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生态蛋鸡养殖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3-20 04:18:40

林下生态蛋鸡养殖现状及对策

摘要:林下生态蛋鸡养殖产业是安顺市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之一。文章分析了安顺市林下生态蛋鸡养殖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对策,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安顺市;蛋鸡;生态养殖;发展现状;对策

林下生态散养蛋鸡以虫子及杂草为主食,五谷杂粮为辅食,饮山泉水,所产鸡蛋品质较好,符合人们对绿色生态农产品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1]。安顺市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适合发展林下蛋鸡养殖,并具有悠久的林下蛋鸡养殖历史。安顺市在发展《生态家禽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中指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特别是发展林下生态蛋鸡养殖助推脱贫攻坚。到2019年,全市生态家禽年出栏3000万羽,禽蛋年产量3万t;新建或改扩建种禽场1个,规模养殖场300个。林下蛋鸡养殖产业作为“短、平、快”扶贫项目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具有重要意义。

1安顺市林下生态蛋鸡养殖现状

1.1养殖户文化程度及年龄结构。经调查统计,养殖户文化程度为:小学占15.8%,初中占48.5%,高中占27.1%,大专占8.3%,本科及以上占0.3%。另外,养殖户的年龄偏高,年龄在50岁以上占60%。养殖户年龄结构老化,科学文化水平偏低,难以满足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需求。1.2养殖规模及组织化水平。林下散养及合作社分散饲养较多,场均5949羽。存栏量1000羽以上的养殖场(户)占65%,存栏量10000羽以上的养殖场(户)占10.21%,存栏量50000羽以上的养殖场(户)仅占0.5%,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养殖格局。鸡蛋自销或商贩上门收购占82.18%,养殖场(户)自配饲料占72.61%,自购鸡苗占73.17%,由村合作社组织统一供种、签约企业提供占25.17%。这些数据表明,林下蛋鸡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不高,规模化、专业化养殖比重少,不利于配套技术推广应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1.3饲养品种。养殖场(户)饲养的品种以地方优良品种为主,有海兰、罗曼、京红及少量其他品种,各品种所占比例分别占53.39%、24.72%、18.27%、3.62%。1.4资金来源。全部利用自由资金占53.33%,利用外出打工所赚资金占21.74%,向亲戚朋友借款占15.36%,向银行贷款占9.57%。资金缺乏成为制约养殖场(户)进一步扩大规模的决定性因素。1.5养殖技术来源。向其他养殖户学习占23.58%,通过长时间养殖经验积累占21.79%,高校、科研院所或者畜牧兽医站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占18.81%,扶贫产业专题技术培训占13.43%,通过宣传册及专业书籍学习占20.3%。其中,通过网上学习林下蛋鸡饲养技术的比例最低,仅占2.09%。参加过林下蛋鸡养殖培训的养殖户平均达80%以上。

2存在的主要困难及问题

2.1缺乏品牌效应,市场占有率低。目前,安顺市林下蛋鸡养殖品牌打造与贫困户脱贫致富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存在品牌意识淡薄、品牌延伸不足、规模效应不佳、品牌营销水平低等问题。受传统养殖观念影响,养殖场(户)在养殖过程中往往偏重数量,忽视蛋鸡品牌和质量[2]。鸡蛋销售包装不规范,品牌混杂。2.2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低。在产业扶贫项目的带动下,虽然我市林下生态蛋鸡养殖产业发展迅速,但仍以家庭散养模式为主,管理粗放,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低,相关养殖配套技术缺乏,养殖专业化水平低,缺乏技术服务、市场流通、品牌营销、生物安全技术体系。2.3饲养科技含量不高,疾病防控难度大蛋鸡养。殖从业人员养殖经验、经济实力、场地条件等差异较大,在养殖水平上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下蛋鸡养殖业的发展[3]。此外,免疫程序不合理,不消毒,无专用隔离舍,环境卫生差,疫病多;滥用药物现象依然存在,药物残留严重,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增强;管理粗放,病死鸡处理不及时,导致疫病传播流行。这些因素都严重阻碍了林下蛋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4市场波动大,鸡蛋价格不稳定。受疫病及市场因素影响,鸡蛋市场波动较大,价格不稳定,给蛋鸡饲养者和整个蛋鸡产业都造成了困境。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合作社抱团发展优势不明显。2.5资金缺乏,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农村地区养殖场(户)储备资金不足,贷款普遍存在困难,缺乏资金支持,导致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制约了蛋鸡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

