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村教育的感想十篇

时间:2024-01-19 17:51:11

对乡村教育的感想

对乡村教育的感想篇1

亲历乡村教育多年,我认为新乡村教育迫切需要提升乡村教育的幸福指数,这是克服目前乡村教育中许多问题的钥匙。

幸福感的缺失,是乡村教育的硬伤。缺失的不仅是学生的幸福感,还有教师的幸福感。这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很多人找机会逃到城里去,很多人想彻底摆脱学校教育,教育悲剧在一遍又一遍地重演。无须夸张,不解决幸福感的问题,我们的乡村教育“新”无方向,“新”无出路,“新”无根基。

这里,我仅从学生的角度谈谈提高乡村教育幸福指数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切实减轻负担。沉重的生理、心理负担是乡村教育幸福感缺失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乡村教育喜欢以“量”取胜,有时间上的“量”,有作业上的“量”,孩子们没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自由,处于被动的受压制状态。处于这样状态中的学习,缺乏热情和活力,与生命的自然特征完全背离。另一方面,我们总是以考试为剑,以跳出农门为饵,威胁利诱,软硬兼施,把孩子置于身心煎熬之中。这样的学习状态,是与“幸福”无关的。在新乡村教育的建设中,我们需要根治重负顽疾,尊重生命,张扬个性,释放身心,提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幸福指数。

第二,贯彻“全面”方针。乡村教育的功利色彩浓烈到如此程度,以至于乡村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以考试为依归。表现在课程编排上,就是大考大教,小考小教,不考不教;大考大管,小考小管,不考不管。这样,音乐、体育、美术、劳动、科技等学科,能成为乡村教育餐桌上的副食品就已是万幸,很多情况下是还没摆上桌,就已经被撤换。孩子一天到晚都是在语数外等“主打”科目中翻腾,而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调动学生兴趣的选择被剥夺,这是导致乡村教育幸福指数下降的又一重要因素。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偏瘫”式的教育,让高考成为乡村学生几乎唯一的出路,除此之外,他们难以找到适合的路径。我们的新乡村教育要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多样化的选择,给予学生更多发掘潜能的机会。这样,幸福指数的提高才不会是天方夜谭。

对乡村教育的感想篇2

关键词:乡村文化;乡村教育;乡村孩子

教育与文化本出自一家,教育承担着传承文化的功能。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在人类活动的三大领域(经济、政治、文化)中,“文化是与自然和线条相对应的概念,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符号体系、知识技术体系、行为习惯体系、价值规范体系、信仰宗教体系是文化的重要内容。”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自身是文化活动,它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传递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在社会文化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教育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教育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己任;文化则通过教育得以传承和创新,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此可见,文化是教育之根,研究文化及其发展是把握教育及其文化关系的关键所在。而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本源同此,但又更为具体且有特色。

一、什么是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

乡村文化是在中国传统式乡村中经过长时期历练与凝结的约定俗成的一种思想与风俗。也有学者称是以农耕为主的农业文明所滋生出来的特定的情态、理念与精神气质。乡村文化是以农立国的中国的文化之花,在田园乡村的原野上摇曳了几千年。而乡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载体,是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保存最完整的地方,也是中国文化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乡村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它具有地域性、民俗性、多样性等特征,同时也是一种休闲的文化,是一种基于血缘和地缘的文化。

卢梭认为,“大自然所希望的是儿童变成成人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主张让15岁之前的儿童在远离城市的乡村环境下自然的生长,“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天性。只因社会的文明,特别是城市的文明,才使人性扭曲、罪恶丛生。他反对用襁褓去束缚婴儿。按照卢梭的意见,如果以成年人的偏见对儿童的发展加以干涉,剥夺儿童应有的自然权利,那会破坏自然的法则,打乱自然的次序,结果从根本上毁坏了儿童。因而,卢梭强烈反对传统的、违背儿童天性的古典形式教育,主张教育应“返归自然”和“顺应自然”,主张儿童生活学习在乡村之地。

二、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的现状

社会在发展,城市在进步,毫无疑问,城市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在经济上处于弱者的乡村文化逐渐隐退。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城市与乡村,外来与本土,先进与落后相互撞击相互融合,城市文化在进步,乡村文化在虚化。乡村文化逐渐游离于社会中,徘徊中无声的哭泣。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乡村社会可以说处于一种劣势和被动的地位,为作为现代化代表的城市的繁荣,乡村社会贡献了自己最优秀的智力支援,最强壮的劳动力,甚至包括青春也献给了城市的享乐。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经济力量导致乡村文化变迁,乡村教育进入困境

在与城市现代化接轨的过程中,乡村的被动与劣势在进一步扩大,差距也在扩大,正因为如此,在整个现代化的过程中,乡村不可避免地边缘化。城市发展,乡村被动跟随其后。经济的发展取向是城市的价值取向,乡村教育过多地受到城市教育外在价值取向的影响。同时,经济的发展导致利益的驱动几乎成为淹没一切传统乡村社会文化价值的最高主宰。其次,“城乡分割,对立矛盾的二元体制”认为加剧了城乡的二元割离,城乡被普遍解读为“富与贫”、“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现代与传统”二元价值对立模式,传统乡村文明已然被排斥于“现代文明”视野之外。因为乡村文化的地位与价值体现不出来,所以导致在教育层面上,城市的价值倾向也严重排斥了乡村教育中教育民俗的原有地位。

(二)乡村人口结构发生转变

城市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标志,乡村中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只剩下中老年与儿童。接受着比较现代思想的青壮年外出打工赚钱,使得乡村中人口呈现弱势化。人口结构的改变,新的生活方式对乡村农民造成生活的震荡,乡村的精英层次逐步流出,乡村出现空心化。乡村文化价值逐渐被瓦解。受不到父母完全教养的孩子只能依靠在学校接受教育来学习。他们完全不能接受到健全的具有乡村底蕴的亲情文化的滋养。

(三)父母对孩子期望因素

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逐利成为人们的共识,于是收入水平比较低,没有固定工作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很大,希望孩子能跳出“农”门。在乡村中,父母大部分处于中低文化程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砸锅卖铁也要孩子上学”“好好学习,以后走出这个地方”力图让孩子改变与自己不同的生存现状。但无意识当中会让孩子对生养自己的家园产生逃避与疏离,会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家乡产生自卑情绪。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觉得“念不念书无所谓”“孩子愿学就学,不学拉倒”“念三年学不如当三年兵”“读书花钱不如打工赚钱”“知识不如做事”。这些都反映了金钱魅力与教育的无力,无形中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与情感。

对乡村教育的感想篇3

9月13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文件,决定对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11月19日上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就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随着补助政策逐步实施,农村教师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农村教师收入水平将高于城镇教师。

义务教育的重点在农村,而农村义务教育的核心则在乡村教师。早年我国曾大力发展乡村学校硬件条件,如增加电脑、体育器材等设备,事实上没有好的教师,再多的电脑也只会面临闲置的命运。老师就好像是乡村学校的心脏,如果心脏失去动力了,四肢再强健也只是摆设。只有保障心脏的动力,提升学校“软件”品质,才能保障教学的质量,促进乡村学校的成长,给乡村教师一定的生活补助,正是在给心脏“加油”,以便能保证心脏跳的更久,跳得更好。

在乡村学校,条件艰苦,工作繁重,教师们往往要身兼数职、以一当百、多才多艺。尤其是在连片特困地区的一些学校,甚至只有一两个教师,教师们往往站上课堂就是一上午,过于沉重的工作压力、寂寞艰苦的生活,如果再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和荣誉感,试问谁愿意长期坚守?乡村教师的流失、缺乏与频繁更换,于是就有了孩子们稚嫩的问话“老师,明年你还来吗?”如果一个学校连“明年谁教我”,明年有没有老师都无法保证,那又如何保障孩子们按时上课?只有一个能够长期保证教师队伍和教学质量稳定的学校才能给学生和家长以信心,才能留得住学生,才能更好的完成普及乡村义务教育工作。

