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情况汇报十篇

时间:2024-01-19 17:51:11

林下经济情况汇报

林下经济情况汇报篇1

近年来,按照市委、政府提出的“一产做特、二产做大、三产做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发展总体思路,林业产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培育森林资源为基础,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坚持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市场为导向,林产化工为龙头,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路子,强势推进林业产业建设步伐。高原特产色林产业模式发展迅速,产值逐年递增,林业经济增长突显。

一、林产业基本概况

林产业以林业九大产业为基础,着力打造地方特色林产业。经过多年努力,全市基本形成了以西南桦、旱冬瓜和竹子为主的用材林产业;以核桃和澳洲坚果为主的经济林产业;以石斛和草果为主的林下产业,多种产业共同推进、优势各异、多头发展的高原特产色林产业模式。坚持以科技创新和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以加快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挖潜改造和扩大再生产为主导,推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突出林业产业化、工业化、规模化和产业集群化。以加快发展木本油料、经济林果、林竹资源开发、野生动物驯养繁育、林下资源开发、森林旅游等六大森林资源系列开发产业为亮点,建设以第二产业为支柱,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林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联结农户与龙头企业的服务组织,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林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地方经济增长,林农脱贫致富做出重大贡献。

二、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林下经济主要是以林下种植业为主,培育以石斛和草果为主,积极发展滇重楼、黄精、续断等新兴中药材。截至2015年,发展林下种植1.3万亩,产值达1.9亿元。

(一)石斛。XX是我国野生石斛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和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扶持建立规模化、规范化石斛产业基地;培养和造就一支精干务实的科技服务队伍,为石斛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组织实施石斛产业发展财政贴息项目等一系列措施,经过努力,截止2015年全市石斛累计种植面积达7200亩,石斛人工种植加工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共计172个,石斛产业专业合作社33个,入社社员1261人,成员出资总额1.96亿元。成功申报“石斛之乡”, 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保护。

(二)草果。林下草果种植主要以农户自发种植为主,截止2015年,草果累计种植面积约5473亩。目前,

林下经济情况汇报篇2

以县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生态经济强镇”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新农村三项工程建设的工作力度,保证年初拟定的《村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能够较好地得到落实。

二、领导组织

成立检查督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成员、包村干部为组员的走访组织。

三、检查内容

经党委研究决定,准备用3天时间,深入到14个行政村对新农村三项工程工作进行逐一检查走访督导。检查内容如下:

富民建设方面:主要查看规模设施农业建设情况,农﹑牧业产业园区情况、合作社组建运营情况,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强村建设方面

1.村屯规划方面,查看村屯规划建设实施情况,违章违法建筑情况,危旧房改造情况。

2.主要查看村集体经济积累和收入情况,册外地和开荒地承包费收缴情况。

3.村容整洁方面,查看每个村的示范屯环境卫生连片整治情况(绿化、净化、美化、柴草堆放情况),围墙建设情况。

4.基础设施方面,查看村部配套设施建设情况,村部办公卫生情况。

5.科技支撑方面,膜下滴灌完成指标情况,参加科技培训情况。

6.文明建设方面,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体育健身广场、文化大院建设运行情况。

7.生态建设方面,查看各村春季造林完成情况、环村(屯)林、庭院和宅旁绿化情况、街道林完成情况。

8.综治维稳方面,各村汇报联防队组建及运行情况;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情况;矛盾纠纷排查情况;查看维稳台帐,村部是否实行领导坐班制,查看坐班日志。

固基建设方面

1.组织建设方面,各村汇报项目支书建设和帮扶带动情况;党员领办创办经济组织情况;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村书记承诺践诺情况;建立健全服务群众机制情况;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培训情况;村书记队伍和党员队伍参训带富培养情况。

2.民主管理方面,“三重一大”事项是否按照六步工作法执行情况,查看会议记录,三资服务制;勤廉双述民主评议情况;查阅档案记录。

四、检查方式

(一)本次检查督导工作采取“大走访”的方式,督导组带领14个村书记、村主任对每一个村新农村三项工程建设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督导。

(二)采取村书记做汇报的方式,检查督导组到村部听本村村书记做汇报,要求村书记对本村新农村三项工程建设十项工作内容逐一汇报,并上交政府一份工作汇报。

(三)本次检查走访督察采取打分制,通过听汇报和实地走访查看,对14个村的新农村三项工程建设完成情况进行逐村打分,进行评先选优。

五、检查走访时间及路线

本次检查走访时间从10月28日至10月30日,共3天。

六、相关要求

(一)督导组、14个村书记、村主任于28日早8点30分到政府集合,统一走访。

(二)检查指导组务必保证人员齐全,特别是包村干部务必全程参与并协助各村做好迎检工作。

林下经济情况汇报篇3

一、目标任务

今冬明春,青天线桑园至郑集段两侧各200米宽幅全面建成林果带。树种以经济林果和绿化乔木为主。

二、工作重点

(一)搞好土地流转。青天线沿线各村要按照“土地流转先行”的思路,至少以路两侧各200米宽幅为限搞好林果带土地流转,为集中栽种林果或乔木做好准备。

(二)强化农业招商。每个人都要进一步强化农业招商意识,广泛开展全员招商,对所有流转地块搞好招商选资。镇村均要成立农业招商小组,加强信息收集,经常有目的地“走出去”,重点招引实力强、会管理的经营主体。积极动员本地种植大户发展沿路林果经济。同时,多渠道林果带土地流转信息,在显眼位置设立土地流转信息专栏,通过网络媒介向外包装推介有意向流转的地块座落、面积、价格等信息。规定时间内没有招引到老板或大户经营的地块,由片长、蹲点干部和村干部自已出资栽种林果。

