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环境保护措施

时间:2022-09-23 09:53:07

畜牧养殖环境保护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牧养殖也随之不断发展,以供应人们的饮食需求。近年来在畜牧业养殖中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养殖过程产生大量的粪便和污水,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对人们的健康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因畜牧养殖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解决畜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畜牧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本文在此背景基础上,针对畜牧养殖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畜牧养殖;养殖污染;环境保护;措施

1畜牧养殖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因素

1.1排泄物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畜牧业常见的环境污染就是空气污染,和人类一样,畜牧动物进食后会排泄,吃的饲料和饲料在消化后会以粪便的形式排泄,排泄的粪便会产生很多气味。由于动物排泄的随机性,导致粪便更是随处可见,无形中增加了许多污染源,使空气散发出非常难闻的味道,同时粪便腐败后产生的细菌也对畜牧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1.2药剂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畜牧业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养殖人员经常对养殖基地进行大规模消毒,来防治流行疾病的发生,从而保证牲畜的健康成长。但喷洒消毒剂的喂养区有刺鼻的气味,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此外,喂养区土壤中加入的消毒剂中经常含有不利于健康成长的化学物质。这些有害物质混入土壤和空气中会使空气质量大大折扣,土壤的酸碱值也会因此受到改变,土壤质量也就得不到保证。此外,土壤中残留的有害物质也可能进入地下水系统,污染水资源。同时,抗生素和生长激素常被添加到牲畜饲料中,这些残留物也可能落入土壤中,污染土壤。1.3饲料残渣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畜牧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饲养的牲畜数量增多,使用的饲料有所增加,而且这些饲料通常不完全由牲畜食用。土壤中还残留大量饲料残渣和家畜唾液,为繁殖病菌提供非常便利条件,一方面会影响饲养区牲畜和饲养员的健康,另一方面将病原体传播到外界自然环境中,危及当地其他野生动物的健康。1.4动物疫病造成的污染。畜牧业有时会爆发流行病,危及牲畜健康。在繁殖区发生疫情时,密度过大易造成大规模牲畜死亡,难以控制疫情。疫情爆发不仅会造成大规模死亡,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向人类传播病毒。因此,在大规模疫情暴发后,面对大量畜禽尸体一定要及时处理,防治疫情病毒传到人类身上。如比较有名的猪流感,猪流感最初是猪受到病菌感染,最终感染人类。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尸体,让疾病任意传播,增加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变异的可能性,使疾病的治愈和控制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

2畜牧养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2.1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我国许多地区在畜牧养殖业发展中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在发展过程中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养殖过程不能根治粪便随意排放问题,对环境影响很大。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养殖过程中没有有效的预防和处理环境突发事件,导致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许多农民缺乏环保意识,在养殖过程中忽视环境效益,这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2.2缺乏完善的制度。当今社会,我国水产养殖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环境保护没有制度作支撑,导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水产养殖过程中缺乏对环境污染的调查和分析,无法有效评价水产养殖的污染程度,有效地加以应用。此外,相关政策不能做到与时俱进,造成环境污染时,在报告和处理方面不能保证快速准确,导致环境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虽然我国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也在完善环境保护体系,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2.3畜牧养殖模式不先进。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畜牧业模式相对落后。粗放的管理模式没办法达到有效的环境保护效果,对我国环境影响很大。同时,设备不更新、不维护在养殖过程中也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3畜牧养殖过程中环境保护的措施

