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上门教学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8 06:30:27

送教上门教学工作计划

送教上门教学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残疾学生;送教上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356-01

一、前言

根据教育部等各部委联合下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等一系列推进教育改革措施的出台和深入落实,特殊教育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最好时期,与此同时特教工作也面临着转型期的巨大考验,其中首应解决的是送教上门。通过“普六、普九、国检”工作的圆满完成,教育已经实现了“有上学到上好学”的重大突破,而的特殊教育虽然比内地部分省市“起步晚、底子薄、标准低”,但从这几年各地市相继开办特殊教育学校的势头来看,都是以“高起点、高标准、高配置”的要求,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强大的劲头为三类残疾适龄儿童圆了上学梦。当前,要实现义务教育全民化的宏伟目标、保障每一名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应着力解决那些身患重度残疾,种种原因,离不开家长的监护,不能到学校来学习的重度残疾适龄儿童受教育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去解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即如何做好送教上门服务工作。

对我校来讲,目前有登记注册急需送教上门服务的学生有35名,均无生活自理能力且严重残疾(智障)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坐起来,有的儿童行为问题严重,带有攻击,家长不敢把他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对现有确定送教对象的残疾学生,开展好送教上门服务其意义非常之大,既起到宣传特殊教育、又能动员广大残疾家庭自愿把孩子送到学校。那么如何做好送教上门服务,本人浅谈一点粗浅认识,以便跟大家共同思考和商榷。

二、送教上门的含义

送教上门顾名思义就是由教师把对确定好的送教对象的重度残疾学生制定的学习内容、康复计划、运动方案等送教内容带到学生家中,并对其实施计划、评估的过程。通俗来讲根据残疾学生的特殊需求,把学校课堂搬到残疾孩子家里,与其提供教育。

三、送教上门前期准备工作

学校可以专门成立3至4名各专业老师组成的送教团队,送教老师根据收集到的送教对象的认知水平、身体机能、语言表达、心理情绪、精细动作等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后制定送教方案,送教方案的目标不宜定得太大和太广,但必须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以针对送教对象的某个缺陷、某个行为或是某方面的能力,送教内容的确定必须要符合送教对象的需要且必须是生活化,以便更好地实施送教、对象也能接受送教,确保送教上门的顺利实施。

四、送教上门进行时

送教团队按事先预定的送教对象家里实施送教服务时,应根据对象的实际需求和预定教学目标内容有机结合,对其进行教育、康复、心理等各方面的综合训练(与我们次仁拉珍老师讲的言语、感统、自理、社会适应各方面综合训练的原理是相通的)。当然了送教实施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送教对象不配合、抗拒、排斥等现象,使目标实施不下去的时候,这时送教老师要充分尊重对象的意愿、情绪、心理变换,获取送教对象的信任,借助家长的帮助和对送教对象给予玩具、画册、糖果之类的东西的方式来引诱和安抚对象(与胡老师讲的代币制在儿童行为矫正管理中的应用原理一致),调动对象最佳的精神状态能够更好地接受送教服务。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整个送教过程当中家长的参与是送教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送教老师要对残疾孩子家长对孩子日常饮食起居、言语康复、身体伸缩动作、生活自理能力等各方面的指导也纳入整个送教方案当中,与学生的送教活动进行同步实施。因为家长每天都守护在残疾孩子身边,是最了解残疾孩子的,因此整个送教服务过程当中家长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对学校的送教服务起到补充和深化的作用。

在整个送教过程中,老师要详细记录送教的全过程,以便为每一名学生建立送教档案,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成长和康复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并为下一步的送教工作掌握一手资料。

五、思考

1、每学年初、学年末举行送教教师工作座谈,研究计划,总结工作。

2、学校要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在送教工作全面铺开和待师资力量条件成熟后,应成立专门的送教上门专业教师团队。

3、送教工作要实现常态化,提高送教次数。

4、送政策和送教育康复知识有效结合。

5、及时总结和提炼每一次送教服务的点滴体会,不断提高送教工作水平。

6、“送教上门”服务应遵循自愿、定期、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学生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7、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要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

8、要根据所确定的服务对象的情况,多形式地选择“送教上门”服务方式。

9、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档案(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教案,教学过程资料等)。

参考文献:

送教上门教学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暂行管理办法》,统一部署,规范管理,大力宣传,正确引导学生自觉饮奶,养成科学良好的饮奶习惯,增强我市广大中小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智力,为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各相关部门、各学校要制定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强化安全意识,建立检查机制,确保学生饮奶安全。

(二)坚持审批认定原则。根椐国家相关规定和要求:对学生奶定点生产企业实行资格认定制度,鼓励信誉好的大型骨干企业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储运、配送,实行有限的市场竞争。为确保学生饮用奶的质量安全,优先推荐经国家审批认定,并授予“中国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证书和标牌的部级龙头骨干企业蒙牛集团、伊利集团向我市中小学供应学生饮用奶。没有经过审批认定的企业,不得向我市中小学生供应学生饮用奶。