对于发展乡村教育,我国也曾经过多次改革,撤点合并、教师轮换等方法都只是流于表面,未触及核心。撤点合并已经被证明并不适用于一些偏远地区,而教师轮换也并不能长久的留住老师,提升教学质量。要发展只有留住教师,让教师扎根于此,不再整天想着跑关系以“胜利逃亡”,如此才能用心对学生,用心做教育。

近年来,我国已经多方宣传以提升乡村教师的荣誉感和社会地位,比如颁奖“最美乡村教师”、拍摄相关的公益广告和宣传片,以及电视电影中也多有提及,比如《我的青春谁做主》的下乡支教的蕾蕾就让人平添一种激情。宣传的给力吸引了一些有志青年的加入,但如果没有经济的强力支援,那么激情退去之后,年青老师们一样会逃离。要想留住乡村教师,吸引更多的年青老师长期加入到乡村教育中来,唯有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才能根本解决,保障医疗、社保等问题上与城市教师同等。同时,由于乡村学生少,乡村教师往往更不容易获得评优,减少了荣誉感,地方在评优树先上应向农村教师倾斜,提高乡村教师比例。何时乡村教师的职位能等和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一样抢手,乡村的教育才有保障。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对乡村教育的感想篇4

关键词:乡村教育 村办小学 小规模学校

2015年6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2016年4月底,河南省教育厅《以培养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为载体,启动实施河南省免费师范生政策试点》的通知。政策是反映现实的风向标,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说明国家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和支持,也折射出当前乡村教育发展进入瓶颈时期这一不可忽视的现实。发展乡村教育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任务之一,也是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助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然而,事实上乡村教育发展不容乐观。文章以村小(村办小学)的发展为线索,揭示现代化进程中村小落寞的背景,探寻村小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一、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失落的背景

1.乡土社会的瓦解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于农村,于上世纪70年代拉开帷幕,90年代峥嵘展露,21世纪矛盾凸显[1]。随着经济发展,社会逐渐开放,人们不再为衣食忧虑之后,传统的社会格局变了。昔日乡土村落厚重朴实的文化、乡情、乡音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愈发凋敝的乡村文化。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不论是好是坏,传统的局面已经走了,去了。最主要的理由是处境变了。在一个已经工业化了的西洋的旁边,绝对没有保持匮乏经济在东方的可能。适应于匮乏经济的一套生活方式,维持这套生活方式的价值体系是不能再帮助我们生存在这个新的处境里了。‘悠然见南山’的情境尽管高远,尽管可以娱人性灵,但是逼人而来的新处境里已找不到无邪的东篱了。”[2]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家族部落为结构的乡村格局发生着改变,宗法社会渐渐消失,青年一代不在祖辈世代生长之地谋生,“生于斯死于斯”的乡根不在,更多人选择扎根于大城市。加之逐渐开放的户籍制度、最新颁布的二孩开放政策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口结构构成,也逐渐影响着农村人口的流动状况。乡村人口的骤减为乡村发展带来危机,适龄儿童的迁走迫使村小失去生源,在整个社会背景下,村小的失落又是偶然中的必然。

2.“撤点并校”政策的催化

从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这一政策起,全国范围内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活动。直至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叫停这一政策,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这一政策即“撤点并校”才走到了终点。10年之间,中国农村教育发生深刻的变化。21世纪教育研究院报告指出:十年“撤点并校”使农村小学减少超五成,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平均每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平均每1个小时,就有4所农村学校消失[3]。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导致越来越多离开农村的学校和没有学校的农村这一现象的出现,致使“城挤、乡弱、村空”局面的产生,许多农村的孩子因此而流失辍学。这一切说明教育政策对农村教育发展方向影响深远。

3.“读书无用论”思想的荼毒

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地扩大招生比例,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进入“象牙塔”追求知识的渴望。但是,随着大学生队伍的壮大,“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原则致使传统“天之骄子”的骄傲与风光不在,人才市场对大学生资历的要求愈见苛刻,大学生本身创造的经济价值也颇受争议。现实社会中,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依靠其生意头脑创收亿万财富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案例也不胜枚举。近几年不断刷新的“最难就业年”比例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读书无用论思想”的信笃。加之,现代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的高额收费加重了部分家庭的经济负担。培养一个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完成四年学业至少需要五万元,对于一个农民家庭而言不堪重负。因此,许多农民子弟面临高额的学费而放弃进入大学,转而加入农民工的行列。而且,现在许多农村家长也持有这样的观念:既然孩子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倒不如早早辍学打工挣钱。在此背景下,村小生源逐年流失,使残存的学校发展面临困境乃至倒闭的风险。

二、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发展的现实困境

1.乡村学生:管不住

截至2013年5月初,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然超过六千万,而留守儿童又是村小的主要生源。蒋能杰导演历时六年拍就的纪录片《村小的孩子》真实地反应了乡村学生的生活、学习现状。村小的孩子普遍遭受情感缺失、低质量教育的危害。纪录片中,多数孩子不仅匮乏同年龄阶段最基本的文化常识,而且视野狭窄、目光短浅,实际上是父辈生存路径的重演。在村小就读的儿童呈现难管或者管不住的状态,其生活、学习状况着实堪忧。这些孩子不仅在课堂捣乱不认真听老师讲课,而且在家也不听监护人规劝。有的逃学私下结交社会不良青年,有的沉迷于电子游戏不能自拔,有的小小年纪就沾染了抽烟、斗殴和偷窃等不良恶习。这些少年儿童认为,反正父母也不关心他们,熬到一定年纪出去打工即可,读书或不读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4]。由于乡村学生的精神迷失致使其基本伦理常识的匮乏,以至于在学校呈现管不住的状态,这既让教师痛心和无奈,也使得村小以及乡村孩童的未来渺芜。

2.乡村教师:留不住

乡村教师的生存困境屡见报端,多见于乡村教师工资低少、乡村教师职称难评、乡村教师上升空间小等问题。事实上,村小教师流失的根本原因是其职业认同感偏低。其一,乡村教师工资偏低,致使乡村教师怀疑其职业功用价值。现代化进程中,金钱至上观念横行,有些教师认为农民外出一年打工的创收就是其几年三尺讲台的辛苦耕耘收入,某些教师因此愤愤不平,难以守护“教师”这一清苦职业。其二,村小教师编制有限,上升空间小,前途堪忧。由于乡村生存条件艰苦,村小的师资是由部分代课教师填充,有些代课教师苦撑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依旧难获得一个国家认可的资格“编制”,所以某些熬不住的代课教师会无奈选择放弃教师职业。另外,乡村教师获得提升的培训机会、升迁机遇偏少,使得某些在编教师一旦抓住“机会”就迫不及待地转到城市里去。而且,近年来实行的“特岗教师计划”也只是短暂的把那些年轻的“血液”捆在乡村,一旦三年期限已满,这些新教师就会摆脱乡村的捆绑,跳槽到条件好的地方去。综上,乡村教师流失是由其自身功利取向驱使,缺乏个人职业认同感所致。事实上,一个真正热爱教育事业、醉心浇灌一方桃园的教师是不会出走的。这也凸显出培植热爱家乡教育事业的本土教师的重要性。

3.乡村家长:靠不住

现代化进程中,大批农民逃离乡村转入城市务工,不仅剥夺了乡村青壮年劳动力致使乡村文化难以延续呈现荒漠化,也使留守乡村孩童缺少情感关怀而精神迷失。近十年的“撤点并校”致使村小数量萎缩,有条件的家庭把孩子送到乡镇或县城寄宿学校,而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的孩子只有o奈选择附近村小就读。乡村教育因此出现“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的状况,而且加重了某些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区家庭的负担。因此,部分乡村家长抱着为孩子创造更好经济条件的美好愿望而外出务工。为了赚取更多的金钱,他们一年或者几年才回来一次看望留守在乡村的孩子和老人。他们认为,只要给孩子留足够的金钱,就是疼爱孩子。殊不知,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缺少父母的养育之爱,是对孩子心灵成长最大的伤害。近年来乡村孩子长大之后与父母关系不和、问题行为频发便可佐证。加之,一些乡村家长“只生不养”的观念致使其理所当然地把孩童交予留守老人养育,不仅错失了孩童对父母应有的依恋,也错过了孩子成长需要的关怀。可见,促进乡村孩童健康成长,乡村家长不可缺席。