(三)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已有经营主体的在建林果基地项目建设进度。各村居林果项目建设由所在村居支部书记负总责,明确每个项目具体负责的村干部(名单由村居以书面形式报到镇农业中心),负责督促推进项目建设并为项目提供帮办服务。对在建项目倒排工期,强力推进,确保今冬明春全部栽种到位。

三、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土地集中工作指挥部定期会办青天线林果带建设工作,研究制定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重要问题。指挥部办公室(农业中心)承担全镇林果带建设的日常工作,具体负责林果带建设规划、指导、管理、考核等工作。由镇重点工程督查组牵头、农业中心参与,对林果基地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定期通报。

林下经济情况汇报篇4

【关键词】林业;林木;造林;营林

引言

营林生产规划设计关乎林业企业的长远发展方向与林业企业的长远目标、战略,因此,应依托国家林业发展的整体思路,结合本区域的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合理、先进的进行营林的布局与规划设计,使本区域的森林资源保有数量稳步增长,本区域的森林资源配置渐趋合理,本区域的林分得到有效改善,本区域的林业生产得到稳固发展。营林生产规划设计应以保证生产目标为主,兼顾本区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林业企业与和谐社会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营林生产规划应从过去的单一树种向多树种、珍贵树种、经济树种、特色乡土树种间种的方向发展,应向乔灌结合、多层次、异龄复层混交林方向发展,应向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应该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1 营林规划设计原则及内容

1.1 营林规划设计指导原则

(1)总的原则

营林生产规划设计的一个总的原则就是遵循保护、发展、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原则。

(2)选种、选址的原则

①因地制宜,以地选种。

选种必须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质、土壤、水分、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科学的选、育、引种。

②种园的选址

种园的选址对于能否顺利繁育出优质的种子非常重要,种子的成长环境对其选种的影响较大。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应选址在交通方便、地势平缓、宽敞、土壤深厚肥沃、光照条件优越、排水良好和有适当的天然隔离地带或便于人为布置隔离带的地方;

③建圃原则

建圃应遵循三结合的原则:即固定圃与临时圃相结合、中心圃与林间圃(分散圃)相结合、主要树种圃与次要树种圃相结合。

(3)森林更新应贯彻“以人工更新为主,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针,按先迹地、后荒山,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的原则,安排更新和造林工作;采伐后做到当年或次年更新,确保更新跟上采伐;造林树种一般应以速生优质乡土树种为主,积极慎重地引进经过试验证明的优良速生树种,重视速生珍贵阔叶树的发展;选择对立地条件有同一适应性,种间又可共生的树种进行混交,以保护原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

(4)选挥生长快、材质好、经济价值高的乡土树种和经过试验与鉴定、在当地能速生丰产且抗灾性强的树种,在土壤肥沃、地势平缓、排水良好、交通较方便的采伐迹地或荒山荒地建立速生丰产林。

(5)用材林抚育间伐,必须贯彻“以抚育为主,抚育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难易结合,远近兼顾,先人工林后天然林,先速生林后一般林。特种用途林的抚育必须区别对待:母树林应按留优去劣、照顾距离的原则进行;防护林应以调整林分结构、改善卫生状况、增强防护效能为目的。

(6)对残次林、多伐萌生无培育前途和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以及低产劣质的林分应进行改造。改造应与更新密切配合,防止单纯取材和不利于更新、水土保持的作法。

(7)护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要因害设防,使森林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8)对珍贵、稀有或具有重要经济价值而濒于灭绝的动物主要栖息、繁殖地区,应根据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有关规定,划出保护范围。每个林业局应保留占有林地总面积1/1000~5/1000生长良好的各种林分,作为基因库。

(9)按设计3年内的年平均营林工作量的要求,以林班为单位划定林地范围,以确定局、场建成时营林道路应建的数量。

1.2 营林规划设计内容

(1)确定更新方式并计算其比例;编制造林类型表或按立地类型确定林种、树种、混交比例、造林方法和救植密度(或直播穴数);提出整地、营造、抚育管理、保护等方面的技术措施;提出择伐迹地促进成林的方法和技术措施。

(2)根据适地适树适种源、自采自育、留有贮备、以丰补歉的原则和对本地采种的要求(如场间调剂、支援外地)。

(3)确定种子园的位置和面积,提出种子园的总平面设计;按苗圃插条育苗数量的1/10设置采穗圃;按生产用地(播种、移植、插条、育大苗等)面积和辅助用地面积汇总计算苗曰面积。

(4)根据当地的规定指标确定速生丰产林的比重,论证所选造林地速生丰产的可靠性;选定树种,确定混交比例和栽植密度;提出整地、营造、抚育管理和保护等方面的技术措施。

(5)确定用材林抚育间伐的对象、种类、强度、次数和间隔期,提出抚育间伐的主要技术措施;确定母树林、防护林的抚育强度,开始期和次数,提出母树林、防护林抚育的技术措施;竹林、经济林等的抚育根据培育目的。