(三)坚持稳步推进原则。实行先试点后推广的模式。首先在各县(市、区)城区、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小学(幼儿园)及市直学校试点,待完善管理,总结经验后,再向其他学校推广。

(四)坚持学生自愿原则。“学生饮用奶计划”要坚持政府引导、学生自愿的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各单位要根据实际,积极稳妥地逐步推广,不得强迫学生征订,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企业和学校要积极做好困难学生的饮奶工作,确保“学生饮用奶计划”顺利、稳步、安全、和谐实施。

三、工作措施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市政府成立市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的组织、管理、协调与指导工作。

(二)大力宣传,正确引导。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作为一项改善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的重要措施已被列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各有关部门、各学校要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国家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的重要意义、目的、原则和工作方针。各学校要将“学生饮用奶计划”纳入学校“营养与健康教育”和“安全卫生知识教育”计划,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学生自觉饮用学生饮用奶。

(三)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各相关部门、各学校要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教育行政部门是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的组织者,要按照上级文件规定,把此项工作作为改善学生体质的一项重要工作组织好、宣传好、引导好,要坚决停止无国家“学”字标识的牛奶或含乳饮料进入学校,严禁学校违法违规自制“豆奶”。学校是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的承办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严格管理,规范操作,不得任意加价或收取其他费用。学校在储藏、保管、分发、废弃包装物的统一收集处理工作中所发生的费用由学生饮用奶企业承担。卫生、质监等部门要按职责加强学生饮用奶卫生、质量监督,确保学生饮奶安全。卫生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对学生饮奶后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跟踪监测。交警部门要为供奶配送车辆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学生饮用奶按时送达学校。发展改革、财政、物价、农监、工商、税务等部门要为我市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提供优质服务和政策扶持。监察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为“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实施保驾护航,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管理不善,擅自订购和组织学生饮用非国家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产品造成集体安全卫生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市(县、市、区)学校要层层召开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工作。

送教上门教学工作计划篇3

2018年即将过去,组织人事处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及广大教职工的配合以及部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本年度工作。为了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党建工作

1.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了2018年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思路,修改补充《学院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标准》及《学院党支部目标管理责任制》,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创先争优总结表彰活动。

2.按照《党章》、《发展党员工作条例》和学院《2018年党建工作思路》要求,做好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工作,指导各学生系部党支部制定、并实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计划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协助各系部党支部办业余党校培训班,做好发展对象入党前业余党校的培训工作,共培训学员680人次;

3.本年度共发展预备党员187名,预备党员转正87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00多名。办理学院260多名应届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转移手续。

4.严格按中组部文件要求,做好党费的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完成上缴住建厅2012年党费工作,上缴党费1.1万元。

5.做好支部考核、党员民主评议及党支部优秀党员表彰工作,学院2017至2018年三个党支部被评为住建厅先进基层党组织、三名党员被评为优秀党员、四名党务工作者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18年7月,表彰院级先进党支部八个、优秀党员十九名以及创先争优优秀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9个。

6.完成上报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年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状况”统计工作;

二、人事工作

1.经审批,按照学院公开招聘人员方案,组织实施报名、笔试、面试、录用工作,完成新进15人的招聘工作。办理20多人的退休审批手续,4人调动手续,完成7人的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2.2018年9月,组织起草制定学院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推荐办法等,并开始执行,为加强学院行政管理工作发挥良好作用。

3.组织开展学院2018学年的教职工考核工作,修改制定学院中层干部考核办法,并开展中层干部考核测评。评选出优秀教师28人,优秀工作者26人。

4.在职称评定工作中,按照教师、文化、技工等系列的评审要求,组织进行20人的材料审核、公示、答辩、推荐报送等工作,经审核、推荐上报15人。办理了2011年职称晋升人员22人各类任职资格证书。

5.4月完成了单位残疾人用工年审工作,我院共安置残疾人12人;

6.7月组织11人参加各类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10月办理了4人继续教育复核认定工作。

10.7月组织11人参加计算机考试报名工作。

11.做好全院人事信息统计年报的报送工作。

三、师资培训工作

1.报送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培养需求摸底调查表;做好全校教职工信息统计年报;做好年度干部培训信息统计报表;负责在学院校园内网和外网上部门的通知等文件,并做好信息备份,做好部门栏目和信息的完善。督导办公室报送信息平台信息及分析报告;组织一年两次教师岗前培训报名。

2.做好自治区10年教育规划纲要相关统计;组织报送15人申请高校教师资格;报送教师情况统计表;报送自治区科技培训专家师资库专家。

4.报送《关于第四期自治区城镇教师赴农村贫困地区学校支教的情况说明》等文件;配合学院2017、2018年招聘报名工作;制作2018年准考证,编制专业测试评分表,准备面试现场部分物品,并参与面试工作;组织报送协调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培训班共计66人。

