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生态视野下生态农业政策思考

时间:2022-09-14 10:59:36

茶生态视野下生态农业政策思考

摘要: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茶叶产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其中诠释的茶生态理念,既成就了茶叶产业的持续竞争力,也对当前发展生态农业有重要启发。因此,要以茶生态理念为基础,聚焦生态农业发展要求,围绕该领域已出台政策,探索适应茶生态环境的政策方案。本文以茶生态理念为研究基础,针对当前农业生态发展的现状,从经济视角探讨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生态农业;茶生态;农业政策;经济思考;方向研究

在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发展中,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农业技术体系尚不完善以及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等因素,导致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生态农业发展推进的步伐缓慢。因此,需要重点分析当前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借鉴茶生态理念的相关内涵,探索生态农业领域改进措施研究,以便提升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效益和效率。

1内涵界定:茶生态、生态农业经济与生态农业政策的内涵

1.1茶生态内涵。茶是我国文化的核心,从茶的种植、生产到加工,均以生态理念为基础。茶所倡导的生态理念,不仅丰富了茶叶产业内涵,更成为茶文化体系的核心要素。因此,在当前理解和认识茶文化时,应该以茶为基础理念,探索其中所蕴含的生态内涵。茶生态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茶的生长、种植以遵循生态规律为基础。无论是我国传统的茶叶种植,还是在向世界各地推广茶叶种植,正是普遍遵循了茶叶的成长规律,才奠定了茶的“世界饮料”地位。另一方面,茶及茶文化倡导生态理念。茶所倡导的生态理念,主要是茶在采摘加工过程中,均倡导以生态环境、生态规律为基础。而茶文化所诠释的生态理念更多是一种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平衡生态观。1.2生态农业经济内涵。生态农业经济在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下产生的农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更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种循环的农业生产和发展理念。相对于传统的粗放型的农业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倡导在尊重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双重效益。生态农业经济包含农、林、牧、副、渔等多种具体的农业形态,同时农业生态经济具有高效性,通过发挥智能、科学的农业技术和现代设备,从而实现生态农业领域物质、能量的循环、多层次以及深层次的加工利用,实现农业生产成本的最小化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1]。1.3生态农业政策内涵。生态农业政策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理念在农业领域的政策产物。为了也有效推动和鼓励生态农业发展,政府在具体的农业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即为我国的生态农业政策。我国的农业生态政策包括生态补偿、绿色补贴、减税、免税以及项目基金扶持等内容,政策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项目以及条件等情况进行具体的实施,以提升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效率。从经济视角看,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生态农业发展,本质上是通过国家相关政策的合理引导和调整,从而有效维护农业领域发展秩序,实现生态理念与农业经济的深度融合。

2现状剖析:经济视角下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生态农业经济是农业领域持续发展、产业化、生态化的重要目标,在智慧技术、产业经济不断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持续优化,呈现出独特的发展目标。由于目前对生态农业发展存在认知误区,生态农业政策与实际应用需求之间存在一定不足,具体表现为:2.1生态农业的政策及实施机制不够完善。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只有政府进行政策的引导与经济的支持,才能够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效率。虽然我国当前的制定的生态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部分生态农业项目没有纳入到生态政策的范畴内,会导致部分农业项目的农民在相关的生态农业上,缺乏政策以及资金的支持;同时在现行的农业生态政策的实施中关于项目审查与政策执行监管等方面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导致部分地区在生态农业的政策落实上存在效率低下等情况。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全新方向,也是践行生态经济理念的重要尝试[2]。基于此,相关机构应结合农业领域发展趋势,出台各类发展政策,充分引导生态农业发展落地。2.2农民对发展生态农业的认知模糊。我国是农业大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众多,但是当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文化素质上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导致大部分农民对于生态农业的认知过于片面化、表面化,同时对生态农业政策的了解也不够深入,未能较好的利用生态农业政策。在生态农业的生产与发展中,总是存在一定的被动性,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态农业的发展中,从而造成生态农业发展的速度缓慢。从政策出台背后的经济学视角看,只有将政策与产业发展充分融合,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才能实现政策的最大利用效能。2.3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当前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中,技术支持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生态农业涉及的项目比较广泛,具体的农业项目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导致生态农业项目的发展在技术上存在空白;第二,生态农业技术的人才不够,生态农业的的从业者绝大多数是文化不高的农民,在实施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但是在农村基层可用的技术人才十分匮乏;第三,技术推广程度不高,虽然我国的农业技术发展迅速,但是能够高效推广到农村,同时在生态农业中进行实施的项目,相对来说比例是比较低的。因此,在我国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中,技术体系需要我们进行一定的完善,才能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3]。2.4生态农业未能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的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是以个体经营为主,在生产经营中缺乏规模化和产业化的效益。同样,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从业者主要是农民个体为主的经营单位,同时也会导致生态农业发展的效率低下,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难以提升等问题。并且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它需要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经营,并且在不同的农业项目中需要多种生态农业项目进行互相配合,才能够实现整体的效益增长。因此,当前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小以及单兵作战的生产模式成为制约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推广的重要因素。

