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

时间:2022-03-31 11:06:38

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对肉、奶、蛋制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促进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增长,规模化畜牧养殖业的产生,将对青饲料需求加大,其排泄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主要阐述了贵州规模化畜牧养殖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因,提出了防治生态环境污染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规模化畜牧养殖;生态环境;防治

贵州的山地较多,丘陵和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92.5%,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贵州的生态环境受损严重。其中,畜牧养殖规模发展的方式产生了较多污水、粪便,损害了生态循环,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1]。现对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进行探讨,为贵州畜牧养殖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1规模化畜牧养殖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因

1.1有机肥料的应用效率低

以往通常使用粪尿等有机肥料进行农业生产,且畜牧养殖产生的粪尿均能用于农业生产。但是,粪尿等有机肥料的应用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2]。目前,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化学肥料,这种肥料价格便宜,操作方便,获得了广大农业生产者的认可。因此,畜牧养殖产生的粪尿无法得到合理应用而积压,部分牧场甚至直接将粪尿倒入水中或山林中,直接污染了自然资源。

1.2规模化畜牧业的兴起

以往畜牧养殖生产者并不集中,比较分散,且贵州大部分的畜牧养殖的规模并不大,各个畜牧养殖经营地产生的粪尿量并不多,且能够及时将这些粪尿清理干净。而随着社会技术水平的提高,畜牧业逐渐向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使得经营地的粪尿量大幅增长。但是,多数畜牧养殖场并没有专业的粪尿处理设施,使得养殖场倾倒粪尿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1.3规模化养殖管理水平低

较低的规模化畜牧养殖管理水平直接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在规模化畜牧养殖场中,牲畜每天产生的粪尿量较大,且仍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如果牧场管理人员没有有效管理和处理这些粪尿,大量的病菌就会在粪尿中大量增殖,极大地增大了病毒、病菌传染的风险。牲畜的混合性感染、非典型性感染可能不断增多,病原变异型的种类增多,使得疾病的治疗愈加困难。畜牧养殖的不当管理增大了病原体变异的频率,是威胁畜牧养殖业和人们的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部分养殖场的卫生防疫措施比较落后,交叉流动的频率较大,增大了病原菌传染的可能性。病菌传染会使大量的牲畜发病,最终影响牲畜的健康。除此之外,牧场管理人员没有有效管理生病、病死的牲畜,则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传染病和环境污染。

2规模化畜牧养殖防治生态环境污染的措施

2.1科学规划

农业管理部门应加强畜牧养殖的管理。农业管理部门应根据各个地区的人口居住情况和环境自然,合理控制养殖的规模,尽量减少畜牧养殖的密度,防止人与牲畜过于接触过于密切。农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畜牧养殖场规模的控制,并根据贵州的地理环境和自然分布情况,科学规划畜牧养殖场的建设。畜牧养殖场的选址应尽量避开人群较多的位置,如村庄、农贸市场等。

2.2强化牧场经营者环境保护的意识

规模化畜牧养殖场严重破坏了贵州的生态环境,主要原因是多数牧场经营者的环境保护意识较薄弱,一味地重视生产产量,没有重视牧场粪尿的处理粪尿管理不当的危害性。而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开展需要牧场经营者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让牧场经营者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从而使牧场经营者加强对牧场粪水等废物的管理,并严格按照安全质量管理规范进行生产。在开展环境保护的活动中,可由医学专家向牧场经营者以及当地其他居民讲解病菌传播的过程和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从而让牧场经营者和其他居民重视废物的合理处理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2.3加强规模化畜牧养殖的科学管理

农业管理部门应指导畜牧养殖场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对牧场粪尿等废物的管理,防止病菌等有害物质的生长。牧场经营者应加强对牧场粪尿的堆放、运输、处理等环节的管理,从而全面提高牧场的管理水平。牧场经营者应加强对牲畜舍内相关设施的检查,如水管等,防止牲畜舍潮湿而促使病菌滋生。牧场经营者应及时使用发酵无害化的方式处理粪尿,从而抑制病原菌的滋生。

2.4环境监督部门加强对环境的监测

规模化畜牧养殖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严重的重要原因是环境监督部门没有严格监督和管理当地的环境。对此,环境监督部门应加强对环境的检查,调查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深入研究生态环境恶化的相关原因,科学掌握畜牧养殖业污染环境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环境监督部门应加强对污染区域的治理,及时修复当地的生态环境,并通过设置保护措施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2.5解决规模化畜牧养殖污染环境的方法

相关主管部门处理规模化畜牧养殖污染环境的方法主要根据“防治结合,重点预防”的原则进行,如加强环保饲料的应用,开发防臭剂、粪便能源化技术等。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牲畜饲料中氮、磷的利用,减少粪尿的氮、磷污染。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防臭剂的开发和应用,在牲畜废料中添加除臭剂,减少气味污染。除此之外,相关主管部门可加强粪尿能源化、肥料化技术的开发,使用厌氧发酵、高温堆肥等技术处理废物,从而提高废物的利用率。

3结束语

规模化畜牧养殖业模式是未来的主要养殖模式,但是该模式会对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对此,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畜牧养殖业的管理,强化牧场经营者的环保意识,重点研究防治环境污染的技术,从而达到改善自然环境的目的。

作者:张天银 单位:遵义县三岔镇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房连波,许波,胡容婕.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当代畜牧,2014,15(11):3-4.

[2]于云东,杨显东.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12(8):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