7月,整理学院思政工作评估师资队伍建设部分评估材料。组织报送西部项目、澳门英语教师培训、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学习工作;组织报送自治区公派出国成组配套项目;组织报送汉语骨干教师赴内地培训项目6人;统计上报自治区双师培训需求并组织上报申请人员12人;组织统计中职学校师资培训需求信息;组织上报派出内地协作院校管理干部4人;报送自治区高校高级人才研修班参训人员。组织上报技工院校培训需求。

9月,自治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报名组织工作,报送4人;内地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人员调整联络沟通,配合教务处整理教务教学管理软件教师、全校教职工信息并提交;完善校园网部门栏目及内容;为党政办提供相关师资建设信息;

发放教师资格证书11份;提交督导评鉴办公室信息平台相关数据及分析报告

10月,提交教育统计报表师资相关信息;组织报送自治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整理收集全院关于师资建设相关制度、办法等;协助内地院校招聘命题工作,做好联络与命题组织工作;配合总务处整理2016、2017、2018年新进人员名单,

11月,做好内地院校招聘命题审核及出卷考务工作,负责落实命题、考务费用到达个人账户;

12月,做好2018职业技术院校综合情况统计、培训需求表并上报;做好2018地方公派赴日本研修三人组的相关出国手续;修改并报送学院“十三五” 教师素质与教学能力提高规划及培训需求表;报送督导信息平台年度信息收集、报送,提交数据分析报告;做好2018年度职工教育统计报表、2018年度干部培训统计报表的报送;做好月度行政效能监察结果汇总及校园网。

做好师资信息统计整理等日常工作,收集各类培训个人材料16份,并审核、学习总结至校园网“交流园地”。

全年校园网(内、外网)部门信息共93项,198条,做好信息编号、备份,提交每月校园网信息登记表,做好每月信息纸质版的整理存档。做好外事资料信息存档。

四、劳资工作

1.根据新人社发《关于调整自治区部分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和标准的通知》精神,国家和自治区从2018年7月1日起,对自治区部分地区的津贴类别进行调整,乌鲁木齐部分区县二类地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提高标准,在职人员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分别按职务和职称进行了提高。完成了此项工作。

2.离退休人员离休人员按当地同职务(岗位)在职人员津贴增加额增加离休费,退休人员按当地同职务(岗位、技术等级)在职人员津贴增加额的85%增加退休费,退职人员按按当地同职务(岗位、技术等级)在职人员津贴增加额的60%增加退职生活费。

3.修订完善了学院加班管理办法,规范了学院临时用工工资标准和加班管理工作。

4.每月按时上报财政工资,做到增减变动审批程序完善;认真完成全院教职工津贴制表核发;严格按制度审核临时工及加班人员费用;保证学院遗属费准时发放;及时计算学院课时费、津贴等部分收入个人所得税;根据自治区社会保障中心的要求,按时对养老、失业、公积金、医疗、工伤等社保项目

5.基数进行了调整;调整职人员津补贴和地区津贴。

6.按照学院制定的临时人员管理办法,监督各部门对临时用工人员使用审批程序,每学期按时办理签定用工合同,实行打卡制度,保证各部门严格合法用工,规范了临时工聘用管理办法。

7.根据上级要求按时上报劳资、教育、劳动情况、财政供养等各类统计数据报表,保证数据完整、真实反映学院各方面数据的可靠性。并完成了劳动用工、失业、养老、工伤等的年检工作,审核申报新基数。

五、精神文明工作

1.及时编写并向学院所在的两个街道办事处报送了各类精神文明工作资料。根据精神文明办的精神,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民族团结月、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市民文明学校讲座开展的有声有色。

2.组织全院学生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制定活动通知、通知各系部积极参与、收集活动信息、编写报送工作总结。

3.组织开展全院学生参与的“自治区纪念建党97周年”知识竞赛答题活动。网上下载和整理试卷及答题卡、按学生人数向系部印发、按时收回答题卡、整理并报送给两个街道办。

4组织学生参加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响应区文明办的号召,组织建工校区和建材校区的90名学生前往人民广场参加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启动仪式。

编写了八期精神文明工作简报。

编写制定学院“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计划、总结。

“一反两讲”专题教育学习活动宣传工作,编写信息简报、制作宣传标语等。

制定“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安排、收集整理资料等。

组织文明处室评选工作。制定评选办法、评选安排、收集资料、组织评选、出表彰决定等。

制定《关于征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三进”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的通知》

组织实施了和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工作。组织文明处室评选工作。

按要求向相关单位和部门宣传稿件,利用好校园网的宣传阵地,及时精神文明工作的动态信息。

收集整理近三年的档案资料,做好数据资料的基础工作。

七、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重视党风廉政教育和党纪、政纪条规学习。组织部门人员认真学习了学院党委《关于开展第十四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的安排意见》、《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中共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会公报、《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实施办法等学习资料。结合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认真讨论查找本部门工作人员在党性修养、作风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对部门全体工作人员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