三、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发展的理想图景

现代化进程中,农民传统“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已有所改变,乡村常驻人口锐减,乡村文化也日益凋敝,多种原因致使村小生源减少。因此,恢复村小昔日的繁荣既不客观也不现实,为今之计是立足乡村,因地制宜,以乡村学生为本,发展特色小规模学校,开展因材施教的小班化教学;以乡土为根,培植本土教师,为村小留住发展教育的主力军;以儿女为念,重塑乡村家长的养育理念,为乡村学生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

1.以学生为本,创办乡村特色小规模学校

学者刘铁芳认为,乡村教育就是培育乡村少年活泼、乐观的健全人格,致使其精神成人,并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5]。因此,村小发展应该以乡村学生为本,以促使乡村孩童精神成人为理念。首先,打造优质小班化教学模式。“小规模化”的“小班小校”是农村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村小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复试教学,对学生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学生乐学,引导其发现兴趣以为日后深造奠基;学生厌学,引导其学一技之长为日后生活打下基础。其次,开发地方课程和乡土文化教育。村小应立足当地特色,把乡土文化引入课程,可邀请有一技之长的村民讲述传统技艺。如此,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民间文化也得以传承。村小对孩童的教育应突出乡村应有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总之,乡村教育要培养乡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爱家乡的情感,不管日后村里的孩子身在何处都能怀着一颗对乡村生活感恩的赤子之心。

2.以乡土为根,培植热爱家乡的本土教师

乡村教育的根本主体是乡村教师,留住乡村教师才是村小发展之根本。各地村小应切实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提供教师学习上升的机遇,使乡村教师的教育事业得到根本的保障。乡村教师在物质与精神上得到供给与滋养,才能获得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与人生的归属感,才能踏实地守护村小教室的那三尺讲台。另外,培植热爱家乡教育事业的本土教师才是村小发展的关键之举。近年来高等师范学校培养的小学教师并不能适应村小的生存环境,村小教师频繁转岗,教育质量低下便可见一斑。过去的中等师范教育可谓是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其为村小发展提供优秀的师资,使多数农民子弟得益而鱼跃龙门。因此,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适当地发展当地中等师范教育,吸引农村优秀少年入读师范,减免其学费,政府为其提供奖学金,以保证农村学生读书无忧。而且,当地政府应承诺学生学成归来之后直接入编家乡村小教师队伍,并提供其学习与发展的空间。此外,各省市高等师范学校可试行开展“免费师范生”教育,招收当地乡村学生,为村小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全科教师。如此,学成归来的“新教师”有了生活保障,加之其自幼培植的热爱乡土观念,这些新的乡村教师一般都能根植乡土,踏实为乡村教育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3.以儿女为念,重塑乡村家长的养育理念

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家长逃离农村进城务工,把孩子托付给年老一代养育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导致孩子畸形成长的错误行为。因此,乡村教育应该转变乡村家长观念,倡导孩童在父母养育下成长的理念。首先,乡村家长应做到从孩子出生到小学毕业陪伴其左右。乡村家长本身应树立“生,就要养育与陪伴”的理念,从孩子咿呀学语、学会走路,到孩子性格与习惯的养成,乡村家长都应该事必躬亲,不能缺席。这是父母与孩童树立信任与加深情感交流的关键期,也是培养与子女亲情关系的重要时期。其次,家长应严于律己,言传身教。家长的言行举止,对稚子而言是为参照,所以乡村家长要提高自身修养。父母缺席儿女成长是对孩子最大的亏欠,金钱也无法偿付。陪伴,才是最温暖长情的慈爱,因此,乡村家长应以儿女健康成长为念。

――――――――

参考文献

[1] 吴重庆.无主体熟人社会及社会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卷四)[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3] 刘金松.21世纪教育研究院报告:十年“撤点并校”农村小学减少超五成[EB/OL].(2012-11-19)[2016-3-20].经济观察网:http://.cn/2012/1119/236260.shtml.

[4]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农村教育向何处去:对农村撤点并校政策的评价与反思[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对乡村教育的感想篇5

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地区在落实教师交流政策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宣传不到位、相关措施不完善、交流时间过短、交流形式单一、监管机制不健全、交流教师意愿未得到充分尊重等问题,导致交流效果不理想,总体满意度不高。针对上述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认真的讨论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一、加强乡村中小学财政投入,缩小城乡差距

近年来,国家从政策和财政制度方面都适度加强了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教学设备和教学工具的购置,改建和扩建教学楼、校舍等,为农村教师创建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等,以缩小城乡之间物质水平和教学环境的差距。此外,地方政府也相应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工资福利和补贴政策,保障了交流教师的收入待遇,促进了城市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的流动。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力度用更优厚的条件吸引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执教,让农村学校成为一片更具吸引力的教育热土,让更多教师自愿而不是靠行政“指令”到农村任教。

二、规范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完善管理细则

目前,我国关于城乡教师交流的制度大多是框架性的顶层设计,缺乏交流教师管理的细则,使交流学校管理的可操作性不强。因此,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和制度进行规范的管理程序设计,对城乡教师交流的主体、时间、地点和目标等做出明确的管理制度,使城乡教师交流具有明确的规范性和程序性,以约束参与交流的城乡教师的无序行为,并对交流学校的权利和责任也必须做出明确的规范性规定,使交流学校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三、健全城乡教师交流聘任制,完善激励办法

对城乡交流教师应该实行聘任制,择优聘请优秀的教师参与交流,提升他们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对被聘任教师的工资、福利、医疗、职称晋升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以此来激励交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应完善交流教师的考核和奖励制度,对交流教师的教学业绩和教学素质进行科学的考评,对于那些优质地完成交流任务、带动农村学校发展的优秀教师应给予特别奖励,为他们提供更多参与评秀选先的机会和平台,以增强交流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

四、拓宽城乡教师交流渠道,促进内涵式发展

过去,我们通过下乡“支教”或“结对子”等活动支援乡村薄弱学校,而教师交流无疑拓宽了交流渠道,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输血”式支援为“造血”式支援,促进了农村教师队伍自身的发展与提高。我们不仅要组织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交流任教,更重要的是,通过城乡教师的有序交流促进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发展;我们不仅仅是“输血”式支援,更应该是促进农村教师队伍自身的“造血”功能。并且,我们一定要注重教师的“双向流动”,让更多的农村教师走进城市,通过参与城市优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改变他们的教学观念,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以带动农村教师队伍的发展,起到“交流――提升――辐射”的示范作用,促进城乡教师交流的内涵式发展。

五、加强城乡教师交流宣传,提升行业认同

城乡教师交流制度还应强调教师对于交流活动的观念和文化的认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交流的宣传和舆论导向,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舆论氛围,要在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的上下功夫,要从“大教育”的立场出发,摒弃本位主义,使交流教师有“大教育”的情怀,使交流教师对交流制度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从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层面提升教师的觉悟,使参与城乡教师交流成为一种特殊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激励更多的城市教师自主地服务于农村教育事业。

总之,希望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拿出切实可行的城乡教师交流管理办法,结合实际,立足长远,面向未来,通盘考虑,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完善措施,把这一事关教育均衡发展的实事办好,顺利实施教师交流制度,切实维护好教师的切身利益,让交流教师做到交流顺心、留者安心、走者舒心,使我国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我国x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驾护航。

对乡村教育的感想篇6

程千芬

同志在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而如何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和乡村教师,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不仅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而且更要心系乡村教育梦,当好学生引路人!

