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时间:2022-05-08 04:44:15

送教下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送教下乡”工作是农业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全新办学模式,是解决农村教育资源和职业技术人员匮乏、城市师资相对闲置的一条有效途径。把职业教育和生产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直接与农民交流,根据农民的切身需要解决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地方产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服务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产学结合;送教下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城乡一体化机制体制,将先进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手段运用到农村的发展建设中去;改变束缚农村发展的旧思想,提高农民获得科技、市场等信息渠道的能力,培养农民自主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职业化,最大限度促进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基础比较薄弱,职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若充分利用城市和农业职业学校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展“送教下乡”工作以实现人才和技术向农村地区的输出,进而实现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这对国家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八亿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服务社会、服务农村建设的质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联合的《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中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通过向农村派驻大量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及实践经验的职业教师,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转变农民的生产经营观念,促进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向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职业化的有效方法,也是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广大农村开展教育,实现“校村合作、送教下乡”这种新型办学模式的一条有效途径[1]。为达到办学目的,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农民学生整体知识水平较低、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差以及农民班学员组织纪律性较差等现实因素,在开展“送教下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中应集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有效管理制度,强化责任机制

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是确保下乡工作认真落实的前提条件,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依靠制度管理各项教学事务和依靠制度约束教学人员的行为。为切实保障“送教下乡”工作落到实处,保证教学效果,完成教学计划,制定科学的行政管理制度、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可行的监督机制和强化责任制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成立“送教下乡”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小组组长,主管相关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应包括教务、学生、招生就业、财务等科室主任、乡镇主管相关工作的领导、教学所在村镇现场负责人等。领导小组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本着自我推荐、严格筛选的原则选择一名专业教师作为班主任进行日常工作的管理、联络协调各项事宜,选派若干热爱农村工作,熟悉农业生产,业务优秀,专业对口的职业教师结合不同地区农村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村镇教学网点负责人应切实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做好任课教师的接待工作,安排教学地点,组织学生上课,解决现实存在的客观问题和突发问题,帮助班主任管理课堂秩序。其次,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班主任和教学网点负责人除了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协调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安排工作以外,还要经常深入课堂,监督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通过听课以及同学员们的沟通谈话,及时了解教学动态、掌握学员接受情况并把自己掌握的信息定期向领导小组反应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领导小组以会议的形式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进而制定更加有效、合理的教学和管理规定。最后,各级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送教下乡”工作中。领导小组除了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以外,还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高度,以党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使命感选择具有高度责任心的教师参与到这项工作中。

2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送教下乡”工作应结合当地农村的产业特点和农村人口的构成情况,因地制宜、因人施教。领导小组制定学习计划应根据当地农村生产的季节性特点,以不影响农民开展正常的生产活动为基本要求,避开农忙时节,不额外增加农民的家庭负担。教学大纲的编制既要包含农业专业理论的学习,也要注重结合当地生产生活的实践,根据当地产业的具体情况以及当地农村学员的意愿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和开展有特色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上既要满足中等职业教育层次的要求,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让农民学员掌握到相关专业的技术技能,又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学员既要从事生产生活又要进行专业技能学习,提高综合素质的需要。课程设置一般可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公共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专业技术课程设置以及实践课程设置。公共课程的学习主要使学员掌握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提高个人修养,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核心内容,通过学习使农民学员的专业理论水平不断深化,专业技术技能不断提高;实践是检验和深化教学成果的有效方法,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和交流,能有效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要根据当地产业结构特点,选择合适学员,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领导小组和乡镇负责人员应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结合本地区产业特点及经济发展规划确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教学安排要考虑农时农事,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与当地农民生产需求保持一致,实践环节与农业生产安排相一致。培养对象以年龄在20~40岁的初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转业军人、返乡农民工、种养大户和农业专业户为主,根据学员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兴趣爱好和生产需要设置相应培训课程,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真正为农村建设培养有用的职业人才。

3重视课堂教学规范教学管理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是保证“送教下乡”工作高效运行的重要一环。为保证教学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教务管理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办法、教学计划、课程安排计划和任课教师管理制度等规范条文。班主任和教学网点负责人要做好学员的日常管理,要严格考勤、规范纪律、严格检查。班主任应针对农民学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特点约束学员的课堂行为,根据学员特点组建班级干部,成立学习小组,选择学,建立责任明确、层层负责的教学体制和激励体制,确保任课教师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保证学员顺利完成学业,真正做到学有所用。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和现代农民对提高自身素质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的迫切需要,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村发展的需求,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的发展趋势与农村人口文化水平普遍低下、生产技能落后、技术信息匮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通过“送教下乡”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由于农村生产生活的现实特点,农村学员无法长期离开农村接受系统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将知识、技术送到农民手里,根据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满足他们“实际、实用、实效”的学习诉求,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和严格的教学体制,切实提升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经济稳步增长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本刊记者.中职学校向成年务农农民敞开大门——教育部、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解读《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J].农村工作通讯,2014,(10):59-61.

作者:马平 单位: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