(6)确定林分改造对象、方法、措施和引进的目的树种;确定土壤改良的类型和顺序,提出土壤改良的方式和措施。

(7)确定森林保护的原则,提出预防、消灭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的措施。

(8)选择营林机械类型,确定营林作业的机械化比例。计算营林活动各阶段的工作量(总工作量、每年平均工作量——面积、蓄积量及出材量)、职工人数、土建工程量、设备、油脂燃料需要量、营林成本和投资额。

2 营林规划设计成果

(1)专题调查材料或论证报告汇编及森林经营调查综合报告的编制。

(2)森林经营类型的划分结果汇编及规划设计所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汇编。

(3)设计有关的表格、图纸资料汇编。

(4)分别对于项目提出建筑工程量、设备工程量及人员需求情况进行概算,并将其结果汇编成总概算。

(5)营林规划设计方案说明。

(6)森林经营调查综合报告的主要内容:1)调查概况。2)森林资源调查或林业专业调查资料存在的问题和确定补充调查项目的依据。3)各个调查项目的调查方法、地点和工作最(标准地和样方数量)。 4)立地类型调查和编制立地类型表的说明。5)林冠下、林中空地和采伐迹地(按林分或立地类型)的天然更新评价。6)确定更新方式的意见。7)对不同的地类、立地、造林方式和造林技术效果的评价。8)对今后造林技术的改进意见。9)已有的抚育间伐、林分改造和自设标准地间伐、改造调查的结论,以及没计采用的调查结论的建议。10)已有的母树林经营情况、新选母树林的条件和按树种的面积及分布情况。11)速生丰产林林地选择情况(面积、分布)和树种安排情况。 12)其他调查情况说明。13)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与结论。

3 结语

在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林业的社会氛围下,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和地方各种林业工程加紧实施。多数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按照林业技术规程要求,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林下经济情况汇报篇5

承包方: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代表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规范林木管护机制,明确森林管护员的责任与双方的权利、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承包标的甲方将大队地界内所有的用材林、防护林、护路林、次生林、疏林地、场区绿化林及林地、其它自然资源的管护权,委托给乙方,由乙方负责管护。

第二条 承包期限管护承包期限为_______年,自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起至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止。

第三条 森林管护费(一)乙方完成管护责任,甲方每月付给乙方森林管护费_______元人民币。(二)森林管护费每月先按_______%比例支付,其余_______%为浮动,待年终农场对管护工作质量验收合格后全部兑现。

第四条 权利、义务(一)甲方权利1.甲方对乙方森林管护工作质量进行检查监督,按验收结果兑现浮动森林管护费。2.甲方有权对乙方的森林管护工作进行安排和指导。3.甲方有权对乙方在森林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出现的错误给予纠正、批评或处罚。4.甲方有权在乙方不履行管护责任的情况下,单方解除合同。(二)甲方责任1.对乙方报告的毁林案件、火灾、病虫害要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落实实施。2.协助乙方搞好林政、防火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3.对乙方进行技术培训,提供技术资料。(三)乙方权利1.负责对所管护的森林和自然资源管辖区进行巡逻检查,有权提出管理方法与建议。2.负责对违反《森林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毁坏森林和自然资源的行为进行有效制止,并及时将行为人送交甲方处理。(四)乙方责任义务1.必须承担起管护区森林防火巡查工作,发生火警火灾及时报告,并积极扑救,并协助甲方做好森林和自然资源的普查工作。2.必须承担管护区与看管责任,杜绝发生林木盗伐事件,一旦发生有责任追查肇事者,查不到肇事者由乙方承担一切责任。3.必须承担管护区内野生动物的保护,有责任制止乱捕、滥猎、乱挖滥采行为。4.必须承担起管护区内森林病虫害监测工作,发现病虫害灾情时,及时向本单位汇报。5.必须承担起管护区内散放牲畜的管理责任,对损害林木的牲畜主人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并向本单位汇报。6.承担管护区林地植被保护责任,禁止私自开垦林地、林间、荒坡、荒沟、挖沙取土等毁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发现后及时制止,并向本单位汇报。

林下经济情况汇报篇6

1低碳经济在中国发展动态

1.1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以重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国家,多年来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化石能源的消耗,导致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加重,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当前必然的选择。

1.1.1中国气候问题严峻

2011年11月15日,科技部、中科院和中国气象局联合了《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报告称,1951年至2009年,中国陆地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1.38℃,变暖速率为每10年升温0.23℃,青藏高原冰川退缩速度达到每年7.8米。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退化,每年释放的水量估计达50亿~110亿立方米。中国大部分地区冰川面积缩小了10%。气候变化还增加极端天气事件,对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报告称,若不考虑适应措施,全球温度升高2.5℃,中国粮食单产最高下降幅度约20%。

1.1.2中国经济发展需要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称,截至2009年末,中国人口已达到13.35亿。巨大而持续的人口增长,使得我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对能源消费过多以高污染、高排放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以目前的能源消耗标准,要保证中国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以及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必须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坚定不移地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1.1.3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影响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有专家称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绿色产业和新能源发展是世界经济的第四次产业革命,而低碳经济也将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推动创新和低碳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夺取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是各大国参与气候变化领域博弈的重要动因和战略目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高速发展的工业和快速的能源消费增长,都使得我国的碳排放及其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京都议定书》中没有规定我国的减排任务,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在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积极制定并实施减缓气候变化的国家策略[1]。