一、乡村教育的现状。

1.乡村教师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乡村教师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流失严重。由于城乡差异,致使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不断流向条件较好的城镇学校。而且由于乡村工作环境艰苦,特别是边远乡村学校,交通不便,食宿简陋,工作负荷重,压力大。

乡村教师各学科教师配置不合理。在农村学校,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现象极为普遍。学校多,校点分散,特别是乡村学校班额少,需要教师多,包班现象依然存在。同时学科教师严重不足,特别是小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艺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严重缺编。由于专业教师的缺乏,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现象已在一定程度上比较严重的制约了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乡村教育环境面临诸多困难。

农村教育面临结构比例不合理的问题。乡镇中学、小学教师人员充足,而村庄教学点教师短缺。为生活方便,很多本地教师也不愿留在村小,集镇上的中学、小学人满为患,而村小却要靠代课教师支撑。

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不足,待遇不高,教师感受不到职业尊严。这个社会普遍以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农村这种风气更甚。工资不高的教师往往社会地位不高,不受重视。在这种双重打击之下,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很难调动,所以,农村教师还面临补充不畅的问题。

二、乡村教育的守望者——张玉滚。

面对当前困难的乡村教育问题,无数乡村老师们没有退缩、没有放弃,而是勇敢、坚强地去迎接挑战。荣获“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张玉滚就是其中一位。

张玉滚是河南省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他不忘初心,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扎根深山17年,矢志不渝奋斗在乡村教育一线。他爱岗敬业,学校师资紧缺,他潜心钻研每一门课程,苦练教学本领,千方百计上好每一堂课。他无私奉献,寄宿学生多,他学缝衣做饭,学生家庭困难他慷慨解囊,山区不通车,他用扁担把学生教材和学习用品挑进大山,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照亮山区孩子求学之路。

张玉滚为了山区教育事业,甘守清贫、默默耕耘,在大山深处为孩子们点燃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诚践行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愧为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

广大教师要以张玉滚为榜样,大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潜心教书、用心育人,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三、教师,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想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就好比旗帜,要让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就会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

四、如何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1. 德才兼备,有仁爱之心,身教重于言教。

做合格老师不该无德有才、无才有德,更不该无德无才;应该德才兼备,但道德品质应该排在第一位(一个有才无德的人是无人敢用的)。做人第一;求知第二。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如果教师自己真正做到为人师表,那么学生就能做到“不令则行”。

2.爱的教育(仁爱之心)。

同志在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讲道:“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

一个合格的老师,要爱自己的职业,爱我们的学生。心中有爱,才会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做。用自己的爱心,唤起学生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时候你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简单的大拇指动作,一句表扬的话都会给他们无穷的力量……

3.有责任感、事业心,爱岗敬业(理想信念)。

我们学校里的老师有三种:一是把学生的事当作学校的事来做;二是把学校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三是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来做。前一种是得过且过,第二种是任劳任怨,而第三种才是真正有责任感,有理想信念的人。

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有目标、有事业心的人状态完全是不一样,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我们老师亦是如此,我们是学生生活上的服务生,是知识的引导者,是人生的引路人。那么就要求我们要有一颗坚定的事业心。只有真正爱岗敬业的人才会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来做,这样才生活得快乐,教育得幸福。

4.要做学习型、创新型、有追求的老师。

列宁曾说:“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在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一个合格的老师,必须要靠不断的读书学习来武装自己,充实自己。不断创新,学会积累,学会反思,学会总结,做一个有追求的学习型、创新型教师。我们应该具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学习中充实自己,武装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较高威信。如果只是满足于现状,那只能被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所淘汰。

五、发展乡村教育,从我做起。

作为一名卧龙教育的基层工作者,我深知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自参加工作以来,我爱岗敬业,扎实工作,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先后被评为南阳市骨干教师,卧龙区优秀教师,南阳市优秀教师、卧龙区优秀班主任,卧龙区安全工作先进个人,卧龙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卧龙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卧龙区依法治校先进个人,卧龙区最美教师……

对乡村教育的感想篇7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对教师流动问题高度关注,1996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九五”期间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积极进行教师定期交流。打破在教师使用方面的单位所有制和地区所有制,促进中小学教师在学校和地区之间的交流。要建立教师流动的有效机制,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鼓励教师从城市到农村,从强校到薄弱学校任教。通过实行教师定期交流,促进教育系统内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缓解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对教师的需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这意味着教师流动机制的建立在我国迈出实质性步伐的时机已经成熟。不合理的教师流动是困扰教师队伍建设的一大难题,良性的教师流动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乡教育一体化政策背景下,教师流动机制如何建立,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城乡教师流动的实践困境及其解析

当前城乡教师流动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城市教师向农村流动,二是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对于城乡教师的这两种流动方式,笔者对宁夏不同地区的部分城乡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与这些学校的教师、管理者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进行调查和座谈,发现在实践操作和现实效果上,这两种流动方式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困境。(一)城市教师向农村流动的困境城市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是以特殊政策为主导进行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短期性的,如轮岗、支教、挂职等短期的政策性措施。二是较长期的,以特岗教师为代表。这两种城市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师资失衡的矛盾,部分地促进了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但就整体而言,其在实施过程中效果有限,且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短期性流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从教师方面看,被流动到农村的教师很多都是为了获取某种利益而被迫流动,从调查结果看,这些流动到农村的教师,大多并非出自内心的需要去帮助农村学校,而是因为教育行政部门把到农村学校进行一定时期的任教与教师个人职称评定挂钩,迫使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其结果是这部分教师把到农村任教看作是敷衍应付的差事。调查结果还显示,大部分流动到农村的教师无归属感和幸福感,无法真正融入到农村学校中去,认为自己是编外人员,是“客人”,只管上课,对学校的其它事情不敢也不愿发表见解。调查还发现,流动到农村的城市教师面临着家庭生活的极大困难,城市教师交流到交通不便的农村,很难照顾家人和孩子,无法安心在农村执教。其次,从派出学校来看,有相当部分城市学校因为害怕自己学校教学质量会受影响,在选派教师方面重形式轻质量,只做表面文章。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城市学校总是想方设法把真正优秀的教师留下,而将教学水平一般或闲置人员交流到农村学校,甚至有的学校用按人头排序的办法来确定要流动的教师。调查结果还显示,对于流动到农村去的教师,派出学校在流动期间一般是不管不问,认为既然该教师不在岗,就无法也无需对其进行考核。第三,从农村接受学校来看,对从城市流动来的教师很难管理。调查表明,农村学校认为这些城市来的教师是来帮扶的,自然是优秀的,而且又是短期在农村执教,不能和本校教师一样进行管理,而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调查还发现,交流到农村的城市教师的衣食住行,已经成为农村学校的一项负担,并且派到农村的教师都是短期执教,教师更换频繁,使学生难以适应,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特岗教师是一种较为长期性的向农村学校进行教师流动的措施。特岗教师政策的实施给农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师资短缺和师资质量问题。虽然在数量上,特岗教师暂时缓解了农村教师不足的问题,但特岗教师的质量却令人堪忧。在调查的157名特岗教师中,非师范毕业生竟有87名之多,占总人数的55%,本科学历的仅有37名,占总人数的23%,非师范生充斥,学历层次整体不高,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障。更令人揪心的是,特岗教师队伍极其不稳定,在调查的157名特岗教师中,有143名表达了在任期内有离职的可能性。而且,农村的特岗教师在满三年服务期后,绝大部分都想方设法调离农村,在访谈中,一位农村校长不无感慨地说道:我们学校就是特岗教师培训基地,辛辛苦苦培养三年,结果都调到城市学校成了那里的骨干,去年到期的14名特岗教师,只有一人留了下来。(二)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的困境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大致有两种,一是政策性的流动,二是市场性的流动。政策性的流动是教育行政部门以政策的形式从农村选拔优秀教师到城市任教,选调政策是一种常见的选拔方式。对宁夏不同地区15位农村学校校长的访谈中发现,教育行政部门定期选调农村教师到城市是目前农村优秀教师流失的主要途径。一位校长谈到,学校经过多年培养,打造出了物理、英语两个较强的学科,不料去年县里把这两个学科最优秀的教师全部选调走,不但造成这两个学科教师的突然短缺,而且使这两个学科出现了巨大滑坡,至今难以弥补,数年的辛劳毁于一旦。有校长指出,县里为了集中办一两所优质学校,三年内将本校业务强、潜力大的老师几乎全部选调走,使本来就缺乏优秀教师的农村学校更是“雪上加霜”。政策性地从农村选调优秀教师进城,虽然能为部分优秀教师进城发展提供了机会,但却人为地加大了城乡教育差距,加重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一位农村校长不无感慨地说,培养一位农村优秀教师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但却被选调到城市中去,这极大地伤害了农村学校和农村孩子的感情。随着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市场化机制在教师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市场性流动也成为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市场性流动以趋利为根本原则,由于农村教育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较差,市场性驱动的城乡教师流动只能是农村教师向城市进行单项流动,流动到城市的大多是学历高、工作能力强的农村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一位校长在访谈中谈到,我们现在不敢让学校的优秀教师参加县市的公开课,因为一些城市学校的校长经常在公开课上发现优秀的教师后,直接把这些老师带走。市场性流动还带来了教师的隐性流动需求,即受利益的诱惑,随时可能找机会流向城市的教师,据对15所农村学校的调查显示,这些学校最低有56%、最高有87%、平均为74%的教师有流动到城市的倾向。市场性流动直接威胁到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造成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滑坡,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流动目标定位

