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空巢老人养老困难及措施

时间:2022-05-10 10:38:57

乡村空巢老人养老困难及措施

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模式与生活现状分析

(一)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模式目前我国农村地区老人养老方式主要包括家庭养老、自己养老及居家养老三种模式。根据调查,目前村空巢老人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示),其经济来源主要依赖子女的经济援助。从养老模式的分布来看,75.86%的空巢老人家庭是由子女提供主要经济来源的家庭养老模式;20.69%的空巢老人家庭是由自己提供主要经济来源的自我养老模式;3.45%的空巢老人家庭是由政府提供主要经济来源的居家养老模式。1.由子女提供主要经济来源的家庭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是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家庭成员或家庭为老年人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保障的养老方式,主要是经济上供给,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2]。目前由于受我国国情、农村生产模式及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以村为例,75.86%的空巢老人都是由家庭养老。这些老人在养老过程中,由于子女长期在外务工,他们从子女那里得到的主要是经济支持,而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几乎丧失,但由于这种传统的养老方式具有易接受、易操作、符合中国人心理需求等特点,因而使得大多数老年人选择这种养老方式。因此,目前我国家庭养老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2.由自己提供主要经济来源的自我养老模式自我养老是指中年期为老年期积蓄,甚至指青老(60-69岁)为中老年(70-79岁)和老老年(80岁以上)积蓄,也指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并获得一定的劳动收入,从而为自己提供老年生活保障的模式[3]。调查显示,村约占20.69%的空巢老人选择继续务农进行自我养老。但是随着农村空巢老人年龄的不断增长,其身体状况也不断弱化,导致这种靠自己劳动所得进行自我养老的方式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在老年人因年老多病而不能在家劳动时,这种自我养老方式最终将由家庭养老接替。3.居家养老将成为农村空巢老人未来的主要养老方式所谓居家养老,就是让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中,由社会提供服务的一种新型社会化养老模式[4]。作为新型养老方式,这种由政府提供主要经济来源的居家养老是传统的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结合体,这种养老方式将更加符合现代农村空巢老人的需要。但调查显示,村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居家养老家庭还不存在,调查对象中只有两户主要经济来源靠领取低保的家庭,只能勉强算作居家养老类型。目前,村的居家养老模式还只是一个雏形,但是在经济方面,政府机构和社会的支持已初具规模,在空巢老人的经济来源方面,社保基础养老金所占比例已经达到30%到40%。随着经济发展,其所占比例会越来越高,最终将成为农村空巢老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虽然在生活照料和文化娱乐方面十分欠缺,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得到完善,居家养老将逐渐成为空巢老人的主要养老方式。(二)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1.经济来源从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农村空巢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由子女提供和自身劳动所得,政府的资助发挥的作用很小。如村的空巢老人中,75.86%的空巢老人主要靠子女提供生活所需的经济来源,有20.69%的空巢老人仍然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生产获得经济来源,仅有3.45%的空巢老人向政府申领到了最低生活保障金作为自己的主要经济来源。除了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外,大部分空巢老人家庭还有其他的经济来源,但大部分只能提供很少的经济收入,只有两个来源占的比例较大。其中一个是免费领取的基础养老金。虽然不是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但其在空巢老人的所有经济收入中约占30%到40%的比例。根据对村村委会文件的研究了解到,村自2009年7月1日成为重庆市潼南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以后,以2009年8月31日为年龄界线,在此之前年满60周岁可不缴费免费领取国家发给的基本养老金每月55元,地方财政养老补贴每月25元,如果年满70周岁,可再补贴每月10元,独生子女再额外补贴每月10元,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以户口簿为准)必须参保[5]。另外,村空巢老人的医疗开销大大减少。通过对村干部的访问得知,从2009年起,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人均筹资100元,其中农民个人缴费为每人每年20元,中央、市、县财政每人每年补助80元。在本乡镇卫生院的报销比例由2008年的55%上升到70%;县级医院的报销比例由2008年的45%上升到55%;县级以上的医院的报销比例由2008年的30%上升到35%;外出务工在外地就医的,按同级同类医院的补偿比例补偿;最高的报销金额可达3万元。2.健康状况目前健康状况是空巢老人面临的最为主要的问题。从调查的村来看,目前超过三分之二的空巢老人都是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因此身体状况特别好的基本没有,67.44%的空巢老人身体状况一般,32.56%的空巢老人体弱多病,在生病以后,由于空巢老人的子女大多数都在较远的外地务工,不方便回家照看,只有约9.30%的老人能够由子女回家照看,其余的老人基本上只能依靠自己。有老伴的空巢老人可以互相照顾,而大多数独居老人都是自己照顾自己。