3应对策略:茶生态理念下我国生态农业政策的发展建议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具体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茶生态理念的全面性、规律性为当前制定、出台和应用生态农业政策提供科学建议。因此,要以茶生态理念为指引,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积极诠释和推广生态农业政策,助力全社会形成生态、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3.1在具体农业实践中完善生态农业政策。茶生态倡导遵循基本规律,因此,要从生态规律视角探究生态农业政策的优化方案。生态政策具体实施的过程,本质上是最能体现农业生态政策实施成效,检验该政策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当前生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完善政策落实之后的反馈机制,及时地解到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不足,对各类问题进行持续、有效汇总,进一步将政策内容以及实施的机制进行不断地完善,保证生态农业政策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起到积极地引导作用。同时,要加强政策监督体制完善工作,构建“制定-实施-监督-反馈-完善”的有效循环的生态农业政策体系,切实保证生态农业政策实施的效率[4]。3.2提升农民生态农业意识。茶生态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是茶农、大众推动的必然产物。因此,要以农民的生态农业意识培养为核心,积极诠释和推广生态农业理念,为当前推进农业生态政策有效实施提供关键依托。应加强农民的生态发展意识教育,提升农民对生态农业发展价值的全面认知,能够保证农民能够从思想意识上,对生态农业发展形成全面认知,并且能够深刻认知到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同时,在政策的宣传和推广中,要利用各种媒介途径和传播方式,帮助农民对生态农业政策形成深入、全方位的了解。比如,可以通过村委会组织农民进行农业政策知识学习,并且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新闻媒体的推广,帮助农民提升生态农业的认知。3.3以多元更新持续引领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茶生态的发展与形成,并非简单的茶叶种植、加工活动,而是基于生态理念、技术要求和发展认知的综合产物。因此,想要真正用好生态农业政策,就需要科学技术、大型设备以及场地空间等,通过产业化经营降低固定成本或者边际成本,实现农业生态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升,从而提升生态农业的总体效益。政府可以通过政策上进行产业化经营的引导,对经营规模进行一定的指导,同时,基层部门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产业化经营的引导,鼓励农民以村、以乡等集体形式进行生态农业的经营,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5]。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农业生态政策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茶生态视角看,其中所诠释的自然规律、生态文化对当前生态农业政策应用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必须借鉴和吸收茶生态理念内涵,高度重视生态农业政策的制定、出台和推广,并从政策、教育推广等多个方面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以便提升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舒萍.实践型生态文化与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变——基于山东生态茶园新型经营主体的调查[J].山东社会科学,2017(4).

[2]王亚运;蔡银莺;朱兰兰.农业补贴政策的区域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武汉、荆门、黄冈等典型主体功能区为实证[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3]栾江;田晓晖;仇焕广;戴恬茗.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8(8).

[4]马红坤;毛世平.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绿色生态转型:政策演变、改革趋向及启[J].农业经济问题,2019(9).

[5]谢帆.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补偿政策执行效果优化探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0(3).

作者:骆琼 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