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在工作中身体力行,并认真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与部门所有人员签订了党风廉政和反腐败纠风责任书,并在工作中提出具体要求。在工作中对部门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方式、方法均提出明确要求。

组织人事工作事关学院的发展,事关每个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也同时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空间。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组织人事处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精神,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对自治区纪委去年以来通报的典型案件进行座谈讨论,深刻分析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认真查找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以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做到警钟常鸣。以效能建设为抓手,坚决纠正干部作风中的不良风气,坚决消除“懒、散、庸、拖、贪”的现象,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在注重警示教育的基础上,坚持集体研究工作制度,坚持按原则、政策和工作程序办事,并切实做到了处务会布置、交流、汇报、解决问题的常态化机制。对于有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公布,认真听取意见,努力做到公开、公正、公平,避免暗箱操作,也杜绝了腐败的产生。无论在职称评定、培训考核、人才引进、人员换岗、还是工资调整等方面,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学院的政策办事,不吃请、不谋私、不舞弊、不徇私情,没有发生过“吃”、“拿”、“卡”、“要”等违纪现象,我处工作人员在党风廉政建设中,都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比较圆满地完成学院交给的任务。

2018年的工作已近尾声,组织人事处的工作在学院各部门及各单位的配合和帮助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今后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扎实做好组织人事的基础和日常工作,精心做好各类专项工作,以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服务,提高学院组织人事工作水平。

送教上门教学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特殊教育;送教上门;特殊学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残疾人的受教育权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民众的关注与支持,而送教上门作为残疾人群体接受教育的一种方式,在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推动下,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的实施。送教上门实践主要是政府主导下的教育活动,其实施的对象通常是重度和极重度残疾儿童和少年,其目的是充分保障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提升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为其家庭的良好生存与发展提供帮助。

一、目前我国送教上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在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下,全国各地的送教上门实践工作已经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送教上门的实施效果。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送教内容单一。综合来看,我国各地送教上门工作的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方面,二是家庭干预方面。但是这些内容都比较单一,不够丰富,目前已经无法满足不同情况送教学生的学习需求,整体的送教效率不高。如在课程内容方面,送教的课程内容一般以学科为主,而缺少康复训练、生活自理、语言交流等内容的教学。在具体的送教上门实践中,缺少心理支持。同时送教的内容还包括对家庭的干预和指导内容,有的孩子家庭经济困难,而家庭的关系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都会影响送教学生的发展。目前不少残疾学生家庭都缺乏对送教上门的系统支持。因此送教上门在家庭干预方面的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

第二,师资力量不足,送教辛苦。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送教上门实践工作的执行者,但是现在特殊学校的部分学科的教师专业素质和实际教学能力存在问题,这是直接影响送教上门质量的要素。现阶段,在我国各地的送教上门工作中,其师资队伍能力薄弱依然是重要的原因,他们虽然有专业的特教知识和应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但是对送教上门的有效性还是难以做到。

第三,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在送教的次数方面经常出现不足的情况,这样就不能满足残疾少年儿童学习的需求,而这一现象与具体采取的送教上门的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二、我国送教上门实践的有效措施

(一)丰富送教内容

针对送教内容单一的问题,参与送教上门的教师要尽可能地为残疾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笔者认为,由于送教对象的特殊性,在课程学习方面他们必定也有着特殊的需求,这就决定了送教的内容不能仅仅是普通的学科课程教学。如针对有生理方面残疾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提供相对应的医疗服务和康复训练。具体来讲,以康复训练为主,送教团队中的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对重残儿童、少年制定个性化的身体康复计划,在送教内容方面除了要提供语文、绘本阅读、数学、音乐等学科方面的基本知识的授课服务,还要结合少年儿童实际的残疾程度为其提供一定时期的自我康复训练方案,鼓励他们努力克服身体上的缺陷,树立自信心,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提升其社会适应性,逐渐走出因身体残疾而造成的心理阴霾。上述做法是对医教结合理念的充分贯彻,让送教上门的教育效果大大提升,也让残疾孩子们更加乐观地看待人生。

除了身体方面的康复训练外,教师还要关注送教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因为送教上门的首要任务并不是让学生学到多少课本上有的知识,而是要让残疾学生学会自我照顾,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教师或医务工作者应该将送教儿童看作一个完整的人,在完成基本的生活指导、知识教学后,还要为其提供心理、德育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其养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优化师资保障

参与送教上门的教师队伍中不能仅仅是普通的学科课程教师,还要进一步充实师资队伍。为此,各地要着力打造以特校教师为骨干,普特教师、残联康复员共同参与的专业化送教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可以分成若干小组,分批分时段进入送教学生的家中,进行现场的指导,转变家长对送教上门的态度,积极配合送教教师队伍,全方位提升送教上门实施特殊教育的能力。

