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意义

时间:2022-11-05 08:51:42

编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意义

1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从中央到地方,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归根到底,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1.1单位层面,内部控制机构建立和运行缓慢,权力制衡效果甚微一些单位主要领导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单位内部控制机构建立不完善,既没有内部控制领导小组,也没有内部控制工作小组。即使有,全年也无专题会议布置工作,传达精神。无论大小经济业务,特别是“三重一大”事项,“一把手”说了算,搞“一言堂”,没有分级授权,分事行权,分岗设权,权力运行得不到制衡;没有建立满足内部管理需求的部门责任清单和岗位责任清单;内部审计部门多为财务人员或纪检人员兼职,业务水平不高,独立性不够,甚至形同虚实。这些直接或间接导致贪污、腐败、权钱交易、国有资产流失等恶劣行为的发生,严重影响到党的威信和人民群众的信赖程度,甚至危害国家安全。1.2业务层面,内部控制没有对单位全覆盖,存在薄弱环节内部控制适用六大管理业务领域,它们包括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业务,建设项目业务,合同业务,这些业务应该覆盖单位的方方面面。但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大部分吃的是财政饭,旱涝保收,没有忧患意识。有的人从进单位到退休都待在一个岗位,没有业务轮岗观念。或者单位人少,一人身兼数职。可是没有人指出这是不对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制定了制度,找不到制度关键管控点,这就给有心人钻了空子,给单位和国家造成损失;另一方面,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知道了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的业务水平有限,加上当前内部控制规范多为企业方面的,就不知道怎么开展工作。或者内部控制制度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但本单位内控文化宣传不够深入人心,内控建设工作起来障碍重重,得不到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那么内控执行起来依旧是一句空话,起不到防微杜渐的警示作用。1.3信息系统层面,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有待进一步提升当今社会,瞬息万变,随着科技的发展,需要单位内部信息互通,但由于资金不足,信息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内控意识不强等原因,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还停留在手工阶段,部门之间各自为政,这样的内控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

2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内部控制报告的现实意义

2.1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内部控制报告是国家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内部控制建设和执行的不到位,形式主义,走过场,制度挂墙上,我行我素,侥幸心理作祟,造成了一批人员锒铛入狱,这些人并不都是有权有势的官员,也有不少无权无势的小科员,“小苍蝇”,他们给国家带来了危害和损失,在群众中造成很坏的影响。而编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由财政部牵头,各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对所属单位开展专题培训,先自查再抽查,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挖掘内部控制报告价值,掌握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情况,积极开展内控报告的专题分析和评价结果的应用工作。加上巡查组巡视常态化,内外结合,做国家持续、健康发展道路上的“清道夫。”2.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为单位的内控建设指。引了正确方向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知道内部控制建设对单位的重要性,但由于该方面的操作规范多为企业应用,因此,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上上下下没有统一的标准,内控作用仅为纸上谈兵,形同虚设。而近年来不断完善的内控报告操作系统像一道曙光为各单位指引了方向。各单位领导通过内控报告,知道了本单位内控总体运行情况、自身内控建设方面的不足之处、有待改善的地方、接下来要做的工作等等。2.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等编制,有利于“全民总动员”。内控是一个既宏观又微观的系统工程,它既体现在单位的各个领域,又体现在具体的业务领域。越来越规范的内控报告,要求单位编制报告时,不得瞎报、瞒报、虚报。“附件池”需要上传真实的佐证材料;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因此,内控工作由原来的财务部门唱“独角戏”到单位全员“大合唱”。单位对照内控报告要求,积极主动从单位、业务、信息系统三个层面开展一系列内控建设工作。像建立内控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指定内控牵头部门、监督部门、制定内控制度、根据自身情况找关键管控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业务流程图、基于内控制度更新的信息系统改造升级等等。通过“全民总动员”,大家不仅知道了内控的意义和作用,更加知道了自己也是单位内控建设的一份子,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单位内控建设的广度和深度。2.4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拓展了单位教科研领域。经过编制内控报告的一系列活动,嗅觉敏锐的单位内控人员,对单位内控工作通过立项进行课题研究,将纪检、人事、财务、内审、资产管理、采购部门负责人纳入课题组,通过课题研究,达到建立健全完善适合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查找重要风险管控点,通过制度实施、执行及监督评估来降低风险,保障内部管理机制顺畅运行。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

[2]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

[3]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财会[2016]11号).

作者:韦晓萍 单位: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