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方式认识

时间:2022-05-11 10:11:00

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方式认识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但是我国农业现有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推行现代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农业循环经济则是把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系统,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技术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为指导,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自然资源消耗、物质投入量、废弃物排放量,实现“投入品-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1]。在我国农村,发展循环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经济模式,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农村的经济模式。借鉴国外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对促进我国循环农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国外,许多国家都已开始循环农业的实践,由于自然资源、地理条件、气候等方面的差异,采取了不同的农业循环方式进行生产,形成了一些典型的循环农业模式,不过多数都不称为循环农业模式,但其目的都是为了协调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1.1瑞典“轮作型生态农业模式”

瑞典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瑞典生态农业户不断涌现。在种植业方面,瑞典提倡只能施用牲畜粪便等天然肥料,不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虫剂。为使土地保持肥力和减少病虫害,要实行轮作,特别是要种植豆类作物和牧草。每4年循环一次,即第1年种小麦,第2年种豌豆,第3年种燕麦,第4年种牧草。生态农作物产量相对于普通作物要低,如生态小麦产量比普通小麦低15%~20%左右,但销售价格却高出2倍以上。在养殖业方面,瑞典提倡让牛、羊、猪、鸡在室外自由活动,使用自己生产的没有使用过化肥和农药的饲料。禽畜传染病以预防为主,一般不喂药,如果喂了药,要等3个月后才能屠宰。普通猪饲养期为6个月,而生态猪饲养期为7~11个月,生态猪出售时价格要比普通猪高1倍。如今在瑞典,有机农场的发展相当普遍,在整个欧盟中位居前列。

1.2美国“低投入可持续农业模式”

美国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循环农业的概念,但是循环农业理念却广泛应用于农业各个方面。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的概念。有机农业往往造成农作物产量的降低,实际利润减少。美国又提出可持续农业的农作制度,该制度由水土保持耕作、农牧混合和作物轮作等技术作为支撑,更多地强调农业生产经济效益。近年来,美国农业倾向于采用低投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所谓低投入可持续农业,是指通过尽可能减少化肥、农药等外部合成品投入,强调资源的充分利用,并以法规的形式把化肥、农药等施用量控制在安全水平上,并强调维护资源的自然属性,以求获得理想经济效益[2]。目前,美国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可持续农业理论和目标、措施。

1.3德国“绿色能源农业模式”

早在20世纪90年代,德国科学家发现可从一些农作物中提取矿物能源和化工原料的替代品,以实现农产品的循环再利用,德国政府开始重视发展此类经济作物。德国政府每年用于“工业作物”的研究和开发拨款达40亿欧元以上,2006年德国政府拨付约6.15亿欧元给各个州,各州再按政府拨付资金的40%比例进行配套,专门用于农业的发展。据资料显示,如果按农民的人均来计算,德国每年每位农民享受的补贴约为1.7万美元;如果按照耕地面积计算,德国每公顷土地补贴在300美元以上,远远高于大多数国家。通过几年的努力,德国科学家对部分作物进行了定向选育,先后从甜菜中获取乙醇、甲烷,从菊芋植物中制取酒精,从羽豆中提取生物碱,从油菜籽中提炼植物柴油代替矿物柴油作为动力燃料。这些能源和原料均是绿色无污染的,符合德国人注重环境保护的理念,从而实现了农业模式的创新。

1.4日本“环保型可持续农业模式”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在农业领域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在推动了农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污染了环境,造成了水土流失,又造成了社会公害。当农业可持续发展浪潮到来之时,日本很快推出了环保型的农业持续发展模式。这一模式要求:一是降低农场生产资料如化肥、机械、农药等的投入来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保持和逐步提高土地的肥力;二是以提高效率来保护周边环境;三是对农业资源特别是森林进行经济效益评价和测算,指出森林在防止水土流失和动植物多样性及净化空气等方面的价值,以期保护绿色资源[3]。近几年来,日本又兴起了一种小农户有机农业经营模式。欧美的有机农场规模都达到66.7hm2左右,而日本的有机小农场一般只有0.67hm2左右。其经营模式无需进行官方有机认证,而是在信任的基础上向20~50户市民直接供应,这个模式在日本已比较盛行。

1.5以色列“无土农业模式”

以色列土地资源极其匮乏,发展无土农业是其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为此,以色列充分利用自己的高科技优势实现循环农业,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一是采用无土栽培直接向植物提供无机营养液确保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二是采取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热量的栽培方式。目前,以色列的无土玫瑰年均产量可达150枝/m2;若按中国计量单位计算,每667m2无土甜椒产量达6500kg,每667m2产无土樱桃番茄3500kg,每667m2产大西红柿15000kg。苹果、樱桃、油桃、杏、葡萄等也采用无土双倍篱壁式栽培技术,都取得了很好的收益。这种无土生产方式既无污染又节约土地资源,具有可持续性,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成功尝试[4]。

2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比较

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模式,但是每一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亮点,这就为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通过表1可以看出,瑞典、德国等西欧国家由于气候土壤条件较好,主要实行绿色生态农业模式,实施过程中农户自觉参与、政府重视并积极投入;美国由于人均土地资源丰富,主要实行低投入可持续农业模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制度规范的建立,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日本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贫乏,他们发展环保型可持续农业模式,由于他们起步较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以色列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该国地处沙漠地区,水分和土壤条件不适合作物的生产,但是依靠高技术的有效应用,他们建立了独树一帜的无土农业模式,对世界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国外几个典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介绍,找出各种模式的优劣,为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参考。

3对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启示

3.1转变观念,提高意识

在我国,巨大的人口总量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形成了尖锐的矛盾,生态安全已受到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已不堪重负。发展循环农业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现实选择。因此,我国农业的发展不能进行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持续扩张,必须转变思想和经济增长方式,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时应加强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对循环农业的宣传,以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并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尽可能减少农业废弃物的丢弃,进行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另外,由于涉农人员普遍对循环农业认识不足,阻碍了循环农业的发展,需要加强组织和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为发展循环农业注入活力。

3.2抓紧立法,加强管理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循环农业的发展法规。为了从思想上、制度保障上充分体现循环农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循环农业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并为它们构建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支撑体系。法律和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可以有效地引导循环农业的规范化实施,使循环农业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国应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农业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约束来确定循环农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明确政府、企业、农民在发展循环农业中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要提出一些操作性强的法规,明确全社会推进循环农业的途径和方向,将农业资源循环利用逐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制定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及实施办法,推进循环农业的发展,这样才能让循环农业更好更健康地发展下去。

3.3政策重视,筹措资金

随着循环农业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会逐步增加。多渠道筹集资金,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和税收优惠等的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增加循环农业建设资金投入。由于循环农业的科技研发和前期投入很多,很多经营都是微利的,因此,必须加大国家公共财政对资源循环利用的支持力度,激励循环农业的发展。例如欧盟各国为了尽快适应欧盟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都采取了政府扶持措施,主要体现在税收、信贷、征费、补贴、政府采购等方面。我国要发展循环农业,必须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并建立监督其实施的管理机制和促进其发展的激励处罚机制,引导企业自愿发展循环农业。

3.4积极合作,因地制宜

发展循环农业,必须要有相关的体系作支撑[5]。我国一方面要加强资源循环利用科技的研究和开发,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的整体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科研机构等在循环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农业的成功经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我国循环农业的顺利进行。在我国广大的农村,特别是落后地区,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仅仅依靠农民自身很难寻找到合适的循环农业治理模式,因此要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技术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各个地区发展循环农业的模式,同时依靠示范区建设,把好的循环农业模式辐射到广大农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