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节目制作及沉浸式创新设计研究

时间:2022-07-20 03:13:47

电视台节目制作及沉浸式创新设计研究

摘要:沉浸式演播室、大数据、双屏互动、智能媒资等新技术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给电视节目生产系统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介绍了杭州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如何打破内部各系统壁垒,实现一体化新闻流程联动、文稿串联单一键同步实现,新媒体的同步播发,形成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系统闭环的经验。

关键词:沉浸式演播室;同步编排;电视弹幕

电视频道高清化制作系统建设是一项庞大而持续的工程,旨在打造电视频道高清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包括文稿编辑、新闻制作、配音、审片和演播室播出等,配合沉浸式演播室、手机生产、手机弹幕、智能媒资等系统,各系统之间能按照西湖明珠频道的业务需求,规划流程,达到实时联动的目的。沉浸式演播室可灵活切换背景,适应快速生产。可是传统的文稿、非编字幕、演播室播出、提词器分属不同系统,一旦调整节目内容,需要所有相关系统同步调整,给记者每天忙碌的节目制作带来很大压力。背景复杂的动态效果容易引起死机。记者在新闻现场拍摄新闻热点,却无法与台内责编随时互动,无法根据责编要求现场增加拍摄角度,也无法快速到抖音或其他平台提前炒热晚上相关节目热点。电视播出无法与观众互动。节目生产系统包括“策采编审发”五个关键生产环节,却少了产前(舆情分析)、产后(自制节目传播力分析)两个关键环节。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打破内部各系统壁垒,实现了一体化新闻流程联动、文稿串联单一键同步、“双编”协作;靠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完成新闻报道的采集,与台内记者联动,配合制作调用智能媒资系统,利用新媒体快速炒热新闻,真正实现开放协同、弹性高效的全流程移动化生产;用“电视弹幕”实现手机与电视节目播出互动。利用大数据补齐生产系统产前、产后两个关键环节,形成电视节目制作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系统闭环。整体项目建设完成后,在业务流程实现中充分考虑快速准确的要求,为今后同类型节目制作系统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