现实操作中的困境并不在于操作本身,而是有着更加深层的教师合理流动机制问题,困境的突破也不是某些权宜之计的对策措施所能从根本上奏效,需要的是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制度化的长效解决机制,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的提出为教师流动走出困境带来了契机。目标是使命、依据和指南,明确目标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流动合理机制建构的前提,也是实现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属。“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是实现城乡教育公平”,[1]教育公平也就成为教师流动的首要目标。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平等性公平、差异性公平等,由于城乡师资的差距归根结底是师资质量上的差距,而师资质量表现的是一种结果差距,因此城乡教师流动所追求的公平就是一种结果公平。由此,城乡一体化的教师流动目标首要的就是师资质量公平。但是,师资质量公平并不意味着将城乡教师质量绝对等同化,达致城乡师资绝对公平。因为师资质量公平还要以效率为前提,受到效率的限制,故城乡师资质量公平只能是一种差异性公平,是效率基础上的公平。效率在这个意义上也就成为教师流动的另一目标。由此,城乡一体化的教师流动目标可定位为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城乡一体化的教师流动目标之下,还要处理好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个体价值是指在城乡教师流动中要充分尊重教师个体的流动选择,为教师个体追求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需要提供条件和机会。社会价值是指城乡教师流动必须以满足整个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和对整个城乡教育进步的促进。社会价值是以城乡教育整体发展的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它要求教师流动要服从城乡教育的整体发展与进步的需要。个体价值具有个人性和现实性的特点,教师个体流动主要以能否满足个人切身需要和体现自己生存意义作为选择。在城乡教育条件仍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教师流动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矛盾,个体价值必然会导致农村优秀教师选择向城市流动,社会价值又要求优秀教师向农村流动。尽管从长远看,社会价值的实现有助于个体价值的最终实现,但从局部和暂时来看,教师流动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就会出现不协调甚至相悖的现象。因此城乡一体化的教师流动机制的建立就需要协调、兼顾和融通教师流动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以社会价值主导,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又要积极找寻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结合点,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教师个体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会。

对乡村教育的感想篇8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发展农村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发展农村教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迫切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要差距在农村。要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最重要的就是要缩小教育差距,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差距的缩小和社会的公平。摆脱贫困,首先必须改变教育的落后。农村教育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解决好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切实增强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发展农村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造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缩小差距和实现公平,而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教育公平,更谈不上社会公平。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与经济社会日益紧密结合,“上好学”已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从而使广大农村人口与城市居民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真正体现教育平等和社会公平。

(三)发展农村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发展农村教育是开发农村智力资源、提高农民科教文化素质、培养和造就农村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途径。农业发展、农村现代化,需要大量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有赖于教育。只有不断提升农村基础教育的层次,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造就适应新型工业化社会需要的现代农民,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人力支撑,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有效地解决劳动力转移问题,从而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加快普及十五年教育

(一)我区发展农村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教育发展全局,巩固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农村逐步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我区发展农村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到20*年,全区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6%以上,其中农村学前3年入园率达到90%以上,所有乡(镇)中心幼儿园均符合《浙江省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99.9%以上,“三残”适学儿童入学率达到98%,五类贫困家庭子女实施免费的12年基础教育。初升高比例达到90%以上。30%以上的农村学校达到省农村示范性学校要求,85%以上达到省标准化学校标准,60%以上农村学校的教室能上互联网,校园网建成率达到100%,中小学生计算机拥有量达到10人/台。50%乡(镇)成为“*市示范性教育强镇”。到2010年,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7%以上,所有乡(镇)中心幼儿园及80%以上的村办幼儿园达到市等级幼儿园标准;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达到99.95%以上,三残儿童入学率达到98.5%;初升高比例达到95%以上,高标准高质量普及15年基础教育。50%以上的农村学校达到省示范性学校要求,所有农村学校达到省标准化学校标准。中小学生计算机拥有量达到8人/台,多媒体终端显示设备进教室。全面普及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建成一批区域性乡(镇)化技术学校或农村社区教育中心。所有乡(镇)成为“*市示范性教育强镇”。

三、创新机制,完善措施,全面落实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项任务

(一)完善管理体制,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1.完善农村教育财政保障制度。政府切实担负起农村教育投入的主要责任,将教师工资、三保一金、学校公用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乡镇政府要继续承担在农村学校基本建设、改善教师福利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尽一切可能,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2.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20*年财政预算内安排生均公用经费在20*年基础上增加10元,以后每年按总量不低于3%的比例逐年增加。

3.逐步消解农村中小学基本建设债务。将农村中小学基本建设债务纳入全区乡镇政府性债务管理范畴,逐步消解多年来形成的农村中小学基本建设债务。

(二)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

1.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积极推进农村学校的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逐步达到“六有”基本要求,即有整洁的校园、有满足需要的卫生食堂、有冷热饮用水、有水冲式厕所、有安全宿舍、寄宿生一人有一张床。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广大农村学生享受到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

2.加大对弱势群体家庭子女入学的救助力度。整合各方面的助学资源,以“教育券”的形式予以统筹安排与管理,把贫困学生救助纳入全区困难群众救助体系,按实际人数足额给予保证。实施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由区财政专项列支,足额予以保证。

3.依法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凡在我区有正当职业,已领取暂住证,在原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人,并符合当地计划生育政策的进城务工子女,要保障其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教育待遇,对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民工子女,要酌情减免有关费用。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1.切实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高度重视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闻宣传部门要强化舆论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新闻出版、公安、工商等部门要深入开展“打黄扫非”行动,严肃查处出版、传播、暴力、封建迷信等内容的案件。文化部门要继续加强对营业性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厅和网吧的管理,优化校园周边环境。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投入,保证必要的经费支出,努力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有效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开发体现农村特点和要求的地方教材和校本课程,让农村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推进农村“小班化”教学,努力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探索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一律实行免试就近入学。

3.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重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农业科技知识和职业技能。根据当地产业特点,在农村初中学校中适当增设农业职业教育课程,广泛开展现代农业科技教育,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和培训各类人才。重视做好区域性化技术学校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整合教育、农业、科技等部门的资源,以“双证制教育”、“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等为主要载体,大力开展农民培训。乡镇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农村成人教育的办学责任,办好化技术学校。积极推动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构建适合农村的自考助学体系。

4.加快发展农村幼儿教育。进一步理顺农村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农村幼儿教育由乡镇政府管理为主,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由乡镇政府负责。严格农村幼托园所举办者资格准入和园长、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按乡镇规模,落实1-3名中心幼儿园的公办教师编制。按照“谁举办、谁负责、谁保障”的原则,明确由幼儿园的举办者依法与幼儿教师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不断改善农村幼托机构教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幼教队伍的整体素质。

5.切实加强农村学校管理。积极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各级政府和区有关部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完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学校师生安全。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自救能力的培养,建立预警机制和处置预案,严防危房倒塌、食物中毒、意外伤害、流行疾病和交通、溺水等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对长期工作在偏远山区的农村教师实行上浮工资的政策。从20*年开始,凡在偏远山区(包括*镇、*镇、*镇各学校及*小学)工作满5年、近2年考核连续称职的公办教师,上浮二档职务工资,调出偏远山区后自然取消。凡在偏远山区工作满10年,且考核连续称职的教师,10年后上浮的二档职务工资转为固定工资。