3.1提高养殖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畜牧养殖者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重要因素。要使畜牧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使之相互融合,加强宣传教育,使养殖业者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意义。相关从业人员仅通过口头发言显然是不够的,口头上的回应并不能对实际情况产生作用。许多人目光短浅,没有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认为环境保护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冲突,所以大多数采取与自己无关的态度,这一群体的存在无疑给畜牧养殖环境保护的工作造成阻碍。要想规范和管制畜牧养殖过程,并且取得显著效果,必须要关注到人这一群体,切实提高畜牧业从业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开展广泛的宣传工作,在行业乃至社会上营造一种人们密切关注环境污染的舆论氛围,在广大畜牧从业人员中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常识,并采取奖惩制度,奖励积极回应的从业者。同时,对不参与环境保护的人采取惩罚措施,适当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有使农民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重视环境保护,提高效益[1]。因此,在工作过程中,环保部门应坚决贯彻落实好“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方略,在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方面多多教育和指导,并加强宣传力度。确保农民在养殖过程中尽最大努力的减少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各种不利因素,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深入基层,使农民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强对职工的培训,转变工作思想,改变工作作风,做好宣传工作,不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3.2建立健全的畜牧养殖环保制度。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必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加强研究,建立和完善畜牧养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制度。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24h监管畜牧养殖的全过程,落实责任制,做到每个农场都有相应的领导和管理者负责,这样能在环境问题发生后与责任人及时取得联系,提高处理环境问题的效率。在生产区做好外来参观人员的消毒工作,并在有关人员的带领下进入场区,防止牲畜进入养殖区,重视鼠害防治,加强饲料检验,提高饲料质量,提倡饲料绿色化[2]。在执行相关管理制度过程中,监管者必须有责任感,确保监管者在监督过程中能识别责任,从而有效地保护环境,减少畜牧养殖过程对环境的影响。3.3构建绿色生态养殖模式。有关部门应积极倡导实施绿色畜牧养殖技术,致力于减少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同时,绿色畜牧技术也需要不断进行研发和改进。有关部门要更加重视创新技术的投入,加大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获得更加完善的科学技术。只有掌握和熟练运用绿色技术才能更好地减少环境污染,解决实际问题。针对畜牧养殖业存在的药物残留问题,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注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按照国家政策和标准施用。科学研究人员还应努力不断开发新的绿色农药和肥料,以零污染为最终目标。同时,绿色水产养殖技术也需要大力宣传和实施,国家要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积极实施绿色水产养殖技术的人,这样会刺激更多的人在保证盈利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以此来减少环境污染。3.4完善农业环境法律法规。畜牧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除相关从业人员环境意识薄弱外,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比其他方式更有效,更具约束力和执行力。因此,国家应积极要求有关部门制定有关畜牧养殖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查处违法行为。法律法规的制定应尽可能全面,涵盖各种细节,如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污水排放问题。现阶段我国尚未颁布有关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各界对农业环境保护法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就目前来看,有关农业环境的法律法规还主要通过其他法律制度来体现,在针对性方面还存在弊端,没有专门针对农业环境的法规。所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去完善法规;一方面制定了专门的农业环境保护法,预防产前污染,控制生产中的污染,建立产后污染控制的有效法律框架。另一方面,畜牧养殖业管理部门要严格执法,依法监督畜牧养殖业各方面的环境问题,对违法行为要全面追究责任。通过有效的监督、经济奖惩和法律处罚,可以有效地解决畜牧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3.5建立畜牧业环境治理激励机制。整体利润较低、经营风险较大是目前畜牧养殖业发展的一个弊端。单纯依靠畜牧业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污染控制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为缓解养殖业主的经济压力,政府有关部门有必要制定畜牧业环境管理激励机制,加大对无污染养殖业主的优惠力度,加大对支持污染物治理建设的资金支持。加大对畜禽生产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开发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对研究畜禽粪便的低排放、无污染饲料和无污染生态技术的技术人员进行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争取利用技术人员一流的技术手段减少畜牧污染源的排放。

4结论

我国畜牧养殖业在不断发展,同时也不可低估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利益,还要从长远角度看待问题,为了子孙后代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执行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因此,应通过多种控制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生态的畜牧养殖体系,提高畜牧业生产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畜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国家、社会和人民共同努力,需要不断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大力宣传环保理念和绿色养殖技术。同时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监督工作,人民群众也应该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为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吉明勇.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解决措施[J].低碳世界,2019,9(5):33-34.

[2]张建强.畜牧养殖过程中环境保护策略[J].畜禽业,2019,30(4):43,46.

作者:曹立文 单位: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梅城镇动物防疫站