一项目详细设计内容

本项目是高清节目制作系统,与沉浸式演播室、手机生产、手机弹幕、智能媒资等系统配合完成了新闻文稿编辑、素材编辑、配音、审片、演播室播出、媒资归档等一系列节目制作应用,实现电视节目在生产过程中随时多系统实时联动,提高了电视节目制作的时效性,并可统一管理。1.设计构思西湖明珠频道高清制作网相关系统简介如下:(1)融媒体舆情系统借助大数据管理分析技术,引入媒体大数据云服务,杭州广电在策划、运营等业务实现对数据及数据分析服务的利用,并将数据落于本地存储,包括大屏展示端、PC网页端、手机WAP端的展示,以满足新闻采编制作人员新闻线索挖掘策划需求,以及对自制内容在互联网的传播影响力进行量化评估的需求。大屏端:全国热点新闻、浙江热点新闻、涉杭热点报道、微博热点、微博热搜榜、微信热点、背景资料、文广原创及传播力分析模块的12条数据的展示;PC网页:涉杭热点报道、文广原创传播、网民热搜、纸媒头条、网媒头条、微信热点、微博热点、全网热点、浙江热点、背景资料、历史上的今天等模块的展示。PC后端控制大屏数据的显示和隐藏;手机WAP:涉杭热点报道、文广原创传播、热点服务、历史上的今天、背景资料模块的展示。(2)AR沉浸式全景仿真系统AR沉浸式全景仿真系统通过多通道空间的立体显示技术、大范围红外动作捕捉技术、物理PBR实时三维渲染技术、小间距LED无缝拼接技术、全景显示等众多高新技术的应用,在较小的实际空间里呈现出不限大小、不同风格、不同需求、真实而富有创意的虚拟空间,模拟出众多不同类别的环境空间,快速制作丰富多彩的节目,使人身临其境于变化莫测的空间之中,达到一个空间一套系统众多个节目都能用好用新,打破传统演播室的多个小景区的布局简单、不可重复使用、缺乏新意等问题,满足新闻、娱乐、房产、旅游、体育等多日常栏目使用。采用“L”型或者“U”型结构,即由1块地屏和2块主屏组成,打造出多角度拼接的立体仿真环境。(3)“云采+”手机生产系统集团研发的首个新媒体移动业务生产平台,是对传统新闻生产模式的一次重大突破,采编人员依靠一部手机和“云采+”App就可以随时随地、不依赖环境完成新闻报道的采集、制作、传输、审核、,真正实现开放协同、弹性高效的全流程移动化生产。“云采+”是集团在深化媒体融合,推动流程再造,强化技术赋能方面的重要举措,为集团打造“全员媒体、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效媒体”打下扎实基础。(4)高清媒资系统通过全新融合媒资平台的建立,构建统一的媒体融合内容管理机制,对私有云、专属云、公有云汇聚及生产制作的新闻素材、成片、线索等进行统一的管理,通过统一检索平台实现对多渠道来源节目的联合检索,对拆条、转码、注入等环节进行统一分配和管理,同时通过对传统媒资系统的资源池化,实现节目资源高效共享,跨平台跨网络内容随时、随地、按需访问并获取,推动媒资系统由过去“以存为主”向“存用并重”转化,建立面向TV+的分级式存储,能够快速反应,满足台网及社会用户的多重应用。适配融合媒体的发展实现随时随地的全媒体内容制播,让用户自在享受流畅、便捷的视听体验;同时考虑4K等超高清媒体资产的应用,采用压缩编码和原码率文件的多种资源提供,支持超高清视频制播的发展;引入数字资产管理的理念,运用大数据和云应用实现由MAM到DAM的转换,大幅提升资源利用率,盘活现有的媒体资产。2.系统总体设计本项目由高清电视节目制作系统与沉浸式演播室手机生产配合完成新闻文稿编辑、素材编辑、配音、审片、演播室播出、媒资归档等一系列电视节目制作应用,实现了电视节目制作在生产过程中随时多系统实时联动,提高了电视节目制作的时效性,并可统一管理。新闻文稿是新闻制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元素,本项目根据西湖明珠频道的新闻业务特点,规划工作流程,解决新闻文稿、新闻素材、新闻节目及串联单之间的流程关系,提升新闻节目制播的效率。高清制作系统部署Editsphere媒体内容生产服务平台,配置实体非编工作站、办公网云非编、配音工作站、审片工作站、包装工作站等,提供不同要求下的视频编辑需求,实现业务审核流程。演播室播出是新闻网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考虑到了演播室的安全性,演播室与制作的关系上采用业务紧密结合,但系统依赖性低的方式。演播室模块包含:演播室播出、演播室播控、演播室录播系统组成。所有设备与演播室信号兼容,演播室设计及所用的设备达到直播的安全等级。系统设计目的是满足当前业务需要的同时,考虑到西湖明珠频道新媒体发展的需求。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和传播优势,形成跨平台、多形式、全方位、滚动式的融合媒体机制,从而进一步提升电视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提高电视媒体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杭州建设生态、宜居的主城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电视采编硬件基础。3.新闻制播业务流程设计(1)新闻制作业务流程新闻制作业务流程引入了工作流引擎,便于实现系统、模块互联,以及业务流程的自定义,减低互联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可以方便地集成多个应用系统实现互联。智能工作流引擎负责实现流程运转逻辑和各系统、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各业务系统和模块通过Restful、WebService、Socket、FTP等多种交互协议,并采用JSON、XML等多种交互格式,满足异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要求和互通效率。同时为了保证流程引擎的运转效率,系统中采用ActiveMQ的消息队列保证消息传递的可靠性和效率,提高整体流程引擎的运转性能。流程主要分为三部分:文稿审核流程、节目制作流程和媒资归档流程。a.文稿审核流程设计写稿完成后按照角色定义,具有记者角色的只能提交一审;具有责编权限的可以提交终审;具有主任角色的可以直接提交入报道库。具有责编和主任权限的,报道终审后,还可以对稿件进行修改。b.节目制作流程设计文稿创建完成后,同时生成剪辑和配音两个任务。编辑领取剪辑任务后,可以在文稿对应的非编目录下上传素材并进行剪辑、写稿等操作。如需配音,可以将报道关闭,配音人员打开该报道即可配音,完成后可以提交给编辑进行剪辑,剪辑完成后可以提交后台打包,打包完成后生成审片任务,责编或者主任领取审片任务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通过将成片送演播室播出,或者退回给编辑修改。c.媒资归档流程设计无需播出的节目:剪辑完成后可直接提交到归档打包,打包完成后自动入媒资并归档;正常播出的节目:在成片完成送演播室后即可发起归档剪辑流程以及媒资归档流程;根据频道实际情况,对归档流程设计了自动延时:送演播室节点后的归档剪辑任务延时,主要是为了防止审片通过后,演播室的相关人员发现节目不对需要退回剪辑重新编辑时而设置的一个延时时间;归档打包延时,主要是为了防止在节目直播过程中占用后台打包资源进行的延时。所有归档打包任务设定在晚上10点后开始,避开了直播时段的高峰期。(2)演播室播出流程a.播出单同步到演播室演播室的播出单是由文稿系统中串联单生成的。责编按照每日的播出任务将串联单建好后同步到演播室,演播室收到播出单后即可在播控上打开播出单按需播出。播出单内节目的播出方式,在创建文稿时设定。演播室播控根据设定规则,计算出对应的播出方式。b.素材同步到演播室演播室的素材来源有两种,一个是广告、片花;一个是新闻节目成片素材。广告、片花素材:这些素材在一定周期内不变,按栏目需求创建串联单模板,在模板内新建片花报道,并将素材进行关联。在责编创建串编单时引用该串编单模板,将串编单同步演播室即可把素材一同传输到演播室播出服务器上;新闻节目成片素材:记者、摄像、编辑将采访回来的素材经过非编精加工后,由当班主任审片通过,将成片素材传输到演播室播出服务器上。