1.2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2.1减排压力巨大

2009年,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40%~45%,并把该指标纳入强制性的国民经济发展纲要中。而要实现这一减排目标,中国面临着重重的压力与挑战。据国际Wirtschaftsforum再生能源(IWR)组织2010年8月17日的报告,全球2009年CO2排放量下降1.3%至313亿吨,这是近10年里第一次的下降,而中国CO2排放位居榜首[2]。

欧盟作为低碳经济的发起者,其倡导的减排目标是到2050年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550ppm。为达到此目标,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必须控制在400亿吨,其中我国所能获得的最大配额为104亿吨,占全球的26%;而到2050年全球排放必须控制在310亿吨,我国的所能获得的最大配额为80.6亿吨。按照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及经济增长基准情景的预测,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20年我国可能会面临47亿吨的CO2的排放缺口,2050年缺口可能达到417亿吨(见表1)[3]。

1.2.2能源结构制约

中国“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的碳密集程度比其他化石燃料要高,每燃烧1吨煤炭产生的CO2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多30%和70%。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在整个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高达70%。而且受到我国资源存储开况及经济、技术原因,以煤为主的能源供给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中国在降低单位能源的CO2排放强度方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为了应对气候变暖,《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两条主要温室气体减排途径:一是工业直接减排。即通过工业减产或技术改造直接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通过森林碳汇来进行间接减排,充分发挥森林固碳功能。为实现CO2排减排目标,我国已经推行系列强制减排措施。但这种直接的工业减排措施投入大、成本高,还将对经济发展、就业带来系列影响。为此,我国要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抢占制高点,全力打好“森林碳汇”这张牌。而森林固碳由于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好,目前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2林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2.1森林碳汇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碳汇功能储存了大量的碳,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储存库。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的碳约有2.48万亿吨,其中,约有1.15万亿吨储存在森林系统中,约占50%。现在科学研究表明,每公顷森林年平均吸收CO227吨,同时释放O224.3吨,以森林为主体的植被可抵消工业CO2排放量的20%左右。

2.2林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所在

森林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第一,木材、钢铁、水泥是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世界公认的三大传统原材料。和钢材、水泥相比,木材属绿色的、环保的、可降解的原材料。用木材代替钢材和水泥,单位能耗可从800降到100,可以减少大量的CO2排放,对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十分重大。第二,森林是一种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战略性能源资源,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的特点,而且还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一次种植后可以持续利用几十年的优势,是大有希望的新兴的绿色能源。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发展森林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选择。

3低碳经济下林业发展策略

3.1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工作

近些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2009年9月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做了《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目前国家林业局已经启动碳汇造林试点工作,为寻求与国际接轨并具中国特色的森林碳汇计量监测途径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3.2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力度,提高森林质量

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林业发展赋予了更加重大的使命。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加大对森林火灾、病虫害防治力度,控制工程建设对林业用地的征占、使用,以减少因森林保护不力导致的碳排放。同时,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森林生态系统整体碳汇功能。

3.3建立低碳林业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碳林业产业,建立以低碳森林培育业、低碳林产加工业、低碳森林旅游业为核心的新型林业产业体系[4]。从林业产业自身情况看,以资源培育为主的第一产业是低碳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当前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管理等手段,充分利用速生丰产林、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油茶等木本粮油、能源林等基地建设工程带动作用,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增加森林碳汇储量;以林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是低碳林业产业发展的动力和引擎,我们应全力发展高新技术林业产业、精深林业加工业等环境友好型林产加工业;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是林业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林业拥有丰富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有林场等森林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挖掘林区特色自然景观潜力,努力把森林生态旅游业做大做强,成为林业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

3.4积极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是生物体经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包括各类传统有机废弃物、新兴能源植物等,生物质是唯一可以直接生产气体、液体、固体等能源的可再生资源。森林以其植物种类丰富、生物量大、生产力高等特点,成为生物质能源的主要来源。针对我国林业生物质资源现状和生物质能源的特点,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应本着“不争粮地、综合高效、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发能源林培育、燃料乙醇提取、生物柴油基地建设、气热电联产技术研发、固体成型燃料制取等林业生物质能源重点领域研发工作。结合我国的国情、林情,努力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国际合作,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道路[3]。

林下经济情况汇报篇7

1、哈继铭:2008年人民币将升值10%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日前大胆预测,称明年人民币升值可达10%,美元则继续贬值;经济拐点将在2015年出现。

哈继铭在“世界经济与中国:在不确定中把握趋势”国际研讨会上指出,如果人民币汇率升10%,将短期内限制通胀0.8个百分点。他认为,政府将会从这一角度出发使人民币升值,来抑制通胀,同时利于降低热钱在周期中的总流入。

哈继铭预测,中国经济拐点将在2015年出现,2015年后,中国的储蓄比例将大幅度下降。他说,中国的基本面一直是比较向好的,资产价格趋势性上升。但中间或将出现波动,因为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中国的资本市场也日益融入全球的资本市场,与世界经济的联动性明显增强。

哈继铭称,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度增长将持续8到10年,但这并不表明这8到10年中是风平浪静的,中间可能会有波动,波动最大的、最有可能发生的时段,是2008年和2009年。(摘自:《东方早报》)