3建议与对策

3.1争创质量和品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蛋鸡品牌打造有助于拓展生态鸡蛋市场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加鸡蛋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进而可以增加农户收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鸡蛋销售难的问题[4]。大力实施林下特色鸡蛋品牌战略,强化绿色生态品牌意识,大力推进生态蛋鸡品牌化建设,提高我市蛋鸡产业的竞争能力,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通过制定蛋鸡质量标准,推行无公害绿色养殖、林下生态养殖模式,保证鸡蛋质量,提高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有效保护环境。在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基础上,以龙头企业为主,进行蛋鸡产地及产品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注册商标,统一品牌,统一包装,提升本地蛋鸡产业和品牌知名度,走规模化蛋鸡养殖可持续发展之路。3.2组建龙头企业,提高蛋鸡产业规模和组织化程度。对家庭养殖方式采取不断完善和改进的策略,加大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养殖,建立若干具有示范作用的林下生态蛋鸡养殖场。通过鼓励和引导养殖场(户)最终实现养殖规模化和标准化,从而促进和提高整个蛋鸡产业规模化和经营化水平。组建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协会(村合作社)+农户”模式,提高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带动整个产业良性发展,提高产业化水平,实现养殖风险最低、成本最低、效益最大化,克服分散饲养与规模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5]。引导蛋鸡养殖户推广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进行标准化养殖,促进蛋鸡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3.3强化流通服务,在拓展市场提供信息上抓机遇。设立林下生态鸡蛋专销区,依托政府平台,加强与商务、教育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全面推进林下生态鸡蛋进学校、进单位、进医院、进国企、进社区,在机场、景区、高铁站点、高速公路服务区等设置林下生态鸡蛋展销窗口。以企业为主体,以东部发达地区和周边大中城市为重要目标市场,设立林下生态鸡蛋展示体验中心或专销区。建立对口帮扶城市禽蛋产品市场开拓协作机制,支持各地依托上海、广州等对口帮扶城市渠道资源,实施整合营销,提高林下生态鸡蛋市场占有率。鼓励依托贵农网、淘黔宝、京东、天猫、淘宝、善融、融E购等电商平台,拓宽市场营销渠道。3.4强化科技培训,在养殖水平上精准发力业务。主管部门要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林下蛋鸡饲养标准》《蛋鸡免疫技术规程》,实现“五统一”,即:统一优良品种、统一免疫规程、统一饲料配方、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品牌销售[6]。实现品种良种化、养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销售品牌化的发展目标,以提高蛋鸡养殖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完善疫病防治和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加强科技攻关,提供人才保障[7]。加强蛋鸡育种、饲养管理、疫病防治、设备设施和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新技术研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保障林下蛋鸡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8]。3.5强化政策资金保障,在养殖效益上求突破。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林下生态蛋鸡产业的扶持力度,对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鸡场、标准化林下蛋鸡养殖场给予适当补贴。同时,还应在品牌打造、用地、环保、政策性农业保险、扶贫产业子基金、惠农贷、强农贷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从业者信心,确保林下生态蛋鸡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9]。

4小结

在扶贫产业的带动下,安顺市林下蛋鸡养殖业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正逐步进入到一个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生产方式不断优化的新阶段,林下蛋鸡养殖产业已经发展成为部分乡镇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从农村家庭分散饲养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模式发展。此外,安顺市林下生态蛋鸡养殖产业的发展对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培育一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订单农业,推动种养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不管是养殖从业者还是业务部门都应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拓宽思路,从政策、资金、管理、技术、市场等方面下功夫,促进林下养鸡产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一夫,马骥,曹光乔,等.中国蛋鸡产业发展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家禽,2012,7(12):6-10.

[2]曹明聚,牛岩.贵州省蛋鸡业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河南畜牧兽医,2009,132(4):48-49.

[3]潘丹,曹光乔.中国蛋鸡生产布局优化研究—基于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6(2):21-22.

[4]刘合光,秦富.我国蛋鸡产业发展特征与展望[J].农业展望,2012,15(7):22-24.[5]王彦彬,康相涛.蛋鸡标准化生产[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2011.

[6]魏刚才,马汉军,郑爱武,等.我国蛋鸡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6,13(7):1348-1349.

[7]张津,胡建红.林下蛋鸡生态放养关键技术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11(4):27-29.

[8]李晓凤,夏先林,王昕.林下规模化生态养殖模式研究进展[J].家畜生态学报,2017,22(3):47-49.

[9]赵金艳,林地生态散养蛋鸡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J].现代农村科技,2015,4(21):30-31.

作者:符世雄 叶 方 孙新明 于秋鹏 金 睿 陈祖鸿 姚本福 单位:1.安顺职业技术学院 2.贵州省安顺市畜牧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