2.实行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以外奖金福利最低限政策。从20*年开始,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以外奖金福利全年不得低于5000元,并做到逐年增长,其中乡镇财政确保安排3000元以上。已达到以上标准的乡镇,应按不低于10%的比例逐年递增。

3.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从20*年开始,区财政按不低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3%的比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城乡中小学师资培训,培训的重点要从学历补偿转向帮助教师专业成长。

4.设立“*区农村教育贡献奖”。从20*年开始,区政府设立“*区农村教育贡献奖”。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奖励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的校长(书记)和教师。

5.加强对农村教师的管理。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实施和规范农村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管理等制度,配足配强农村学校教师。

6.深入开展城乡学校联谊结对活动。城镇中小学、幼儿园要认真履行结对帮扶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的义务,明确结对支教的内容、方式,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每年每所支援学校要派出不少于5名教师或干部到受援学校以不同方式任教或指导参与学校管理,以缩小城乡学校间的差距,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五)健全领导责任制,确保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对乡村教育的感想篇9

和黄老师一同进学校的那批老师中,有些人确实已经转行了。有的跟朋友去外地做生意,有的考上了公务员。从热爱教育到逃离教育,一些乡村教师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也很无奈。

调到村里教书就像去“充军”

在农村中小学采访时,记者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墙体斑驳的平房里,狭小的教师宿舍一间挨着一间,走进去,屋内刚好够摆下一张床、一个衣柜和一张书桌,如果要上厕所,得走上几十米,直通化粪池的蹲坑臭味扑鼻不说,厕所还四面透风、屋顶漏雨。由于宿舍少,一些分不到宿舍的老师要么住在教室隔开的小房间里,要么出去租房子住。

黄老师还记得她刚刚工作时,在一所村校生活的情形:“像我这么小的个子,每天要挑水回来煮饭吃,一到晚上四处漆黑一片,哪里也去不了,这样的生活换成你会愿意去吗?”现如今,黄老师已经调到了镇上,让她觉得颇为讽刺的是,她的现任校长经常会在安排轮教时把那些“不听话”的老师调到村校去教书,以示惩罚,因为在老师们看来“调到村里去,就像去‘充军’”。

事实上,生活条件差,待遇不高是乡村学校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但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村校在当地的破败更为突出。

在广西和湖南等地的农村走访时,记者看到农民自家盖起两三层的小楼已是很普遍的情况,在这些贴着瓷砖的崭新小楼的映衬下,一些村校好像成了乡村发展被遗忘的角落,看上去显得十分陈旧。有的学校由于道路和操场还是土的,师生身处其中往往是“天晴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从去年年初开始,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施绩效工资,乡村教师也能拿到1500-2000元的月薪。虽然收入有了保障,但这笔钱不足以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南宁市宾阳县一位老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每个月基本的生活开支包括电费150元、水费40元、燃气50元、买菜500元、早餐费50元(班主任每天早上6点去学校只能在外面吃饭)、孩子早中餐费200元,再加上人情、交通、通讯、房租的花费,已所剩无几。“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生场大病,老师就会处于负债境地,如果说还想攒钱买房,只能是一种奢望。”

经济拮据使得农村地区男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成家立业难。记者走访时发现,村校男教师过了30岁还没结婚的比比皆是。在广西一所乡中担任政教主任的吴老师就亲历过这样的一件事:一年前,学校小卖部来了一个当地的年轻姑娘帮亲戚打点生意。这个女孩个子不高,相貌非常普通,也没有正式工作。有一次,学校一位30岁出头的男教师提出想跟她处对象,她却断然回绝。“村里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盖楼房了,你还住这种泥房,我是不会嫁给老师的。”女孩的话让老师们感到屈辱和辛酸。

编者语: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待遇和福利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他们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还未能和他们所负担的社会责任相符,很多的中小学教师对自己的待遇和福利不满意。而当今社会的人才流动优势是比较容易的,一些单位以优厚的收入和待遇、较高的社会地位,比如公务员,对农村的中小学教师有较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农村教师流向有较高待遇的职业。在农村教育管理问题上,教师的收入问题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应该制定提高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特殊政策,鼓励他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

农村教师威信下降

和住宿条件不好、收入偏低等外部因素相比,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农村教师得不到尊重,教师的权责不对等才是让他们真正感到寒心的原因。

吕启明在湖南省西北部一所乡镇初中已经任教16年了,4年前他当上这所学校的校长。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1994年他刚参加工作时,只要孩子考上中专,学生的家长就会高兴地大摆筵席,把老师请去吃饭,“多的时候一天有四五家请客,校长没办法,还把我们老师分成几个小组赴宴。”

这是吕启明对教师职业的荣誉感体会最深的一段记忆。随着中专生取消分配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显现,家长对老师的态度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农村开始流行这样一种观点:送孩子读书,不如早点送出去打工,还能早点成家致富。

正当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日渐抬头之时,国家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战略也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始大力推进。很多地方为了保证普九工作的落实,还出台了具体到班主任老师的“控流保学责任状”。记者在一些责任状中看到,校长成为控流保学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副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为间接责任人。班主任与科任老师除了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教务处安排的学生,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杜绝打击、排斥、歧视后进生外,还要切实做好差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要做好厌学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不辍学。一旦因教师主观原因导致学生辍学的,就要追究教师责任。“为了控流保学,我们不少老师都受着冤枉气。”吕校长说,当地推进“普九”时大都强调政府和学校的责任,很少对家长有实质性的约束,这就使得不少家长认为,既然搞了义务教育,孩子读不读书就是你老师的责任。为了把一些厌学的孩子劝回课堂,老师三天两头得往学生的家里跑,吃闭门羹也是常有的事。

“这种劝学,把教育者地位降低了,把家长和学生傲慢之气抬升了。”吕校长认为,老师也应该有自己最基本的尊严,而“捆绑式”的控流保学,是老师对工作感到厌烦的一个重要原因。

采访中,一些乡村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是,保学目标让老师在一些特别顽劣的孩子面前感到束手无策。有的学生即使违纪,一个月不来学校,学校也没有办法按纪律处分他。课堂上,学生可以打老师,但老师却不能动他,除非学生的行为触犯了法律。

“普九把一些学生‘普’上了天,学生犯错误老师只能一味地‘轻言细语’教育,导致他们越来越‘猖狂’地跟老师作对,有时连正常的课堂教学也无法开展,这是普九这10年我们下面老师最大的苦。”黄淑娟老师感慨地说。

编者语:在农村,村小老师大都是包班的,得身兼多门课程,工作强度大,超负荷的工作让老师心身疲惫不堪。此外,人们用“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等许多师德标准来要求乡村教师,但乡村教师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教师的权责不对等也让许多农村教师寒心。因此,对农村教师的管理要切实做到以教师为中心,改进农村中小学的学校管理制度,以减轻教师的压力,对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

付出了心血,却很难让孩子改变

在广西来宾某乡镇中心校教数学的覃老师,出生在一个教师世家。她的父亲退休后常常跟女儿交流从教心得,听到女儿老是念叨教书辛苦,父亲感到有些想不通。

“怎么我那时候带学生就没你说的这么难?”

“现在的学生跟您那会儿的不一样了,根本管不住!”