2、林毅夫:人民币过快升值对经济危害巨大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日前表示,他国经验表明,仅靠提高汇率无法解决资产泡沫问题,而且,汇率大幅地提高会对国内的就业、农业的发展等方面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林毅夫指出,我们应该更灵活地运用货币政策,根据需要调节利率,即便通货膨胀降低了,只要资产价格增长过快,就应该大胆地提高利率。

在林毅夫看来,目前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并没有严重偏离均衡汇率水平,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以主动的、可控的、渐进的方式对待人民币的升值是明智的做法。

林毅夫指出,目前我国人民币合理的升值幅度应在每年3%至4%,这样虽然会对出口企业产生一定压力,但能成为提高技术水平、产业附加值,改进企业管理的动力。

林毅夫并不支持大幅度地提高汇率,他指出,人民币升值过快对我国国内的就业、农业的发展都很不利。他认为,人民币升值过快,会使出口减少,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就得不到有效缓解,同时企业就业能力下降,企业业绩的下降甚至会引起银行坏账率的提高。

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过快还会导致进口、尤其是农产品的进口扩大。“这对我国的农村经济、甚至是整个国民经济都将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另外,林毅夫还表示,目前我国面临内需相对不足而外需过强的局面,必须增加工资在收入中的比重,用调高汇率的方式并不能改变内需,只会使产能过剩问题更加严重。(摘自:《东方早报》)

3、厉以宁:外汇多了可去海外买地种小麦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日前针对国内外汇储备过多提出了“另类”的处理意见――去海外买地种小麦。他在北京大学召开的“2007冬季光华校友学术论坛”上指出,中国多余的外汇储备可以去南美洲、澳大利亚买地,办农场种小麦、大豆向国内出口。

厉以宁认为:中国不应主动放弃目前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的位置,总量上应该保持目前超过外汇储备规模第二的日本10%到15%的水平。而对于这超出部分的外汇储备如何花,厉以宁建议道,更多的外汇储备可以用来购买短缺战略物资,可以去投资海外矿山,也可以去南美洲、澳大利亚买地办农场,让国内劳动力去种小麦、大豆向国内出口。

厉以宁还表示,人民币“小步稍快升值”可以减少汇率调整给经济带来的阵痛,而汇率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瑞士法郎、日元之后,成为世界上第六个硬通货。(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4、何帆:2008年中国将遭遇热钱流出危机

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帆日前撰文警告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微妙的时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资产价格上涨、热钱流入等,仍然是困扰着宏观决策者的难题。但是,到2008年,由于外部冲击、国内经济形势的演变、或者宏观政策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有可能遇到增长放缓、资产价格下滑、热钱流出的风险。

他打比方说,当我们过马路的时候,都知道要先向左看,到了马路中间,又要再向右看,这样才能避开来往的车流,安全地到达马路对面。宏观决策者可能处于同样的境况: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仍然要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遏制资产价格泡沫、防范热钱流入、加速人民币升值。但是,一旦中国经济出现了逆转的迹象,那么就必须及时的调整政策,以适当宽松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快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更加严格的资本管制防范潜在的风险。(摘自:卓越网)

5、高辉清:警惕外资带来的虚假繁荣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高辉清博士日前指出,外资对中国而言也是一柄双刃剑。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居民收入和社会财富增长速度远赶不上经济增速,中国自身的生产力水平与巨大的经济规模不相称,出现了“增长而不发展”的拉美困惑。

他指出,外资凭著手中掌握的核心零部件或者关键性技术,从中国市场上获取了超额利润。研究表明,2004年,外国投资在中国实际投入30%资本的情况下,却能占到50%的股份,并获取70%的利润。由于过多成果被外资获取,在一定程度上说,外资给中国带来的是“虚假的繁荣”。对国人来说,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繁荣的气氛,但不少人却无法享受到繁荣的成果。

面对如此现实,高辉清强调:中国引进外资的目的不能一成不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侧重点应当有所不同。具体地说,在初期,引进外资主要目的应该是引入资金、培育产业和市场、激活经济等;在中期(即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其目的就应转变为请进“教练”,用以“培养”本国企业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后期(即成熟阶段),目的又应转变为引入公平竞争者,通过既合作又竞争的方式,产生“协同发展”效应。

林下经济情况汇报篇8

一、林权原则

1.坚持按政策办事。按照旗委旗政府《巴林左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实施要求,进一步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依法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调动广大林农和社会各方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发展林业经济,增加林农收入。

2.坚持尊重历史,保持林业政策的连续性。本次林改是对公益林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维护公益林的林地权属不变。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坚持维护大局稳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或通过协商方式予以解决。

3.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尊重群众意愿。对改革中涉及到的具体内容、程序、方法、结果公开,广泛征求群众建议和意见,尊重大多数群众的意愿。改革中的各项措施及重大事项,都已经本村(组)村民或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

二、实施操作方法

通过开会协商以多数举手通过的方式确定集体林权以“竞争方式”向外发包,将林地划分成块,没20亩为一块。按照1500元/30年每亩方式竞争,可根据竞争情况将价格做适当的波动。