村空巢老人养老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生活来源不稳定,经济供养水平低根据调查发现,村空巢老人主要的收入来源来自子女供给、务农或者低保。无论主要经济来源由谁提供,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不稳定且经济供应水平低。首先,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不稳定。调查显示(如图1),99.00%的空巢家庭有2个及2个以上子女,子女每年一般会支付给父母一到两次生活费,但这种供养是不定期的,导致老人的生活来源缺乏稳定性。其次,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供养水平低。调查显示,20.69%的空巢家庭还有大量耕地并成为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重庆夏秋季节天气炎热,务农村民常因干旱、洪涝等天灾而减产或颗粒无收,这样导致依靠自身劳动收入养老的老人面临经济困难。而根据现有的法律制度规定,这些老人从法定意义上来讲都属于有子女赡养的老年群体,因而无法享受到政府低保或救济金,导致这些老人陷入养老困境。调查显示,目前村空巢老人一年人均经济来源大概只有2500元左右。再次,村空巢老人大部分是年满7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大都体弱多病,尽管医疗开销能够报销大部分,但是自己支付的部分相对于其经济收入来讲也占有很大比例,这也使得空巢老人经济生活进一步陷入困境。(二)健康状况不理想,治疗方式简单根据调查发现,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不够理想,且医疗较为简单。首先,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调查显示,目前村中有67.44%的空巢老人身体健康一般,32.56%的空巢老人体弱多病。同时,大多数空巢老人还或多或少地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其中肺气肿患病率最高。其次,患病的老人难以得到很好的治疗。调查显示(如图2),在生病后,只有4.65%的老人能够得到很正规的治疗;23.26%的老人是自己买药吃,进行简单的治疗;72.09%的空巢老人采取的是间歇性的治疗,他们在病情严重时就到乡镇医院去输液,等病情有所好转就停止治疗,过一段时间病情再次加重时又去医院治疗几天,反反复复的治疗使病情得不到控制或根除。另外,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老年人多数反映合作医疗报销起付线高(规定起付线是100元每人每次,实际上住院输液通常都在三天及以上),而住院治疗的费用不能直接扣除或报销,需要病人事先垫付大笔押金(一般在1000元以上),而多数空巢老人一时拿不出这些押金而选择不住院或简单治疗,甚至有些选择拖病或用迷信的方式加以治疗,最终因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而使病情加重或恶化。(三)精神慰藉匮乏,文化生活单调调查显示,目前农村空巢老人精神慰藉匮乏,文化生活单调。首先,空巢老人缺乏精神慰藉。由于空巢老人的子女常年不在身边,子女与老人缺乏精神上的沟通交流。再加上近年来留守儿童因社会与家庭对其安全和教育的重视,大部分留守儿童也陆续开始留校住宿或跟随父母进城上学,空巢老人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空巢”了,因而来自子孙后代的精神慰藉也越来越匮乏。其次,农村空巢老人文化水平低,兴趣爱好少,文化生活极为单调。调查显示(见图3),村空巢老人中,88.37%的空巢老人没有文化,剩下11.63%的空巢老人一般只有小学文化,这种文化程度难以启发空巢老人的兴趣爱好,看电视、听广播或者找别的老人聊天成为空巢老人的主要精神文化生活,由于子女常年不在家,大多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因而更容易使他们产生空虚感和失落感。(四)生活照料缺位,老年生活无保障由于子女常年在外务工,无法在老人身边亲自服侍老人,导致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照顾普遍缺位,老年生活缺乏保障[6]。调查显示(如图4),村约有65.12%的空巢老人夫妻都在,34.88%的空巢老人过着独居生活。尽管接受调查的老人中大部分目前能够生活自理,但一旦生病或卧床不起需要人来照料时,则往往因为子女不在身边而难以得到满足,甚至有些老人卧床数天或病死后才被邻居发现。同时,大多数的独居老人在生病就医时,往往都是早上去输液,下午就要赶回家,加上山区交通不便,看病需要来回长途跋涉,势必会影响其身体的康复。总体来讲,生活照料的问题正成为困扰农村空巢老人晚年生活的最大难题,急需引起政府、社会及家庭的重视和广泛关注。(五)政府政策支持不足,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滞后由于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的影响,加之政府对农村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导致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养老服务社会化程度普遍偏低。首先,农村公立养老院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农村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根据调查,村所在的潼南县全县只有各镇设有敬老院,这种养老机构属于政府经营的公立养老机构,但进入门槛很高,能够进入该养老机构的都是无子女供养的老人。而其他有子女供养的老人只能去县里的养老院,这种养老机构一般属于私营养老机构,政府对其建设要求高,同时这种养老院一般收费都很高,农村空巢老人难以承受这种高昂的养老费用支出。其次,政府对农村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目前政府投资兴办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的养老机构,通常在硬件上投入的资金每张床位至少5-10万元,日常运营、管理费用每张床位至少补贴500元。但目前政府对民营养老机构的建设标准没有完全放开,不仅建设标准要求较高,而且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一方面导致空巢老人因民营养老机构消费标准高而无法接受和入住,另一方面因民营养老机构得不到政府支持导致无利可图,只能选择退出该领域。最后,农村居家养老运作机制难以市场化。一方面是缺乏有资质、有诚信、有品牌的养老服务企业和中介组织,无力大量承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另一方面,村居家养老工作尚处于政府主导推动阶段,政府财力有限,只能免费重点保障部分特殊困难的老年群体。要让更多的老年家庭通过购买来享受居家养老服务,还需要政策的大力扶持[7]。