“哪个叫你管那么多的,你上完课就走,上课他吵你就让他吵嘛。”

两代农村教师间的这段对话,折射出的是乡土社会剧变后,教育从外部对象到内部观念之间的巨大差异。覃老师的父亲很难从自身经验出发去理解女儿的处境,女儿如果沿用父亲的教育模式,恐怕也很难应对这些缺少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和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90后”、“零零后”。

身为政教主任的吴老师告诉记者,他在乡中管了6年的学生纪律,有种身心俱疲的感觉。每天一大早,他就站在校门口检查学生的仪容仪表,遇到衣冠不整、头发很长的孩子,他还要带着去理发。有一次校园搞安全检查,他一个月内从学生的身上搜出刀具几十把,还有一些砂枪(当地一种打鸟用的枪)。

让吴老师头疼的是,碰上调皮捣蛋的学生,想联系家长根本都找不到人。“如果有父母在,还可以叫到学校跟老师共同教育孩子,但他们的父母都去广东打工了,家里只剩下爷爷奶奶,又管不了他,这部分学生就成为最难管教的。”吴老师说。

教育本身就有教化和塑造人的功能,在旁人看来,即使学生再顽劣,老师也应该想办法去引导和改变他们。但身为一名乡村教师,吴老师感到他们的付出往往跟收获不成正比。有一年吴老师担任初三班主任,每天清早6点他就爬起来带学生去跑步,晚上等大家都睡下了,他还要打着手电筒去抓那些翻墙去网吧的学生。“我们付出了很大的心血,让孩子有了一些改变,可一旦离开校园,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教育的效果很容易就被社会上的影响给抵消了。”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农村地区的老师的素质和教育方式也确实跟不上这个时代了。”覃老师说,学校里有20%的老师可能具备耐心和能力去教化那些孩子,但有80%的老师认为上课教书就可以了,没有太多办法去感化那些学生。

今年31岁的覃老师是她所在乡镇中心校最年轻的老师,从2002年以后,学校一直没有新老师进来,即使有也是从别的学校调过来的老师。教师老龄化,教育观念、方法滞后都是农村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能出去参加培训的都是领导和那一两个老师,大部分一线的老师出去培训的机会很少。如果还是沿用原来的教育方法,现在的孩子根本不吃你这一套。”

在覃老师的办公室墙上贴着一幅“莫生气”的格言。她说,老师也是人,也有情绪,碰到冲突激烈的事情,有些话说得重了一点,孩子就记在心里面了,现在的孩子心理又脆弱,万一想不通做出出格的事怎么办?所以她经常在委屈郁闷的时候,抬头看看这幅格言。

有时候覃老师也想按父亲说的那样,上好课就可以,不去管那么多,可真正站到讲台上时,她又没办法不尽到自己的责任。“每当我很厌烦这份工作,又觉得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的时候,我就会对自己说,改变不了学生,就改变自己的心态吧。”

编者语:对于学生的管理,大部分农村教师多以经验管理为主,很少接触新的管理方式。在农村教师管理上,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制定好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做到统筹安排。

关注农村教师发展是农村教育管理的关键

在过去几年中,我国在解决农村教育问题上花了不少工夫,推出了免费师范生、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等,同时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免费,但是,毋庸置疑,农村教育还十分薄弱,一些教育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农村教育,需增加投入、需改善校舍条件,需转变教育理念,但最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队伍。教育如果无法守望在农村教育,农村的教育将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局面。

坚守在农村基层一线的广大教师,逃离乡村教育也许是一种无奈地选择,面对这种令人压抑和难堪的教育环境,向城市进军,去追求自己的“个人幸福”,都是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关键的是,农村教育需要那些长期坚持在乡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不计报酬,不辞劳苦的老师,他们是中国教育的希望之所在,是乡村教育的希望之所在。同时,农村教育的管理也是改变教师现状的关键,只有在政策上不断倾斜,教育资源上不断和城市靠近,才能留住农村教育“躁动不安”的心。(据《中国青年报》整理,采访对象均使用化名)

(责任编校:白水)

调查显示:逾五成农村初任教师感觉工作太累

拥有国家正式编制、教龄只有1-3年,却想着要“跳槽”到城镇或市区学校工作或“晋升”考研、考公务员,这是相当多的农村初任教师的心理状态。农村留不住青年教师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青岛大学师范类专业学生肖伟平怀着这一疑问,对青岛的94名乡村中小学初任教师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发现,初任教师对工资和福利待遇基本满意,但对食宿的满意度较低。有85.1%的初任教师认为自己的收入在当地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是限于农村学校经济状况,要么宿舍过于拥挤,要么冬季没有取暖设备,很多大城市毕业的年轻教师都对这种生活条件的落差一时难以接受和满意。

此外,受农村条件的限制,初任教师的业余生活比较单调。调查显示,看电视(57.4%)成为初任教师业余时间最主要的活动,看电影、唱歌、运动、上网等也是获选较多的业余活动。肖伟平通过访谈发现,初任教师普遍反映周一至周五很少有时间做与教学无关的事,周末有点时间还得备课或批改作业。

让肖伟平感到意外的是,在接受调查的青年教师中,有多达35.8%的人表示自己是出于“不得已”而选择从事教育事业,而这部分教师在描述自己的工作态度时,都选择了“得过且过,毫无积极性可言”。

在农村教书,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闲适自在,因为缺少科任老师,不少老师都得身兼多门课程,工作强度比较大。调查显示,有55.4%的初任教师感觉工作“较累”或“很累”。其中,每天工作6~8小时的占46.8%,而每天工作8~10小时或是在10小时以上的分别占38.3%和11.7%。

由于资历尚浅,初任教师普遍感觉自己缺乏“班级管理技能”(45.7%),“教学技能”(36.2%)。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会举办一些培训,但有75.2%的初任教师认为这些培训的内容与自己的需要相脱节。大部分初任教师(76.9%)希望通过观摩优质课、与骨干教师交流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以适应农村地区的课堂教学。

调查中,不少初任教师反映,村校传统的“老带新”帮扶策略已不能适应目前的教育需求。肖伟平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虽然本科毕业的初任教师理论知识掌握更好,但由于专科毕业的初任教师在校期间获得了更多的实习锻炼机会,上岗后专科生反而比本科生更容易适应工作环境和要求。

对乡村教育的感想篇10

关键词:乡土教育资源;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农村小学教育

一、引言

目前,对于广大农村小学而言,课程资源相对匮乏,一是校内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如师资紧缺、设备陈旧、媒介单一等;二是校外课程资源中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几乎没有。因此,农村小学的课程改革必须发挥当地特有的乡土资源优势。朱慕菊认为:“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村镇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1]因此,乡土资源反映的是某个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色,而乡土教育资源则是能够运用于教育教学的乡土资源。本文就农村小学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应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让乡土教育回归自然,更具实践性,让教学体现本土化、回归生活。本文采用了调查法、文献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集中、深入地研究重庆市綦江、万州、奉节这三个区县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二、乡土教育资源的研究现状

目前农村小学的乡土教育普遍忽视对“本土化”的资源开发,使得乡土教育资源与本土文化联系较弱,农村小学乡土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在于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力度不强以及由此导致本土文化在教学中运用较少,从而失去了让学生从乡土教育资源中获得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实际意义。当前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主要从本地自然资源、人文历史、风情文化等方面来建设乡土教材,但在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中还处于初始阶段,很多方面都还不成熟。国内关于农村小学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的研究起步较晚,与之相关的课题研究也相应较少,其中大多是有关学科课程的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没有较出色的研究成果,研究模式和操作方法都仍处于落后阶段。

三、重庆市三区县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一)綦江区的特色农村乡土教育资源

1.资源介绍

綦江区作为“中国农民版画之乡”,拥有极其丰富的版画资源。20世纪80年代,綦江农民版画在全国声名鹊起,师承于农民版画的少儿版画应运而生。1993年,重庆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和綦江县教委在重庆、北京先后举办了“綦江县陵园小学儿童画展”。由此可见,早在20年前,綦江区就已经将版画作为乡土教育资源应用于教学中。“在以版画为媒体的美术课堂上,版画的刻印趣味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学生能在一个积极主动的良好氛围里,体验到版画制作带来的快乐。”[2]所以,将版画这一兼具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与寄托功能的元素作为乡土教育资源运用于教学中,对农民版画的继承与创新、少儿版画的探索与发展以及小学生因家乡而产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意义十分重大。同时,版画的开发与运用会成为綦江教育领域的一大亮点。