三、集体山林收益分配办法及林改经费收支办法

(一)收益范围:纳入林权改革的林地范围。

(二)收益分配:对集体林权改革范围的收入实行财务单独核算。

(三)林改经费收支办法

1.按照1500元/30年每亩竞争。在竞争前,竞争者必须先交押金,按照每20亩交押金三万元为准。

2.林改结束后,收支张榜公布,经费有余作公益事业用,不得挪作他用或私分。

四、林改实施步骤

(一)宣传预备

1.进行政策宣传。召开村委会、村组民大会讲解政策、组织发动、成立机构,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握所存在的问题,对山林权属情况进行初步摸底。

2.制定实施方案。在镇工作组的指导下,切合本村实际,制定林改实施方案,经村民或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讨论、通过,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实施。

(二)组织实施

1.摸清“集体林权属基本情况,及登记林权流转、变更情况,汇总造册,进行公示。

2.对公示时群众所反映的问题,逐宗、逐件进行调查、调解。明晰一宗件、公榜一宗件。

对已流转山林、责任山已签订的合同进行补充、完善未签订进行补签。

3.进行实地勘查确定林地实际情况,为顺利开展林权改革奠定基础。将实地勘查结果进行第二次公榜,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重新调查。

4.进行汇总,报镇政府审核,经确认无争议确权发证。

林下经济情况汇报篇9

Abstract: With global warming, people concern about carbon sinks gradually increase.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economy has surfaced. This article, based on conservation of mass and material flow cost accounting theory, takes amount of carbon material movement as the object to design the framework of carbon accounting statements of the enterprise, to clearly reflect the amount of carbon emissions in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activities, carbon credits can be ranked and the amount of carbon credits that the companies should purchase, providing a basis for the amount of carbon emission rights that the companies should purchase in carbon trade. It also provides a simple means to control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s, make enterprises reduce carbon emission, and disclos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ponsibility.

关键词:碳会计;碳会计报表;排碳额度

Key words: carbon accounting;carbon accounting statements;carbon credits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146-02

作者简介:毛成龙(1988-),男,河南邓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会计学;毛祖丰(1990-),男,江西上饶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会计学。

1 碳会计核算背景及研究现状

1.1 碳会计核算背景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人们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各种低碳概念应运而生,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加深,“碳汇交易”逐步兴起,碳汇的确认、计量与定价的理论和实务等深层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1.2 研究现状 目前,对碳汇产品经济价值、市场交易、流转方式等经济类问题的研究只是刚刚起步,而涉及到碳汇交易的会计核算方面仍属于前沿问题。2008年,Stewart Jones教授等将与碳排放、交易及鉴证等一系列会计问题称之为碳排放与碳固会计(CES Ac-counting),正式标志着其作为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环境会计分支受到国际会计学界的关注。碳排放与固碳会计主要涉及:碳排放配额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碳排放与交易相关的风险核算与报告、与碳排放与交易相关的不确定性核算与报告、碳排放与交易相关的信息披露、与碳排放与交易相关的成本管理和战略发展等。 [1]

2 碳会计相关问题

2.1 理论依据 文章所设计的碳会计核算的是关于碳物质量的变化情况,核算的理论基础是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流成本会计。质量守恒定律:任何变化,变化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变化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物质流成本会计:是用实物计量单位和货币计量单位来记录追踪企业投入生产的所有原材料、能源以及相关的人工费和其它间接费用的流向,以此数据为基础,分析评价不必要的物质资源损失浪费成本,以期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目的的环境管理会计核算方法。[6]

2.2 会计确认计量要求

2.2.1 碳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分及联系 本文所构建的谈会计核算体系框架是独立于企业财务报表之外的需要独立披露的报表,以实物量为记账单位,核算的是碳物质的量的流动变化,而不是财务会计中的资金的变化,所以与企业财务会计是分离的。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排碳权所涉及的问题,特别是财务会计中与货币资金有关的排碳权的计量问题等,本文均不讨论。

2.2.2 碳会计目标 通过对企业碳流量的核算,反映企业排碳固碳的实物量的情况,为企业在碳汇交易中应该购买多少排碳权提供了依据,为企业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政府管控企业碳排放情况提供依据。

2.2.3 碳会计假设 ①会计主体假设。企业应对其自身发生的碳排放量和固碳量进行核算,所以在单独的碳会计核算体系里企业应该是会计主体。②持续管控假设。指碳会计核算体系应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的延续下去为前提,持续的核算企业的碳流量情况。③会计分期假设。指碳会计核算也需要把企业持续管控的过程划分为一定的会计期间,一般以年度分期较为合适。④额度计量假设。本文认为以千克(kg)做为计量单位比较合适,因为在单独披露碳会计报表的前提下,依据的质量守恒定律,参照的是物质流成本会计,所核算的都是实物量,而非货币量。而且碳汇价格确认计量是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内容,已经在传统的财务报表里反映,没有必要再重复。同时这样以实物量作为计量单位,不仅可以避免排碳权价格波动对报表的影响,而且以物质单位计量更符合披露企业碳流量真实情况的初衷。

2.2.4 碳会计对象 碳会计的核算对象是碳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额度化的碳物质运动。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产品的原材料购进、生产加工以及产品销售等过程中,如果物品中含有一定量的碳物质,则这些碳物质始终客观存在于加工后的产成品、废弃物或者排放物之中。而用以衡量物品中所包含的碳物质的尺度,我们称之“碳额度”,以“数值+单位”为表述形式,相当于现实生活中的货币一样。因此,碳会计对象应具有守恒性、运动性、可计量性三种属性。

