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工厂化育秧经营模式研究

时间:2022-04-08 10:28:58

水稻工厂化育秧经营模式研究

水稻育插秧机械技术的推广应用,尤其是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推广,加快了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步伐。全国许多地方在实现水稻生产耕作、收割机械化后,都把重点转向发展育插秧机械化上来。广西象州县也是如此,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在此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但是,由于受陈旧的思想观念、传统的种植习惯影响,工厂化育秧活动困难多、阻力大,特别是服务程度不高、经营方式单一等问题突出。所以,探索当前水稻工厂化育秧适用的经营模式,开辟农机作业新市场,必将推动水稻全程机械化快速发展。

工厂化育秧成效明显

象州县水稻生产机械化,已由耕作、收割机械化向育插秧机械化方向发展,几年来,建设水稻工厂化育秧点14个,并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象州县工厂化育秧发展较快,效果明显。从2011年开始,象州县通过国家补贴、地方支持、部门服务的措施,开展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活动,农机部门全力确保示范活动有效开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调动了群众推广应用水稻育插秧机械技术的积极性。到2015年春,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点由2011年的2个增加到14个,涉及到8个乡镇,辐射全县11个乡镇,2015年工厂化育秧供插大田7470亩。较有代表性的大乐镇龙屯农机合作社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设施齐全配套合理,有种子处理室、播种室、催芽室、璃温室、塑料大棚等重要设备、设施,2015年育秧供插大田近1318亩,其中采用璃温室首批育秧2000多盘,供插大田100多亩。推广工厂化育秧,推动了水稻机械插秧的发展。象州县农机部门在开展工厂化育秧示范建设中,通过认真策划、政策扶持、典型示范、成立农机合作社等措施做好示范活动,推动水稻插秧机械的发展,机械插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到2015年全县拥有水稻插秧机械420台,其中乘座式插秧机21台,全年完成机插面积72000多亩。象州县农机部门在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活动中,重点解决了水稻生产机械结构失调问题,优化了农机的装备结构,并通过广泛宣传、开现场会、示范引导、技术培训等服务措施,提高了农民对农机的应用能力,快速提升了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2015年全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由2011年的65.2%提高到79.4%。

影响育秧的问题突出

象州县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推广应用,虽然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但是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种植结构变化、小规模经营、农机与农艺结合不紧密、社会化服务功能差等因素的制约,育秧活动的正常开展还是受到了一定影响。开展水稻工厂化育秧活动,是一项全新的农业系统技术工程,人们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比如有的同志认为工厂化育秧科技含量高、投资大,不是农民能够做到的事情;有的认为农民种几亩田,随便找个地方播点秧苗就够种了,没有必要建设育秧工厂,建立育秧工厂劳民伤财;有的认为水稻工厂化育秧是农业推广部门的事,与农机部门无关;甚至还有的认为要实现工厂化育秧是不可能的,目前推广工厂化育秧只是为了开几个现场会,领导要镜头树形象而已,会后就什么事情也没有了。农机管理部门的思想认识问题,一度成为象州县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最大障碍。还有很大的阻碍在于农民群众普遍缺乏市场经营意识。加快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应用,国家有扶持、“三农”很需要,但是由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接受农业新技术的能力较低,普遍缺乏市场意识和经营理念,在考虑建设育秧工厂时,大多数也只是从“为了自己方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建立一个小型育秧工厂,也需要一整套的设备,要投入十多万元到几十万元,虽然国家补贴、地方扶持,自己还要投入一大笔钱,育秧工厂建起来就为种自己的十几或几十亩田,这样资源太浪费了,于是有些人就打了退堂鼓,还有些人建了一个200平方米的育秧棚,年育秧还不到1000盘,没有起到育秧工厂应该起到的作用。另外,水果产业对象州县水稻工厂化育秧的发展影响严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农民自发用水田改种其它经济作物,尤其是2014年以来农民用水田种植水果势头很猛,水稻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冲击,连片种植水稻的面积减少,只有那些零星的边远田种植水稻。例如罗秀镇长村除了当地群众用部分水田种植水果外,还有外地人来承包大量水田发展水果生产。因此,长村稻丰农机合作社受到严重影响,2014年承包水稻种植超过200亩,2015年水稻种植面积还不到15亩。

多种经营模式推进工厂化育秧

近年来,各地都在探索突破水稻生产育插秧瓶颈环节,加快水稻全程机械化,水稻工厂化育秧成为重点扶持对象,工厂化育秧将在各地迅速兴起。那么,水稻育秧工厂建立起来后,如何发挥它的优势和作用?应采取什么样的经营方式?笔者认为,当前水稻工厂化育秧应采取多种经营。一是承包经营的模式。就是通过土地流转,由农机大户、种田大户、农机合作社承包种植,实行耕、种、收、烘全程机械化作业。以大乐龙屯农机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设备齐全、机具配套合理,拥有各类机械设备56台(套),其中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拥有播种线2套、育秧棚2个及种子处理室、催芽室等设备。2014年,该合作社承包1318水田种植水稻,全部采用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年收入超过200万元。在他们的影响下,2015年大乐、百丈等乡镇建立水稻工厂化育秧点4个。二是代播种子的模式。代播种子就是群众自己提供种子,由水稻育秧工厂(合作社),利用水稻播种线帮群众播种,然后分散在各家各户自己管护,自己插秧,育秧工厂按播每盘收取一定劳务费。这种方式主要解决手工播种取土质量差、播种不均匀、机插难度大的问题,同时也为那些劳动力充足,有一定秧苗管理水平的农户提供方便。例如中平镇中平农机合作社的覃福仁发挥育秧工厂优势,2015年除了育秧种植自己承包的200多亩田外,还为本村及附近村屯的25户群众代播种子。三是代育秧苗的模式。代育秧苗就是通过育秧工厂(合作社),按照群众种植时间要求为群众播种育秧,育秧工厂(合作社)负责播种和秧苗管理,到时群众把秧苗领取回去自己插田,群众按照每盘秧苗交一定的费用。目前,有不少群众因为不懂培育秧,或是怕麻烦懒得育秧,而请别人帮育秧苗,这就为代育秧苗提供了机遇。2015年大乐龙屯农机合作社帮罗秀镇大林村部分群众代育秧苗,深受群众欢迎。四是代育代插的模式。代育代插就是由育秧工厂(合作社),按照群众种植的品种、时间、数量等要求,为群众代播种、代育秧、代插田,按插每亩收取服务费。随着农民进城务工人数的增加,留守老人既无能力育秧也无能力插秧。实行代育代插方式,既解决了不懂培育秧苗的问题,又解决了无时间、无能力插秧的问题,因此代育代插的市场将会慢慢形成,而且空间将越来越大。

作者:覃录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