(三)科技助力提高资源利用率

送教上门教学工作计划篇5

2007年度帮扶顾高镇工作计划安排表

科技局、教育局、广电局、法院、国税局、科协六部门

2007年度顾高镇帮扶工作计划安排表

版权所有

时间帮扶工作具体任务责任部门

2007.07顾高镇野庄村建设规划邀请专家对顾高镇野庄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科技局、科协牵头,各部门参与

组织第1次送科技、文化等下乡针对农时举办农业生产知识培训,组织农业专家针对养殖、种植及加工等方面的技术问题进行现场授课、答疑。

组织第1次农村义诊活动针对顾高镇肿瘤、乙肝等病多发,与有关部门对接联系,组织泰州有关医院知名医生举办卫生知识咨询及义诊活动,义诊持续一天。

2007.08帮扶一批贫困生鉴于目前初中以下学生实行义务教育,今年帮扶贫困生工作侧重于帮扶部分特困学生。各部门参与

举办第1期职业技能培训班根据需要进行订单式技能培训,重点培训当地企业所需的服装专业熟练工人,借助顾高镇现有资源,开办短期培训班。科技局、教育局牵头,各部门参与

2007.09实施学历培训和教育广泛开展中职和高职等学历教育培训,使部分初中、高中毕业不能升学而又无经济能力接受学历培训的学生接受继续教育,列出帮扶学生名单。科技局、教育局牵头,各部门参与

顾高中学新址落成典礼捐赠助学资金

2007.10改善村中心卫生室条件各帮扶部门拨出部分经费,对所挂钩的村因地制宜地进行村中心卫生室诊疗设备的改造,主要措施有:添置1-2张病床;更新常用医疗器材;对卫生室墙壁进行粉刷;修整卫生室地面等。各部门参与版权所有

2007.11组织第2次农村义诊活动针对顾高镇肿瘤、乙肝等病多发,与有关部门对接联系,组织泰州有关医院知名医生举办卫生知识咨询及义诊活动,义诊持续一天。科技局、科协牵头,各部门参与

2007.12组织第2次送科技、文化等下乡年末组织一次送农业科技、政策法规、税务常识、文化教育等下乡活动,积极引导村民致富。科技局、科协牵头,各部门参与

2008.01送温暖给特困户继续保持各部门中层以上干部年终送温暖的传统,向顾高镇部分特困户提供一些实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各部门参与

送教上门教学工作计划篇6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年度教育基建统计工作的通知》(教发厅函[]175号)要求,为全面掌握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情况,按时报送我省教育系统基建投资相关数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填报要求

(一)教育基建统计是各级基建管理部门实行科学决策,加强宏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并为下一年争取国家资金加大教育投入提供科学依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院校和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组织专人填报,切实加强基础数据的录入和审核工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完整性。

(二)各地、各有关院校和单位在录入数据时,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部制发的《教育系统基建统计年报制度》要求和指标解释,各项数据必须符合逻辑,且能客观反映各项基本建设工作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实事求是填报各类数据。

(三)“基本建设完成情况年报表(表号002)”必须按机构概况(表号001)中所分的机构类型分类填报。各大中专院校和厅属各单位以建设项目为单位填报;各县(市、区、行委)分学校类型分类填报,如:完全中学、普通高中、普通初中、一贯制学校、小学、职业初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类型。

(四)各填报单位必须认真核实建设项目的投资计划及年度(若下达计划为上年度时,仅填完成投资数,不填计划投资数)、资金来源、资金类型,并将资金来源、下达计划文号、资金类型在表002的右下方详细注明。

(五)灾后重建教育项目投资完成情况严格按《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年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投资调整计划的通知》(发改投资[]1302号)填报,项目名称为灾后重建项目,资金来源、资金类型均为社会捐赠资金。

二、报送方式

(一)填报时各州(地、市)以县(市、区、行委)为基本单位填报,并由州(地、市)教育局审核确认加盖公章后统一报送;各大中专院校和厅属各单位以学校为单位填报,经主管领导审核加盖公章报送。

(二)为保证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准确性和历史数据的延续性,本年度基建统计报表采用教育部管理信息中心研制的全国教育基建统计系统进行填报,软件及报表下载地址:。各填报单位务必使用系统提供的审核功能,对数据填报质量进行审核。

送教上门教学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职责;置换培训;送教下乡

一、“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背景

(一)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对于解决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带动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2015〕43号]

(二)从2015年起,“国培计划”集中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校长培训。继续实施“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采取顶岗置换、送教下乡、网络研修、短期集中、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方式,对中西部地区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继续实施“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加强培训团队建设,探索培训新模式,为各地开展乡村教师培训培养“种子”、打造“模子”、探索“路子”。[教育部 教师[2015]10号文件]

(三)“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

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省级教育、财政部门组织实施“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按年度分批遴选项目县,主要面向乡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进行2-3年的周期性培训,持续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

实施置换脱产研修,建立乡村教师培训团队;实施送教下乡培训和教师网络研修,建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形成区域与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实施短期集中培训,支持村小和教学点教师、乡村幼儿园教师和乡村校园长培训。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中县级发展中心职责分解