2.2.5 碳会计要素 额度化的碳是随着物品形态的变化而转移的,所以碳会计也对会计对象进行分类,分为五种碳会计要素:碳资产、碳负债、碳资本、本期流入排碳额度、本期流出排碳额度。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碳资产、碳负债、碳权益不同于财务会计中的资产、负债、权益,因为碳会计只是对物质的流动进行核算,没有涉及到资金的流入流出,自然就不符合财务会计中资产负债权益的定义,在碳会计中也只是为了方便而借用这种习惯的说法。

2.2.6 碳会计等式 碳负债=碳资产-碳资本

碳负债=碳资产-碳资本+(本期流入排碳额度-本期流出排碳额度)。其中,将碳负债写在等式左边是因为碳负债的数值是倒挤出来的,并且碳负债是评价的依据。

2.2.7 记账原理 碳会计记账采用收付实现制。

2.2.8 会计计量的可行性 碳会计计量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和经济可行。首先,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从客观上说,物品含碳量是可以计量的,无庸赘述。但是因为碳流量分离的复杂性,数据计量的准确可靠性以及被认可程度就值得商榷。其次,碳会计核算还必须考虑到核算的经济成本,因为碳分离计算的复杂性和技术性,具体的算法以及实际操作也超出了会计的的范围,这应该是生态学家等研究的内容,因而不可能每个企业都雇佣一位专家,像在实验室做实验一样,精确计量所有物品的含碳量。

2.2.9 记账规则 碳会计也采用复式记账法记账,记账符号为“借”、“贷”,其规则仍然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2.10 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指碳会计信息应该满足政府和企业需求的属性,是碳会计“所应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概括为一下几个方面:①相对可靠性。②相关性。③可理解性。④可比性。⑤重要性。⑥及时性。

2.3 碳会计要素核算基本框架及账户体系

2.3.1 碳资产核算 碳资产指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占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增加碳排放的额度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占有的碳物质存量,一类是企业拥有的政府许可的排碳量。因而设置会计账户有“可排碳额度”、“存货含碳量”、“固定资产含碳量”、“林木资产含碳量”等。具体科目及碳会计记账处理为:①可排碳额度:为了正确核算可排碳额度,碳会计应设置“可排碳额度”科目。该科目用于核算企业初始及后续购入的政府许可排碳额度。此账户借方余额必须大于或等于零,“可排碳额度”科目余额不足时,应贷记“碳负债”。②存货含碳量:用于核算企业存货包括购入的原材料、燃料以及出售的产品等各类具有物质实体的材料物资的含碳量。例如,企业购入原材料时,应按计算的碳含量数值,借记“存货含碳量”科目,贷记“业务转移碳量”科目,同时,借记“业务转移碳量”科目,贷记“可排碳额度”科目,“可排碳额度”余额不足时,应贷记“碳负债”。销售商品时,借记“可排碳额度”科目,贷记“业务转移碳量”科目,同时,借记“业务转移碳量”科目,贷记“存货含碳量”。③固定资产含碳量:用于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含碳量。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含碳量”科目,贷记“初始碳资本”或“可排碳额度”科目。

2.3.2 碳资本核算 碳资本是指企业初始获得可排碳额度以及之后累计向自然环境中排放的碳量。可以分为企业初始占有的碳资本和正常经营期间获得的累计净排碳额度。设置账户有“初始碳资本”、“后续累计碳资本”。具体科目及碳会计记账处理为:①初始碳资本:用于核算企业成立时的初始占有的可排碳权益。②后续累计资本:用于核算企业成立后累计从本期净额度表转入的可排碳权益。期末需要从本期净额度表将本期净额度转入本科目,借记“本期净额度”科目,贷记“后续累计资本”科目。

2.3.3 碳负债核算 碳负债是指企业超过政府许可排碳额度向自然环境中累计排放的碳量,企业需承担这种环境责任。此类账户只设置“碳负债”科目,数值等于碳资产减碳资本。政府要求企业必须披露碳会计报表,并保证碳负债科目贷方余额为零,如果期末贷方余额为正数,则说明企业超过了政府许可的额度向自然环境中排放了碳,企业就需要购买排碳额度来保证碳负债期末额度为零。

2.3.4 本期流入碳额度核算 本期流入排碳额度指本期各种交易或事项流入企业的可排碳额度和碳含量。可以分为政府无偿分配额度,企业购买的额度,企业购入存货流入的碳量,林木资产每年增加的固碳量等。因而对照设置科目有“无偿分配额度”、“购入排碳额度”、“业务转移碳量”、“林木资产收益”以及“其他流入额度”。具体科目及碳会计记账处理为:①无偿分配额度:用于核算政府无偿分配给企业的额度。②购入排碳额度:用于核算企业购入林木资产或直接从碳汇市场购入的排碳额度。企业从碳汇市场直接购入排碳权时,企业财务会计应借记资产类科目,贷记“银行存款”,而碳会计应借记“可排碳额度”科目,贷记“购入排碳额度”;企业购入林木资产时,企业财务会计应借记“林木资产”或“生物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碳会计应借记“林木资产含碳量”科目,贷记“购入排碳额度”科目。③林木资产收益:用于核算林木资产当期的固碳量。每年年末,依据计算的数值,借记“可排碳额度”,贷记“碳投资收益”科目。④业务转移碳量:用于核算企业购买和销售产品含碳量,在本期流入和流出排碳额度中均有此科目,两者相抵。⑤其他流入额度:此科目用于核算不属于以上几种情况的其他的流入企业的额度。