解决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首先,应积极倡导在外打工青年回家乡创业。村所在的潼南县正在大力发展经济,即将建立一个工业园,需要大量劳动力,可鼓励外出务工青壮年回家就业。其次,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壮大村集体经济,使村集体经济在农村老人养老保障方面发挥积极辅助作用[8]。村地处山区,森林茂盛,花本植物较多,目前已有部分家庭开始养殖蜜蜂,这一项产业也可以大力推广;还有就是加入临近的四川省内江市安岳县的柠檬种植合作社,将荒芜的土地用来大规模种植柠檬;或者与邻村共同建立无公害生姜种植基地。第三,应鼓励农民购买农业保险,预防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可预料的损失。第四,应及时提高基础养老金的额度。第五,应加大宣传,促使子女能够稳定并加大对空巢老人的经济支持。还可要求子女与父母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包含提供生活费、必需品、医疗费及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对子女不及时与父母签订协议书,或不及时履行赡养义务的,基层老年人协会要及时督促和帮助落实,必要时辅以法律手段解决,以此稳定和逐步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收入水平,增强农村空巢老人各方面的经济支持力度[9]。此外,调查还发现,政府对种粮大户实行了两个档次的农业补贴,即种植20亩以上(含20亩)至100亩以下(不含100亩)的,每亩补贴140元;种植100亩(含10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200元[10]。每个组每年能够领到大概4万多元的补贴资金,一般这笔钱每年都用到保养农村的公路上了(村里的各条公路全是泥土路,一到夏天下大雨就会损毁严重)。政府应该出资帮助村里把交通建设搞好,这样每个组每年就有一笔可观的收入用来投入到老年人的养老事业当中。另外政府决定以12万/亩的价格向农民购买宅基地并将其还原为耕地,对于有两块或更多宅基地的空巢老人家庭可以考虑出售一部分取得经济收入。(二)落实农村新型医疗制度,给予更多医疗优惠首先,应废除乡镇医院有关住院三天及以上才能报销的规定,适当扩大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门诊报销的病种和一些药物报销的品种。其次,逐步取消病种限制,将100元的起付线降低一半或取消。再次,大多数村空巢老人住院医疗费用报销后,自付部分一般不超过500元,住院至少交1000元的押金应该减少到500元以下。另外,医院要加强对空巢老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宣传,预防并减少村空巢老人患上肺气肿等慢性病的几率。还要通过宣传让空巢老人对疾病的产生有正确的理解,生病时不要采取迷信等不科学的方式处理疾病。通过这些措施,使村空巢老人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三)丰富空巢老人文化生活,提高精神生活质量1.加大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投入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空巢老人文化建设的投入。鉴于村空巢老人爱听广播的习惯,政府应该在山区建立广播站,用方言播放一些时事新闻。其次,在逢年过节时,村里可定期举办座谈会或文艺节目,创造条件让老人和儿女共同参加,从而加深子女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再次,要呼吁空巢老人的子女“常回家看看”或是经常给家里的老人打电话,使老人知道子女仍然关心他们、牵挂他们,从而满足老人的精神慰藉需求。最后,有条件的子女应定期接父母到工作地旅游或者生活一段时间,开阔一下父母的社会视野,促进父母融入到社会交往中。2.提高空巢老人的个人适应性首先,要安排好时间,根据自己的劳动潜力、生活需求和志趣爱好,向会下象棋和打长牌的空巢老人学习,增加自己的娱乐方式;向会养蜜蜂的老人学习养蜂技术或者向种果树的学习果树的管理方法,从技术知识方面充实自己。其次,学会自我调节,从心理上增强自立能力。村空巢老人应主动加强与他人的人际交往,常去邻居家找同龄人聊天,有机会就跟着子女进城看看,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晚年生活。