2.开发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创作题材陈旧无特色。1988年前后,綦江少儿版画产生并先后被引进綦江县部分重点小学,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曾取得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正是因为少儿版画已经发展到较为辉煌的阶段,各种题材都已被广泛应用,现阶段的作品在题材上呈现出大同小异、缺少特色等弊端。陈旧题材的泛滥与新颖题材的缺乏是綦江少儿版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2)对版画内涵的认识逐渐模糊化。如今,在部分少儿版画中出现了教师设计构思、学生加工制作的现象,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专业技法和色彩搭配,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创造性。在这些作品中传达出的思想与情感往往不是一个孩子现阶段所能表现出来的,技法过于成熟与色彩搭配过于合理违背了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世界的角度和方法。綦江少儿版画是在农民版画兴盛之时受其熏陶而产生的,在继承和发展农民版画的过程中,教师过多地重视少儿版画的作品质量而不是学生的创作意图和作品蕴含的情感,显示出教师对版画艺术的内涵及学习版画的目的的曲解。

3.对策和建议

(1)回归乡土,培养创造力。一方面,利用綦江区农村地区自然优势,引导学生用心感受自然和生活中的细节,并将其应用于少儿版画的创作中,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教师应鼓励和支持学生原创,改正“教师设计构思、学生加工制作”的贯有作风,循序渐进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教师可以利用一次课,带学生到校外通过写生的方式制作版画,在没有木板和刻刀等工具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可得的材料,如废旧的硬纸板,加上剪刀和浆糊,利用纸板的凹凸进行版画创作。在乡村这个充满泥土气息的环境下,学生可以创造出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版画作品。(2)丰富课堂教学的游戏性,寓教于乐。游戏练习法即让儿童在轻松愉快、无思想负担的条件下进行美术活动,使之维持长久有效地学习,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由于儿童的年龄小,心智发育不完善,往往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一种知识和技能。因此,建议低年级的学生通过涂色游戏初步接触版画,即教师画出轮廓,学生搭配色彩、进行自我创造和涂色;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设计,让学生自己自由组合,通过版画编造一个小故事,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也可以让学生的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很好地发挥。

(二)奉节县的特色农村乡土教育资源

1.资源介绍

脐橙是奉节县最具代表性的农村特色乡土资源之一。奉节县位于四川盆地的东部,属于长江三峡库区的腹心,其有利的自然条件能培育出最优质的脐橙,而这里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又为脐橙的生产、运输、销售等方面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与其他地区的脐橙相较而言,奉节脐橙不仅色泽红艳,甜美,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如今奉节县的农村教育资源较为匮乏,而富有自身特色的脐橙就可以作为奉节县特有的一种乡土教育资源,弥补奉节县农村地区在教育资源上的不足。

2.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奉节脐橙作为农村特色乡土教育资源,存在运用粗浅的问题。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之日益精进的培植技术使脐橙产量大幅增加,随着交通以及网络的发展,脐橙已逐步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但它作为乡土教育资源,应用力度不足、教学效果不佳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另外,对于脐橙的应用方式,以往的教学方法,仅局限于图片的展示和抽象资料的介绍,这些单调乏味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3.对策和建议

奉节农村拥有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好乡土教育资源。[3]脐橙作为奉节县农村特色的乡土教育资源,具有丰富的教学意义和实践价值。从脐橙的选苗、种植、采摘、储存、运输以及销售等方面,都可以培养学生在数学、美学、文学、劳动实践、管理学以及经济学上的能力。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将脐橙带入课堂,以脐橙的数量为基础来教授学生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这样的教学方法形象生动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数学学科本身的枯燥与抽象。在美术课上,教师可以用不同成熟度的橙子教学生辨别不同的色彩。还可以让学生以橙子为原材料制作一些艺术品。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在语文写作课上,教师可以用外形美丽,营养丰富的脐橙作为学生的写作材料,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领略脐橙四季不同的风釆,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劳动课上,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脐橙果园组织采摘团体比赛,即在有限的时间内,比比哪一个小组采摘的脐橙最多。由此,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勤劳勇敢的精神。在科学课上,教师可以教学生学习如何保管脐橙以及定期检查脐橙的完好度。以此让学生懂得一些基本的科学管理知识,充分发挥脐橙作为特色乡土教育资源的作用。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可根据脐橙的运输销售情况,向学生讲述品牌营销、市场定价、经济利益最大化等多方面经济知识,扩展学生的社会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让他们学习用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三)万州区的特色农村乡土教育资源

1.资源介绍

(1)特色酒文化资源介绍。20世纪初,诗仙太白集团的创建人鲍念荣先生,远赴泸州,重金购买了具有400年历史的温永盛酒坊窖泥和母糟,结合唐代沿袭下来的古老酿酒技艺,回到万州改良传统大曲酒,重建酿酒作坊。因唐代诗人李白三过万州,并钟情于大曲酒,后人为纪念李太白,遂取名诗仙太白酒。而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诗仙太白酒可以使农村小学生领悟到酒在万州发展进程中厚重的历史韵味,油然生发出对家乡的浓浓依恋之情。(2)酒文化乡土资源介绍。如今诗仙太白酒的传统酿制技艺进入了重庆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酿造诗仙太白酒所需的歇凤山泉取自万州区城西北郊铁峰山脉背斜的中部,其源头位于农村地带,此地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甘甜的泉水、开阔的土地,其原料如大米、小麦、玉米等都是农村孩子容易接触和便于深入了解的。其地理位置对教育资源短缺、交通稍显不便的农村小学而言,是农村小学生进行参观教学的一个巨大优势。

2.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教育理念,忽视乡土教育资源对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要求“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而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各地区、学校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应用”。万州区许多农村小学在乡土资源对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上认识不足,教育理念匮乏,一定程度浪费了万州区优秀的乡土教育资源。(2)没有完整的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体系。乡土教育资源在教学上的利用本就寥寥无几,更谈不上完整详实的开发利用体系。教育者在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教育目标模糊,通常只制订一些简单且没有深度的教育教学目标,致使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闲置浪费,没有使教育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对策和建议

(1)利用乡土教育资源,丰富学科教学内容。乡土资源是学生所熟悉的身边的资源,且容易被学生接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而特色的乡土教育资源对丰富和优化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也发挥着指导作用。以美术和综合实践课程为例,诗仙太白酒的包装对美术教学具有指导意义。以诗仙太白新花瓷为例,蓝白相间的底纹浪漫而飘逸,极具中国风特点,恰如其分地展现了李白“雄奇飘逸,极富浪漫主义精神”的诗情酒意。低年级小学生可以临摹自己喜欢的包装,体验包装上图案搭配的美感。而高年级的小学生可根据美术课学习过的知识,再加上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对诗仙太白历史文化的理解,发挥想象力,进行产品的包装设计。酒的营销管理对综合实践课也具有指导意义。老师可以组织一次模拟买卖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站在销售者的角度,思考原材料的收购方案,酒的营销策略,以及企业自身的管理策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分小组进行模拟买卖,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在活动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将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转化为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实践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2)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彰显学科教学特色。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设计,要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具体情况,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甄别筛选,确保资源的可利用性,突出实效。[4]经多方调研和考察,万州诗仙太白酒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很高的乡土教育资源研究价值,可以让学生在制酒技艺中领略民族传统制造工艺的魅力,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弘扬传统文化优秀品质的重要意义,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3)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时,教师要把握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点,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4]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认识酿酒原材料,了解这些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学习酿酒过程。学生以整体协调发展为基础,自己在家用这些农作物来亲自体验酒的酿造过程并详细记录每天的变化,养成勤于动手、善于观察的习惯,发挥主观能动性,建构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结语

将乡土教育资源应用到农村小学教育这一做法是有必要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乡土教育资源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对于本土文化的了解,让学生从身边事物,从生活点滴中学习知识、培养兴趣。同时将乡土教育资源应用到农村小学教育中,因其自身所带有的实践性、真实性、通俗性等特点,可将学生从课本中解放、将学生带入生活,增强学生对事件的真实感。由学生通过身边的事物学习知识,释放学生天性,感悟点滴生活。综上所述,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尽可能地让学生回归乡土、回归本真,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当前农村教学中出现的资源短缺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宋阳.版画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实施问题[J].美术教育研究,2014(16):122-122.

[3]周志良.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建设校本课程[J].上海教育科研,2005(5):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