2.3.5 本期流出排碳额度 本期流出排碳额度是指本期各种交易或事项流出企业的可排碳额度和碳含量。包括企业出售的排碳额度和销售产品转移的碳量。设置科目有“出售排碳额度”、“业务转移碳量”和“其他流出额度”。具体科目及碳会计记账处理为:①出售排碳额度:用于核算企业出售的排碳额度。企业可以将用不完的额度在碳汇市场售出,记账同“购入排碳额度”相反。②业务转移碳量:用于核算企业销售商品的含碳量,在本期流入和流出排碳额度中均有此科目,两者相抵。

2.3.6 本期净排碳额度 本期净排碳额度等于本期流入排碳额度与本期净流出排碳额度的差,主要是由废弃物包括废弃缺陷产品、废弃不用的边角料以及废渣废水废气等的含碳量构成。

2.4 碳会计报表设计

2.4.1 碳资产负债表 碳资产负债表属于静态报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碳流量状况的报表。通过碳会计报表,可以提供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碳资产的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占有的碳总量和可排碳额度;可以提供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碳负债总额;碳资本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的碳资本,据以判断企业固碳排碳情况。碳会计报表采用账户式,按“碳资产=碳负债+碳资本”原理排列,左边列示碳资产,右边列示碳负债和碳资本。如表1。

2.4.2 本期净额度表 本期净额度表属于动态报表,是放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固碳减排成果的报表。通过本期净额度表,可以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流入额度和流出额度情况。根据“流入-流出=经额度”的原理,上下结构列示。如表2。

3 关于碳会计报表的研究

3.1 需要披露碳会计报表的企业 从本期净额度表可以看出只有企业的废弃物中有一定的碳含量,才会造成企业碳负债的增加,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直接的碳排放,因而也不需要所有企业都披露碳会计报表。所以需要披露谈报表的企业就是那些工业三废排放大户了,如火电站,炼钢厂等一些大量消耗化石燃料的企业。

3.2 评价指标的设置 碳会计报表同样可以参照财务会计报表的财务分析,设置一些计算指标,用以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固碳减排的情况。这种指标可以是定量的要求,也可以是比例要求。如碳负债,因为碳负债是倒挤数,代表了企业累计净排碳量,所以碳负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指标,同时也可以用比例关系如碳负债比上碳权益或者用本期净额度比上总碳权益。

3.3 为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提供了方向 对比“本期经额度表”中碳额度流入流出项目,可以发现,若没有碳汇交易或投资,而业务转移碳量又是上下相抵,这样造成企业本期排碳额度减少,也就是碳排放量增加的只有经营销售排碳量,也就是企业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及废弃物的含碳量。

3.4 对碳汇市场的促进作用 单从“本期净额度表”来看,企业本期排碳量大并不意味着企业净排碳量一定大,因为企业可以从碳额度流入项目中弥补。而企业生产经营中一些碳排放是刚性的,以经济学或财务会计的一般观点来看,降低净碳排放量,除了要降低碳外,还要特别降调固碳行为。

3.5 对财务会计计量的影响 如果企业根据碳会计报表在已知本期实际排碳量、可排碳额度和需要购买的排碳额度的情况下,企业根据碳汇市场的即时价格可以直接算出用货币表示的金额,并且碳会计对于当前财务会计许多关于排碳权确认价量的很多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玲.我国碳交易中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初探[J].财会研究,2010,(8).

[2]邓明君,罗文兵.日本环境管理会计研究新进展―物质流成本会计指南内容及其启示[J].华东经济管理,2010,(2).

[3]王杰.适用于低碳经济建设的会计核算方法―物质流成本会计[J].农业经济,2010,(4).

林下经济情况汇报篇10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区委十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工业强区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以“转变作风、服务基层、解决困难、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为主题,以完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机制、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结合已开展的“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创先争优“干部下基层”等活动,进一步通过干部深入基层调查民情,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化解历史遗留和现实存在的矛盾,从而进一步增强区林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转变作风上有新进步,在服务基层上有新举措,在化解矛盾上有新成效,在促进和谐林业发展上有新突破,维护好全区林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一)深入了解民情民意。深入林业基层单位、林场和林区,特别是矛盾多的、困难大的地方,通过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的交流,掌握真实情况、了解实际困难。特别是在当前我区旱灾严重的情况下,深入抗旱救灾和森林防火第一线,指导基层做好工作,帮助解决好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要结合林业改革发展的形势重点排查解决林改后林地权属纠纷、林业对口帮扶、退耕还林、公益林补偿、征占用林地补偿、林场危旧房改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及时将收集到的困难和问题汇总上报。

(二)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以关注林区民生、解决实际问题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以“四帮四促”对象和党建扶贫点为重点,认真收集基层林业单位、林场和林农群众涉及林业改革发展和增收致富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对其梳理归纳和分析研究,分轻重缓急建立工作台账。能够解决的要及时解决,在基层一线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要及时认真收集情况,向局党组汇报,拟定工作方案,明确解决的办法、措施、时限和责任人,并将办理情况及时向基层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