不同岗位之间的数量化、细化和差异化等工作分析,再根据各种铸造类企业每一个年度的工作任务和公司各个部门的重点工作,对公司各类企业人员的考核评价指标制度体系进行设计,达到具有针对性和技术专用性的目标。具体而言,在铸造类企业岗位中,在设计绩效工资评价指标时,既要强调定量指标的考核,也要注重定性指标的使用。另一方面,应结合公司的战略目标完善员工管理机制。如铸造类企业人员薪酬体系要树立系统化的考核评价理念,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管理服务规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力求实现不同岗位、不同类别职业发展与公司发展目标的有机结合,通过员工管理机制与公司发展目标的契合,促进铸造类企业内部人员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共同发展。

(二)现代铸造类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关系不密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现代铸造企业除了拥有铸造行业的客户市场和国内市场外,还与铸造行业的供应市场、铸造行业的竞争市场和社会公共市场有着良好的联系。现代铸造类企业为了赢得市场并保持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铸造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需要与这些利益相关者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关系,努力在企业环境中创造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当前,我国现代铸造类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关系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替代供应商数量少,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和替代供应商数量少导致转换成本增加,谈判与议价能力被削弱,当紧急情况出现时,铸造企业缺乏足够的市场协调能力,在博弈中处于被动局面。二是铸造类企业供应商的选择不足。受限于铸造类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成本的考虑,铸造类企业供应商的选择的企业的价格因素被考虑在内,忽略了供应商的不准确、提供服务的灵活性、零件的通用性、品种、质量、安全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往往是客户的利益,很大程度上是客户反复投诉,满意度低的现象。三是铸造类企业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渠道。铸造类企业供应商的包装材料、说明书、广告等缺乏及时沟通,导致铸造类企业市场营销延迟,无法准确把握与满足客户的需求,造成客户价值的损失,满意度的降低。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打造关于客户动态需求的共享平台。首先通过引人智能流程引擎,梳理并规范各项管理流程,高效串联业务数据,业务负责人可以线上集中审批处理各种事项,也可以跨部门协作审批流程,化繁为简,协同作业;其次用数字化平台优化管控效能,提升信息流通效率,既能有效管控,又能激活组织活力,增进员工效能。最后深人地建设互联网信息系统,以客户智能化平台作为信息传播载体,输出一种更好的客户服务和用户体验,加快了数字化的步伐,这样就可以给供应链赋能大量的沉淀数据,透过企业历史数据、行为信息数据和绘制图像等数据对供应链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一定的时间层面上拓宽了客户动态需求管理的领域,可以将其关联到穿透客户动态需求的整个生命链条中,形成客户_企业-供应商数字生态圈。

(三)现代铸造类企业在行业标准建设上缺乏话语权

虽然我国已经具有了世界上最全的现代化制造业体系,但在加快推进制造业的标准化,特别是现代化制造业各个领域标准化工程建设等各个方面,与目前的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相比还是有着较大的差距。截至2018年底,装备制造业进出口国际标准总数共有20271项,其中规模以上有12095项已经被转化成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规模以上标准,有1147项已经被列人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规模以上标准实施计划的项目,有4376项不符合规模以上适宜于转化成相应的我国规模以上标准,装备制造业进出口国际标准的转化率达到83.3%。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和各个重点行业领域的标准化体系框架虽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但是标准化体系的结构不合理、涵盖范围狭小以及工作重点不凸显等诸多问题还有待加以解决。标准创新基础较差,标准体系建设仍不健全。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格局仍不完善,标准制定管理和实施监督机制也有待增进。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作用不明显,铸造行业协会、铸造商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铸造类企业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等系统性的标准化载体利用率和普及率都不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与竞争者共同制定统一的产品标准,这就需要统一制度、标准,储备人才资源,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家电标准化现状,现代铸造类企业应做好以下四点工作:一是在制度建设上,2018年我国新版《标准化法》正式并实施,进一步确立了集体标准的主导地位,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制订相应标准,标准化工作提速,现代铸造类企业应在此基础上与主要竞争对手共同制定统一的产品标准,制定基于行业的标准管理办法,并积极探索未来行业内新标准。二是现代铸造类企业应充分发挥第高校等三方机构在标准建设中的积极性,要通过校企联合开发等形式调动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作用,加强自身在电器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中的作用和话语权。三是通过与竞争者共同统一制定规范、标准、程序和标志实现行业之间和企业之间互认互通,避免产品进人不同领域要经过重复测评,减轻企业负担。四是,现代铸造类企业应培养和引进标准化建设人才资源,要站在打造区域品牌的高度,积极从国际层面引进行业和企业标准化杰出人才。同时要积极培育内部标准化人才,为行业标准化建设储备相应的人才。

(四)当前现代铸造类企业高端、区域品牌缺失

高端、区域品牌缺失集中表现在铸造行业、铸造厂家缺少完备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核心技术和专利科学技术,缺乏国际知名铸造品牌、甚至在国外注册品牌数都不多,致使区域铸造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较弱,整体运作能力较差。一方面,当前现代铸造类企业打造高端品牌关键是有与国际市场差异化的技术品牌支撑,我国企业当前虽然有以中信戴卡、新兴铸管、达祥精密、皮尔博格实施了多元品牌战略,但更多的企业仍未作出有益的尝试,以企业名称作为品牌的中小企业大量存在;另一方面,高端、区域品牌的成功,需要靠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用途创新、定义创新等等,这对于现阶段多数中小铸造企业而言需要较大的人力和资金投入,给企业短期运营带来负担。许多中小铸造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当务之急是解决生存问题。分析其原因,尽管在现实中理论上市场机制可能会自动地把劣质的铸造产品和其企业驱逐出市场,但由于目前我国幅员辽阔,消费者的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化,一些市场仍然存在着许多的缝隙。加之政府和法律对于一些低劣质铸造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销售商往往没有办法,或者说针对性地打击偏软,尚不能彻底实现铸造行业规章制度的作用,这都导致一些中小铸造企业安于现状,对品牌建设不够重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推动我国铸造行业实现“标准+认证+区域品牌”协同发展。我国的经济若想能够高质量有序发展,就必须很好地改善铸造行业的产品和服务供给品质,着力打造我国铸造行业“标准+认证+区域品牌”协同发展格局,为此要着重做好以下四点工作:一是采用政府监管,市场评定,高标准和严格质量认证等经营管理方式,全力构筑铸造行业标准体系、铸造企业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铸造行业质量体系、铸造行业推广体系、铸造行业认证体系以培育区域铸造品牌。按照“一个区域品牌、一套认证制度、一套标准体系”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中小型区域铸造企业品牌的资源整合与塑造,统一铸造类产品生产技术、统一铸造类产品质量要求,以各级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等为建设主体,中小型铸造企业广泛参与的区域品牌建设体系^二是对标国际铸造标准、国家铸造标准,打造优质铸造产品。在对铸造企业产品认证的制度上,要始终坚持各项指标均先于国际性标准、国家性标准;三是实施标准化+企业品牌建设战略,构筑高效健康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的企业和高质量、水平区域性品牌建设,以标准化示范带动企业高标准化的生产,引领和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推动产品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四是要积极地推进铸造行业在我国和出口目标地区的认证和国际共同认可,降低铸造类产品准入壁垒和再次认证的成本,尤其是现阶段国际市场对铸造类产品关于节能环保认证上,应坚持绿色低碳无污染,促进我国铸造企业及其产品、服务“走出去”。

作者:李雁函 单位:雁函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