在国培计划有关文件中,明确规定采取顶岗置换、送教下乡、网络研修、短期集中、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方式,对中西部地区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同时也明确了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的各项职责。

(一)送教下乡活动

由省级统筹,项目县组织,高等学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乡镇片区研修中心协同承担,以本地教师培训团队为主体,整合全省(区、市)专家资源,分学科组建送培团队,开展送教下乡培训。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在此项活动中的职责为:

1.制定县级送教下乡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2.积极整合本地培训资源,建立院校中心教研乡校四位一体送教体系。3.建立高水平送培团队,制定激励政策,按1:30标准建立县培团队。4.落实培训经费,保证经费的合理使用。5.健全制度,落实职责。 6.加工生成性资源。7.进行过程监管, 绩效评估。8.发掘先进和典型经验,宣传推广。

(二)网络研修,乡村教师工作坊

遴选具备“国培计划”远程培训资质的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专业机构承担网络研修任务,组织实现网络研修任务承担机构与项目县对接,每县对接1家机构,支持双方协同开展2-3年周期性培训,建立县域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形成区域与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

网络研修包括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和教师工作坊研修两类培训

1.按省市要求,制定计划方案。2.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3.加强中心建设,建立协作机制。4.建立县级网络研修社区。5.建立县级培训者队伍,加强校长培训。6.经费落实7.开展跨校区研修。8.做好资源库建设。9.过程监管,绩效评估。10.发掘先进推广宣传。

(三)置换脱产

遴选培训成绩突出的高等学校、网络研修绩效居前的国培远程培训机构、能发挥示范作用的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校本研修特色明显的中小学幼儿园协同承担,组织高年级师范生顶岗支教,置换出拟承担送教下乡和网络研修培训任务的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教研员,进行为期4-6个月的脱产研修,各地可跨年度分段实施。培训主要包括院校(机构)集中研修、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幼儿园“影子教师”跟岗实践、返岗培训实践和总结提升等四个环节,跟岗实践时间不少于1/3。须建立工作坊,将网络研修贯穿始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统筹设计课程,合理配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系统整合网络研修课程,坚持教研类课程与培训类课程并重,培训类课程须涵盖送教下乡培训、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的实施方法与技能。高校集中研修,影子跟岗实践,返岗实践,总结提升四个阶段。

1.建立协同机制。2. 遴选优质学员,实行(四级协同)局、乡、校。3.组织置换。4.建立优质资源库。5.总结宣传,激励卓越成长。6.经费落实。7.组织影子培训。

(四)乡村教师访名校校训

分批组织本省(区、市)教学点教师到一线或东部中心城市高水平院校,村小教师到本省(区、市)省会(首府)或东部中心城市高水平院校,进行为期10天左右的集中培训,针对教育教学突出问题,采取专题讲座、案例研讨与名校观摩等方式,帮助教师开阔视野、更新理念、提升能力。

1、专题讲座、案例研讨、名校观摩;

2、15天跟岗实践研修,提升课堂课堂教学能力。

三、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的任务综合汇总

搭建平台提供资源,组织研修实地指导,线上线下活动助学,培养骨干建设团队,开发资源提炼特色。

四、优秀县级发展中心的要求:

1.实现培训教研电教部门的整合。 2.承担过省以上培训项目,效果好,社会誉高。3.教师培训团队数量足,机构合理,水平高。4.课程资源建设丰富,质量高。5.注重模式创新,有特色。

送教上门教学工作计划篇8

一、信息上报原则

1.及时性原则。上报信息本着及时收集、及时报送的原则,时效性较强的信息要求在信息产生的2个工作日之内上报,计划、总结等时效性相对较弱的信息要求在信息产生的4个工作日之内上报。

2.准确性原则。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符合实际,文字表述准确,用词严谨、分析恰当、数字精确。

3.实效性原则。以服务决策,推动落实,促进工作为原则,及时提供真实、有用的情况,坚决克服形式主义。

二、信息上报内容

信息工作要围绕我校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及常规工作进行,关注广大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要注重挖掘信息的深度,标新立异,内容充实,针对性强。可以是工作中的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各处室、年级、教研组等开展的各项活动、教育教学经验、教学论文、和教案课件、学生作品等,均可作为信息进行上报。

信息送报,主要围绕近期工作,将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新举措新问题,作为采集点加以分析研究,提出解决办法;

1.对学校主要领导的各项活动、重要工作言论、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要定期报送;

2.各处室、年级部、教研组对本部门的工作思路、每周工作计划、总结等情况要定期报送,主要活动开展及总结要及时报送;

3.对突发性事件在报送校长室的同时要及时向教育局报告,并随时报告事态发展和变化情况,积极协助,对事态发展进行跟踪了解;

4.在坚持上述信息必报的同时,鼓励报送包括教育感悟、教学论文、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5.学生作品报送采取约稿的形式,不约稿不报送。

三、报送信息要求

上报工作要及时,内容充实,突出创新性、超前性。具体要求如下:

1.报送信息标题能准确概括报送信息的核心内容;

2.报送信息正文文字简明、语言平实,具有真实性,反映部门工作的客观真实情况;具有时效性,及时反映当前部门工作动态及情况;具有创新性,反映工作中的新思路、新办法;

3.重大事件信息与突发紧急事件信息即时报送,贻误时机、影响信息上报者,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4.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要严格按照信息上报制度进行工作,信息上报工作要纳入日常工作。

5.信息上报要注明单位名称。

6. 信息上报地址:XXXXX

送教上门教学工作计划篇9

 

1、开展入学教育。在3月1日下发电子邮件《关于开展开学教育及教育部网站《开学啦!》图解教育》,组织学校开展开学教育。8月30日下发通知,组织中小学上好2016年《开学第一课》,收看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9月1日(星期四)20:00点播放的大型公益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围绕长征精神,讲述红军故事,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求各学校及时把《开学第一课》播出时间及频道通知到每一位学生,让其在家与父母共同观看。从3月21日开始到3月31日对全县中小学辍学生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全县共有辍学生246人,其中女童89人。九年级128人。4月16日制定《彰武县中小学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三年行动计划》;4月29日确定彰武县《阜新市教育扶贫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工程结对子名单》。

2、2016年5月5日召开学校章程建设推进会议,启动了为期两年的学校章程建设工作。5月17日召开学校章程建设领导小组和审核小组工作会议。在7月5日县教育局下发的《关于2016年中小学暑假工作安排的通知》(彰教字[2016]40号)中特别对学校章程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在9月1日县教育局又专门下发了通知,对各学校的章程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9月30日县教育局再次召开学校章程建设领导小组和审核小组工作会议,研究章程审核阶段的具体工作标准、程序,同时,要求各股室对待学校章程建设工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重视。在具体工作中,股室负责人全力支持,积极配合。从10月8日到11月初对各学校的章程进行集中审核,抽调党办、人事、计财、安全各1人,普教2人负责部门方面业务内容审核,以学校为单位形成审核材料, 11月2日县教育局把审核后的《学校章程建设指导意见》、《学校章程审核意见表》及审核后的《章程》分别返回给各学校。11月份,各学校根据县教育局的《学校章程建设指导意见》以及审核出来的问题进行再次修改。在12月6日县教育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学校在寒假前召开学校教职工大会,表决通过《学校章程》,要求学校同县教育局工会请示,召开教职工大会。表决通过后的《学校章程》上报县教育局备案。

3、把市教育局《关于对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计划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下发到全县中小学。5月17日深入彰武县实验小学、彰武县第二初级中学、冯家九年制学校、章古台九年制学校检查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计划落实情况。9月份把市教育局的《关于部分教育学校课程计划落实情况抽查结果的通报》下发到全县中小学。5月25日参加市教育局学籍工作会议,开展清理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学籍工作,9月份为新生注册电子化学籍,建立纸质学籍。

4、为提高在校学生自觉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发生,促进校园安全和在校学生人身安全,2016年9月,县人民检察院与教育局联合组织为期三年的“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文件下发全县各学校,11月23日在县电影院举办“彰武县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启动仪式”。11月16日彰武县中小学代表队在市教育局参加法制知识竞赛,并获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12月份组织评选、推荐县、市新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三好班级。

5、加强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管理工作,5月5日县教育局专门下发了彰教字[2016]17号文件,对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严格按照各学校当前学籍人数征订教材。9月1日开学后对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的教材的发放情况进行审核,调整差别,调配保证学生免费教材的使用。在9月末回收学校多余教材,2016年仅小学一年级教材多余121套。

6、5月15日召开2016年中考招生工作会议、保送生工作会议、普教单独毕业学生考试工作会议。在会议上共强调了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2016年中考报名工作;二是2016年计算机网上评卷考生考前培训工作;三是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四是2016年保送生报名工作;五是2016年普教单独毕业学生考试工作。会议上下发了《关于印发彰武县2016年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意见的通知》(彰教字[2016]27号)、《关于印发2016年阜新市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彰武县高级中学保送生录取办法的通知》(彰教字[2016] 29号)。阜新市三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面向彰武县招收保送生5人,其中:阜新市高级中学2人,阜新市实验中学2人,阜新市海州高中1人,保送生不占定向指标。彰武县高级中学在全县范围内招收保送生50人。2016年初升高考生报名2021人。录取工作实行考前录取保送生;在统一中考后提前批次录取跨地区辽宁省优质高中招生;第一批次录取彰武县高中考生;第二批次录取彰武县一般高中考生。2016年报考志愿共15所学校,其中阜新市直属3所及沈阳经济区其它三个市7所省级示范性高中面向彰武县共招收45名公费生(含有5名保送生)。2016年普通高中招生1510人。其中,彰武县高级中学招生1050人(含50名保送生),分数线为370.45分;二高中招生360人;蒙高中招生100人。彰武县职教中心招生400人。2016年中考总分为505分。7月7日初中升学考试成绩,在480分以上考生有31名。5月21、22日单独毕业考生统一时间考试。2016年普教单独毕业考生共涉及14所学校548人。