(四)加强空巢老人的护理与照料1.为空巢老人生病时提供更多的照料根据村的实际情况,我的建议有三点:一是每个组的干部每隔一天给村里体弱多病的空巢老人打一个电话确认老人的身体状况,并向上级申请领取一定通讯补贴;二是每个月开一次全组会,较近的家庭互相通知并顺带了解相邻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三是相邻的空巢老人在生病期间互相帮助照顾或者几户家庭轮流照顾。尤其是独居老人,在生病住院时,邻居帮忙照看家里的日常事务,比如帮忙喂喂牲口等,让独居老人能够安心住院治疗,而不会因为放心不下家里的琐事影响身体康复。2.提高空巢老人的自我护理和生活自理能力空巢老人通过积极的自我护理不仅可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而且有助于老年人发挥自身潜能,延长生活自理年限,提高其生活质量[11]。对于村空巢老人来说,在生病得不到他人的照顾时,不知道该怎么自我护理。这时,村卫生所的医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农村赤脚医生)应该通过健康教育、上门指导等方式挖掘空巢老人的自我护理潜能,让他们学会一些独自生活时预防疾病和一些突发情况的自救措施。(五)积极发挥政府在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中的作用1.充实农村养老服务队伍要动员各方力量,着手建立专业的养老服务队伍。加强对农村当地50岁到60岁没有工作也没有种地的人员的指导,这种人员在村还是有很多的,他们种的地不多,空闲时间较多,可以通过宣传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养老工作中来,同时还应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对于通过资格认证的人员,政府可以通过补助或以当地经济水平购买服务的形式把他们安排到养老服务岗位,从而充实养老工作队伍[12]。2.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资金投入首先,政府要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帮助,降低私营养老机构的建设要求,让私营养老机构提供空巢老人愿意并且经济上能够“接受”的养老服务。其次,农村养老设施的建设要走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建的路子。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各种公共养老资源,积极拓展服务功能,扩大服务对象,延伸服务范围,实现资源共享[13]。3.大力建设和推广居家养老模式居家养老融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和可操作性,符合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而村即将建设为新农村,空巢老人们也将因为新农村的建设集中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居家养老有必要得到建设和推广。首先,加大宣传力度,使居家养老观念深入人心。在农村定时开展讲座,举办大型的宣传活动,鼓励老人及其子女参与到其中,并发动村各组的干部上门为空巢老人讲解居家养老的好处,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要把宣传重点放在各空巢家庭的子女身上,让他们认识到居家养老这一惠民模式实实在在的好处。其次,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居家养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再次,建立以政府财政为基础,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向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捐款捐物或提供无偿服务的“四位一体”的资金来源渠道。最后,要鼓励空巢老人积极缴费,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最终实现居家养老的全面覆盖和良好运行。

本文作者:王飞鹏王君玲林琴波工作单位:山东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