二项目主要技术创新点

1.采用“同步编排技术”首次实现新闻全流程实时联动为适应沉浸式演播室灵活切换,首次实现新闻电视文稿系统与在线包装、播控播出、演播室第三备、云非编字幕、提词器这些新闻业务环节内容数据的同编同审,保证了业务数据的一致性,并实现各业务环节数据自动匹配。(1)一体化新闻流程联动在新闻制播流程中,实现新闻文稿串编单、天鹰非编字幕模板、石墨在线包装模板、提词器的一体化联动。通过制定统一联动协议,并结合各类产品技术特性,打造新闻流程统一联动协议,综合文稿串编单系统和非编系统的Restful接口协议、演播室MOS协议、在线包装Socket协议,通过软件实现各协议的交互和统一指令调度。具体实现模式如下:文稿系统在完成文稿本身内容编写的同时,可以指定文稿在每一个阶段所使用的非编字幕模板、在线包装模板。系统通过结构化数据将文稿信息、非编字幕模板信息和在线包装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并保证在后续流程中的关联性。在文稿系统与非编的联系中,非编系统通过HTTP协议和统一的用户管理,不仅可以在非编系统中直接查看相关联当前节目的文稿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Restful接口获取JSON格式的文稿结构化数据,获取其中指定的非编字幕模板信息,并与非编系统中的字幕模板库进行匹配,匹配后的字幕模板将按照文稿中的文字内容、时间点等信息将字幕直接呈现在非编时间线上。多条完成的文稿和相关联的视音频成片将被编制成新闻栏目的串编单,通过演播室系统提供WebService接口发送到演播室播出系统,并配置高速的迁移服务,保证节目成片高效快速到达演播室播出服务器。进入演播室后,需要实现演播室播控、在线包装系统、提词器的统一调度和交互。通过演播室播控系统与在线包装的Socket协议,发送JSON格式结构化数据给石墨在线包装系统,通过协议转换和模板匹配将在线包装的模板和内容播出单呈现在系统上,供直播时使用。提词器方面通过MOS协议将文稿中的相关内容发送到提词器,供主持人使用。(2)加速媒体融合全媒体记者不再为某个单一的传播载体和终端服务,而是为广播、电视、网站、手机客户端等不同的传播平台提供稿件。要完成如此专业并复杂的任务,记者除了具备策划、采访、编辑等传统技能,还需要具备应对不同传播媒体不同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技术、非编剪辑、现场直播主持等多种能力。利用云端资源,西湖明珠高清新闻制作系统可与“云采+”配合让全媒体记者为不同渠道用户进行“量身定制”式的加工和差异化传播。当天的新闻可先在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快速预热,根据反馈可以调整晚上的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内容。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满足新媒体的快捷,还让观众成了新闻信息的传播者。一段同样的视频,可以先发花絮到微信、抖音、快手,经过粉丝反馈交流后,观众在电视中看到的播出可能是两到三分钟,可以全方面多角度了解新闻事件。2.“智能预读”和“可变画幅推流”技术,实现办公网可变画幅推流编辑智能预读技术能在请求某一帧画面的时候自动向前预读一定的内容,确保在网络波动时剪辑的流畅性。在网络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选择“全画幅精编”操作;在网络状况不理想的情况下,选择较低画质的“低画幅精编”,确保编辑的流畅性及清晰度,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可变画幅推送技术”突破制作空间限制。视音频编辑系统采用天鹰流式云非编完成,突破原有必须要在新闻机房完成视音频剪辑的空间限制,在保证系统安全和内容安全的前提下把新闻视音频制作拓展到办公区域。天鹰流式云非编通过与后台流服务器和平台管理服务实现素材的剪辑访问和元数据交互。嵌入智能媒资模块,更高效调用历史新闻素材。智能媒资模块对低码媒资资料进行统一的音频和视频编目标引,为资料综合利用时能够实现快速高效的查找提供基础。系统应用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对节目内容进行结构化分析,结构化分析能力主要包括人脸、场景、语音。3.在线包装系统为沉浸式演播室和“电视弹幕”提供了强力支持为了满足用户对操作灵活便捷的要求,独创性地将制作和播出模块集成在同一进程中,基于多个应用桌面组合的系统架构和PGM与PVW多通道渲染模式,可以根据用户的业务需求在制播一体和制播分离的模式间随时切换。更为重要的是在制播一体的模式下,播出过程中可以随时切换至制作界面配合沉浸式演播室场景的复杂场景切换展示,而且不影响播出。可同时完成沉浸式演播室背景、播出画面、“电视弹幕”等灵活多样的播出形势。一直以来,单向传播是传统电视最大的制约,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这种“我播你看”的传统模式,早已吸引不了观众。如今,大屏内容,小屏信息,观众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观点实时地在电视屏幕上“露”出来,让整个传播和社交形成闭环,使得观众(或者称用户)的存在感、参与感这种人性的需求得到最大的释放和满足。西湖明珠频道并不是第一家推出电视弹幕的电视频道,但却是第一家把电视弹幕系统化、标准化,并且坚持做成日播节目的电视媒体。事实证明只要敢于创新,勇往直前,传统电视也可以新媒体化。经过多年发展,电视台已经有一套相当成熟的自动播出系统,而启用电视弹幕,就意味着要改变甚至打破现有的播出流程。从技术上讲,增加电视弹幕系统其实本身未必是件难事,但其中有几个关键点必须要理清解决。一是原有的播出机房自动播出系统无法加载弹幕系统,必须切换成频道演播室手动播出模式。二是播出机房有完善的播出和备份系统,但演播室本身不具备多级备用播出系统,这对手动操作人员的熟练度是个相当大的考验,同时也必须考虑设置延时播出。这些对于哪怕一个黑场都属于播出事故的电视来讲,无形中加大了播出安全风险。可创新本来应该有承担风险的勇气。既然要在电视上实现弹幕,那就得是“真互动”,做到网友留言弹幕实时电视呈现。那怎样去规范或审核这些随时上屏的弹幕?目前,各大互联网平台的大部分系统采用的是敏感词自动过滤的方法,一般最全的词库可以过滤5000个左右的敏感词,基本能满足视频网站或者游戏平台的使用。但对于电视播出,这些远远不够。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怎样规避谐音字,怎样规避纯拼音输入,怎样规避恶意的评论等等,经过开发团队的反复论证测试,三个月时间,团队自主研发一款小程序,除了敏感词库外,还设置了三级账号人工审核后台系统,超级管理员账号一键撤回功能等等,通过程序设计,在确保弹幕内容安全上屏的同时,也尽量做到上屏时间同步不延时。另外,考虑到部分用户头像、用户名可能出现敏感词或敏感图片等情况,小程序还特意规避了头像和用户名,通过手机尾号的自动提取上屏功能,既保证了用户的参与感,也保证了播出的安全。弹幕只是电视媒体互联网化的第一步,通过弹幕这个功能入口,对传统电视生态进行重新搭建,最终形成自己的核心产品。