7、9月份开学后,开展中小学生、教学班级统计,初中毕业生去向统计,留守儿童档案完善、充实,留守儿童统计等工作。通过学校的工作计划、课程表、作息时间表了解学校的工作情况,严格审查学校课程开设情况,特别是地方课程的开设情况。

8、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①典型示范,引领课改。

继续以实验点校为引领,骨干学校为辐射,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彰武县第三初级中学、实验小学、第二小学为我县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点校中的先进典型,学校各有特色。

彰武县三中是首批参加课改实验的学校,是辽宁省课堂教学改革示范校,阜新市课改示范校实验点校,是阜新市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会成员单位。今年5月20日成功举办了名优教师走进课改示范校研修活动。

彰武县实验小学今年申报辽宁省课改示范校,学校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教师到阜蒙县实验小学交流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学习先进做法。11月9日成功举办了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在教育精准扶贫活动中,同帮扶农村学校结对子,把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做法和经验传送到农村学校,帮助农村学校培训教师。

彰武县第二小学深入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校本课程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组织部分领导、教师去沈阳市大东区辽沈路第二小学学习考察,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②开展“三名工程”,推动课改。

开展“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开展。2016年3月15日,全县有29名教师入选阜新市“教师教育工程”名优教师评选结果,其中模范教师1人,名师6人,学科带头人14人,优秀班主任8人。彰武县第三初级中学校长温国忠入选辽宁省名校长。彰武县名校评选活动正在开展中。

在实践中通过校长岗位交流、教师支教等形式,把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推广到农村学校,全面推进我县课堂教学改革健康开展。

送教上门教学工作计划篇10

第二条省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分校依据本办法考核评价各县区函授站或负责培训工作的部门所组织实施的培训工作。

第三条考核评价的项目主要包括“组织领导”、“计划实施”、“培训经费”、“培训管理”、“质量控制”、“后勤保障”等6项。具体考核评价标准包括:

(一)组织领导

1、建立了培训工作协调领导机构,对培训工作有统一部署,组织有力。

2、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培训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培训工作相关事宜(有专题会议纪录或纪要)。

3、有专门单位和专人组织开展此项工作。

4、对各期培训工作有指导、检查和考评(有文字和图片资料记载)。

(二)计划实施

1、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年度培训计划(报送及时)。

2、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良好,计划完成率达100%。

(三)培训经费

1、根据培训规模、合理安排培训经费。

2、培训经费拨付及时、保障培训需要。

3、培训经费专款专用,无挤占、挪用等违规行为。

(四)培训管理

1、制定了具体的培训教学实施计划。

2、与各方协调配合,工作开展顺利。

3、建立了学员考勤、考核等管理制度,保证教学计划顺利实施。

4、及时了解、掌握、检查、协调各期教学工作。

(五)质量控制

1、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2、积极选派教师参加省校和分校组织的师资培训及教研活动。

3、对本地教师进行了师资培训,并结合培训需要组织开展了相关的教研活动。

4、及时组织开展教学情况调研,针对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5、制定了学员培训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

6、建立了学员培训档案,组织开展培训后的跟踪反馈和业务规范指导活动,提高培训实效,完善培训工作。

(六)后勤保障

1、及时征订和下发培训教学资料,教学资料发放数与实际参训学员数相吻合。

2、及时检查和督导各培训点提供满足培训需要的后勤保障服务。

第四条考评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材料审核分析、座谈等方法进行。

第五条考评的主要环节

(一)自评

1、各函授站或负责培训的部门应及时按照本办法的相关标准进行自查。

2、各函授站或负责培训的部门在培训年度结束后,应按照本办法进行认真的总结。

3、各函授站或负责培训的部门根据本办法“报告制度”的有关规定,按时将相关信息、资料上报分校。

4、自评资料主要包括:组织开展培训的相关文件,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计划表,完成情况汇总表,图片资料(开展培训现场的数码照片资料、培训班会标统一为“某某县某某年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班”),培训工作总结等。

(二)考核

1、分校在培训开展期间对各县区培训工作进行督导和抽检。

2、分校在年度培训结束后,对各县区培训工作进行考核。

3、分校对各县区考核的依据包括:“报告制度”规定的报告内容;采取相关抽查、考核方法所收集到的信息、数据。

(三)评价

1、分校根据考核意见对各县区的培训工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培训工作的建议,并对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追踪检查。

2、对培训工作开展好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

第六条各县区应认真执行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培训相关情况,确保整体培训工作信息畅通。

第七条报告的内容与时间要求

1、年度培训计划:于当年1月初报送。

2、年度培训计划完成情况:于次年1月初报送。

3、年度培训工作总结:于次年1月初报送。

4、及时上报与培训有关的情况和重要信息。

第八条本办法由分校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