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们结合融合媒体发展,打破内部各系统壁垒,利用“同步编排”满足传统技术体系向全媒体支持转型的需要,实现文稿、制作、沉浸式演播室多系统快速联动。以大数据的“全数据”或“全样本”作为统计的依据,积极探索产业升级和业态转型的大背景下,用大数据手段来策划选题、推动节目进程。编导可能通过收集、分析数据为基础进行节目策划。利用“电视弹幕”融合关乎群众衣食住行的民生反馈平台等数据洞察社会舆论趋势,提前确认报道方向以及相关选题。2020年8月《和事佬》栏目正式推出直播弹幕互动新模式。即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的同时,可以实时发表评论,与主持人互动,这些内容都会第一时间以弹幕的形式在电视直播中出现,这也意味着传统媒体即时交互性难题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西湖明珠频道三档新闻栏目《西湖明珠新闻》(直播)、《阿六头说新闻》和《西湖明珠手语新闻》均在该系统中完成。2019年11月25日起,《西湖明珠新闻》开启直播模式,标志着西湖明珠频道正式步入高清时代。2020年,通过《和事佬》弹幕互动共产生58.5万条互动信息,用户登录数超过24万人次,新用户转化率55%,各项数据均远高于同类互联网社交产品,对于一档仅覆盖市级区域的电视节目而言已属珍贵。由于电视弹幕的强化,《和事佬》栏目的新媒体影响力日益提升,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更为难得的是,参与电视弹幕互动的粉丝很多成为节目铁粉,在传统媒体遭遇寒冰的趋势下,栏目的群众基础却日益深厚。西湖明珠频道由于项目“脱贫攻坚我从基层来”需要深入大山深处拍摄素材,他们通过创建“恩施山顶的‘秘境’”协同短视频,远程拍摄,台内编辑协助最后圆满完成任务。

作者:罗晓群 单位:浙江省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